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急诊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为危重病人提供紧急救治和护理,因此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这些隐患如果不得到及时的防范和解决,将会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广大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护士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1. 患者情绪不稳定在急诊科,患者的情绪常常是非常不稳定的,特别是一些突发疾病或伤情的患者,他们常常处于极度的紧张和恐慌之中,这样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一隐患,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耐心倾听和安慰患者,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措施;- 采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抚慰,安抚患者的情绪。

2. 医疗设备故障急诊科是一处需要高效运作的地方,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医疗设备进行抢救和治疗工作,因此医疗设备的故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避免医疗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护士应该做到:-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注意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范,避免因错误使用而造成设备故障;- 在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

3. 患者突发状况在急诊科工作中,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候会出现突发状况,如病情急剧恶化、猝死等,这样的突发状况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应对患者突发状况,护士需要:- 保持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 掌握紧急抢救的技能和方法,做好抢救准备;- 加强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应对患者的突发情况;-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因患者突发状况带来的不良影响。

4. 感染控制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患者的传染性疾病可能要比其他科室更多,因此感染控制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中最为重要和紧张的工作之一,护士在急诊科必须做好各种准备,以面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

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如果不加以防范和应对,可能会给工作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危险。

下面就来谈谈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常见隐患1.患者情绪激动急诊科是一个情绪波动大的地方,患者可能因为疾病、痛苦或等待时间过长而情绪激动,甚至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

患者情绪激动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可能伤害到护理人员。

2.传染风险急诊科是病情复杂、病种繁多的地方,患者的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感染风险,如流感、结核病、传染性腹泻等。

3.医患沟通困难急诊科的工作环境繁忙、紧张,医生和护士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这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冲突。

4.工作压力大急诊科是一个高压、高强度的工作场所,护士可能需要面对繁忙的工作、复杂的病情、长时间的工作等各种压力,这可能会导致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

5.安全隐患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设备故障、药品混淆、抢救过程中的意外等。

二、防范措施1.培训和教育针对患者情绪激动和暴力行为等问题,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学习如何正确应对患者的情绪,如何防范和化解暴力事件,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2.个人防护在处理传染风险时,护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正确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等。

3.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和护士应加强医患沟通,尽量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细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

4.心理疏导面对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及时释放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例如通过聊天、运动、娱乐等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

5.安全管理急诊科应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建立健全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是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需要护士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应变能力,因为急诊室的工作环境通常是高度复杂和变化多端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护士们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急诊护理工作中也存在许多隐患,需要护士们做好预防工作,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和防范措施吧。

一、常见隐患:1. 患者数量突然增加急诊室的工作环境常常是十分忙碌和紧张的,而且随时可能因为各种意外事件,导致患者数量迅速增加。

当患者数量激增时,护士们可能会因为应付不过来而出现疏漏或者错误操作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2. 治疗措施迫在眉睫在急诊室,患者的病情通常都是急需处理的,护士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快速、准确的决策。

这就需要护士在平时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处置疾病的技能。

3. 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急诊室的患者家属通常情绪都比较激动,很容易情绪失控,这样不仅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还有可能给患者的诊疗带来困难。

4. 人身安全隐患急诊护理工作中还有可能存在人身安全隐患,比如患者可能因为病情原因而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者因为突然发病而出现暴力行为,这就可能给护士和其他患者带来伤害。

二、防范措施:2. 强化团队协作在急诊室工作,护士之间需要高度配合,共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护士需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

3. 加强患者家属沟通对于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护士需要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4. 安全防范措施在急诊室工作时,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5. 加强患者观察和监测在处理患者的时候,护士需要时刻加强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6. 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在工作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不要因为环境的紧张而失误或疏漏。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疗中最重要,最紧急,最危险的部分之一。

在这个环境中,医护人员们需要快速有效的进行急救,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病情,这也使得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

