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根据延龙图一体化的龙井城市定位,为加快龙井经济建设步伐,将龙井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新兴花园城市,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总体构想。
为做好实施此项战略的前期准备,市委专门成立了龙井市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课题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龙井市具备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龙井是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龙井就成为中国朝鲜族聚居人数最多的地区。
百年沧桑巨变,朝鲜族在龙井繁荣发展,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牌,这得天独厚的民俗优势,为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此次调研,认为龙井市具备以下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一)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龙井市现有人口18.8万人,其中朝鲜族有12.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
朝鲜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
是灿烂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城市,形成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景观,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
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喜庆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爱意浓浓的抓周、情浓似酒意味悠长的回婚礼、激烈隆重而又古风淳朴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至今;风味独特的朝鲜族冷面、狗肉、打糕、泡菜等几十种朝鲜族美食美名远播;独特优美的民谣、传统的歌舞、特色的民居、亮丽的服饰,都渗透着朝鲜族浓厚的文化底蕴。
龙井素有“教育之乡”、“歌舞之乡”、“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更以一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而闻名全国。
现如今龙鼓舞、象帽舞、背架舞、长鼓舞等十几种民间舞蹈广为流传,既展示着古老的民俗风韵,又洋溢着龙井人对美好现实生活的无比热爱。
民俗村实施方案样本(3篇)
民俗村实施方案样本____年民俗村实施方案模板一、规划目标1. 旨在构建一个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民俗风情的民俗村,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2. 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打造知名度高、口碑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二、项目计划1. 在现有基础上对民俗村进行改造和升级,提供更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2. 以民俗文化为基石,策划并举办一系列多元化的民俗活动和体验项目。
3. 引入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开发新产品,实施创新项目,以拓宽消费选择。
三、资源整合1. 深入分析当地自然资源、人文历史,明确村庄的特色和核心优势。
2.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援助,吸引投资,确保基础设施改善的资金来源。
3. 促进合作交流,吸引专业团队和机构提供咨询和指导,以完善规划和执行策略。
四、宣传推广1. 制定宣传策略,制作形象宣传材料,如宣传册、宣传片等,展示村庄的独特魅力。
2. 实施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吸引目标受众。
3. 与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合作,共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口碑。
五、管理运营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划分,制定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2.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游客满意度。
3. 强化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安全和资产安全。
4. 实施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发村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评估与调整1. 定期进行项目评估,识别进展和挑战,适时调整策略和措施。
2. 收集客户反馈,进行满意度调查,不断优化和提升服务质量。
3. 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开展经验交流,持续推动项目发展。
[编者说明]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方案的成功实施需充分考虑当地实际、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等因素,并结合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操作。
祝您的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民俗村实施方案样本(二)一、项目背景民俗村作为承载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场所,同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资源。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吉林省扶余市,是以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旅游景点。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本文将探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概况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一座集朝鲜族传统建筑、风俗、文化、民间艺术等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村内保存着古老的朝鲜族传统房屋、古老的朝鲜族风俗和文化,以及琳琅满目的朝鲜族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朝鲜族传统的歌舞、音乐、戏剧、扮靓等文艺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朝鲜族美食。
1、发展历程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朝鲜族村落,曾经饱经战乱之苦。
2003年,经过多方筹备,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正式开业,成为一座集团游、自由游、探险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此后,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不断改善游客接待设施,提高游客服务质量,逐渐发展成为一座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
2、发展特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以朝鲜族传统文化为主题,注重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
村内的建筑、风俗、文化、民间艺术等都是传统的朝鲜族风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此外,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还通过朝鲜族民俗表演、手工制作和食品制作等形式,让游客深度体验、互动、参与其中,提高了游客的回头率。
3、旅游收益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收益相对稳定。
根据2019年数据统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年游客接待量达11万人次,年收入达700余万元,其中以门票、餐饮、购物等为主要收益来源。
