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2013年度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详解

附件12013年度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为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工作,并大力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2013年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支持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带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逐步建成基本满足需求、开放实用、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资源体系。
旨在推动职业院校优质数字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支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普遍开展,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建设原则2013年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遵循以公益性资源建设为主的原则,鼓励差异化增值资源和服务的提供,重点建设符合以下特点的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一)公益性:重点选择与国家产业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布点量大的专业,建设覆盖面广、市场紧缺的公益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二)引领性: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三)实践性:建设突出职教特色,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支撑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等关键业务的实践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二、目标与任务2013年度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资金总计2700万元,以课程资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形成职业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以征集、汇聚为主要方式,重点建设内容为:(一)征集以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及其他类等大类专业为主,满足各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网络课程100门、数字教材100种、虚拟仿真教学软件50套。
详细需求请参考《农林牧渔、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大类资源征集目录(高职)》、《农林牧渔、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大类资源征集目录(中职)》(附件1-1)。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数字资源加工标准与操作指南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子项目名称:数字资源加工标准与操作指南项目编号:2002DEA20018 研究成果类型:研究报告成果名称:文本数据格式标准分析报告成果编号:[暂缺]成果版本:子项目组定稿成果提交日期:2003年8月31日撰写人:吴建华(南京大学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邵波(南京大学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惠志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何小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张培(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阎婷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冯桂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欣云(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项目版权声明本报告研究工作属于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的一部分,得到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002DEA2001&按照有关现定,国家和《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课题组拥有本报告的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本报告可以复制、转载、或在电子信息系统上做镜像,但在复制、转载或镀像时须注明真实作者和完整出处,并在明显地方标明“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资助”的字样。
报告版权人不承担用户在使用本作品内容时可能造成的任何实际或预计的损失。
作者声明本报告作者谨保证本作品中出现的文字、图片、声音、剪辑和文后参考文献等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承扌旦本作品发布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科技部有关管理机构对于本作品内容所引发的版权、署名权的异议、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课题组网站()作为本报告的第一发表单位,并可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
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报告撰写人保留将经过修改的项目成果向正式学术媒体直接投稿的权利。
文本数据格式标准分析报告(2003 年8 月)1综谜 (4)2基本描述 (4)21定义 --------------------------------------------------------------------------- 4 22特征 (5)2.3内容 --------------------------------------------------------------------------- 62 4范围和分类 ---------------------------------------------------------------------- 8 3国内外相关参考标准 (10)4标准制定的原则 (12)41通用性 (12)42可操作性 ---------------------------------------------------------------------- 12 43前瞻性 ------------------------------------------------------------------------ 12 44开放性 ------------------------------------------------------------------------ 124 5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46多语种性 ---------------------------------------------------------------------- 13 47可转换性 ---------------------------------------------------------------------- 13 48友好性 ------------------------------------------------------------------------ 13 5数字图书馆文本数据格式标准体系 (13)5.1文本数据格式标准的体系介绍 (13)5- 2文本数据的主要格式介绍 (14)53文件格式转换的方法 ------------------------------------------------------------ 25 6标准应用分析 (25)6.1技术平台 ---------------------------------------------------------------------- 2562范围 (26)6 3加工系统 (26)7推荐标准 (27)7・】推荐标准 --------------------------------------------------------------------- 27 7・2文本数据处理流程图------------------------------------------------------------ 27 7・3建议标准 (28)7.4最低标准 ---------------------------------------------------------------------- 29 8操作指南 (29)9参考文献 (30)附录 (33)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文本数据)格式标准分析报告1综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处于信息海洋中,如何对海量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和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蕉点。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本指南由XXX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为XXX(室)业务指导司。
主要起草人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和XXX。
