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折页
二级AOAWord单项题操作步骤
![二级AOAWord单项题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551580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第一题1操作步骤:1.新建“页面设置.docx”,打开后编辑。
2.输入“中国美国日本”六字不换行。
3.鼠标分别定位到中国和美国后面,选择“页面布局”——“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使得文件共分为三个页面三个节。
4.将第一页“中国”两字设置样式为“标题1”。
5.设置第一页的页面,选择“页面布局”——“页面设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6.选择“版式”中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页边距”中的“纸张方向”为“纵向”、“纸张”中的“纸张大小”为“16开”,选择“应用于”“本节”后单击“确定”按钮。
7.选择“插入”中的“页眉”,点击“编辑页眉”,在页眉位置输入“China”并选择“居中”,也可以在第一页页眉位置双击进入页眉的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击“关闭页眉页脚设置”,或鼠标双击正文位置,完成页眉设置。
8.根据题目要求,如上题完成第2页、第3页的设置。
在设置第2、3题页面时必须在页眉页脚设计时点击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并输入本页的页眉内容。
9.光标定位到第二页,选择“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在“版式”选项卡下,单击“行号”按钮,选中添加行号,起始编号选为“1”,点“确定”按钮完成添加行号操作。
10.设置完成后保存文件。
2操作步骤:1.新建“SJZY.doc”,打开后编辑。
2.选择“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在“纸张”选项卡中,“纸张大小”下选择“A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3.通过“页面布局”——“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连续插入3页。
4.第1页中,输入页面(一)的内容“邀请函”,选中后,选择“开始”——“居中”;选并设置字体和字号。
5.选择“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在“版式”选项卡中,设置“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居中”,“应用于”中选择“本节”;在“文档网格”选项卡中,设置“文字排列方向”为“垂直”,“应用于”中选择“本节”。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6.第2页中,输入页面(二)的内容。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第二章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4267c9393968011ca3009167.png)
脚注、尾注的交叉引用同理。
35
注释练习
为毕业论文的图、表创建题注和交叉引用。
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创建尾注。
36
二、样式设置—目录
论文撰写的最后需要生成目录。 目录定位了文档中标题、关键词所在的页码,便于阅 读和查找。 目录由正文中的标题自动生成。
37
二、样式设置—目录
创建目录: Word2003: 插入->引用->目录和索引 修改目录:
word2003:工具->修订,文档进行修订状态。
接受修订
拒绝接受修订 word2003:审阅->
43
三、文档修订—修订
word2007:审阅->单击修订按钮,文档进行修订状
态。
接受修订
拒绝接受修订
word2007:审阅->
44
案例二 电子海报赏析
电子海报制作
主题 目标观众群 风格 设计 具体制作
1)一级标题字体不大于三号,黑体加粗;
2)二级标题比一级标题小半号,黑体加粗;
3)三级标题比上一级标题小半号,黑体加粗;
4)正文内容五号宋体。
以上内容一律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两端对 齐排版。
31
二、样式设置—文档注释
脚注:每页底部,对文档某些专有名词或术语的注释 尾注:位于文档结尾,用于列出参考文献 Word2003: 插入->引用->脚注 Word2007: 引用->脚注
一、版面设计
毕业论文的版面设计包括: 页面设置 撰写论文的视图设置 分割符设置 页眉页脚设置
一、版面设计—页面设置
Word2003:文件 ->页面设置 Word2007:页面布局 ->页面设置
印后加工工艺
![印后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d863d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0.png)
《印后加工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03120英语名称:Post-press Finishing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必修专业课程。
印后加工是印刷工业产品成型与增值的主要技术方法,印后加工工艺与流程正伴随现代印刷工业中印刷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满足日益提升的印刷高品质和印刷增值的需要。
本课程主要学习印后加工技术和表面整饰的工艺及其实现方法。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印后加工中各种印后加工技术方法的原理、设备特点、工艺流程和作业规范,并应用相关知识来实现产品各种印后加工,解决生产流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全面掌握印后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印后加工的技术工艺方法、设备构成及其应用要点,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印后加工中各种印后加工技术方法的原理、设备特点、工艺流程和作业规范,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关知识来实现印刷产品各种印后加工,解决生产流程中的技术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种印后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教学难点:印后加工技术和表面整饰的实现方法四、本课程的特色本课程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技术型课程。
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与研讨,使学生在全面系统的掌握印后加工中各种印后加工技术方法的原理、设备特点、工艺流程和作业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相关知识来实现印刷产品各种印后加工,解决生产流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五、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六、本课程教学时数和考核方式:1. 总学时:42学时(其中讲课28学时,教学实训14学时)2. 考核方式:考查。
闭卷,纸质。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印后加工》,吴艳芬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八、教学进度和时间分配:学时分配表附:《印后加工》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实践课程的性质:必修实践课程的目的:掌握各类印后加工的原理与方法实践课程的任务:印后加工工艺及其典型印后加工工艺流程二、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印后加工及其原理2、了解裁切工艺3、了解模切工艺4、了解折页配页工艺5、了解装订工艺6、了解表面整饰工艺三、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四、考核方法(包括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实习报告要求正确阐述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成败原因2. 设计方案要求对实验过程及其控制数据进行正确的设定,对器材正确描述3. 各类实习样本要求提供印后加工设备分类、技术参数五、主要参考书1. 印刷媒体技术手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 印后加工印刷工业出版社。
印刷概论重点
![印刷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a7687f31b765ce050814b9.png)
第一章1、纸是由东汉蔡伦发明的。
2、笔、纸、墨的相继发明,为印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盖印与拓石是印版出现的雏形。
盖印和拓石为以后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
3、雕版印刷技术和活字版印刷术是印刷术发明史上两大里程碑事件。
4、《金刚经》是印刷史上第一部载有明确日期的印刷作品(使用雕版印刷术·唐)5、宋朝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公元1000年左右)6、印刷术的发明历程:木——铜——铅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德国人约翰·古登堡)铅活字的出现为现代印刷技术奠定了基础7、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人古登堡8、印刷种类并举例说明A.书刊印刷(书籍、期刊等)B.报业印刷(报纸等)C.包装印刷(包装盒等)D.商业印刷(各种票据、发票、车票、门票等,账簿、表格等)E,有价钞券印刷(钞票、邮票、彩票等)F,工业印刷(烫金、软管、箔片等)9、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10、印刷品的生产需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
11、印刷五要素A,原稿:作用是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
原稿的分类分为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等。
B,印版: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印版表面分为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
印版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
C,油墨:作用是成像物质。
常规油墨(CMYK)D,承印物:作用是接受油墨并呈现图文。
纸张的分类: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克重的概念:就是1平方米纸张的重量E.印刷机械:作用是使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12、印刷的分类,从工艺而言,分为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两种方式。
13、印刷的四种类型A凸版印刷原理:墨辊首先滚过印版表面,使油墨粘附在凸起的图文部分,然后承印物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接触,在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便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代表是柔性版印刷、木板年画(此种方式较为环保)B凹版印刷原理:印刷时,先使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去除,而图文部分仍保留在“孔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2第二章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2第二章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5df68b7e804d2b160b4ec0fa.png)
书籍的版式设计
CHAPTER 6
书籍装帧的创新性设计
CHAPTER 7
CONTENTS
07
项目案例分析
第二章
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第二章 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第一节 书籍的开本、比例
第三节 书籍的装订
知识重点、课后练习
第二节 书籍的印张
第四节 书籍的结构要素及设计方法
第一节 书籍的开本、比例
一、开本 二、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诗集 狭长的小开本比较适合诗集类的题材,开本大小往往根据 诗歌行文特点,例如行短且换行较多的形式而决定。
教材类 狭长的经典著作、理论类书籍和教材常常采用32开本的比 较常见,这也是根据这类书籍的篇幅大小决定的。
二、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儿童类读物
儿童和青少年类读物更适宜采用较大的开本,因为这类书 籍依据内容要求,常常有大量图文穿插、图片形式大小不 固定,所以正方形的开本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比较适 合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更小的幅面。几何级数开切法其优点是合理、正规、纸张利用率高,装订较方便。直线开切 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 法是对纸张有横向和纵向的直线开切,这类开切法对纸张的利用也比较高,但缺点是页数的
单双数不易控制。纵横混合开切法在普通的切割工艺中不是特别常见,且极易造成纸张边角 料的浪费,但此类切割方法在异型书籍的制作中常常用到。
一、开本
1、什么是开本?
