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重点资料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结构面: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
2、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3、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性质。
4、饱和吸水率:岩石试件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5、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6、剪切刚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
7、天然应力: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8、RQD值: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9、围岩抗力系数:使洞壁围岩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要的内水压力。
10、岩石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11、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坏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
12、单轴抗压强度: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13、吸水率:是指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14、重分布应力: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改变后的应力。
15、变形模量:是指在儋州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二、填空题1、围岩的支承压力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应力不变区这三个区。
其中以应力峰值点为界限,又将支承压力分为弹性区、极限平衡区。
2、结构体和结构面是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单元。
3、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分直接法、间接法两大类,分别各举一例:如前者水压致裂(声发射法、扁千斤顶法)、后者应力解除法。
4、按围岩压力的形成机理可划分为变形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等四类。
5、岩石的破坏形式包括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其中前者细分为拉伸断裂和剪切破坏。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1、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性质。
2、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软化系数:指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3、软岩(地质定义):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弱及风化膨胀类岩石。
4、蠕变: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的现象。
5、结构面: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又称弱面或地质界面,是指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面、节理和片理等。
6、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7、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8、剪胀:在剪应力作用下,模型上半部沿凸台斜面滑动,除有切向运动外,还产生向上的移动。
这种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法向移动分量称之“剪胀”。
剪胀现象:岩石受力破坏后,内部断裂岩块之间相互错动增加内部空间在宏观上表现体积增大现象。
剪胀角(angleofdilatancy):岩体结构面在剪切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之比的反正切值。
9、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10、岩石的长期强度:岩石的强度是随外荷载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通常把作用时间t→∞的强度S∞称为岩石的长期强度11、流变性: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岩石应变或应力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12、岩体强度:指岩体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13、结构面类型:按形成原因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按贯通情况分为非贯通性结构面、半贯通性结构面、贯通性结构面。
14、流变性的表现: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岩体力学重点
概念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关系,包括颗粒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以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
岩石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
岩石块体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岩石孔隙体积)的质量。
颗粒密度:岩石固相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包括岩石孔隙体积)。
孔隙率:孔隙体积与总体积(包含孔隙)之比。
渗透系数: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标志,在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时的渗流速度。
软化系数:岩石浸水后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岩石干抗压强度之比。
膨胀性:岩石侵水后发生体积膨胀的性质。
岩石吸水性:岩石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
扩容: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变过程中发生的非弹性的体积增长(岩石破坏的前兆)。
弹性模量:单向压缩条件下,弹性变形范围为轴向应力与试件轴向应变之比。
变形模量: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与总应变(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之和)的比值。
泊松比: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也叫横向变形系数。
脆性度:对脆性程度的一种度量,脆性度愈小,材料抗断裂的抗力愈高;反之愈大。
尺寸效应:岩石试件尺寸越大,则强度越低,反之越高,这一现象。
常规三轴试验:试件处于σ1 >σ2=σ3应力状态下。
真三轴试验:试件处于σ1 >σ2 >σ3应力状态下。
岩石三轴压缩强度:岩石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试件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应力。
流变性:介质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力与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蠕变:介质在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的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现象。
松弛:介质的变形(应变)保持不变时,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
弹性后效:介质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它是一种延迟发生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外力卸除后最终不留下永久变形。
岩石长期强度:岩石的强度是随外载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作用时间t趋向于正无穷的强度(最低值)。
岩体力学复习重点
岩体力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软化性: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2、软化系数:是指岩石时间的饱和抗压强度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3、形状效应:在岩石试验中,由于岩石试件形状的不同,得到的岩石强度指标也就有所差异;这种由于形状的不同而影响其强度的现象称为“形状效应”;4、尺寸效应:岩石试件的尺寸愈大,则强度愈低,反之愈高,这一现象称为“尺寸效应”;5、延性度:指岩石在达到破坏前的全应变或永久应变;6、流变性: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应变或应力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7、应力松弛:是指当应力不变时,岩石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小的现象;8、弹性后效:是指在加荷或卸荷条件下,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9、峰值强度:若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峰值,峰值最高点的应力称为峰值强度.10、扩容: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岩石中的破列或微裂纹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的体积应变增量有由压缩转为膨胀的力学过程,称之为扩容.11、应变硬化:在屈服点以后在塑性变形区,岩石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上升直线,如果要使之继续变形,需要相应的增加应力,这种现象称之为应变硬化.12、延性流动:是指当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应力增大很小或保持不变时,应变持续增长而不出现破裂,也即是有屈服而无破裂的延性流动.13、强度准则:表征岩石破坏时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表示为极限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间的关系方程: σ1=fσ2,σ3或τ=fσ.14、结构面: ①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得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②又称若面或地质界面,是指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面,节理和片理等.15、原生结构面:在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16、次生结构面: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17、结构体:结构面依其本身的产状,彼此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以及成分各异的岩石块体,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18、结构效应:岩体中结构的方向性质密度和组合方式对岩体变形的影响;19、剪胀角:岩体结构面在剪切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之比的反正切值;20、岩体基本质量: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石完整程度决定;21、自稳能力: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的能力;22、地应力:自然状态下在原岩岩体中存在的由于岩石自重和构造应力形成的分布应力,也称天然应力23、原岩应力:在工程中指天然存在于岩体中而与任何认为因素无关的应力;24、残余应力:没有外力作用时在岩体内部由于某种原因在整个岩体内的不均匀的变形而引起的应力25、初始地应力:岩体中存在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原始应力状态下的应力26、自重应力:由于岩体自重而产生的天然应力27、构造应力: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场,这种应力与一定范围地质构造有关,其主要特点是水平应力大于覆岩垂直应力分量;这一作用可以持续到底层深处;28、应力重分布:岩体受到工程活动扰动,引起岩体中初始应力的转移变化形成的新的应力场状态;29、二次应力:相对于初始应力而言,岩体上或岩体内部受到工程活动扰动,引起初始应力自然平衡状态的改变,使一定范围内的原始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应力为二次应力,或称次生应力,直接与工程稳定性有关;30、岩爆:是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发生突然脆性破坏的现象;一般在地应力较大部位,岩石被挤压超过其弹性限度,聚集的能量会突然释放出来,伴随有声音、碎石飞散、坠落等现象;31、构造线:指区域性挤压应力所形成的构造形迹,也就是指与产生地质构造运动的压应力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和地面的交线;32、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称为围岩;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在发生应力重分布的那一部分工程岩体称为围岩;33、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围岩的变形挤压力或塌坍岩体的重力称为围岩压力;34、围岩抗力:在有压洞室中,作用有很高的内水压力,并通过衬砌或洞壁传递给围岩,这时围岩将产生一个反力,称为围岩抗力;35、静水应力状态:在岩石力学中,地下深部岩体在自重作用下,岩体中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相等的应力状态;36、形变围岩压力:指围岩在二次应力作用下局部进入塑性,缓慢的塑性变形作用在支护上形成的压力,或者是有明显流变性能的围岩的粘弹性或者粘弹—粘塑性变形形成的支护压力;一般发生在塑性或者流变性较显着的地层中;37、松动围岩压力:指因围岩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或施工开挖引起的松动岩体作用在隧道或坑道井巷等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压力;一般是由于破碎的、松散的、分离成块的或被破坏的岩体坍滑运动造成的;38、冲击围岩压力:1是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在超过围岩弹性限度的压力作用下,围岩产生内破坏,发生突然脆性破坏并涌向开挖采掘空间的一种动力现象;2强度较高且完整的弹脆性岩体过渡受力后突然发生岩石弹射变形所引起的围岩压力;39、膨胀围岩压力:在遇到水分的条件下围岩常常发生不失去整体性的膨胀变形和位移,表现在顶板下沉、地板隆起和两帮挤出,并在支护结构上形成形变压力的现象;40、应力集中:受力物体或构件在其形状或尺寸突然改变之处引起应力在局部范围内显着增大的现象;41、应力集中系数:指岩体中二次应力与原始应力的比值,也可用井巷开挖后围岩中应力与开挖前应力的比值来表示;42、围岩弹性抗力系数:促使隧洞洞壁围岩产生单位径向位移所需要的内水压力值:K=P/Δα,P:隧洞受到来自隧洞内部的压力,洞壁围岩向外产生一定的位移Δα;43、单位抗力系数:在工程上规定洞径为200cm时隧洞围岩的抗力系数定义为单位抗力系数;44、岩体力学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研究法,试验法,数学力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45、岩块:不含显着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46、岩块构造: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况与粒间连结的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47、粒间连结方式:结晶连结、胶结连结硅质胶结的强度>铁质、钙质>泥质;基底式胶结>孔隙式>接触式;48、岩块构造:矿物集合体间及其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49、剪胀效应爬坡效应:当法向应力较小时,在剪切过程中,上盘岩体主要是沿结构面产生滑动破坏;50、啃断效应:当法向应力达到一定值后,破坏沿结构面滑动转化为剪断凸起而破坏;51、法向刚度:在法向应力的作用下,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填空:1、影响蠕变性质的因素:岩性、应力、温湿度;2、岩石的块体密度可采用规则试件的量积法 ,不规则试件的蜡封法测定;3、岩石的颗粒密度属于实测指标,常用比重瓶法进行测量;4、岩石的弹性变形特性常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两个常数来表示;当这两个常数为已知时,就可用三维应力条件下的广义胡克定律计算出给定应力状态下的变形;5、岩石的变形性质按卸荷后变形是否可以恢复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类;6、岩石的破坏是指岩石材料的应力超过了岩石的极限或者变形超过了岩石的使用限制;7、岩石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变形性质和强度性质两类,变形性质主要通过本构关系来反映,强度性质主要通过强度理论来反映;8、岩石的流变主要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9、根据变形速率的不同特点,软弱岩石的典型流变曲线可以划分为瞬时蠕变阶段、初始蠕变阶段、等速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三个阶段;10、在岩石的流变试验中,可以根据作用在岩石试件上应力或荷载大小的不同,将岩石蠕变曲线分为稳定蠕变曲线和加速发展蠕变曲线两类;11、研究岩石变形的时间效应,一般而言采用两种方法寻找其蠕变规律,即经验方法和蠕变模型方法;12、对于初始蠕变和等速蠕变,目前的经验方程主要有三种,即幂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13、岩石流变的Maxwall模型是由弹性体和粘性体串联而成,其能反应岩石的弹—粘弹性特征;14、对于常见的岩石而言,当围压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石的延性将增加 ,并且将会出现屈服现象,同时其强度降低 ;15、根据延性度的不同,岩石的破坏可分为脆性破坏、延性破坏和过渡性破坏;16、按照岩石在变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岩石的变形划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粘性变形三种形式各异的基本变性作用;17、大量的实验和观察证明,就破坏形式而言,岩石的破坏主要有脆性破坏、延性破坏和弱面剪性破坏;18、在岩石室内压缩试验中,岩石峰值后的荷载—位移曲线,实质上是岩石的破坏过程曲线;19、目前,实验室抗拉强度的测定常采用劈裂法进行,当用长度为L,直径为D的圆形试件进行试验时,在压力P max作用下,岩石发生了破坏,则此岩石试件的抗拉强度为2P max/πLD;如采用边长为a的立方块,则其抗拉强度为Pt=2P max/πa2 ;20、岩石的室内剪切试验常用的仪器有直剪仪、变角板剪力仪和岩石三轴试验机 ;21、岩体是指经历过多次地质作用,经历过变形,遭受过破坏,形成了一定的岩石成分和结构,赋存于一定地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因此,岩体力学性质与岩体中的结构面、结构体岩块以及赋存条件环境密切相关;22、在工程岩体范围内,结构面按贯通情况可分为贯通性、半贯通性以及非贯通性三种类型;23、岩体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岩体的力学性质;它包括岩体的稳定特征、变性特征和强度特征等;24、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变形与岩石的强度、结构面的粗糙程度和法向应力有关;25、岩体结构面的几何特性是反映节理的外貌,它的组成要素包括:走向、倾向、连续性、粗糙度以及起伏度和组合关系;26、岩体的力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及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也与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密切相关;27、岩体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岩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有关,此外还与岩体所受的应力状态有关;28、岩体中存在各种结构面,结构面的变形大小主要由结构面和结构面填充物控制的;29、大量的岩体实验表明,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可以化分为四种类型,即:直线型、上凹型和下凹型、复合型;30、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是指岩体结构对其变形性质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包括结构面、结构体以及两者的组合关系三个方面,其结构面对岩体变形的作用效应尤为突出;31、粗糙起伏无充填的规则锯齿状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一方面是爬坡摩擦效应;另一方面是凸起体剪切;32、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受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石的完整性程度两个因素确定;33、国际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对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34、当人类还不能对原岩应力进行测量之前,认为原岩应力是由岩土自重引起的,因此把原岩应力单纯的看成自重应力;35、近期地质力学的观点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构造应力的总规律是以水平应力为主;根据地质构造运动的发展阶段,一般可把构造应力分为以下三种阶段原始构造应力,残余构造应力,现代构造应力;36、影响原岩应力分布的因素有地形,岩体结构面,岩体力学性质,剥蚀作用,37、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38、岩体天然应力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水压致裂法,扁千斤顶法和钻孔套心应力解除法;39、地质构造运动的结果,使构造应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