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436-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是XX学校的一名教师,现就德育课题申请向贵校进行申报。

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德育课题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我特向贵校申请开展以下德育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德育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当前,学生面临着各类考试和学业压力的挑战,他们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 思想引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2. 学习环境:创建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3. 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与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借鉴、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方法将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得出科学而全面的结论。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可以取得以下结果:1.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得到激发,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提升,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4. 培养一批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典型,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四、经费预算及时间安排本研究预计持续一学年,总经费预算为XXXX元,主要用于调研、教材购置以及调研人员的差旅和餐饮费用等。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制定研究计划、调研文献、设计问卷等;- 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开展实地调研、数据收集,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第三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汇报和宣传。

德育研究课题【范本模板】

德育研究课题【范本模板】

德育研究课题一、德育研究课题的确定:结合我校特色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确定本学期学校德育研究课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各班根据学校课题,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确定本班子课题,写出研究方案,并在班级常规工作中落实,期末写出课题研究论文.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2)教师发展目标:培养一支思想文化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即关心学生又能对学生自主参与问题给予指导纠正的教师骨干队伍。

(3)学校发展目标:以德养性,阳光育人,活动育人,营造自主,诚信,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题研究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为重点,处理好社会需要、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学校、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意识服务。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总结,根据学校、本班学生实际,大胆实践,借鉴理论,从事实出发进行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管理方法:成立以德育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每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小型多样的课题研讨活动.定期进行论文、活动的评比.2、研究方法: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活动渗透法、实践检验法等方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行为,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将其分类,概括特点.(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意识培养等问题的理论和经验。

(3)经验总结法:主要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体会和经验。

(4)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挖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5)活动渗透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XXX学校的一名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向您提交我所申请的德育课题。

通过这封信,我将向您介绍我的课题背景、目标、研究方法以及预期成果,希望您能给予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的学校,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学生的道德观念日益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集体荣誉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二、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探索以下方面:1. 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他们的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德育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理论;2. 样本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想法;3. 实地考察:到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责任感。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成果:1. 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兴趣;2.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4. 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德育教育模式。

五、预算申请为了顺利开展研究工作,我申请经费XXXX元,用于一下方面:1. 调研经费:XXXX元,用于购买相关书籍、资料以及支付实地考察的交通费用;2. 活动经费:XXXX元,用于组织实践活动时所需的材料和场地租赁费用;3. 宣传经费:XXXX元,用于宣传活动和制作成果展示材料。

六、结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引领下,德育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德育课题申报

研究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德育课题申报

研究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德育课题申报一、申报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

德育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特提出此德育课题申报。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索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为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德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策略:结合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探讨适合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德育实践活动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启示。

4. 德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为德育工作的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德育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政策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取经验教训。

4. 评价体系构建:运用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德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并进行验证。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现状分析,收集相关文献和案例资料。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探讨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定与执行策略,构建评价体系。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进行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关于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报告。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申请人:XXX(学校名称/机构名称)申请日期:YYYY年MM月DD日一、课题背景近年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积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我校计划开展一项与德育相关的课题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品德教育水平和道德素养。

二、课题内容及目标本次申请的德育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具体的课题内容和研究目标如下:1. 课题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及其他外部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

2. 研究目标:a) 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德育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b) 确定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优化德育教学模式。

c) 通过德育活动、社团等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d) 评估德育工作的效果,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德育决策和改进建议。

三、课题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德育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拟定了以下实施方案:1. 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式,对学生的特点与德育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2. 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方案,明确课程内容与目标,并确保与现行教育体系相衔接。

3. 实施与监测: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德育活动和课程,并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实施策略。

4. 效果评估与汇报:定期评估德育课题的实施效果,撰写完成报告,并向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四、预期成果与影响通过本次德育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预期将获得以下成果和影响:1. 学生的品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2. 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得到提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 推广可行的德育模式和经验,为其他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借鉴和交流的平台。

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申报书

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申报书

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申报书本课题旨在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为导向,破除中职德育目前存在的传统手段、单一内容、教学矛盾等问题,培养道德、知识、技术和技能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校长XXX同志负责此课题,德育小组承担研究任务。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基础教育对接,分析基础教育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了解家庭教育背景,调研社会教育,形成适合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新生态。

二、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理论研究,普及生态教育理念,制定教师成长计划,提高教师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制定学生德育成长计划,将个人德育成长纳入学业学分中,树立身边的榜样,传播正能量。

3.新型德育课堂,包括课本剧式德育课堂、辩论赛式德育课堂、演讲式德育课堂等,融入新形式,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读书活动,包括系统式阅读和碎片式阅读,以读书为主题,定期开展读书汇报表演。