书籍不同尺寸的幅面大小被称之为开本。 书籍印刷纸张大小的确定是以整开纸为基本单 位,每整开纸平均折叠和裁切后的不同大小尺Leabharlann 寸则称为多少开。(图2-1)
图2-1 印刷成品尺寸开本度表
一、开本
第5章.折页
![第5章.折页](https://img.taocdn.com/s3/m/841e15908762caaedd33d4a8.png)
1-折页辊;2-折页辊;3-轴承座;4-轴套;5-滑动轴套;6-压 簧;7-螺杆;8-垫圈;9--螺母;10-垫管;11、12、13-齿轮
2、栅栏式折页机
(1)特点
折页速度快,但不适合折幅面大、薄而软的纸张。
(2)应用
最大折页为对开。
2、栅栏式折页机
(3)工作原理
利用折页栅栏与相对 旋转的折页辊和挡板 相互配合完成折页工 作的。 采用栅栏、折页辊和 挡板,使前进的纸张 在栅栏中撞击挡板, 强迫其弯折,然后通 过折页辊形成折缝并 将其送出,完成一次 折页过程。
3、栅刀混合式折页机
既有刀式折页机构,又有栅栏式折页机构。
结构特点: 一、二折采用栅栏式结构,折页速度快; 三、四折采用刀式结构,折页质量好、性 能稳定; 机器占地面积小,折页方式多,折缝结实 不起皱褶; 机器操作维修及保养方便,所需辅助时间 少。
实例:ZYHD490电控刀混合式折页机
折页精度高,书刊折缝压的实,但折页 速度较慢。
(2)应用
适用于大幅面印张的折页。
(3)组成
给纸系统、折页系统和 电器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4)折页机折页原理
(5)刀式折页机主要机构
①折刀运动机构 往复摆动式
往复移动式 往复摆动式机构
折刀
折页辊
折刀的运动形式
往复移动式机构
② 折页辊
折页辊结构:
影响折缝压实程的含水量在10 %~12%之间为宜。 4、折缝方向。 在纸张纤维的排列方向和折缝垂直时, 折缝容易压实。
5、折页次数。 应当根据每次折叠后书帖的厚度,调整 折页辊间的间隙,以增加下一折页辊间的压 力。 6、 折页方式。 对于平行折页方式来讲,混合折页方式 的折页辊间的压力应当增大,垂直折页方式 的折页辊间的压力应当更大些。
排版工艺 第二章第二节
![排版工艺 第二章第二节](https://img.taocdn.com/s3/m/25658d3b10661ed9ad51f35c.png)
重点
整个排版的制作过程以及表格的制作与排版
难
点
各图元包括底纹渐变效果的制作、相关菜单的熟练应用
教学回顾
文字手册的排版方法,标题的定义格式方法,以及如何制作折页,确定页码顺序和方向进行单页拼大版
说
明
穿插讲解照排机输出相关知识,包括Postscript,PS打印机和RIP等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
科
目
排版工艺
第二章第二节
课题:图文手册的排版
授课
日期
课时
班级
授课方式
理论教学结合计算机软件讲解
作业
题数
2
拟用
时间
4小时
教学目的
掌握16开,图文手册的排版:
要求:成品规格为260mm*185mm,版心为210 mm *145 mm,单页书眉为每篇论文的标题,双页为书名
选用教具挂图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
一、制作单页排版:
1、图文素材的采集、处理与格式转换;
2、设置版面、页边空、出血以及页码,设置分栏格式,设置标题格式,编辑数学公式;
3、制作表格,插入图形,并各自设置好“图文互斥”关系,用正确工具画好图,排好版面;
4、制作背面标题“春与秋”特殊字体和效果,点击“变体字”选择立体、空心、带边框和勾边;
2、用方正文合拼大版
a、点击“开始/程序/Founder/Joint3.0折手,“新建”折手模板,“折手作业“填入合适数字;
b、改变出血、改变页面方向、改变页码,选择裁切标记,添加折叠标记,完成模板制作;
c、点击“文件/折手作业”,选择“平订”加上帖标,打开刚好制作好的模板,“添加”“目录.PS文件;
包装与印刷技术作业指导书
![包装与印刷技术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031bd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c.png)
包装与印刷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包装技术基础 (3)1.1 包装材料的分类与特性 (3)1.1.1 包装材料的分类 (3)1.1.2 包装材料的特性 (4)1.2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4)1.2.1 保护功能 (4)1.2.2 实用性 (4)1.2.3 美观性 (4)1.2.4 经济性 (4)1.2.5 环保性 (4)1.3 包装结构及制图 (4)1.3.1 包装形状 (4)1.3.2 包装尺寸 (5)1.3.3 包装结构设计 (5)1.3.4 包装制图 (5)第2章印刷技术概述 (5)2.1 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5)2.1.1 古代印刷技术 (5)2.1.2 近代印刷技术 (5)2.1.3 现代印刷技术 (5)2.2 印刷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5)2.2.1 凸版印刷 (6)2.2.2 平版印刷 (6)2.2.3 凹版印刷 (6)2.2.4 孔版印刷 (6)2.2.5 数码印刷 (6)2.3 印刷工艺流程 (6)2.3.1 设计 (6)2.3.2 制版 (6)2.3.3 印刷 (6)2.3.4 后加工 (6)第3章纸质包装印刷技术 (7)3.1 纸质包装材料的选择 (7)3.2 印前制作与制版 (7)3.3 柔性版印刷技术 (7)3.4 凹版印刷技术 (7)第4章塑料包装印刷技术 (7)4.1 塑料包装材料的特点与分类 (7)4.2 塑料印刷的制版工艺 (8)4.3 丝网印刷技术 (8)4.4 热转印技术在塑料包装中的应用 (8)第5章金属包装印刷技术 (8)5.1 金属包装材料及其印刷特性 (8)5.1.1 金属包装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8)5.1.2 金属包装材料的印刷适应性 (8)5.2 金属印刷的制版与印刷工艺 (8)5.2.1 制版工艺 (8)5.2.2 印刷工艺 (9)5.2.3 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9)5.3 金属包装的后续加工工艺 (9)5.3.1 覆膜工艺 (9)5.3.2 烫金工艺 (9)5.3.3 植绒工艺 (9)5.3.4 其他后续加工工艺 (9)第6章玻璃与陶瓷包装印刷技术 (9)6.1 玻璃与陶瓷包装材料的特点 (9)6.1.1 玻璃包装材料特点 (9)6.1.2 陶瓷包装材料特点 (10)6.2 玻璃与陶瓷印刷工艺 (10)6.2.1 玻璃印刷工艺 (10)6.2.2 陶瓷印刷工艺 (10)6.3 玻璃与陶瓷包装的后续装饰工艺 (10)6.3.1 玻璃包装后续装饰工艺 (10)6.3.2 陶瓷包装后续装饰工艺 (10)第7章功能性包装印刷技术 (10)7.1 防伪印刷技术 (10)7.1.1 概述 (10)7.1.2 热敏变色防伪技术 (10)7.1.3 激光防伪技术 (11)7.1.4 紫外荧光防伪技术 (11)7.2 智能包装印刷技术 (11)7.2.1 概述 (11)7.2.2 温湿度传感器印刷技术 (11)7.2.3 二维码印刷技术 (11)7.2.4 NFC印刷技术 (11)7.3 绿色包装印刷技术 (11)7.3.1 概述 (11)7.3.2 水性油墨印刷技术 (11)7.3.3 无溶剂复合技术 (11)7.3.4 可降解材料印刷技术 (12)7.3.5 节能减排印刷技术 (12)第8章包装印刷质量控制 (12)8.1 印刷色彩管理 (12)8.1.1 色彩管理基本原理 (12)8.1.2 