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盈利真相
京沪高铁经营分析报告

京沪高铁经营分析报告一、引言自2024年开通以来,京沪高铁一直是中国高铁网络中最重要的干线。
其开通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京沪两大核心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改变了旅客出行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京沪高铁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线路概况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共设车站35座。
全线采用中国境内首次引进的时速350公里标准设计,是目前国内运营速度最快、最先进的高铁线路之一三、客流分析1.旅客流量情况2024年至今,京沪高铁的旅客流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铁年客流量从2024年的500万人次增至2024年的1.2亿人次。
随着出行需求的增加,该线路的客流量有望持续增长。
2.市场占有率京沪高铁具备了与航空、公路等交通方式竞争的优势,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根据数据,目前京沪高铁在京沪两地之间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且还在稳步增长。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高铁的快捷和便利。
四、运营效益分析1.营业收入情况截至2024年,京沪高铁的营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
数据显示,该线路的年营业收入从开通初期的2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00亿元人民币。
这与旅客流量的增加和票价的上涨密切相关。
2.成本与盈利状况京沪高铁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维护成本和燃料成本等。
虽然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但高铁的盈利状况依然良好。
盈利能力主要来自车票销售收入,同时还有从周边商业开发中获得的租金收入等。
综合来看,京沪高铁的运营效益逐年提升。
五、用户满意度京沪高铁在服务质量上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旅客满意度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京沪高铁的满意度指数达到85%,乘客对高铁的车内设施、列车速度和员工服务态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用户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高铁的市场口碑,进而增加旅客的选择意愿。
六、未来发展建议1.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加强乘车环境的整治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增加旅客乘坐高铁的舒适度与安全感,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京沪高铁这五年分析

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正文•我来说两句(8人参与)扫描到手机2016-07-26 08:04:00来源:时代周报•oooo•手机看新闻••原标题: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摘要]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的词句。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相关公司股票走势•铁龙物流7.07+0.081.14%•大秦铁路6.08+0.050.83%•中国平安32.52+0.220.68%•广深铁路4.06+0.020.50%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的词句。
当人们可以只用花5个小时就在北京和上海间穿梭时,京沪高铁的具体运营数据却一直是个谜。
近日,京沪高铁股东发债首次曝光京沪高铁业绩:开通于2011年的京沪高铁,在全球绝大部分高铁都处于亏损的状况下,2015年其利润总额高达近66.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赚钱的铁路”。
根据京沪高铁公司第七大股东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初披露的债券说明书中显示,截至2015年末,京沪高铁公司利润总额66.6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
多位专家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们对京沪高铁等其他铁路的盈利并不感到惊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铁路是大投资项目,本身就应该实现盈利。
这就是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目前国内铁路建设,都要求在10-15年内还清建设成本。
现在这些铁路盈利,表明它们都可以提前还清建设投入。
”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到2025年高铁里程将增至3.8万公里,高铁“八纵八横”的格局确立。
2019年京沪高铁分析报告

2019年京沪高铁分析报告2019年10月目录一、京沪高铁:本次上市主要资产 (5)1、京沪高铁:盈利能力强 (5)2、股权结构:中国铁投为最大股东,国铁集团为实控人 (7)二、立足京沪稀缺资产,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8)1、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8)2、线路可以更繁忙,产能瓶颈可由复兴号打破 (9)(1)从量到价,旅客运输收入的弹性从哪里来 (9)3、路网服务:跨线车不断加开,已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11)4、成本增长较为平缓,为利润率增长打下基础 (13)(1)成本历年趋势及拆分 (13)①与委托管理相关的成本,结算对象为沿线路局 (14)②折旧成本:铁路资产特性导致折旧年限长,折旧率较低 (15)5、往期利润:旅客运输服务体现出较强利润弹性 (16)6、预判:收入高弹性VS 成本低弹性,需求景气下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18)(1)收入:产能通过车型变化,价格存在探索空间 (18)①超长版复兴号投用,预计旅客运输仍有产能弹性 (18)②价:自主定价 (19)③路网服务:凭借线路优势成长 (20)(2)利润展望:看好成本低弹性助力利润率持续攀升 (20)三、募投项目 (21)1、拟以500亿对价收购京福安徽65.08%股权 (21)2、京福安徽:暂未盈利,但旅客运输量的提升,财务状况料将转好 (22)京沪高铁:盈利能力极强的核心资产。
京沪高铁公司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铁旅客运输,正线长1318公里,全线采用动车组列车运行,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
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870.8亿,净资产1597.3亿,资产负债率逐年走低;营业收入250.0亿,净利润95.1亿,净利润率达到38.1%,利润率稳步上行。
线路可以更繁忙!产能瓶颈可以打破。
公司主要收入包括旅客运输(本线)与路网服务(跨线)两类。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专题练习:专项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附答案

