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素材丰富多彩,学生依然写不出声情并茂的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我从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语言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现行教材的课文大都生动、形象,文笔优美。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要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强调多读,以读取代繁琐的分析和讲解。
要变换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读:整体感悟课文,可以范读、自由读、默读;理解课文,可以引读、带着问题去读、问答式轮流读、分角色读;总结课文,可以采取赏读、想读、表演读等。
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读得多了,课文也就理解了,而文中那些典范的词句也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话、作文便能招之即来,做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涌于笔下”。
加强语言实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理解了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中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文中优美的词语,就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由一个句子可以说出几个不同的句子。
文中典范、精美的句式、语段,学生不仅要熟记,还要仿写。
学生在这种造句和仿写练习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和初步运用。
增强教师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标准、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样学生的语言就会逐渐丰富起来,优美起来。
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没有大量的阅读,是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的。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要达150万字,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而教材中的课文数量有限,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阅读量,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性很强,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良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成为越来越多人所追求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工作生活中,拥有一个出色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交流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呢?接下来将从素材积累、阅读习惯、语言运用和写作训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素材积累1. 多读书:阅读是获取素材的最佳途径,通过阅读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2. 关注时事:积极关注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扩大自己的信息海洋。
这样可以在写作中加入更多的观点和案例,使文章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权威性。
二、阅读习惯1. 多样阅读:除了专业书籍,还要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小说和诗歌,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坚持不懈地积累文字的领悟和写作技巧。
2. 分析好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还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习分析好文章的结构、语言、逻辑和修辞,吸收其中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三、语言运用1. 丰富词汇:词汇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和词汇记忆的积累,可以拥有更多准确、丰富、精准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积累和使用新的词汇,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2. 语言表达:在表达上,要注重语法规范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通过熟悉常用的句型、固定搭配和好的表达习惯,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准确。
3. 简练明了:写作时要追求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冗长和啰嗦。
通过适当删减和调整结构,使文章更加简洁有力。
四、写作训练1. 批判性思维训练: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待问题要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在写作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注重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 写作规范:要学习各类文体的写作规范,掌握不同文体的结构和特点,比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积累的基本方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积累的基本方法积累对同学们学好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如同盖一幢大楼,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积累就是这个基础,我们的积累越丰厚,我们的积累越广阔,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一年级语文积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一年级语文积累的基本方法一、读背法读背法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必须熟读,使其学皆共出于吾之口,遂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收益不浅。
”丹麦语言家耶培森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
”在日常训练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每日一句。
(1)、低段学生可由老师选择一句简单优美的课内外语句、诗句。
每天早上到值日班长处背出,若句子稍长的,可由值日班长背前半句,另一生背后半句。
(2)、中高段学生可由老师选择或自由选择一句优美生动的语句,内容可以是格言、歇后语、警句、名人名言等,每天早上到值日生处背出。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每周一诗。
每周选择140首中的一首,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诵而且能理解其意,感悟其情。
对中高段学生还可进行写作手法的指导。
背诵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且形式多样,可检查性地抽背,巩固性地小组背、齐背,可游戏性地同桌或两组对背,也可在课间背、课前背、放学背、路上背等。
二、摘记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记是对读过的、背过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地加深巩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做好不同形式的摘记工作,这样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摘录词语。
(1)、低年级学生语记量还较少,而且遗忘性强,因此低年纪学生可摘录一些常用的词语或成语,便于理解记忆,并采用书画结合的方法,直观形象。
各类语言及素材积累大全
经典语言类第一组1、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