本指南旨在提供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概念、基本特征、建设原则与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1.概念与基本特征1.1 概念数字档案室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以数字化形式组织、存储、管理、利用各类档案资源的一种档案管理机构。
数字档案室不仅具备传统档案室的基本功能,还具有数字化特点,如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传输和数字化展示等。
1.2 基本特征数字档案室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数字化:数字档案室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传输和数字化展示等功能。
共享性:数字档案室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共享,不同机构和个人可以共同使用数字档案室中的档案资源。
安全性:数字档案室采用安全保障系统,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开放性:数字档案室具有开放性,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信息互通。
2.建设原则与内容2.1 建设原则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对档案资源获取、利用和共享的需求。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系统集成、资源共享: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实现系统集成,资源共享,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安全可靠、保密合规: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符合保密合规要求。
2.2 建设内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档案资源数字化: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采集、数字化编目、数字化修复、数字化存储等。
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档案资源元数据管理、档案资源检索、档案资源浏览、档案资源下载等功能。
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县级)

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县级)根据《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改革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以及IRS系统建设应用要求,现编制形成《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指南》。
第一章基本要求一是强调“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原则。
在数字化改革“1512”工作体系下,通过梳理“三大清单”,科学运用“五大方法、四大机制”,编制项目建设方案。
二是强调业务流程重塑和机制创新。
要按V字理论重构业务流程,重塑业务机制,形成切实有效,能快速解决问题的业务协同模型,确保应用管用,防止低水平的数字化。
三是强调建设内容的合理安排。
要处理好纵向横向、近期长期、存量和增量关系。
按照急用先行、重要先行原则,分期开展项目建设。
要与上级业务系统做好差异化对接,防止功能重复。
要充分利用存量应用系统的建设成效,通过系统对接或集成的方式实现建设,防止全部重起炉灶重新建设。
四是强调建设方式的规范。
要按市县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规范制定建设方案,要紧紧围绕核心业务应用,把主要财力聚焦于业务应用层本身,网络、云、组件、数据中台、两端等基础支撑设施应全面依托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在项目方案中要合理确定业务应用基本单位,并以应用为基本单位进行相关数据、组件、政务云等数字资源的实施、同源发布(两端)等详细设计。
要充分利用IRS“一本帐”能力,对项目方案中涉及到的应用以及相关业务功能进行查重或查询。
凡是已经揭榜挂帅的,其它单位不得再建,凡是级部门已经统建的,县级部门不得再建。
对于内其它部门已经建设的,且业务应用相同的,可采用应用复用或购买服务方式,防止出现重复投资建设。
建设实施期间要通过IRS系统,统一申请使用数字资源以及用户体系、支付体系等统一的强制组件。
项目建成后应将业务应用系统作为基本单位在IRS中建档。
五、增加方案结构化等相关附表。
为便于计算机系统对项目方案内容进行系统化管理,根据IRS管理指标要求,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关键信息进行了结构提取,以表格形式进行管理,为将来系统化管理打下基础。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资源建设部分详解

数字档案馆宣贯提纲一、资源建设的意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规模的数字档案资源,就不能说是真正建成了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查阅利用档案信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如果说系统平台建设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的话,如果说系统平台建设为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的话,那么数字档案资源那么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就是数字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
没有资源数字档案馆建设就失去意义。
资源建设也是衡量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指标之一,资源规模越大、资源规模越大、资源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质量越高,数字档案馆的地位、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就越高。
二、电子文件接收1、接收机制:电子文件接收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保证各单位所形成电子文件能依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移交到数字档案馆,并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首先需要建立起科学、通畅的接收机制。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与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建立法定或者固定的移交、接收关系,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形成单位、有利于社会大众的目标出发,为形成单位的电子文件确定归属与流向。
如同传统档案需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归档后才能接收进馆一样,电子文件也应经过形成单位档案人员整理、鉴定、归档,然后系统地向数字档案馆移交,这样一种接收机制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优势,也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特殊环境。
2、接收范围数字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的范围与传统档案应基本一致。
从单位范围看,凡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和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和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都可都可列入接收范围。
由于数字档案所占用空间狭小,所以接收范围可以更大一些。
从档案范围看,接收电子文件也不仅仅限于电子公文。
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的多样性,将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尽量依法接收进馆,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数据库文件和网页文件等,今后还可能出现新的文件类型。
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建设指南与方案

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建设指南与方案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建设指南与方案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幼儿园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库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库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建设指南与方案展开讨论,希望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一、理念与目标1.明确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建设理念。
在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建设,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有趣有益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确定建设目标。
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资源共享、拓展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等。
