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67dabd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d.png)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体例胜利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间的抗战历史。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三、单元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华的暴行及抗日战争胜利等史事,但对这些史事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存在时序不明、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等问题。
本单元重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深刻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史事及其历史意义。
3.知道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的精神。
4.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基本史事,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情况,理解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对抗战的重要历史意义。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22442ebf121dd36a32d8250.png)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 谏”,扣留蒋介石,要求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首的 代表团赴西安谈判;蒋介 石同意联合红军抗日等条 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 中国由内战走向全国抗战 的转折点,标志着十年内 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 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创造 了条件。
A.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B.国民党”围剿”红军
C.中国政局混乱.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A 8、日本关东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 .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
D. 马神甫事件.
9、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 区, 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表明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是为了:
会责任感;
⑤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表示强烈愤慨,日 本的侵略罪行铁证如山,日本应正视历史,真诚 道歉。
1、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 决,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之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②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坚定了张、 杨联共抗日的决心。
③蒋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加紧“进剿”红军, 张、杨在“劝谏”、“哭谏”遭失败后,决定发
2、经动过“兵谏”。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性质:张、杨发动的一次逼蒋抗日行动。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上的大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05f2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7.png)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共两课:“血染的丰碑”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伟大胜利,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产生浓厚兴趣,但也可能对战争中的一些残酷场面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掌握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战役和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重要战役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视频资料: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
八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2e857cff33d4b14e8524683e.png)
达标测试
1、每年9月18日,辽宁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提醒人们不要忘 记哪一国耻? (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人民面临如此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是 ( )
④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
•; https:/// 炒股配资平台 ;
•凶申恶煞一般の毒吙教成员,袁离有些害怕.“阿离,别害怕.”袁菲握着袁离の手.“保护两位小姐.”罔辉队长大声喝道.拾多名袁家の护卫,将袁菲与袁离围在中心.鞠言在众人之前,体内申历微微运转,他看着对面の三教主.“死!”鞠言口中轻轻说出了一个字.他抬起手,一道申历涌动而出.浅浅
是要把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对不能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 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本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
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中国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㈠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⑴日本扩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 ㈡抓住时间、发动者、目的等要素,概述西安事变的经过。 原因)⑵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 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
断分化;⑶国难当头,张学良、杨虎城深感同共产 ㈢知道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概述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1936 年12月 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派兵逮捕 党打内战没有出路,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提出和平解决事变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做张、杨 了在西安的蒋介石及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并通电全国, 做出的巨大努力,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评价:“伟大的爱国者,民族的千古功臣” 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的工作,同蒋介石进行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 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㈣评价张学良 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促成了事变的最终和平解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0bdd531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d.png)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常规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教学参考书、2011版新课程标准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松花江上》的插曲,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活动二:九一八事变
(一)播放《二战全纪录03:九一八事变》片断,讨论:
1、日本为什么要制作柳条湖事件?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2、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哪个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3、东北三省为什么迅速沦亡?
(二)播放《步入辉煌》、《赵一曼》电影片段,阅读教材,了解东北人民的抗日
1、阅读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材料。
2、了解“嫩江大桥之战”和“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将领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的顽强奋战。
3、总结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活动三:西安事变
播放电视《西安事变》片段,学生讨论:
1、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2、阅读教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释放蒋介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db09146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0.png)
场景一:日本鬼子又来了?
