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指南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指南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指南第一章:旅游景区概述 (3)1.1 旅游景区的定义与分类 (3)1.2 旅游景区的开发意义与价值 (3)第二章:旅游景区开发策划 (4)2.1 开发策划的基本原则 (4)2.2 旅游景区定位与规划 (4)2.3 市场调研与分析 (5)第三章:旅游景区资源评价 (5)3.1 资源类型与特点 (5)3.1.1 自然景观资源 (5)3.1.2 人文景观资源 (6)3.2 资源价值评估 (6)3.2.1 观赏价值 (6)3.2.2 休闲价值 (6)3.2.3 科研价值 (6)3.2.4 文化价值 (6)3.3 资源保护与利用 (6)3.3.1 加强资源保护 (7)3.3.2 合理利用资源 (7)第四章旅游景区产品设计 (7)4.1 产品设计理念与原则 (7)4.2 主题产品设计 (7)4.3 体验式产品设计 (8)第五章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8)5.1 基础设施建设 (8)5.1.1 道路交通 (8)5.1.2 给排水设施 (8)5.1.3 电力通信 (8)5.1.4 公共卫生设施 (9)5.2 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9)5.2.1 游客服务中心 (9)5.2.2 餐饮住宿设施 (9)5.2.3 娱乐休闲设施 (9)5.2.4 安全保障设施 (9)5.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5.3.1 生态环境保护 (9)5.3.2 环境卫生管理 (9)5.3.3 资源可持续利用 (9)5.3.4 低碳环保旅游 (9)第六章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 (10)6.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10)6.1.2 目标市场选择 (10)6.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0)6.2.1 品牌建设 (10)6.2.2 品牌推广 (10)6.3 价格策略与渠道拓展 (11)6.3.1 价格策略 (11)6.3.2 渠道拓展 (11)第七章旅游景区运营管理 (11)7.1 运营管理模式选择 (11)7.1.1 主导型 (11)7.1.2 企业主导型 (11)7.1.3 政企合作型 (11)7.1.4 社区参与型 (12)7.2 服务质量管理 (12)7.2.1 服务质量标准制定 (12)7.2.2 服务质量培训 (12)7.2.3 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估 (12)7.3 人力资源管理 (12)7.3.1 员工招聘与培训 (12)7.3.2 员工激励机制 (12)7.3.3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12)7.3.4 劳动关系管理 (13)第八章旅游景区安全与风险管理 (13)8.1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13)8.1.1 安全组织架构 (13)8.1.2 安全管理制度 (13)8.1.3 安全教育与培训 (13)8.1.4 安全设施设备 (13)8.1.5 安全应急预案 (13)8.2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8.2.1 风险识别 (13)8.2.2 风险评估 (13)8.2.3 风险防控措施 (14)8.3 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 (14)8.3.1 应急预案制定 (14)8.3.2 应急预案演练 (14)8.3.3 救援措施 (14)8.3.4 救援资源配置 (14)第九章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 (14)9.1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14)9.1.1 目标 (14)9.1.2 内容 (15)9.2 智慧旅游系统设计与实施 (15)9.2.2 智能监控系统 (15)9.2.3 电子商务平台 (15)9.3 电子商务平台搭建 (15)9.3.1 平台架构设计 (15)9.3.2 业务模块设计 (16)9.3.3 支付与结算 (16)第十章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策略 (16)10.1 创新能力提升 (16)10.1.1 产品创新 (16)10.1.2 服务创新 (16)10.1.3 管理创新 (16)10.2 文化传承与保护 (16)10.2.1 文化传承 (16)10.2.2 文化保护 (17)10.3 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 (17)10.3.1 景区联动 (17)10.3.2 区域协同 (17)10.3.3 产业融合 (17)第一章:旅游景区概述1.1 旅游景区的定义与分类旅游景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观赏、游览、休闲、娱乐、科普、度假等功能,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资源为核心,吸引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 (4)2.1 旅游景区总体布局 (4)2.2 景区功能分区 (4)2.3 景观设计 (4)2.4 旅游线路规划 (5)第三章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5)3.1 市场调研 (5)3.2 目标市场定位 (6)3.3 营销策略 (6)3.4 品牌建设 (6)第四章旅游景区设施与管理 (7)4.1 设施建设 (7)4.2 设施维护与管理 (7)4.3 安全管理 (7)4.4 环境保护 (8)第五章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8)5.1 服务质量标准 (8)5.2 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8)5.3 顾客满意度调查 (9)5.4 服务创新 (9)第六章旅游景区财务管理 (10)6.1 财务预算与控制 (10)6.1.1 预算编制 (10)6.1.2 预算执行 (10)6.1.3 预算监控 (10)6.1.4 预算调整 (10)6.2 成本管理 (11)6.2.1 成本核算 (11)6.2.2 成本控制 (11)6.2.3 成本分析 (11)6.3 收入管理 (11)6.3.1 收入预测 (11)6.3.2 收入控制 (12)6.3.3 收入分析 (12)6.4 财务报表分析 (12)6.4.1 财务报表编制 (12)6.4.2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12)第七章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13)7.1 人力资源规划 (13)7.2 员工招聘与选拔 (13)7.3 员工培训与发展 (14)7.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14)第八章旅游景区法律法规与政策 (15)8.1 旅游景区法律法规体系 (15)8.2 政策环境分析 (15)8.3 法律法规宣传与执行 (15)8.4 法律风险防范 (16)第九章旅游景区合作与联盟 (16)9.1 合作模式与策略 (16)9.1.1 合作模式 (16)9.1.2 合作策略 (17)9.2 合作伙伴选择 (17)9.2.1 合作意愿 (17)9.2.2 资源互补性 (17)9.2.3 合作信誉 (17)9.2.4 合作能力 (17)9.3 联盟管理 (17)9.3.1 联盟组织结构 (17)9.3.2 联盟决策机制 (18)9.3.3 联盟运行机制 (18)9.3.4 联盟成员激励与约束 (18)9.4 合作效果评估 (18)9.4.1 合作成果 (18)9.4.2 合作效益 (18)9.4.3 合作满意度 (18)9.4.4 合作风险 (18)第十章旅游景区危机管理 (18)10.1 危机识别与预防 (18)10.2 危机应对策略 (19)10.3 危机后恢复 (19)10.4 危机管理培训 (19)第十一章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20)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1.2 生态旅游 (20)11.3 社区参与 (20)11.4 文化传承 (21)第十二章旅游景区评估与改进 (21)12.1 旅游景区评估体系 (21)12.2 评估方法与流程 (22)12.3 改进措施 (22)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风景旅游区规划》考试大纲

