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铃鼓》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识别和唱出带有中音(Do)、高音(So)和低音(Mi)的简单音乐旋律。
•掌握与简单音乐旋律相应的节奏,并能够同时唱出旋律和节奏。
•学习欣赏音乐,体会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和快乐,并尝试自主创作简单的音乐节拍。
二、课程内容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首轻快活泼的音乐,并让学生跟随旋律用拍子打节奏。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调整心态,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简单音乐旋律•首先,在黑板上画出简谱线,讲解各个音符的名称,例如“Do、Re、Mi、Fa、Sol”等。
•接着,教师可以逐个演唱出由“Do、So、Mi”构成的简单音乐旋律,并让学生跟唱。
学会唱出这个小旋律之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尝试加入节奏的元素。
要求学生用两只手拍打旋律的节奏,并尝试唱出旋律和节奏相符合的音乐。
3. 欣赏音乐在听音乐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几首优美的经典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感受,自由交流心中的情感和快乐。
在听音乐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导学生领会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量等。
4. 自主创作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创作,让学生自由地编排出简单的音乐节奏,甚至是自己动手做出乐器,演奏出团队合作精神,展示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课程要求针对本次课程,教师需要注意以下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灌输式的单向传授,要让学生从自身的观感中产生“童心”。
•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感”,在课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不要给出具体答案或强制解读。
•在创作环节,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充分的授权,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听从能力和合作精神,越来越融洽的团队氛围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发声练习和铃鼓的演奏,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材内容包括发声练习、铃鼓的基本演奏方法、简单的铃鼓曲目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铃鼓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铃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铃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2.难点:准确地演奏简单的铃鼓曲目。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铃鼓的演奏方法。
2.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激励法: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铃鼓、乐谱、音响设备等。
2.素材:相关的音乐作品、视频等。
3.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音乐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铃鼓,向学生介绍铃鼓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同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铃鼓演奏作品,让学生对铃鼓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铃鼓的演奏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演奏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铃鼓曲目,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的歌曲内容和特点,掌握歌曲的歌词和简谱。
2.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演唱快乐的音乐会》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让学生在放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歌曲《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的歌词和简谱。
2.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3.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节拍的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感觉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一份歌曲《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的歌词和简谱。
2.一部音乐播放器和一架音响。
3.音乐教室或音乐活动室。
4.教学录音笔或录音设备。
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学生熟悉的课堂歌曲进行热身,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
2.接着,温馨地问候并介绍今天课程的主题:《演唱快乐的音乐会》。
3.播放歌曲《演唱快乐的音乐会》一段,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
步骤二:学习歌曲1.分发歌曲《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的歌词和简谱,让学生看歌词和简谱,熟悉歌曲的内容和形式。
2.分段播放歌曲,带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唱歌,并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3.细节讲解:重点讲解歌曲的节拍和强弱,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情感进行歌曲的演唱,并进行真实感性表达。
步骤三:合唱和评价1.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放歌曲,带领全班一起合唱,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3.进行学生个别演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展示自我。
步骤四:课堂体验1.创建放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爱好。
2.在放松的氛围中,听歌曲,唱歌曲,跟随自己的感觉做出一些肢体动作,用听觉和肢体感知音乐的自然魅力。
步骤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学习和演唱,并准备朗读自选歌曲的简介。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1)

4.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师:小狗小猫听到这么美的音乐,会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听并回答。
2.你能唱一唱吗?来,加上动作试试。
3.第二段他们又在干嘛呢?仔细听。
你能唱一唱吗?加上动作
4.第三段音乐会到达高潮了,他们更开心了,听,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唱一唱,加上动作。
五、完整演唱歌曲
1.跟音乐唱
师: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歌曲,咱们一起完整唱一遍,加上你喜欢的动作。全体起立
②嘀嘀 哒哒 嘀嘀 哒哒 哒哒 嘚儿喂
③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嘚儿喂
3.师:那我们跟着节奏来模仿一下乐器演奏的动作好不好?四、学习新课
1.完整聆听、初步感知(初听)
师:下面李老师带大家走进快乐音乐会的现场。 A音乐会出现了哪些乐器?
