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___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
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答案
1. C 2.E 3.B 4.D5.C 6.B 7. C 8.B 9.D 10.A11.A12.E
14.D
四、问答题:
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
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
(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
D .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E.以上都不是
16.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
D.A+B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 .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环卫名解.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由多种环境介质(environment media)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组成。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小气候(microclimate):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s/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称为内分泌干扰化合物。
对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干扰效应,临床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过程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ions POPs):是指能够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环境卫生学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 health/environment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
基本任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4、环境: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由多种环境介质(environment media/environment matrices)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所组成。
5、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S O2、CO等。
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水体中的汞在水体底泥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甲基汞。
7、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8、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9、二次污染:有些大气污染物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后在某些条件下仍可回到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和总体。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职务植物、动物、和人等)与非生物环境(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从各种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化学性质均没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心得、毒性更大的污染物。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也称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或重铬酸钾指数。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又称水性传染病,是指饮用或解除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使用被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目的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氯化消毒chlorination:是指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的一种方法。
共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有机氯制剂等。
背景值background level:也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土壤环境容量soil environment capacity: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突然对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其实质和最大负荷之间的差值。
环境卫生学 全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通常以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或参与环境介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性有机污染物。
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植物和微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减少资源消耗,有效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如果其数量、浓度超健康。
(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结构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即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出现高端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以几何级数的倍数高于低端生物体的现象。
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关关系。
毒性,但当二者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增强,此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群。
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
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高度每上升100m ,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0.986℃。
NOX )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大气污染事件。
化学和生要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对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
1h 内平均浓度的最高100 µm 的颗粒物,空气介质中的颗粒l0μm 的够长期漂浮在空气中,也称为飘尘(suspended dusts)。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汇总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健康效应谱、易感人群、高危人群、高暴露人群、环境污染。
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光化学烟雾、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水体自净、水体富营养化、慢性甲基汞中毒、溶解氧、生化需氧量、中水、介水传染病、氯化消毒副产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二次供水、集中式给水、背景值、腐殖质、土壤污染、土壤自净、慢性镉中毒、痛痛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窗地面积比值、投射角、开角、采光系数、室内小气候、不良建筑综合征、公共场所、人居环境、容积率、居住建筑密度、环境质量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排毒系数、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原生灾害、次生灾害、承灾体、家用化学品、化妆品第一章绪论【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在人为活动(生产、集居、战争等)影响下形成的环境【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化合物等。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ygiene)】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健康效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
环境卫生学试题解析之3
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解析之三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食物链(food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5.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6.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8.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9.有机物的腐质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10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卫生学与职业卫生学名词解释(重点内容)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及有关学科的新成就、新方法来系统地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的影响,阐明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消除和控制这些影响的科学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并以一定评价方法对某个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的评价与预测。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从各种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化学性质均没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心得、毒性更大的污染物。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也称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或重铬酸钾指数。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又称水性传染病,是指饮用或解除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使用被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目的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氯化消毒chlorination:是指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的一种方法。
共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有机氯制剂等。
背景值background level:也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环境卫生学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2.环境介质:指大气、水、土壤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3.环境影响的特点:(1)环境影响的隐现性,(2)环境影响的未来性(3)环境影响的综合性(4)群体性与全球性4.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4)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5)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5.环境污染: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6.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包括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7.环境危险度评价:(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职业医学的名词解释
职业医学的名词解释职业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致力于研究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与职业相关的疾病和伤害。