专项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词语。
(1)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3)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5)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6)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7)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8)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9)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0)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11)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2)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13)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5)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6)莫名其妙: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多用以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说不出道理来。
(17)情有可原:根据实际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18)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19)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2.根据注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2)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3)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4)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非常细小,不值得一提。
(5)若有所失: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
(6)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7)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8)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9)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1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1)锋芒毕露:指才干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1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铁总混改:上市圈钱都是套路

铁总混改:上市、圈钱,都是套路!摘要:说起来简单,真要引人上钩,也不容易本文为“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公号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包括ID)和作者,谢谢撰文| 张银银据说,铁路作为今年“混改”圈定的七大领域之一,一定会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不,2017新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17年要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
研究推进铁路企业债转股,深化铁路股权融资改革。
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综合经营开发力度。
这些提法都不新鲜,2013年以来屡屡提及,但进展甚微,为何?此次会议有两点,“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觉得值得一说:一是明确提到了研究探索铁路资产证券化改革,一句话,要准备上市;二是,债转股。
欠的钱多了,债务变股份吧,社会股东太少,直接转化几个股东更简单。
说起来都是套路。
央企、国企负债后在资本市场融资、拿钱,一贯如此。
相对来说,国铁总公司体量惊人,注册资金高达10360亿元,资产高达近7万亿;债务也惊人,高达4万多亿元;还涉及最庞大的公益性公共运输,又事关民族自豪的大国重器——高铁技术及装备,及高铁走出去……所以,国铁总公司(前铁道部)在各方极大的支持下借钱修铁路,特别是(准)高速铁路,然后如何解决债务纷扰——通过“市场化杠杆”解决债务的设想,很值得说一说。
1、4万多亿元的债务压力是什么概念?2017年才刚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都还没到发布的时间。
所以,我们没办对国铁总公司最新的财务、债务状况做分析。
不过,截至2016年6月的数据还是有的。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上半年审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国铁总公司负债已经超过4.2万亿元,其中逾3.4万亿元为长期负债。
因为绝大部分债务为长期负债,资金成本低于市场一般利率。
30年内难赚钱379亿险资陷高铁盈利迷局

30年内难赚钱379亿险资陷高铁盈利迷局30年内难赚钱379亿险资陷高铁盈利迷局2011年07月30日02:09华夏时报我要评论(3)7·23甬温线特大动车撞击事故,让隐藏在飞速发展的中国高铁背后的问题露出水面。
尽管事故已经过去一周,但是关于中国高铁安全问题的争论、中国铁道部的负债水平、中国高铁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盈利等诸多问题,依然成为媒体关心的话题。
本报了解到,在这次事故发生之后,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数十家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勘察理赔程序,截止到7月28日,有7家寿险公司共赔付商业保险金额约230余万元。
在外界看来,中国高铁的高盈利前景正被这场事故撞得支离破碎。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超过5万亿的保险运用资金中,有379亿元在2007年左右参与到国内高铁投资中去,那么,这部分险资在4年后的盈利水平如何?未来的盈利前景是不是也如当初投资时所描绘的那样美好。
安邦咨询曾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断言:日本新干线花了二十多年才盈利,中国的高铁恐怕至少要做好亏损30年的准备。
高铁中的险资身影到底有多少保险资金投资到中国高铁中,也许只有各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最清楚,而379亿,只是本报从2006年开始所能查询到的已公布的保险资金投资国内高铁的数字。
最让外界记忆犹新的是,2007年12月27日,全球最长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将在第二年开工,是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牵头的包括太保、太平、泰康、人保、中再、中意共7家保险机构出资160亿元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占这家公司总股份的13.93%。
当时铁道部的官员曾表示,建成后的京沪高铁的综合年收益可能达到8%-12%,由此成为保险资金积极进驻高铁的一大缘由,保险公司投资高铁的激情也一下子高涨,并且有可能继续追加投资京沪高铁,总金额将达到400亿元。
不过,随着16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到位后,各家保险公司就再也没有发布进一步投资高铁的信息。
京沪高铁利润情况分析