方向性,数值较大的水平应力,从而形成构造区域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的情况;、40、原岩应力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41、研究岩石应力状态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岩石的力学性能,阐述围岩的破坏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是工程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和经济;42、岩体变形的不均匀导致围岩局部破裂的原因是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强度不均匀性;43、岩石在三轴压缩时,随着侧向应力σ3和σ1—σ3的增加,岩石强度也随之增大:岩石发生破坏后,仍保留一定的承载能力;44、隧洞根据其内部的受力情况可分为有压洞室和无压洞室两大类;45、对于无衬砌有压洞室,洞内水压力P在围岩中所产生的径向和切向应力随隧洞半径r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在6r处该应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有些有压隧洞中常见到新形成的,平行于洞轴线的放射状张裂隙,这主要是由于内水压力使围岩产生的应力抵消了围岩的压应力,并超过了岩体的抗拉强度所致;46、围岩在不产生破坏的条件下,当岩石性质由硬岩,中硬岩,到软岩的变化过程中,对于同一种支护形式而言,围岩位移增长会越来越大,相应要求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于同一种岩石来说,随围岩的不断变化要求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压力会越来越小;解答:1、在三轴试验中,围压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什么影响1破坏前岩块的总应变随围压增大而增加2随围压增大,岩块的塑性也不断增大,且由脆性破坏逐渐转化为延性破坏3随围压的增大,岩块三轴极限强度明显增大4随围压增大,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不同程度的提高5当围压达到一定值时,出现应变硬化现象2、结构面的成因类型与分类结构面的成因分为两类:地质成因和力学分类:1地质成因类型包括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岩浆结构面、变质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断层、节理、劈理和层间错动面次生结构面卸荷裂隙、风化裂隙、次生夹泄层、泥化夹层2力学成因类型有剪性结构面逆断层、平移断层、多数正断层张性结构面羽状张裂面、纵张及横张破裂面和岩浆岩中的冷凝节理3、结构面的分级:由结构面的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及其力学效应可分为5级:1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延伸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以上破碎宽约数米至几百米以上;2级指延伸长、宽度不大数百米至数千米,宽数十厘米至数米;3级长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宽数厘米至一米左右;4级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等长一般10mm~30mm,宽数厘米;5级微结构面有隐节理、微层面等;规模小、连续性差、常包含在岩块内;4、结构面特征及其影响:产状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破坏机制与强度、连续性对岩体的变形、变形破坏机理、强度及渗透性都有很大影响、密度控制着岩体的完整性和岩块的块度,密度越大,岩体完整性越差,块度越小,导致岩体力学性质变差,渗透性增强、张开度、形态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及水力学性质存在明显影响、充填胶结特征经胶结的结构面力学性质改善,未胶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充填物成分、厚度、含水性和壁岩性质等、结构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可能滑移岩体的几何边界条件、形态、规模、滑动方向及滑移破坏类型;5、岩块的力学属性: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延性;1弹性:在一定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作用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大小的性质;2塑性: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外力去除后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或残余变形;3粘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瞬时完成,且变形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4脆性:物体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5延性: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6、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εv=εl+εd阶段:Ⅰ:孔隙裂隙压密阶段: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渐闭合,岩石被压密,早期非线性变形,呈上凹形,斜率随应力增大而增大,微裂隙的闭合在开始较快随后逐渐下降;Ⅱ:弹性变形至为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近似直线,开始为直线,应力增加,变为曲线,出现弹性极限,之后为塑性变形,出现新裂隙和微破裂,随着应力发展而发展,达到屈服极限;Ⅲ: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破裂不断发展,薄弱部位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次薄弱部位破坏,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达到峰值强度或单轴抗压强度;Ⅳ:破坏后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联合成宏观断裂面,岩块沿其滑移,试件承载力迅速下降但不为0;7、变形参数: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应力与轴向压应变之比;E=σ/ε初始模量:曲线原点处的切线斜率,Ei=σi/εi切线模量:曲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斜率,Et=σ2-σ1/ ε1-ε2割线模量:曲线上某特定点原点连线的斜率,通常取σc/2处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Es=σ50/ε50泊松比: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μ=-εd/εl8、结构面的强度性质分类:平直无充填的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充填~、非贯通断续~、有充填的软弱结构面;9、岩体中天然应力的分布特征1重力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点①重力应力场:以垂直应力为主,垂直应力大于水平应力;应力为压应力;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②构造应力场:应力有压应力,也可有拉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分布很不均匀,通常以地壳浅部为主;2地壳浅部3km原岩应力的规律:原岩应力是非稳定的应力场,其大小和方向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实测垂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体的重力;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10、各类结构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1整体状和块状岩体围岩:破坏形式主要有岩爆、脆性开裂及块体滑移等;2层状岩体围岩:破坏形式主要有:沿层面张裂、折断塌落、弯折内鼓等;3碎裂状岩体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常表现为塌方和滑动;4散体状岩体围岩:其变形破坏形式以拱形冒落为主;11、岩爆的产生条件1围岩应力条件;判断岩爆发生的应力条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洞壁的最大环向应力σθ与围岩单轴抗压强度σc之比作为岩爆产生的应力条件;另一种是用天然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σ1与岩块单轴抗压强度σc之比进行判断;σθ≤σc时,洞壁不出现岩爆;σc<σθ≤~σc时,洞壁围岩出现岩射和剥落;σθ>σc时,洞壁出现岩爆和猛烈岩射;另外,根据我国已产生岩爆的地下洞室资料统计,得出当岩体中最大天然主应力σ1与σc达到σ1≥~σc时,将产生岩爆;2岩性条件;当弹性变形能系数ω>70%时,会产生岩爆,ω越大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越大;12、影响岩爆的因素1地质构造;岩爆大都发生在褶皱构造中,岩爆与断层、节理构造也有密切的关系;2洞室埋深;随着洞室埋深增加,岩爆次数增多,强度也增大;此外,地下开挖尺寸、开挖方法、爆破震动及天然地震等对围岩也有明显的影响;13、影响岩体边坡变形破坏的因素1岩性;这是决定岩体边坡稳定性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构成边坡的岩体越坚硬,又不存在产生块体滑移的几何边界条件时,边坡不易破坏,反之则容易破坏而稳定性差; 2岩体结构;岩体结构及结构面的发育特征是岩体边坡破坏的控制因素;首先,岩体结构控制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稳定程度,其次,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往往是边坡块体滑移破坏的几何边界条件;3水的作用;水的渗入使岩土的质量增大,进而使滑动面的滑动力增大;其次,在水的作用下岩土被软化而抗剪强度降低;另外,地下水的渗入对岩体产生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这些都对岩体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4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体内裂隙增多、扩大,透水性增强,抗剪强度降低;5地形地貌;边坡的坡形、坡高及坡度直接影响边坡内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而影响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及边坡的稳定性;6地震;因地震波的传播而产生的地震惯性力直接作用于边坡岩体,加速边坡破坏;7天然应力;影响边坡拉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范围与大小;在天然应力大的地区开挖边坡时,由于拉应力及剪应力的作用,常直接引起边坡变形破坏;8人为因素;边坡的不合理设计、爆破、开挖和加载,大量生产生活用水的渗入等都造成边坡变形破坏,甚至整体失稳;。
矿山岩体力学知识点