二、资源采集与整合1.搜集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在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各类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游戏、数字化绘本、教学软件等。
2.整合资源,建立分类体系。
搜集到的数字化资源需要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分类体系,以便教师和幼儿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和使用这些资源。
三、技术支持与评台建设1.选择合适的数字化资源评台。
在搭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库时,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园教育需求的数字化资源评台,确保评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针对教师和幼儿的不同需求,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熟练地使用数字化资源评台,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实践与评估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学习和使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使用数字化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定期评估资源的使用效果。
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库后,需要定期评估资源的使用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资源库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数字化资源共享库的建设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案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1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特制定《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提出数字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建设机制、质量与技术要求以及2013年建设的内容重点,供企业、社会团体、教育机构、个人开展资源建设工作参照执行。
一、建设总则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系统性、引领性和实用性原则,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活动中常规化应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工作原则是坚持需求驱动、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和共建共享。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机制是吸引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出版机构、教育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广大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广泛参与和协同建设,采用资源征集、汇聚、共建、捐助等多种建设方式,形成资源建设的源头活水。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2013年基础教育资源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符合学科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有引领示范作用,能够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学科教学资源,约计1万个学时。
(一)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突出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
重点建设符合学龄前幼儿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通过一般性途径难以获得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素材,以及能够充分反映幼儿学习探究过程和教师适时引导的幼儿园小组活动和区域活动案例。
(二)义务教育按照2011年版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为基础,突出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建设一批推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资源。
最新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暂行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1数字档案馆建设概述1.1 概念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档案馆为适应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和档案管理发展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及其网络平台建立的,具有“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基本功能,能够保证馆藏数字档案信息可靠和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开发、运行等诸多环节,需要档案管理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1.2 建设意义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要求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繁荣社会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要。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单位产生各种形式的数字信息,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及时收集、保存,记录将逐步消失。
建设数字档案馆将为保存、保护历史记录和文化遗产提供有效手段。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保存国家历史记忆的要求。
数字信息具有传播快捷广泛和对设备依赖等特点,对保存、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是每个单位都能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如不将重要数字信息重中保管,将造成国家信息资源丢失。
建设数字档案馆,将使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得到安全有效管理。
各级档案馆分别保存了大量珍贵档案,长期以来,这些档案实体要靠手工管理,难以满足社会和档案发展要求。
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业务管理信息化,将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要求。
1.3 建设内容数字档案馆建设主要包括构建数字档案馆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和建立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三方面内容。
构建系统管理平台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数字档案馆功能要求为指导,从本地区、本单位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管理需要出发,为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可靠和可用,规划设计的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二是紧紧依靠国家、地方和部门网络建设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党政网平台、公众网平台等,构建数字档案馆网络平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1.总体要求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1-12-07[作者简介]张晓辉(1977—),男,山东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April,2023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及共享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文章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师、学生、院系、职能部门和社会知名MOOC平台五个方面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并以此推进教学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和应用创新,初步实现“空间融合、软硬件融合、本研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度融合;MOOC[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7-0001-03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是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举措[1]。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2];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3]。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教育行业的巨大变革,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及共享成为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发展规模空前[4]。