B哪些小动物参加了?
C歌曲是几拍子的?
A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吹奏乐器。
2.跟琴声唱
A解决八分休止
B解决最后两个乐句。通过对比聆听老师范唱,唱准最后一句。并说说最后一句为什么变高了呢?你想到了什么?
C解决三个感叹词,引导学生看标点符号,说一说三段为什么用不同的感叹词呢?
六、创编歌词
师:音乐会这么热闹,我还想邀请
小羊小鸡来参加,听,老师唱
师:音乐会上的乐器非常丰富,你还想为音乐会加入什么乐器呢?(学生回答想加入的乐器)
教学设计
课题
《快乐的音乐会》
设计者
李东
执教者
版本
人音版
年级
二年级
册数
三册
教学目标
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 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能熟练的边演唱歌曲边演奏打击乐器。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3)

《快乐的音乐会》教案教材分析:《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的分节歌。
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的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巧妙地道出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及其演奏方式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一个难点,节奏掌握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句结束句容易和前面的一句旋律易混淆,教师应善于引导,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设计意图: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让学生在听听、看看、猜猜、唱唱、玩玩中学会了歌曲。
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
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获得认知(主要是歌曲中出现的几种节奏型);情感(愉悦陶冶学生的心灵,体验与动物朋友游戏、唱歌、表演带来的快乐);学习能力(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能力、模仿和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
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二胡、唢呐、小鼓的声音及演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体会快乐的情绪,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教学设计

《发声练习》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好“wo”的演唱口形。
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模唱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然歌唱的状态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节奏的把握。
难点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发声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早上好》,学生做律动。
二、训练1、声音练声2、节奏训练出示xx、x、x -这三种节奏,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击。
3、老师来组合一个节奏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拍击。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单独来拍。
三、新课学习1、把节奏加上一段旋律来唱一唱。
用鼻子哼鸣,唱li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把我们的声音往鼻子里面送。
老师示范后,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2、下面老师来做一个口形,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要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老师要发出的是“wo”这个音,那我们在做这个声音的时候我们的口形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才好听呢(老师做示范,学生选择好听的一种)3、随着老师的琴声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唱“wo”。
同学们wo wo wo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知道吗?(可播放公鸡的声音)一起来听老师唱一唱公鸡唱歌的声音,接下来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学习。
(出示歌谱)4、我们想象一下公鸡在打鸣的时候脖子伸长是不是,但是我们在歌唱的时候不能这样,这样做的话,会使我们的声音位置不正确,那么我们可以边唱边用手来模仿公鸡的动作好吗?四、拓展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可以加入到这首歌曲来唱呢?(学生自由回答,并表演)五、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唱歌,你学会了吗?请同学们在课下多多练习发声练习,这样你就能唱出很多好听的歌曲了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人音小学音乐二上《3第三课音乐会》word教案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
课
教
学
1、你有自己的理想吗?