此外,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还通过每年的庙会、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文化传承不足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重视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但由于传承人的流失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朝鲜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
因此,村落应加大文化传承力度,开设文化课程、演出、展览等形式,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朝鲜族房屋建造与结构
稻草也常见于朝鲜族传统民居 建筑,稻草材料特点为保温、防水、轻 柔、坚韧且长期保存不易腐烂,适合 于屋面材料。秫秸材料特点坚硬、 质轻,多被用于墙体夹层之间,有助于 冬季墙体防寒保温。墙体材料 则多选取黄土,黄土材料特征为质粘且细 密,适合与砂土混合用于构 筑墙体。石材也是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 关键材料, 多用在墙基垫 石、墙基砌石、柱础、 炕面等比较重要的部位。
推荐资料:
1.韩国建筑师金孝晚建筑设计中Madang的传 承与现代演绎 朴永权
2.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火炕的演变 朴玉顺 3.朝鲜族民居中火炕设计的探讨 金晚善 4.中国徽派建筑与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及 形态的分析研究 吴彦
谢谢观看
居住单元排列形式
师法自然
善于对风水,气流,朝向、光照等各种自然因素巧 妙地运用于村落的建筑的布局上,而且通过建筑及 景观街道的位置选择、角度调整、方位处理等各种 手法将不利因素消弱,变不利为有利。
如龙井 市长财村的基址就选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背靠 后 山,前抱平川——六道河,周围有连绵起伏的大 小丘陵环环 相抱,建筑物有序地布置在缓漫的山坡 上,形成一个具有完 整生态意义上的地理单元,不 仅使整个村落在自然通风、采 光、日照和景观等方面 的生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能 更好地满足自 给自足条件下村落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构
——建筑立面构成
“长吉图”地区朝鲜族民居建筑立 面外观线条舒展,表现在 超大的尺 度,屋顶高度占整幢房屋高度的 1/2。但整个屋顶呈现出 大线条缓 和坡度,屋脊中间平缓,两端翘立 起,均为缓和的曲线和曲面。出檐 较长,因此屋檐便投射出较很深的 阴影,与凹进的外廊结合在一起, 随着不同的光影变化,产生了鲜明 而静谧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筑台基 低矮平实,建筑整体给人稳重安全 之感。纵向线条分割的门窗框与建 筑外立面的梁柱一起将洁白的墙面 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矩形图形,使 建筑外立面形成了极具节奏感的韵 律美。屋脊的装饰也体现出独特的 民族风格,利用各种纹样及吉祥文 字结合或圆形或半圆形的黛色瓦垄 与白色墙壁形成了整个建筑立面的 独特装饰美。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52撰文/孙泊洋,韦宝畏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朝鲜族传统村落作为朝鲜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价值。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
本文从朝鲜族传统村落现状出发,分析和解决朝鲜族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探析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路径。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气候迥异;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各自发展,自成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
朝鲜族传统村落是朝鲜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今天,也出现了诸如村落风貌特色破坏、村落“空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断代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传统村落的发展。
基于此,需要深度挖掘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价值,基于提升传统村落价值的现实需求,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村落治理、村落产业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朝鲜族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村落更新改造,崭新的房屋和硬化过的道路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在追求现代化的生活中,村落的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过去,朝鲜族人在建造民居的建筑选材上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传统民居能够展示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特色,但由于朝鲜族传统民居多使用泥草墙、草屋顶和瓦屋顶,在坚固和耐久上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朝鲜族传统村落新修建的民居大多是水泥墙面、彩钢屋顶,新式民居对村落的传统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图1 朝鲜族村落新式民居(图片来源:自摄)朝鲜族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朝鲜族有独特的饮食习惯、民俗风情、房屋建筑、传统服饰等等,朝鲜族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目前,由于村落中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大量的人口流失使许多朝鲜族非遗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朝鲜族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
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许多传统的民俗村落面临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我们制定了民俗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民俗村建设,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 原则,尊重民俗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三、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民俗村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调研评估,明确村落的特色和优势。
2. 规划设计,制定民俗村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保护与改造的范围、内容和目标,确保规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3. 资金筹措,确定民俗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4. 建设实施,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民俗村的保护与改造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 文化传承,开展民俗文化的传统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对当地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
6. 乡村旅游,开发民俗村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民俗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民俗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宣传推广,加强对民俗村建设的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