下面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的讲解。

一、人员自身安全隐患:1.意外血液接触:护士在执行抽血、穿刺等操作时常常会意外血液接触。

这时要及时清洗伤口,并按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和管理。

2.接触病人物品:护士在扶助和治疗病人时经常要接触到病人的物品。

出于防范传染的需要,护士们应该为每一个病人使用不同的器械、生活用品,特别是病人感染风险高的时候。

3.误伤:在护理病人的时候有时由于病人的身体或器具的原因,医护人员有可能会误伤到病人。

因此,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需要将操作过程和对病人的拘留和解除拘留安排好。

防范措施:1.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在操作后及时更换和清洗。

2.注意个人卫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病人或物品后一定要注意。

3.在操作之前和病人明确处理和固定方案,避免误伤的发生。

二、治疗失误隐患:1.给药错误:在快节奏的急诊工作中,护士可能会出现药品配错的情况。

中药使用的风险更高,因为中药数量较多,而且代表的成分也比较复杂。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护士难以为病人准确的配制药品。

2.用药严重的副作用:一些药品,特别是长时间的用药会对病人的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压力。

在特殊情况下,有些药物的配方难度很高,而有些药针对不同的病人体质的剂量也可能不同。

3.误诊:有时候病人的症状并不明显,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1.正确使用药品,并设立相关的记录与检查程序,确保错误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

2.在使用药品的同时,需要不断检查病人的相关生理指标,确保药品的使用不会对病人造成危害。

3.医生和护士需要认真负责工作,最好定期参加培训或交流会议,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

三、设备隐患:1.医疗器械失灵:由于器械的使用寿命过期、存放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引起器械失灵的情况。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导致患者的伤害或者医护人员的工作困难,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患者交叉感染隐患:在急诊科,患者的传染性和感染疾病患者的就诊概率都较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特别是在与患者的接触后或者与污染物接触后。

-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和防护衣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物。

- 合理利用隔离间,将患者进行分类隔离观察,并且定期消毒隔离间。

-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报告和处理。

2. 患者跌倒隐患: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行动困难,容易发生跌倒。

防范措施:- 为每位患者评估跌倒风险,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额外的监护。

- 在重要的地方设置防滑垫和安全栏杆,减少患者跌倒的风险。

- 定期检查患者的灯光和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给予患者适当的警示,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如告诉患者站起来前先叫护士,不要自己离开床边。

3. 患者误吸隐患:急诊科的患者常常存在窒息、呼吸抑制等情况,易误吸异物。

防范措施:- 对于有窒息或哮喘病史的患者,随时监测他们的呼吸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 遇到窒息或呼吸抑制的患者,要迅速清除口腔和咽喉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平时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好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避免在紧急时无法使用。

4. 医护人员感染隐患:在急诊科医护人员常面临大量患者,易受到医疗废物、血液等的感染。

防范措施:- 医护人员需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衣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医疗器械和工作区域进行定期消毒。

-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技巧,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手卫生培训。

5. 患者家属和患者自我伤害隐患:急诊科常常有疑似自杀或者自残的患者,或者有躁动不安的患者及家属,容易自我伤害。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包括医疗设备故障、感染传播、工作环境不良、缺乏培训和教育、疲劳与压力等。

针对这些隐患,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可以采取,以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医疗设备故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护士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当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感染传播是另一个常见的隐患。

急诊护理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物,遵守洗手与消毒的规范。

急诊科应有明确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消毒环境等,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工作环境不良也可能对护理工作造成隐患。

急诊科应保持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多的杂物和走道堆放物品,确保急诊通道畅通。

护士应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垫、座椅和工作台,减少长时间工作对身体的负荷。

第四,缺乏培训和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急诊护士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应定期组织急诊护理培训和实践,包括急救技能、疾病管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疲劳与压力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

急诊科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可能会导致护士疲劳和压力过大。

医院应注意调控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轮班和休假,以缓解护士的压力。

护士个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面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工作内容繁重,常常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问题。

本文将从工作环境、患者病情、医疗设备等方面介绍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一、工作环境方面的隐患及防范措施1.1 工作场所安全隐患急诊护理工作场所面积通常比较狭小,人流量大,容易造成拥挤和混乱。

这样的环境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在走动时受到阻碍,增加工作风险。

防范措施:(1)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确保通道畅通,减少跌倒和碰撞的风险;(2) 合理规划急诊区域,确保医护人员的活动空间;(3)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置专门的护理站和休息区,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2 感染控制隐患急诊科是各种急性传染病患者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医护人员易接触到各种传染病患者,加之患者数量多、疾病种类繁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1) 严格按照感染控制规范进行操作,如洗手、戴手套、口罩等;(2) 对各种耗材和医疗设备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3) 对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进行隔离管理,减少传染风险。

