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发展观研究

合集下载

台湾经济从“奇迹”到“困境”发展过程的重新审视——基于东亚新学说的理论视角

台湾经济从“奇迹”到“困境”发展过程的重新审视——基于东亚新学说的理论视角
关键 词 :东 亚 新 学 说 ;台湾 经 济 ; 出 口导 向 ;政府 作 用 中 图分 类 号 :F 2 .8 17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2—19 (0 9 0 0 4 50 20 )2— 0 2—1 0
作 为 战后 经济 发展成 功经验 的 “ 东亚模 式 ” 曾获得 发展经 济学 家的 高度重 视并是许 多发展 中国
严 重 冲击 ,之后 货 币危机 进一 步转 化 为 金 融危 机 与经 济 危 机 ,直 到 20 00年 初 ,遭受 沉 重 打 击 的 东 亚各 经 济体 才从 这场 经济 危机 中逐 渐恢 复过 来 。至此 可 以说 ,东 亚 国家 及 地 区 自身 经济 发 展 的现 实
Hale Waihona Puke 基 金 项 目 :教 育 部人 文社 会 科 学重 点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 6J G T 0 ) 0 JD A 0 1
作者简介 :邓利娟 ,女 ,厦 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 “8 95工程” 台湾研 究创新基地成 员。

42 ・
成型。
( ) 东亚研 究范 式危 机 的 出现 一
厉 的批评 ,但 无论 如何 ,他所 泼 出 的 “ 这盆 冷水 ” 对东 亚经 济发 展具 有 明显 的警戒 意义 。
2 .东亚 金融 危机 的爆 发
就 在克鲁 格 曼从 理论 上对 “ 亚奇 迹 ” 提 出 质 疑后 两 年 多 ,震 惊 世 界 的东 亚 金融 危 机 爆 发 了 。 东 19 9 7年 7月 ,发 端 于泰 国的货 币危 机 ,在 亚 洲 多个 国 家及 地 区迅 速 蔓 延 ,亚 洲 “ 四小 龙 ” 也 受 到
人们 考 虑到迅 速增 加 的投 入在 这些 国家 经济 增 长 中的作 用 ,就会 发 现几 乎 没有 什 么需 要 人们 解 释 的 东西 ”;二是 东亚 地 区 “ 不会 继续 保 持近年 来 的高 速增 长 ” 将 ,因为投 入驱 动 型的经 济增 长存在 报酬 递减 规 律这样 一个 自然 的限度 。克 鲁格 曼 的观 点引发 了学术 界极 大 的争 论 ,许 多 学 者对 其提 出 了严

依附论视角下的“东亚发展模式”分析

依附论视角下的“东亚发展模式”分析

后 期 的学 术 工 作 中 , 东 亚 地 区发 展 中 国家 作 为 主 要 研 将
究对 象 , “ 附论 ” 在 依 的理 论 体 系 中 , 究 东 亚 国家 经 济 社 探
会 的发 展 问题 。
和 地 区 在相 似 的历 史 文 化 条 件 下 , 实 现 工 业 化 的 目标 , 为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观点 。
“ 附 论 ” 初 以拉 丁美 洲 国 家 发 展 为 研 究 对 象 , 依 最 主 要 是 以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体 系 为理 论 架 构 背 景 , 来 自发展 以
中 国家 本 身 独 特 的 视 角 对外 围 国家 不 发 达 问 题 进 行 了新
依 附 论 是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以后 , 拉 丁 美 洲 出 现 的 在 研 究 资本 主义 扩 张 后 果 和 扩 张对 象 国 内社 会 经 济 结 构 形 成 与变 化 规 律 的 理 论 。 它是 以外 围国 家 不 发 达 问 题 为 研
究 对 象 , 释发 展 中 国家 宏 观 发展 的一 种理 论 , 主 要 的 解 它

代 表 人 物 是 埃 及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 究 发 展 中 国 家 社 会 经 研 济 发 展 理 论 的 颇 负 盛 名 的 学 者 萨 米 尔 ・阿 明 ( a r Smi Ami1 3一 ) 由于 出身 于 第 三世 界 国家 , 米 尔 ・ n91 。 萨 阿 明 对 于第 三 世 界 国家 的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有 着 深 人 的 研 究 , “ 附论 ” 依 是他 在 解 释 发 展 中 国家 经 济 发展 模 式 时 提 出 的
的思 考 , 出新 的解 释 方 法 。“ 附 论 ” 整 个 发 展 经 历 提 依 的 了从 学 界 的 学 术 观 点 到 政 界 的 国家 治 理 之 术 的转 变 , 并 由拉 丁 美 洲 国 家逐 渐推 向解 释 世 界 发展 中 国 家 的发 展 问 题 。萨 米 尔 ・阿 明作 为 。 附 论 ”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 其 依 的 在

东亚文化圈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研究

东亚文化圈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研究

东亚文化圈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研究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东亚地区树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伦理观念。

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伦理观,并且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强调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和伦理准则,鼓励人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任。

家庭在儒家社会伦理观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单位。

儒家强调家庭的和睦与和谐,认为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尊敬、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姐妹。

这种崇尚家庭伦理的观念不仅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得到广泛遵循,也在其他东亚地区发挥着影响力。

儒家思想还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

君臣关系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以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来领导国家。

而臣子则应忠诚于君主,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务。

这种君臣关系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政治文化,韩国和日本在历史上都曾接受过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

父子关系在儒家思想中也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关系,儒家强调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尊重他们的权威和意见。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孝顺父母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美德,通过这种观念的传承,也形成了东亚社会普遍崇尚尊老爱幼的伦理观。

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也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儒家认为兄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则是基于信任、忠诚和友谊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儒家文化中,朋友被视为可以共同进步和相互学习的伙伴。

除了家庭和人际关系,儒家思想还对道德和个人修养有着深入的研究。

儒家认为个体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修身即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标准,达到内心的和谐。

齐家则要求个人在家庭中履行义务和责任,维护家庭的和谐。

治国则要求君主以公正和正义的原则来治理国家。

平天下则是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和谐,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思想对东亚地区的社会伦理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发展出独特的社会伦理观。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

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

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

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

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一)经济增长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