3. 人才培养,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和水平。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民俗村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
1. 保护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村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2. 促进乡村振兴,民俗村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3.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民俗村建设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浓厚朝鲜族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现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地处延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
村内建筑风格保留了朝鲜族传统的建筑特色,民居多为木结构,且大多为木质楼房,屋顶上覆盖着拖鞋状的黄色瓦片,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村内的街巷布局也保留了古老的朝鲜族传统街巷格局,游客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独有的建筑风情。
村内还有朝鲜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活动等,使得乡村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村内推出了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如体验朝鲜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民俗舞蹈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村内的丰富美食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在村内得到了很好地展示,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菜肴,享受异地美食的乐趣。
乡村旅游还包括观光游览、当地节日庙会、农家乐体验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尽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村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例如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还需提升。
村内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还有待丰富和深化,需要增加更多具有特色的民俗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
村内的宣传推广工作还不够到位,村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尚未得到广泛宣传,导致游客了解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位于中国吉林省的一个村落,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民俗村。
村落位于长白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资源概述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长白山、海拉尔湖等。
村落内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民居、民间剪纸、朝鲜族民族服饰等。
这些资源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
二、发展模式在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适合该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可以考虑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开展民俗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乡村游览等活动,吸引游客。
三、产业链建设乡村旅游是一个复合型产业,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中,可以考虑建立民宿业、农产品加工业、影视拍摄业等相关产业,从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四、人才培养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旅游规划、宣传推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等方式,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
五、宣传与推广宣传与推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中,需要制定宣传推广策略,提高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展广告宣传、参加旅游展览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朝鲜族民俗村落,其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和措施,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存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乡村风貌。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逐渐受到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从村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体验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村落历史文化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村内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建筑,如朝鲜族传统民居、古老的神社、民间舞台等,这些建筑和景观体现了朝鲜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村内还传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民歌、舞蹈、服饰等,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旅游资源开发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是其最大的特色。
村内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如今依然能看到传统的木质结构、瓦顶屋檐、粉墙黛瓦,古朴而美丽。
村内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制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近年来,村民们也积极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如开办民宿、开设手工艺品店等,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旅游体验提升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积极开展各种旅游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表演、传统美食品尝等。
通过这些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并且亲身参与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村内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如朝鲜族传统婚礼、丰收节等,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旅游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村落周边的农田和果园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开展采摘游、田园体验等项目。
村内的民宿、特色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村委会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等,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024年民俗村实施方案(2篇)