2、我们来听一听美国的孩子是干什么。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边听音乐边出示各组图片。
5、教授奖励的礼物,节奏舞。
6、再次播放音乐,并作点谱唱。
7、用动作暗示弱起处。
二、
活动与
练习(二)
2、在四分音符上标上×○×○
在四分音符上标上○×○×
4.小结
1、唱熟书中曲调。
3、学生分别进行唱与奏。
⑶请学生想想再说。
⑷找找歌曲中的八分休
止符,试着唱唱那一句。
9、唱唱歌曲。
10、.以第一人称表演唱。
11、创编歌词。
12、展示。
初步让学生熟悉歌曲。
节奏舞是一段很有趣的自编律动,它的节奏是××|××|××|×—|,这样的节奏再加上老师自己创编的动作,在歌曲音乐节奏的推动下,让学生兴奋异常,又非常快乐,这对学生熟悉歌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8、讲解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出示×○
⑵出示×
⑶出示○
11、提出创作要求。
13、评价。
1、请生说说自己的理想。
2、聆听歌曲录音。
3、小组边听边讨论上述问题。
4、学习节奏舞。
5、听音乐跳节奏舞(在间奏处变成木头人)。
6、学生轻声跟唱。
7、轻声唱唱歌曲。
8、找找歌曲在节奏上的规律或特点。⑴学生说。
⑵再说。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教学设计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喉咙的基本构造,理解发声的原理。
2.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了解“腹式呼吸”。
3.学习儿童歌曲《小兔子乖乖》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4.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发声能力和歌唱技巧。
教学准备1.课本《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教材。
2.播放器和音响设备。
3.《小兔子乖乖》的音乐文件和歌词。
4.黑板和白板,粉笔和彩笔。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黑板和白板,介绍喉咙的构造和发声的原理,以及正确的呼吸方法。
可以选择图片或者视频来辅助讲解,让学生对喉咙和呼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听歌演唱(10分钟)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把歌词投影到黑板上或白板上,引导学生直接跟随歌曲演唱。
注意,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基本信息,不要过多停留在细节上。
3. 教授发声练习(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一个任务:配合老师的教学,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对歌曲进行发声练习。
每组5-6个人,由其中的一名学生打带节奏,其他学生进行唱歌。
老师可以听到每一组在这个环节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个别点评和巩固练习(10分钟)根据每组的表现情况,给予点评和鼓励。
同时,让每位学生单独站出来,进行个别的发声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总结和课后作业(5分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通过发声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教学的表现和作业的提交,来评估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老师可以参考学生的独唱表现和小组合作表现,来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估和指导。
【教学课件】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 铃鼓 示范课件

艺术实践
请老师进行演奏,请你伸出小手试着模仿敲击,想一想, 还能怎样演奏呢?
艺术实践
请你使用铃鼓演奏。
:
艺术实践
请你试着使用铃鼓为《唢呐配喇叭》进行伴奏。
音色: 清脆 悦耳
干脆、坚实
艺术实践
请你试着自制打击乐器来演奏吧!
教师点评
1.请学生将自己学习的初步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当 中去,在练声曲中感受歌唱的乐趣。
探究新知
请你来学习铃鼓的正确演奏姿势和方法。
在演奏时用右手大拇指 伸进小孔,其余四指紧握框 边,左手手指轻击鼓面。在 演奏颤音时右手拿鼓向上举 起,不断摇动。
探究新知
知识拓展: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 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 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 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 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 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 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小学音乐 二年级上册
第三课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铃鼓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使用轻巧、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
探究新知
பைடு நூலகம்
请你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铃鼓。
有铃声 有鼓声
小知识:铃鼓是在扁圆 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 羊皮、干马脆皮、或坚驴实皮,皮面周 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 扁圆形小长孔,装有5~7对 铜制或铁制小钹。
2.请同学结合所学铃鼓的演奏进行全班互动。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进行了发声练习, 学习了正确的歌唱方法,认识了铃鼓以及演奏方 法,并且能够使用铃鼓为《唢呐与喇叭》伴奏表 演,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创编并表演给 大家吧!