矿山岩体力学知识点岩体力学是矿山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其在地下开采中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了解岩体力学的知识点对于合理设计和稳定的矿山开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岩体力学的主要知识点。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这些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岩石的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影响,也是评估岩石力学性质的基本指标。
2.应力与应变:应力是指在力作用下岩石内部的应力状态,包括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的应力。
应变是岩石在受力下发生的变形。
研究岩石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助于了解岩石在开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力学特性。
3.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发生变形和破坏。
弹性变形是岩石在小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可恢复变形,塑性变形是岩石在大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不可恢复变形,破坏是岩石超过其承载能力导致破坏的过程。
了解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规律可以指导矿山开采的安全与高效。
4.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与试验方法:准确获取岩石力学参数是进行合理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岩石强度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岩石断裂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和破坏特征,为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5.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岩体的稳定性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分析岩体力学参数、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因素,预测和评估岩体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措施,以确保矿山的安全运营。
6.岩石动力学:矿山开采中常伴随着岩爆、岩石震动等动力学问题。
了解岩石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岩爆的发生机制、岩石振动的传播规律等,对于预防和控制岩爆事故、减轻岩石震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7.岩石支护与巷道设计:在矿山开采中,为了稳定岩体结构,需要进行巷道支护和巷道设计。
岩石力学的研究可以指导巷道的合理设计、支护方法的选择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岩层间的相互作用与岩爆防控:在矿山开采中,岩层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岩体力学复习知识点
岩体力学复习知识点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一般认为它是均质的和连续的。
岩体: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区别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结构面: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它是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
结构体: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成为结构体。
2.岩体结构分为六类:块状结构、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3.风化作用: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之后,经受太阳辐射热、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结构逐渐破碎、疏松,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称为风化。
衡量岩石(块)风化程度的指标:(1)定性指标: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2)定量指标:风化空隙率指标Iw、波速比指标kv和风化系数kfδ等。
岩石风化分级:未微中等强全4.相对密度G s:岩石的干重量W s(KN)除以岩石的实体积V s(m3)(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重度(γw)的比值。
G s=W s / (V sγw)。
相对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量,其值可用比重瓶法测定,试验时先将岩石研磨成粉末并烘干;然后用量杯量取相同体积的纯水和岩石粉末并分别称重,其比值即为岩石的相对密度。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大部分岩石的相对密度介于2.50~2.80之间。
5.孔隙率n: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Vv与岩样总体积V之比。
孔隙比e:指孔隙的体积VV与固体的体积Vs的比值。
6.含水率w: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W w与岩石烘干重量W s的百分比。
w=W W / W s ×100%吸水率W a: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w与岩样干重量W s的百分率。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最新知识点
1.岩体力学:是研究岩体和岩体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在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温度场、地下水等)发生变化后,做出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2.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
3.岩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4.岩石和岩体的不同之处:岩体是由岩石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的综合体。
5.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最主要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情况。
6.岩石的构造:指组成岩石的成分在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
7.岩石按成因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8.岩体结构的两大要素:结构体和结构面9.岩体的力学特征:不连续性、各向异性、不均匀性、赋存地质因子特性、残余强度特性10.岩体力学的研究任务:1、基本原理方面2、实验方面3、实际工程应用方面4、监测方面11.岩石的质量指标:指描述岩石质量大小有关的参数,通常采用岩石单位体积质量的大小表示,包括岩石的密度和颗粒密度。
12.岩石的密度:指岩石试件的质量与岩石试件的体积之比13.岩石的颗粒密度P s:岩石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固体的体积之比(P s=m s/V c)14.岩石的孔隙性:是反应了岩石中微裂隙发育程度的指标。
15.岩石的吸水率:指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的质量之比16.岩石的吸水率分为:自由吸水率3a和饱和吸水率3saasa17.软化系数:指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与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的比值18.岩石的膨胀特性:通常以岩石的自由膨胀率、岩石的侧向约束膨胀率、膨胀压力19.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指岩石试件在无侧限条件下,受轴向里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承受的最大荷载,即R c=P/A20.岩石的抗拉强度:指岩石试件在受到轴向拉应力后其试件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21.岩石抗拉强度试验方法:1、直接拉伸法2、抗弯法3、劈裂法4、点荷载试验法22.岩石的剪切强度:指岩石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23.岩石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1、抗剪断试验2、抗切试验3、弱面抗剪切试验24. --------------------------------------------------------- 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低围压劈裂;中围压斜面剪切;高围压---塑性流动25.岩石模量有:初始模量、切线模量、割线模量26.脆性破坏:指应力超出了屈服应力后不表现出明显的塑形变形特性,这类破坏是脆性破坏27.扩容: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非线性的体积膨胀,且这一体积膨胀是不可逆的28.岩石的流变性包括:1、岩石的蠕变2、岩石的应力松弛3、岩石的长期强度29.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外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特性,也称作徐变。
岩体力学复习提纲
岩体力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何谓岩体力学?它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岩体的地质特征•岩块、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中天然应力•岩体中重分布应力•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工程处理与加固2.岩体力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工程地质研究法研究岩块和岩体的地质与结构特征,为岩体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地质模型和地质资料•试验法为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分析计算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数学力学分析法通过建立岩体力学模型和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预测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稳定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定量依据•综合分析法采用多种方法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工程的、地质的及施工的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结论第二章3.何谓岩块?岩体?试比较岩块、岩体与土的异同点。
