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体散文《孟子》简介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
固守,坚持
实现
遵循
原则
使…改变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使…惑乱、迷惑
使…屈服 主谓之间,无实义
词语归类掌握
5
6
读出层次
1、文中写了几个人的语言?
2、读景春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理由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 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 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
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 弱,此为横.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 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 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 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此为战略思想,是行辩 术成大事的基础.若此不查则必游说而不成.对纵 横谋士的要求: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 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
拓展提升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议一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 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 ∥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知识点整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20)[是]这(2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
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全文注释译文《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孟子全文注释译文,供大家参考。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3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 2、域 民/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胜 矣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指天然的时运,自然 形成的时机、机会;
地理优势 众人的团结一 致
一说天气和时令。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
周围三里(那样小 )的内城。三里, 这里指面积,方圆 三里。
外城 围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 出的推论。
文本探究
• 5.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 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 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 “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 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 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 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提 倡的“仁政”。 C.文章举攻城不胜和守城弃逃的例子,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如何打好 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D.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 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解析:C. 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应施行仁政。)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课件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 ;(别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 于言语之中,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 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 士,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 来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 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 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 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 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 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 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 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 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 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 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 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 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 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 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 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 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 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 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 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 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孟子》三章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 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 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 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 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 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 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的资料 《孟子》介绍
孟子的资料《孟子》介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的门人。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生平阅历孟子像(20张)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
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
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散文特点
孟子散文特点《孟子》就是记述孟轲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与个人修养得书,《孟子》基本上就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较《论语》有很大发展.它以问答方式,展开了雄辩说明,具有战国时期散文得优点与缺点.《孟子》得论辩文在逻辑上不如《墨子》严谨,但更具有艺术得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得性质。
它既吸收《论语》中得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得一些观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得就是仁义思想.孟子得散文创作对后世得影响很大,唐宋时得散文大师,儿乎都以孟子得文章为典范。
所以说《孟子》就是一部优秀得古代散文集。
尤其就是它得散文风格, 更就是独特。
一、长于论辩,气势磅礴李竹君对孟子得论辩风格与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儿乎就是一部辩论集”。
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其门人公都子曾对她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白•家争鸣得时代, 要阐明自己得立场,就不得不进行论辩。
孟子在论辩时,皆能采取因势而变,居高临下得技巧,善于统观全局并发现对方论辩中得问题。
而且,其技巧中往往体现了逻辑推理规则,两者得结合加强了论辩得说服力与严密程度,使其“富有鼓动性”。
孟子论辩得方法首先就是善于发现对方得矛盾,陷对方于自相矛盾,首尾不能兼顾得困窘地步,从而获胜。
孟子抓住对方言行不一致得矛盾,用归谬法加以驳斥。
如《藤文公上》,孟子反对墨家薄葬主张,她向夷子问难:“吾闻夷子墨者, 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就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就是以所贱事亲也.〃孟子发现了夷子主张与行为之间得矛盾,其归谬过程就是:如果薄葬合理,夷子就该薄葬其亲,但她却“葬其亲厚”,可见薄葬就是不合理得。
乂如《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孟子为了批驳许行得观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饗饮而治,〃她向陈相问了一些许行得生活情况, 从中知道许行因“害于耕〃,戴得帽子、做饭得锅甑、耕田得铁器皆“以粟易之”. 抓住许行主张与行为之间得矛盾后,连用三个问句向陈相诘难:“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使陈相毫不犹豫地回答:“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孟子篇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孟子篇【走近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内容概述】孟子思想在本单元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仁政学说。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重要知识点考点 梳理 汇总大全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重要知识点考点汇总大全【原著简介】《孟子》,“四书”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写作产生深刻影响。
图片【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其主要思想还有“性本善”“行王道”“民贵君轻”等。