2024年民俗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民俗村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制定2024年民俗村实施方案,推动民俗村建设进入新阶段。
二、总体目标1. 提升民俗村的形象和品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2. 传承和弘扬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3. 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4. 加强民俗村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三、重点工作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1)设立民俗村传统文化学习中心,定期组织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活动。
(2)开展文化节庆活动,如农历春节、清明节等,展示传统风俗和习俗。
(3)设立传统手工艺工作坊,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培养传统工艺人才。
(4)组织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提升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提升旅游资源和设施(1)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
(2)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创建文化广场和公园,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推广本地特色美食,开设餐饮企业和特色小吃摊点。
3.加强民俗村管理与服务(1)建立健全民俗村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2)加强对民俗村的保洁和环境卫生工作,提升景区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3)加强对民俗村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完善游客接待设施,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民俗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俗村各项工作。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和目标。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民俗村的特色和吸引力。
4.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民俗村建设。
5.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多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凝聚共识。
五、预期成果1.2024年底前,民俗村完成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提升工作,实现景区整洁度和美观度的显著提升。
2.民俗村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举办多场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世界顶级中国朝鲜族民俗生态休闲旅游新城概念策划案
打造世界顶级中国朝鲜族民俗生态休闲旅游新城概念策划案案由:《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简称《规划纲要》)得到国家批复,并赋予长吉图以沿边开放、沿边与腹地联动的先行先试权力。
面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机遇,长春春市将卡伦湖打造生态新城。
同时,大连万达等国内五家民营企业进军松江河打造长白山旅游新城,也对延边州如何把握长白山旅游大发展历史机遇提出挑战。
面对八面来风,延边州需要创造一个吸引世界眼球的大的项目。
审视国内各在纷纷推进的新城建设区位,我们发现,龙井市东盛涌镇具有中国唯一的打造世界顶级中国朝鲜族民俗生态休闲旅游新城区位条件。
为此,提出本案,并建议纳入实施《规划纲要》先行先试之中。
一、必要性迫切性分析在国内外竞争中,争夺战略至高点的需要。
(一)争取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中战略地位的需要为争取在图们江区域合作、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战略地位,延边州已率先提出并推进延龙图一体化战略。
这是一个主动战略行为,意义重大。
观察国内外新一轮竞争,我们可以得到新城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竞争的至高点。
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的创建苏州新城后,又投资建设3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
为进一步提升延龙图的战略地位,还需要打造世界顶级的生态新城。
(二)争取实施《规划纲要》先行先试权力的需要国家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延龙图加快建设,迫切需要一个引起世界眼光的创新型重大概念及项目。
打造世界顶级中国朝鲜族特色生态休闲新城,足以引起世界的关注及各界的参与。
(三)争取在长白山旅游中战略地位的需要省委书记王珉提出“加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时机到了,长白山旅游资源已进入到高层次的开发阶段。
”白山市松江河今年已启动长白山旅游新城建设。
包括长白山旅游新城、长白山国际会议中心、长白山国际运动中心三个组团。
打造“南有三亚北有长白”的国际级休闲平台。
其功能定位为:旅游集散地+ 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目的地,成为集运动休闲、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会议培训、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平台;作为旅游集散地,成为进入长白山的旅游出发台和回归台。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领域。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村中一座独特的村庄,因其保留了朝鲜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备受游客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并提出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概述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村内有朝鲜族传统建筑、石人、草原风情园等景点。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以朝鲜族传统的宗教文化为主题,结合了朝鲜族民居建筑、婚礼、葬礼、节日等民俗活动,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民俗村。
1. 优势:(1)文化特色鲜明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保留了朝鲜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2)地理位置优越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距通化市区仅有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3)景区设施完善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设施齐全,设有停车场、餐厅、商店、娱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2. 不足:(1)开发程度不高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开发程度不高,景点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2)旅游产品单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缺乏新颖有趣的旅游项目。
(3)管理水平不高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管理水平不高,存在游客维护不到位、景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1. 推广营销(1)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特色,建立品牌形象。
(2)开展促销活动结合时令节日、旅游淡季等,开展促销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3)投资网络营销提高网络宣传的技术水平,加强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网络推广。