岩块(Rock block 或Rock)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岩体(Rockmass)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5.何谓岩块结构?它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岩块的结构: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况与粒间连结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7.何谓结构面?从地质成因上和力学成因上结构面可划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1.原生结构面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
n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有层理面、软弱夹层、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等。
n岩浆结构面是岩浆侵入及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包括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各期岩浆岩之间的接触面和原生冷凝节理等。
n变质结构面在变质过程中形成,分为残留结构面和重结晶结构面。
岩体力学各章内容要点及重点
第七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 本章将主要介绍如下一些内容: 一、概述 二、岩体天然应力的分布特征 三、岩体天然应力的确定
? 其中,应重点掌握天然应力和重分布应力的基本概念;
掌握岩体天然应力的分布特征;掌握天然应力的测试
与计算方法。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三十三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三十三分。
? 在这一章中,岩石的 水理性质是本章的重点 。 通过这一章学习,应掌握 岩石的物理、水理性
质的定义及其指标,各种指标的定义、确定方
法。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三十三分。
第四章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 从岩体的定义,我们知道岩体是由岩块和结构面两个
基本要素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力学性质时,总是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三十三分。
第五章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 岩体中存在大量断层、节理等结构面,它是工程岩体区别 于深部岩体和其它工程材料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工程实践
中,我们发现工程岩体的失稳破坏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着松
软结构面破坏的,因此,结构面的存在不仅影响岩体的变
形与强度性质,而且还控制着岩体的变形与破坏机理。所
先研究岩块和结构面的力学性质,然后再研究岩体的 力学性质,我们学习时也遵循这一思路。所以,这一
章我们首先学习岩块的力学性质,主要内容如下:
一、岩块的变形 性质 二、岩块的 强度 性质 三、岩石的 破坏判据
? 以上内容是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也是岩体力学
研究的基础。希望大家重点掌握。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三十三分。
? 本章将主要学习如下内容: 一、岩体的 变形性质
二、岩体的 剪切强度 三、岩体的 动力学性质 四、岩体的水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复习参考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红色,加粗,楷体。
简答的题:蓝色,宋体,加粗。
填空的题:粉色,黑体,加粗。
选择的题:绿色,行楷,加粗。
第 0 章绪论一、地质体: 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块体及在结垢面切割下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占据地球 上一定空间的实体,称为地质体。
(名-1) 二、勘察专业所研究的岩体力学问题为: 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壳浅表层岩体变形及稳定性问题:岩石边坡、岩石地 基及硐室围岩等。
第 1 章 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1.1 概述一、岩体 1、概念: 岩体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 具有一定的 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是岩体力 学研究的对象。
(名-2) 2、岩体的组成由结构面网络及其所围限的岩石块体组成。
3、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非均匀、非连续、各向异性和多相性。
1.2 岩块及其特征一、概念:岩块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 体。
(名-3) 二、物质组成: 岩石是由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因此岩块的力学性质主要取 决于岩块的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三、岩块的结构与构造: 岩块的结构是指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 况与粒间连结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四、风化程度: 1、岩块的风化程度可用定性指标和某些定量指标表述。
2、判断岩块风化程度的定性指标主要有: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 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3、判断岩块风化程度的定量指标主要有风化空隙率指标和波速指标等。
4、风化空隙率指标(Iw)是快速浸水后风化岩块吸入水的质量与干燥岩块质 量之比。
5、波速指标: (1)风化岩块纵波速度 (2)波速比:风化岩块与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比值; (3)风化系数:风化岩块与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比值。
1.3结构面特征一、概念: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 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 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第四章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状态对岩体的工程性质的影响是指结构面的产状、形 态、延展尺度、发育程度、密集程度。 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对岩体是否沿某一结构面滑动起控 制作用。 结构面的形态:结构面的形态决定结构面抗滑力的大小,当结构 面的起伏程度较大,粗糙度高时,其抗滑力就大。 结构面的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内,延展尺度大的结构面, 完全控制岩体的强度。 结构面的密集程度:以岩体的裂隙度和切割度表征岩体结构面的 密集程度。
又A=h2,节理面的法向弹性变形量δ0=2δ,代入Boussnisq解,得 接触面为方形时,m=0.95,μ≅0.25,则上式变为
(二)节理的闭合变形 含啮合变形(配称实验)和压碎变形(非配称实验)。 下面介绍Goodman方法:
(1)结构面闭合试验(VmC的确定) 步骤: 1)备制试件; 2)作ζ-ε曲线(a); 3)将试件切开,并配 称接触再作曲线(b); 4)非配称接触,作曲线(c); 5)两种节理的可压缩性法向 Nhomakorabea切向
(1)有n个点接触,每个接触 面边长为h
(2)每个接触面受力相同
(3)每个接触面力学特性 相同
2、计算公式 半无限体上作用一个集中力的布辛涅斯克(Boussnisq)解
δ-变形量;Q-荷载;A-荷载作用面积;E、μ-弹性模量、泊 松比;m-与荷载面积形状因素有关的系数,方形面积m=0.95 设节理面的边长为d,作用于节理面上的应力为ζ,则作用 在每一个接触面上的荷载
统计结构面 实测结构面
V 级结构面--细小的结构面
• Ⅰ级 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 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
• Ⅱ级 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 • Ⅲ级 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 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Ⅱ、Ⅲ级结构面控制着工程岩体力学作用的边界条件 和破坏方式,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 ,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岩体力学复习重点资料..
第一章绪论岩体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连续性(2)非均质性(3)各向异性(4)岩体中存在不同于自重应力场的天然应力场(5)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之中,岩体中的水、温度、应力场,对岩体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第二章:岩石和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岩屑的集合体。
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结构面:是指地质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岩体: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石风化指标:定性指标: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定量指标:风化孔隙率指标和波速指标等。
风化系数;结构面规模:(1)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一般延伸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以上,破碎带宽约数米至数十米乃至几百米以上。
(2)Ⅱ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百米至千米单位。
(3)Ⅲ级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4)Ⅳ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及较发育的片理、劈理面等。
是构成岩块的边界面,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影响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分布状态。
(数十厘米-米)(5)Ⅴ级又称微结构面。
常包含在岩块内,主要影响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控制岩块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线密度和间距: 1、线密度(Kd)是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测线长度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