谢谢观赏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1-3课)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1-3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等。
2.认识常用乐器的名称、形状和音色特点。
3.能用简单音符编排简单的旋律。
4.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觉,通过简单唱歌及拍手应该简单的节奏。
二、教学内容1.音乐概念2.乐器的认识3.音乐节拍的感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概念1.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钢琴之声》的片段,让学生听音乐并描述自己在听音乐时的感受。
2.概念介绍介绍音乐基本概念包括音高、节奏、音符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高低的中央C,弹奏比较,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
3.听音乐选择优美的古典音乐播放,教师在其中选择一个节拍抓住,让学生模仿拍击。
4.练习教师出示音乐小符号让学生猜测其含义第二课:乐器的认识1.导入播放一段多种乐器的混合音乐,让学生辨识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说出对应名称。
2.认识各种乐器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及简单的解释,让学生在听到各类乐器演奏时,联想画面,呈现音色的映像。
3.听音乐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
4.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现代流行的歌曲,让学生辨识并分类其中乐器声音。
第三课:音乐节拍的感觉1.导入让学生表演简单舞蹈及手势,教师可用拍子锤指挥。
2.提高音乐节奏感多次演奏,让学生通过唱、拍和跳等方式通过简单的节拍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
3.听音乐选择优美的出音乐,教师在其中选择一个节拍抓住,让学生模仿拍击。
4.练习教师将音乐中简单的旋律打出来,让学生互相唱对并在拍子上跟随唱。
四、教学评估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听学生课堂反馈、现场互动、社交传媒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试可以评估学生对于概念、乐器、音乐节奏等的学习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使用多媒体设备,要考虑学生数量,及把视觉效果最大化发挥。
2.对于刚进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个别音乐经验较少,需要多借助图片、简单的模仿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快了解到音乐概念。
知识与技能mi sol la-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mi sol la-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并演唱mi、sol、la三个音符,初步掌握这三个音的特征及唱法;2.能够根据简单的旋律,辨认其中的mi、sol、la三个音,并进行演唱;3.能够与同学合作,一起完成手拍游戏,锻炼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初次接触三个新的音符,需要进行确定并记忆;2.学生需要理解和演唱三个音的特征;3.学生需要在简单旋律中正确地辨认和演唱三个音;4.学生需要合作完成手拍游戏,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调研与活动准备在课前,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准备教学用的学生手册、音乐配件和音乐设备。
2. 知识传授•教师介绍音乐课所要学习的知识mi、sol、la三个音,并演唱相关旋律。
•学生观察和聆听教师的表演,初步感受到音乐的音色和旋律,学习唱出这三个音符并于同学一起练习。
•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每个音符的特点及唱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音符。
3. 技能训练•教师配合手势演示相关旋律,为学生进行大功率复述。
•学生一个人或随组训练,根据旋律辨认三个音的位置,并进行演唱。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手拍游戏,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4. 自由表演•学生分为例行表演和自由表演两部分进行音乐学习的总复述。
•在自由表演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编排的方式自由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总结通过本次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掌握了mi、sol、la三个音的位置、特点和唱法,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积极沟通,不断探索,共同创造出了美妙的音乐世界。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铃鼓》教学设计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道如何正确发声•学会用铃鼓伴奏歌曲•熟练掌握简单的发声练习教学内容及安排1.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发声练习(10分钟)–给学生讲解发声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呼吸和发音方法–给学生一些发音练习,如“嘻嘻哈哈”、“阿口阿口”3.铃鼓节目(20分钟)–讲解铃鼓节奏的基础知识–分发铃鼓,让学生根据简谱敲打–教导学生如何合作演奏,如何配合–学生分别表演不同的曲目,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4.歌曲练习(20分钟)–介绍一个简单的歌曲–向学生解释歌曲的歌词和内容–让学生跟随着简谱唱歌,并使用铃鼓伴奏–让学生分组试着唱一遍,给出反馈和指导5.课后延伸(5分钟)–提供一些关于音乐和发声的阅读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类活动和课外辅导教学评价1.参与度(30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该课程中–参与的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活动2.熟练度(30分)–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铃鼓伴奏歌曲–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3.合作度(20分)–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在铃鼓表演中进行良好配合4.知识储备(20分)–学生是否从教学中学到了有关音乐和发声的基础知识–学生是否理解了课程中的歌词和内容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立发声练习和铃鼓演奏两个环节,加强了学生对简单乐器和发声方法的认识。