5.心理咨询,设计心理咨询道具,建立咨询者咨询档案,制定心理咨询案例汇编,营造积极温馨的心理咨询环境与过程。

6.社团班级文化建设,一生一社团,一班一文化,引导学生以社团形式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7.游学活动,开展主题游学活动,讨论主题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培养素质型人才,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课题,旨在改变固有的落后模式,发挥德育力量最大化,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人才道德培养目标。

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战略定位为导向,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

德育实践课题申请书模板

德育实践课题申请书模板

德育实践课题申请书模板一、课题名称:XX学校德育实践研究二、申请人:XX学校德育部门三、申请单位:XX学校四、申请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当前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德育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等。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本课题拟对我校德育实践进行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通过德育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将丰富德育教育理论,为我国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2)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将为我校德育教育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3)社会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六、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

(3)实施德育教育改革,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2. 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德育教育理论文献,了解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行动研究法:在实际德育教育过程中,实施改革措施,观察效果,不断调整和完善。

七、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收集德育教育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框架。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分析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挑选典型德育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实施德育教育改革,观察效果,调整和完善研究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申请书模板

德育课题研究申请书模板

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我谨以此书向您申请《关于XX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与创新研究》的德育课题。

以下是我对课题的详细介绍和申请理由。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工作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单一、方法滞后、效果不明显等。

因此,研究并实践创新德育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课题旨在通过对XX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研究,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梳理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德育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3. 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通过查阅文献、调研等方式,收集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现有德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2. 以XX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并在XX学校进行实践验证。

5.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四、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成果包括:1. 形成一套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德育工作理论体系。

2. 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新方法和新策略。

3. 为XX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参考。

4. 为我国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德育课题申请书】尊敬的xxxx校长:您好!我是xxxx中学的xx老师,现向您提交关于德育课题的申请书。

我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格培养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为此,我希望能够开设一门德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以下是我对该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和计划安排。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如今,社会快速变迁带来了严峻的道德困境。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开设德育课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通过开设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完善学校德育体系。

2. 研究内容:(1)德育课程设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2)德育教材与资源:选用有针对性的德育教材和丰富的资源,以提供宽广的视野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3)德育活动组织:利用课堂教学以及社团、社会实践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德育评估与反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反馈指导。

三、研究计划和预期效果1. 研究计划:(1)前期准备:调研学校德育现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2)课程设计:制定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教学实施:开设德育课程,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4)反馈与总结: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方案。

2. 预期效果:(1)学生品德提升: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友爱等良好品德。

(2)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个性特长与才能。

(3)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我谨以此申请书,向贵单位申请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

我们团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学生德育工作,以期为提高我国德育水平贡献力量。

现将课题相关事宜陈述如下:一、课题背景及意义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纷繁复杂,对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与途径,为提高德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梳理国内外德育理论研究成果,提炼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德育理念。

3. 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德育实践提供指导。

4. 形成一套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德育工作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2. 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一线德育工作的实际数据。

3. 比较研究: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差异及原因。

4. 跨学科研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探讨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四、研究阶段划分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及实证研究(1-3个月)2. 第二阶段:比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4-6个月)3. 第三阶段:形成德育工作体系及实践验证(7-9个月)4. 第四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及推广应用(10-12个月)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篇具有理论价值和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德育研究报告。

2. 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体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3. 发表相关论文,提升课题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4. 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德育工作政策建议。

六、申请单位及团队介绍本课题由XX大学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申请,团队现有成员5人,均具有丰富的德育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

德育体系 课题申报书

德育体系 课题申报书

以下是德育体系课题申报书的一份参考模板,供您参考:
一、课题名称
(在此处填写您的课题名称)
二、课题背景
(在此处简述您开展该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在此处明确您的研究目的,例如: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教师的作用等)
2. 研究内容:
(在此处详细阐述您的研究内容,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究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德育措施等)
四、研究方法
(在此处说明您将采用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性、可行性等)
五、预期成果
(在此处描述您预期得到的研究成果,例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等)
六、进度安排
(在此处列出您的研究进度安排,例如:第一阶段进行文献调研,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阶段进行数据分析等)
七、参考文献
(在此处列出您所参考的文献,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互联网资源等)
以上是德育体系课题申报书的一个简单模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育德育课题申请书模板

教育德育课题申请书模板

教育德育课题申请书模板一、课题名称:基于XXX的德育教育研究二、申请单位:XX学校三、申请人:XXX四、申请时间:XXXX年XX月XX日五、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等。

