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问题——例9》说课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问题——例9》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e840d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2.png)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两步问题(归总问题)的数 量关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线段图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尝试画线段 图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和动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强。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索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都为本 次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 习,自觉思考的能力。
说学法 1.学情分析: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的内容,初步能找到和求出中间问题,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法指导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研究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 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回顾、总结、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应用所学的策略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教师的练习设计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应着
力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1.独立完成p72“做一做”
(1)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 (2)展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说清数量关系)
2.小林拿一些小棒摆了4个正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 可以摆几个?(1)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2)说说你是 怎样想的?(3)展示、评价。
五、说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精选.ppt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164da827284b73f3425011.png)
过去:发现特征——建立类型——归类式解题 现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建立
数学模型 (数量关系式)——解释、 应用与拓展
.精品课件.
7
过去
重在寻找答案
现在
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
针对某个知识
综合应用知识
确定类型 表征“类”特征 探索与研究活动 解放创造
●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 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 惯”。
.精品课件.
15
三、“设计思路”的修改
●原课标:6个数学课程和数学中应当注重发展的核心概念。数感, 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修改后:10个数学核心概念:
探索性和适度开放性。
3、教材体系 过去:集中编排、一例一类,规范性强,成人味浓,
孩子气少,发展性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现在:“遍地开花”,淡化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5
4、呈现方式
过去:文字应用题为主,形式封闭,非数量信息尽量简洁,
解题方向明确。
现在:题型更丰富(图表、对话等),结构更灵活(不一定
是完整的题),信息更开放。
.精品课件.
17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 修改
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 “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 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
.精品课件.
18
颗数:6×4×2
成人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颗,一日3次。
《解决问题》PPT课件人教新课标(共15张PPT)
![《解决问题》PPT课件人教新课标(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5c48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5.png)
装多少箱? 答:她能买25包?
(4)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一、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答:每班有16人参赛. 160÷8=20(箱)
方法一: 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盒?
综合算式:9×4×8=288(人)
60÷6=10(人) 答:参赛队员一共有288人。
方法二: 可以分成多少组?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例4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综合算式: 300÷3÷2=50(米)
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可以装多少箱?
二、探究新知
例4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 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方法二: 可以分成多少组? 3×2=6(组) 每组有多少人? 60÷6=10(人) 综合算式: 60÷(3×2)=10(人) 答:每组有10人。
三、巩固应用,扩展提高。
960÷48=20(箱() 1)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
答:960个杯子可以装20箱。 方法一: 一个来回游多少米?
每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综合算式: 300÷(2×3)=50(米) 综合算式:9×4×8=288(人) 方法一: 每队有多少人? 160÷8=20(箱)
288÷6=48(人) 每班有几人参赛?
48÷3=16(人)
综合算式288÷6÷3=16(人)
解决问题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 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 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 成3组.
(1)每队有多少人? 60÷2=30(人)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11 应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11 应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232c0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1.png)