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

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

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

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

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

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

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

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谢俊美内容提要在西方殖民主义向世界各地扩张之前,在亚洲东部,很久就存在着以中国文明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中国是东亚文明的"母源和主体",东亚世界是随着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其范围除了现今中国的本土外,还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各国.东亚各国,各民族通过学>--j 和采用中国的文字,儒家文化,政治制度,通过贸易往来,佛教交流等,共同构成以中国文明为纽带的东亚国际社会秩序,维护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东亚各国同中国保持着特殊的宗藩关系,其形式是定期的朝贡.这是儒家伦理学说中君臣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延伸.这种准封建政治关系虽不平等,但不同于西欧的宗主国与附庸国的关系.l9世纪中叶后,随着西方资本殖民主义东扩和后起的日本帝国主义破坏,宗藩政治遭到瓦解,东亚世界也随之崩溃.日本曾试图通过武力征服,强行建立由日本主宰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国际秩序,结果遭到了惨败.东亚世界是东亚各国"自律发挥和自我完成的历史世界",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心,是以各国仰慕向往悠久的中国文明所致.中国同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政治上,道义上的承认,和平共处,自然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历史上东亚世界的存在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东亚地区的和平,合作,繁荣,稳定和发展仍具有重要启示.关键词东亚世界中国文明儒家文化宗藩政治人们认识世界,往往是先从局部再到整体,即先有对部分"世界"的认识,而后才形成对完整的世界的认识.在西方殖民主义向世界各地扩张之前,在地球上存在着"多极世界".这种"多极世界"往往是以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为中心,吸引着周边的其他民族,从而构成一个独特的"世界",它真实地展示了世界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位处亚洲东部的"东亚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明世界."东亚世界"的范围"东亚世界"源于"东亚"一词.费正清说:"中国是东亚文明的母源与主体.当欧洲人首次由西向东航行到震旦,日本和印度时,他们很自然地将这些地区通称远东.同样,如果美国人跨越太平洋到达这些地区,也会把这些地区称为远西.不过对当地人而言,这些地区既不是东,也不是西, 更谈不上远,一个较好的术语是东亚,因为它排除了陈旧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Q)最早提出并较为系统地论述历史上曾存在"东亚世界"的是日本学者西坞定生.他在《东亚世界的形成》②一文中说:"在近代以前的世界历史中,存在着许多世界, 它们都拥有已经自律性的历史,东亚世界就是其中之一."③西坞认为"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及发展为基轴而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其影响进而达到周边诸民族,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中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④他认为:"东亚"至少有四种含义:其一,在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在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除外)的栖居地;在文化上则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最后159弘箍拳干2005.2一个含义所指最狭,除中国之外,只有日本,朝鲜和越南.他并未把以下两个地区包括在内:其一为中亚地区,特别是蒙古,新疆和西藏,认为该地区游牧民族的历史是通过商业,战争和占领与中国的历史融为一体的.其二为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似乎更多地受到印度的影响,不过近几个世纪以来,与东亚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战略上的联系亦日渐紧密.⑤中国文明又称中华文明,它是以汉民族为主,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东亚世界"的范围实际是指中华文明影响所及范围.就地区而言,笔者认为,它以中国为主体,包括其周边的朝鲜,琉球,日本,安南(今越南)以及苏禄(今菲律宾),暹罗(泰国),南掌(老挝),缅甸,不丹,锡金等邻国地区.今日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一部分原属于中国,当然在东亚世界范围内.⑥东亚世界的范围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的,先内陆而沿江,由西而东,由北而南.各国也是随着中国王朝的动向而推进其历史,并通过这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将中国的文物制度输入各自的国家.由于区域民族力量的不平衡,或是由于中国内部原因的影响等因素, 其范围"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然而不论其如何变动,"以中国为中心"这点是不变的,而中华文化对这一"世界"的影响也是始终存在的.东亚世界虽以中华文明为中心,但在这个文化圈内还存在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其他诸文化,这种民族区域性文化并未因中国文化而被抹杀,它们具有独自的和相互关联的历史结构,同中国文化保持着协调和发展.这种文化上的互补,共同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东亚世界也不是孤立的,它与不属于东亚世界范围的其他地区,包括"西方世界"也保持接触和交往.明代,中国郑和率领的船队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与南亚,西亚世界有着接触和交往.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华,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文明,并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西方.鸦片战争前,英属东印度公司,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等同中国经贸往来十分频繁,人员接触很多.至于它们同东亚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民族的接触,交往更为频繁.然而,这些西方世界160同东亚世界的接触和交往,诚然也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影响和变化,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中华文化左右东亚世界的牢不可破的地位,"其影响并未造成中国文化的变质","相反,流传进来的西方文化和南亚文化,如佛教等与中国文化同化,进而成为中国的诸文化,传播于东亚世界",因此,东亚世界的"完结性" 仍然"持续着".⑧"东亚世界"的形成"东亚世界"的出现不同于近代资本殖民扩张,它不是通过暴力非法强占和文明移植,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自然形成的."东亚世界是以文化圈而完成起来的世界","它本身具有自律的发展性"⑨,它是诸多因素结合而成的.在西方资本殖民扩张主义未控制东亚之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东亚地区文明程度最高,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一直为周边地区的国家和民族所仰慕钦佩.