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PPT(42张)

合集下载

发展史原始奴隶社会ppt

发展史原始奴隶社会ppt
奴隶社会的法律制度对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法律体系、司法制度等方面。
经济发展
奴隶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仍然产生着影响,例如 现代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
05
结论
结论
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 是原始社会,也称为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其特点是出现了奴 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 。
生产力的比较
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强,生 存较为困难。
奴隶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原始社会有 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分工更加明显。
04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01 02
生产力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而到了奴 隶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活动 。
阶级分化
原始社会中,人们基本上是平等的,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然而在奴 隶社会中,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的阶级,阶级分化明显。
03
文化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阶级分化的出现,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包括宗教
、法律、文字等。
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的出现导致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出现了国家、 政府和军队等组织形式,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
原始社会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特点是平等、公有、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在 这个阶段,人们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差距,所有成 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氏族和部落。氏族是以血 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而部落则是地域性社会组织。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课件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课件

谢谢观看
商代的青铜器达到了非常鼎盛的时期,出现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离不开统治阶级依靠青铜器来主张自己的权 力、地位。
司母戊方鼎(商)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目前所知体量最 大的鼎,是商文王为祭祀其母“戊”特意制作,也 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 物馆。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鼎呈 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 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云雷纹为地, 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造型宏伟,气势威 严,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权力的象 征,用威 严、恐怖 的形象起 到震慑的
1、区分社 会等级。 2、用于贵 族阶层的 生活和祭
青铜是当时 最贵重、最 耐用的物质 材料。
权力的分 散、衰落。
作用
祀。
莲鹤方壶(春秋)
该壶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一鹤耸 立,张翅欲飞,壶侧双龙旁顾,夺器欲出,壶底两螭 (chī)抗拒,跃跃欲试,这件青铜器构思新颖,设计 巧妙,融合了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了 时代精神的象征。
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结构上有何 区别?
文明社会出现了成熟的文字和统 一的国家,产生了阶级对立,有 了最高的统治者。
在这种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呢?
阶级社会初期的美术体现了礼仪与教 化的功能。《商 Nhomakorabea青铜器》视频
礼 仪 与 教 化
青铜器
当社会出现严格的等级后,青铜器不再是普 通人所拥有的,而是贵族的用品,作为礼器 存在,为统治者服务。
作品形式 作品效果 共同点
商鼎
周鼎
体型大、直线型、纹饰多、 体型大、纹饰不太多、曲