一、建设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致力于更好地结合本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教育资源平台[5]。
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8月发布了《推进教学信息化工作方案》,提出了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于2017年1月召开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会议,明确“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在以上目标的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将通过5年的实践探索,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报告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报告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背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在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态度和效果评价,以便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和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
二、调查方式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份。
三、调查结果1.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电子教案等,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教学软件和教学视频。
约有70%的教师参与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但仍然有30%的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了解较少。
2. 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教师持积极态度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增加教学趣味性,并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表示不习惯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3. 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表示赞同。
约70%的学生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理解较少,不清楚如何正确地使用。
4. 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教师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表示,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软件的质量不稳定、资源的获取困难等。
5. 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学生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技术问题,导致学习进度受到影响。
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

一、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建设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必然趋势。
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十分广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提高教学效果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幼儿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3. 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逻辑、情感、美术、音乐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幼儿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彩。
二、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方法1. 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
可以利用互联网、软件应用等技术手段,建设一个集教学资源管理、媒体播放、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关键内容。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包括数字故事、数字游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将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适合幼儿园教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可分为语言类、数学类、科学类、艺术类等多个分类,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应用。
4. 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指南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幼儿园应制定详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指南,包括资源的获取途径、资源的应用方法、资源的维护与更新等内容,便于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使用和管理。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说明为加强对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的指导,规范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适⽤于各企业开展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
除⾮特别说明,本指南所⽤术语均引⾃《电⼦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58-2014)。
本指南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付华、王雁宾、姜延溪、蔡盈芳、张晶晶、熊伟、孙晓光、周喜、⽪楠、环红⽬录1概念与基本特征11.1概念11.2基本特征12建设⽬标与原则22.1建设⽬标22.2建设原则23基础设施建设33.1机房建设33.2⽹络设施43.3硬件设备43.4基础软件43.5其他设施44电⼦档案管理系统建设44.1收集功能54.2整理功能64.3保存功能74.4统计功能94.5利⽤功能94.6系统管理功能104.7传统载体档案辅助管理功能124.8其他可选功能135数字档案资源建设135.1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135.2电⼦⽂件归档145.3专题数据库建设156制度规范建设156.1制度建设156.2标准规范建设157安全保密体系建设178经费与⼈才保障178.1经费保障178.2⼈才保障189建设步骤189.1项⽬规划189.1.1成⽴项⽬⼯作组织189.1.2制定项⽬⽅案189.2项⽬⽴项199.3项⽬实施199.4项⽬验收259.5项⽬运维25企业档案是企业⽣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有形资产的凭证和⽆形资产的组成要素。
企业档案⼯作是企业基础性⼯作,在保障企业⽣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持续开展、资产保值增值和记录企业历史等⽅⾯具有重要地位和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发展和⼴泛应⽤,建设数字档案馆(室)已成为企业档案⼯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符合国家、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企业数字档案馆(室),有利于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增强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能⼒,提⾼企业管理⽔平。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1.