2、间距(d)则是指同一组结构面法线方向上两相邻结构面的平均距离。
RQD:岩体质量指标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与方向有关,按地质分层计算RQD值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2---5厘米为碎块状;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
岩体5种结构类型:1.整体状结构 2.块状结构 3.层状结构 4.碎裂状结构 5.散体状结构岩体工程分类的目的:通过分类,概括地反映各类工程岩体的质量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岩体力学问题,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物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提供参数和依据。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1.裂隙度:沿着某个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节理数量。
K=n/l2.结构面法向刚度:结构面产生法向变形所需的力。
法向弹性变形:δ=1.8σd^2/nEh3.岩石耐崩解性指数:反映了岩石在浸水和温度变化的环境下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
(将试块放入带有筛孔的圆筒内,使圆筒在水槽中以20r/min转10分钟,然后将留在圆筒内的岩块取出烘干,反复进行)4.围岩压力:开挖后岩体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
分类:松动压力、形变压力、冲击压力、膨胀压力5.松动压力:松动的岩体或者施工爆破所破坏的岩体等在自重的作用下,掉落在洞室上的压力6.围岩:由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
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就是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经应力调整后达到新的平衡的应力状态。
7.RQD:以修正的岩芯采取率确定的,采取岩芯采取率总长度与钻孔在岩层中的长度之比。
8.切割度:评价节理分割岩体程度的一个参数。
X=a/A爬坡效应:σ<σT,t=σtan(φ+β) 切齿效应:σ>σT,t=c+σtanφ+β9.边坡岩体的破坏形式:崩塌、滑坡、岩块流动、岩层曲折10.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判断:1.产状2.间距3.延展性(持续性)4.粗糙度和起伏度5.结构面面壁强度6.结构面的开度和充填物 7.结构面的渗透性8.结构面的组数和岩块尺寸11.影响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因素:1.地形2.地质构造形态3.岩体力学性质4.水5.温度12.岩石抗拉强度方法:1.直接拉伸法2.抗弯法3.劈裂法4.点荷载试验法13.RMR:岩石抗压强度R1,岩石质量指标R2,节理间距R3,节理状态R4,地下水状态R5,修正系数R614.洞室围岩压力的基本类型:松动压力、形变压力、冲击压力、膨胀压力15.岩体初始铅垂应力计算方法:σz=rH16.岩石在做单向压缩实验的破坏形式:1.圆锥形破坏2.柱状劈裂破坏17.岩石的流变特性:岩石的蠕变、岩石的应力松弛、岩石的长期强度18.平面应力应变问题:一般将受二向应力作用的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由于结构的限制,使其在某一方向上的应变为零的状态,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
矿山岩体力学知识点
一、基本术语/名词(1)体力:就是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2)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3)正应力:应力在其作用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4)剪应力:应力在其作用面切线方向的分量(5)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6)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7)主平面:该面只承受正应力,剪应力分量为零(8)主应力:与外力方向平行的正应力(9)静水压力:作用于静止液体两部分的界面上或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上的法向面力。
(10)偏斜主应力:(11)体积应变:单位体积物体的体积改变,等于直角坐标中3个正应变之和(12)连续性假设: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留下任何空隙(13)完全弹性假设:指的是物体能完全恢复原形而没有任何剩余形变。
(14)均匀性假设: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15)各向同性假设:物体的弹性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16)小变形假设:假定物体受力以后各点的位移都远远小于物体原来的尺寸,而且转角都远小于1(17)岩块:岩块是指从地壳岩层中取出来的,无显著软弱面的岩石块体(18)结构面: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界面(19)岩体:岩体是指天然埋藏条件下大范围分布的、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20)岩石的结构:是指决定岩石组织的各种特征的总合,通常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矿物或岩石碎屑颗粒的形状和大小,颗粒之间相互连结状况,以及胶结物的胶结类型等特征。
(21)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集合体之间,以及它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2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空隙)的质量(23)视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24)天然视密度:岩石在天然含水状态下的视密度(25)干视密度:岩石在温度为105—110度下干燥24h后视密度(26)饱和视密度: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视密度(27)孔隙性:是指岩石中孔洞和裂隙的发育程度(28)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29)孔隙比:是指岩石中各种孔洞和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积之比(30)碎胀性: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31)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破碎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32)压实性:岩石破碎后,在其自重和外加载荷的作用下会逐渐压实,体积随之减少,碎胀系数比初始破碎时相应地变小。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重点
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岩石的孔隙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的百分比。
2.岩石软化系数:岩样饱水状态的单轴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状态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3.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4.单轴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5.岩石的各项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现象。
6.岩石的扩容:是指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生的一种明显的非弹性体积变形。
7.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岩体与岩石的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8.岩石质量指标: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
9.围岩-支护共同作用:是指共同体两方面的耦合作用和互为影响的情况。
10.岩石的弹性: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去除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1.蠕变:当应力保持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
12.松弛: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二、填空1.结构体和结构面称为岩体结构单元或岩体结构要素。
2.结构面三种类型: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3.岩石种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沉积岩:火山碎屑岩、胶结碎屑岩、黏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
4.通过试件所确定的各种岩石强度指标值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试件尺寸、试件形状、试件三维尺寸比例、加载速率、湿度5.岩石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黏性变形6.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形特征:(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2)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3)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累进性破裂阶段)(4)破裂后阶段。
7.地应力成因: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引起的应力场、地幔热对流引起的应力场、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地温梯度引起的应力场、地表剥蚀产生的应力场8.地应力分布的规律:○1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4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但在不同地区,变化的速度很不相同、○5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也随深度呈线性增长关系、○6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7地应力的上述分布规律还会受到地形、地表剥蚀、风华、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性质、温度,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形和断层的扰动影响最大。
岩体力学 复习资料