世界古代史课件原始社会部分

世界古代史课件原始社会部分
原始民主
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原始民主制度,即通过集体议事、投票等方 式来决定重大事项,这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始社会中平等 和公正的原则。
04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信仰
原始宗教与神话
宗教信仰
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通常以自然崇拜 、动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存在, 人们相信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可以 与神灵交流,获得保佑和庇护。
国家与阶级的形成
国家与阶级的形成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一些强大的家族或个人开始掌控更多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形成了阶级。为了维护 自己的利益,他们建立了国家机器,形成了阶级统治。
国家与阶级的影响
国家与阶级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得社会更加有序和稳定。然而,它也带来了剥削和压 迫,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
02 原始社会的经济与生产
采集与狩猎
采集
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采集自然界中的果实、植物和昆虫等来 获取食物,这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采集活动对于了 解和利用自然资源非常重要,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植物生长 规律的认识。
狩猎
狩猎是原始社会中另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追捕动 物获取肉食和其他生活所需品。狩猎活动需要人们具备一定 的体能、技巧和合作能力,对于人类进化和发展有着重要的 影响。
原始社会的文学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 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 故事通常具有教育意义,传递了社会 规范和价值观。
原始科学与哲学
自然观察
原始社会的科学主要体现在人们 对自然界和环境的观察和认识上 ,如对天文、气象、植物、动物 等方面的初步探索。
哲学思考
原始社会的哲学思考主要体现在 人们对宇宙、生命、道德等方面 的思考和探索上,如对生死、善 恶、正义等方面的思考和追问。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原始社会》ppt课 件
xx年xx月xx日
• 原始社会概述 •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宗教 • 原始社会的消亡与影响
目录
01
原始社会概述
原始社会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 家、政府和法律制度,社会组织以部落或氏族为单位。
人类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组织 形成的重要阶段,为后世 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建立提 供了借鉴。
原始社会的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
人类文明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 为后世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类生存智慧
原始社会体现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下 的生存智慧和创造力,为后世提供 了宝贵的启示。
VS
音乐起源
探讨音乐在原始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以 及音乐对人类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原始宗教与信仰
宗教形态
介绍原始宗教的形态和特点,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
信仰体系
探讨原始人类的信仰体系和宇宙观,以及它们对现代宗教信仰的影响。
05
原始社会的消亡与影响
原始社会的消亡原因
01
02
03
自然环境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频发,原始社会无法适应 环境变化,导致消亡。
04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宗教
原始语言与文字
语言起源
探讨原始人类如何从非语言沟通 方式逐渐发展出复杂语言结构的 过程。
文字起源
介绍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早期 文字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它们对 现代文字发展的影响。
原始艺术与音乐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
这幅“T”型帛画就描绘了墓主人死 后灵魂的历程。帛画在空间上分为三层,中 间为人世,下部为冥界,顶部为天界,并通 过两条蛟龙将三部分联合在一起,主题是 “引魂升天”。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西汉 马王堆帛画
马 王 堆 帛 画 一 号 墓 T 形 帛 画 线 图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汉代的画像砖艺术
武子胥铜镜 东汉
思考与交流:
汉代四神瓦当
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
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雨,主宰 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商代,人们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 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 到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 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 考究,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霍去病墓石雕
代表汉代石雕艺术突出成就的,是西汉 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
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 伏虎、野猪、象、赡、鱼、怪兽食羊、巨人 搏熊、野人、蛙、龟等十多件。
这些大型的石雕,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刻 而成。作者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石料天然形态的 特点,在保持岩石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 构思和简洁的雕凿,巧妙地运用圆雕、浮雕结 合线刻的艺术手法,使石雕产生浑朴自然的效 果,强化了整体感和力度感,具有粗犷厚重而 又含蓄内在的魅力。赋予顽石以生命和活力。
霍去病石雕卧马
霍去病墓石雕野人吞小熊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造型手法 审美效果 作品的功能 作品的意义 共同点 不同点
秦始皇兵马俑
霍去病雕塑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Ppt
《原始社会社会》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04
05
原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06
07
总结与展望
原始社会的背景和概念 原始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原始社会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原始社会的背景和概念
原始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特点
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归集体 所有,个人不能占有
平均分配:原始社会的产品由集体分配,实行 平均分配原则
自给自足:原始社会的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需 要为主,没有商品交换
劳动分工:原始社会存在简单的劳动分工,如 男女分工、年龄分工等
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特点:原始社会的经 济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 平均分配、自给自足、劳动分工等方面。
添加标题
定义: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以采集、狩猎为生,没有阶级和 私有制。
添加标题
特点: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单,以石器为主;社会组织简单,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没有文字,以口头语言和手势交流;没有固定的住所,以游牧和采集为生。
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开始定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青铜时代:金属工具开始出现,人类开始建立城市和国家 铁器时代:铁器开始出现,人类开始建立更加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动成果
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变革
采集狩猎: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农业革命: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家畜 手工业发展: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逐渐发展,如陶器、纺织等 社会分工: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分工逐渐明确,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者 和商人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教学课件)(共4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教学课件)(共42张PPT)
思考:谈谈你对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有何看法?
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已具有早期国家雏形(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进入万邦时代
贫富分化的产生
城的出现
金属器具的使用
【典例研析】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①以磨方法制作石器②使用陶器③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④建村定居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5000年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母系氏族社会
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
①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③聚族而居,部族内直接统治,以外间接统治。
王位继承:
中央机构:
地方管理:
(3)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4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47张ppt)
1、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1)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
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低的。这种能力的缓慢发展经历了 几个历史时代。
1、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2)旧石器时代
从300万年前左右开始,到1万年前左右,原始人只能对石头进行简单的加工,把石头打制成粗糙的砍砸 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人们把这种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粗糙石器叫作“旧石器”。
提示:①在原始社会,由于原始人使用简陋的工具,任何单独的个人都无法同自然界斗争,人们只有联合起 来集体劳动和行动,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②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获得食物,求得生存,不得不共同劳动,并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满 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否则,在劳动成果很少的情况下,有的人得到的多了,另外一些人就可能会被饿死, 整个集体的力量就会遭到削弱。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 中形成的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产品的分配形式 分配制
注意: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时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3、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
(1)氏族制度:原始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 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4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4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思考1.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2.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河流域
红山文化
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
长江下游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辽河上游
典型器物为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物
代表器物为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分布特征:
从满天星斗趋向于中原中心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
问题4:结合材料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认识:(1)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2)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其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3)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和早期国家出现政治强权的情形相符合。
夏禹
大同之世→小康之世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
禅让制→世袭制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小宗
小宗
小宗
渊源
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内容
按父系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