因此,本课题拟通过对XXX的研究,探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模式,为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1)分析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探索基于XXX的德育教育模式;(3)验证所提出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实践效果。

2. 研究内容:(1)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基于XXX的德育教育模式构建;(3)德育教育模式实践应用及效果评价。

七、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德育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教育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提出的德育教育模式,验证其有效性。

八、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现有德育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构建基于XXX的德育教育模式,制定实践方案;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开展实证研究,应用所提出的德育教育模式,收集数据;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九、预期成果:1. 提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模式;2. 为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3. 发表相关论文,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十、经费预算:1. 资料收集与整理:XX元;2. 实证研究调查问卷与访谈:XX元;3. 案例分析与实验研究:XX元;4. 差旅费、交通费:XX元;5. 合计:XX元。

德育课题申报书范文

德育课题申报书范文

德育课题申报书范文一、德育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从而构建立体化的德育模式。

本课题在实践操作中力图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学科特点和特定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是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结合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德育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1、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各族人民,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各班利用校会、班队活动等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强化行为规范,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坚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

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重视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通过语言表达传递情感信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

5、抓住典型事例,增强德育效果。

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培养、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结合当前的时事,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

6、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学校及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将通过系列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德育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学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学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中学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德育活动课程体系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

然而,现行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同时道德教育的浅表化、孤立化、封闭化、方式方法的僵化,使得学校德育缺少活力。

可以说,学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未成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生命发展,生活能力提升、精神心灵成长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此可见,秉持大课程观,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使之成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较为稳定、便于实施的综合课程,从而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正是顺应教育形势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

东山中学是宜昌市西陵区新成立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正在起步阶段,目前正致力于设计、开发、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所在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并构建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二、课题界定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东山中学尝试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形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

因为课程规定着以什么内容来培养学生,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的内容。

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范例: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范例: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研究》课题设计论证内容提要: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因此,研究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德育主题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和方法。

3. 通过实践研究,验证“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对当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深入学习“立德树人”理念,明确其内涵和要求,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到小学德育主题活动中。

3. 结合实际,设计一系列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等。

4.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效果。

5. 通过对比分析,验证“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理论文献,了解“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国内外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研究现状。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对当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进行实证分析。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4. 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学校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找出差异和共性。

5. 专家访谈法:邀请教育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和建议。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小学特色德育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追求短、平、快的思想日益严重,知识经济不断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项快不得的工作,学校的德育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我们房县实验小学近几年来孜孜以求的一项重大课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校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五育并重德育为首,逐步形成了“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共识。

近年来,学校面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根据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主题教育”办学思想与“为每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为每位教师成就教育梦想铺路”的教育理念,着眼孩子的未来人生,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工作机制,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自主、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为了把德育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建立起内修品德、外炼习惯的德育工作思路,形成了以主题德育活动为载体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星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双线并行、内外兼修的特设德育工作模式。

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内在的“德”受到教育,外在的“星”得到展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内容:1.分段式实施主题性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2.星级联创有效实施方法与途径。

课题研究的目标:1.形成科学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2.建立学校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特色德育工作体系。

3.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6年9月至12月)(1)组建课题组;(2)搜集资料,提交课题申请书;(3)方案设计撰写。

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范例:《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成效及改进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范例:《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成效及改进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成效及改进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内容提要: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何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因此,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成效及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目的1. 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活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提出改进策略,提高小学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4. 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三、课题内容1. 调查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式,对当前小学德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有效途径。

3. 理论研究:结合调查分析和案例研究,对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其内在规律和实现路径。

4. 改进策略: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提出改进小学德育活动的策略和措施,为实践提供指导。

四、课题结构1. 引言: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2. 文献综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调查分析:对当前小学德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5. 理论研究:结合调查分析和案例研究,对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活动进行理论研究。

6. 改进策略: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提出改进小学德育活动的策略和措施。

7. 结论: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明确今后研究方向。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共生教育共生德育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文中也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就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人类的共生核心素养,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共生,还要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践行全纳教育历经三个阶段:2002.5—2007.7年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探索;2007.8—2012.7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进行研究;2012.8—2016.6进行全纳教育理念下师生心本发展实践研究。

共生教育是对我校自2002年以来开展全纳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传承,也是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的拓展和延伸。

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建构具有共生氛围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共生效应的德育活动,开发具有共生特质的德育课程,探索个性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共生“共”字在甲骨文中是双手捧住,意为:双手共同努力托起一个东西。