22
表 12:受票价提升影响的利润表项目核算方法
23
表 13:公司旅客运输业务提价利润弹性测算
24
表 14:公司营业成本构成明细
25
表 15:公司营业成本主要由委托运输管理费、动车组使用费、折旧支出、能源支出等构成(亿元)
26
表 16:京沪高铁成本刚性较强
26
表 17:收入预测简表(百万元)
27
表 18:简易利润表(百万元)
6
图 3:公司旅客运输收入与路网服务收入平分秋色
6
图 4:公司路网服务毛利高于旅客运输毛利
6
图 5: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增
7
图 6:公司净利润率稳步上升
7
图 7:公司有息负债减少偿债能力上升
7
图 8:公司经营现金流稳健负债率走低
7
图 9:2019 年初 17 辆编组复兴号投入京沪高铁运行
8
图 10:京沪线整线车中 16 辆编组数量最多达 48 列次
19
图 29:相较京沪航线,京沪高铁平均费率极低
22
图 30:民航国内航线市场化逐渐放开
22
图 31:京沪高铁客运量增速高于京沪航线
23
图 32:京沪高铁日均客流稳增
23
图 33: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京福安徽有望在 2022 年扭亏
25
图 34:广深铁路近 10 年 PE24.5 倍
28
图 35:广深铁路 ROE 相对较低,PB 估值托底
正文目录
1. 京沪线黄金资产,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足
4
2. 运量端:运量或有增长空间
8
1. 长编组投运带来单列运量提升
8
2. 客座率增长空间偏紧
纠结于高铁盈利,不如看看隐性收益

纠结于高铁盈利,不如看看隐性收益近日,京沪高铁宣布:2014年客票收入约300亿元,按营业税口径计算,有望实现利润约12亿元。
这比原铁道部估算开通五年后才能实现盈利的时间点大为提早。
中国高铁从此跻身全世界极少数盈利高铁的行列,将全世界大多数或私营或国营的高铁们甩在身后。
一直以来,中国高铁的成功始终是某些人极力诋毁的对象,京沪高铁开通1个月后发生的“7·23”动车追尾事故,几乎成为了一场诅咒和造谣的狂欢。
事故发生时实际明明是99KM/h的低速,远低于京沪高铁3 50KM/h的设计时速,却能被演绎成“中国高铁是超速超标使用,所以不安全”的神话,在大众中广为流传。
然而当初到处转帖“高铁还能坐吗?”“坚决反对被高铁”的那些网民,没过两年,又开始炫耀自己终于抢到了高铁票。
网络民粹主义大约就是这样,对大多数不在身边的事情听风就是雨、时而极左时而极右。
真到了有关切身利益的时候,大众才会猛然想起来“高铁是个好宝贝,一定要修在我们家这边”了。
新野人民抢高铁多年来,学者们对高铁收益率的研究,大多只集中于铁路本身是否盈利乃至是否应该盈利。
这其中又分成商业盈利派和公共品派,为了铁路本身是否盈利,铁路负债应不应该全部财政出钱,高铁投资应不应该获得低成本融资等等争吵不休。
而对铁路的外溢收益率,特别是铁路所经过地区的收益,对当地的隐形价值和潜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似乎更多只有地方政府才加以重视和研究。
从全国的角度来说,高速铁路网络的逐步成型,把中国一个个“三小时都市圈”串连为一体,成为一整个庞大的中国城市经济带。
使原本互相孤立的都市圈的产业、商业、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中国的人,连为一体。
大都市圈,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
这种城市群或城市带具有集聚效应的制造业产业链和集约化的永久性城市社区居民群体。
京沪高铁,不仅仅是解决了京沪两个端点上的乘车交通需求,而且把京津冀-山东-长三角三个都市圈联为一体,成为庞大的京沪经济带,并进一步扩张了他们的辐射范围,如河北中部的沧州进入了京津经济圈、安徽北部蚌埠、江苏北部的徐州都被纳入到了长三角经济带的辐射范围内。
京沪线价值解析

