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场所与布局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场所与布局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e2f71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3.png)
序号
类别
场地
关键点
场所建设标准
备注
1
场所要求
食堂加工经营场所
学校应严格按照许可审查经核准的场所开展经营活动,未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同意或许可,严禁擅自改变。
1
食堂加工经营场所应距离各类污染源25m以上,经营场所整体环境保持整洁,地面平整,排水通畅,无积水。
2
学校食堂分为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食品处理区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各区域都要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人。
5
切配间无法分开的设置,应使用红、绿、黄色标分隔成三个区域:动物性食品切配区、植物性食品切配区、水产品切配区,并分别设置专用切配台、刀具及砧板,以红、绿、黄色标对应标示。
6
烹饪区
烹饪区应固定场所,蒸饭区、面点制作区宜设立单独加工区域。
1
烹饪区地面应用防水材料铺砌,易清洗、防滑,墙裙应贴有浅色瓷砖到墙顶。
2
操作台采用不锈钢台面,宜设置抬高式防水围挡,便于食物残渣清理。
3
灶台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保持下水道通畅,灶台上方应安装具有净化功能的排油烟装置,并设有排烟罩,蒸饭设备上方应安装排气装置,外侧排气口均应当设有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的金属网罩。
7
专间和专用操作场所
学校食堂专间和专用操作场所应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用途,与其他区域分隔。
3
食堂应根据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设置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4
经许可的经营场所不得随意变更。
2
更衣室
有足够大的更衣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
1
更衣室与食品处理区处于同一建筑物内,宜为独立隔间且位于食品处理区入口处。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d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a.png)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学校食堂是学校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营养需求。
为了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规范食堂的建设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从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卫生管理等方面来探讨学校食堂的规范性建设标准。
首先,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食材,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二是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采购食材,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三是建立供应商的信用评估机制,选择有信誉、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确保食材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
一是厨房设备和加工设备应当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二是食品加工的步骤和程序应当规范,确保食品的营养保持和卫生质量。
三是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意识,确保食品加工环节的规范性和质量。
第三,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应当严格执行。
一是建立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规定食堂清洁、消毒、垃圾处理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二是加强对食堂卫生情况的监测和检查,定期进行卫生抽查和抽样检测,确保食堂的卫生安全。
三是加强对食堂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行为规范,确保食堂的卫生质量。
最后,学校食堂还应当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互动。
一是建立学生和家长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听取他们对食堂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质量。
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食堂,让他们了解食堂的建设标准和运营情况,增强他们对食堂的信任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学校食堂的规范性建设标准涉及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和营养需求。
学校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和监督,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
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规范
![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ba5aa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e.png)
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规范一、引言食堂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校园人口的增加,食堂的建设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食堂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制定本规范。
二、食堂建设规范1. 食堂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标准和规定,具备卫生、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
2. 食堂的选址应交通便利,便于食材的采购和配送,同时应避免对学校教学区域的影响。
3. 食堂的规模和布局应根据学校师生人数和饮食习惯合理设计,满足就餐高峰期的需求。
4. 食堂的设施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5. 食堂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6. 食堂的建设应注重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食堂的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确保建设的合规合法。
三、食堂管理规范1. 食堂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熟悉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2. 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食品安全。
3. 食堂应建立食材采购验收制度,严格把控食材质量,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
4. 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储存管理制度,合理分类存放食材,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5. 食堂应加强食品加工操作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6. 食堂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卫生。
7. 食堂应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食堂应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对每餐次的食品进行留样,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9. 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食品安全。
10. 食堂应加强与学校、家长、师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和满足师生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四、食堂服务规范1. 食堂应提供符合师生口味和营养需求的餐饮服务,注重食品搭配和饮食健康。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c8363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a.png)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建设,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防止师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学校食堂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民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教育机构。