教师应当更多地注重于学生的实际体验,情感体验更容易让人产生记忆和兴趣。
在铃鼓环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表演、示范和鼓励鼓舞学生参与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课后延伸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游戏、欣赏和听力训练,激发学生眼界和灵感。
总之,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注重教学策略、方法多样化,以及注重一些心理、教育学方面的考虑。
2019-2020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2019-2020 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教案第一课问声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森林火车》。
2.通过聆听歌曲《夏天的阳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唱歌《森林火车》(二)欣赏《夏天的阳光》(三)综合复习教学评价1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森林水车》;复习《夏天的阳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目标1 .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1 .复习歌曲《森林水车》,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复习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1 .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 .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
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三)教学评价1 .能否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
2.学生是否对音高的练习感兴趣。
3.学生是否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创作。
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早上好》。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 .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麻雀的了解。
3.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评价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表演。
2.听赏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 .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背唱歌曲。
二年级上人音版音乐第3课发声练习简谱课件

今天我们来学习发声练习
一、口部训练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像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
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 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
然放平。 3、双唇练习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 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3、胸腔共鸣训练 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
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4、头腔共鸣、腹腔共鸣
基本在说话天所学内容
谢谢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二、气息控制训练
1、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 膈膜降落,小腹微收。练习方法有慢吸慢呼 和快吸慢呼两种。
2、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 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3、弱控制练习:吸气深呼气匀。夸大声调, 延长发音,控制气息。通过夸大连续,控制 气息,扩大音域。
三、共鸣控制训练
1、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
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 2、鼻腔共鸣训练
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 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知识与技能发声练习、铃鼓》教案

3.铃鼓节奏训练:教授铃鼓的基本演奏方法,练习简单的节奏组合,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结合歌曲《小星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节奏。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理解四个方面。