图片【主题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指出统治者站在正义、仁义方面,才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富贵不能淫》通过反驳景春的观点,指责公孙衍和张仪之流只顾顺从君主之意,不能称之为大丈夫,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通过景公与孟子的对话,阐述了孟子对“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孟子对“仁”“礼”“义”的坚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由个人推及国家,论述了忧患的重要性:忧患使人奋起,使国家强大;安逸享乐使人萎靡,使国家灭亡。同时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重点词语】(1)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军备(2)委而去之:放弃(3)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丈夫之冠也: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5)往之女家:这里指夫家(6)无违夫子:这里指丈夫(7)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8)与民由之:遵从(9)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10)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11)百里奚举于市:集市(1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13)而后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表现;了解、明白(15)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1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4)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一词多义】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锐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实现道:独行其道:道路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得道多助:道义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立天下之正位:正确的之:丈夫之冠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往之女家:动词,去,到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正道而:夫环而攻之:连词,表修饰而后作:连词,表顺承,然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顺承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显露、流露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生于忧患:处于……之中征于色:在士: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4)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6)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7)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8)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9)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10)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坚忍(11)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12)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作状语,在国内(1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在国外(1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存;使……死亡(1)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亲戚畔之古义: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真诚,诚实(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5)丈夫之冠也古义:行冠礼今义:冠军(6)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生命;命令(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喻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简介
1
目录
孟子、《孟子》简介 词语讲解 分析结构 语言现象 典型例题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公元前372— 公元前289)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 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 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 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 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 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 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 “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 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 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 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 被 书统 ,治遂者成精选所《完整采孟ppt课纳子件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3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
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
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
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
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
区别。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重点字词 胜:shēng ,尽 数:cù,密 罟:gǔ ,网 洿:wū,洼地积水 丧:sāng,办丧事
不违农时
使民
不入洿池
养生 丧死
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山林
无憾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重点字词
树:种植 衣:yì,动词,穿 畜:xù,畜养 谨:认真从事 庠xiáng序:学校 申:反复陈述 悌:tì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 王:wàng,为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孟子简介资料大全
孟子简介资料大全[关于孟子的简介资料]孟子简介资料大全孟子(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入先秦儒家承继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赠孟子为“亚圣公”,称呼为“亚圣”,其弟子及再录弟子将孟子的言行编撰成《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就是孟子的言论编订,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顺利完成,提倡“以仁为本”。
代表作存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为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早年受教孟子的长大之时距孔子之死去(公元前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年至前年。
他就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孟孙氏衰弱后,存有一支从鲁移居至邹,就是孟子的祖先。
《史记·孟子荀卿本纪》说道,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他的老师孟子没谈他的姓名,却是说道:“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温故知新诸人也。
”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存有争议,一就是指出师从子思,一就是师从子上,一就是师从子思之门人。
朱熹云:“私,犹窃也。
淑,仁义也。
李氏以为方言就是也。
人,谓子思之徒也。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本纪》中记述,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
而且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的儿子)生卒年,鲁缪公的即位时间展开测算,孟子受业于子思就是难以设立的。
由此看来,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较为精整。
关于孟子的父亲更加缺乏资料,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孟子“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
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散文特点
孟子散文特点《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人修养的书,《孟子》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较《论语》有很大发展.它以问答方式,展开了雄辩说明,具有战国时期散文的优点和缺点. 《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不如《墨子》严谨,但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观点。
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
孟子的散文创作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
所以说《孟子》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尤其是它的散文风格,更是独特。
一、长于论辩,气势磅礴李竹君对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几乎是一部辩论集” 。
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其门人公都子曾对他说: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立场,就不得不进行论辩。
孟子在论辩时, 皆能采取因势而变,居高临下的技巧,善于统观全局并发现对方论辩中的问题。
而且, 其技巧中往往体现了逻辑推理规则,两者的结合加强了论辩的说服力和严密程度,使其“富有鼓动性"。
孟子论辩的方法首先是善于发现对方的矛盾,陷对方于自相矛盾,首尾不能兼顾的困窘地步,从而获胜。
孟子抓住对方言行不一致的矛盾,用归谬法加以驳斥.如《藤文公上》,孟子反对墨家薄葬主张,他向夷子问难: “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孟子发现了夷子主张与行为之间的矛盾,其归谬过程是:如果薄葬合理,夷子就该薄葬其亲,但他却“葬其亲厚” ,可见薄葬是不合理的.又如《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孟子为了批驳许行的观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向陈相问了一些许行的生活情况,从中知道许行因“害于耕”,戴的帽子、做饭的锅甑、耕田的铁器皆“以粟易之”。
《孟子》简介及概要
《孟子》简介及概要《孟子》,语录体散文集,孟轲及其弟子万章著,记录孟子与其弟子们的活动和言论。