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要合理,名称要统一,应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时功能用房的定位进行食品加工操作,不得随意变更,不交叉使用。
食品处理区全部功能间都在室内,要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粗加工间(区)、切配间(区)、烹调间(区)(含蒸煮间)、洗消间(区)(或洗涤间、消毒间)、备餐间(区)、更衣间。
粗加工间、切配间、烹调间应配有密闭干湿垃圾桶,规模较大的食堂应分设男、女更衣间,内设更衣设施,从业人员洗手设施。
第一条:每个食堂应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粗加工间(区),占食品处理区(全部后堂)面积的20%以上,有基本的防尘防蝇设施,并配备货架或放置食物的货橱,与餐厅切配间、烹调间等分开。
加工场所的地面、墙裙应该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地面及排水沟有一定坡度,下水道通畅,便于冲洗排水。
食品粗加工应有足够供水,所供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粗加工场所应有三个以上水池,做到荤素食品分池清洗。
洗涤拖把等清洁用品与清洗食品的水池分开,加工经营场所面积超过500面要有独立的清洁工具存放场所。
第二条:每个食堂应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切配间(区)地面要用不透水材料铺砌,并有一定坡度,便于冲洗清扫。
墙裙应贴有白瓷砖,并无污迹和食物残渣,墙壁、天花板的油漆无脱落、无霉斑,下水道通畅,有食品冰箱和带盖的废弃物箱(桶),加工下来的废弃物及时倒入箱内,并当日清除。
食堂建设标准
![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2bb4d7dd36a32d7275818f.png)
食堂建设标准基础设施建设:1、食堂选址:远离污染源,距垃圾堆(场)、开放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环境整洁。
2、食堂供水:使用自来水。
如使用自备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旱厕、垃圾堆放点、污水池。
3、食堂分区:食品处理区应具备:更衣间、操作间、售饭间、主原料库、副原料库等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分区明显。
4、操作区:天花板、墙壁无霉变、脱落。
墙壁采用浅色、不渗水材料覆涂,有1。
5米以上的墙裙.地面平整、不渗水,易于清洗;有地沟;并有一定坡度排水.售饭间不能作为员工、原料的入口或通道;环境清洁、明亮;三防设施齐全、有效。
炉灶对食品烹饪过程无污染;有充足、有效的通风、排烟装置.烹饪场所设有足够的操作台,有有效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5、餐厅设施:有有效的防蝇设施。
配备能满足学生就餐需要的餐桌、凳(2:1)。
按同时最大就餐人数50:1设置水龙头.6、原料库房:有主、副原料库,整洁,有机械通风、防鼠台、防鼠板等设施(无鼠粪).食品原料存放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同库存放。
7、冷藏设施:有足够数量的冰箱(柜),满足生熟分开存放的要求。
8、食堂消毒:餐具采用热力或化学消毒;有充足、有效的餐具保洁设施,学生自带餐具的食堂为学生提供餐具保洁柜,定期消毒。
9、废弃物存放:操作间、餐厅各场所设置密闭的废弃物盛放容器。
食堂日常管理:1、组织管理:学校食堂管理统一规范。
成立学校饮食卫生领导机构,对学校食堂饮食卫生实行经常监督、检查。
每学期不少于2次学生满意率调查。
建立健全食堂及集体用餐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建立突发事故处理预案和报告制度并备案。
2、守法经营:学校食堂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
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患病从业人员不得上岗。
3、人员培训:定期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教育和培训.定期对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
4、原料采购:食品主原料实行定点采购制并索证(定点单位必须具有工商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原料应建立入库台账。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0406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1.png)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学校食堂是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就餐需要而设立的,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有必要进行规范性建设,制定标准来管理食堂的运营。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包括食品安全、食堂环境、餐具消毒、员工管理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要求。
一、食品安全1. 食堂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严格执行食品进货管理制度,建立供应商台账,确保食材的合格购进,对进货食材进行检验和验收。
3. 食品贮存要区分不同的食材,储存时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4. 控制食品加工环节的风险,食品加工区要保持整洁,严禁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温度和时间,杜绝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食堂环境1. 食堂内要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墙面、桌面等要经常清洁消毒,确保就餐环境干净卫生。
2. 对食堂设备、器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卫生安全。
3. 食堂内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动,减少油烟和异味对师生的影响。
4. 食堂内要安装灭蝇灯和防鼠设备,定期清理和更换,防止虫害进入食堂。
三、餐具消毒1. 餐具消毒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执行,实行专人专职制度。
2. 餐具要进行彻底清洗,以确保无油污、食物残渣等杂质。
3. 餐具要进行高温消毒或化学消毒,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消毒剂。
4. 消毒过程要记录并备案,以备日后监管和追溯。
四、员工管理1. 食堂员工要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疾病的传播。
2. 食堂员工要提供身份证件和健康证明,由学校负责归档和管理。
3. 食堂员工要进行岗前培训,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4. 食堂员工要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要求戴发套、口罩和手套,并定期更换。
以上是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落实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和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食堂始终符合规范,并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心、健康的餐饮服务。
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
![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b1eb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十五、总结与展望
1.总结
(1)定期对食堂建设和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2)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食堂建设模式。
2.展望
(1)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导向,结合学校发展需求,规划食堂未来发展方向。
十四、信息公示与沟通
1.信息公示
(1)食堂应设立信息公示栏,公开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过程、卫生检查等信息。
(2)通过网络平台、校园广播等方式,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公示食堂运行情况。
2.沟通交流
(1)建立学校、食堂、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沟通交流机制。
(2)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对食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明确应急情况下的联络人、联系方式和应急资源,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风险管理
(1)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识别食堂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