6.整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习,我们了解了发声练习的基本概念、音准控制和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发声和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音乐感知:培养学生对音高、音长、音色的敏感度,提高音乐听觉辨识能力。
2.音乐表现:通过发声练习和铃鼓节奏训练,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3.音乐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尝试创作简单的节奏组合,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4.音乐理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符号、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提高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能力,培养音乐鉴赏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和创造音乐,全面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准控制和节奏感培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演唱、敲击铃鼓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并掌握。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 《演唱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1)

2、拓展
(1)认识各种铃鼓的造型
(2)了解铃鼓的高级演奏形式
四、复习歌曲
五、实践活动
1、分声部练习
2、为歌曲做伴奏
六、课堂拓展
1、展示自制乐
器
2、为歌曲做伴
奏
七、教师小结播放课件
播放视频
播放音乐《唢呐配喇叭》
组织学生分声部练习节奏,然后跟音乐
讲清要求,播放音乐,参与并关注全体学生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制乐器,引导学生说明创
意,并进行歌曲伴奏片段展示
指导学生为歌曲左二声部伴奏
欣赏不同的铃鼓造型
欣赏
演唱《唢呐配喇叭》并律动
手持乐器跟老师边唱边敲打节
奏
跟着音乐边唱边为歌曲做伴
奏,实现声部合奏
小组展示,说明创意,边唱边
敲进行片段展演
用自制乐器为歌曲做伴奏,边
唱边演奏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
增长见识
巩固歌曲,
感受歌曲浓
郁的乡土气
息和欢乐气
氛
动手实践,使
学生初步建
立声部概念
激发兴趣,
使之获得成
就感
启发学生在
生活中发现
音乐、发现
美。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 《演唱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第三课《唢呐配嗽叭》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跃地情绪演唱并背唱《唢呐配喇叭》,能用固定音型为《唢呐配喇叭》伴唱,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合唱意识。
2.感受唢呐的音色魅力,能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
3.能用铃鼓、三角铁给歌曲伴奏,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表演、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欢快活泼地声音边唱边表演。
难点:二声部合作、创编。
教学准备:唢呐实物、铃鼓、三角铁、头巾、红腰带。
教学过程:一、游戏律动1.跟音乐模仿老师做律动小朋友们,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个放松的照镜子游戏吧,请你要模仿我的动作,看谁反应最快。
‖2. 生生合作照镜子3.合作拍节奏(出示节奏)刚刚我们律动的就是有这两条节奏改编而来的,分组练习拍手,两组合作,轻拍凳子。
二、乐器唢呐导入1.介绍唢呐师:看我们小朋友玩得这么开心,有件小乐器偷偷溜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示唢呐实物)瞧,它是谁呢?你们认识它吗?唢呐,是中国民族的吹管乐器。
2.吹一吹唢呐,感受它的声音特点。
哪位小朋友敢来吹一吹,能不能把它吹响?3.听音乐《百鸟朝凤片段》我们听听唢呐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高亢、嘹亮)4.伴唱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用轻快的声音来呼唤它。
(跟琴)6 .0 6.0 1 5. 6 .0 6.0 6.0 1 5.6.0拉拉里乐拉拉拉里乐拉小结:唢呐看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它要送一首歌曲给我们呢,歌曲里唱了唢呐和它的好兄弟呢,我们仔细听它的好兄.弟会是谁呢?三、新授歌曲《唢呐配喇叭》1.聆听歌曲,介绍嗽叭问:喇叭与唢呐有什么区别吗?(图片)长的就是嗽叭,短的就是唢呐,唢呐又一个名称叫嗽叭,我们把它叫大喇叭小唢呐,它们是一对好兄弟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题目叫《唢呐配嗽叭》,它是流传在湖南地区的一首民歌。
2. 复听歌曲,老师用画画形式表现歌曲(1)老师跟音乐画图徐老师要跟着音乐把这对好兄弟给画出来呢,你们仔细看老师是怎么画的?(2)指出难点附点老师唱: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喇叭、唢呐”这里有什么特点吗?(附点出示,请学生夸张地画圈)(3)小朋友边画边唱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来画画吧。
第3课 铃鼓(教案)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上册1

第3课铃鼓(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打击乐器一《铃鼓》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打击乐器一铃鼓,并了解它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2.能够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歌曲《啖呐配喇叭》伴奏,为歌曲添加更多的音乐元素,增强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模仿和学习铃鼓的正确演奏姿势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1.(猜谜语)猜谜导入小小脸蛋圆又圆,一串铃铛围成圈,小手拍拍它的脸,优美歌儿唱起来。