应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专题综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应用其定义和性质求解诸如工厂决策、平分面积和周长、确定函数及求值,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下面略举几例,与大家共同探究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定理1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方法解读】一、工程决策例1 如图1,A、B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a的同旁,为了方便灌溉农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A、B两地,问该站建在河边的哪一点,可使所修建的渠道最短,试在图中画出该点(不写作法).分析根据定理1可知:只需作出点A关于河流a的对称点D,连结BD交a于C,则C点即为所求符合题意的点.二、平分周长和面积例2 如图2所示,一个矩形内有任意一圆,请你用一直线同时将圆与矩形的周长二等分,说明作图的道理和方法.分析根据定理2可知,经过对称中心的任意一条直线可将中心对称图形周长等分、面积等分.设矩形对角线交点为O1,则O1为矩形的对称中心,圆的圆心为O,则O为圆的对称中心,故直线⊙O1为所求直线.例3 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3所示.请你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直接画出).分析 延长FE 可将这块方钢分成两个矩形ABMF 、MCDE .设两矩形的对称中心分别为O 、O 1,根据定理2可知,经过中心O 的任意一条直线可将矩形MCDE 面积平分;经过中心O 1的任意一条直线可将矩形ABMF 面积平分,故过O 、O 1的直线可将这块方钢面积平分.三、求解析式例4 如图4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将此正方形置于直角坐标系xOy 中,使AB 在x 轴正半轴上,A 点坐标是(1,0).(1)经过点C 的直线y =43x -83与x 轴交于点E ,求四边形AECD 的面积; (2)若直线l 经过点E 且将正方形ABCD 面积平分,求直线l 的方程.分析 (1)略;(2)根据定理2可知,设矩形的对称中心为O ,平分矩形面积的直线l 必经过矩形中心O ,所以直线EO 为所求作的直线l .又O 点坐标为(3,2),E 点坐标为(2,0),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4.四、求最值例5 代数式()224129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分析 通过观察代数式,可构造如图5所示的几何图形,设线段AB 上有一点E ,且AB =12,AE =x ,则EB =12-x .AC =2,且垂直AB 于A ;BD =3,且垂直BD 于B .则CE =24x +,DE =()2129x -+那么,问题变成E 在AB 上何处时,CE +DE 最小?根据定理1可知,设点F 为点C 关于AB 的对称点,并设E 为DF 与AB 的交点;则CE +DE =FE +ED =DF 为最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DF2=122+(3+2)2=169,所以DF =169=13,即代数式的最小值为13.【强化训练】1. (20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DAC=30°,点P、E分别在AC、AD上,则PE+PD的最小值是()A.2B.23C.4D.83 32. (2017山东省莱芜市)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6,∠ABC=120°,M是BC边的一个三等分点,P 是对角线AC上的动点,当PB+PM的值最小时,PM的长是()A.72B.273C.355D.2643.(2017天津)如图,在△ABC中,AB=AC,AD、CE是△ABC的两条中线,P是AD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度等于BP+EP最小值的是()A.BC B.CE C.AD D.AC4.(2017广西贺州市)如图,在⊙O中,AB是⊙O的直径,AB=10,AC CD DB==,点E是点D关于AB的对称点,M是AB上的一动点,下列结论:①∠BOE=60°;②∠CED=12∠DOB;③DM⊥CE;④CM+DM的最小值是10,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5.(2017临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kyx(x>0)的图象与边长是6的正方形OABC的两边AB,BC分别相交于M,N两点,△OMN的面积为10.若动点P在x轴上,则PM+PN的最小值是()A.62B.10C.226D.2296.(2017山东省菏泽市)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A的坐标为(﹣4,5),D是OB的中点,E是OC上的一点,当△A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是()A.(0,43)B.(0,53)C.(0,2)D.(0,103)7.(2017贵州省毕节市)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平分∠CAB交BC于D 点,E,F分别是AD,AC上的动点,则CE+EF的最小值为()A .340B .415C .524 D .6 8. (2017贵州省黔南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9,点E 在CD 边上,且DE =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D 的最小值是( )A .310B .103C .9D .929. (2017山东省东营市)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16,面积为83,E 为AB 的中点,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AP 的最小值为 .10. (2016四川省雅安市)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6,AE ⊥BD ,垂足为E ,ED =3BE ,点P 、Q 分别在BD ,AD 上,则AP +PQ 的最小值为( )A .2B 2C .3D .3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025a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5.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意义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习新课(1)乘除法的意义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5. 课后作业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值法解决问题
![比值法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afc9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0.png)
比值法解决问题
一、问题描述
在电路专题9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需要用比值法求解的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
我们有一台由电源、电阻和电流表组成的电路。
已知该电路的
总电压为V,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电阻为r,电流表的读数为I。
我们需要求解以下问题:
1. 电源电压为多少?
2. 电路的电阻是多少?
二、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比值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具体步骤:
1.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电流表的内阻。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知
道电流I可以表示为单位电阻上的电压之比,即I = V/r。
根据这个
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电流表的内阻为r = V/I。
2.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总电阻减去电流表的内阻来计算电路的
电阻,即R = (V/I) - r。
3.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求解电源电压,即V = I * R。
三、结果分析
通过比值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 电源电压为V = I * R。
2. 电路的电阻为R = (V/I) - r。
四、总结
比值法是一种解决电路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求解电流表的内阻,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电路的电阻和电源的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使用比值法来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以上就是电路专题9中使用比值法解决问题的文档内容。
——文档结束——。
西师大版三上数学第4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ppt课件数学课件PPT
![西师大版三上数学第4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ppt课件数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eb970476eeaeaad1f330e8.png)
2
怎样租船比较合算?