2. 产品创新(1)增加旅游项目除了传统的民俗文化体验,增加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如草原探险、朝鲜族美食品尝等。
加强旅游产品的规划,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推出更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3)打造特色产业开展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为村庄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
延吉市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保护规划与发展现状概况研究
延吉市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保护规划与发展现状概况研究摘要:以延吉市朝鲜族村规划为例,分析村庄建设现状,确定发展定位、发展原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突出民俗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开展民俗特色旅游,体现民俗文化风情、民族传统建筑风貌等方面,构建现代田园村庄,进而对民俗风情特色村规划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发展Abstract: Take Korean villages in yanji city for example, with the analyzing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tatus, defining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inciple, improving living environment, emphasizing local fork specialty , protecting rural ecology, carrying out fork tourism , reflecting fork culture feature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haracter, building modern rural villages,the article tries to assess the planning on the fork feature villageKey Words: Korean fork culture, development一、延吉市朝鲜民俗村发展背景及现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十八世纪初,朝鲜贫苦边民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与灾荒饥饿之苦,便不断冒禁越江潜入我国,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大批潜入。
并在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东北边疆,长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村,特点:区域内程点状分布、生活方式相似。
民俗村实施方案
4民俗村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又是一个新项目的开始。
民俗村,这个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宝藏,正等着我用文字赋予它新的生命。
让我来试试,用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为这个项目打造一份独特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民俗村位于风景秀丽的郊区,交通便利。
整体规划分为四个区域:民俗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民俗工艺品区和特色餐饮区。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但又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文化体验空间。
二、民俗展示区1.设计理念:以传统民俗为核心,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展示空间。
2.展示内容: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服饰、民俗建筑等。
3.展示形式: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让游客在参观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4.亮点设计:设置“民俗故事墙”,展示每个民俗背后的故事,增加趣味性。
三、互动体验区1.设计理念:让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2.体验项目:包括手工制作、民间游戏、传统美食制作等。
3.体验方式:游客可以在专业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民俗工艺品,或参与现场互动游戏。
4.亮点设计:设置“民俗体验日记”环节,让游客记录自己的体验过程,分享给更多的人。
四、民俗工艺品区1.设计理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民俗工艺品。
2.工艺品种类: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
3.制作方式:邀请当地手工艺人现场制作,展示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4.亮点设计:设立“手工艺人故事角”,讲述手工艺人的故事,传播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
五、特色餐饮区1.设计理念:以传统美食为特色,打造一个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的餐饮空间。
2.餐饮内容:提供各类传统美食,如饺子、月饼、粽子等。
3.餐饮形式:设立特色小吃摊位,游客可以自由选择,现场品尝。
4.亮点设计:设置“美食故事馆”,展示每种美食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六、营销策略1.媒体宣传: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项目宣传,提高知名度。
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民俗开展情况doc
年丰村民俗文化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位于年丰朝鲜族乡中部,是一个朝鲜族村,有三个村民组。
199户,628人,耕地面积3398亩。
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及外出务工为主休闲旅游为辅,是远近闻名的家庭旅馆村。
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8905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先后被授予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省级生态文明村、铁力市级文化大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民俗文化发展情况年丰村是朝鲜族民族村,有着良好的民俗文化发展基础。
几年来,凭借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发展民俗餐饮文化,使民俗餐饮逐渐成为全村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为加快全村经济建设步伐,将年丰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俗村,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提出了“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的总体构想。
年丰村以发展民俗文化为方向,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并以打造民俗文化村为目标,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为内容和方式的“三有”建设,同时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采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文化活动,每年的端午节都举办荡秋千、跳板比赛,老年节组织老年组开展老年节庆祝文艺演出等等。
今年3月份又开展了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为进一步展示民族餐饮文化举办了品米会,会上不仅有用朝鲜族特色铁锅煮出的米饭,而且还有各式的朝鲜特色小菜,充分展示了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为发展餐饮旅游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同时与爱民村老年协会舞蹈队进行了歌舞联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汉族村与朝鲜族村民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基础。
