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二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14.(1)指黑妮她是一个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针绣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苗绣,并教苗族妇女们制出优美胡刺绣艺术;(2)指黑妮在“负责任的族游”中,她在帮扶着与被帮扶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爱心;16.(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虽然工作细微,但意义却伟大;(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却做着平凡中页不平凡的工作;(3)人们从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就像针挑土一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17题:从不理解为何她通过温和的话塑造她们美和丑的观念,到最后理解“针挑土的概念,文中针挑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并起到了点题的目的。

”18: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更是备受关注,不仅涉及语文知识的考察,还涉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估。

本文将对2011年全国卷语文试题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准确的答案。

1. 阅读下面这篇那文,按照叙述的先后,然后的顺序编号: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是拥有汉字的唯一一个国家。

起初,汉字是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愿望和希望的。

但由于当时的汉字并不规范,所以发生了一些混淆和产生错误的现象。

为了使汉字更加规范,秦始皇下令由李斯等人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制定了统一的汉字书写规则,这个过程就是著名的“坑害盗窃培训笔者怎么找个坑害骗人分析大业”。

此后的汉字用法和书写规则较为统一,成为了我国历朝历代的正式文字。

然而,汉字的书写方法依然存在缺陷,因为它难以表达抽象概念和外来词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先后采用了拼音和注音符号来拓宽汉字的表达范围。

注音符号是世界上最科学、最方便的音文字母,它能够精确地表示每一个汉字的发音。

拼音则是一种注音符号,能够将汉字的发音转化为拉丁字母,方便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

这两种方法的采用,使得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字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不规范应用,到秦始皇的整理工作,再到拼音和注音符号的引入。

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我国语文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按照叙述的先后,以上段落的顺序编号应为:③①④②⑤。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文章主要观点是汉字的发展经历和演变过程,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

3.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并简要解释理由。

判断:文中提到汉字的发展始于中国。

理由:文章开头明确指出汉字是中国拥有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强调中国是拥有汉字的唯一一个国家。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2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2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章文章内容:(此处省略具体文章内容,因为篇幅有限)1. 文章中“时间的重量”这一概念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案: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对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时间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时间的重量。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几种与时间相关的事物?(3分)答案:作者提到了钟表、日历、季节变换等与时间相关的事物,用以说明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3. 文章最后一段中“时间的重量”与“生命的重量”有何联系?(3分)答案: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时间的重量与生命的重量紧密相连。

时间不仅是生命流逝的计量,也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通过珍惜时间,人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文言文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文言文材料,因为篇幅有限)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选项和解释)5.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人物品质的一组是:(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选项和分析)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翻译)7. 根据文言文材料,分析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诗歌材料:(此处省略具体诗歌材料,因为篇幅有限)8. 诗歌中“XX”一词的含义是什么?(5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解释)9.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填空内容)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文学类文本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文学类文本材料,因为篇幅有限)11. 文本中“XX”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12. 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二)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二)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二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语文】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语文】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ã)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

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ã”,不读“lu î”(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 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â”,不读“tiã”(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高考语文]2011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答案

[高考语文]2011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A 3.B 4.C二、(9分,每小题3分) 5. B 6.A 7.C三、(9分,每小题3分) 8. C 9.D 10.C四、(23分)11.(10分)(1) 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2)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12.(8分)(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13. (5分)(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2)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五、(22分)14.(6分)用意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理解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15.(4分)(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暗示“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之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16.(6分)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Ⅱ)及答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Ⅱ)及答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Ⅱ)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觊(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3分)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Ⅱ)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觊(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3分)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二、(9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

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三、(19分)6.(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

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

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

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

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

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

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

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

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

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②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

四、(13分)7.(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8.(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1)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五、(22分)9.(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