京沪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速铁路之一,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经济价值:京沪线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京沪线的建设和运营大大提高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贸易、人员、资金等流动效率,为两地的企业家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方式,推动了两地企业的合作,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交通价值:京沪线为乘客提供了更舒适、高效、快速的出行方式。
通过京沪线,乘客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抵达北京和上海。
同时,京沪线连接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通道,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交通效率。
社会价值:京沪线途经南京、苏州、天津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大,经济活跃。
京沪线的开通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构建起支撑东部率先发展的高铁经济走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投资价值:京沪高铁的盈利性超强,开通第四年就扭亏为盈。
其建设和运营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京沪线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于经济发展、交通便捷、社会联系和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的贡献。
它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为什么会亏损

高铁为什么会亏损:日本的经验和教训2015年1月29日10:57近期,一则来自京沪高铁公司的消息引起国内媒体关注:2014年京沪高铁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7%,首次实现盈利。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高铁都在亏本运营。
京沪为什么能够盈利,而且是运营3年多就实现盈利?如果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一条高铁盈利并不足为怪,在京沪高铁之前就已经有高铁盈利的纪录,那就是日本连结东京与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铁线路,于东京奥运开幕前的1964年10月1日通车营运。
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第三年就实现盈利,更有意思的是,尽管东海道新干线是盈利的,但是随着日本高铁线路的增加——也就是通常很多专家说的高铁呈网络状,盈利能力却越来越下降,甚至陷入亏损。
为什么新干线会由盈利转亏损?因为决策机制从经济因素转到了政治因素。
初期的高铁线路都是连接人口稠密、产业发达的地区,也因此利用率普遍较高、经济收益也很好,以东海道线为例,它连接京滨、名古屋和阪神三大产业密集带。
但是当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建成后,日本政客们就要求将新干线修至他们自己的市县,政治逻辑替代了经济逻辑,问题就出现了。
自大阪到博多之后建造的所有线路全都是亏损,因为日本的政客们为了选票,要求将高铁修至自己的家乡——也就是日本高铁建设史上著名的“用高铁换选票”。
最典型的是田中角荣执政期间在北陆修建的高铁、利用率极低,只服务了极少的乘客。
又如长野冬奥会前在政客和地方势力的撮弄下勉强上马的高铁项目,冬奥会结束后大部运力闲置、浪费。
更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新干线开始动工时的1960年,汽车只占日本人出行的5%,而铁路则运载了77%。
但到2007年,日本乘客出行的铁路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9%。
日本乘客出行的铁路市场份额下降所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日本铁路的债务膨胀。
到1987年,子弹头列车服务和其他低于成本的运行的扩张,已把日本国有铁道的债务膨胀至超过3500亿美元。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带答案经典知识题库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电影《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
2018年5月14日7:06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以800km/h的速度飞行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9800米高空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抖动。
机长临危不乱。
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迫降,34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场,119名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
下图示意川航3U8633航班飞行轨迹及周边地貌。
(1)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处的在____(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描述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的大气层的特征____。
(2)分析引起飞机的挡风玻璃爆裂的大气环境条件。
(3)飞机出现突发状况时,冒险急转向左备降成都,而没有选择康定机场。
请分析其中原因。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地中海的科西嘉岛(下图)是法国的度假天堂。
这里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最高峰2710米,岛上森林覆盖率约为23%,岛上的旅游徒步线路长约180千米,徒步穿越全程需要约16天时间,号称“欧洲最难徒步路段”。
(1)分析科西嘉岛徒步线路“难徒步”的原因。
(2)指出科西嘉岛徒步路旅行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3)说明科西嘉岛徒步线路没有修建人工步道的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速铁路(下称“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交通方式,能显著改善区域的可达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伴随着“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已经步入高铁时代。
下图示意2013年中国省会城市的高铁服务价格分布。
(1)分析影响城市高铁服务价格产生差异的因素。
(2)与普铁相比,推测近年来更多人群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
(3)哈尔滨、福州、南宁通往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连接日喀则至加德满都的中尼铁路,中国段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尼泊尔段即将适时推进修建。
京沪高铁想保本运营都难