1.3 精神压力隐患急诊护理工作需要面对病情复杂、患者情绪激动等情况,容易出现工作压力大的情况,长期工作下来容易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防范措施:(1) 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配合,减轻个体压力;(2) 建立心理支持机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 强化医护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1 病情评估不准确患者来急诊的病情难以预测,有时候可能出现急症治疗不及时、病情评估不准确的情况。

防范措施:(1)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对各种疾病的识别能力;(2) 加强患者的病情评估培训和规范化操作,提高评估准确率;(3) 对于有疑问的病情,应尽快向上级医师请教,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 家属情绪激动患者家属在急诊科往往情绪激动,容易对医护人员施压,甚至影响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下面将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患者高度精神紧张患者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可能因为受伤、疼痛或紧急情况下的担心而表现出高度的精神紧张,这会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

精神紧张的患者可能会拒绝治疗、产生恐慌情绪、不合作等,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 耐心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放松情绪。

2. 提供情绪支持:护士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情绪支持,使其感到被关心和被重视,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感。

3. 温和体验:护士要用温和的语气和动作,给予患者体验感,让他们感到在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中得到了治疗和关怀。

4. 需要时进行镇静:对于情绪非常激动或极度恐慌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药物进行镇静,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二、医疗设备故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 定期维护保养:护士要按照设备的维护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短期备用设备:护士要随时保持一些常用设备的备用,以备设备故障时的紧急使用。

3. 设备培训和指导:护士要接受设备操作培训和指导,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设备,并能及时切换备用设备。

4. 紧急应对措施:护士要了解各种常见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应对,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不合理用药急诊情况下,护士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并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

如果护士不具备丰富的药物知识和判断能力,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 提高药物知识:护士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药物知识,了解各种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做到熟练应用。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面对的一项高风险工作,工作环境复杂,工作任务繁重,常常面临各种突发问题和危险,因此隐患也相对较多。

以下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常见的隐患出发,探讨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防范措施。

1. 患者情绪波动大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中有的是突发疾病急需救治的患者,有的是因为疾病恶化而情绪激动的患者,还有的可能是因为等候时间过长而焦躁不安的患者。

这些情绪波动大的患者很容易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

对于这一隐患,护理工作者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处理这类患者时,要真诚关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并给予及时的安抚与帮助,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情绪。

也要注意保持自身的情绪稳定,不被患者的情绪所左右,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医疗器械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比如输液管道漏气、输液速度不当、输液针头不洁净等,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所带来的隐患,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器械,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械的正常运转和无菌状态。

对于患者使用的器械,更要做到一人一用,严密执行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 患者家属情绪失控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经常需要面对不同患者家属。

有时因为患者病情严重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家属可能会情绪失控,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这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防范这一隐患,首先需要护理工作者要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和耐心,认真倾听患者家属的诉求,在尽量满足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疏导和安抚工作。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紧急应对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家属暴力行为做好充分的预案和准备,确保护理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4. 患者护理不及时急诊科患者多、繁忙,护理工作任务重,有时很容易出现患者护理不及时的情况。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主要包括:病人突发状况、传染疾病的传播、医疗器械的不安全使用、病人情绪激动导致的伤害、工作场所环境安全等。

为了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以下是常见的防范措施。

护士应该始终注意病人的突发状况。

在接收病人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护士在照顾传染病病人时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严格遵守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隔离服等,避免与病人的血液、体液直接接触。

护士在处理传染病病人时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消毒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确保安全。

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对工作的安全至关重要。

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操作方法和禁忌症等信息。

要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对于有损坏或者失效的医疗器械,要立即报告并更换。

急诊护士在面对病人情绪激动时要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伤害。

护士要学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和情绪表达,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如果病人出现激动、暴力行为,要高度警惕并及时报警,调动相关人员进行应对。

护士需要保证工作场所的环境安全。

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安全对保障工作质量和护士个人安全至关重要。

护士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安全知识,识别各类安全风险,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避免乱堆放物品、及时整理管道等。

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隐患,护士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只有确保工作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隐患,包括人员安全、器械设备安全、传染病防控等。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下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是人员安全方面的隐患。

急诊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可能会导致人员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

还可能遇到有暴力倾向患者的威胁。

为了防范这些隐患,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在人员分配上要合理安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提供必要的休息时间。

还要加强对暴力患者的防范,可以加强警力的配备,设立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其次是器械设备安全方面的隐患。