总体规定.1.1概述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造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运用需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 并通过多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运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 有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有助于保证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 有助于增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 有助于增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和构造优化, 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华, 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通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营、项目验收、运营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她有关单位的共同参与,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规定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合理合用、稳步实行”的原则, 积极推动, 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木规定, 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 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本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 拟定总体布局和实行环节。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实行项目带动战略, 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
将数字档案馆建设提成若干子项目, 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有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注重和投入, 有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 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运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级别保护的规定, 采用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劫难恢复服务机制, 保证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定

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定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资源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需求,我们学校图书馆决定制定一套数字资源建设规定,以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为校园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二、数字资源采购与订购1. 采购原则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应符合以下原则:(1)权威性与学术性:选择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数字资源,确保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多样性与广泛覆盖:优先选择多样性和广泛覆盖的数字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科和专业的需求。
(3)可访问性与便捷性:采购那些具有良好用户界面和访问便捷的数字资源,方便用户进行学习和查阅。
(4)版权合规与合理性: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版权法律法规,确保资源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订购流程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订购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需求评估:根据学校师生的需求,评估各类数字资源的需求量和优先级。
(2)供应商比较:寻找多个供应商,比较其服务内容、价格和课程支持等方面的差异。
(3)合同签订: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签订数字资源采购合同,明确资源内容、使用期限、价格和付款方式等细则。
(4)资源交付: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将数字资源交付给学校图书馆,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三、数字资源管理与维护1. 资源分类与整理学校图书馆应按照学科和专业的分类标准,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资源。
2. 资源更新与维护为保证数字资源的时效性和可用性,学校图书馆应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源,包括检查资源链接的有效性、更新阅读权限和许可证等。
3. 资源推广与培训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数字资源的推广活动,包括组织培训会议、举办在线演讲和提供使用指南等,以提高师生对数字资源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四、数字资源使用规定1. 合法合规使用用户在使用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严禁非法传播、复制或篡改数字资源内容。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指南

附件1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江苏省教育厅目录前言 (3)一、建设目标 (4)二、建设原那么 (5)三、建设内容 (5)四、师生开展 (7)〔一〕学生开展 (7)〔二〕教师开展 (8)五、应用效劳 (10)〔一〕统一认证与门户效劳 (10)〔二〕教学应用效劳 (11)〔三〕办理应用效劳 (11)〔四〕研训应用效劳 (12)〔五〕生活应用效劳 (13)六、数字资源 (13)〔一〕建设趋势 (13)〔二〕资源类别 (14)〔三〕资源来源 (15)〔四〕建设要求 (15)七、根底设施 (16)〔一〕校园网 (16)〔二〕数据中心 (17)〔三〕终端 (18)〔四〕多媒体教室 (19)〔五〕计算机教室 (19)〔六〕教师研训室 (20)〔七〕录播教室 (21)〔八〕其他数字化环境 (21)八、保障机制 (22)〔一〕组织架构 (22)〔二〕信息化带领力建设 (22)〔三〕资金投入 (23)〔四〕人员培训 (23)〔五〕制度建设 (24)前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全面实施本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程度均衡开展的重大举措,对深化教育教学模式鼎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中持久教育鼎新和开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教育信息化十年开展规划〔2024-2024年〕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在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步履中,明确提出制订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底子尺度,鞭策数字化校园达标建设。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应信息时代的开展要求,能鞭策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办理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开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开展的阶段性标记。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底,也是衡量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依据。
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方案与实施指南

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方案与实施指南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趋势。
在幼儿园阶段,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指南,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2. 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方案(1)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导向。
在幼儿园阶段,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激发兴趣、培养基础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
(2)选取适合幼儿的数字化资源:在资源的选择上,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取适合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如动画、音乐、互动教学游戏等。
(3)建设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应围绕幼儿园的各类课程内容展开,涵盖语言、数学、艺术、体育等各个方面,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幼儿综合学习需求。
3. 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实施指南(1)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设置数字化教学设备、打造数字化教室环境、建立数字化学习评台等。