京沪高铁想保本运营都难京沪高铁想保本运营都难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15时开通运营,但是,京沪高铁能否成功保本运营,是个悬念。
京沪高铁资金成本每日2630万分析称能否盈利有待观察《华夏时报》2011年4月8日报道连接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中国最大城市的京沪高铁,可谓最重要的交通线路,称之为"黄金线"一点都不过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运营前景也是金色的。
不考虑收回投资,不计入折旧,仅运营成本和偿还利息,京沪高铁每年至少就需要96亿的资金,即每天至少要赚2630万元。
为此,京沪高铁每天需要满员运营44趟,即往返22趟,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我觉得它的盈利状况很难说会好。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对《华夏时报》记者张智表示。
按照铁道部的设想,京沪高铁有望成为全世界最盈利的一条铁路专线。
这条线路连接蚌埠、徐州等重要交通枢纽,很多客货都会从这些节点继续分流。
年客流量最高有望达到1.6亿人次。
按照这种设想,京沪高铁的投资回收情况被普遍看好。
2007年,《人民日报》有报道称,京沪高铁运营8年左右有望收回成本。
2008年,铁道部原副部长、京沪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蔡庆华介绍,京沪高铁花14年左右能还本付息。
2009年,铁道部原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对媒体表示,京沪高铁16年内可收回成本。
然而,这条铁路是否如铁道部预测的那么赚钱,业内专家的意见有所保留。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给《华夏时报》记者张智算了一笔账。
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亿,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比例50%,即1100亿元人民币,剩下的约1100亿元投资通过向银行贷款和发债券的方式筹集。
按照银行给铁道部的优惠政策--贷款利率普遍下浮10%,约5.9%。
按照贷款年利率6%计算,每年应付利息为66亿。
也就是每天需支付利息1800万元。
按照20年期限偿还本金,每年约还55亿,约合每天1507万元。
601816京沪高铁2022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京沪高铁2022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利润总额为负104,497.35万元,与2021年的624,845.75万元相比,2022年出现亏损,亏损104,497.35万元。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企业出现经营亏损,企业经营形势恶化。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2年营业成本为1,671,770.51万元,与2021年的1,879,927.34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1.07%。
2022年管理费用为79,110.54万元,与2021年的80,173.66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1.33%。
2022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9%,与2021年的2.74%相比有所提高,提高1.36个百分点。
这在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情况下常常出现,但要采取措施遏止盈利水平的大幅度下降趋势。
2022年财务费用为290,508.75万元,与2021年的330,686.1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2.15%。
三、资产结构分析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与营业收入都在下降,与2021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京沪高铁2022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533,937.2万元。
企业净利润为负,负债经营是否可行,取决于能否扭亏为盈。
五、盈利能力分析京沪高铁2022年的营业利润率为-5.41%,总资产报酬率为0.70%,净资产收益率为-0.7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12%。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28,845,917.4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0.36%。
六、营运能力分析京沪高铁2022年总资产周转次数为0.07次,比2021年周转速度放慢,周转天数从3661.55天延长到5434.70天。
企业在收缩战线的同时使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致使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盈利是十年磨一剑还是一念之差?