16×6=96(元) 87 < 96
答:包船比较合算。
2
怎样租船比较合算?
87÷6=14(元)……3(元) 14 < 16
答:包船比较合算。
2
怎样租船比较合算?
16×6=96(元) 87 < 96
87÷6=14(元)……3(元) 14 < 16
答:船比较合算。
33.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70.人生在世,总得有一种追求,尽管梦想还很遙远,现实还很残忍,但只要有信心,不放弃,不灰心,坚持了,努力了,即使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至少也会少一些遗憾。 54.意料之中的事往往不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却经常出现。 72.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5.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惰性。一个人的意志力量不够推动他自己,他就失败,谁最能推动自己,谁就最先得到成长。 24.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70.人生在世,总得有一种追求,尽管梦想还很遙远,现实还很残忍,但只要有信心,不放弃,不灰心,坚持了,努力了,即使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至少也会少一些遗憾。 77.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在质疑你的付出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47.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92.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 70.多用善眼看世界;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21.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 60.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42.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71.一个人只要有梦想,生命就有了依托;一个人只有不懈地追逐着梦想,活着才觉得意义深远,趣味无穷,也才能将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48.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 2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44.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着。
解决问题(例9)PPT课件
![解决问题(例9)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928ba1eb91a37f0115c64.png)
原来: 现在:
80分贝
比原来降低 1 8
2?021分贝
8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看图列式计算
1500㎡
种蔬菜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2
“1” 3
?
种西红柿的面积占蔬菜面积的 1
“1” 4
2021
2Leabharlann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单位“1” ×对应的分率=对应量
2021
3
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
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比青少年多 4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单位“1” ×多的分率=多跳的次数
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 = 青少年的次数
多跳次数
婴儿的次数
2021
6
回顾与反思 思路二: 先求婴儿对应的分率
1 + 多的分率 = 婴儿所占的分率 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 单位“1” × 婴儿的分率 婴儿的次数
2021
7
绿化带降低了噪音以后,人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5
阅读与理解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 75 )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 ) 5
多的部分是(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 )的 4 5
要求的是( 婴儿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2021
4
分析与解答
青少年: 婴儿:
75次
比青少年多 4 5
?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
“1” 5
2021
5
回顾与反思 思路一: 先求每分钟多跳的次数
新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九单元总复习《解决问题》精品PPT课件
![新人教版一级上册数学九单元总复习《解决问题》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c754cdf12d2af90242e6f8.png)
7 - 2 = 5 (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用减法解决问题
看看我们刚做的4道题, 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有什么不同?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 把部两分部,分求合另并一起部来分, 用用加减法法计计算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8辆个
3 + 5 + 12 = 9 2((个辆))
用加法还能解决生活
中的哪些问题?举例
说一?只说。
左边有( 2)只, 右边有( 5)只, 一共有几只?
2 + 5 = 7 (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用减法解决问题
看这图为解道你什答题知么正怎道用确样了减吗解什法?答么?? 解答?
一共有10只兔, 走了4只兔, 还剩几只兔?
从10只兔里去掉走了的 4只,就是剩下的。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6 - 6 = 10 (把)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总复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用加法解决问题
这看 你为解道图 能什答题你 提么正怎能 出用确样知一加吗解道个法?答? 什 问解么 题答?吗?