2.2 礼仪与教化

2.2 礼仪与教化

司母戊大方鼎
高133CM
青 铜 器 商
横长110厘米 宽78厘米
重875公斤
——
大盂鼎
青 铜 器 西 周
101.9厘米 重153.5公斤 有铭文291字
——
莲鹤方壶
青 铜 器 春 秋 战 国
高118厘米
宽54厘米 重64.28公斤
——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在造型上都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青 铜 器 秦
——
《青铜车马》(秦)
青 铜 器 汉
——
灯 长 信 宫
青 铜 器 汉
——
虎牛形祭案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瑰丽、厚重。 西周的青铜器风格趋向俭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新奇精巧,纹饰易于 理解。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加轻便,精巧实用。
秦 始 皇 兵 马 俑
谢谢!
2.2 礼仪与教化
思考:“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 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人 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
思考:在这种社会状况中,美术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你对这两件作 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秦始皇兵马俑》
《金字塔》
不同点 :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作品的功能 服务的对象
秦始皇兵马俑
孝子棺线刻· 郭巨埋儿
《女史箴图》 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 批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 顾恺之。他提出线条的运用要不拘泥于 对物象形体的描画,还要达到传情表意 的境界。
两河流域 美术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空中花园
巴别塔
古代埃及 美术
阿布辛贝勒神庙雕像
图 坦 卡 蒙 黄 金 面 罩

01原始社会PPT课件

01原始社会PPT课件
• 我国境内早期智人的主要代表有大荔人, 丁村人、许家窑人和马坝人。
-
41
二、早期智人
• 从体质上来说,早期智人依然保留着猿
的部分特征,但头骨变薄,前额增高,
嘴巴也没有猿人那么突出,已更多地具
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就生活状况而言,
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远远超过了
猿人,使用的工具虽然是打制石器,但
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分类。狩猎和采集仍
4、人类婚姻形态的演变:从杂婚到血缘群婚到族 外婚再到对偶婚最后演进成一夫一妻制。
-
12
五、参考书目
• 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 • 岑家梧:《中国原始社会史稿》 •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神话传说》 • 袁珂 :《中国神话》 • 经典著作: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摩尔根:《古代社会》 •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
-
46
-
47
打制石器 (旧石器)
磨制石器 (新石器)
-
48
-
49
新人的社会生活
• 生产工具已掌握了磨制和挖孔的技术,处于 新石器时代,新人还学会了制陶技术 。
• 新人实行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婚,即同一 家族内的同辈男女不得互为夫妻 。
• 族外婚的实施是氏族形成了标志,
• 氏族又称氏族公社,是一种有共同的祖先和 共同祖先崇拜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 从事劳动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比较稳定的 社会组织形态,属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 通常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
• 三是指历史学科,即通过史料中介,在 历史记录的基础上,再现还原历史过程, 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说明,并探寻其发 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
2
2、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第二单元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同学们:让我们在鉴赏中锻炼我 们的眼睛,使其能洞察一切!
关于鼎的故事

《左传》记载了战国时楚王问鼎的故事:公元前 606年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族,路经洛阳,陈兵 周郊,派人去问朝廷保存的九鼎之大小轻重.这件事 起因于“夏铸九鼎”的传说.传说夏代建国之初,九 州之牧进贡了青铜,于是铸成了九个鼎,上面刻出了 百物图象,使人民看了知道趋吉避凶.九鼎从此成为 国家政权的象征物.楚王“问鼎”就意味着对国家 政权抱有野心,于是周王派大臣王孙满去答复说:九 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谁有德谁就能保有它,失德便不 再能保存它,如今周德虽衰而亡命未改,鼎之轻重是 不应问的.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 上有什么区别?
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 人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当时的 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 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 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对立。
汉莫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时期)
巴别塔
纳米尔石板(古埃及)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在使用铁器以前,人类广泛的使用 青铜铸造各种器具,考古学家将这个历 史阶段称之为“青铜时代”。青铜器不 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在 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 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 卿大夫至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 严格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由此也可 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识,那时争战夺 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 ,则称为“定鼎天下”。
大盂鼎﹙西周﹚