《风景旅游区规划》考试大纲

《风景旅游区规划》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风景旅游区规划》作为全日制“风景区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考试的目的如下:1、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弱强的综合素质;2、要求考生对国内外专业前沿与实践有较深入的了解;3、要求考生对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考试内容或要点:第一章旅游区与风景区规划第一节旅游区的概念与类型第二节风景区规划的概念与特点第三节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础理论第四节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内容第五节规划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第六节国外风景旅游区规划与主要思想第七节案例第二章风景旅游区调查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和内容第二节风景旅游资源调查方法第三节环境调查与分析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第五节调查报告编写第六节案例第三章风景旅游区规划技术分析第一节风景旅游区范围确定第二节风景旅游区环境容量分析第三节客源市场调查与分析第四节风景旅游区游人量预测第五节风景旅游区区位分析与定位第六节案例第四章风景旅游区景区景点规划第一节风景旅游区性质与规划目标第二节分区、结构和总体布局第三节景区划分与功能分区第四节风景旅游区景点设计第五节案例第五章风景旅游区服务设施规划第一节服务设施类型与分级第二节服务设施地选择与控制第三节服务设施布局第四节标识系统规划第五节游览线路组织第六节案例第六章风景旅游区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第二节风景旅游区给排水规划第三节风景旅游区供电规划第四节风景旅游区通讯与广电规划第五节案例第七章风景旅游区专项规划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第二节环境保育规划第三节典型景观规划第四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五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六节风景旅游区发展规划第七节案例第八章风景旅游区管理与营销策划第一节旅游管理规划第二节旅游形象策划第三节旅游营销策划第四节案例第九章风景旅游区分类规划第一节风景名胜区规划第二节森林公园规划第三节自然保护区规划第四节主题公园规划第五节旅游度假区规划第六节民俗旅游区规划第七节案例第十章风景旅游区投资与效益分析第一节风景旅游区建设投资估算第二节风景旅游区投资决策第三节风景旅游区建设经济效益评价第四节风景旅游区建设生态效益评价第五节风景旅游区建设社会效益评价第六节案例。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旅游法》、《景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管理工作。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的旅游景区,指的是符合国家旅游局规定的具备特定立体景观、传统文化和旅游设施的区域。

第二章景区规划第六条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地域特点和旅游资源情况,制定景区规划。

第七条景区规划应包括景区的布局、功能区划、旅游设施、管理标准等内容。

第八条景区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等因素。

第三章景区设施第九条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内的旅游设施。

第十条景区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第十一条景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章景区管理第十二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巡视制度,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第五章景区安全第十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内重要设施的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附件:景区规划图、景区设施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旅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景区管理条例》:指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有关景区管理的法规。