印刷色彩校正 (12)8.1.3 色彩管理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 (12)8.2 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 (12)8.2.1 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12)8.2.2 印刷质量评价指标 (12)8.2.3 印刷质量评价标准 (13)8.3 印刷质量故障分析与排除 (13)8.3.1 印刷质量故障类型 (13)8.3.2 印刷质量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3)8.3.3 印刷质量故障预防措施 (13)第9章包装印刷设备与工艺 (13)9.1 印刷设备的选择与维护 (13)9.1.1 设备选择原则 (13)9.1.2 设备选型实例分析 (13)9.1.3 设备维护与管理 (14)9.2 常见包装印刷工艺参数设置 (14)9.2.1 柔版印刷工艺参数设置 (14)9.2.2 凹版印刷工艺参数设置 (14)9.2.3 丝网印刷工艺参数设置 (14)9.2.4 数字印刷工艺参数设置 (14)9.3 包装印刷自动化与智能化 (14)9.3.1 自动化设备简介 (14)9.3.2 智能化技术与应用 (14)9.3.3 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制造 (14)第10章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数字印刷技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14)10.2 可持续发展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实践 (15)10.3 包装印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5)10.4 新技术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应用前景 (15)第1章包装技术基础1.1 包装材料的分类与特性包装材料是包装技术的基础,其分类与特性直接关系到包装的保护、美观、经济及环保等功能。
2第二章--印刷的基础知识
![2第二章--印刷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5411a92d0d233d4b14e69f5.png)
• •
•
这种纸是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的,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志,不宜长期存放 。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等。必须使用印报油墨或书籍油墨,油墨粘 度不要过高,平版印刷时必须严格控制版面水分。
这种等级的纸重量较轻,主要用于杂志、期刊和目录等的出版。SWOP规范(卷筒纸胶印出版规范)就 是在这种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涂料木浆纸可以包含再生纤维。这种等级的纸常以卷筒纸的形式供应 ,但是一些厂商根据特殊的供货要求,也提供单张纸。 优质光亮和无光/粗面无关铜版纸 这种级别的纸有卷筒和单张纸两种形式。它们常具有较高的基重(基重较高的文本和封面页)。这种 纸的涂料成分含量较大,具有增强油墨的叠印量,且印刷光泽度高,墨层的平滑度好的特点。光亮纸和 无光纸在涂料组分和生产工艺上都有不同。设计者对光亮纸或无光纸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最终用户的 使用要求和客户的喜好。这种级别的纸用于年终报告、销售手册、艺术复制和海报等方面,并以此命名 了一些产品。
网点面积覆盖率
印刷上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表示油墨的多少
加网线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网线数的常用单位是lpi(lines perinch,线/英寸), 简称为“网线”。
常见的印刷品的加网线数:
巨幅海报:20-30线
一般的报纸:80-133线
一般的期刊和书籍:120-150线
套准
用两种以上的油墨来印刷时,油墨能够准确地叠加,当 误差超过0.1mm时,人的眼睛就会发觉。
新闻纸 重量很轻,基重为30磅或更轻,是一种相对便宜等级的纸。新闻纸也叫白报纸,是报刊及书籍的主要用 纸;适用于报纸、期刊、课本、连环画等正文用纸。新闻纸的特点有:纸质松轻、富有较好的弹性;吸 墨性能好,这就保证了油墨了能较地固着在纸面上;纸张经过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 迹比较清晰而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书籍装帧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理工大学
![书籍装帧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0b315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b.png)
第一章测试1.记载人类文明发展的信息载体有哪些?A: 动物的骨头B: 竹子、木片C: 纸张D: 光盘答案:ABCD2.书籍整体设计概念的提出,要求设计师应具备什么知识?A: 对图书市场有一定的了解B: 具有对设计的文本进行分析、解构、重组的能力C: 认真的阅读文本D: 掌握印刷工艺、对材料知识掌握丰富答案:ABCD3.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什么?A: 甲骨文B: 大篆C: 金铭文D: 小篆答案:A4.书籍设计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什么?A: 舒适B: 纸张C: 阅读D: 设计答案:C5.哪位设计师认为建筑是人类居住的,书籍是信息居住的,并提出“书筑”概念?A: 吕敬人B: 杉浦康平C: 冯德利希D: 孙以添答案:A6.装帧一词是谁于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A:陈之佛B:陶元庆C:丰子恺D:鲁迅答案:C7.法国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有两种圣经,是哪两种?A:石头的圣经B:意志的圣经C:纸质的圣经D:钢铁的圣经答案:AC8.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要部分,必须要有广告性。
A:对B:错答案:A9.书籍设计定位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A: 价格定位B: 阅读对象的定位C: 风格定位D: 工艺定位答案:ABCD10.卷轴装流行于我国的汉朝时期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中国古代书籍经历了初期书籍形态和正规书籍形态两个阶段。
A:对B:错答案:A2.线装是中国书的代表。
A:对B:错答案:A3.书籍装帧的形式与印刷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说蝴蝶装、包背装就是因为当时只能实现单面印刷的情况下,而发明的装帧形式。