再说“共”,可以说这个东西一定是非常珍视,非常神圣,非常重要的东西。

其次,是“生”,在甲骨文中写作“”,底下一横代表了大地,“生”字是指土里冒出的小芽。

非常的形象,是新生的东西。

代表了新的生命。

“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

2、共生教育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内容、过程、关系、方式、目标、体制的总和,构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工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生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内部共生与外部共生及其相互间的互利共生教育关系,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德育课题申报书:新城区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德育课题申报书:新城区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新城区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新城区德育创新实践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问题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日益繁重,暴露的和隐藏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一是德育意识淡薄,“德育为先”在部分领导、教师、家长中仍然务虚,“重智轻德”往“重才轻德”演变;二是德育理念模糊,被动应付、疲于应对的行为多,全盘思考、主动作为的少,鲜有学校打造德育品牌的办学思维;三是德育管理混乱,发话指挥的“管者”多,躬行亲为的“理者”少,区域管理层或出现中空或相互推诿,学校管理层或力量单薄或杂事盘压,明显缺乏有效的业务指导;四是德育内容繁杂,全区性承接的德育任务错综复杂,学校层面各学段德育内容不成体系,班级层面的德育内容明显与任务要求脱节,学生德育教育的受力明显失控;五是德育方法简单,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和培训,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停留于说教、管教层面,与新形势下的教育环境和学生实际不相符;六是德育评价单一化,较难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恒性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而教育部也把德育工作重新摆上重要位置,不仅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统筹设计“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考核指标,还多次出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件或纲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并细化方方面面的要求。

更关键的是,社会进程中的一些乱相逐渐让人民群众包括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学校德育的管理者、德育工作的实施者需要更加清晰、更加专业的工作指引。

因此,“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要落到实处,必须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淤塞、德育内容繁杂、德育方式简单、德育实效低下等问题。

课题界定:我区是武汉市正在崛起建设的新城区,版图面积约占全市五分之一,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域内“三山三水三分田”的自然分布和革命老区、工业新城、科教新区相互辉映,目前又在承担“智慧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重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问题的提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文中也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就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人类的共生核心素养,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共生,还要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践行全纳教育历经三个阶段:2002.5—2007.7年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探索;2007.8—2012.7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进行研究;2012.8—2016.6进行全纳教育理念下师生心本发展实践研究。

共生教育是对我校自2002年以来开展全纳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传承,也是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的拓展和延伸。

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建构具有共生氛围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共生效应的德育活动,开发具有共生特质的德育课程,探索个性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共生“共”字在甲骨文中是双手捧住,意为:双手共同努力托起一个东西。

再说“共”,可以说这个东西一定是非常珍视,非常神圣,非常重要的东西。

其次,是“生”,在甲骨文中写作“ ”,底下一横代表了大地,“生”字是指土里冒出的小芽。

非常的形象,是新生的东西。

代表了新的生命。

“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

2、共生教育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内容、过程、关系、方式、目标、体制的总和,构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工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生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内部共生与外部共生及其相互间的互利共生教育关系,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共生教育要构建人文、科学、思维的知识共生体。

共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民主政治的教育,使学生生理、心理、情感、知识、能力、价值得到过程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成为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敬畏规则、幸福生活的现代人。

3、共生德育共生德育就是通过老师、学生、学校、社会、家庭等德育共生因子动态组合,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共生共长的关系,培育学生的德性成长。

同时,共生德育是以共生为核心主张,以文化生根为底色,以当下生活为场域,以儿童情感为纽带,以和谐生态为师生关系要义,以生动有趣为德育活动要求,通过创设和优化具有文化意蕴和内涵的生活,充分发挥儿童生活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等巨大功能,促进儿童的道德生命成长。

综上所述,“基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就是以共生教育理念引领、指导学校的德育实践,建构具有共生氛围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共生效应的德育活动,开发具有共生特质的德育课程,探索个性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实现学校共生教育办学理念。

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在实践变革过程中,努力丰富、提升共生教育理论。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关于共生教育各个研究对共生教育的理解不尽一致。

坂田义教认为共生教育就是教授人们如何在全球一体化这个大交易圈中生存的教育;李燕博士认为共生教育就是立足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以共同性共生理念为核心,追求和谐发展,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共生和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张诗亚教授则从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新思路的角度说明了共生教育旨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邱关军在《共生教育析》中提到:共生意味着在允许异质、差异、竞争的基础上,走向相互间共同化的利益追求;共生教育就是在某种共生性的框架之下培养具有共生性人才的教育。

现有研究还没有对共生教育形成一致性的理解,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式有待规范,学术观点缺乏有效的沟通,共生教育学派还未见雏形。