普者黑旅游小镇规划说明

普者黑旅游小镇规划说明

丘北普者黑、仙人洞旅游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说明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一区位背景分析二自然生态背景分析三民俗文化分析第二章规划总纲一规划范围二规划年限三规划依据(一)主要文件依据(二)主要法规依据(三)主要参考文献四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一)生态性(二)人文性(三)创意性五规划目标(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二)优化人文环境(三)完善服务设施,深化游憩项目第三章规划理念构想一“情境”空间的打造(一)自然生境的景观凸显(二)多维文化的附着融汇第四章规划布局一旅游区功能结构规划(一)区划原则(二)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布局二道路交通规划三绿化规划(一)绿化规划原则(二)规划特色(三)规划内容第五章专项规划一旅游设施规划(一)无障碍设计(二)服务设施(三)附属设施与管理设施二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一)环境保护规划(二)环卫设施规划三安全措施规划四抗震防灾规划五消防安全规划六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七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八道路竖向规划九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前言属于文山丘北普者黑旅游区的仙人洞村与普者黑村,其以民俗民风、民居建筑及自然山水为代表的深厚生态人文积淀无疑为丘北普者黑整个旅游区网络体系中的文化性旅游和自然个性特色旅游的重要及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丘北县人民政府特委托规划编制单位对包括仙人洞村、普者黑村在内的规划区进行踏勘、测绘及规划设计,在与建设方多次交换意见和设想后,编制单位本着严谨求实的原则对规划区进行设计,提交出仙人洞村、普者黑村旅游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希望以此来推动丘北乃至文山地区的商贸旅游事业发展以及为其创造一个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文化品牌。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一、区位背景分析普者黑村与仙人洞村位于丘北普者黑旅游区的东南部。

众所周知,丘北普者黑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丘北县近年所做的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将仙人洞村及普者黑村的主体功能定义为观光休闲、水上娱乐、民族风情、农家乐,属区内的核心旅游片区。

旅游规划详细大纲

旅游规划详细大纲

第一部分了解旅游规划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引言1.世界旅游业1)19世纪40年代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4)WTO:20世纪50-90年代5)21世纪2.中国旅游业1)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1978年,入境旅游181万人次,外汇收入2.6亿美元2007年,入境旅游13187.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19.1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公民出国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2)WTO预测,2020年:–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13710万人次,8.6%–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10000万人次,6.2%3.负面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动物–水体2)人文生态环境第二节旅游规划的发展史1.世界1)初级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法、爱尔兰等国,简单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北美、亚洲和非洲2)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WTO 著作–《Integrated Planning》–《Invento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s》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1988,Gunn,《Tourism Planning》大量的有关旅游开发和规划方面的论文●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Review●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4)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Edward Inskeep:《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开发方法》、《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WTO:《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1995年4月27-28日,“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规定了旅游规划中要执行的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环境计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世界旅游组织(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中国1)地理科学工作者率先开路2)城市规划人员大显身手3)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或区域性旅游规划4)旅游规划大发展阶段3.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见《旅游规划教程》P20-25第二章关于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就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背景,以一定区域空间范围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依据,以满足与提高旅游行为和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与评价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对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与布局做出整体设计和调控实施并实现最优贡献的过程。

第四章第三节各类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规划

第四章第三节各类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规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 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文和植物景观培育。
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 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 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 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 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 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 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3、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1)组景
组景必须与景点布局统一构图,以达到景点与总体环境相协 调;充分利用已有景点,视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修整、充实、 完善,提高其游览价值;新设景点必须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 然野趣;以人文景观做必要的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景点布局 景点布局要突出森林公园主题,从公园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
根据《风景名胜区为划规范》,风景名胜区总(体1)规保划护包培括育规划
如下内容:
(2)风景游赏规划
1、现状分析
(3)典型景观规划
2、风景资源评价
(4)游览设施规划
3、风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
(5)基础工程规划
4、风景区分区、结构和布局
(6)居民社会调控规
5、风景区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四)森林旅游区开发中的四项林的经营方向是为森林旅游服务,采取的各种经
营措施必须与游览观光及各种旅游功能需要相适应,所以旅游区的 森林植被要兼顾景观、休憩、疗养、保健、科研、保护生态环境等 多种旅游功能,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统一安排。

旅游景区管理(第四章)