在大一统的中国形成过程中,中国封建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技术先于政治而影响周边国家,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以及水稻栽培技术先后传人朝鲜和日本,引起了这些地区社会的巨大变化.因此,概括地说, 中国同这些周边国家和民族是通过文化,宗教,政治,经济交流等途径来保持接触和联系的,使"周边诸民族由未开化的阶段演变到文明阶段"⑩. 在文化方面,首先表现在文字的使用上.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中国人创造的.正如费正清说的那样:"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qD但汉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使用于中国本土,而且还传到了与中国文字语言有别但还不知道使用文字的周边国家和民族, 如朝鲜,越南乃至日本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东亚文明更有赖于这种语言对汉字的热爱与尊崇, 成为联结东亚各国的坚固纽带,直到一个世纪前, 朝鲜,越南和日本的大部分书面材料都使用汉语文言而非本民族的文字,甚至今天中,日,韩三国的知识分子犹能认得对方书面材料中的好几千字,尽管这些字的读音并不一致."@日本用中国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汉字的偏旁,发明了片假名,但也大量使用汉字. 如"《万叶集》假名,吏读所示,必须用特殊的汉字来表现"0.日本"自孝德以来凡八省百官之设,租庸调之赋,礼乐行政之大,一以唐为师.汉学倡于王仁,佛学来自百济,程朱阳明之绪大昌于明季,惟其不耻相师,故能洗筚路蓝缕之风,蔚然成为东方君子之国"@.宋代,中国印刷术有了很大进步,宋朝印刷的大量书籍,经过海上贸易,而行销流通于东亚各地,陶瓷艺术,生产技术也传人朝鲜,日本.南宋的朱子学传至朝鲜,其后成为李朝的国学.日本镰仓末期朱子学传至日本,又成为日本朱子学的基石.锁国下的日本,以长崎为门户,输入清朝的文化,成为最高的文化受益者.这样做的结果,便利了东亚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相互表达意志,相互交流,也使中国的文化, 学术,思想在东亚世界得以广泛传播.通过这些途径,中国在客观上自然而然地成为东亚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上的第二个表现是中国儒家文化为东亚世界内各民族,国家所接受,并成为这些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儒家文化中如孔孟的着作通过汉字为媒介,传到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儒教传人日本是在应神天皇初年,"儒教之说与日本民族之习性多相符","凡精神诸要质熔铸陶冶日本民族之性格者,以儒教之部为最大".0由于汉字及儒家思想文化关联到每一个民众的生活,因此又形成了东亚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活,从而强固了东亚世界.从这层意义上讲,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世界.在宗教方面,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形成的,它倡导老庄清净无为的思想.佛教则来自印度,经中亚传到中国,再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在宋朝,佛教传至高丽后,义天大师根据华严教义创立了华严宗.五代十国时期华严经义失传,义天渡海来华送经,成为中朝佛教交流史上的佳话.佛教传到日本后,实行本土化,促进了镰仓新佛教.佛教还从中国的南部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从四世纪到九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可以称之为中国和东亚的佛教文化时期,在此期内,佛教传遍了整个亚洲大陆,使该地区获得某种空前绝后的文化凝聚力"0,成为"东亚和南亚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⑥.与佛教传人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艺术,音乐,雕刻也相继传人这些地区.在整个东亚地区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东亚佛教圈"的文化圈.宗教信仰的趋同,各种佛典的释书,经义,促进了东亚地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作为文化圈的东亚世界,实际同时也是政治性的东亚世界.在东亚文化圈内,许多国家,民族仿效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令,建立近似于中国的政治机构和制度,朝鲜,越南的封建君主专制王朝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翻版.公元六世纪前后,"东亚一些国家几乎全盘搬用了唐朝的政治和文化模式"@. 朝鲜半岛几百年问均受到唐朝很大的影响.再如南亚的锡兰(今斯里兰卡)于668年建国后几乎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唐朝.日本在公元六,七世纪对唐朝的学习更是显而易见,大化改新采用了中国完备的以皇帝为至高无上的政治体制,律令制成为其支配体制所采用的制度.这种政体共同构成了"东亚世界政治体制一体化的特征".后来西方学者称它为东方专制主义.在经济方面,中国同东亚地区早已建立海上和陆上的交通贸易往来,"日本,朝鲜,南中国地区等均含在其市场圈内".宋代,宋钱不仅在中国流通,而且在东亚世界各地也作为市场圈的通货而流通着,并进而越过南海地区到达非洲沿岸.清代,代表当时中国产业界的物产如湖丝,经由所谓的白丝贸易,成为日本绢织物业最佳原料.0海上贸易,海外市场强化了中国作为东亚世界的中心地位.由于东亚世界以中国文明为中心,东亚各国的政治,文化,宗教,经济等具有共通的性质,所以它能长久地存在.此外,留学生的派遣,经济交流,使者的定期朝贡活动等,也是中国文明在不同时期在东亚各国得以保持延伸,传播的原因.东亚世界最早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王朝出现之后,后经两汉"封建制与郡县制的组合,对周边诸民族首领加封王号而成为其属国"∞得到了巩固,到南北朝时正式确立.唐,宋以后逐渐延续下来,一直到18世纪末161江癌干2005.2宗藩政治遭到彻底破坏,前后存在了近两千多年. 东亚世界形成之际,东亚各国,各民族则具备了世界秩序的理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东亚世界是"超越了时代的世界上最早出现和存在已久的"以中华文明为纽带的东方国际社会秩序,是政治, 经济和文化共同体."东亚世界"的维系东亚世界既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因此,它的维系自然也是通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与周边国家, 民族之间建立某种特殊的政治联系来实现.这种联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宗藩关系,或叫藩属关系.又因它是通过朝贡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有时也称朝贡关系,或朝贡制度.宗藩包括藩部和属国两部分.藩部属于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新疆,蒙古,西藏等,其疆域包括在中国版图内,其行政系统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其内部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染指.属国虽属东亚世界范围,但其领土不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它有自己独立的行政系统和政治制度,它与中国保持着一种从属的关系.这种从属关系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力学说,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运用,是"三纲"中封建君臣关系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延伸.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作为宗主国与周边属国是一种以大字小, 以小事大的封建政治关系.对属国而论,尊奉中国为上国,"奉正朔,求册封,定名分",取得中国的承认和保护,即可名正言顺地去统治;对中国而言,则以属国为屏藩,维护天朝的安宁.宗藩关系是"夷夏"混一的大一统关系的演变,是一种封建政治联盟.宗主国与属国疆域分明,对中国而言,既不图谋其土地和人民,也不干预其内部行政.彼此的关系是"从属但没有控制","他们之间的接触大部分只是仪式".①这些"属国只要照儒家的模型生活,并履行他们的义务,遵行有关的礼仪制度,这些国家大部分是自主的".而且,若属国遭N~'I-来侵略或内部发生骚乱,中国则行字小存亡之道,维护其安全,以尽其对属国的义务和责任.如明代嘉靖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鲜,明朝出兵援朝,打败了日本侵162略军.