2、关于共生德育安宝珍的《师生共生德育的特征分析》主要阐释了“师生共生德育”的涵义,着重分析了“师生共生德育”的七大特征。

石猛的《师生共生关系下的学校德育构建》提到: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共生关系,而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更具有典型的共生性。

张宗海的《学校师生“德育共生机制”的建构》中,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对学校师生“德育共生机制”的建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是一种处处体现共生规律的工作。

共生思想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建构共生教育的理想图景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

但是将共生思想落实于教育实践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以共生教育理念引领、指导学校的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建构具有共生氛围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共生效应的德育活动,开发具有共生特质的德育课程,探索个性化的德育评价体系,是极具创新和挑战意义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理论价值丰富我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聚焦学校特色,力图逐步构建学校共生教育的理论体系,拓展学校共生德育建设研究的理论视野。

2、实践价值实践探究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德育建设,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让教师锻造无限的可能,让学校定制全新的未来。

课题理论依据1、共生共生的传统定义是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

大多数生物学家仍然认同这一定义。

然而,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凡是发生频繁密切接触的不同物种间的关系都属于共生关系,不管其中哪方受益。

这其中包括偏利共生和寄生。

研究目标我们开展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期形成学校层面的实践探索经验。

因此,我们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建构具有共生氛围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共生效应的德育活动,开发具有共生特质的德育课程,探索个性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实现学校共生教育办学理念。

具体目标解读:(1)理论上,通过聚焦学校特色,初步建构共生教育的理论框架,以丰富学校共生教育理论。

(2)技术上,通过在学校共生德育校园文化、共生德育活动、共生德育课程、共生德育评价等维度,初步探讨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共生德育建设的实施策略。

(3)实践上,通过开展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德育建设的研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让教师锻造无限的可能,让学校定制全新的未来。

研究内容1. 共生德育校园文化:共生德育环境文化、共生德育管理文化。

2、共生德育活动:共生德育常规活动、共生德育主题活动、共生德育特色活动。

3、共生德育课程:共生德育国家课程、共生德育专题课程、共生德育选修课程。

4、共生德育评价:共生德育课程评价和共生德育活动评价体系。

研究假设通过共生德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将会大大提到课程的实效性,让学生核心素养大幅提高。

通过共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和评价,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养成良好品行,提升个人能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而全体教师也能在一次次活动设计、筹划、开展中提高策划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表现力等核心素养。

通过共生德育校园文化、共生德育活动、共生德育课程、共生德育评价等,将会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让教师锻造无限的可能,让学校定制全新的未来。

创新之处选题围绕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凸显个性化与生态化,从学校共生德育建设层面实践“共生教育”理念,是对以往更多注重理论研究的开拓与超越。

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依据共生教育理念,首先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共生教育和学校共生德育建设的实践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其次,进行课题组建设。

把课题组成员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共生德育校园文化、共生德育活动、共生德育课程、共生德育评价多个方面着力实践、着力探索。

各子课题研究小组确立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具体研究方法,进入具体的研究过程。

最后,课题组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完成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1、研究准备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调查学校学生现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2、研究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师发展、校园文化构建等都作为课题研究主阵地,在行动中摸索经验。

对每个阶段数据进行收集,形成档案式资料。

3、研究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回顾、反省、总结,整理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课例,完成论文总结。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

2017年1月—2017年3月,梳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初步拟定研究框架。

2.启动阶段。

2017年3月—2017年6月,完成课题申报、开题论证、进行子课题研究分解并制定研究方案,全面进入课题研究。

3.实施阶段。

2017年7月—2019年3月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2017年7月—2018年8月,全面规划和进行学校、班级基础硬件建设,让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共生德育氛围;创编一整套《共生德育校本课程》。

(2)2017年7月—2019年3月,每周班级开展共生德育常规活动;每月根据不同的德育主题,开展共生德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围绕共生理念,开展学校共生德育特色活动,汇编《共生德育活动集锦》。

活动中,对共生德育活动效果评价、总结,反思,修改和完善活动设置和评价体系,整理出《共生德育论文成果集》。

(3)2017年7月—2019年3月,学期初,统筹安排和开设共生德育国家课程、专题课程、选修课程,制定共生德育课程评价体系。

学期中,通过课程研讨等,搜集《共生德育课堂实录》。

学期末,对共生德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反思,修改和完善共生德育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整理出《共生德育论文成果集》。

(4)2017年7月—2019年3月,利用一切与共生德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德育评价等精髓设计和汇编入学校校刊《我们》之中。

4.总结阶段。

2019年4月—2019年6月,梳理、总结、整理成果,终期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