2、人性的堕落,常常从无视公理开始,社会的尊严,常常因权力滥用萎缩。
3、永远相信,人世间不只是心灵的沙漠,感情的冰窑,各种至善至真的情怀,筑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4、个性即风格,像每片惟一的叶子,展示生存的锋芒与美艳。
5、生命有时就如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
6、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谋求自己的生存,同时也帮助别人生存中。
7、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8、生命如同一幅画,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9、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10、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已经点完了。
11、这是一条彩色的河,在无际的沙漠中缓缓流动,变幻着颜色。
我赤足在河边,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我喜欢的色彩。
12、生活是根,在地底下;生活是水,在湖中;生活是山,在坚强中;生活是花,在绽开的刹那中。
13、让我们再一次秉持生命的激情靠近你,让你在我心之荷袅袅升华。
打开心灵的霓虹,让我们固守心泵一脉纯。
14、当雨季来临时,许多生命的记忆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风景,所有不经意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在梦醒后的清晨,无奈地投入另一种漂泊……15、每个人都曾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事。
16、我是富有的,因为我拥有智慧。
17、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18、不要被世俗的尘嚣蒙住你的眼睛。
19、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滋润我们的生命。
20、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21、如果把坎坷看做一种调味品,你就会感到坎坷的生活也有滋味。
22、通向人类真正伟大的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搜集、整理各种素材,以便于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素材可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写出优秀的作文。
本文将从素材的来源、分类和积累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素材的来源1. 生活中的素材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来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鼓励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写下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情感,这些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
比如学生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搜集素材,写作家庭故事、校园趣事或社会话题等。
2. 阅读素材阅读是获取素材的另一个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小说、散文、诗歌,这些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都是很好的素材。
学生可以从中获取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台词对白等素材。
3. 观察素材观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写生,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记录下自然界的生动形象;或者去市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观察人物的举止、表情、交谈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二、素材的分类1. 人物素材人物是作文中最重要的素材之一,包括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
真实人物可以是亲人、朋友、老师等,虚构人物可以是自己创造的角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实的描述和生动的语言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2. 事件素材事件是作文中的另一个重要素材,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虚构的事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出叙事性的作品,事件的起承转合可以成为作文的中心内容,通过对事件的描写和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场景素材场景是作文中的写意素材,可以丰富作文的情感色彩。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些校园、家庭、乡村、城市等场景,让他们通过写作表现出对场景的独特感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 情感素材情感是作文的灵魂,是作文最核心的素材之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真挚深刻的情感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诗歌、散文或故事进行情感启发,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渠道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渠道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容。
特别是对学生积累语言,积淀写作素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语言的积累主要渠道:一是大量阅读,二是联系生活实际,三是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一、加强阅读能增强语言文字积累。
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要积累,就要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累语言、丰富知识那怎样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呢?(1)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中积极引导将课内学到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及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
如阅读课中对语言的感悟理解、品评体味;对词语的比较推敲、玩味斟酌;对情感的体验解悟。
(2)精读与浏览相结合。
精读的作品多数是与语文教材有关的文章。
如《名家作品精选》、《小学生阅读文选》、《自读课本》中所选的文章,也包括篇幅不长的素有定评的作品。
浏览是对一般读物较快地阅读,以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因此,这些读物内容应该广泛些,不管是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历史、科普,还是报纸、杂志,也不管是国内、国外的都可以让学生阅读浏览。
(3)强化背诵。
背诵是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手段。
纵观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哪一位不在儿时就积累大量的诗文,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语言根基。
多年来,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
为了理解得透彻,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殊不知越讲教学效率越低,其主要症结在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4)建”源”为“库”,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①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如主要内容的概括,人物个性的总结。
或提炼深刻的道理,或摘录警言格句、精彩片断。
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心得体会,为写作做好储蓄。
浅谈小学生阅读中的语言积累