黄山一旅游景区上演鬼子进村:游客或演员穿着日军军服,挥舞着大刀, 几个 女子扮演的“村姑”在 “鬼子”的押送之下朝前走。也有身着日军军服的人用 迫击炮“实战”演示日军攻击村庄的场景,现场的游客们都是一脸笑意。
场景二: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
为了吸引日本相关企业在该地投资,黑龙江省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为 “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 。
C 些数字主要说明 (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4、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
灭是在( B)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5、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
一、台儿庄战役 二、武汉会站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武汉会站
1938年,
日军集结40 多万兵力进 攻武汉,为 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共 部署100多 万人参战
万家岭大捷
江西万家岭战役消灭日军9000余人 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更大损 失,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 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血色记忆——抗战大事记
国民党抗战 正面战场
中国社会各 阶层抗战
共产党抗战 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 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 战场的抗战。 2.感悟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 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梳理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a386ddfd0a79563c1e72c3.png)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梳理一、单元课程结构1. 单元地位《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这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这部侵略与反抗史中最悲壮激烈、荡气回肠的部分,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2.单元主题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联系现实,认识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言行的危险。
学习本单元,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
3.单元结构本单元共有五课,分别是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就是1931—1945年的14年抗战时期的历史。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伴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在处理西安事变的关键时刻予以贯彻,为国共两党结束内战,走向合作抗日奠定了基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在此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大规模阻击日军,以巨大的牺牲连续进行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主战场。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积极开展对日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继而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开辟了敌后战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9e0c498bb9d528ea81c77953.png)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1)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西安事变持什么态度?从中可以推断 中共最能代表谁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认为放蒋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抗日,主张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2001年张学良将军在美国的夏威夷逝世,享年103岁, 江泽民总书记致电题辞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请 说说其含义。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经中共及各界努力后,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所以说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 千古功臣”。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 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如何处置蒋介石成为国内外各种政治一种是主张
放 。你支持哪一观点?试说明理由。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第四单元
第14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学习目标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及其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一二· 九运动;能说出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的重要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能说出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基本史实,能概述事件意义。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1931年9月18日 不抵抗 1935年12月9日 中共领导下 东北三省全部 局部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6年12月12日 和平解决 张学良
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2.提新问题 学史可以明智,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可以学习前人的优秀品
质,前瞻未来,感悟人生,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202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4.png)
课堂总结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立场和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 材料二:“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
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 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
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 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
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 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
四行仓库保卫战 1937年10月26日,大场等防线失守,为掩护数十万大 军西撤,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 “八百壮士”(实为 452人)进驻四行仓库。谢晋元对全体官兵说:“现在我 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 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 拼到底!”全体官兵抱定必死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谢 晋元凭数百孤军和弹丸之地,抗击日寇数万,激战四昼 夜,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课导入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等时间、 地点、经过、结果等重要史实及历史意义。 2.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及中共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 要作用;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 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通过七七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和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人 的抵抗,感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的信念。
学习目标
时间:1937年7月7日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过程: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抗战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①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74b2d1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0.pn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归纳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1)时间:1948年9月—11月(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3)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4)中心:徐州(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规模最大、战果最丰)4.平津战役(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月(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五个阶段: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61fb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4.png)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01页)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敌后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归纳梳理
• 十四年抗战的哪些史实,能够印证中国 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武汉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的城市,在这里( )
C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创办了黄埔军校,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取得了抗战以
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5.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
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
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A.北伐的胜利进军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C.北平的和平解放D.国民党南京
政权覆亡
C
对号入座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标志( ) C 3、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 B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
专题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不同
事变
日军 借口
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 事件
七七事变 借口一名 士兵失踪
国共态度 国民党 中共
不抵抗 坚
决
开始
抵 抗
抵抗
影响
日本局部侵华 开始局部抗战 日本全面侵华 开始全面抗战
2.三大事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05775c30975f46527d3e1f7.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1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掌握)2、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就沦陷了。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3、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到西安调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所以日军悍然进攻卢沟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中国守军奋起反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战取胜的关键,即全民族抗战)3、1937年12月,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影响: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第16课: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记忆要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记忆要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99e88cd0508763231121228.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第1课抗日救亡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结果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1936年12月12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时局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南京大屠杀的反思: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某些人一直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是别具用心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同时,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1938年国民党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be231a915f804d2b16c1aa.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b8e82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f.png)
5、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 信,你想写些什么内容?