又如近代,法国入侵越南,中国出兵援助越南;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一手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等,都是很好的实例.在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东亚世界安全与稳定这一点上,中国同周边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朝贡是"儒家化了的国家关系的体现","既是外交礼仪制度,也是通商贸易制度".通过定期的朝贡,保持东亚世界各国,各民族与中国长期稳定的和睦相处的关系.根据这种朝贡制度,在清代, 同中国保持这种关系的国家有琉球(3年朝贡两次,福州设有琉球馆),暹罗(3年朝贡一次),朝鲜(4年朝贡一次),越南(4年朝贡一次),尼泊尔,不丹,锡金(5年朝贡一次),苏禄(5年朝贡一次),缅甸(10年朝贡一次),南掌(10年朝贡一次).关于日本,在中国后汉时以朝鲜的乐浪郡为媒介,间接接受中国王朝的影响,光武帝曾将金印赐予倭的一个小国"奴国".三国时,魏与朝鲜,日本发生接触交往,倭女王卑弥呼由魏王册封为"亲魏倭王". 公元313年倭王统一日本,接受南北朝时南朝的册封.公元6世纪后,日本从中国王朝的藩国地位脱离,有意做对等的国家,但对中国文物制度的赞仰却逐渐强化.到了明朝,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由于接受明朝册封而为日本统治者,并获得了与明朝贸易的权利.事实上,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皆是海洋,远离欧美而邻近中国,加上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作为东亚世界中心的中国.宗藩中的朝贡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准封建关系的制度,是一种封建的不平等的国际关系. 但它不同于欧洲资本主义前期宗主国与附属国, 被保护国之间的关系.在欧洲封建主义时代,封建主是附庸国的宗主,封建制度消灭后,宗主权成为宗主国对附庸国在国际上的权利.在国际上, 附庸国主要是由宗主国来代表它.而中国与周边属国的关系则不是这样,在国际上,它不代表属国,属国在承认自己是中国的属国的同时,可以以一个主权国家同外国签约,这在琉球,越南,朝鲜,缅甸等国的对外关系中表现得十分清楚.定期朝贡虽说是政治外交活动,但也是学术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每次使团来华,成员中除论历史上的"东亚世界"了政府官员外,还有很多学者.在华期间,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与中国学者交流,归国时购买大批中国书画,典籍,政治文书等带回国内.至于留学生更是如此.使团在带来贡品之外,还携带大宗货物来华贸易,归国时除了中国皇帝的赏赐外,还带回许多中国的特产乃至生产技术.使团往来的公文全用汉字,所行礼节全采用中国的礼仪规定.朝贡制度就是这样将中国与周边东亚各国之间的政治,文化,经贸往来联动起来,将中国文明扩散到东亚世界的各个地区."东亚世界"的崩溃19世纪90年代,东亚世界遭到彻底崩坏而不复存在.其崩坏消亡的标志是中国同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宗藩关系的丧失.造成东亚世界崩坏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西方资本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早在16,17世纪时,东亚世界就有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的商船出现,"这个世界逐渐有异质的外客, 但尚未破坏这个世界的自律性而延续着","东亚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崩坏,是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波及这个世界的时候.此后不只是东亚世界崩坏,而且地表上所有的各个世界都崩坏了, 原先并存的各个世界转化统合为一个世界"∞. 19世纪上半期,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到东亚,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打败中国,强迫中国割地赔款,并剥断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将中国周边的国家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纳入西方世界的国际秩序,而后用近代西方世界的价值体系,政治标准和殖民制度来规划东亚地区,按照他们的观念来改造东方,使东方服从西方,最终把东亚世界变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从属部分.其次,来自东亚世界内的日本的摧残和破坏.在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进行殖民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后起的日本通过所谓的"维新改革"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本来就是东亚世界的一员,是在中国文明的润泽下发展起来的,但明治维新后却把琉球,朝鲜,中国等其他东亚世界各国作为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早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就抛出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侵略分子山县有朋在1882年的《军备意见书》中明确提出"欧洲各国与我国相互隔离,痛痒之感并不迫切", 作为日本的假想敌国,并与日本相对抗的是中国.④日本的"亚洲大陆扩张论"和日本对东亚各国,各民族的疯狂侵略,极具破坏性,1874年出兵侵略我国台湾;1879年日本悍然吞灭了琉球;此后把矛头指向朝鲜,继续侵略中国,加速了东亚世界的崩溃.西方资本殖民主义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仅给中国自身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且也动摇和削弱了中国作为东亚世界的中心地位.在西方和日本破坏东亚世界秩序的过程中,中国曾进行了多次顽强的抗争.1900年l1个西方列强一起对中国发动战争,这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随着一次次抗争的失败,中国自身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中国既不能保护自己的本土免于外患,自然也无法给属国以有力的保护.尽管如此,毕竟属国的存亡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安危,在支持属国抗击外来侵略和维护对属国宗主权的目标下, 中国还是对属国履行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都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为此,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争的失败加重了中国社会危机,最终导致了东亚世界国际秩序的崩坏.再次,与西方文化的催化有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对东亚各国殖民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引发和催化了东亚世界的民族觉醒,并由此引起了种种社会变化.如朝鲜金玉均的开化党希图脱离宗藩政治而求国家自主,无疑代表了近代变局刺激下的合理愿望.又如中国自身开展的洋务自强运动,维新变法等等,这些同样造成了东亚世界传统秩序的动荡,加速东亚世界秩序的瓦解.日本明治维新之际,"致力于新文明开拓者,以儒教之徒为多",日本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 "将中国儒家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与之结合而成功地加以利用"④.可以说,没有中国文明作基奠,就没有日本的近代化.但是,到了19世纪末, 日本由于对东亚各国的侵略步步得逞,特别是自163江箍拳干2005.2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后,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狂妄恣肆,不可一世,编造出所谓的"东亚文明转移论",胡说:"东亚文化的中心已经从中国移到日本,所以日本人应该主宰中国,应该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国试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新的"东亚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日本试图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新"东亚秩序"始于甲午战前,当时日本流行"日本国土狭窄,资源缺乏,人口过多,因此,日本人为了民族的生存,。