真正的零滑点平台 盈利是十年磨一剑还是一念之差?近日,京沪高铁的一家股东披露,京沪高铁2015年营业总收入达234.24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京沪高铁盈利如此可观,在不少市民眼里已成为“全球最赚钱高铁”。
小编在这里也想问一句,各位投资者们,你们的盈利有达到目标要求了吗?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高盈利是永远的目标,很多高铁的建设需要运营几十年后才实现盈利,但人生总过就几个十年,所以小编真心说一句,断不能在投资场上持续赔钱。
就好像和英伦金融有着紧密合作的谢国忠先生说过:不挣钱的股票,你买它干嘛?这句话,投资和做生意一样,要讲究“商机”。
不说远的,放眼脚下,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投资黄金白银、原油或者外汇,商机从来不缺,盈利真的是时刻在眼前。
英国脱欧那天,你在羡慕别人投资黄金和英镑以500美元获得近10倍的盈利,却不知别人比你也许只是多走一步,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就比你幸运那么多。
在需要做单的时候不犹豫,在达到盈利时不贪心,这一直是不变的盈利法则。
英伦金融多次强调,在多变的金融市场里,要对市场讯息高度敏感,抓住消息的可用度,做到借势入市,获得高倍盈利。
英国脱欧公布结果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这个月以来,英镑和黄金屡屡成为众多投资者精神振奋的来源,因为盈利的机会实在是太吸引了。
英伦金融曾经说过,脱欧当天英镑和黄金会有非常大的一波盈利空间,而脱欧后短暂的时间内,随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金油汇市场将持续大的波动,这对于投资者而言则是相连开了好多扇盈利的大门,有持续关注英伦金融动态的投资者更是挣得一山还有一山高。
口讲无凭,下面PO上英伦金融部分客户盈利图。
真正的零滑点平台 英伦金融也有“国民老公”小编作为常跟客户打交道的服务人员,经常会听到一些操作表现优异的英伦客户分享投资心得,自感获益良多。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精神导师,而在众多英伦金融的客户里面,很多将英伦金融分析师「最受欢迎黄金分析师」Winto官老师作为投资导师,有的客户是因为官老师的连创喊单战绩记录慕名而来,有的则是因为实践之后发现官老师给到的操作建议准确率极高,所以选择一直支持官老师。
京沪高铁2020年经营成果报告

京沪高铁2020年经营成果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1、利润总额2020年利润总额为402,797.31万元,与2019年的1,591,657.4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4.69%。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2020年营业利润为402,815.54万元,与2019年的1,591,675.5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4.69%。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2,408.65万元,管理费用增加52,701.45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23,304.38万元,财务费用增加230,612.53万元,共计减少409,027.02万元。
3、投资收益4、营业外利润2020年营业外利润为负18.23万元,与2019年负18.1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39%。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2,523,843.14万元,比2019年的3,294,216.66万元下降23.39%,营业成本为1,733,620.47万元,比2019年的1,610,316.09万元增长7.66%,营业收入下降,而营业成本上升,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项目名称2019年2020年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营业收入3,294,216.66 - 2,523,843.14 -23.39 利润总额1,591,657.4 - 402,797.31 -74.69 营业利润1,591,675.56 - 402,815.54 -74.69 投资收益0 - 0 - 营业外利润-18.16 - -18.23 -0.39二、成本费用分析1、成本构成情况京沪高铁2020年成本费用总额为2,120,218.5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733,620.4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1.77%;管理费用为79,619.3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76%;财务费用为294,517.0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3.89%;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2,461.6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59%。
京沪高铁运营3年实现盈利