杀”片段,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圈点获得的信息。 交流信息: 展示图片:日本人年历史教科书----南京大暑杀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言;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怎样理解?你有什么感想?你将通过什么方式驳 斥日本的观点?(除了影像资料,还有日本老兵日记,外国记者报道, 南京大屠杀遗骸,幸存者的口述等,随堂展示) 活动三:学史明志,情感升华 1、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信,你想写 些什么内容? 2、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有什么收获? 3、滚轴图片,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激发学生树立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信念。
对应课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 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 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 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九一八;专题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专题三:血肉筑长城; 本单元的重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难 点:西安事变;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 屠杀的史实;中共七大的召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21d94c7e21af45b307a88e.png)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
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阅读课本,找出抗 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 形势怎样?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美 国 在 日 本 广 岛 ︑ 长 崎 投 掷 原 子 弹
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 义?
1.召开: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 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 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的中国; ②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
③思想上:通过新的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 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4.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 庆祝(
D)
B.台儿庄战役胜利 D.日本无条件投降
A.百团大战的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 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中 国的胜利而告 终,原因有哪 些?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
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D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228f07964bcf84b9d57b8b.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柳条湖事件,突袭北大营,炮轰沈阳结果: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1931-1945)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2.一二九运动过程: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但是遭到镇压。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影响: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②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④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中国共产党的救亡主张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原因:①日军侵略东北、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③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直接原因)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⑤学生运动的推动2.过程1936年12月12日,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
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席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86c1d8fd0a79563c1e72ad.png)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起因:1931年9月18日夜,柳条湖事件。
2.结果: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3.抗战力量(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3)1936年初,东北抗日联军继续抗战。
4.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1)经过: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3.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2.结果: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
3.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军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2.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学案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1-9-18 1936-12-12 1937-7-7 1945-4 1945-8-15
【单元知识网络】
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时间:1931年—1937年
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
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
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
生死关头,中共提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
次合作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一、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
①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
炮轰东北军驻地城。
结果:蒋介
石采取政策,致使沦亡。
日本在长春扶植清废帝建立
傀儡政权。
②东北人民组织,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抵抗日军的侵
略。
③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2、西安事变
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占领,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中
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的方针,要求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爱国将领、接受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
②目的:为
③经过:年月日,和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
外的。
又称“”。
④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得
到。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基本结束,
形成。
3、全面抗日战争
①全面爆发: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也叫“”。
中国驻军奋起还击,(标志)爆发。
②国共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实现了,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
③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制造,万中国人遇难。
战时陪都是。
④平型关大捷:事变后不久,一一五师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这是抗战以来。
⑤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在山东与日军展开激战。
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敌人的后方,建立,中
共中央所在地是。
⑦⑧⑨
⑦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指挥下,发动
了破坏敌人交通线的“”。
它是中国军队
的战役。
⑧1945年4月,中共在召开。
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和实现准备了条件。
⑨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向日本的、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
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胜利,中国人民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选择题
1、“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5、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
这充分说明:
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
B、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级利益
6、西安事变爆发后,赴西安进行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董必武
D、陈毅
7、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如上图,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9、七七事变后,在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的大规模进攻时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阁
C、金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
10、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30万中国军民而饮恨。
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1、抗战期间,南京被日本攻陷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武汉
12、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B、松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A B C D
1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松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15、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贺龙
16、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17、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
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的仪式。
你认为这一仪式应该发生在哪一年?
A、1895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9年
19、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抗日战争
20、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它是:
A、东北三省
B、台湾
C、香港
D、澳门
材料分析题
1、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二:日军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
(3)对比上述图片,你有哪些感想?
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为什么?而周恩来认为“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为了事实?
(2)分析两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或作用,以及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1、(1)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综合国力不敌日本;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原因:①这是一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援。
(3)回答“落后就要挨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团结起来力量大;国共和则民族兴”等均可。
2、(1)参加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谈判、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
因为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成为事实:抗日战争时期归属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由红军改编的。
(2)影响或作用:西安谈判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两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巨大努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只要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