一一猜一件打击乐器2.揭示课题《认识铃鼓》3.教师介绍乐器铃鼓4.(演奏方式)播放教师演奏铃鼓的视频,学生学习铃鼓的正确演奏方法师提问:你们知道铃鼓是怎样敲的吗?你看到了几种演奏铃鼓的方式呢?(讨论后学生练习,尝试两种方法的演奏)5.(聆听音色),辨别两种演奏方法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分析讲解音色特点(拍击时是短促的鼓声我们可以用点状的图片表示,摇或抖动手腕是长长的铃声,我们可以用连绵的线条来表示,所以铃鼓有鼓声和铃声两种音色特点)。
6.(练一练)出示节奏谱,根据图谱标记练习师分析节奏的不同之处生: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节奏下面有三条斜线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节奏中有一个音符右下方加了三条斜线,这里表示需要用摇或抖动手腕的方法来演奏,不加斜线的音符,我们就用拍击鼓心的方法来演奏,那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铃鼓尝试着演奏一下吧!7.(为歌曲伴奏)用正确演奏方法为歌曲《啖呐配喇叭》伴奏五、小结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铃鼓有了一定的了解,铃鼓是一件迷人的小乐器,只要同学们大胆尝试,多练习,相信你一定会掌握更多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成为一个小小演奏家!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了这里了,同学们,再见!六、课后练习铃鼓是维吾尔等族的打击乐器,同学们可以通过用它拍打出具有新疆特色的鼓点及节奏,尝试为好听的新疆音乐伴奏,为歌曲添加更多的音乐元素,赶快来试一试吧!。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1)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通过歌曲,认识一些民族乐器,体验音乐的快乐。
2.通过拍、诵、聆听、唱等音乐活动来学习、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唱准歌曲中×××××××××0××--节奏2.唱好一字多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小军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2.师生问好:又和大家相聚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二、基础知识1.发声练习:11 13 55 5 33 22 1--di di dadada du du du要求:气息均匀,声音形式:左排右排合柯尔文手势练习音阶:123456723 56 35 32 11 01 12.节奏练习:游戏:(师) 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动作:耳朵,吹喇叭,点脚儿,拉二胡节奏:xx xx xx xx xx ox x o敲击形式:拍身体,凳子三、新授歌曲:1出示胡琴图片:a胡琴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B播放胡琴演奏视频: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声音吗?C x x x x x x x x x x o x x o吱扭扭扭吱扭妞妞嘚儿喂2呤听第一段旋律:今天在我们音乐室举行音乐会,有好多小动物都要参加,一起看看都有谁呢?他们听的多认真呀!满脸笑嘻嘻的。
3出示喇叭图片:a喇叭和唢呐容易混淆,记住长的是喇叭,短的是唢呐B播放喇叭演奏视频: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声音吗?C x x x x x x x x x x o x x o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嗒嗒嘚儿喂4呤听第二段旋律:小狗小猫又有怎样的表现呢?5师敲击小军鼓:开音乐怎么能少了小鼓的加入呢?歌曲中是铜鼓,铜鼓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鼓身和鼓面都是铜制作的,而老师敲击的是西洋乐器中常用的小军鼓。
2022年二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小鸡的一家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鸡的一家的相亲相爱,各司其职感悟到家的幸福和温暖,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去感受和体会音乐的美感,增强音乐的兴趣。
3、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教学重难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并且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唱好“叽〞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头饰引入: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想听的孩子赶紧坐端正吧!在一个茂密的树林,住着一只美丽的公鸡,听他迈着神气的步子走开了,看,母鸡在干什么呀?母鸡下蛋了,可骄傲啦!你们听它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呼唤着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小鸡来了,它叽叽叽地叫着爸爸,妈妈,它们走来了,它们一家都快乐地跳了起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鸡的一家〞来一起读一读课题。
“叽〞字的唱法可爱的小鸡见着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它可快乐啦,一直不停地跳着、叫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样叫的?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哦!请孩子们用你的小耳朵认真听,如果听见了小鸡的叫声,就请你模仿小鸡的动作。
小鸡是怎么叫的?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