浅谈小学生阅读中的语言积累小学生阅读对于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学习阶段,阅读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在小学生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要提醒家长和老师,多给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在小学生的阶段,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在逐步形成,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输入,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
阅读材料可以包括童话故事、寓言小故事、小说、诗歌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要注重小学生阅读中的词汇积累。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小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在阅读中,需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可以通过注释、词汇表、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生词的积累,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词典进行自主的词汇查找。
除了词汇积累,语法知识也是小学生阅读中的重要部分。
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去发现句子成分、词性、句型结构等方法,帮助他们逐步积累语法知识,提高语法意识。
要注重阅读中的语言感知。
语言感知是指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在小学生阅读中,需要引导他们去感受语言的美感和规范性,让他们懂得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也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理解作者用词的用意,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注重小学生阅读中的写作训练。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的积累,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通过阅读后的讨论、写作扩展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阅读中的语言积累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给予小学生多样的阅读材料,注重词汇、语法、感知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才能够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积累到丰富的语言知识。
积累语言,从点滴做起
积累语言,从点滴做起一、在阅读中积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语言积累的基础。
我在教一年级新生学拼音期间,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为孩子讲故事,有时干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讲,孩子们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当拼音全学完后,我故意好几天没讲故事,孩子们纷纷询问为什么,我趁机说:“老师讲的故事全是书上看来的,现在你们拼音学完了,完全有能力自己阅读了,老师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由你们来给我讲故事。
”就这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
当孩子们有了阅读的兴趣后,我及时的为他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书籍。
如《小学生拼音报》《经典童话》等。
另外,我对作业也进行了优化。
改变以往作业抄抄写写的形式,把阅读留为作业,要求每天阅读二十分钟,并带领孩子们制作出精美的读书卡,把每天读书的时间及看到的好词写在上面,累计够五小时后可以兑换一张闯关卡,十张闯关卡便可以兑换一张书香卡,等集够一套书香卡后,就可以得到老师的特别奖励──一本精美图书。
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慢慢成为自然。
随着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我开始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让他们轮流讲故事。
内容不限,只要能完整的叙述出来即可。
孩子们非常积极,都精心准备。
班里也随之涌现出一批故事大王,其中张玲伟同学讲的《一个金币的故事》,张景琛同学讲的《动物世界》至今令大家记忆犹新。
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见识长了,视野开阔了,各种谴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语言的积累。
二、在品析中积累阅读是丰富积累的好方法,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学生对于书中出现的好词好句不能完全理解,难以把这些语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话当中,往往张冠李戴或重复的堆砌。
要让学生真正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学会举一反三,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时,我经常把包含形容词或关键词的句子和去掉形容词或关键词的句子拿出来对比,先让学生读这些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
浅谈学生阅读和生活中的语文积累
浅谈学生阅读和生活中的语文积累作者:杜晓飞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4期摘要:无论哪种积累语言的方式,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学生喜欢的也就是课堂生命所在。
关键词:学生阅读;语文积累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83-01语文的积累处处存在,积累中的运用时时出现。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书本上的“积累”意义之重大。
所谓积累,就是要积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名篇警句等。
只有以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为学习的重点,加强综合,才能使得语文教学更具魅力。
一、在观察与想象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紧密配合每组课文中规定训练的大作文观察有关事物,为写大作文准备素材。
如五年级作文要求写“秋天的树叶”,老师首先带来学生到学校的德育基地风景带——第一山风景区,仔细观察白杨、冬青、雪松、柿树、石榴、樱桃等各种树木叶子的颜色变化。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搜集各种落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并赋予其人的品格,深入思考树叶具有什么样的高贵品德。
作文时学生都能由总到分,具体形象地描写了秋天树叶之美,并由衷地赞美了一片片落叶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此外,教师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随机观察生活中的周边事物。
如遇到一个天真烂漫、逗人喜爱的孩子就观察孩子;参加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留心观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碰上雨雪天气就观察雨雪;见到什么有兴趣的动植物就观察动植物等等,并随时将观察到的事物、情景记录下来,整理成一篇完整地想象作文。
此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到图书馆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还可以随时把从课外读物、电影、电视、网络中看到的感兴趣的景、物、人、事记在作文簿上。
二、在读读与背背中积累语言现行教材在每个“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中安排了一些诗词、成语、名言警句等,意在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和谐泛读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营造温馨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 推荐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例如科普读物、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