旅游景区管理(第四章)
供水因素经济容量=5440000/200=2.72 (万人/d)。
五、旅游景区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的测定
(一)最佳容量
(二)最大容量
Cr
A•
KA
可持续利用
重点考虑
旅游环境承载力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 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 (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 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 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 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 (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 数。
内涵
旅游生态容量
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 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 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旅游地空间容量
旅游地设施容量
旅游地生态容量 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
目的地居民心理容量 游客心理容量
旅游容量
容量体系
第二节 旅游景区主要容量的测定
一、基本空间标准
需要对旅游者进行直接的调查,可通过 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程度与 否和满意程度的多次调查,得出这一场 所的基本空间标准,然后将其调查资料 用到同类型旅游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
环境生态承纳量 资源空间承载量 心理承载量(目的地居民、游客)
经济承载量
旅游容量
概念体系
杨锐定义(1996)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 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 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 的最小值
内涵
概念体系
旅游容量体系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5000~3300㎡/
2500~1250㎡/
针叶林地
阔叶林地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开发 《旅游目的地管理》PPT课件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开发  《旅游目的地管理》PPT课件
• (3) 出行系统。或者称为旅游通道,包括游客使用的交通设施(公路、铁 路、航空、水运等),主要有旅行社提供的出行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旅 游服务预订),由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等。
• (4) 支持系统。 包括旅游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政策、科技、人 力等方面的因素。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可持续发展观
• 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旅游者的追求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好 奇心,第二个层次是求知欲,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达到了审美感 受也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说要把旅游的过 程作为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作为一个审美感不断满足的过程。同 时,心理学方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等也解释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 要求的满足过程。
• 空间开发理论的三种开发模式,在宏观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得到了重要的 运用。
• (1) 据点式开发模式。也称增长极开发模式。以某旅游城市或著名旅游 景点为龙头,带动周边景点区域的旅游开发,就属于增长极开发模式。增 长极模式适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或经济的稀疏区、经济不发 达地区。
• (2) 点轴式开发模式。是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模式。这里的“点” 是前述的主要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所谓的“线”则是指线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设施 (包括各类交通线、大江大河或海岸水线等)。凭借“线”把各个“点” 有机地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点轴系统。点轴贯于复杂的旅游目的地系统 之间,构成了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系统。这种开发模式主要适用 于区域旅游开发的中期,或旅游资源相对成带状分布的地区。
(五) 管理学理论
•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衍化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被普遍用于判断旅游目的地发 展的阶段、特征、问题和趋势,对指导旅游目的地 开发具有较强的理论支持。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
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从 效用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 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1.1.2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定义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 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并能满足其 特定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 体系的空间集合。
1.1.3旅游目的地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
4
1、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1989—2001
锦绣中华是中国最早的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风光 绮丽的深圳湾畔。她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 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占地四百五十亩,分为主 点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份。“一步迈进历史,一天 游遍中华”是该景点的口号,园中的82个景点均按 中国版图位置分布,大都按1:15复制。其中有五万 多个栩栩如生的陶艺小人和动物点缀在各景点,生 动再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
进入21世纪,主 题公园又如雨后 竹笋,大型主题 公园开创新局面
全国性的主题公园 建设热潮,超过 500家主题公园迅 速发展又迅速倒闭
90年代中期以后, 主题公园倍受冷落, 进入“主题公园恐 惧症” 时期 迈入快速发展的时 代,同时国外品牌 开始入侵,面临机 遇和挑战的时期
1989年—2001年—?
3.旅游吸引物的功能
旅游者
激发旅游者旅游动 机,满足旅游需要
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
核心功能
旅游地
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地访问游览、 休闲度假或上网会展。
2.2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的关系
旅游吸引物
认同 (旅游媒介) 人为建构
审美
旅游者
(旅游经营者) 开发、营运
2、全国性的主题公园建设热潮,超过 500家主题公园迅速发展又迅速倒闭

旅游接待业管理 第四章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接待业管理 第四章 旅游景区管理
二、旅游景区商业服务设施的设计与 管理
三、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与管理
一、环境解说的概念及目的
1.向游客提供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提高游客在景 区观赏和游玩效果。
2.促进旅游景点旅游资源的保护。 3.促使旅游者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 4.能使游客在随机教育中获得新知识。
二、环境解说方法比较
三、旅游景区环境解说体系策划
(一)人员解说服务 (二)多媒体与智能设备 (三)展示与陈列 (四)出版物
一、景区的交通及其特点 二、景区交通管理的目的需求目标体系
三、景区交通管理的内容
1.旅游通道管理 2.景区交通线路管理 3.交通终端设施管理 4.运营管理
一、票务服务 二、入门接待服务
(三)游客投诉的处理原则
1.真心诚意解决问题 2.不与客人争辩 3.维护景区利益不受损害
1.以某一景区为例,说明其特色旅游资源有哪 些?
2.近年来智能电子设备在旅游解说中的应用日 益广泛,你认为电子设备能否取代景区的人员 解说?请说明原因。
3.景区交通有哪两类?分别阐述两类景区交通 的管理要点。
一、旅游景区及核心吸引物的概念 二、景区核心吸引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明确管理目标原则 2.强化管理特色原则
三、景区核心吸引物管理方法
(一)法治性管理方法 (二)规划性管理方法 (三)技术性管理方法 (四)能动性管理方法 (五)行政性管理方法
一、景区住宿接待设施的设计与管理
(一)星级酒店型住宿接待系统 (二)自助或小型旅馆接待系统 (三)特色小屋式接待系统 (四)露营式接待系统
4.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应如何布局与选址? 5.如何正确处理景区的游客投诉?
1.单列单人形 2.单列多人形 3.多列多人形 4.多列单人形 5.主题或综合队列形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范围按照国家划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文件,武夷山市政府划归武夷山市苏闽旅游集团红色旅游有限公司、大安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管辖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四至红线范围之内。