二十、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
1.持续优化
(1)建立食堂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机制,定期对食堂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食堂的整体服务水平。
(3)跟踪改进效果,确保食堂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2.创新发展
(1)积极探索食堂服务模式创新,如引入智能点餐、营养配餐服务等。
(2)结合学校特色,开发具有创意的菜品和特色服务,提升食堂的品牌形象。
(3)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a874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8.png)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1.前言学校食堂建设标准是为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健康而制定的。
学校食堂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校师生正常饮食需求的场所。
学校食堂建设标准制定旨在规范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确保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合理、可持续发展。
2.基本要求(1)安全卫生学校食堂是供应师生食品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需遵循食品卫生的相关规定,保证食品合格并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下列是食堂建设中的一些卫生标准:•环境卫生:学校食堂应建在通风、明亮、干净、空气流通的场所。
学校食堂的内部应该经常进行清洁消毒,保证食品和环境干净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设备卫生:食堂内可能使用的设备如餐具、食品加工设备等均需经过合规的消毒处理。
•废物处理:学校食堂应当科学处理食品制作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定期清理、消毒、垃圾分类等处理措施。
(2)供餐标准学校食堂应以满足师生正常饮食需求为基本标准。
食堂提供的食物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公共卫生标准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健康饮食。
同时,学校食堂还应尊重学生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提供适宜不同人群的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
(3)可持续发展学校食堂应当注重学校食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食品采购方式、减少食品浪费、推广绿色食品等方面。
学校应当对食品提出合理的标准和实施要求,提高师生对食品的消费环保意识。
(4)管理标准学校食堂建设要求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把原材料采购、食品质量控制、人员健康状况检测及相关管理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学校食堂管理还应考虑到营销与经营方面的准则,如开展促销、优质服务等方式,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食堂用餐倾向。
3.建设原则学校食堂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师生需要为导向,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建设。
下面列举几个需要遵循的原则:(1) 择优选址学校食堂应建立在安全的位置。
选择离学校最近、交通便利的位置,以满足师生饮食需求。
(2) 有序规划学校食堂的建设应和学校建筑规划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优化食堂布局,增加就餐面积,减少拥挤感,提高师生的舒适度。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9095c6240c844768eaee0e.png)
目录机构及人员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要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要求人员培训要求场所与设施、设备选址要求建筑结构、布局、场所设置、分隔、面积要求设施要求(一)地面与排水要求(二)墙壁与门窗要求(三)屋顶与天花板要求(四)更衣场所要求(五)库房要求(六)备餐间设施要求(七)洗手消毒设施要求(八)通风排烟设施要求(九)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十)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十一)采光照明设施要求(十二)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十三)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场所及设施设备管理要求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要求食品留样要求贮存要求记录管理要求附件1:场所布局要求附件2: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附件3: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附件4: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附件5:推荐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附件6:餐饮服务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及操作标准机构及人员管理《山东省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学校食堂应以学校校长为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第八条规定: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食堂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直接责任。
学校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相关工作职责,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情况应在食堂餐厅内公示。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关键环节操作规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投诉受理制度。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ced4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b.png)
附件1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硬件要求一、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一)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为独立隔间的场所。
(*)(三)进行食堂备餐,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四)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六)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七)切配烹饪场所面积三食品处理区面积50% (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八)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三、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二)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普通中小学食堂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1ba8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c.png)
普通中小学食堂建设标准一、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普通中小学食堂的建设标准,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以下是针对食堂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二、食堂空间1. 食堂面积应与学生数量相适应,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
2. 食堂内设餐桌、椅子和必要的用餐设施,确保学生用餐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食堂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避免食物异味和污染。
三、卫生设施1. 食堂应设有洗手间,供学生用餐前后洗手,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2. 食堂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3. 食堂设备、器具和用具应经常清洗、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四、食品安全1. 食堂应遵循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2. 食堂应选用新鲜、优质、安全的食材和调料。