第二章1、颗粒密度(ρs)ρs= ms/Vs2、块体密度(ρ)ρ=m/V注意:(1)ρs 与ρ的区别 (ρs>ρ)(2)ρs 与ρ的单位 (g/cm3 kg/m3)(3)测试方法(ρs---比重瓶法;ρ--量积法或蜡封法)干密度 饱和密度 6、水理性质1.吸水率(Wa):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mw1)与岩样干质量(ms)之比,用百分数表示2.饱和吸水率Wp是指岩石试件在高压(一般压力为15MPa)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mw2)与岩样干质量(ms)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即 反映岩石总开空隙的发育程度。
可间接判定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和抗冻性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Wa)与饱和吸水率(Wp)之比,称为饱水系数。
它反映了岩石中大、小开gργ=V m s d =ρ(108℃烘24h ) V V m v s s at ωρρ+=(浸水48h ) %1001⨯=sw a m m W %1002⨯=s w p m m W %100d d 00W p W V V n w p V ρρρ==⨯= %100d d a w a Vb b W W V V n ρρρ==⨯=饱水系数越大,说明常压下吸水后余留的空隙越少,岩石越易被冻胀破坏,抗冻性差4.软化系数(KR)为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σcw)与干抗压强度(σc)的比值岩石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和可溶性矿物,大开空隙较多,岩石的软化性较强,软化系数较小。
KR >0.75,岩石的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KR <0.75,岩石软化性较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抗冻系数(Rd):反复冻融后与冻融前干抗压强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质量损失率(Km):冻融试验前后干质量之差(ms1-ms2)与试验前干质量(ms1)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Rd >75%,Km <2%,抗冻性高吸水率Wa <5%、软化系数KR >0.75,饱水系数小于0.8的岩石,抗冻性高。
7.岩石的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力梯度或压力差作用下,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透水性。
岩体力学知识点
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物体。
岩体 由岩块和结构面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结构面 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
结构体 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
岩体结构1.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
2.结构体的规模、形态及其排列形式所表现的空间形态。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1.密度指标:岩石的颗粒密度s ρ、天然密度ρ、干密度d ρ、饱和密度sa ρ。
2.孔隙性:孔隙比e 、孔隙率n 。
3.水理性质:含水率ω、自由吸水率a W 、饱和吸水率sa W 、渗透系数K 。
4.抗风化特性:软化系数η、耐崩解性指数d I 、自由膨胀率H V 、侧向约束膨胀率HP V 、膨胀压力。
5.抗冻性:抗冻性系数f K 。
刚性试验机工作原理当试验机刚度Km 大于岩石刚度Ks 时,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机附加给岩石的能量比岩石所能承受的能量小,要岩石继续产生应变必须依靠外荷载的加载做功才能实现。
因此,当试验机刚度大于岩石刚度时,才能记录下岩石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曲线形态 岩石特性 代表岩石直线型(弹脆性) 具有很明显的弹性特性的岩石 石英岩 玄武岩下凹型(弹塑性) 具有明显的塑形变形的岩石 石灰岩 粉砂岩上凹型(塑弹性) 具有较大的孔隙但较为坚硬的岩石 片麻岩S 型(塑弹塑型) 多孔且具有明显塑性的岩石大理石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指在刚性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所获得的包括岩石达到峰值应力之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压密阶段:岩石内的微裂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闭合,岩石压密。
曲线上凹,应变率随应力增加而减小,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弹性阶段:初期裂隙压密后,岩石强度暂趋稳定。
曲线近似呈直线,弹性模量为常熟,很大程度上为可恢复的弹性变形。
(弹性模量泊松比)塑性阶段:曲线呈下凹状,有应变软化现象;塑性变形,变形不可恢复。
应变软化阶段:曲线斜率为负,软化现象显著,试件承载力随变形的增大而迅速下降。
岩体力学复习要点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2.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研究法、试验法、数学力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3.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4.结构面: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5.岩块的结构: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况与粒间连结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6.岩块的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
7.结构面迹长:是指结构面与露头面交线的长度.8.岩体质量指标RQD: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长度之和与钻孔总进尺的百分比。
9.岩石的吸水性: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吸水性。
10.岩石的软化性: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软化性11.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性质。
12.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因素:岩块的抗压强度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和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岩石本身性质方面的因素,如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颗粒大小、连结及微结构发育特征等)、密度及风化程度等等;二是试验条件方面的因素(试件的几何形状及加工精度、加载速率、端面条件、湿度和温度、层理结构)13.剪切强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剪切强度14.岩石的破坏判据:一、库仑—-纳维尔判据适用条件:低应力或坚硬、较坚硬的岩石的剪切破坏.15.二、莫尔判据16.1。
斜直线型:同库仑--纳维尔判据17.2. 二次抛物线型:适用条件:高应力或软弱、较软弱岩石的剪切破坏18.3。
双曲线型:适用条件:中等应力或较坚硬岩的剪切破坏。
三、格里菲斯判据适用条件:非常适用于脆性岩石的拉破坏。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岩石材料的特殊性:岩石材料不同于一般的人工制造的固体材料,岩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具有各种规模的不连续面和孔洞,而且还可能含有液相和气相,岩石远不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弹性连续体。
2. 岩石与岩体的区别:(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他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2)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他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起决定作用的是岩体强度,而不是岩石强度。
3. 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
结构面即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与不连续面。
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称为结构体。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 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的体积(Vv)与岩石固体的体积的比值。
孔隙率:是指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吸水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之比的百分率。
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多少盒细微裂隙的连通情况。
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时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扩容:岩石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当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蠕变:应力恒定,变形随时间发展。
松弛:应变恒定,应力随时间减少。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长期强度:当岩石承受超过某一临界应力时,其蠕变向不稳定蠕变发展,当小于该临界值时,其蠕变向稳定蠕变发展,称该临界值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2. 岩石反复冻融后强度下降的原因:①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涨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②当温度减低到0C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学复习资料1.孔隙⽐:空隙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的⽐值2.孔隙率:岩⽯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试样总体积的百分⽐3.吸⽔率:⼲燥岩⽯试样在⼀个⼤⽓压和室温条件下吸⼊⽔的重量与岩⽯⼲重量之⽐的百分率4.渗透性:指在⽔压⼒作⽤下,岩⽯的孔隙和裂隙透过⽔的能⼒5.抗冻性:岩⽯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6.扩容:岩⽯在荷载作⽤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的⼀种明显的⾮弹性体积变化7.流变:岩⽯在⼒的作⽤下发⽣与时间相关的变形的性质8.蠕变:在应⼒为恒定的情况下,岩⽯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现象9.松弛:在应变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岩⽯的应⼒随时间⽽减少的现象10.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与应⼒的现象11. 长期强度:岩⽯的强度随外荷载作⽤时间的延长⽽降低,通常把作⽤时间t→∞的强12.度称为岩⽯的长期强度.13. 岩⽯的三向抗压强度:岩⽯在三向压缩荷载作⽤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压应⼒14. 影响岩⽯强度的主要试验因素:端部效应,试件的形状尺⼨,加载速度15. 什么是岩⽯的全应⼒—应变曲线?什么是刚性试验机?为什么普通材料试验机不能得出岩⽯的全应⼒—应变曲线?全应⼒—应变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即Ⅰ曲线稍微向上弯曲,属于压密阶段,这期间岩⽯中初始的微裂隙受压闭合;Ⅱ接近于直线,近似于线弹性⼯作阶段;Ⅲ曲线向下弯曲,属于⾮弹性阶段,主要是在平⾏于荷载⽅向开始逐渐⽣成新的微裂隙以及裂隙的不稳定;Ⅳ应变软化阶段5默察阶段符合压⼒机刚度⼤于试件刚度的压⼒试验机称为刚性压⼒机试验。