2. 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主题演讲等,通过互动交流和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营造自主阅读情境:营造温馨且舒适的阅读环境,例如建立图书角、开设专业阅读网站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
4. 榜样带动:教师自身要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经常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为学生做出榜样。
二、指导阅读方法,增强阅读理解效率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习积累语言素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以下阅读方法:1. 快速浏览:在泛读前,快速浏览文章标题、目录、插图等,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整体感知: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
3. 重点阅读:对文章中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并做好笔记。
4. 反复阅读:对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进行反复阅读,体会语言的魅力。
5. 质疑思考:阅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三、引导语言积累,提升表达能力阅读学习积累语言素材,不仅要理解词语含义,也要掌握词语的运用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语言积累:1. 积累好词好句:建立读书笔记,记录下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并通过赏析和理解。
2. 学习积累写作素材: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写作素材,例如人物个性、情节构思、写作手法等,为写作提供参考。
3. 模仿练习:模仿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优秀9篇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优秀9篇当今课堂作文教学成了固定不变的“可有可无”的形式。
学生是凭着感觉走,教师也是凭着感觉走,课堂的指导对学生帮助不大。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这就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要打破那种“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
以开放的、灵活的、创新的形式取之,把学生从作文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为了让作文指导成为有效的行为,让生确实有收获。
新课标指导下我将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
一、积累素材是习作的关键环节,厚积才能勃发。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
1、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一二年级学生阅读量要达到五万字左右,三四年级阅读量要达到40万字左右,五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这就给学生提出了新的阅读要求:大量阅读。
作为老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一切有利于阅读的条件。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因为教材所选的例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优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范本,对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
课外阅读更不能忽视。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阅读,并交给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藏书资源,在班内设立图书角,满足学生大量阅读。
更要利用网络的积极效应,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多积累。
2、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说:“习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如果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水平自然就很难提高。
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例如: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通过与人事物的接触去认识美好的自然景观,了解美好的人物事件,获取丰富的习作材料,使习作与家庭、社会、大自然紧密结合。
3、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语言。
新教材注重了对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摘抄,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积累的语文素材。
1.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我们日常阅读中常见的语言素材。
它们富有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考,引导人们的行动。
例如:“勇气是掌握命运的钥匙。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成功是一分努力,加上九分汗水。
”2.经典诗词经典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它们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形式。
阅读经典诗词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提高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来源。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性、生活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生的真谛。
例如:《红楼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西游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水浒传》:“人间万事,唯有读书高。
”《老人与海》:“人生如同漫长的海洋,需要勇气去面对困难。
”4.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阅读历史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类。
例如:项羽放了樊哙,樊哙不但没有背叛项羽,反而帮助项羽,最终成为了项羽的得力助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和信任朋友,互相扶持和帮助。
曹操放了曹植,曹植却写了一篇《七步诗》感谢曹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要有大量,不要记恨和报复。
5.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进展和变化,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阅读时事新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人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语文积累语言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积累语言方法有哪些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时期是语言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
那么小学语文积累语言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积累语言的方法有哪些一、积累语言,从口语交际入手口语交际时,师与生、生与生的语言互动中常会听到精彩的语句、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那是学生平时积累并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