3. 食堂应有食品储存、加工、烹饪和分发设施,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五、营养合理1. 食堂应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确保学生获取均衡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2. 食堂应合理安排每餐的主食、蔬菜、肉类等搭配比例,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
3. 食堂应提示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成分,提高学生的营养意识和健康饮食观念。
六、食堂管理1. 食堂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2. 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3. 食堂应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对食品质量和服务的投诉和建议。
以上即为普通中小学食堂建设的标准要求。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认真落实这些标准,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堂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规划和操作。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9052b965ce0508763213f2.png)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一、选址卫生要求1、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区域。
2、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应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3、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建筑结构、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卫生要求1、建筑结构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2、食品处理区均应设置在室内。
3、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成品通道、出口与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与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开设置。
4、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烹调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的场所。
5、食品处理区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建议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增加0.2m2,切配烹饪场所占食品处理区面积50%以上。
6、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
食品处理区内应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
并应按规定设置洗手消毒水池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
7、烹调场所食品加工如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
8、拖把等清洁工具的存放场所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m2以上的餐馆和食堂宜设置独立隔间。
9、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
在加工经营场所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978a5273169a4517723a331.png)
附件1: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要求
有关定义:
原料:指供烹饪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和材料。
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原料。
成品:指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凉菜(又称冷菜、熟食、卤味等):指对经过烹制成熟或者腌渍入味后的食品进行简单制作并装盘,一般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
加工经营场所:指与加工经营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
食品处理区: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
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专间、集体用餐分装专间等。
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置放的专用场所。
烹调场所:指对经过粗加工、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煎、炒、炸、焖、煮、烤、烘、蒸及其他热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
餐用具保洁场所:指对经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存放并保持清洁的场所。
粗加工操作场所:指对食品原料进行挑拣、整理、解冻、清洗、剔除不可食部分等加工处理的操作场所。
切配场所:指把经过粗加工的食品进行洗、切、称量、拼配等加工处理成为半成品的操作场所。
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指对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进行清洗、消毒的操作场所。
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非食品库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附件2: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辅助标准
二、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标准(参考)
11。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313f799b6648d7c1c746fb.png)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标准一、选址卫生要求1、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区域。
2、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应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3、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建筑结构、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卫生要求1、建筑结构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2、食品处理区均应设置在室内。
3、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成品通道、出口与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与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开设置。
4、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烹调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的场所。
5、食品处理区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建议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增加0.2m2切配烹饪场所占食品处理区面积50以上。
6、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
食品处理区内应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
并应按规定设置洗手消毒水池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
7、烹调场所食品加工如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
8、拖把等清洁工具的存放场所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m2以上的餐馆和食堂宜设置独立隔间。
9、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
在加工经营场所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的建设与实施方案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的建设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5e7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2.png)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的建设与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人们对食品卫生标准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学校食堂作为广大学生就餐的场所,其食品卫生标准的建设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学校食堂卫生标准的建设与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与阐述。