(2)整合数字化资源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化资源,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幼儿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培训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数字化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数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拓展幼儿的学习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教学要素,保障教学质量的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他们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方案与实施指南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相信幼儿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实施将为幼儿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同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指南 起草说明

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起草说明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起草说明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资源建设指南为加强我校数字教学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学校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特制定《机电工程学校数字资源建设指南》,提出数字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建设机制、质量与技术要求以及内容重点,供全校师生及周边学校企展资源建设工作参照执行。
一、建设总则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系统性、引领性和实用性原则,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活动中常规化应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工作原则是坚持需求驱动、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和共建共享。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机制是吸引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出版机构、教育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广大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广泛参与和协同建设,采用资源征集、汇聚、共建、捐助等多种建设方式,形成资源建设的源头活水。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教育教学资源围绕学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符合学科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有引领示范作用,能够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学科教学资源。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一)资源种类教学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微课程、网络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工具与信息化培训课件。
1.教学素材教学素材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是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承载教学信息的基本单位。
2.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学需要,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经过教学设计,以多种媒体表现,具有良好结构,满足某一单元或知识点教与学需要的一种软件。
例如:演示文稿、动画课件、电了白板课件等。
3.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日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
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日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课程建设主要主要以核心课程为主。
4.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指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
概括来说,教学案例有两类,一类可用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这一类教学案倒需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点评);一类用于帮助学生完成某个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建构,如“微课’’资源,围绕某个知识点或问题进行讲解的以视频为主的教学短片,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比如:知识点授课视频、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等。
5.教学工具教学工具是指针对知识点(簇),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为不同学生或教师的学与教活动提供有效支撑的软件,它可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也可以学科为单位组织。
学科教学工具软件丰要分为教师备课工具、学生学习工具和仿真实验室等。
(二)基本要求1.内容要求教育资源反映的政治方向正确,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内容正确、健康,无知识性、科学性错误;资源内容结构清晰、画面美观、表现生动。
2.技术要求资源使用的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兼容性,能够在常用教学终端(包括PC、基于iOS/Android/Windows的平板电脑等)流畅播放。
资源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四、组织实施机电学校数字资源建设,在教学校长的指导下,信息中心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一)资源收集与审查各类资源采取集中收集的方式。
并组织校内专家初审,获得通过的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库平台。
(二)资源评价1、数字化教育资源评价的必要性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评价,可以筛选、保存有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
数字教学资源通过价值判断,可以甄别筛选有用资源,剔除不良信息;筛选出来的教学资源可以保存到教学资源库中。
下次检索教学资源的时候可以直接到教育资源库进行查找,这样既可以提高检索效率,又可以使那些短期性的教学资源得以保存下来。
(2)通过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评价,可以优化教育资源结构,使教学资源的组织形式从无序到有序。
(3)通过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评价,可以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
2、数字教学资源评价对象(1)数字教学资源资源评价的主体数字教学资源资源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学资源开发者、使用者和管理者。
其中,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包括学科教师、教育软件开发者等。
数字教学资源资源的使用者包括学科教师、学生等,然而使用者的评价最能反映资源的有效情况。
(4)数字教学资源评价的客体数字教学资源评价对象主要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开发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方面。
对于此类资源采取的评价方式也多是人工评价。
评价的内容总的来说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教学资源的内容:主要考察内容的可靠性、准确性、客观性、教育性等。
②教学资源组织形式:主要考察设计的艺术性、教育适用性以及检索的便利性等。
③教学资源运营情况:主要考察信息提供的保障性、可存取性、链接的可达性、设备使用的兼容性以及费用的高低状况等。
3、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方法为了使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资源的实际质量,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使用的评价方法中,以指标体系评定的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作为有效的补充。