我总是及时进行夸奖,表扬学生词汇丰富、善于积累,并将这些词汇写于黑板上,读一读,让更多的学生记住这些词,并学习运用表达。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说句子:春天,什么花开了?有的说:“春天,粉红的桃花开了。
”有的说:“雪白的梨花开了。
”有的说:“金灿灿的油菜花开了。
”老师抓住学生语言的闪光点,将“粉红的”、“雪白的”、“金灿灿的”等词写在黑板上,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积累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便会自觉地收集。
也可以由老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一些词汇,让学生自由选择,将恰当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词汇。
尤其在一、二年级,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有所积累中表达,在表达中积累,丰富语言。
二、语言积累,从课文入手每一篇课文都有新词新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采用让学生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表演读等形式将课文熟读成诵,融会贯通;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自己喜欢的词、句,同桌或小组交流,做到每学完一课,抄摘6个学生喜欢的句子、十个词语,并以此作为学完一课的家庭作业。
对于积累、运用中出现的词句,我在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让学生选择词语练习说话,让学生比赛背一背,看谁记得多,如此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储存。
日积月累,将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形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运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三、语言积累,从课外入手1、从课外阅读中获取。
我班有一个学生在写校园的景物时写道:校园里的花坛中有很多花,有红色的美人蕉、红色的月季花、红色的鸡冠花。
浅谈从阅读、生活、作文中积累语言
的文学素养。 ②鼓励学生多接触优秀的作文选以及与语文课本相
配套 的 《 阅读 文选 》 《自读课 本 》 阅读 中培养 兴趣 。③指 导 、 ,从 学生 勤翻阅科普 类 的工具书 ,让学 生在 阅读 中积累语 言 。
3 .指导 阅读 的 方法
小学 生作文 常常 出现 “ 无话 可说 ”的现象 ,其原 因是 缺少生
实践 中积 累语 言。
( 精读 与浏览 相 结合 。精读 的作 品 多数 是 与语 文教 材有关 2) 的文 章 。如 《 家作 品精 选 》 《 名 、 小学 生 阅读 文选 》 《 、 自读 课本 》
中所 选 的文章 ,也 包 括篇 幅不 长 的素 有定 评 的作 品 。浏 览是 对
验解 悟 。
古人 云 :“ 读万 卷书 , 万里路 。 行 ”即讲 出 了多读书 、多 体验 生 活的道 理 。其 中 “ 行”就是 要走 进大 自然 ,走进 社会 ,感受生
活 , 验生 活 ,从生 活 中积 累知识 ,学 习语 言 。实 践活 动 中,老 体 师 有 目的 、 组织 地带领 学生参 观 、访 问 、游览 ,让他们 在生活 有
工夫 ; 背诵 诗文佳 作上下 工夫 。一 本书教 完 了 , 过检查 是否 在 通 读熟 、 是否 能把该 背诵 的地方 背诵 出来 , 作为 教师教 学成败 的首
要标 准 。 பைடு நூலகம்
积 累语 言 ,积淀 写作 素材提供 了广 阔的空 间 。语 文实践 活动 中 ,
学 生语言 的积 累主要从 三个方 面人 手 : 是大量 阅读 ,二是联 系 一
活 的体验 , 乏生活 语言 的积 累。生 活处处 皆学 问 ,实践 活动 中 缺 老 师应让 学生 多接触社 会 ,因地制 宜地 开展 多样 化 的课 余生 活 , 也包 括充 实学生 在家庭 中 的生活 。学生 看得 多 ,听得多 ,就会想 得 多 。记 得多 。这样 就会 为写作积 累 了丰富 的生活 材料 。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关乎我们在学校的语文成绩,更影响着我们对各种信息的获取、理解和运用。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
一、广泛阅读,积累素材阅读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我们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要读科普文章、新闻报道、历史传记等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文章。
通过广泛阅读,我们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内容题材,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和词汇量。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来进行。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书籍入手,如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渐过渡到更具挑战性的作品,如经典文学名著、学术著作等。
同时,要注重阅读的质量。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还要留意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运用和思想内涵。
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记录下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样有助于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1、快速浏览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先快速浏览标题、目录、开头和结尾,以及每段的开头和结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样可以在正式阅读时更有针对性,提高阅读效率。
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对于重要的、关键的内容,要进行精读,仔细品味每一个词句,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对于一些辅助性的、说明性的内容,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获取主要信息。
3、学会推理和猜测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不要立即查字典或求助他人,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和猜测。
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自主性。
4、做标注和笔记在阅读时,可以用铅笔在文中做一些标注,如划出重点句子、关键词、不理解的地方等。
读完后,可以对这些标注进行整理和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加强思维训练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对思维的考验。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最新)
如何积累素材?作文材料基本有三类:一是语言材料,二是生活材料,三是知识材料。
那么,中学生如何积累以上三类材料呢?1、从观察中积累。
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参加远足、郊游。
多看电视、电影,及时捕捉其中的动情点,闪光点。
观察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
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
2、从阅读中积累。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何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一个“破”字,也就是把书读透了,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个丰富源泉。
像故事会,科技科幻类、历史类、童话类、天文地理类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读时注意仔细品味、吸取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从各类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还要注意勤做笔记,养成坚持记的好习惯。
3、从写作中积累。
鲁迅说:“文章应当怎样做,我说不出”,“是由于多写和练习”,这里的“多第1页写和练习”是第一要素。
光读书不动笔,容易形成“眼高手低”。
所以,长期坚持练笔,对写好文章至关重要。
观察生活时,每有所得,应及时做好观察笔记;阅读书籍,力求在读中有所感悟,努力写好读书笔记。
也可以养成每天写的习惯,天长日久,文笔自然会鲜活灵动,佳作纷呈。