急诊护理中使用的器械设备众多,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使用不当、消毒不彻底、维护不良等问题,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隐患,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器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新进护士应加强培训,熟悉各种器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对使用过的器械设备要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使用器械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再次是传染病防控方面的隐患。

急诊护理中,经常会接触到可能携带传染病的患者,如HIV、结核病、甲肝等。

这些传染病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防范这些隐患,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传染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在与可能携带传染病的患者接触后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清洗。

急诊室内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对患者要开展相关的传染病筛查和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常常需要面对紧急的医疗情况和不稳定的患者状态。

在这个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隐患,需要护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患者暴力行为:急诊患者通常因为疾病或受伤带来的痛苦和焦虑,容易情绪激动,可能产生暴力行为。

护士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并尽量避免与患者发生直接冲突。

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其他医护人员的帮助,并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解释和安抚患者的情绪。

2. 传染病暴露:急诊室经常接收到各种不同的患者,其中可能存在传染性疾病。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消毒液等,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士要注意自己个人的防护,避免被患者暴露的体液或分泌物污染。

3. 工作环境安全:急诊科常常非常拥挤,护士常常要长时间站立和奔波,容易导致疲劳和摔倒。

在进行急救和护理工作时,护士要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避免绊倒和摔伤。

护士要注意穿着合适的鞋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防滑功能。

4. 药物错误:急诊护理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药物使用和管理。

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护士有可能在给药过程中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士在给予药物前应该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途径,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

5. 急救设备故障:急诊室里的急救设备如监护仪、除颤仪等,经常要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如果设备故障或不适合使用,可能会延误治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士应经常检查和维护设备,并及时汇报问题,确保设备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常见隐患,护士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不断学习和练习:护士应不断学习和练习各种急救技能和处理暴力行为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2. 有效的沟通与安抚:护士应努力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患者的不安和恐惧。

3. 按照感染控制规范操作:护士应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感染控制的规范操作,如正确佩戴防护装备、进行手卫生等,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主要包括人身安全隐患、交叉感染隐患、药物误用隐患、护理环境隐患等。

为了保障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1.人身安全隐患:急诊工作场所常常面临来自病人家属、伤者等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威胁。

为了保证护士的人身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安保岗位,配备专门的保安人员,维护工作区域的安全秩序;(2)合理设置急诊工作空间,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道畅通,防止发生拥堵;(3)给予急诊护士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面罩等,防止受到感染或攻击;(4)定期进行急诊应急演练,提高护士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交叉感染隐患:急诊室是感染病患者最容易传播感染的地方之一。

为了防范交叉感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标准,包括患者隔离、清洁消毒、手卫生等措施;(2)设置洗手台、消毒设备等设施,提供便利的手卫生条件;(3)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常识培训,确保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4)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制度,避免废物交叉感染;(5)加强设备器械的清洁消毒管理,确保设备器械的安全使用。

3.药物误用隐患:急诊护理工作中常常涉及大量的药物使用,如果不合理使用药物,容易引发药物误用隐患。

为了避免药物误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药物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增强专业素质;(2)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领用、保存、配药等环节;(3)加强治疗药物的监测和评估,避免患者因药物过敏、中毒等情况发生;(4)建立严格的药物计量和核对制度,避免药物用量错误。

4.护理环境隐患:急诊室环境繁忙,护理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保证护理环境的安全和整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急诊室进行深度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和无菌;(2)加强对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的管理,保持病人舒适;(3)合理规划急诊室的空间布局,确保通道畅通和工作区域的井然有序;(4)建立急诊护理工作区域的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环境隐患。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对突发疾病患者进行急救和治疗的关键环节,而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以下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传染病风险:急诊科接诊的患者种类众多,可能患有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感染性腹泻等。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过程中易受到感染。

防范措施:- 建立和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暴露于患者的体液、血液等。

- 加强观察和筛查工作,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隔离措施。

- 严格执行手卫生,保持双手清洁,经常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

-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健康检查,发现患者或职工的传染病情况。

2. 体力劳动疲劳:急诊科工作强度大,时间紧迫,夜间值班多等因素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防范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医护人员的充分休息。