东亚文化之都研究报告

东亚文化之都研究报告

东亚文化之都研究报告东亚文化之都研究报告摘要:东亚地区有许多城市都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貌而成为了东亚文化之都。

本报告旨在分析这些城市在文化方面的特色和亮点,探讨它们在文化之都的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其他城市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东亚文化之都的特点和亮点1.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东亚文化之都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2. 独特的传统文化:东亚文化之都拥有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的昆曲、日本的歌舞伎、韩国的传统舞蹈等,已成为该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

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东亚文化之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4. 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东亚文化之都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许多国际艺术家和文化团体来访,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

二、东亚文化之都的发展成就1. 文化设施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在文化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剧院、艺术中心等,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与娱乐的场所。

2. 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东亚文化之都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创意产业的繁荣,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东亚文化之都通过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吸引国际艺术家和文化团体的重要城市。

4. 文化旅游的推动:东亚文化之都通过推动文化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东亚文化之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 重视本土文化:东亚文化之都的发展表明,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实现文化之都的重要基础,需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 创新思维与创意产业:东亚文化之都的成功经验显示,创新思维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需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挖掘本地特色和优势,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



严格 古代 : 东亚文化 圈的形成发展 和同一 典为共 同经 典的东亚文化 圈。 意义上的东亚文化
b i i gt ev u so a t i e2 s e t r l si a e i o e e u r sU o s l c ee s n e mi e u l n a e f s a i t 1 t n u ywi t lh v t r l ,r q ie St e e t s e c , n , d h l E As n h c l l s h t
— —
A h so i n lss nChn J p , r aa dVit a itrca ay i o ia, a a Ko e n en m n
HeS e g a h n d
Ab ta t hsp p rw 1 ma eahsoia t d n terlt n hpb t e n teE s inC l rlC rl sr c :T i a e i k itr lsu yo eai s i ew e a t 1 c h o h Asa ut a i e u c a dt eEat inv le , n e n ye erlt n hpb t e ntet dt n st inv u sa de ne n s a au s a dt na a z s h ai s i e e a io a Ea a a e o tm— h As h l t e o w h r i l As l n p rr au s T ec re t s i o nre a efr ddf r n v l o d r d p n e t o eeg ae , oayv le . h ur n t a c u tish v me i ee te es f Ea As n o l mo eni e e d n v rins ts n s t tee o o ca d sca e eo me t fE s i tesrn te igc o eain a d itgainrq i me t, k h c n mi n o i d v lp n a t a, te gh nn o p r t ne rt e ur l o As h o n o e ns a s te t e e a n erc nro itrc n utr e tg a t i o n r s at ual erl f h m r — x miet i o l n hsoia a dc l a h r a ei E s a c u ti ,p r c lr t oeo o h a l ul i n Asn e i yh t dt n i au s e p cal t oe i ulig te v le fc ne oay E tAsa Ho e e , ee ae r io a As a i l n l a v e ,s e i y i rl n b i n au so o tmp r r a i. w v r t r r l s d h s h kn so aU Si iee t r , eCo f ca t ish v e n i o sbea ec ne oays se a dc r f id fV e n df rn a t nu inehc a eb e mp sil t o tmp rr y tm oeo l e h sh n v le ,u sab a n e pe e t eta io a au sa dh rtg f d a n utr , sf eige insfr au sb t r da dd e f ci dt n l l e e a eo e a dc l e i n n rde t a o v r i v n i i s u ti o

东亚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东亚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东亚的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念的传承与发展东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将人际关系、社会伦理观念视为核心,并对社会秩序、家庭价值观以及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亚地区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儒家思想的实践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传统思想之一,其核心理念包括仁、义、道德、礼制等。

在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儒家思想一直被视为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中国,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国家的官方思想。

在日本和韩国,儒家思想也深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中。

儒家思想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教育体系来实现的。

在东亚地区,儒家思想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会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这样的教育传统使得儒家思想能够代代相传,并深深植根于东亚社会。

此外,儒家思想还通过社会习俗、家庭观念等方面的传承来实现。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的传承也在不断进行着。

许多东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都与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例如关注社会和谐、尊重长辈、重视教育等。

此外,儒家思想也对商业伦理和领导力发展产生了影响,在企业管理和政治领导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思想与社会伦理观念的发展尽管儒家思想在东亚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承,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儒家思想也面临一些挑战。

传统的儒家观念强调的是等级秩序和家长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受到了质疑。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适应既是传承的一部分,也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东亚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强调人权等举措,试图在传统儒家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之间找到平衡点。

日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儒家思想融入了法律和政策制定中,以确保其价值观的延续。

韩国则通过多元化的社会运动和公民参与来推动儒家思想的演变。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也面临着与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东亚地区也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和理解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东北亚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东北亚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2010年9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p.20l o 筮!Q鲞筮三塑&:竺型2丝丝!!i!生堂竺亚坚堡!竺苎塑竺型墨竺业坚l鱼翌竺垒!竺亟墨丝垫22111:!!竺:!●法学研究东北亚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启示靳利华(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政法学院,天津300204)摘要:冷战结束后,东北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与控制,反而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在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推动下,东北亚国家应积极构建集体身份认同,改变零和博弈的生存发展观,增加政治互信,调整国家战略利益,加强协调与合作,理性应对特殊的国际环境,促使东北亚问题向着缓和方向发展。

关键词:东北亚问题;历史考察;国际背景中图分类号:D E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一1573(2010)03枷24-05目前,东北亚区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政治最为敏感、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东北亚问题始于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经历一战、二战、冷战,大国对该地区事务的介入与对权益的争夺使该地区的问题持久而复杂,东北亚区域问题被打上了历史的浓重痕迹和国际化特征。

通过对东北亚问题的历史考察,既可以追根溯源,又可以把握问题的真实面目。

“历史问题不仅仅是过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今天与明天的事情,乃是今天东北亚矛盾的活生生的表现。

因此对东北亚历史问题的真正反省与新的思考是东北亚合作的必要条件。

况且,对历史问题的正确理解是东北亚出现政治、经济纠纷时,能够缓和解决纠纷的重要基础。

但不幸的是历史问题今天在东北亚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更加困难”。

f1聃,因此,对东北亚问题的历史考察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和思考的必然要求。

一、何谓东北亚问题目前,关于东北亚的理解和解释种种。

一是地理区域层面。

有的学者认为。

包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东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即整个环北太平洋地区”,田∞)有的则指“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日本海及其周围地区。

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意义。
东 亚这 个 在 当今 世 界 经 济 当 中最 富有 活力的经济 圈,不仅和发达 国家一起作为 世 界 经 济 发动 机 发 挥 着 推动 全球 经 济 前 进 的重 要 作用 ,而 且 作 为 连 接 发达 国家 ,发 展 中国 家 ( 括 最 不 发 达 国 家 ) 的重 要 纽 包 带 ,有着其打通全球经济上 下游和整体脉 络 的独 一 无 二 、 可替 代 的 作 用 。 此 , 无 因 总 结 东 亚 经 济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经 验 和 教 训 ,澄 清 其 中的 各种 疑 惑 ,无 疑 是如 何 推
落做 出一 以贯 之 的 解释 ?
动 当 前 世界 经济 发 展诸 多 问题 中的 核心 问 题 之 一 。 同 时 ,总 结 东亚 经 济 的 发 展 经验 和 教 训 ,为 不 发 达 国 家和 地 区将 来 摆脱 落 后状 态 ,实 现 经 济 腾 飞提 供 重 要 的 现 实 指
时代主要 的生产方式的影响 ,同时也必然 随着时代条件 的变革 不断的丰 富和 深化。 东 亚 经 济在 经 历 了半 个 多世 纪 的起 起 落 落 发 展 到 今 天 的规 模 和 层 次 , 并且 毫 无 疑 问 已经 成 为 世 界经 济 中举 足轻 重 的一 个 大 经 济 圈 ,深入 分 析 和 研 究 它 的 发展 所 经 历 的 道 路 ,探 索 其 中 的规 律 ,从 更 深 刻的 层 面 讲 ,揭 示 人 类 经 济 组 织 不 同 的 发 展 模 式 , 对于在新的时代总结之前的经济学 ,丰富 和 创新 当代 的 经 济学 ,尤 其 是 丰 富 和创 新 当 代 的 发展 经 济 学 ,拓 展 经 济 学 未 来 的 发 展 空 间都 有 着 极 其 重 大 和不 可 或 缺 的 理论

第四讲东亚模式

第四讲东亚模式

第四讲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是指一种特殊的现代化路径,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快速崛起、政府主导发展和社会稳定。