它的目标是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并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建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职业医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职业病: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特殊职业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它包括尘肺病、噪声诱发聋、放射性疾病等。
职业病的预防十分重要,需要从工作环境改善、防护设备使用和健康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职业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它关注的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工作场所卫生等,致力于保护人类免受环境污染的侵害。
职业暴露评估:职业暴露评估是职业医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评估工人暴露于有害物质或危险因素的程度,来确定工作环境是否与职业病有关。
职业暴露评估需要考虑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时间和个体易感性等信息,以确定风险大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职业卫生控制措施:职业卫生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方法和策略。
根据危害程度和作业需求,可以采取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改进工艺、隔离有害物质等;管理措施则针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个体防护措施则包括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接种特定疫苗等。
健康监护:健康监护是职业医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与职业相关的疾病。
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生物监测、职业史记录等。
通过健康监护,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工作能力评估:工作能力评估是职业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评估劳动者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判断其是否适合继续从事现有工作。
工作能力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的特点,为个体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家畜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环境应激: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
温热环境:家畜周围空气中的温暖、炎热与寒冷、它由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气流和太阳热辐射等温热环境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标准代谢: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道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量。
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代谢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以热的形式散失。
生产产热:家畜的生殖、生长、产乳、产毛、产蛋,都在维持产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产热量,这主要是营养成分转化为上述畜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舒适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
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
热平衡破坏:在家畜的热冷调节仍不能维持产、散热平衡时、必然引起动物提问的升高或者下降,叫做动物的热平衡的破坏。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g/cm 3.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率。
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
饱和差愈大,表示空气愈干燥。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为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是的温度为露点。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物理量叫做,简称气湿。
温湿指数:气温和气湿两者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一个指标。
等温指数:用气温、气湿、风速相结合来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个指标。
有效温度:亦称作“实感温度”是在人类卫生学中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温热因素对人综合作用时,人的主观感觉制定出的一个指标。
环境卫生学
名词:1.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3.环境: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例如:农田、牧场、温室、车间、住房、畜舍的小气候。
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日照动物”.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
1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15.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以人为本的,研究人的生存环境、卫生问题和卫生保障体系的一门学科。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人口聚集区、城市、乡村等,包括房屋、食品、水源、空气等方面。
而环境卫生则是指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对人类的危害,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稳定发展的目标。
一、环境卫生学的概念环境卫生学是以环境卫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建立和发展现代的环境卫生理论和技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环境卫生包括环境和人类卫生两个方面,是指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它主要通过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交通环境等进行科学的定量研究,建立和发展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技术,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环境卫生学的基础包括环境科学、卫生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等。
其中,环境科学是环境卫生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变化规律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卫生学则是环境卫生学的应用基础,主要研究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病因、流行病学、预防措施和卫生教育等问题。
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是环境卫生学的补充基础,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后者则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环境卫生问题环境卫生问题是指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的威胁和影响。
环境卫生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水是人类生命必需的物质之一,但是在水源污染、水生态退化、水资源匮乏等方面,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困扰。
2、空气环境:空气可以为人类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但当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时,可以带来危害。
3、土地环境:农田、城市用地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在地质环境、土地污染等方面会造成困扰。
4、噪声环境:噪声污染可能对人类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如头疼、失眠、竖眼、耳鸣等。
总之,环境卫生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必须重视此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3.环境因素: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化合物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8.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态综合体。
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9.清洁生产: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0.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卫生学整理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基本任务是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2.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后为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是指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等。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着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是原生环境演变成的一种人工生态环境。
3.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是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以借助于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特征: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
危害:急性和慢性毒性(肝肾,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内分泌干扰作用:能从多个环节上影响体内天然激素正常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还能干扰生殖内分泌功能。
举例:二噁英,DDT,多氯联苯(PCBs),呋喃(PCDF),艾氏剂,狄氏剂等。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药及含氯有机物的高温分解或不完全燃烧、火山活动、森林火灾等亦可以形成二噁英。
4.EEDs/EDCs(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可以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全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通常以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或参与环境介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性有机污染物。
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植物和微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减少资源消耗,有效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如果其数量、浓度超健康。
(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结构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即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出现高端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以几何级数的倍数高于低端生物体的现象。
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关关系。
毒性,但当二者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增强,此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群。
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