在七月份还将开展民俗月建设活动,在活动月中,将举办朝鲜族特色美食节,向大家进一步展示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并且邀请更多对朝鲜族美食感兴趣的群众参与其中,亲自动手体验。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现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该村落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村民们通过展示传统的手工艺品、举办民俗表演和提供特色美食等方式,让游客有机会了解和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正在迅猛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不足,导致知名度不高,游客流量有限。
一些商家和导游参与不规范,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三、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增加游客的关注度和到访率。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商家和导游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
结论:通过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该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不足以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们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服务行为等策略和措施,以促进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繁荣和发展。
民俗村 规划实施方案
民俗村规划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民俗村是指以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村成为了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因此,制定民俗村规划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目标。
1. 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挖掘和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民俗村景区,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民俗文化展示,建设民俗村展示区,展示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民歌民舞、传统节日等,吸引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2. 传统手工艺制作,设立传统手工艺作坊,展示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土布织造、竹编艺术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3. 民间艺术表演,建设民间艺术表演舞台,定期举办民间艺术表演,如皮影戏、木偶戏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4. 特色民宿建设,在民俗村周边建设特色民宿,提供给游客体验当地民俗生活的机会,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5. 乡村美食推广,推广当地特色美食,建设乡村美食一条街,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提升当地饮食文化的知名度。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规划方案,由相关部门组成规划小组,深入调研当地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民俗村规划方案。
2. 土地规划和建设,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土地规划和建设,确保民俗村的基础设施完善,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 民俗文化展示设施建设,建设民俗文化展示区、传统手工艺作坊、民间艺术表演舞台等设施,提升民俗村的文化内涵。
4. 民宿建设和乡村美食推广,加大对特色民宿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广当地乡村美食,提升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
5. 宣传推广和运营管理,开展民俗村宣传推广活动,加强对民俗村的运营管理,确保民俗村的良好运营状态。
五、预期效果。
民俗村寨改进方案
民俗村寨改进方案背景介绍民俗村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时也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胜地之一。
但是,由于国内旅游行业发展较快,民俗村寨的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民俗村寨的文化资源,让其与时俱进地展现出其独特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民俗村寨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1.建立有清晰规划的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许多民俗村寨都在不断扩大规模,建设更多的景区,但是并没有进行有清晰规划。
因此,建议对民俗村寨进行详细规划,合理利用场地和资源,建立有清晰规划的景区,例如:民俗文化、食品文化、传统工艺等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村寨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更利于游客了解村寨内各个文化元素。
2.丰富景区内的文化活动和展览针对民俗村寨内人气较低的问题,建议增加有趣、生动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例如:传统歌舞、手工制品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到达民俗村寨,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到村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
此外,村寨还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展览或讲座等形式,来介绍本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
3.加强村寨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民俗村寨作为文化旅游景区,景区环境和卫生状况是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建议加强村寨内的环境卫生管理,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和整洁的景区。
比较建议提供一定的旅游设施,例如:更多的厕所、更多的垃圾桶等等,能帮助村寨内保持卫生。
4.营造和谐的旅游氛围村寨作为旅游景区,旅游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建议村寨在旅游经济的背景下,作为村寨民俗传统文化的宣传大使,要创造和谐的旅游氛围。
同时,与村寨内的民俗文化融合起来,鼓励游客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保护和传播村寨内传统文化,进而推动民俗村寨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民俗村寨内的文化资源,提高其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我们建议加强民俗村寨的规划和管理,增加有趣的文化活动,加强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营造和谐的旅游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朝鲜族行政村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完好保留朝鲜族语言文化的朝鲜族村。
它远离朝鲜族聚居地,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文化孤岛。
2012年1月17日,我们深入到朝鲜族村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历史及当今状况。
其间访谈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和地方群众,并参观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小学。