- 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减轻个人工作强度。

- 鼓励并提供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 推行轮班制,合理分配工作强度。

3. 患者情绪和行为异常:急诊科患者病情突发,情绪波动大,常出现焦躁、激动、恐惧等情绪,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防范措施:- 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耐心和同理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情绪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 引导患者正确理解病情和急救措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 在可能的情况下,配备专门的安保人员,维护秩序和安全。

4. 环境卫生问题:急诊科是病患集中区域,易滋生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环境卫生得不到及时清理和消毒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医疗设备和工作台面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和部位。

- 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5. 药物误用和药物过敏:急诊护理环境紧张,工作忙碌,工作人员可能在使用药物时出现操作疏忽、用药错误等问题;而患者使用不当、过敏等也会带来问题。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摘要】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包括护理记录不清晰、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和患者情绪失控。

为了防范这些隐患,我们可以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加强医疗器械的安全培训,以及实施有效的沟通和情绪调控技巧。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的总结,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急诊护理工作、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护理记录、医疗器械、患者情绪、沟通技巧、情绪调控、安全培训、规范记录格式1. 引言1.1 急诊护理工作概述急诊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突发疾病或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护理和救治。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紧迫性和复杂性,对护士的业务技能和心理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士承担着协助医生诊断、抢救、护理、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患者病情迅速变化的情况下,护士需要快速做出判断和应对,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急诊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存在一些常见的隐患,如护理记录不清晰、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患者情绪失控等。

为了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加强对这些隐患的防范和控制。

通过规范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加强医疗器械的安全培训、实施有效的沟通和情绪调控技巧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急诊护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保持冷静、专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效果。

2. 正文2.1 常见隐患:护理记录不清晰护理记录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记录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护理记录不清晰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护理记录不清晰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当护理记录不清晰时,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误解和混乱,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务人员处理病情紧急的情况,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危险和隐患。

本文将对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医源性感染隐患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存在着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主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

下面是几种情况:1、血液污染:在采血、输液、输血等操作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无菌不严格而造成的血液污染。

2、呼吸道传染:由于操作不当,例如呼吸道防护措施不严格等,导致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防范措施:对于医源性感染,主要的防范措施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防护知识,按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操作过程中确保设备无菌。

二、误诊和漏诊的隐患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紧急,每一秒钟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的鉴别诊断。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误诊和漏诊时有发生。

1、失误鉴定:由于医护人员对疾病认识不够深入、经验不足、心态不平稳等原因,造成患者的误诊和漏诊。

2、病情评估不恰当:急诊护理中,由于病情千变万化,医护人员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不恰当,从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防范措施: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不断积累临床经验,确保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正确可靠。

三、人为错误的隐患急诊护理中,由于工作压力大、病情紧急等因素,医护人员容易疲劳和出现疏漏,从而造成人为错误。

1、操作不当:急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涉及到注射、输液、安置各种管路和设备等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患者的疼痛和损伤。

2、用药错误: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凑等因素,医护人员容易出现用药错误,例如给患者误用了不适合其疾病的药物。

防范措施:为了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急诊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注意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适宜性,确保操作无误。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为了确保急诊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感染传播风险:急诊患者种类繁多,疫情期间尤其需要注意感染传播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要注意勤洗手,妥善处理和处置可能带有病原体的物品和废弃物,保持急诊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2. 暴力行为威胁:急诊患者可能由于疾病、疼痛、焦虑等原因表现出不理性的行为,甚至会产生暴力行为。

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暴力行为风险。

提供安全隔离措施和充分的安保人员支持,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3. 器械操作不当:急诊护理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器械进行抢救和处理,如静脉穿刺、导尿等。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自己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并进行规范的培训。

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无菌性,避免感染的风险。

要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提高患者的合作性。

4. 患者病情突发:急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常常是突发的,需要及时处理和应对。

护理人员需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和应变能力,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抢救措施。

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5. 药品错误使用: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药品的使用非常频繁。

错误的药品使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药品使用的相关规定,如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使用高危药品时,要特别小心和谨慎,确保正确使用。

为了预防以上隐患,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自身素质提升,提高急诊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2. 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并严格执行,保障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加强团队协作和配合,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4. 定期进行急诊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岗位,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工作岗位。

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处理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保障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1. 护理设备失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各种护理设备是护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长时间使用或者频繁使用后,这些设备可能出现各种故障,甚至是突然失效,给护理工作带来潜在危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士需要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在急诊科内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医疗事故在急诊科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医疗事故,例如药物过敏、输液误差、手术意外等。