刚刚老师在听你们学小鸡叫的时候,有几只小鸡好似被鸡笼卡住喉咙,叫得非常痛苦!我们今天课堂上来的可是一只可爱的,快乐的小鸡哦,不信,我们再来听听看,这一次主要听一听小鸡欢快的叫声。
想不想让我们的声音更好听,那就要注意,声音不要挤、压,找到正确的方法来演唱它。
孩子们,看老师拍皮球,观察一下,皮球拍下去它又怎样呢?所以我们在唱小鸡的叫声的时候也应该这样,边拍球边教叽叽叽〔放松,弹起来〕叽叽叽叽▏叽——▏现在,我们跟着钢琴来接唱一次,听要求,你们只接唱小鸡的叫声〔记得弹起来哦!〕“公鸡〞的歌你们欢快地叫声把小鸡的一家都吸引过来啦!它们要唱一首歌给我们听,要求:小耳朵认真听,等一会儿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咱们班的孩子真的太棒了,接下来,奖励大家再听一次,这一次大家变身成为小鸡家的成员,听着音乐,模仿动作,比一比,谁模仿地最像太开心了,真是快乐的一家子,孩子们,让快乐继续吧!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段歌曲首先,我们来听一听鸡爸爸的歌,听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鸡爸爸想告诉我们什么呀?来,孩子们,我们按照这个节奏来读一次,有些孩子节奏没有对哟,而且我发现,你们没有读对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捣蛋鬼,就是它“O〞,叫什么名字,对,它叫“休止符〞,休止符它就像红灯一样,遇到它的时候都要停下来,在我们这里,有一根横线在下面的叫“八分休止符〞这里没有横线的叫做“四分休止符〞,所以这一句按节奏应该这样读,师读,你们来〔弹琴〕,哎,有人没有注意红灯哦,再来一次,〔你们真是太O 棒O ▏啰O‖〕刚刚我们鸡爸爸唱歌的时候它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谁来模仿一下鸡爸爸的这个动作呢?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来,那我们就一起来模仿一次吧!老师发现,这一句里面出现了一个小圆点,它是谁呀?它放在这里起的什么作用呢?它放在“伸〞字后面,那这个伸字就要读长一点,像老师这样读,你们来试一下,再认真听一次老师读,来,宝贝们,像老师这样,把脖子生出来,来一次,那我们把这一句放慢来唱一下,我们把歌词加进去,并且请你加上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配喇叭——认识铃鼓》教案
课题:
人音版第四册第三课《唢呐配喇叭》
教材分析:
《唢呐配喇叭》这首歌曲往往会成为孩子们学会以后最喜欢演唱的歌曲,旋律易学易唱,中间需要加入打击乐器三角铁和铃鼓为歌曲伴奏,铃鼓需要让孩子们认识并且学会演奏。
认识打击乐器铃鼓,铃鼓,维吾尔、朝鲜、汉等族的打击乐器,也是西方管弦乐队的重要打击乐器之一,通过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音响与音乐,鼓励学生接触打击乐器,培养和启迪学生的音乐天赋、节奏感、乐感。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正确的打击乐器伴奏。
2、通过学习微视频,认识打击乐器——铃鼓。
3、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铃鼓的音色、铃鼓的演奏方法、铃鼓的记谱方法。
4、能够用正确的演奏方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认识打击乐器——铃鼓、能够了解铃鼓的音色、铃鼓的演奏方法、铃鼓的记谱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正确的演奏方式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接触打击乐器,培养和启迪学生的音乐天赋、节奏感、乐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律动:
听音乐《我是小音乐家》律动、
师:刚才我们一起表演了哪些乐器?
生:小提琴、吉他、圆号(有的同学说是喇叭)
三、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舞蹈视频,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她们手上拿的道具。
生:铃鼓
师:同学们都知道铃鼓,那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一步学习铃鼓……
板书课题
四、出示PPT介绍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
用于歌舞或器乐合
奏。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
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五、出示PPT介绍铃鼓的规格:
铃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鼓框高4—4.7厘米,鼓
框厚1.2—1.3厘米,鼓面直径20—25厘米。
塔吉克族
的铃鼓,形制独特,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还蒙以狼皮
或牛皮,框内装3对小铁钹,发音低沉浑厚。
六、出示PPT介绍铃鼓的演奏:
1、先请学生上来试一下演奏铃鼓
2、师介绍正确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多用左手持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
摇动
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
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也
可用于器乐合奏。
七、请学生看PPT:
学生们的演奏视频(铃鼓的几种演奏方法)
八、请学生看PPT:
铃鼓演奏的记谱方法:
1、 X X (拍击)
2、 X (摇晃)
九、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十、请学生观察铃鼓的伴奏谱:
师生一起读谱、拍手演奏
十一、教师发铃鼓请学生用铃鼓为歌曲《唢呐配喇叭》伴奏:分组请每位学生都演奏一次,鼓励学生接触打击乐器,
培养和启迪学生的音乐天赋、节奏感、乐感。
十二、探究与活动: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铃鼓还能怎样敲击发出声音呢?
敲击哪里也能发出声音?
2、请小朋友用自己想出的方法为歌曲伴奏。
十三、拓展:
师出示PPT: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铃鼓的演奏并提问:
这是哪里的铃鼓?这个铃鼓的特点?演奏?
十四、小结:
1、认识了铃鼓
2、知道了铃鼓的构造、大小、演奏方法及铃鼓的记
谱方法
3、学会了用铃鼓为歌曲《唢呐配喇叭》伴奏
十五、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