二、规划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规划之中,“红色"与“绿色"结合,促进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业发展,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色"氛围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区是我国颁布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要突出“红色”,在景点的建设、环境气氛的营造、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色”气氛。

2、“红”“绿”结合,多层次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红军瀑布、志敏溪、红军林、龙井瀑布等特色资源,是开发“绿色"旅游的基础。

将“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开发,是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发的特色和建设方向.3、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造福一方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应有机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农村道路等基础生活设施,推动农村现代文明进程,富裕一方百姓。

4、大旅游、大产业大安是闽北苏区的红色首都,大安红色旅游的开发要体现红色首都的宏大场面,吻合了现代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趋势。

大安红色旅游建设,要以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为契机,构筑大安旅游的大框架,做红色旅游产业.大旅游、大产业是大安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三、规划原则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珍贵的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

根据旅业发展规律,依据大安红色旅游资源和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规划理念和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本次规划原则。

1、保护第一原则大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其中任何一类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为了实现对革命文物的更好保护,开发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2、突出特色原则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之内,具有与其他红色旅游景区不同的特色,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体现这一特色。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XX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二OO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SF旅游区概况一、区位与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三、区域经济环境……………………………………………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构成系统二、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二)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第四章旅游区开发条件与市场前景分析一、开发条件分析1、交通区位优势………………………………………………2、气候资源优势………………………………………………3、风景资源优势………………………………………………4、人文资源优势………………………………………………5、客源资源优势………………………………………………6、空间容量优势………………………………………………二、市场分析第五章旅游区总体开发战略规划一、旅游区功能与规模二、旅游区性质与定位三、旅游区总体开发战略原则和目标四、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规划第六章旅游区建设规划一、第一期建设规划二、第二期建设规划第七章旅游产品规划一、旅游产品设计理念二、旅游产品规划三、旅游产品线路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一、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二、旅游区防灾规划第九章旅游区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一、旅游区配套设施规划二、旅游区基础设施规划第十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一、旅游商品开发策略二、旅游商品开发类型三、旅游商品销售规划第十一章旅游市场品牌营销规划一、品牌营销战略规划二、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三、营销策略与执行方案四、主题表演、主题节庆活动策略第十二章运营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规划一、运营管理体系规划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第十三章旅游区开发投资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评估1、投资成本分析………………………………………………2、收入预测……………………………………………………3、盈亏平衡分析……………………………………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清偿能力分析………………………………………………第十四章旅游区项目风险控制规划一、项目风险分析………………………………………………二、对策分析………………………………………………第十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使用旅游资源,使ZZSF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ZZSF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管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管理学》PPT课件
✓ 定义: 旅游容量是指某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状态在没有 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达到的旅游活动水平
✓ 旅游地容量的影响因素 ✓ 旅游地容量体系:生态容量、经济容量、物质容量、心
理容量和社会容量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4 旅游目的地容量管理 4.4.2 旅游目的地容量的测定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4.1.2旅游目的地管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调控目的地 的运行机制,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活动,创造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原则:突出特色原则、效益兼顾原则、合理布局原则、持续发展 原则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3 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 4.3.4旅游危机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脆弱性要求必须对其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市场具有竞争性要求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背景要求对旅游业实施危机管理
第4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4.1.1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定义: 具有独特的旅游形象和吸引力、健全的设施和服 务、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使潜在旅 游者产生出游动机并做出出游决策,实现其旅游 目的的区域。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3 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 4.3.5旅游危机管理的途径
✓危机之前 ✓危机期间 ✓危机过后

重庆缙云山景区规划报告

重庆缙云山景区规划报告

缙云山旅游景区规划报告2011.06.12目录第一章背景介绍-------------------------唐晓勤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评价--------------俞萍第三章旅游市场调查分析预测-------------胡太芳第四章旅游主题及形象定位---------------柴艳荣第五章旅游空间规划----------------------罗敏第六章旅游项目策划----------------------集体第七章旅游接待设施----------------------许静第八章旅游保障体系---------------------唐晓勤第一章背景介绍一、概述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坐落在嘉陵江小三峡温塘峡西岸,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951.5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同时也是重庆市植物园所在地。