这些医疗事故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也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职业困扰。

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急诊护士需要对医疗操作、用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急诊科内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避免事故的扩大和重复发生。

3. 患者家属情绪失控在急诊科工作中,患者家属的情绪常常是非常激动和失控的。

他们可能因为患者的病情严重、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而情绪失控,甚至可能对医护人员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暴力。

面对这种情况,急诊护士需要保持冷静、沉着,同时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沟通和疏导工作。

在急诊科内建立健全的患者家属安抚和疏导制度,对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回应,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4. 感染控制在急诊科工作中,接触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是常有的事情。

护士需要面对不同种类的传染病患者,如何防止感染的传播成为护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避免感染传播,急诊科需要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和操作规范,保障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医疗设施的环境清洁。

护士需要加强对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护士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急诊护理工作成为了急需的职业之一。

在急诊室工作的护士既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病情和医疗环境。

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护士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隐患和风险,因此如何识别和预防这些隐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着手,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急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身体暴力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之一即是身体暴力。

由于病患及家属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下,常常会对护士进行辱骂、威胁甚至肢体冲突。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护士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对工作秩序和医疗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预防身体暴力的发生,急诊护理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让护士了解处理暴力事件的正确方式和方法;2.提高警惕,密切监控病患及家属的情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3.加强急诊室安保措施,配备安全设施,保证护士的人身安全;4.加强沟通与引导,及时疏导病患及家属的情绪,化解矛盾。

二、传染风险急诊室是传染病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护士在护理这些患者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传染风险的威胁。

在这种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传染风险,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范措施:1.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全程佩戴并定期更换;2.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洗手规程,保持手部清洁;3.限制病患的陪护人员,减少外来人员进入急诊室,降低传染风险;4.严格执行医废管理规定,确保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置。

三、药物误用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药物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药物误用却是一种常见的隐患。

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因为疏忽或者错误操作而导致药物使用不当,从而对病患产生不良影响。

防止药物误用成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防范药物误用的措施包括: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规范用药程序,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2.加强药品处方和核对,药品的配药和使用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减少疏忽和错误;3.加强对药品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药品属性和剂量的认识,减少药物误用的发生。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急诊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医护人员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面对大量的患者,有些患者的情况比较危急,因此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急诊护理隐患和防范措施。

一、常见的急诊护理隐患1.感染隐患由于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场所,很多患者都处于高度疑似感染状态,医护人员在与这些患者接触时,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疾病。

2.意外伤害隐患急诊科的患者比较多,患者又处在危急状态,容易发生躁动、焦虑、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还有些患者伤口比较严重或需要进行手术,容易出现意外伤害。

3.安全隐患在急诊科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医护人员往往会疏忽一些安全措施,比如挂针没有正确定位、使用手术器械不正确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感染防范措施在急诊科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做好自我防护,例如佩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等措施,避免浸染传染病。

同时,注重患者的分类管理,建立规范的感染控制和防治制度,保障急诊科的工作秩序和患者就诊质量。

急诊科内也需要严格执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术器械的清点与检查工作,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器械。

患者在手术前也需要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手术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同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切实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针对急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规范的流程管理。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采血、挂针等操作的管理,防止器械杂乱和操作不规范等。

同时,在对患者提供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加强对其情绪及行为的控制,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防范措施,注重工作细节,提高医疗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制度,并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宣传教育,可最终将急诊工作中的隐患降至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

而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常常因为护士自身的素质,院前不及时、接诊抢救不熟练、抢救仪器故障、护患关系冲突、留观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护理不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急诊科护理不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急诊护理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81-01
我院是基层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不仅担负着周边乡镇的急诊转运工作,同时还负责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所有输液及各种注射任务。

由于工作性质我们面对的是年龄不一,病情复杂多变的各种人群,以及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多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快等因素[1],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

急诊科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多,工作节奏快,患者及其家属心情急躁。

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

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2]。

为了能使急诊患者能顺利就诊,保障其生命安全,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及时发现护理隐患,保证护理安全,现总结多年来我们急诊科工作实践,针对护理隐患所作出防范措施。

1 影响护患关系因素
就诊程序复杂,患者进行门诊治疗必须经过挂号、就诊、划价、交费、取药等过程。

而患者在急诊输液是重要一个环节,这时接诊护士的言行举止稍有不慎,或护理操作的速度过慢,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此时会发泄在当班护士身上。