如果我们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经验,你的笔下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金子来。
[教你一招] 积累写作素材的四种方法:1、达尔文式直接向自然索取素材,从调查研究、试验和各种实践中亲手获得第一手资料。
达尔文为写《物种起源》,进行环球考察,历时23年。
2、鲁迅式主要是从文献中搜集材料,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翻阅经、史文集上千卷,使他的著作内容翔实,旁征精确,论述有力,令人叹服。
3、蒲松龄式主要是向人民群众搜集写作素材。
蒲松龄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听他们讲奇闻异说,“人事鬼事”,边听边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加工,写成了《聊斋志异》。
如何制作自己的作文素材本
如何制作自己的作文素材本建议:分类制作作文素材本。
一、理解:什么是作文素材?作文素材: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
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二、积累作文素材: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汲取精华,要有一种把作文写好的信心和决心,多观察、多阅读、多背诵、多思考。
更要多积累知识点。
三、分类制作作文素材本:1、生活中积累本:在首页注明: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知识库,是语言库,是作文材料的丰富源。
时刻提醒自己!(1)、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工作、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还是旅游观赏、社会实践、社区活动中)(2)、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3)、并随时用笔记录下可触到您的镜头、感受。
2、阅读中积累本:首页备注: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丰富资源。
是经过作者加工整理的第二手的材料。
(1)、养成阅读好书的习惯。
(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学的,大量的书籍)(2)、对于你喜欢的好句子、好段落、好思路,分类,摘抄。
(3)、背诵记忆。
对好的句、段,要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让它入脑入心。
3、背诵中积累:首页备注:背诵教材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
(1)、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
读而不背,作文时就会感到笔力不足,词语贫乏。
(2)、强化背诵:①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课文,整理背诵掌握全篇。
②对于不便全篇背诵的课文,可选择其中片断,背诵。
并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课余饭后,一早一晚,进行吟诵、品味、内化。
(3)、摘录课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
这样,不仅能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而且便于把书本里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作文时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结构方法,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主题研讨会总结2013年12月4日,我校召开了“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主题研讨会,通过全体语文教师的集中研讨,大家对“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总结了如下经验与方法:一、生活——习作素材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
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
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是一条轻松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
(一)亲近生活,言之有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
但一个对生活十分冷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他对生活的感受是单调、枯燥无味的。
写作时依然会感到无话可说。
相反,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他对生活感受得深,观察得细。
在家庭、学校、社会,处处都会发现时代的浪花在迸溅,新的生活在闪光。
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新鲜的写作材料。
所以,语文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1、走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我们习作的源泉。
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动植物等。
学生投身于大自然,在拥抱大自然时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必定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
这些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
2、融入社会,丰富习作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放飞孩子”,把生活引向课堂,把课堂引向社会。
社会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去发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人物、场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理解、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作文材料库。
如:游览当地名胜古迹、采访名人轶事、参观访问、环保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素材。
(二)参与生活,言之有据。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
”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
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提高作文能力的源头活水。
1、参与家务事,做写结合。
我们针对孩子们那由于长期应试教育而变得单调、乏味的生活现状,经常布置一些切合学生实际能力、与教材紧密相关的生活作业,如让学生学做“布置卧室、整理书房”、“叠被子、钉纽扣”、“养花草、洗衣物”、“煮饭烧菜”等这些看似平常但做起来挺不容易的,而孩子们又非常乐意做的事,然后,再让他们把学做的过程,自己的感受感悟及家长的反应等如实地写下来。
2、参与班队活动,动写结合。
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渠道。
3、参与游戏,玩写结合。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
利用自习课、体育活动课、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或小魔术、猜谜、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
在全体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游戏的同时,老师适时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游戏中人(包括参与者与观众)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吸引人、最快乐的场面进行描述;最后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素材,获得真实的体验。
(三)观察生活,言之有序。
1、观察要带着多种感官。
观察,不是一般的浏览,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功能。
这样,观察到的东西才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醒他们做到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各个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去感知,积极地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那我们的观察就会逐渐变得细致、有效起来。