二、景区区位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沙坪坝区、璧山县境内,中心景区缙云寺距重庆市中区约40公里,距北碚城区13公里,为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

缙云山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称。

三、社会经济缙云山景区居民主要以发展农家乐为主,兼生经营农作物的采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地产商开始在缙云山修建别墅群,主要用来发展度假旅游。

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评价引言:缙云山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古名巴山。

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

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此山位于重庆市西北约60公里北碚境内嘉陵江温塘峡畔。

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遍山古木参天,林涛如海,环境清幽,秀绝一方,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素有“小峨眉”之称。

山中森林面积2万余亩,1900余种亚热带植物里属国家一、二、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就达24种,其中有猴欢喜、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豆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尤为难得。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第一章综述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是旅游业中的重要部分,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景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景区规划、景点设计、营销策划、服务品质、安全管理等。

本篇文章将会从这些方面细致探讨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第二章景区规划景区规划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确定景区的布局、发展计划和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

在景区规划中,需要先根据景区所在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景区的主题和定位,然后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和营销策略,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

第三章景点设计景点设计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和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好的景点设计应该具有吸引力、趣味性、情感性等特征,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和消费。

景点设计包括景区建筑、景点布局、园林景观等多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文化理念,需要与景区的主题和风貌相统一。

第四章营销策划营销策划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宣传旅游景区、吸引旅游者、提高效益。

好的营销策划应该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时效性等特点,能够让旅游者了解到景区的信息和特色,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消费欲望。

营销策划包括多种形式,如广告、宣传、促销、网络营销等,需要灵活应用,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

第五章服务品质服务品质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消费体验和安全感。

良好的服务品质应该具有热情、专业、细致等特点,能够让旅游者感受到走进景区就是一种享受和敞开心扉的感觉。

服务品质包括景区服务、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要时刻注重人性化,尊重旅游者的个人空间和需求。

第六章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它关系着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景区的形象。

好的安全管理应该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实效性等特点,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和避免旅游事故的发生。