电功率专题9_比值法解决问题
![电功率专题9_比值法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a3f6355fbfc77da369b13a.png)
比值法比值法是初中物理的精髓所在,很多学生对此感觉无从下手,更准确地说,是他们往往看着题目,而选择不下手解决问题,因为较为繁琐,索性放弃。
还有的同学,是数学功底太差,运算起来很吃力。
从定量计算到比值法,适当地提升,让学生感受到比值法解题的方便和快捷1.蒸汽电熨斗是把水升温并汽化成水蒸气,从而熨烫衣服的。
如图所示为一款有高温和低温两档的蒸汽电熨斗电路图原理图。
R 为保护电阻,R1、R2为发热电阻,其中R2=242Ω,则(1)发热电阻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效应工作的。
分析电路图可知,闭合 S1,当 S2________时,电熨斗处于高温档。
(2)电熨斗处于低温档时,正常工作功率为 1100W 。
求: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大? R1的电阻是多少?通电 3min 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若将该款电熨斗进行改造,使其正常工作时高温档功率为 1000W 。
要求只改变其中一个电热丝的阻值。
请你分析和计算,求出该电热丝改变后的阻值应为多少?2.图甲是某电热水壶的内部简化电路,其中R1是加热管, R2是限流电阻,只有加热管放出的热量能被水吸收。
S1是一个防干烧开关(或称“温控开关”),S2、S3是手动开关,调节 S2、S3可以使电热水壶分别处于加热或保温状态。
图乙是该电热水壶的铭牌。
(1)要使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应怎样调节开关 S2和 S3?(2)由该电热水壶的铭牌可知,加热管R1的阻值为多少?55J,那么电(3)假设当电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水温保持恒定,此时水每秒向外界散热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的总功率约是多少?3. 如图所示为一种保温电热水壶的电路示意图,烧水时,开关 S2处于_________状态。
若电热水壶烧水时消耗的功率为 1000W,则电阻 R1=_________ 。
如果保温状态下电热水壶消耗的功率是烧水时的 1/10,则R2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_W.比值法的深入体验,体会解题方法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闭合 S1、 S2,断开 S3时,电流表示数为 0.4A,则此时 R1两端的电压为V.当 S1、S2、 S3都闭合时, R1的电功率为 P1;闭合 S1, S3,断开 S2时, R1的电功率变为 P1的 9/16 ,则 R2的电阻为Ω.5.如图所示,将灯L1、 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 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 L1的功率为 4W,在乙图中灯 L1的功率为 9W.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中灯 L 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 3B.L 、L 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 2: 11 2C.甲图中灯 L1、 L2的功率之比是 2: 1D.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3:2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 R =1: 4。
解决问题的教学数学PPT课件
![解决问题的教学数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dafd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a.png)
应用题不分类型; 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 方面之一。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 及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解决问题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 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 案的心理活动。 这里所说的“问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现实性。2.探究性。3.开放性。4.发展性。
1、应用题是揭示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的重要手段 2、应用题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图画应用题——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文字叙述 的应用题 解应用题首先要初步学会审题。
简单应用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有三类: 第一类,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 由此派生出来的有关概念; 第二类,表达数量关系的概念; 第三类,常用的数学术语。
第二学段侧重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本技巧。
第一学段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 第二学段在回顾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分析自己思
维过程的得与失,并总结经验,然后再反思或获 得经验条理化。
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就可以称这个问题 为开放题。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数学开放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和解题策略的
(1)解决问题指的是学生初次遇到的新问题,这 类问题并非是平时遇到的一般的练习题。 (2)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新的,应是学生 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的重新组合。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包括内隐的思维 活动和外显的操作活动两个方面。
(4)问题一旦解决,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 获得的新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便可作为认知结构中的 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已知的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途 径。
多样性,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探索性,为学生提供了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9——看图列式计算
(一)课堂练习
一、有 的看图列式计算。
1、 (1)
4 5
4 5 9
(2)
(3) (4)
=
( )
=
( )
=
( )
2 10 - 2 8
★解题顺序:
(1) 首先是找出问号“?”在哪里。
(2)找出两个数学信息(数两遍),并做标记。
(3)列式计算(带单位)。
(4)检查算式的得数是否与“?”的关系是一致(一样)。
如图1:“?”在大括号的下面是求总数。
(求和)。
列式是:左边部分数 + 右边部分数 = 总数
如图2:“?”在大括号的上面是求一部分。
(求差)。
列式是:总数 - 右边的部分数 = 左边的部分
数
图1
图2
14颗
14块
?