A:错B:对答案:B4.下列哪些是现代书籍的装订方式?A: 精装B: 圈装C: 骑马钉D: 平装答案:ABCD5.卷轴装是古代人民根据新发明的纸质材料发明的一种新的装帧形式。
A:对B:错答案:B6.以下哪些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要考虑的部分?A: 正文B: 封面、扉页C: 目录、版权页D:辑封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信息的建构过程中,人的“五感”是哪些?A: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B: 心觉、空间感、视觉、听觉、嗅觉C:视觉、听觉、感觉、味觉、触觉D:空间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答案:A2.目前印刷常用的整开纸张规格有哪些?A: B4,185×270(mm)B: A4,210×297(mm)C: 大度,889×1194(mm)D: 正度,787×1092(mm)答案:CD3.确定书籍开本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A:阅读对象B:现有开本的规格C: 市场的定价D:书籍的性质、内容答案:ABCD4.与古代的载体相比,纸张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具有哪些优点?A: 便于携带B: 便于书写C: 便于收藏D: 便于展示答案:ABC5.书籍的插图有哪些种类?A: 图形B: 文字C: 插画D: 照片答案:ACD6.图片常用的版式种类有哪些?A: 出血版B: 羽化版C: 角版D: 挖版答案:ABCD第四章测试1.印后工艺的选用,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压制的力度B:纸张的韧性C:模具的精细度答案:ABC2.印后工艺是指作品印刷以后进行的加工工艺。
印刷数字工作流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印刷数字工作流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422770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印刷数字工作流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第一章测试1.技术信息流指与生产工艺有关的信息,包括图文信息与生产控制信息两大类。
()参考答案:对2.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任何信息都需要以某种数据格式予以记录。
一般采用JDF 记载图文信息,采用PDF记载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
()参考答案:错3.PPF格式采用PostScript语言编写,数据结构为树状结构。
()参考答案:对4.目前印刷企业应用的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大多是基于PPF的流程。
()参考答案:错5.JDF的语言基础是PDF。
()参考答案:错6.PPF是CIP3在1995年发布的一种统一的、与设备有关的标准格式。
()参考答案:错7.JDF文件包含PPF文件的所有内容。
()参考答案:对8.JDF初始版本用于对系统的(),实现对印刷工艺流程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答案:水平集成9.下列()属于图文信息流。
参考答案:图像10.JDF是基于 ( )用于印刷作业时的描述及交换的开放式文件格式。
参考答案:XML第二章测试1.PDF支持多种不同工业标准的数据压缩算法,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参考答案:对2.PDF文件中仅包含文字、图形和图像等静态页面信息,不能包含音频、视频和超文本等动态信息。
()参考答案:错3.PDF/X-1a文件不要求所有的字体内嵌。
()参考答案:错4.PDF/X-1a文件不支持色彩管理流程,但可包含设备特征文件。
()参考答案:对5.印前检查配置文件可以导出保存,供多次使用。
()参考答案:对6.除预置的配置文件外,用户不可以指定各种条件值来修改现有的或者创建属于自己的配置文件。
()参考答案:错7.以下( )不是PS文件的特点。
参考答案:生成之后还能再编辑8.检查后的结果不能保存为()格式的文件。
参考答案:PS9.PDF格式从版本()开始才适用于印前领域。
参考答案:1.310.()是作为基于PDF的打印工作流程的标准推出的。
包装与印刷作业指导书
![包装与印刷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2f012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8.png)
包装与印刷作业指导书第1章包装材料选择与应用 (4)1.1 常用包装材料种类及特性 (4)1.1.1 纸质材料 (4)1.1.2 塑料材料 (4)1.1.3 金属材料 (4)1.1.4 玻璃材料 (4)1.2 环保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4)1.2.1 生物可降解材料 (5)1.2.2 可回收材料 (5)1.3 材料选择与产品安全性 (5)1.3.1 产品特性 (5)1.3.2 使用环境 (5)1.3.3 安全性要求 (5)第2章印刷工艺与设计 (5)2.1 印刷基本工艺流程 (5)2.2 印刷技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6)2.3 设计要素与印刷效果 (6)第3章包装结构设计 (7)3.1 常见包装结构类型 (7)3.1.1 盒式包装 (7)3.1.2 袋式包装 (7)3.1.3 罐式包装 (7)3.1.4 瓶式包装 (7)3.2 结构设计原则与技巧 (8)3.2.1 安全性 (8)3.2.2 实用性 (8)3.2.3 美观性 (8)3.2.4 经济性 (8)3.2.5 环保性 (8)3.2.6 创新性 (8)3.3 创新包装结构的应用 (8)3.3.1 个性化定制 (8)3.3.2 智能化包装 (8)3.3.3 绿色环保 (8)3.3.4 互动性包装 (8)3.3.5 跨界融合 (9)第4章包装视觉设计 (9)4.1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9)4.1.1 色彩选择原则 (9)4.1.2 色彩搭配技巧 (9)4.2 字体与排版设计 (9)4.2.2 排版设计技巧 (10)4.3 图形与图案设计 (10)4.3.1 图形设计原则 (10)4.3.2 图案设计技巧 (10)第5章包装成型与加工 (10)5.1 包装成型工艺 (10)5.1.1 注塑成型 (10)5.1.2 吹塑成型 (11)5.1.3 吸塑成型 (11)5.1.4 压塑成型 (11)5.2 加工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11)5.2.1 注塑机 (11)5.2.2 吹塑机 (11)5.2.3 吸塑机 (11)5.2.4 压塑机 (11)5.3 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12)5.3.1 优化工艺参数 (12)5.3.2 选用高功能材料 (12)5.3.3 提高自动化程度 (12)5.3.4 节能降耗 (12)5.3.5 提高员工素质 (12)第6章包装印刷质量控制 (12)6.1 印刷质量控制要素 (12)6.1.1 印刷材料选择与检验 (12)6.1.2 印前制作与版房管理 (12)6.1.3 印刷设备维护与调试 (12)6.1.4 印刷工艺参数控制 (12)6.2 色彩管理及校正 (13)6.2.1 色彩管理系统的建立 (13)6.2.2 色彩校正 (13)6.2.3 印刷色彩质量控制 (13)6.3 印刷品质检测与验收 (13)6.3.1 检测方法与标准 (13)6.3.2 检测过程管理 (13)6.3.3 验收与交付 (13)第7章包装材料复合技术 (13)7.1 复合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3)7.1.1 复合材料的概念 (13)7.1.2 复合材料的选择 (14)7.1.3 复合材料的应用 (14)7.2 复合工艺及设备 (14)7.2.1 复合工艺 (14)7.2.2 复合设备 (14)7.3.1 质量控制指标 (15)7.3.2 质量控制方法 (15)7.3.3 质量问题处理 (15)第8章绿色包装与环保要求 (15)8.1 环保法规与标准 (15)8.1.1 国家环保法规 (15)8.1.2 国际环保法规 (15)8.1.3 环保标准 (16)8.2 绿色包装设计原则 (16)8.2.1 减量化原则 (16)8.2.2 可回收原则 (16)8.2.3 可降解原则 (16)8.2.4 节能降耗原则 (16)8.2.5 安全无害原则 (16)8.3 废弃包装材料的处理与回收 (16)8.3.1 废弃包装材料分类 (16)8.3.2 回收利用 (16)8.3.3 处置方法 (17)第9章包装测试与认证 (17)9.1 包装功能测试方法 (17)9.1.1 耐压测试 (17)9.1.2 跌落测试 (17)9.1.3 拉伸测试 (17)9.1.4 粘合强度测试 (17)9.1.5 气密性测试 (17)9.2 安全性测试与评估 (17)9.2.1 危险品包装测试 (17)9.2.2 食品包装卫生测试 (17)9.2.3 生物降解功能测试 (17)9.2.4 有害物质含量测试 (18)9.3 认证流程与注意事项 (18)9.3.1 认证流程 (18)9.3.2 注意事项 (18)第10章包装印刷项目管理 (18)10.1 项目策划与组织 (18)10.1.1 项目立项 (18)10.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8)10.1.3 项目实施方案 (18)10.2 生产流程控制与协调 (18)10.2.1 生产流程概述 (19)10.2.2 生产过程监控 (19)10.2.3 部门间协调 (19)10.3 成本分析与优化方案 (19)10.3.2 成本控制策略 (19)10.3.3 优化方案 (19)第1章包装材料选择与应用1.1 常用包装材料种类及特性包装材料是包装设计的基础,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图书出版流程及印制标准
![图书出版流程及印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a7746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1.png)
图书出版流程及印制标准第一章出版准备 (2)1.1 图书选题与策划 (2)1.2 图书选题论证与报批 (3)1.3 签订出版合同 (3)第二章稿件整理 (3)2.1 稿件接收与审核 (3)2.2 稿件整理与排版 (4)2.3 稿件校对与修改 (4)第三章审稿与编辑 (4)3.1 审稿流程与标准 (4)3.2 编辑加工与修改 (5)3.3 审稿意见反馈与沟通 (5)第四章设计制作 (6)4.1 图书整体设计 (6)4.2 封面设计 (6)4.3 内文排版设计 (6)第五章获得出版许可 (7)5.1 出版许可申请 (7)5.2 出版许可审核 (7)5.3 出版许可发放 (8)第六章印前准备 (8)6.1 选择印刷厂 (8)6.2 确定印刷工艺与材料 (8)6.3 制作印刷版 (9)第七章印刷与装订 (9)7.1 印刷过程 (9)7.2 装订过程 (10)7.3 质量检验 (10)第八章出版物发行 (11)8.1 发行渠道选择 (11)8.2 发行业务操作 (11)8.3 发行市场推广 (11)第九章出版物宣传与推广 (12)9.1 宣传策划 (12)9.1.1 策划背景 (12)9.1.2 宣传策划内容 (12)9.1.3 宣传策划实施 (12)9.2 媒体推广 (12)9.2.1 媒体选择 (12)9.2.2 媒体推广策略 (13)9.2.3 媒体推广实施 (13)9.3 线下活动 (13)9.3.1 活动策划 (13)9.3.2 活动组织 (13)9.3.3 活动实施与反馈 (13)第十章版权管理与维护 (14)10.1 版权登记 (14)10.1.1 准备材料 (14)10.1.2 申请登记 (14)10.1.3 受理与审核 (14)10.1.4 公告与存档 (14)10.2 版权交易 (14)10.2.1 版权评估 (14)10.2.2 版权授权 (14)10.2.3 版权谈判 (14)10.2.4 版权签约 (14)10.2.5 版权备案 (14)10.3 版权维护与保护 (15)10.3.1 监测侵权行为 (15)10.3.2 侵权投诉与处理 (15)10.3.3 法律诉讼 (15)10.3.4 版权宣传与教育 (15)10.3.5 建立版权保护联盟 (15)10.3.6 国际版权合作 (15)第一章出版准备1.1 图书选题与策划图书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图书选题与策划。
印后加工与装订工艺
![印后加工与装订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3fbb3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9.png)
精装的书脊又有真、假脊之分
第三节 书籍装订常用术语
第三节 书籍装订常用术语
真脊:是利用造型加工将书脊砸出一条棱线后高于书芯表面; 假脊:是书背造型(或不造型)后书脊不再做其它加工与书芯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圆背无脊 圆背有脊
十五、刀花
由于裁切书册时切刀不锋利或因故崩磨损坏,造成所切书册的切口部分不光滑且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种花纹称刀花。出现刀花要及时更换刀片,以避免影响书籍外观质量。
十六、小页
由于折页时折边不齐或配帖后碰撞不齐,经包面裁切成册后,有的书页缩进书芯内,造成比应切尺寸小的页张称小页。
第三节 书籍装订常用术语
第二章 折页工艺
折页方式多种多样,但均根据页张版面排列不同而定,即怎样排版就应怎样折叠。
1
现代书刊装订的折页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即垂直交叉折、平行折、混合折。其中又分正折、反折、单双联折等 。
2
一、折页方式方法
单双联折页/正反折页
单联折书帖 双联折书帖
正折 b-反折 c-反折
1.垂直交叉折
1
2
二、书籍制作中联结法的发展
二、书籍制作中联结法的发展
无线胶粘订 塑料线烫订
05
04
02
03
01
书籍装订术语是进行装订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尽快地学好和掌握装订术语有助于工艺课程的进展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纸张幅面
纸张重量
令数
开数
第三节 书籍装订常用术语
04
二、书籍制作中联结法的发展
二、书籍制作中联结法的发展
a-甲骨扎结 b-简策扎结
(完整word版)折页草稿模板
![(完整word版)折页草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b2d3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8.png)