旅游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案第一章导言 (3)1.1 项目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意义 (3)第二章旅游景区概况 (4)2.1 旅游景区地理位置 (4)2.2 旅游景区资源类型 (4)2.3 旅游景区特色分析 (4)第三章目标市场分析 (4)3.1 目标市场定位 (5)3.2 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5)3.2.1 休闲度假需求 (5)3.2.2 文化体验需求 (5)3.2.3 亲子互动需求 (5)3.2.4 商务会议需求 (5)3.3 目标市场消费特征 (5)3.3.1 消费水平 (5)3.3.2 消费观念 (5)3.3.3 消费需求 (6)3.3.4 消费渠道 (6)3.3.5 消费决策 (6)第四章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6)4.1 可行性原则 (6)4.2 安全性原则 (6)4.3 独特性原则 (6)4.4 经济效益原则 (6)第五章旅游线路规划 (7)5.1 旅游线路主题设计 (7)5.2 旅游线路布局 (7)5.3 旅游线路节点规划 (7)第六章交通与住宿安排 (8)6.1 交通工具选择 (8)6.2 交通路线规划 (8)6.3 住宿安排 (9)第七章游览时间与活动安排 (9)7.1 游览时间规划 (9)7.1.1 总体游览时间 (9)7.1.2 每日游览时间分配 (9)7.2 活动安排 (10)7.2.1 第一天活动 (10)7.2.2 第二天活动 (10)第八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8.1 导游服务 (10)8.1.1 导游人员配置 (10)8.1.2 导游服务内容 (11)8.1.3 导游服务质量管理 (11)8.2 旅游餐饮服务 (11)8.2.1 餐饮设施布局 (11)8.2.2 餐饮服务质量 (11)8.2.3 餐饮服务创新 (11)8.3 旅游购物服务 (11)8.3.1 购物设施布局 (11)8.3.2 购物服务质量 (11)8.3.3 购物服务创新 (11)8.4 旅游娱乐服务 (12)8.4.1 娱乐设施布局 (12)8.4.2 娱乐服务质量 (12)8.4.3 娱乐服务创新 (12)第九章旅游营销策略 (12)9.1 旅游产品推广 (12)9.1.1 产品定位 (12)9.1.2 推广渠道 (12)9.1.3 推广内容 (12)9.2 价格策略 (12)9.2.1 价格定位 (12)9.2.2 价格优惠 (13)9.2.3 价格调整 (13)9.3 促销活动策划 (13)9.3.1 主题促销活动 (13)9.3.2 联合促销活动 (13)9.3.3 线上线下互动 (13)9.4 客户关系管理 (13)9.4.1 游客信息收集 (13)9.4.2 客户服务 (13)9.4.3 客户维护 (13)第十章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4)10.1 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14)10.1.1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14)10.1.2 完善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4)10.1.3 提高旅游环境保护技术水平 (14)10.1.4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14)10.2 生态旅游发展 (14)10.2.1 生态旅游的定义与特点 (14)10.2.2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14)10.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5)10.3.1 社区参与旅游的意义 (15)10.3.2 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 (15)10.3.3 社区参与旅游的保障措施 (15)10.4 可持续发展战略 (15)10.4.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15)10.4.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15)10.4.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监测与评估 (15)第一章导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四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四章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第四节
1.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
集中考虑典型关键因子,进行技术性的适宜度 或优劣判断.
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
成熟的方法
滑雪旅游资源评价
康乐气候分析
溶洞的评价
中国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
概查
详查
中国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自然环境调查
第三节
环境调查
人文环境调查
调查区的概况 气候条件 地质地貌条件 水体环境 生物环境 历史沿革 经济状况 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区位条件
建设施工条件
客源条件
中国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投资条件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一般体验性评价
1.定性评价方法
美感质量评价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The category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中国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四)制订方案 一个旅游规划的方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政策与操作规程。
政策方面包括经济政策、立法、环保政策、投资政策等, 操作规程方面包括土地规划、市场营销计划、人力资源配
置等。在政策制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旅游景区的类型与 规模 2.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与永续利用 3.政府与企业的角 色分工 4.开发的阶段
通过人为作用,人为地宣传促销以达到开发某地的旅游资 源,吸引游客的目的,采用工业式的开发方法,向现代化 ,商业化旅游发展。
2.经济产业方法 : 大多数发达国家把旅游业当做一项 经济产业来规划,强调经济成本与效益,注重产品与服务 的标准化、非人格化,从某种经济目标入手,注重市场导 向。
3.空间与资源规划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土地利用 规划,注重旅游与自然资源规划的空间布局方面,Gunn的 方法应用细致的资源分析与空间模型,强调吸引物、服务 与可进入性的角色。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流程
旅游规划流程是一个循环系统,每个循环中包括8个阶段: 准备;确立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 较选择;实施;监控反馈;调整策略。
(一)准备 准备工作首先是要召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协
作团体,共同解决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建筑、工 程与规划问题,这个协作团体的参与者包括:市场与财务分 析家、建筑师、饭店经营者、管理顾问、工程师及招标承包 商、土地规划者、地理学家与环境专家、律师、社会学家等。
物是指节庆活动,体育盛会,商业贸易交流会等。另一种分类法是自
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海滩和古镇就是这种分类的实例。
(二)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一般指由若干地域
上相连的,具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交通网络及旅游服务设 施组成的地域单元。其内部具有一致性,关联性与整体性的特征。
(三)旅游体验 邹统钎认为“体验”是:“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 (广义上指旅游过程)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 受”。旅游业生产与销售给顾客的产品就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旅游主 体(游客)与客体(旅游吸引物,设施,服务与人)角色互动的产物。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相关概念
(一)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
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site attractions)和事
件吸引物(event attractions),地点吸引物是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吸引游
客前往游览的主要诱因,如气候,历史文物,名胜风景等;事件吸引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2020/11/28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