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高度每上升100m ,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0.986℃。
NOX )VOCs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大气污染事件。
化学和生要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对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
1h 内平均浓度的最高100 µm 的颗粒物,空气介质中的颗粒l0μm 的够长期漂浮在空气中,也称为飘尘(suspended dus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内分泌干扰物: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有机氯化合物、二噁英、毒杀酚、五氯酚钠及某些重金属等。
3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4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也存在着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
6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7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8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所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9迁移:指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的位移过程。
10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11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反应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12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化学物的转化。
13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联合作用的类型包括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
14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包括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
1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16健康危险度评价(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第三章大气卫生17气溶胶:大气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
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
18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γ):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的度数。
通常情况下为0.65℃。
即0.65℃/100米。
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太阳辐射和其他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γ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19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 :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
这种现象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
出现逆温的气层叫逆温层。
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
成因:辐射逆温、地形逆温、下沉逆温20空气离子化: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称为空气离子化211h平均浓度限值:是指任何1h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有些物质能使人或动植物在短期内出现刺激、过敏或中毒等急性危害,则该物质必须制订1h平均浓度限值,急性危害的上限值。
22温室效应:太阳发射的较短波长的辐射,可穿过地球外围大气层和其中所含的CO2和水到达地表使地面加温,而地面加温后反射出来较长波长的辐射被地表大气层中所含的CO2等气体吸收,不能全部返回太空,从而使地面气温转暖,犹如温室,因而称为“温室效应”。
23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空气垂直移动过程中因气压变化而发生温度的绝热变化。
干燥空气的γd为0.986℃/100m,即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986℃。
24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wind rose ),将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出现的频率按比例标在罗盘坐标上。
风向频率图能够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主导风向,从而能够指示该地区受某一污染源影响的主要方位。
25大气湍流:是由于垂直气温的变化和大气中气团间的摩擦作用而引起的短暂性紊流,是一种不规则的空气流动。
湍流强,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6光化学污染: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
27大气湍流:是由于垂直气温的变化和大气中气团间的摩擦作用而引起的短暂性紊流,是一种不规则的空气流动。
湍流强,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8大气卫生标准:是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法定最高限制值。
它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居民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制订大气防护措施的法定依据。
第四章水体卫生29浑浊度turbidity:水的浑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
浑浊度主要取决于胶体颗粒的种类、含量、大小、形状和折射指数。
30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干后的残留物总量。
31硬度:溶解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
32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含量(mg/L)。
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
33化学耗氧量(COD)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成氧的量。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水中有机物愈多,生化需氧量愈高。
35总有机碳(TOC):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他只能相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评价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但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
36细菌总数:指1ml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反映水体受生物性污染的程度。
水体污染越严重,水的细菌总数愈多。
37总大肠菌群: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无芽孢杆菌。
38粪大肠菌群:即在(44.5+—0.2)摄氏度环境中培养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为粪大肠菌群。
39富营养化:含氮、磷等污水污染造成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有机物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
40水体污染的自净:水体受污染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污染物不断被稀释、扩散、分解或沉入水底,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41复氧过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空气中的氧可通过水面不断溶解补充到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也补充到水体,这就是水体的复氧过程。
4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43食物链:是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生物以食物摄取和被摄取关系连接起来的传递和循环链。
第五章饮用水卫生44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45氯化消毒副产物:系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46有机前体物: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
47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 S):是指存在于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干扰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许多内分泌干扰物排放到水环境中,导致饮用水受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
48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又称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它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的生活饮用水,贮存于水箱或贮水池中,再通过机械加压或凭借高层建筑形成的自然压差,二次输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系统。
49混凝沉淀:天然水中的细小颗粒,特别是胶体微粒,难以自然沉淀,是水浑浊的主要根源。
加混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而从水中沉降的过程。
50余氯: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此剩余的有效氯称为余氯。
第六章土壤卫生51土壤的孔隙度: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率,称为土壤孔隙度52土壤的背景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53土壤环境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在不使环境系统污染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54土壤有机质: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仅占百分之几,最高也不过10%左右。
55土壤腐殖质:有机物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
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由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作用,发生复杂转化而成。
56土壤污染: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57土壤自净作用: 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达到无害的程度,土壤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58腐殖质:有机物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
形成腐殖质的过程称为有机物的腐殖质化。
59持久性有机物(POPs):是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60大肠菌值: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称为大肠菌值。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6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或)水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或地方病。
62碘缺乏病: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年期由于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63地方性氟中毒: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又称为地方性氟病。
64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病。
第八章环境污染性疾病65军团病(LD):是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肺部感染伴全身多系统的损伤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无肺炎的急性自限性流感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