2、观察要带着一双亮眼。
告诉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特点。
要注意抓住人、事或物的不同特点,去寻找,去发现事物的差异之处。
3、观察要带着一颗心。
留心观察,则事事有门道,即所谓“俯仰皆知识,进退尽文章”。
不留心观察,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鲁迅先生说过:“社会上和自然界,包罗万象,任你选择,只要你们多去看看,不要看了就写,观察又观察,研究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要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观察还要选择好具体事物,不能随心所欲。
心中无数,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偏离中心,影响文章表达的效果。
(四)思考生活,言之有异。
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发展个性和养成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的前提。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
它也形象说明了文章要写得有新意,要有时代气息,不能总是老调重谈,老题重写。
也就是说,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
学生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的物化形态。
目前好多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其中相当部分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类同上,还有的学生只会套作、搬作。
例如:我们这次毕业考试的批阅中,发现有的教师考前过多地强调“搬写过的作文或套用优秀例文”,因而很多文章有“搬作”“套作”的感觉,有的千篇一律,选材不新,语言平乏,构思格式化,写作模式化。
因此,我们教师平时习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写作有个性,有创新。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品质。
首先要鼓励学生在思维形式上由“求同”趋向“发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让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其次,要启发学生通过相关的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五)体验生活,言之有情。
只有体验,才会真实。
我们提倡无论是融入社会还是参与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有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
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
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把教学生做人和教学生作文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吐真言,抒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是写作的源泉。
老舍先生说:“生活是一部活语汇”。
让我们抓住“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这一切入点,进行习作教学。
让每个学生愿写作文、乐写作文、会写作文。
让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使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让作文走进创造,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阅读——习作语言的渠道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关键,也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的确: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出口成章。
但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立足课内,着眼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带课内;课内要精取胜,课外要以博为佳;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一)课堂阅读教学──语言积累和习作练笔的“主阵地”立足课堂,重视文本的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阵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
”确实,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
许多课文,无论是在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还是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能对学生的习作起着示范作用。
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有层次、有步骤、有意识地读写结合、点化学法、以读导写、读中学写、仿中求新,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1、读懂文本的“亮点”,积累语言。
积累是小学生写作的第一步,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不能在习作中很好地表情达意。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最好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积累”意识,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亮点”,即文本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多读、多摘、多诵,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1)研读“课题”。
很多文章题目特别吸引人,语言精炼,高度概括。
因此,引导学生研读文章题目也是提炼语言能力的一条途径。
有的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有的文题点明了文章中心,有的文题揭示了事物特征。
如《黄山奇松》中的“奇”字,也是文眼,一字就突出黄山松的特征。
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命题意图的同时提升了概括语言的能力,也积累了命题的方法。
(2)品读“句群”。
句群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教材中又很多结构规范、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的句群,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领学生赏读这些句群,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如《草原》中描写草原美景的语言,等等。
(3)诵读“语段”。
教材中美文很多,脍炙人口的语段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段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品读、赏析、记忆、背诵,在此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模仿写作,真正做到积累运用。
(4)悟读“文本”。
在教材中,有很多文本具有深度和内涵,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
这样的文章才有嚼头,值得我们去阅读、感悟、积累。
因为学生学写文章,仅仅考虑结构和语言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使文章有思想,即灵魂所在,因此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内涵,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2、找准文本的“仿点”,读写结合。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
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
“仿”是一座通向“创”的桥梁。
小学生学习写作模仿阶段必不可少。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例练笔,既可根据文中句式或片段进行仿写,也可根据篇章内容或结构进行仿写,(包括句式、句群、段落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详略安排、记叙描写、抒情联想等方面)。
根据年级的高低不同,模仿的难易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