旅游规划的核心概念是对游客体验的规划。旅游规划的 核心则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 体验。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为游客塑造美好的体验, 为开发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 保护自然环境。目前国内许多学者致力于在旅游规划中创立 学派,从而出现了所谓“资源派”与“市场派”的分野,旅 游规划既不是资源评价,也不是市场分析,而是资源与市场 的匹配,是对旅游最终产品──旅游体验的生产与交换的系 统构想,这个最终产品要同时实现游客,开发商与当地社区 的价值满足。因此真正的旅游规划学派是“体验派”。
第四,一个规划很难调和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观念,最终结果是 规划决策都属于政治性的,最终规划只是对富有而有组织的人有利。
最后,在许多规划中,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是如何权衡非同代人 的利益。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时最优方案对未来可能适得其反。时 下许多规划中融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在规划中要兼顾下代人的利益 ,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八)调整策略 对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调整目
标或调整实施方案,使规划更趋合理,对规划的修改乃至重建。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社区参与
n2003 年2 月发布、2003 年5 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要求“旅游规划编制鼓励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 行多方案的比 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 民的意见。” n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1999 年联合发 布、2000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专项规 划”部分确立了“居民社会调控规划”,规定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 名胜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还指明了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编制 的基本原则及所包含的内容。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4.社区方法: 这种强调从社区的利益出发,由社区控制开发 过程,确定发展目标,并据此作出规划 5.系统方法: 系统规划法致力于把目标、政策与战略建立在 详细理解旅游系统运作的基础之上,这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 性质,评价其实际战略与方案。
系统规划方法是连续的,不断修正的。 正如Mitchell明确 指出的:规划的时间性非常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 1. 规划是连续的因而不存在什么确定的规划; l 2. 规划的目的在于影响和利用变化,而不是描述未来的、 静态的图景; l 3. 规划只是众多关于建设方案、资金分配、资源利用等 方面长期和短期计划的一种不完全的表达。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二、规划的经济学诠释
Tinbergen认为:规划应被视为一种组织人类活动的一种自觉意识的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尽可能地寻求效率。因此,规划即为实现某些目标而 对资源实行最优配置(Optimal Allocation)的过程,而资源配置即是经济学的 核心。Samuelson在其《经济学》中清楚地告诉人们,在任何其社会经济制 度中,尽管经济学的性质不同,但它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任务,即要实现 资源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最优配置。
这一阶段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详细地调查分析与综 合。从而发现自己的目标市场。对竞争性旅游景区进行竞争பைடு நூலகம் 析,以便找到旅游景区的市场增长点。从而进一步决定旅游景 区的类型、主题与最优规模。对上述材料进行综合之后要确定 旅游景区发展的主要机会、问题与约束条件,建立旅游景区发 展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承载力。
在准备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初步确定旅游景区开发的主 要目的、旅游景区的类型、规模及初步的景点区位选择。但 其内容随着规划的深入将进一步详细、修正、甚至改变。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二)确定开发目标 旅游景区开发的目标包括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 Gunn在
分析北美旅游业的规划时,提出3个目标分别为:第一,满足使 用者的需求;第二,为产权拥有者及开发者提供风险酬赏;第 三,保护环境资源。 (三)可行性分析
划的定义是:在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及环境质量 的最优贡献的过程。Murphy的定义是: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 促进有秩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它是一个 连续的操作过程,以达到某一目标或平衡几个目标。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三)旅游规划的分类
Getz把旅游规划的方法分成5类: 1.推进主义(Boosterism) 推进主义的规划方法是极力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一、规划思想的演变:从编制蓝图到动态系统规划
n
老一代规划师如Geddes和Abercrombie所推行的规划理论认为,规
划就是编制规划方案(Plans),勾勒出在一定年代内希望实现的某些最
终的详细图景。即关心的是编制蓝图,或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
他们对于规划是一个受外部世界各种微妙的和变化着的力量所作用
在旅游规划的操作规程部分则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部分: 1. 产品与服务的设计 2. 土地需求与土地利用规划 3. 人力与 财力的配置 4. 市场营销计划 5. 机会与约束 6. 实施计划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五)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对于方案的评价往往采用本益分析、目标实现矩阵和规划平衡表方
法,这里介绍一种简洁的矩阵评估法。选择一系列评估因子,并对各因子 按其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请各领域的专家对方案按各评估因子打 分,最后对各方案的评分进行加总,分值高者方案为优。评估因子包括实 现旅游开发总体目标的能力;与区域开发政策的一致性;成本效益比;创 造就业机会数量;创汇能力;社会文化与环境效益;对相关产业的联带作 用;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等。方案评价与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平衡区域与旅 游景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照顾地方居民、企业与政府的目标和利益。 (六)实施
三、规划的悖论
悖论是指看起来与常规逻辑相抵触的思想。战略规划通常需要一 套合乎常规逻辑的规范与原则,但多年实践表明好的管理与规划经常 违背这些原则。规划中的悖论是:一个计划往往显示出其意图的不可 行性并自行流产。一个可靠的规划要表明的往往不是会发生什么,而 是不会发生什么。
Robinson 认为:规划工作不是宣布目标,而是引出目标;不是 预测未来,而是帮助认识未来;不是作出关键决策,而是帮助管理者 决策。由此我们得出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出色的规划者不制定规划, 他们仅使优秀的管理者易于制定规划。
首先,与规划决策有关的是,外界环境变化莫测,由于有时预测 效果难以令人自信。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模型错了还是世界 本身就不可预测。
其次,规划方案出现错误还由于不同等级的规划系统之间和不同 规划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引起的。
第三,人类价值观念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对规划的评判标准亦发 生变化。
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
第二节 规划思想的演变与悖论
规划理论目前主要有综合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优化 理论、区位理论等。Von Neumann在1937年指出,均衡原理 即在任何既定技术下,总存在着一种最优化组合方式,能在 封闭的再生产系统内唯一地决定产出与资本的最优高速均衡 增长途径,并且这种最优是特定产业结构的产物。然而实际 上,Walras总体均衡不存在,价格不可能是传递真实经济信 息的信号,也不可能是调节经济活动的唯一手段。供求、投 入产出、进出口生产量与运输等不可能完全在均衡中,人们 开始在区域内部和区域水平上建立了非均衡土地综合利用和 运输模型。区位理论与线性、非线性规划亦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