东亚模式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

首先,东亚模式的经济快速崛起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些国家在二战结束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通过发展制造业和出口导向,他们成功地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特别是在日本的四大家电和汽车工业、韩国的船舶和钢铁工业、台湾的电子和纺织工业以及新加坡的船舶维修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次,东亚模式的政府主导发展是其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等手段,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积极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再次,社会稳定是东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他们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此外,东亚国家也注重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通过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民意识的凝聚。

然而,东亚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于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东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其次,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也日益加大,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最后,东亚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挑战。

综上所述,东亚模式是一种独特而成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它通过经济快速崛起、政府主导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

然而,东亚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以解决和应对。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优先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 1995 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福利指标的提高.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 1987 年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落后的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地位,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 " 李约瑟之谜 " ,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 " 新教与精神 " 对着名的 " 韦伯之疑 "Weber,1991 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提供了大量的和援助,以期减弱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 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 .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从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 .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优惠、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院经济学家 Alice Amsden1989 和英国经济学家 Robert Wade1990 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 Krueger,1992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着的关系 Lawreace,et al.,1999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中站得住脚.上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表 1 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Ⅺ 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 17-22 , 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 " 四小龙 "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优先发展政策.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 " 东亚奇迹 " 了.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味甲裱司醚е兴档nbsp;" 比较优势原则 " ,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学派经济学、以及 " 霍夫曼定律 " ,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注: 80 年代世界邀请那些曾经以某种发展理论和政策而着称一时的经济学家以及一些评论家,回顾了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后来形成文集迈耶等, 1988 年 .〗,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 " 大推进理论 " 或 " 中心 - 外围理论 " ,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注: " 发展不可避免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业化 " 普雷维什语,见伊特韦尔等, 1992 年,第 1001 页 ,而 " 重工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语 " 尼赫鲁语,见孙培均主编, 1991 年,第 51 页就是最典型的一些说法.〗.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 1%-3% 之间;所以,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资源是资本.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 20%-30% 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10% 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资源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未缩小.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资源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资源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使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表1 ,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注: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展绩效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相比较,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但却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不顾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推行赶超战略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却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倒退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虽然拥有更高的制造业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低于前两个国家.〗.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即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自于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但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有害.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甚至把储蓄率和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 Harrold,1939,p.1433;Domar,1946,pp.137-147;Solow,1988 .但是,最重要的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根据赫克歇尔 - 俄林模型 Ohlin , 1968 ,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要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对比较优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禀赋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而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的禀赋条件下,资本就相应地成为相对便宜的要素.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要素价格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就会自动地作出调整,即在其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中尽可能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比较优势.必须指出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在要素价格结构上的准确反映,必然是竞争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机制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世界家把亚洲 " 四小龙 " 发展的成功归结为市场机制作用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政府又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因此,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竞争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在做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就能利用各个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还可以减少社会中的寻租行为.这样,企业和个人要增加收益就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水平,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也就会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对比
华夷天下观与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理论、文明对话等理念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对待 文化差异和文明交流方面,华夷天下观具有更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总结
华夷天下观作为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对于研究东亚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我们仍然可以从华夷天下观中汲取智慧,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 平、包容、繁荣的世界。
华夷天下观强调各国主权 的神圣不可侵犯,主张各 国在相互交往中尊重对方 的主权。
平等原则
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 应在国际关系中受到平等 对待,这是华夷天下观的 重要原则。
和平共处
尊重各国主权和平等,是 实现区域和平共处、共同 繁荣的重要基础。
03
华夷天下观在东亚各国的实践
中国:以华夏文化为基石的外交政策
历史认知
华夷天下观有助于东亚各国在历史认知上达成共识,共同承认和 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传统。
和解与合作
在共识的基础上,东亚各国可以进一步推动和解与合作,减少历 史遗留争端,共同推动区域和平与发展。
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
通过深入挖掘华夷天下观的现代价值,东亚各国可以共同构建区 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与进步。
历史背景
华夷天下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随着历史演进和文化交流,逐渐发展 成为东亚地区共同的国际理念。这一理念在历史上对于东亚各国的外交关系、 文化交流以及世界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夷天下观在东亚的影响
政治影响
华夷天下观影响了东亚各国的政 治制度和外交政策,强调君主应 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尊重各国
05
结论与展望
华夷天下观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
历史贡献
01
02
• 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 ,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国际体系。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与“亚洲价值观”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与“亚洲价值观”

东亚文化圈的演变与“亚洲价值观”作者:徐文涛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10期摘要:历史进程中的东亚文化圈自古代、近代、现代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象,在与全球文化的碰撞、对抗、交流中,发生了转型、分裂、融合等一系列变化。

梳理历史进程中的东亚文化圈,对于更好的构建、重建东亚文化圈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东亚文化圈的存在并不代表“亚洲价值观”的存在,亚洲价值观漏洞颇多,东亚文化各异,并没有统一的价值观。

关键词:东亚文化圈;历史进程;亚洲价值观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在历史上对东亚各国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少学者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历程与“亚洲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并不深入,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历程东亚文化圈的演变在古代、近现代都有不同的表现。

在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扩散和传播。

东亚文化圈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儒学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在东亚文化圈的构成要素中,从载体看,最重要的就是汉字,而从价值观看,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伦理”[ ]。

众所周知,随着以汉字、儒学等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文化圈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文化共同性的东亚文化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宗藩关系对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中,由于政治上长期结成的宗藩关系,被尊奉为宗主国的中国外交上有遣使和贡赐制度,经济上有官方通商往来[ ]。

这对于东亚文化圈的稳定和发展也是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近代以来,东亚文化圈中各国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比如:在对传统的儒家经典理念的态度上,亚洲国采取的态度和立场不尽相同,传统的儒家经典已经被有些国家所抛弃,儒家的一些经典理念也已不再是基本的理念[ ]。

由于儒家伦理主张的一些制度,比如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等的逐渐衰落、消亡,东亚文化圈面临着崩溃的命运。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从全球视野下看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下提出来的,是在吸取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其它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在吸收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1.和平和发展是当代的时代特征尽管近几年以来世界局部战事是有发生,但是战事只是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战争目标、武器的使用、参加兵力都有所限制,比如近几年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世界整体和平与发展的格局未能改变。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群体性形成成为过去十年最重大的事情之一。

而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受到严重打击,陷入衰退。

各新兴大国普遍保持增长,同西方的差距正在缩小。

新兴大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关系的结构和内涵,促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美国虽然是传统超级大国,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与现实战略目标的能力形成了巨大反差,冷战后以为用军事打击能力来重塑造世界秩序,但是显然高估计了美国的力量,事实上美国到处碰壁。