朝鲜族村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族教育长足发展,文化生活保证需求,为建设朝鲜族民俗村打下了社会基础。
一、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
在山海关长城以南的抚宁县留守营镇有一个朝鲜族村,这是我国长城以南的关内即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群众聚居地,70多年来,她完好地保留着朝鲜族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
关于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据资料,可追溯到1939 年。
1938 年冬,东河南村杨子峰去黑龙江省做生意,结识了朝鲜族兄弟“大老朴”和“二老朴”。
杨得知他们是种水稻的能手,便介绍了西河南沿海一带适宜种水稻的情况。
1939 年春,兄弟二人随杨来到西河南,买下卢龙县燕河营镇大地主薛子行家的200 亩盐碱荒地,当年便组织农民试种水稻,秋后获得丰收。
于是,他们又先后从东北招来30 多户朝鲜族亲朋好友,分别租房居住在西河南、水沿庄、前朱建坨村,并在沿海一带的荒滩上开垦了1 843 亩水田。
1946 年5 月,这些朝鲜族变卖家产,迁到了当时的南朝鲜。
他们走后,水田全部撂荒,直到1949 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201 师农场接收。
现在的朝鲜族村居民,最早是1952 年由辽宁省昌图县一区新民村、开源县十一区马家窝房、昌北县艾母村昌新屯、洮南县等地迁来的,当时共14 户55 人。
1954 年春,这14 户朝鲜族组织起来,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宁鲜社”。
1956 年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仍称“宁鲜社”,隶属渤海人民公社。
当年年底,这些人全部迁到人口密集、交通比较方便的西河南定居。
从此,西河南朝鲜族有了自己永久性的聚居地。
1958 年10 月,由于朝鲜族人口少、孩子求学困难等原因,社长李钟泽代表朝鲜族农户向抚宁县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从外地引入朝鲜族农户,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
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抚宁县政府的同意,并从原201 师农场(该农场于1956 年迁走) 留下来的土地中拨出1 059 亩土地。
1958 年底至1959 年春,宁鲜社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分两批迁来37 户朝鲜族,共183 人,其中第一批14 户67 人,第二批23 户116人。
1959 年,渤海人民公社宁鲜高级农业合作社更名为水田专业大队,下设三个生产队,李钟泽任大队长,兼任渤海人民公社副社长。
1976 年唐山地震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因地震造成的住房困难,于1978 年拨救灾款28 万元,为朝鲜族村建了一砖到顶的新房270 间。
1982 年3 月,渤海人民公社更名为西河南乡政府,朝鲜族的水田专业大队改为朝鲜族村。
撤乡并镇后,西河南乡归属留守营镇,与朝鲜族村一样,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目前,朝鲜族村有156 户513 人,其中152 户是纯朝鲜族家庭,4 户为朝汉、朝满通婚家庭。
现在,村里有四家私营玻璃加工厂、
两家朝鲜族饭馆,另有个体台球厅、商店、运输户等。
全村有农田1 111亩,其中水田1 057 亩、旱田54 亩,全部转包给临近的西河南村、水沿庄村等地农民。
全村年纯收入人均3 000 多元,在秦皇岛市的15 个民族村中,经济收入位居首位。
二、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交通优势
朝鲜族村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朝鲜族村南临渤海,位于秦皇岛市西南的洋河西南岸,距秦皇岛市35 公里,偎依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北靠京山铁路(4 公里) 和津秦公路,距205 国道只有两公里,之间有水泥公路连接,交通十分方便。
南戴河旅游区开发之后,朝鲜族村的交通更加便捷。
三、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优势
在朝鲜族民俗表演场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和民歌。
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舞蹈、古朴典雅的婚礼独具特色。
夜幕降际,您可以接受村民的邀请,围着篝火,参与到轻歌曼舞中,体验着风俗人情。
1、朝鲜族饮食,例如:打糕、米肠、泡菜、拌蕨菜、马蹄叶包;
2、朝鲜族体育并可以观看并参与秋千、跳板、摔跤等朝鲜族体育游艺,了解朝鲜族奔放热情的性格;
3、朝鲜族民居:在村民家中,可以近距离体验朝鲜族的风情民俗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四、建设朝鲜族民俗村出现的主要障碍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2)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冲击严重
我们在朝鲜族小学进行参观时,在双语学校也是大部分是汉族小孩聚在一起,他们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交流,而且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部分朝鲜族的居民也都是身着跟周围居民一样的衣饰,在外观上看不出跟其他民族的区别。
这种“现代性知识”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思想冲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民族地区应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但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过多的接触现代性知识的冲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并且,长远来看,这些冲击得影响还包括对旅游产业本身带来的损失。
游客会因原本关于少数民族纯朴、善良形象的想象被现实打破而颇感失落。
更重要的是,当民族文化冲击而渐渐失去原有内涵,只剩一个概念时,我们还有什么?民族旅游当然也会因失去特色而走下坡路。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人才储备不足
秦皇岛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还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思路并不清晰。
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思路不清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旅游产业创意过程中缺少高手,据了解秦皇岛市对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储备不足。
秦皇岛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方面遇到困难主要原因也是人才储备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体制不完善
目前秦皇岛市对民族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是很多、相关体制不完
善,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没能进入旅游产业,体制不够灵活。
致使高品位的民族旅游景点很少或者说没有。
(5)对地区内的非主流文化不够重视
朝鲜族属于秦皇岛地区非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在秦皇岛地区是非主流的文化,其文化资源未受到足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在省里定位不高。
——这也是一个问题。
朝鲜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对于构建多元共荣的协调社会和文化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6)部分地方领导对旅游产业认识存在问题
部分县旅游产业相关部门领导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甚至混淆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这样就容易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意识不足、思路不清。
另外,各县的文化产业组织机构即文化产业办公室,建设不完善,在部分县属科级单位,在部分县属副科级单位,人员少,办公条件差。
这说明部分地方领导对文化产业认识存在问题。
这当然也会影响到旅游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