(完整word版)折页草稿模板折页草稿模板一、背景在制作折页草稿时,使用一个规范的模板可以帮助节省时间和确保折页的清晰和一致性。
这份文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折页草稿模板,以供使用。
二、模板结构折页草稿模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封面:展示折页的标题、公司或机构的标识和其他相关信息。
封面:展示折页的标题、公司或机构的标识和其他相关信息。
2. 目录:列出折页的各个板块或章节,以帮助读者快速导航和查找信息。
目录:列出折页的各个板块或章节,以帮助读者快速导航和查找信息。
3. 简介:对折页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目的、受众和关键内容。
简介:对折页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目的、受众和关键内容。
4. 主要内容:将折页的主要内容按照相应的板块或章节进行组织和排列。
主要内容:将折页的主要内容按照相应的板块或章节进行组织和排列。
5. 附录:包含与折页有关的补充信息,如数据图表、参考资料等。
附录:包含与折页有关的补充信息,如数据图表、参考资料等。
6. 联系方式:提供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或咨询相关事项。
联系方式:提供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或咨询相关事项。
三、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折页草稿模板的简单步骤:2. 编辑封面:根据你的折页内容,在模板中编辑封面部分的标题、公司或机构标识和其他相关信息。
3. 编辑目录:根据你的折页内容,在模板中编辑目录部分的板块或章节标题。
4. 编辑简介:根据你的折页内容,在模板中编辑简介部分的主题介绍。
5. 编辑主要内容:根据你的折页内容,在模板中编辑主要内容部分的各个板块或章节。
6. 编辑附录:根据需要,在模板中编辑附录部分的补充信息。
7. 编辑联系方式:在模板中编辑联系方式部分,提供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联系方式。
8. 审查和修改:仔细审查并修改折页草稿,确保内容准确、连贯和易读。
9. 打印或分享:根据需要,将折页草稿打印出来或以电子格式分享给相关人员。
印刷概论1~8章节复习
![印刷概论1~8章节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1b5cd576eeaeaad1f330e9.png)
第一章印刷发展史一、单选题:1.是发明印刷的前提。
A.语言的产生B.文字的产生C.笔的产生2.是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
A.拓石的产生B.文字的产生C.笔、墨、纸的出现3.是发明印刷的技术条件。
A.盖印与拓石B.文字的产生C.墨、纸的产生4.从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印刷实物来看,我国雕印刷术是在时出现的。
A.唐朝初期B.宋朝初期C.唐朝末期5.毕昇发明了,是我国印刷术又一伟大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A.木活字B.胶泥活字C.铅活字二、填空题:1.谷登堡在的改进、的应用以及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面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答案:一、单选题:1.B 2。
C 3。
A 4。
A 5。
B二、填空题:活字材料脂肪性油墨印刷机第二章印刷概述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透射原稿的是。
A.照片B.天然色正片C.印刷品原稿2.下列不属于连续调原稿的是。
A.照片B.印刷品原稿C.国画原稿3.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A.皮革B.玻璃C.纸张4.广泛应用于报纸、书刊等纸张印刷中,它占据着印刷工业的主导地位。
A.凸版印刷B.平版印刷C.凹版印刷5.印刷的成品墨色厚实,色彩鲜艳,并具有防伪功能,适合印刷有价证券、精美画册、食品包装等。
A.凸版印刷B.平版印刷C.凹版印刷6.下列哪种原稿最适合做为印刷复制的原稿________。
A.照片B.天然色正片C.印刷品原稿二、填空题:1.广义的印刷是指从图文载体到印刷成品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和三个阶段。
2.是被印刷复制的对象,印刷必须以为基础。
3.制成的印版上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印刷部分,不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为非图文部分。
答案一、单选题:1.B 2.B 3.C 4.B 5.C 6.B二、填空题:1.印前、印刷、印后2.原稿、原稿、3.图文部分、空白部分第三章印刷媒介一、单选题:1.色盲片不能感受________。
A.蓝光B.青光C.红光2.涂布在乳剂层的另一侧,使胶片不发生弯曲的结构是________。
印刷知识简介
![印刷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90e9f0c0740be1e650e9a1b.png)
印刷报价事项
克重+种类+开本+页数+印数+工艺……..
四、油墨
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
像物质,显示出图文信息,因此油墨在印刷中
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色彩 还原,清晰程度等。通常印刷油墨有两个系列: 四色油墨和专色油墨。
五、印刷机械
印刷机械是印刷过程中复制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它是印刷过 程中的核心,其作用是使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印刷机械 一般由给纸部件、收纸部件、输墨部件、印刷部件组成。
二、印刷的作用
1. 印刷品是人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印刷品具有储存信息的功能
3. 印刷品是一种视觉传播信息的技术手段 4. 印刷是装璜商品、宣传商品的一种载体
第二章 印刷的要素
第一节 印刷五大要素
印刷的要素是指在完成一件印刷品 的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 元素。它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 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对于传统印 刷而言,完成印刷复制作业必须具 备五方面要素,因此,这又被称为 印刷的五大要素。
卧式晒版机示意图
第四节 丝网印刷
网版印刷和泥活印刷一样,被世界公认是我国古代发明之一。目前, 在我国仍然被广泛应用。网版印刷的别称很多,如丝漆印刷、筛网 印刷等,在书刊出版物中,自从网材被大量的合成丝网替代后,就
改用丝网印刷。
网版印刷机 网版印刷机与其它印刷机相似,也有单色、多色之分,有手动、半 自动、全自动之分。但网版印刷也有其特有的分类标准,平面网版
品的纸张) 8.不干胶(标价签 商标)………………..
