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9月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死交锋吕啸天北方八月的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

汉军驻扎的秃柳营几乎被大雪所覆盖。

锋利的长枪枪头挂满了雪花,在夜中发出炫目的青光,有些刺眼。

骠骑将军霍去病帐下亲兵魏中悄悄地溜出营门,朝匈奴军驻扎的狼子山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匈奴军元帅呼韩武扬正在帐中喝酒。

他一人喝掉了两瓶烈性的胡冰烧,烈酒烧红了他的双眼,但没有驱散他心中的郁闷。

开春之后,他受单于之命,率二十万大军,从西城长驱而入,占领了河西,打通了入侵汉朝的一条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通道。

汉军派出两路人马反击匈奴。

前锋八万人马由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后路军五万人马由征西大将军卫青统领。

霍去病率领的前锋八万人马在离河西匈奴军三四十里外的单旗镇扎营。

呼韩武扬这时才相信汉军的前锋统帅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位要统兵入侵汉朝、二十余年征战沙场的胡将,兴奋得连呼:今夜就去劫营,杀霍去病一个人仰马翻!呼韩武扬派前锋呼韩元率五万人马连夜突袭汉军。

半夜时分,一脸血污的呼韩元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说:汉军早有准备,偷袭不成,反而折损了一万人马。

呼韩武扬暗暗惊讶:没想到霍去病年纪轻轻,竟是这样的统兵奇才!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霍去病采用派出小股军队扰乱敌军,敌军追击再用伏兵消灭的办法,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

匈奴军士气低落,呼韩武扬率兵退驻漠北。

霍去病率兵追击,在漠北匈奴军三十里外的秃柳营扎营。

两军形成对峙局面。

霍去病在等卫青的后路军前来支援,两军会合后,再一举出击,将匈奴军赶出边塞。

匈奴军二十万人马经过几番厮杀,已经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

而且对手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将和他率领的仅八万人马。

呼韩武扬觉得作为匈奴最骁勇的大将,这是他统兵征战以来遭受的最致命的重创,也是他生命中的奇耻大辱。

呼韩式扬开启第二瓶胡冰烧酒时,声称有重要情报献给元帅以换取千两黄金赏赐的魏中被带进了帐中。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箴言(zhēn)蹉跎(cuō)拈轻怕重(niān)B. 蹊跷(qī)缱绻(quǎn)踯躅(zhí)锲而不舍(qiè)C. 徜徉(cháng)龃龉(jǔ)旖旎(yǐ)缱绻(qiǎn)D. 恣睢(zì)缱绻(qiǎn)蹉跎(cuō)锲而不舍(qi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管理。

D.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工作却漫不经心。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妄自菲薄。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工作却漫不经心。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妄自菲薄。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工作却漫不经心。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妄自菲薄。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工作却漫不经心。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妄自菲薄。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级二部高二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清代的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里有这么一则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欣然至。

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

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

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汪伦故意把深十里的桃花潭说成“十里桃花”,把姓万的主人开的酒店说成是“万家酒店”,终于迎来了李白。

他这样做,到底是求贤若渴还是沽名钓誉且不论,其巧妙运用同一律的做法则不能不让人赞叹,怪不得李白听了后也“大笑”不已并赠诗予他了。

作为逻辑基本规律之一的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

也就是说,在推理或论证某一思想的时候,前面的推理或论证中该思想出现时是什么时间、什么关系、哪个对象,后面推理或论证时也要是这一时间、这一关系和这一对象。

这三个要素中有任何一个不同一,都会违反同一律。

比如下面这句话:唐代以后,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转韵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

一般来讲,时间、关系和对象都可以通过概念或判断表现出来。

所以,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时间、关系和对象的同一性就是保持概念和判断的同一性。

这也是同一律的基本要求。

保持概念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都要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具有确定性。

这主要是因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极为丰富的,如果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前面用的是某概念的这一内涵或外延,而后面用的则是该概念的另一内涵或外延,那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不确定的。