京沪高铁运营3年实现盈利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15(0)2
【摘要】2014年,京沪高铁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7%,首次实现盈利。
京沪高铁从1990年就提出建设构想,直到2008年开工,历时18年。
历时3年半的建设,这条世界上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通车运营。
根据最终批复,京沪高铁概算为2088.4亿元。
当初预计的是:5年建设周期,之后再运营5年,逐渐达到盈亏平衡,
【总页数】1页(P99-99)
【关键词】高铁;运营;盈利;技术标准;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盈亏平衡【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046.6
【相关文献】
1.从武广高铁初期运营实践谈京沪高铁产品设计 [J], 林志伟
2."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 km时速商业运营 [J],
3.关于构建京沪高铁安全防控体系确保高铁运营安全的思考 [J], 秦文娟
4.京沪高铁运营3年即盈利票价仅为日本新干线1/4 [J], 华星;
5.确保实现京沪高铁顺利通车和安全高效运营 [J], 张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沪高铁盈利真相-企业管理论文
京沪高铁盈利真相
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刘植荣:
2015年春节假期常听到人们谈论高铁.说中国高铁赚钱了。
有媒体报道称,世界绝大多数高铁亏损,京沪高铁盈利震惊全球。
首先,京沪高铁的“盈利”是乘客“被高铁”出来的。
京沪高铁通车后,京沪铁路线上取消了47对普通旅客列车,包括北京至上海的T103/104次,该次列车运行时间13个小时,硬座票价179元。
京沪高铁运行时间约5个小时40分钟,二等座票价553元。
北京到上海的乘客现在不得不多花374元“被高铁”,而省下的时间仅有7个小时,每省一个小时多掏53元的车费,这对最低小时工资10元左右的中国来说,这种出行方式似乎有些奢侈,不少乘客对自己被赶上高铁而增加出行成本深感不满。
其次,我们把贷款利息按6%计算,2209亿元的融资每年的利息就是133亿元,每年12亿元的利润还不够支付贷款利息的十分之一,不及贷款利息的零头!即使是无息贷款,靠每年12亿元的盈利收回2209亿元的投资成本也需要184年,而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寿命仅为80年!
中国效益最好的京沪高铁也验证了美国著名交通经济学家理查德·布洛克的论断:“高铁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笔巨款,国际经验表明,高铁很少能够完全收回投资。
”列车运行速度越高,产生的共振越大,对基础建设的稳定性要求越高,尤其是强度和精度,这就让高铁基础建设成本剧增,修建一条高铁的钱可以修建数条普通铁路。
列车在露天空气中运行,速度提升稍许,列车在行驶中的阻力就会增加很
多,就需要更大功率的机车牵引。
我们从物理学知道,水平移动一个物体所需要的牵引功率等于物体受到的阻力总和与速度的积,即P=RV=AV+BV +CVA3.公.式中A代表车轮与路轨的滚动摩擦系数;B代表列车行驶吸入空气阻力系数;C代表列车行驶空气动力阻力系数。
法国“AVE-S lOO-TGV”型高铁的A=0.7,B=0.009,C=O.00014,时速200公里时所需牵引功率为1620千瓦;时速300公里时所需牵引功率4800千瓦,时速400公里时所需牵引功率10680千瓦,时速500公里时所需牵引功率20100千瓦。
列车运行500公里,时速200公里时需要2.5个小时,耗能4050千瓦时;时速500公里时需要1个小时,耗能20100千瓦时,速度提高1.5倍,能耗提高4倍。
这就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拒绝高铁的原因,即使白送给他们一条高铁也不要,因为运营成本大高“玩不起”。
世界各国私营铁路公司几乎都对高铗敬而远之,高铁大都由政府投资修建。
国外动用纳税人的钱必须经国会批准,所以,他们上一条高铁项目颇费一番周折,甚至不得不诉之于公投。
总之,谈论高铁不得玩障眼法,一定要实事求是;发展高铁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
如果为发展高铁而发展高铁,忽视其市场价值,将来必然造成政府投资的巨大浪费,遭到市场规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