全书原11篇,现存7篇,共261章。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注释本甚多,主要有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及近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孟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政论。
仁政论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井田制”。
在井田制度下,“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提出恒产恒心论。
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并进而由“恒产”描写出一幅理想的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匆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图景的描写,在《孟子》书中凡三见,内容大同小异,《尽心上》说,这是周文王时候的制度。
它反映出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使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小农经济;也具有村公社授田制的色彩。
它主张在“黎民不饥不寒”的条件下,进行“孝悌”的教化,以家庭的长幼有序来促使社会秩序的稳定。
同时,这也是孟子所向往的“以德服人”的“先王之道”的理想。
孟子反对所谓“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即“为田开阡陌封疆”。
他提出了“正经界”的主张,并把这说成是施行仁政的首要任务。
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这种主张的实际内容,是要使贵族保存封土,维持世禄,所谓“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认为,只顾“君之仓廪实,府库充”,而不管人民的疾苦,国君只顾享乐而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上下的阶级矛盾尖锐,劳动力逃亡,老百姓“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消除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只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gé
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xī 主管狱囚的法官(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做买卖的市井之间(集市)
译文:
•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傅 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 管 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 到任用, 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 地方被起用, 百里奚被从奴隶 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 第一部分 • 第1段: 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 这些事例暗示: 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 第2段: 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
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 第二部分 • 第3段: 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 第三部分 • 第4段: 点明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
课文第二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 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 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承接上文, 引起下文。“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 这个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困苦
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使……劳累 使……饥饿
①所以: 用这些来…… ②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震动 ③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坚韧 ④动心忍性: 使他的心意震 动,使他的性情坚韧 ⑤曾: 同“增”,增加
探究:
(1)这段内容主要说的是什么? 说明一个人要成就大业, 有所作为, 必须先在 思想、生活、行为方面经受住磨练。
(2)本段与上段有什么联系? 是由第一段事例推断归纳出的结论, 反过 来也证明了上段的事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知识点总结整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20)[是]这(2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虑堵塞。衡,同 “横”,梗塞、不顺
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 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情只 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入则无 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指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王的贤士
势力、地位相 当的国家
第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 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出生贫贱、历经磨 难、终有成就。
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 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 ,增强说服力。
列举了六位从卑 微贫穷变成圣君 贤相的典型事例。
这六位古代贤人在 身居显要地位之前 都遭遇了不同程度 的逆境乃至苦难。
他们依靠自身非 凡的品性与才能, 度过苦难,有所 成就。
请举一个经过逆境磨炼成才的典型事例
。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
成了不朽巨著《史记》; 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 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 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 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 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
●举例论证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由疏通文意
朗读正音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曾(zēng)益
法家拂(bì )士
下一页:文本注释1
yuè
注 傅说 音 b曾ì 益
拂d士ān 畎亩
gé
zēng
胶鬲
cù
quǎn
g蹴ēng尔
生 于忧患孟子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 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何为大丈夫
动词使动用法,使… …迷惑。
动词使动用法,使… …屈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威胁暴力。 动词使动用法,使… …改变。
此之谓大丈夫。” 句意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 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 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或这样才叫做 大丈夫)!
释义:
1、选自《孟子》。《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 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
一个人可以贫却不可以贱,但是贫 很可能就是贱的母亲。因为贫所以贱, 因为贱所以移,因为移所以不贫,因为 不贫,所以更贱。这一连串因果关系, 就像是一块强力磁铁,吸引着所有穷人 陷入它的魔圈,而且也确实很多的穷人 陷了进去,于是有一种穷人让我们肃然 起敬,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人。
•
富贵不能淫:这是“仁”、“义”, 也是“智”。富贵了也应该要仁爱,不 能过于奢侈享乐,要多去帮助别人,不 能为富不仁。说它是“智”,是因为它 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为富不仁的人是 不会长久富贵的。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无 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立场、志向 决不会转移。这句话被古代无数文人、士 大夫奉为人生准则,成为立志、律身的名 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 铭,至今仍影响颇深。于是,中国历史上 涌现出一个个“大丈夫”:从孟子到文天 祥,再到近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 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 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 国的希望。
• 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 “贝”是古代货币,一个“贝”还要分 开,那当然是缺少财物以至于贫困了。 贫是一种与富相对的生存状态。方志敏 曾经写下不朽的《清贫》,他是将贫理 解为一种精神的财富。 贱,与贵相对,它不是生存状态而 是生存档次;贱的本意是“价格低”, 也可以理解为地位低下,人格卑鄙。
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2年暑假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预习课
23 《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2. 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难点)3.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1、读准字音畎(quǎn)亩傅说(yuè) 胶鬲(ɡé) 空(kònɡ)乏拂(bì)士2、课文朗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1段列举的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共同点:出身卑微,经历磨炼成就一番出色的事业。
作用: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至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引出并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极具说服力;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
2、第二段主要论述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造就人才的外在条件。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注解】论述成才的内在条件。
正面呼应“生于忧患”。
4、“入则无法家拂比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注解】由个人成才拓展到之国,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录体散文《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语录体散文《孟子》简介,欢迎阅读。
语录体散文《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
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