这就违反了同一律,必然造成思维的混乱。

保持判断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判断都要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个判断的内容都要具有确定性。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C.2010年5月18 0,希腊政府收到来自欧洲联盟的第一批援助贷款,近百亿欧元偿债 这一燃眉之急得以解除。(迫在眉睫)
• • • •
D.2010年3月12日晚上,一男子潜入工地盗窃建筑材料。警察赶到时,窃贼还在为满 载而归“进行不懈努力”,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瓮中之螯” ° (瓮中捉鳖)
D.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 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7、依次填入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长弄里、街梢头;商邑中、
闹市处,,0
1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2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 • • •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日上午,军方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进入示威者大本营,向示威 者发射催泪瓦斯及开枪,还岀动至少2架直升机协助驱散行动。
B.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医院以213元售给患者,利润接近130(用左右。央视最近 报道的新闻引来众多关注。而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在医药界很正常。
A.首句点出日本国的晁衡大夫辞别了长安返国,这是用赋的手法点明人和事。
B.“征帆一片”形象传神,行船在茫茫大海之上恰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水而之上。
C."明月不归沉碧海” 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的壮丽景象。
D.末句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之愁,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而问题。
3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4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5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6凉润的青砖砌出一 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④⑤B.@®⑥③®@
C.②①⑥⑤D.⑥①®@
8、依次填入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老艺人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

D.烟渚(zhh)
霁(ji)色
膏腴(yd)
畋(tidn)渔
3、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7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五个省区 市旱情不断加重,受灾地区庄稼颗粒无收,干旱使缺水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昆明野鸭 湖周围因森林密集,没有受到干旱影响,湖水呈反而上升,这有力证明了干旱地区更有 必要多植树,但现在植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
抿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
①慢慢稍停把歌论
③无道君王害黎民
⑤三皇五帝到如今
7自从盘古分天地
A.⑦⑤②®®③®©
C.⑦⑤®@②①④⑥ 阅读下而的唐诗,回答后而的问题。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9、对上而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颔联想象早雁南飞途中情形。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耸立,长门 冷宫里灯光黯淡,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景象凄凉,令人心碎。
C.颈联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 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到南方后,即使是春天了也不要忙于回去。
D.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边地人民形象,诗中句句写雁,实 际上句句写南逃的难民,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难民的深切的同情。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袋(jidn)行
绮(yi)窗

踹(xian)

曲槛(jidn)
B.晴岚(ldn)

禾黍(曲)

天弄(ji)
楸(qiu)梧

C.咫(zhi))尺

9(mil)然
命窘(jiong)

运塞(jiun)
D.南浦(pu)
C.5月9日,赵作海在蹲了11年大狱后,法院宣布他无罪释放。这一人间悲喜剧被称 作"迟到的公正”,这“迟到的公正”拷问着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D.18日上午,素有“月光宝盒”之称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张营业。其奇特的造
型和丰富的馆藏,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冒着烈日来尝'‘头啖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丰田公司从全球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这将是丰田公司 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 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稳定最为重要,但抢劫事件已经 发生,一些不明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人洗劫了总统官邸、一些食品店和武器店,国家造型艺术博物 馆的藏品被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冶比母周氏卒,有遗财百
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通《五经》。十五,冠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0、对上而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其中“云外惊飞”写大雁为躲避射击不得不极 力高飞,而一 “哀”字则写出了大雁群飞时的无序之状和凄惨叫声。

腥膻(shall)

帘械(16ng)

銮(ludn)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虐待(ntife)

恐吓(2)

给(gel)予

凝眸(m6u )

B.田膛(cheng)

溯(Sil)源

脚镣(lido)

粳(geng )稻

C.东苗(zl)

罟(9U)师

商贾(jid)

红呼G)
A.颗粒无收B.当务之急
C.远水解不了近渴D.未雨绸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近一周来,罕见特大暴雨频袭广州。暴雨过后,路面很滑。今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 獄差点儿没摔倒。(差点儿)
• • • •
B.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医护人员4月中旬赴玉树地震灾区,医护人员视灾区儿 女为自己的亲人,对前来就诊的藏族儿童给予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无所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