锡箔纸
牛皮纸
玻璃纸
特种纸
铜版纸
又称涂料纸,这类纸张适合印刷画册、封面、书刊插页、
第二章 书簿类基本工艺
![第二章 书簿类基本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c916cd084254b35eefd34a5.png)
第二章书簿类基本工艺一.骑钉书:按骑钉位置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脊位骑钉:即在脊位线上骑钉,钉的长度约14MM,两口钉之间的距离约等于钉与书头距离×2。
2、骑平钉:平移脊位线打钉,此类骑钉书通常要包脊位,包脊纸或布要压住两口钉。
3、骑三口钉:此类书一般不能直接切书成品;通常封面会有自出折页,一般做法就是先内文中间骑一口钉,然后内文书口切成品,封面书口折页做成品,内文套封面再骑二口钉,然后切书头脚成品。
二.精装书:精装即通常所说的内文穿线或车中线,封面作皮壳(圆脊/方脊)的这种装订。
1、封面(皮壳)的制作:封面(皮壳)分为方脊、圆脊皮壳。
皮壳由板纸、皮壳纸组成。
皮壳纸通常用128g双铜过光胶或哑胶。
(1)方脊皮壳下面以图示的方法分别介绍方脊皮壳的组成部件及其尺寸计算方法。
板纸的计算方法长(书头至书脚方向)=内文长度(书头至书脚方向)+ 2×3MM(飘口宽度)。
宽(书口方向)=内文宽度(书口方向)+3MM(飘口宽度)+脊芯板纸厚度-火线宽度+1MM脊芯板纸计算法长=内文长度+2×3MM飘口宽(脊宽)=内文厚度+板纸厚度×2+0.5MM火线宽度=6.5MM+板纸厚度×2注意事项:1)皮壳板纸大于2.5MM,则脊芯要比板纸小0.5MM,如板纸3MM,脊芯用 2.5MM。
2)脊芯宽度比书厚小0.5MM,脊芯高过书厚,炎线要加大(经高出那部份的1/2)。
3)压火线位至少要有6.5MM(2)圆脊皮壳圆脊皮壳板纸的计算长(头脚方向)=内文长度+2×3MM(飘口)宽(书口方向)=内文长度+3MM(飘口)-(弧长+坑位×2+内文厚度)/3.14圆脊脊芯宽度的计算无中芯纸弧长=2.3×内文厚度的一半有中芯纸弧长=2.3×书本厚度的一半皮壳坑位的大小随着皮壳板纸厚度的大小而改变。
其它附料计算方法(1)笃头布长=内文厚度或书脊的圆弧度(后者适用于圆脊皮壳精装)宽=1-15MM,它是笃头布出厂规定尺寸,我们一般不需要考虑。
(完整版)2第二章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
![(完整版)2第二章书籍的结构及构成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2cf2ed635901020207409c76.png)
二、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1、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在不断地设计摸索实践中,对于纸张规格、种类的选择以及最后印刷出版效果,应该
做到心中有数,合理使用开本大小。同时,开本的确定也是吸引读者眼球、表达设计理念、创造 不同形式美的重要元素。书籍的设计制作受到其出版成本的约束,但设计要依据方便读者阅读为 第一设计原则,同时大小、形状合适的书籍可以给读者带来完美的阅读体验。如旅游类读物则由 于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大多采用小而轻的设计,更便于读者出行携带(如图2-4)。
图2-9 书籍各部主要结构
一、护封
1 、护封设计 在精装书中,书籍本身封面外的额外一层包
封纸被叫做护封。护封在功能上可以起到保护、 美化、提高书籍档次和质量的作用,同时也是书 籍封面及整体设计制作的重中之重。护封的设计 要依据书籍内容、封面、不同的结构、以及开本 大小进行设计。设计制作护封时,依据内容选用 不同的材质以及特殊纸张,不仅可以增加书籍的 广告效应,使其在销售书架上更加醒目,还可以 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如图2-10)
二、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1、确定书籍开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书籍的开本设计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层面和图书的价位。最后开本设计要时刻遵循美 的设计原则,不仅仅是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将书籍本身 的美采用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设计构思。
第二节 书籍的印张
的开本书籍叫做大度16开本,由此产生字号了、同颜是色、1行6开距等 本,大小尺寸却不一样的缘由。(图2进-3行)修改。
图2-3 大度纸成品示意图
一、开本
根据不同书籍的设计需求,纸张的标开题数切字法等都也可有以不通 同。通常分为几何级数开切法、直线开 切法、横纵混合开切法。几何级数开切过法点击是和将重新全输纸入张进 对折裁切,所得到的幅面为对开;对开 对折后再进行裁切得到幅面为四开;继行续更改对,折顶部裁“切开后始”的幅面为八开,依次类推,还可以得到
版式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版式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b69d8e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8.png)
版式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第一章测试1.版式设计是根据特定主题与内容的需要,将文字、图片及色彩等视觉传达信息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行为与过程。
()A:对 B:错答案:对2.版式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用户更好地表达信息,并且将信息以更好地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更好地表达信息,就是要主题突出.()A:对 B:错答案:对3.版式设计是一门整理的艺术,把版面当中不同元素进行拆分重组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令人感觉比较舒服的版面,并以此为基础表达传递良好商业推广的目的,达到最终成品的呈现,()A:对 B:错答案:对4.illustrator软件简称AI,文件后缀名为ai。
()A:错 B:对答案:对5.Photoshop软件简称PS,文件后缀名为ps。
()A:错 B:对答案:错6.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
()A:错 B:对答案:对7.版面设计就是处理版面中的点线面的组合,包括呼应、疏密聚散等对比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8.视觉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A:对 B:错答案:对9.节奏是均匀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节奏的变化,是延续轻快的感觉,节奏的重复使单纯的更单纯,统一的更统一。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按名片质料和印刷方式分哪三类。