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活跃。

俄罗斯抓住机遇,致力于政治稳定与经济建设,并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在内政、外交上取得显著成就。

在沉寂多年后,以新的面貌重登世界舞台,对国际形势影响越来越大。

各种力量相互制约,世界整体格局没有变化,局部动荡,整体和平。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同时加速发展。

新一波的全球化浪潮正在掀起。

“在贸易投资全球化继续扩展的大趋势下,世界贸易、服务贸易的增幅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幅,2003与2005年就分别增长l7%和15%。

于此同时各种区域和双边、多边自由贸易或特殊贸易安排迅猛发展,目前己向世贸组织通报并迄今为止仍然生效的区域贸易安排达197个。

它们的形式多样,周边、非周边的,有双边、多边的,有单项、多项的,有紧密、松散的,因地制宜,各有其效。

”[1]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贸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外贸边缘化,亦有利于加强政治上的合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东亚地区现代化道路与进程对浙江的启示

东亚地区现代化道路与进程对浙江的启示
第 4 期
东 亚 地 区现 代 化 道 路 与进 程 对 浙 江 的启 示
袁 涌波
( 中共 浙江省委 党校 区域经济 学教研 部 浙江省科 学发展观 与浙江发展研 究 中心 杭州 3 1 1 1 2 1 ; 杭州 3 1 1 1 2 1 )
摘要: 现代 化是 1 8世 纪工业 革命 以来一种世 界 性现 象和 潮流 。 中国共 产 党浙 江省 第十 三 次代表 大 会明确提 出了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 目标。当浙江正加速向实现基本现代化 迈进 时 , 作 者考 察和 审视 同处 亚洲 的 日本 、 韩 国和我 国的 台湾、 香港, 尤其是 他 们在 现代 化进 程 中的成 功 做法 , 期望给 我 省的现 代化 建设提 供 一 些有 益的 启示 。
关键词 : 东亚 现代 化 浙江 启 示
0 世纪 6 o 年代 , 现代化是 l 8世纪工业革命 以来一种世界性 经济现代化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 2 日本经 济 的年平 均增 长率 达 1 1 . 1 % 。进入 2 0 世 纪 现象 和潮 流 , 是 现代 文 明形成 、 发展 和转 型 的 国际 O年代后, 日 本经济达到高度发达阶段, 实现了从 前沿 过程 , 也是 世界 各 国追赶 、 达 到 和保 持世 界 先 8 片废墟到世界经济强国的飞跃。 进水平 的国际竞争过程。虽然现代化是涵义非常 ( 一) 积 极 引进 外 国新技 术 , 广泛 采 用世 界 先 复杂的一个“ 词” , 但无论学者如何定义或者解释 进 科 学 现代化概念 , 经济现代化一定 是现代化 的题 中应 日本采 取积 极 引 进 外 国新 技 术 , 广泛 采 用世 有 之义 。2 0 1 2年 6月 召 开 的 中 国共 产 党 浙 江 省 促 进 本 国经 济 的 技 第 十三 次代表 大 会 明确 提 出 “ 建 设 物 质 富裕 精 神 界先进 科 学技 术 的现 有 成 果 , 富有的现代化浙江” , 并指 出这是贯彻 中央“ 三步 术革命 的战略。这不 仅节省 了大量 的研究费用 , 而且 为赶 超 世 界 先 进 技 术 水 平 争 取 了宝 贵 的 时 走” 战略部署利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求的实际行 日本通 过 引 进 动, 是深化“ 八八 战略 ” 和“ 创业 富民、 创新强省” 间 。据 日本长 期 信 用 银 行 的 调查 , 9 5 5—1 9 7 0年 的 1 5年 时 间里 , 就 吸 收 了 总战略的 目 标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对现代化问题 技术 在 1 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 的先进技术 , 而付出的外 进行全 面 的思考 与审 视 。 0 亿美元 ( 据 估计 , 要发明这些技术专 与此 同时 , 在 二 战 以后 发 展 中 国家 与 地 区 启 汇还不到 6 利 至少需 要 花费 1 8 0 0— 2 0 0 0亿美 元) 。据 日本 自 动现代化的进程中 , 与拉丁美洲和南亚相比, 东亚 在 掌握 国外 现成 新技 术 的过程 中 , 大约节 的出色表 现与迅 速 崛起 , 是2 0世纪下 半 叶世 界 经 己推 算 , / 3的时 间和 9 / 1 0的技术研究费用。到了 济发展中一件举世 瞩 目的大事 , 引起 了全世界许 省 了 2 2 0世 纪 7 O年代 日本 也 开 始认 识 到 吸收 型科 技发 多机构 与学 者 的极 大 兴趣 和 注意 。因 而 , 当浙 江 愈 来 愈 强 调 科 技 的 自主独 创研 正加速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 时, 考察 和审视 同 展 战略 的局 限性 , 究 , 由此, 日本成功地从一个靠 引进模仿西方技术 处亚洲的日本 、 韩国, 以及我国的台湾 、 香港地 区, 尤其 是他 们在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的成 功 做 法 , 可 能 会 的 国家 发展 成 为一个 技术 出 口国和技术 不 断创新 的 国家 。2 O世 纪 8 O年代 以来 日本 每 年 的科 研 开 给我 们一 些有 益 的启示 。 发产 出 的上 升 幅度 不 断加 大 。 日本 每年 申请专 利 日本 的现代化模 式及 其特征 达3 4万件 以上 , 占全 世界 的 4 0 %, 是 美 国的 3倍 , 英国、 德国的 1 O倍。特别是在 高技术领域 , 日本 二战以后 , 日本在战败的困境中选择 了以实现 迅速登上了领先的地位 , 如集成 电路 、 人工智能机 国民经济现代化为 中心的经济立国的复兴战略。 器、 激光、 新材料、 超导材料 、 生物技术等。 1 9 5 6 年, 日 本政府正面地提出了通过迅速而稳定的 ( 二) 在经济发展 中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目标。此后 日 本经济 日 本政府和企业始终重视 向更高 、 更先进层 进入以大规模 的设备投资为动力而出现的持续高 次工业化推进 的产业升级 战略 , 以在产业升级的 速发展 时期 。从 1 9 5 5—1 9 7 5年 的大 约 2 o年 间 , 是 过程 中不断实现更高层次、 更加先进的竞争优势。 日 本经济高速增 长阶段。在 1 9 5 6—1 9 7 3年这 1 8 二战结束初 期 , 日本经济 曾一度处 于瘫痪 状态, 年 间 日本 经济年平均增 长率达 9 . 7 %。在实现 国民