2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2.1 急诊人员年轻化,低龄资护士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低,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够,护理规章制度掌握不牢固等现象。

2.2 院前出诊容易出现的隐患:①急危重病员,在接到呼救电话往往对方情绪紧张,语言急促,询问对方时述说不清,嫌啰嗦,表达不清已挂断电话,有时医护人员接听电话时缺乏经验,接听不详,未详细询问伤病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络电话、主要病情、需急救人数,导致延误患者的抢救。

②干扰电话多个别素质低下者随意拨打“120”,使其他呼救电话打不进来,因而引起纠纷;有的多次欺骗“120”出车,导致救护车空跑,影响院前急救。

③出诊速度慢,急救意识不强,未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影响护理质量。

④交接班制度不严,个别护理人员急诊意识不强,责任心差,未检查各种急救物品、药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造成在出诊过程中,物品准备不齐全、不充分、不适用。

如氧气瓶无氧,心电图机未能充电,晚间出诊电筒电源不充足都直接影响抢救的效率和质量。

⑤护士技术操作不过硬,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如狭窄的地方难以操作,
暗淡的光线不易分辨,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有时在马路街头,围观人群拥挤、嘈杂,导致医护人员的压力加大,在抢救过程中不能沉着冷静,而且显得较忙乱。

不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也易造成安全隐患。

⑥途中转运交代不详,如在转运过程中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窒息、出血、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等。

途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患者病痛折磨和家属的心情焦急,易发生护患关系冲突等现象。

2.3 急救人员护理经验不足,基础知识薄弱,对危重患者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抢救技术不熟练等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2.4 抢救仪器的故障,如吸引器无力,冼胃机进出水故障、监护故障等。

2.5 基层急诊科由于工作忙、护士少,常常易忽略对留观患者的病情观察,未及时通知医生患者病情变化,医生不在场时,护士未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病情记录不及时、全面。

3 防范对策
3.1 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操作水平,随着医疗环境改变的同时,更要顺应病人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3.2 加强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利用晨会提问和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
力的考核。

要求每一位急诊科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如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电动洗胃机,熟练心肺复苏(cpr)技术等。

所有急救物品、药品齐全,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3.3 院前急救防范措施。

①增强院前出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前急救技术水平,如静脉穿刺、胸外心脏按压、中毒抢救、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复合外伤的处理、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止血的方法、包扎、固定、手术前的各种准备等,操作都必须熟练准确。

②认真接听呼救电话,问清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居住街道、门牌号码,弄清患者所在位置,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备齐必要的抢救物资。

③加强转运途中病情观察,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转归等向家属交代清楚,呼呼道是否通畅,伤口及内脏有无继续出血,面色是否苍白,脉搏强弱快慢的变化,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肿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④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院部取得联系。

3.4 认真做好抢救仪器的交接与管理工作。

急诊各种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专人负责,班班清点检查、定期消毒保养,及时维修,建立设备检修档案,保证各种仪器随时能用。

各种抢救药品、基数药定位置、定数量,新补充药品按有效期顺序摆放,班班清点,签字交接,为各种抢救提供保障。

抢救仪器突发故障时,立即用人工方法代替,迅速排除故障或更换仪器。

3.5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工作,抢救所需物品准备充足,
病人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人员抢救,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切忌在病人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头脑要灵活;思维要敏捷;观察力要强;判断力要准确;抢救配合要迅速,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抢救患者的生命。

急诊护士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与方法,要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3.6 对留观患者的防范措施。

①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

②按病房管理要求,密切观察每位留观患者的病情,加强床旁巡视,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

③建立护士每班查,护士长每周查,护理部每月查的三级护理质量检查网络,发现危重情况迅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忙而不乱。

3.7 讲究语言艺术,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在接待病人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态度诚恳,语言文明。

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多进行换位思考。

病人和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时,做好安慰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病人或家属表现出急躁情绪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语言。

当其表现出不理智的言语或举动时,及时呼叫科主任、护士长帮助解决避免与其发生冲突。

有纠纷事件发生时,科室及时讨论,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通过以上的防范对策,使我科在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不仅降低了差错、纠纷的发生率,而且还培养了护士的观察能
力、应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及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席淑华,周立,严爱萍.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纠纷.中华护理杂志,2006,36
[2]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