()A:特种名片 B:商业名片 C:胶印名片 D:数码名片答案:特种名片;胶印名片;数码名片2.我们设计彩色名片时,跟其他印刷要求一样,采用RGB的色彩模式,。
()A:对 B:错答案:错3.色彩对比包括哪几种对比形式?()A:纯度对比 B:冷暖对比 C:色相对比 D:明度对比答案: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4.名片的构成要素分为标志、主题文案、辅助说明文案,画面底的构成图案。
()A:对 B:错答案:对5.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黑色文字须使用四色黑 B:细小字体的设计稿,尽量使用矢量软件制作(CDRAI),而不要使用 Photoshop 软件制作,或者直接使用图片印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折页工艺与方法
折页:
将印张按页码顺序和成品规格尺寸折成书 帖的过程称为。
除卷筒纸轮转印刷机有专门的折页装置, 使印刷和折页在一台机器上连续完成外,其余 印刷机的大幅面印张都要由单独的折页装置来 折成书帖。
这种用来完成折页工作的机器称为折页机。
一、折页方式 版面排列方式随折页方式不同而变化。 折页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按照折页的方向可分为正折和反折。
正折:逆时针折页为正折;
反折:顺时针折页为反折。
正折和反折
折页方式还有单联和双联之分。
单联和双联
二、折页机的规格和形式
1、折页机的形式:
根据折页机构的不同,折页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刀式折页机
栅栏式折页机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
此外,还有与卷筒纸轮转机相配的专用折页机。
刀式折页机
三、折页精度要求
折页机的性能和结构、折页速度、纸张厚度 和纸张性能对折页精度有着很大影响。 通常,纸张越薄,折页速度相应越低;纸张 越厚,折页速度可相应提高。
第二节 折页机
一、全张刀式折页机 1、技术规格:
折纸规格.............最大幅面尺寸880×1230毫米 最小幅面尺寸546×787毫米 折帖规格....两折,8开;正三折,16开,反三折,
• 第二折页系统 的传动: • 第三折页系统 的传动: 二、三折 两种速度 一输
ZY201折页机传动系统
一折 三输
二折 二输 三折
4、折页机构: 折页栅栏:由上 下两片栅栏和一 个档规组成。角 度固定,但可上 下升降和调整平 行度。
第一折页系统可折
卷筒三折 扇形四折
ZY201折页机一折系统平面布置
给纸系统、折页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 3、工作原理:
刀式折页机上印张(或纸张)的分离和输送由自动给
纸机完成。刀式折页机各折页部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如图所示:
ZY104刀式折页机工作原理
ZY104折页机平面布置
二折收帖
四折 收帖
四折收帖
反 三 折 收帖 反正 三 折 收帖 正 三 折 收帖
四折收帖
4、主传动系统
折纸规格.........最大幅面尺寸880×615毫米
最小幅面尺寸615×440毫米 最多折数............................4折 折页方式...平行折、垂直交叉折、混合折等
折页速度............无级变速80~105帖/分
主电机.......Jzs-51型三相异步整流子电机
• 主体传动: • 折刀运动: • 折页辊的运动:
* 一折辊运动:
* 二折辊运动: * 三折辊运动: * 四折辊运动:
第一折页辊组 第二折页辊组
B向
A
第四 折页辊组
给纸机
1
3
第三折页辊组
B A向
5、折页机的主要机构
•折页机构
•折刀:
• 折页辊
折页辊是折页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径向跳动、轴向窜 动、全长锥度、不圆柱度以及组装后的水平精度都是直接影 响折页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 机械工业部标准JB1879一77 规定: ①第一、二折辊组工作面和装齿轮轴面对两端轴颈面的 径向 跳动不大于0.03毫米,组装后径向跳动不大于0.04毫米。 ②折辊组装后轴向窜动0.05~0.10毫米。 ③折辊工作表面全长不柱度公差见表1-1。 ④折辊外圆的椭圆度不大于0.02毫米。 ⑤第一、二折辊和栅刀混合式折页机第二折折辊组装后,折辊 与基座的不平行度公差不大于0.05毫米,每组两折辊相对不平 行度不大于0.05毫米。 ⑥折辊传动齿轮的精度不低于JB179—60规定的8级。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
既有刀式折页机构又有栅栏式折页机构。具有两种折 页方式各自的优点(速度快,精度高)。
2、折页机的规格: 目前我国生产的折页机的规格范围如下: • 折纸尺寸:全张、对开、四开、八开等。 • 折纸范围:可在 35~120 g/m2。 • 折页速度:75~120张/分
• 折页方式: • 可连续进行 1 ~ 4 次折页,根据不同的机型可 完成正折、反折、平行折、交叉折、混合折等 折页方式。
折页辊:一 根固定,一 根可调。
•钢辊对钢辊 •钢辊对胶辊 •钢胶交错。
三、ZYH440混合式折页机 第一折页系统为栅栏式折页机构,其它为刀 式折页机构。
混合式折页机
1. 作业: 按所提要求,画出下列帖子的栅栏折页过程
2.画出刀式折页机工艺原理图并加以简单说明。
平行折、垂直交叉折、混合折
1、平行折: 相邻两折的折缝相互平行的折页方式。
平行折页法适用于纸张结实的儿童读物、 图片等。 平行折包括 扇形折、卷筒折(即卷心折)和对对折。
2、垂直交叉折:
相邻两折的折缝相互垂直的折页方式。
大部分印张采用垂直交叉折页法折页。
3、混合折:
在同一书帖中,折缝既有相互垂直的,又有 相互平行的折页方式。
• 拉规: 印刷机或装订机械上都设有拉规,它 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起定位作用。
• 切断与打孔装置: 切断:将印张裁开,使书页折成书帖后,厚 度减薄,从而符合折页精度要求。 打孔:排出书帖中的空气,防止纸张产生皱 折。打孔的位置在下一折的折线上。
切断装置结构简图
二、ZY201栅栏式折页机
1、技术规格:
16开,64开双联;四折,32开,l28开双联 折刀最高往复次数.......................75次/分 正常折帖速度...........................120帖/分
主电机功率........ JZS一51型整流子电机1~3千瓦 1410~470转/分 气泵....................................QB60型 外形尺寸(长×宽×高)......4850×3150×1600毫米 机器重量...............................4500公斤 2、组成:
功率3/1千瓦
重量...........................2000公斤 外形尺寸(长X宽X高)..6300×3200X1480毫米
2、工作原理:
正折
ZY201栅栏式折页机工作原理
反折的折页过程
平行折的折页过程
扇形折的折页过程
卷筒折的折页过程
3、传动系统:
• 第一折页系统 的传动:
折页机构是利用折刀(砍刀)将印张压 入相对旋转的一对折页辊中来完成折页工 作的。
特点:折页精度高,操作简便; 折页速度较低,机器结构复杂。
栅栏式折页机
折页机构是利用折页栅栏与相对转动的折页辊 相互配合完成折页工作的。 特点:折页速度高,折页方式多; 折页精度低,不适宜折叠较薄或挺性较 差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