构建东亚现代价值观难点探析

构建东亚现代价值观难点探析

的。东亚 现 代文 化不 仅 包括 现代 经济社 会 产生 的文 化, 也包 括现 代 仍 然 有 其 生 命 力 的传 统 文 化 。这 样 的东 亚现 代文 化才 是 完整 的文化 。 价值 观 是 文 化 的 核 心 , 由世 界 观 和人 生 观 决 是 定 的。东 亚价 值 观是 指 流行在 东亚 地 区的 区域性 的
收 稿 日期 :00—1 —2 21 1 4
作者 简介 : 金东珠 ( 9 1 , , 14 一) 男 黑龙 江宁 安人 , 中韩经 济文化研究所所长 , 教授 。
坚持了一些东方的文化观念 。因此东亚传统文化引 起 了人 们 的注 意 , 出现 了钱 穆 等 新儒 家 学 者 。 二 是 北美、 欧盟 组织 了 经济 共 同体 , 受 了 区域 经济 一体 享 化 的好 处 , 时在 政治 、 同 文化 上加 快 了紧密 联系 的步 伐, 而东 亚 、 东北 亚 长期 以来 没 有形 成 经 济 共 同体 , 总 体发 展远 远 落后 于北美 和 欧盟 。三是 西方 的 现代
21 0 1年 1月
哈 尔滨市委 党校 学报
THE J OURNAL OF HARBI COMMITEE S N ' I CHOOL OFTHE CCP
J n ,01 a .2 1
No S ra .1 ei lNo. 3 7
第 1 总第 7 期 3期
引进 了西 方 的资金 、 术 和一些新 的文化 观念 , 技 而且
我 们 现在讨 论 的文化 主要 是指 精神 文 明含 义上 的文化 。东 亚文 化 , 然是 指东 亚地 区的 区域 文 化 ; 显
东亚传统文化 , 一般是指曾经在东亚地 区流行过或
占过 主流地 位 的文化 ; 东亚 现代 文化 , 般是 指 现代 一

东亚文化比较解读课件

东亚文化比较解读课件

中国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在政治方面,中国的朝贡体系和 宗藩关系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商 业贸易也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文化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 哲学、宗教等对东亚各国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文化,又称大和民族文化,是东亚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和西 方文化的影响,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韩国文化
韩国文化概述
韩国文化,又称高丽文化或韩民族文化,是东亚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文化深受中国和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的 影响,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韩国文化特点
韩国文化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注重礼仪和孝道。同时,韩国文化还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团结和协作。在艺 术、文学、科技等方面,韩国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文化强调忠诚、荣誉和勇气等价值观,注重礼仪和规矩。在日本文化中,自然与人类 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日本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日本在艺术、文学、科 技等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日本文化影响
日本文化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方面,日本的幕府制度和武士文化对东亚各 国产生了影响;在经济方面,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对东亚各国产生了影响;在文化方面,日 本的漫画、动画、音乐等流行文化对东亚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中国为中心,通过丝绸之路、海上 丝绸之路等途径,与日本、韩国、越 南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包括儒学、 佛教、瓷器、书法等领域的交流。
近现代东亚文化交流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东亚各国开始 相互学习与借鉴,如日本的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等,促进了东亚文 化的交融与发展。

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

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

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在全球化时代,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整个世界,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诸多区别和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方面来分析和对比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历史从历史上来讲,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着鲜明的差异。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其发展经历了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等多个阶段。

而东亚文化则以中国文化为主干,强调“礼、乐、仁、义、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经过了道教、儒教和佛教等不同流派的影响和发展。

这种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观念体系、文艺表达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和独特性。

哲学哲学是一个文化的核心,西方文化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为代表,注重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将人的思想理性化和逻辑化。

西方哲学强调个体的地位和独立性,崇尚人权和自由。

而东亚文化,在哲学上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的内省和修养,强调顺其自然和和谐共处。

思维方式东亚和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人通常善于分析和比较,强调结果导向和实用性,常常采取逻辑思维方式处理问题。

而东亚人则重视相对论和整体性思维,注重情感和美感,更加倾向于通过类比和隐喻的方式来获取理解和认识。

道德伦理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道德观和伦理体系也有着诸多区别。

西方文化的伦理体系主要建立在基督教的信仰上,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主张以义和爱为基础的道德。

而在东亚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哲学,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良心的价值,追求和谐和安定的社会秩序。

结语总之,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存在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们的相互比较和碰撞,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启示。

在当今世界,东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道路,同时也是文明。

希望未来的人类社会能够在这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寻求到更加和谐、包容和进步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发展观研究
【摘要】: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

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

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

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

“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

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

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

“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
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

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

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

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

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键词】: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东亚发展观:中国发展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091
【目录】:中文摘要10-15英文摘要15-21导论21-47第一编通论47-132第一章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47-95第一节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47-59第二节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59-64第三节现代化理论的演进64-85第四节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85-95第二章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95-132第一节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95-103第二节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103-122第三节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122-132第二编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132-366编绪132第三章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132-149第一节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132-138第二节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138-149第四章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149-195第一节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149-169第二节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169-195第五章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195-211第一节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195-201第二节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201-211第六章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211-223第一节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211-216第二节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216-223第七章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223-255第一节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223-233第二节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233-235第三节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235-255第八章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255-272第一节《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255-260第二节《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260-268第三节《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268-272第九章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272-284第一节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272-277第二节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277-279第三节“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279-284第十章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284-303第一节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284-291第二节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291-294第三节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294-303第十一章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303-321第一节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303-306第二节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306-310第三节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310-316第四节东亚如何继续发展?316-321第十二章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321-364第一节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321-326第二节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326-339第三节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339-364编结364-366第三编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366-454编绪366第十三章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366-384第一节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366-369第二节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369-373第三
节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373-377第四节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377-384第十四章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384-401第一节“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384-396第二节“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396-401第十五章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401-415第一节“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401-404第二节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404-409第三节“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409-415第十六章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415-452第一节“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415-426第二节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426-437第三节“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437-443第四节“儒家民主”如何可能?443-452编结452-454第四编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454-535编绪454第十七章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454-465第一节“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454-457第二节“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457-460第三节“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460-465第十八章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465-474第一节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465-467第二节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467-470第三节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470-474第十九章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474-480第一节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474-476第二节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476-480第二十章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480-490第一节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480-482第二节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482-483第三节东亚模式
的特征与得失483-490第二十一章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490-519第一节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490-495第二节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495-497第三节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497-498第四节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498-510第五节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510-512第六节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512-519第二十二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519-534第一节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519-522第二节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522-530第三节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530-534编结534-535结论535-552参考文献552-566后记566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