压⼒机的特性对岩⽯破坏过程有很⼤影响,压⼒机在对试件加压的同时本⾝变形也相当⼤,⽽当试件破坏来临时,积蓄在压⼒机内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从⽽引起试验系统集聚变形,试件碎⽚猛烈飞溅。
16. 简要叙述库伦、莫尔和格⾥菲斯岩⽯强度准则的基本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库伦:若⽤σ和τ代表受⼒单元体某⼀平⾯上的正应⼒和剪应⼒,则这条准则规定:当τ达到如下⼤⼩时,该单元就会沿此平⾯发⽣剪切破坏,即▏τ▕=fσ+c莫尔:在极限时滑动⾯上的剪应⼒达到最⼤值τf ,并取决于法向压⼒和材料的特性τf =f(σ)格⾥菲斯:假定材料中存在许多随机分布的微⼩裂隙,材料在荷载作⽤下,裂隙尖端产⽣⾼度的集中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型物体。
岩石有其自身的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性质、结构、构造等的存在和变化,都会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影响。
岩体:是地质体的一部分。
它位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是在各种宏观地质界面(断层、节理、破碎带、接触带、片理等)分割下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Ⅰ阶段(o-a段):裂纹压密阶段。
随着裂纹闭合,岩石刚度增大,曲线上凹。
岩石的初始模量反映了张开裂纹的闭合刚度。
Ⅱ阶段(a-b段):岩石线性变形阶段。
曲线呈直线,但加卸载曲线不重合。
除岩石弹性变形外,存在闭合裂纹的滑动。
Ⅲ阶段(b-c段):裂纹稳定扩展的非线性变形阶段。
曲线开始下凹。
岩石中微裂纹开始扩展,并出现新的微裂纹。
岩石体积由压缩变为膨胀,即出现扩容现象。
属破坏的前兆。
Ⅳ阶段(c-d段):裂纹加速扩展至岩石破裂阶段。
曲线进一步下凹。
岩石中微裂纹贯通,并出现宏观裂纹。
逐级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第一次加、卸载变形有3种情况:完全弹性恢复、弹性滞后、残余变形。
●应变强化现象:多次加卸载时,每一次卸载曲线及重新加载曲线的斜率都要比原先的加载曲线的斜率大;●塑性滞环:重新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在一条曲线上,形成一个闭合环;●岩石记忆现象:重新加载时当荷载回升到开始卸载时的荷载时,变形曲线不是按重新加载曲线上升,而是按初次加载曲线上升。
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会在比峰值应力低的应力水平下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使岩石发生疲劳破坏时循环荷载的应力水平的大小,称为——疲劳强度。
三个特点:●疲劳强度<峰值强度;●疲劳强度不是定值,它与循环荷载持续时间(循环次数)有关,循环次数越多,疲劳强度越小;●存在一个极限应力水平,当循环荷载的应力低于此值时,无论循环荷载持续时间多长,岩石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延性破坏与延性流动:指岩石发生较大的永久变形后导致的破坏,且破坏后应力降很小。
应变增加而不出现破裂时称为“延性流动”。
流变性:在外部条件不变时,应力或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流变性包括以下几方面:●蠕变:指在恒定应力或应力差的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松弛:指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现象。
摩尔强度理论表述: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时,某剪切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个取决于正应力与材料性质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当岩石中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超过该面上极限剪应力值时,岩石破坏。
这一极限剪应力值,又是作用在该面上法向压应力的函数。
○1用摩尔应力圆来表示一点的应力状态○2把应力圆与强度曲线联系起来,建立摩尔强度准则。
○3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莫尔理论的评价——剪破坏强度理论优点:①比较全面反映了岩石的强度特性。
②真实地反映了岩石抗剪强度与正应力有关的事实。
③受拉区闭合,范围小,反映了岩石抗拉强度低的事实,三向等拉时,缩于曲线与σ轴的交点,三向等拉是会破坏的。
④受压区是开放的,三向等压时,莫尔圆缩为一点,不能与强度曲线相切,故认为三轴等压时,岩石不会破坏。
⑤莫尔理论简单、实用、方便。
问题:①忽略了σ2影响,与试验有出入②对拉应力区强度线形式研究不够,也不适应蠕变、膨胀等情况。
●剪胀角(αn)的影响因素:—结构面粗糙程度。
愈粗糙,αn愈大。
用粗糙度系数JRC表示;—正应力。
当正应力较小时,沿凸起体上滑的阻力愈小,剪胀量较大,αn愈大。
反之,当正应力较大时,上滑阻力愈大,剪胀量及αn愈小。
—结构面两壁岩石强度。
强度愈大,凸起体愈不容易剪断,愈易发生剪胀,αn愈大。
可见,剪胀角不是一个常数。
不同于起伏角i有充填物的软弱结构面的强度与下列因素密切有关。
●充填物的物质成分:-强度随粘土含量增加而降低;-随碎屑成分增加、颗粒增大,强度增高;-颗粒成分不同,也影响剪切破坏机理,煎应力—剪位移曲线有差异。
●充填物结构的影响:泥化夹层:岩体中软弱岩层在层间错动与地下水的长期物理化学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构疏松、颗粒大小不均、多呈定向排列、粒间连接微弱的特殊软弱层。
●充填程度和厚度的影响:充填物质厚度d与起伏差h的比为充填度。
充填度越小,结构面强度越高●粘滑的概念:在剪切过程中,剪应力与剪位移不稳定变化,剪应力时常出现断续的张弛、剪位移时常发生急跃,这种现象称为——粘滑或粘滑振荡。
结构面对岩体变形的影响—结构效应●结构面方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用力与结构面方向之间夹角的不同,而使岩体变形出现差异。
对于仅发育1~2组结构面的岩体尤其如此。
●结构面性质的影响:●结构面性质的影响:结构面性质:张开程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性质等。
●结构面密度的影响:结构面密度指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通常可用两个指标间接反映:○1岩体质量指标RQD○2岩体纵波波速与岩石纵波波速比值●结构面组合方式的影响●节理化岩体的破坏方式:(1)轴向劈裂:高角度结构面和低围压时。
(2)沿结构面滑动破坏:夹角在30~50,低围压时。
(3)切穿岩石材料的破坏:高围压,形成共扼剪切破坏。
(4)部分沿结构面、部分沿岩石材料的破坏。
(5)松胀解体破坏:岩体中的裂隙在受力条件下发生扩展、张开,岩块发生偏转、压碎,使岩体破坏。
裂隙多、围压低的情况下会发生松胀破坏。
●“围压对节理化岩体强度的影响”小结:(1)围压的大小,影响岩体的破坏方式。
低围压时,呈劈裂、沿结构面滑动、松胀解体破坏;高围压时,呈共扼剪切破坏。
(2)围压增大,岩体的抗剪强度增大,但并非呈直线关系。
围压低时增加得快,围压高时强度增加慢。
(3)随围压增加,岩体中的结构面的力学效应逐步减小,当围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岩体中的结构面效应会完全消失,岩体破坏也从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
硐室开挖后,周围的岩石产生如下变化:——周围岩石向洞内膨胀的同时,硐壁及其附近发生切向压缩变形;——导致径向压缩应力降低;切向应力增大;上述应力降低和增大的程度,随着远离硐壁而逐渐减弱,到达一定距离后基本无影响。
应力重分布——硐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石的上述应力变化。
围岩——硐室周围应力重分布影响范围内的岩石。
围岩压力——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围岩的变形挤压力或坍塌岩体的重力称为围岩压力。
●如果岩石的强度比较低,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中不仅产生弹性变形,还产生了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塑性(塑流)变形,支护的结果限制了这种变形的发展,故而引起围岩压力。
由于重分布应力使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所引起的围岩压力——形变围岩压力。
●当岩体比较破碎时,围岩应力极易超过岩体强度,使破碎岩体松动塌落,直接作用于支护结构上。
由塌落岩体重量引起围岩压力——塌落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
●当岩体存在一些较大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大的块体时,开挖硐室后,大块体常常产生向硐内塌落或滑动。
由块体塌落或滑落产生的围岩压力——块体塌落围岩压力。
●软岩由于遇水膨胀、崩解,所产生的围岩压力——膨胀压力。
●岩石由于弹性应变能的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围岩压力——冲击压力(冲击地压)。
普氏理论的基本前提:硐室围岩为几乎无粘聚力的松散体;硐室上方能形成稳定的压力拱(一般认为:当埋深>2.0~2.5倍拱高时,才能形成压力拱)。
●普氏把岩体看作松散体。
这与大多数岩石的实际情况不符。
●普氏理论中的岩石坚固性系数f,不是岩石的特性参数,也无法通过试验获得;●按普氏理论,顶部围压在顶部中央最大。
但许多工程中,最大顶压常偏离拱顶。
●按普氏理论,围岩压力只与硐室跨度有关,而与硐形、上覆岩层厚度、施工方法、程序等无关。
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但是,普氏理论,公式简单、使用方便。
若实际情况符合其假设,也常常获得满意结果。
●斜坡变形(slope deformation) ——指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和局部破裂。
●斜坡破坏(slope failure)——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斜坡岩(土)体在整体破坏前、破坏面贯通或接近贯通的瞬间状态——极限状态。
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极限抗力。
K 的主要影响因素:●滑面抗剪参数tgφ、c ——增加tgφ、c ,K增大;●滑面倾角α ——增加α ,K降低;●滑体高度h (或坡高H) ——c≠0时,增加高度,K降低;c=0时,对K无影响。
●地下水的影响:●地震的影响:●表层滑动——坝基强度>>坝体强度;坝基坚硬无软弱结构面,沿坝基-坝体接触面发生的破坏。
——清基不好,或坝基表层岩石强度<坝基-坝体接触面强度,沿坝基表面的软弱层发生的破坏。
●深层滑动——坝基岩体内存在各种软弱结构面,且与临空面组合能构成危险滑移体,在库水推力作用下,沿软弱面破坏。
——坝基岩石为软岩,各种软弱面的发育分异不显著时,深部破裂面受最大剪应力带控制的情况。
●混合滑动:部分沿坝基-坝体接触面,部分沿坝基内某一软弱面产生的滑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