教学资源的评价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在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对它们进行评价:(1)资源的教育性:考虑所整合的资源的教育意义,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2)资源的科学性: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或使人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3)资源的严谨性:经过精心地搜集、整理、加工和制作,资源与知识点和教学过程紧密配合,重点突出,针对性强;(4)资源的艺术性:主要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几方面来考虑;(5)资源的丰富性:利用计算机技术巨大的存储能力,存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大量按教学大纲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
特别是网络数字化资源更有其优越性,这类资源一般都采用网页制作,资源容量极大,多数近乎网站,可以满足学生专题研究或自学的需要。
(6)资源的贴切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是评价教学资源的惟一标准,如果收集的教学资源缺乏贴切性,即不适合于所教的内容,教学资源即使丰富,也是没有用的。
(7)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教学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所选用资源必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
(8)资源结构完整性:是否有本学科某章节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支持知识点扩充,用户是否可根据需要增加学科、知识点、知识单元等内容。
(9)资源的技术性: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计算机的软、硬件以及现行浏览器相符;(10)资源的可管理性:教育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资源建设与使用交流。
它为用户提供了资源检索、发布、用户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建设专业化、可扩充、开放式的教育资源中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资源评价专家团队有了具体的指标体系之后,选择合适的评价人员是保证评价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资源评价的结果将影响资源的推广应用,并进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因此,参与评价教师应该能够公正、诚实、认真负责地掌握标准和实施评价。
对数字教学资源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除了受到评价主体、客体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评价工具的改进以及网络运营环境的规范等。
因此,评价过程中要尽量采取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使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更科学、更有效。
(1)按整体与抽样相结合、专家评审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评价。
(2)通过专家评审的资源和服务可以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供全校师生使用与评价。
五、数字教学资源必须符合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本规范进一步明确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求(一)、教学素材1.基本定义教学素材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是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承载教学信息的基本单位。
2.建设要求(1)教学要求教学素材的教学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用对象和教学日标明确;支持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学起正面促进作用;素材成体系,具有完整的结构;符合课程教学实施需要,易于使用与推广.(2)技术要求各类素材采用主流格式存储,大小合适,能够在常用教学终端流畅播放。
每种类型素材的技术指标要求如表l至表6所示,表格中属性一栏为“M一的表示必须满足的技术指标,“O力表示建议满足的技术指标。
表l 文本素材技术指标┏━━━━━━━━━━━━━━━━━━━━━━━━━━━━┳━━━┓┃要求┃属性┃┣━━━━━━━━━━━━━━━━━━━━━━━━━━━━╋━━━┫┃纯文本采用UTF-8编码或GB18030编码┃M ┃┣━━━━━━━━━━━━━━━━━━━━━━━━━━━━╋━━━┫┃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釉存储┃M ┃┣━━━━━━━━━━━━━━━━━━━━━━━━━━━━╋━━━┫┃采用简体字和常见字体,如宋体、黑体、微软雅黑、Tmes New ┃┃┃┃M ┃┃Roman等┃┃┣━━━━━━━━━━━━━━━━━━━━━━━━━━━━╋━━━┫┃采用常见的存储格式,如TXT、DOC、DOC.X、PDF、RTF、HTM、┃┃┃┃M ┃┃HTML、XML等┃┃┣━━━━━━━━━━━━━━━━━━━━━━━━━━━━╋━━━┫┃文字色彩搭配协调,风格统一┃M ┃┗━━━━━━━━━━━━━━━━━━━━━━━━━━━━┻━━━┛表2 图形/图像素材技术指标┏━━━━━━━━━━━━━━━━━━━━━━━━━━━━━━┳━━━┓┃要求┃属性┃┣━━━━━━━━━━━━━━━━━━━━━━━━━━━━━━╋━━━┫┃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千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M ┃┃十256级┃┃┣━━━━━━━━━━━━━━━━━━━━━━━━━━━━━━╋━━━┫┃扫描图像的扫捕分辨率不低于72DPI ┃M ┃┣━━━━━━━━━━━━━━━━━━━━━━━━━━━━━━╋━━━┫┃采用常见的存储格式,如JPG、PNG、GIF等┃M ┃┗━━━━━━━━━━━━━━━━━━━━━━━━━━━━━━┻━━━┛表3 音频素材技术指标┏━━━━━━━━━━━━━━━━━━━━━━━━━━━┳━━━┓┃要求┃属性┃┣━━━━━━━━━━━━━━━━━━━━━━━━━━━╋━━━┫┃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码流为1 28Kbits/s ┃M ┃┣━━━━━━━━━━━━━━━━━━━━━━━━━━━╋━━━┫┏━━━━━━━━━━━━━━━━━━━━━━━━━━━━━┳━━┓┃声道数为双声道┃O ┃┣━━━━━━━━━━━━━━━━━━━━━━━━━━━━━╋━━┫┃采用常见的存储格式,如W A V、MP3、WMA等┃M ┃┣━━━━━━━━━━━━━━━━━━━━━━━━━━━━━╋━━┫┃若用于网络传输,音频数据应制成流式媒体格式(MP3、ASF等)┃M ┃┣━━━━━━━━━━━━━━━━━━━━━━━━━━━━━╋━━┫┃语音根据教学需要采用标准的普通话M┃┃┣━━━━━━━━━━━━━━━━━━━━━━━━━━━━━╋━━┫┃音频播放流畅,声音清晰,噪音低┃M ┃┗━━━━━━━━━━━━━━━━━━━━━━━━━━━━━┻━━┛表4 视频素材技术指标┏━━━━━━━━━━━━━━━━━━━━━━━━━━━━━┳━━━┓┃要求┃属性┃┣━━━━━━━━━━━━━━━━━━━━━━━━━━━━━╋━━━┫┃分辨率不低于640*480 ┃M ┃┣━━━━━━━━━━━━━━━━━━━━━━━━━━━━━╋━━━┫┃视频的帧频数不小于25帧/秒┃M ┃┣━━━━━━━━━━━━━━━━━━━━━━━━━━━━━╋━━━┫┃视频的码流一般为lMb/s-3Mb/s ┃M ┃┣━━━━━━━━━━━━━━━━━━━━━━━━━━━━━╋━━━┫┃采用常见的存储格式(如A VI、MPEG、WMV、MP4等),支持常用教学终端的流畅播放┃┃┣━━━━━━━━━━━━━━━━━━━━━━━━━━━━━╋━━━┫┣━━━━━━━━━━━━━━━━━━━━━━━━━━━━━╋━━━┫┃托用于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应制作成FLV格式或MP4格式┃M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十256色┃M ┃┣━━━━━━━━━━━━━━━━━━━━━━━━━━━━━╋━━━┫┃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M ┃┗━━━━━━━━━━━━━━━━━━━━━━━━━━━━━┻━━━┛┏━━━━━━━━━━━━━━━━━━━━━━━━━━━━━━┳━━┓┃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表5二维动画素材技术指标┏━━━━━━━━━━━━━━━━━━━━━━━━━━━━━┳━━━┓┃要求┃属性┃┣━━━━━━━━━━━━━━━━━━━━━━━━━━━━━╋━━━┫面面尺寸适中,一般在800*600序右┃M ┃┣━━━━━━━━━━━━━━━━━━━━━━━━━━━━━╋━━━┫┃画面稳定,镜头转换流畅,勿抖动、闪烁、扭曲、跳跃等现象,┃┃┃┃M ┃┃满足24-30帧/秒的要求┃┃┣━━━━━━━━━━━━━━━━━━━━━━━━━━━━━╋━━━┫┣━━━━━━━━━━━━━━━━━━━━━━━━━━━━━╋━━━┫┃背景清晰自然,与整个动画风格一致┃M ┃┣━━━━━━━━━━━━━━━━━━━━━━━━━━━━━╋━━━┫┃动画中的声音清晰流畅,采样率不低十22.05KHZ,采用双声道,┃┃┃┃M ┃┃声音与动而有良好的同步┃┃┣━━━━━━━━━━━━━━━━━━━━━━━━━━━━━╋━━━┫┃文字清晰,采用简体字及常用字体,字体及字体样式不超过3种┃M ┃┣━━━━━━━━━━━━━━━━━━━━━━━━━━━━━╋━━━┫┃采用SWF、MP4等常用的存储格式┃O ┃(二)、教学课件1.基本定义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学需要,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经过教学设计,以多种媒体表现,具有良好结构,满足某个单元或知识点教与学需要的一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