=( )
(9) (10)
2、
?个
15个
(5)
(6) (7)
(8)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支 17支
二、有虚线的减法看图列式。
(1)
5-3=2(个) 5-2=3(个) (2)
7-2=5(个)
1、 2、
3、 4、 ?根 (3) (4) (5) (6) =
( ) = ( ) = ( ) =
( ) ★解题方法: (1)虚线圈多少,就减多少,表示去掉、删除的意思。
(2) 用减法时,要先找出总数。
总数-划掉的数量=剩下的数量
(3)最后纵观全图,数一数剩下东西的数量是否和我们列式求出
的得数是一致。
提示:凡是以后看到有虚线的,首选是用减法。
= ( ) ( ) ( ) =( )
5、 6、
三、一图四式:(两加两减)
5+2=7 2+5=7
7-5=2 7-2=5 1、
2、✿✿✿✿✿✿
❀❀❀❀
□+□=□ □+□=□ □+□=□ □+□=□ □-□=□ □-□=□ □-□=□ □-□=□
3、 4、
□+□=□ □+□=□ □+□=□ □+□=□ □-□=□ □-□=□ □-□=□ □-□=□
5、 6、
□+□=□ □+□=□ □-□=□ □-□=□ □-□=□ □-□=□
★解题方法:
根据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应该先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作上小记号,数出总数是多少,最后才开始列出算式。
左边+右边=总数 右边+左边=总数
总数-左边=右边 总数-右边=左边
=
( )
四、情景图
2、
3+2+1=6(只)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
=( )
★解题方法:
情景图的列式计算,要明白
图中事件发展的顺序,然后列式。
列式最好的是按顺序做出来的。
提示:凡是有减法的看图列式,
最后算式的得数就是剩下图形的
数量。
一定要领会这句重要的话
哦!
=( )
=( )
=( )
9、
10、
11、
五、图表应用题。
★小提示:做图表应用题时,应该先看分析条件1、条件2和问题,然后在旁边列式计算出答案。
如第1题:第一行的条件1是小班有5架玩具飞机,条件2是大班有8架玩具飞机,问题是一共有几架玩具飞机?
1、
小班大班一共
5架8架()架
9辆6辆()辆
2、
原来有卖出还剩下
18块8块()块
15个()个11个
3、
早上卖出下午卖出一共卖出
9个8个()个
()个 7个14个
5+8=
9+6=
( )
( )
六、文字、图画应用题。
1
、
还有几只?(小提示:记得把括号也填写完整)
□○□=□
2、 3、
4、
5、
一共有()只,跑走了10只,还剩()只。
(只)
6、一共有17个萝卜。
□○□=□(个)
,
,
我吃了5个。
还剩多少个?
(二)课后练习 1、
(2)
2、
(1)
(2)
?个
(1) (3) (4) (5)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4)
=( )
( )
(6)
( ) (7)
3、
(1)(2)
□+□=□□+□=□□+□=□□+□=□□-□=□□-□=□□-□=□□-□=□
(3)(4)
□+□=□□+□=□□+□=□□+□=□□-□=□□-□=□□-□=□□-□=□4、
5、
现在有多少只鸭?
6、
7、8、
4、
8、
9、
又游来了8只。
=
原来有()盆花,
又搬来()盆花,
现在一共有多少盆花?
==
=( )
=( )
( )
10、
11、玩具柜台。
(1)假如每次只能买2样玩具,你想买什么?需要多少钱?
()()()=()(元)
()()()=()(元)
()()()=(
)(元)
(2)如果15元钱要买2把水枪和一只机器狗,钱够吗?
12、
13、(1)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来有()个苹果。
(2)同学们要种14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要种()棵。
(3)我和妈妈一共采了15个蘑菇,妈妈采了10个蘑菇,我采了几个?
(4)妈妈买来18个鸡蛋,吃了5个后,还剩多少个鸡蛋?
(5)亮亮有15张画片,送给弟弟5张,还剩下几张画片?
(6)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5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 )
(7)河里有10只鸭子,又游来了6只,现在有多少只鸭子?
(8)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排成一列做游戏,小明从前往后数,他排第5个,从后往前数,他排在第3个,共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