一、建设标准(一)场所规划学校食堂应建立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地方,并设置完善的进出通道,以保证顾客顺畅进出,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还要合理划分就餐区域、厨房区域和储存区域,确保每个区域的功能明确、分工明确。
(二)设施设备学校食堂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设施设备,包括食品储存设备、烹饪设备、餐具清洗设备等。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三)员工培训学校食堂的员工是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环节,他们应接受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个人卫生素养。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保持在良好状态。
(四)供应商选择学校食堂应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
与供应商的合作还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来确保供货的安全性。
二、实施方案(一)食品采购与质量监控学校食堂在采购食品时,应建立健全的供货商证照台账,对供货商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材料进行核查,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合法合规。
同时,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样品留存,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二)食品加工与操作规范学校食堂应建立食品加工、操作和清洁卫生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合适的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和卫生要求。
同时,还要建立留样台账,对每一道菜品的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风险控制。
(三)卫生监测与检验学校食堂应定期委托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测和监测,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有害物质残留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整改措施。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3235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是为了确保学生用餐环境安全、卫生、舒适,以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而制定的。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具体操作规范。
根据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小学食堂应满足以下要求:1.食堂场所:食堂应位于校园内,远离教学区和宿舍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且与厨房相连,便于食材和餐具的送达与清洗。
2.线路和设备:食堂应有独立的电源线路和消防设施,具备防火、防漏电等安全设施。
厨房应配备独立的燃气、电力和供水管道,并采用储油罐、排油沟等设备。
3.基础设施:食堂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地板应采用防滑防水材料,方便清洁。
墙壁应平整、防潮、耐磨,并配备防撞角,以确保食堂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4.餐具和厨具:食堂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餐具,如碗、筷子、勺、盘子等,餐具要具备耐用、易清洗、防滋生细菌的特点。
厨房应配备必要的厨具,如炉灶、蒸锅、烤箱、炒锅等,以满足制作营养餐的需求。
5.就餐区域和餐桌椅:食堂应设置干净整洁的就餐区域,餐桌椅应符合儿童的身高和体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舒适性。
餐桌椅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无毒、无害。
6.卫生措施:食堂应设置洗手间,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以便学生饭前饭后进行必要的手部清洁。
配备专门的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保持食堂的卫生和整洁。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如下:1.食堂布局:食堂应设有前厅、后堂和洗手间,前厅用于排队和结算,后堂用于供应和就餐,洗手间用于学生饭前饭后的洗手。
前厅和后堂应分开设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安全和卫生。
2.环境要求:食堂应保持通风、明亮、宽敞,温度适宜。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容易清洁,采用有效防滑、防污染材料。
墙面应配备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图片或装饰,提升食堂环境的舒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建设,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防止师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学校食堂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民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教育机构。
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要合理,名称要统一,应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时功能用房的定位进行食品加工操作,不得随意变更,不交叉使用。
食品处理区全部功能间都在室内,要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粗加工间(区)、切配间(区)、烹调间(区)(含蒸煮间)、洗消间(区)(或洗涤间、消毒间)、备餐间(区)、更衣间。
粗加工间、切配间、烹调间应配有密闭干湿垃圾桶,规模较大的食堂应分设男、女更衣间,内设更衣设施,从业人员洗手设施。
第一条:每个食堂应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粗加工间(区),占食品处理区(全部后堂)面积的20%以上,有基本的防尘防蝇设施,并配备货架或放置食物的货橱,与餐厅切配间、烹调间等分开。
加工场所的地面、墙裙应该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地面及排水沟有一定坡度,下水道通畅,便于冲洗排水。
食品粗加工应有足够供水,所供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粗加工场所应有三个以上水池,做到荤素食品分池清洗。
洗涤拖把等清洁用品与清洗食品的水池分开,加工经营场所面积超过500㎡要有独立的清洁工具存放场所。
第二条:每个食堂应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切配间(区),地面要用不透水材料铺砌,并有一定坡度,便于冲洗清扫。
墙裙应贴有白瓷砖,并无污迹和食物残渣,墙壁、天花板的油漆无脱落、无霉斑,下水道通畅,有食品冰箱和带盖
的废弃物箱(桶),加工下来的废弃物及时倒入箱内,并当日清除。
切配结束,应及时做好清洗、消毒等清洁工作,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第三条:每个食堂应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食品烹调间(区)并与切配间(区)累计占食品处理区的面积≥50%,并按照原料进入、加工、成品供应流程合理布局。
内墙壁应有瓷砖或采用其他浅色、无毒、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高度至顶棚;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地板砖铺设,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排水;顶棚应用无毒、无异味、防霉的材料制作;灶台采用不锈钢台面,灶面、灶台墙壁及灶前地面要经常洗刷,做到无油污、无积灰、无食物残渣、排气罩不滴油,工作结束做好地面、灶台、操作台和用具的清洗、洗刷,保持加工场所清洁。
第四条:职工用餐场所应设置相对独立的餐室;学生用餐场所应根据用餐学生数,独立设置能容纳全部就餐学生的餐厅,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平方米;师生用餐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饭桌、饭具保洁橱和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五条: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距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附:食堂加工经营场所配备标准
更
衣
室
原
料
库
粗
加
工
间
切
配
间
烹
饪
间
凉
菜
制
作
间
面
点
间间
备
餐
消毒间食品销售场所
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