· 周代的青铜器 : 神秘色彩淡化,风格趋向 简朴、典雅之美。 其所具有的礼仪纪念性 质更加明显。
人形灯﹙战国﹚
曾侯乙编钟﹙战国﹚
莲鹤方壶﹙ 春秋 ﹚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器形轻灵、奇巧, 融 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 象征。装饰手法写实。

历史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思维导图ppt

历史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思维导图ppt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01
资源利用
早期人类在资源利用方面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采集、狩猎、渔业等
,以满足生存需求。
02
资源保护
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开始采取措施保护资源,如限制狩猎、渔
业等过度利用资源的活动。
03
资源管理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资源,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资源管理制度和机
构,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宗教与信仰
• 宗教信仰:在史前时期,人类开始形成宗教信仰,这些信仰通常与自然、祖先、神灵等有关。宗教信仰对 于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也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
04
史前文化与艺术
文字与文学
甲骨文
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起源于 商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发 达的文明特征的文字。
THANKS
06
史前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
土地开发
早期人类在土地上进行了开发,包括开垦荒地、挖掘沟渠、修建堤坝等,以增加农业用地 。
农业技术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包括种植、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业 生产效率和产量。
农业文明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 。
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
气候变化
史前时期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变化,包括温暖期、寒冷期等,对 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
人类在面对气候变化时采取了多种适应措施,如改变种植方式 、迁移居住地等。
社会经济影响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影响,如人口迁移、资源争夺等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石雕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42张)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42张)
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 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 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 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 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 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大型石雕作品。
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长190厘米
比较《秦兵马俑》和《马踏匈奴》的特点
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 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 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
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 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 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 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
鞍马100余件。
兵 马 俑 三 号 坑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
同学们:
让其谢我能们洞在察谢鉴一赏切中!欣锻炼我赏们的眼!睛,使 ! 它 二春女此原现二南二灯中宫可文礼礼宫“美种马性“礼比三 出处中西可宫此 ★宫曲鼎表号秋史宫始了号北号体国灯根明仪仪灯术形踏的鼎仪较号土于国周根灯宫青灯尺”明坑 战 箴 灯 社 严 坑 两 坑 通 古 长 据 社 是 与 灯 作 式 匈 大 ” 是 《 坑战 铜 古 的 据 长 灯铜 长 形,人 面国图因会格面侧的高代信实会美教体品。奴型,美秦面 车石代青实信因 是信的它类 积的》曾时的积和四4青宫际的术化为的石石它术兵积 一并青铜际宫曾 铜宫东更8的 约青是放社分约两个铜灯需出作在一功雕雕更作马5乘用铜器需灯放 和灯端厘是2生 铜置会化端部器设要现品特通能,作是品俑,时器风要设置 锡设:6东60米权00平产 器于体于,分种计适对的定体、突品权的马代种格适计于 铅计四》晋00,力00方水 造窦系差各既类十当美一的鎏形出。力一俑之类趋当十窦 的十边和著重平平的米平 型太还别有相繁分增术种历金式表的种四后繁向增分太 合分周《名1方 方象5,大奇后不,一对多巧加作具史、和现象具件,多俭加巧后金巧廊马画米米.征呈跨 巧(完社列独妙或品体时双观在征体,早朴或妙( ,妙内踏家,,8。“5度 ,刘善会武立,减有形期手念大。形武期,减,刘 烧,有匈顾由由公凸提 手胜,的士,宫少什式是执也型式士铁追少宫胜 制宫奴1恺车车斤7”升 法祖过等俑又女锡么,一灯都纪,俑器求锡女祖 温女》之2兵兵。字 名趋母着级,彼一与影而个跽从念而时朴与一母 度一,的6的、、进8形 立向)部分似此手铅响教很坐原性教代素铅手) 约手特作件步步入状 射写的落化为密执的?化具的始石化之淡的执的 在执点品。兵兵一。 武实长与就卫切灯比是体宫社刻是前雅比灯长 灯7。和和个0士,信部像队联,量美的女会和美,之量,信 ,0骑骑新,℃纹宫落埃,系另,术社,的园术在美,另宫 另兵兵的中-饰故的及以,一以作会神为林作世。以一故 一1组组文2间易名群金防集手达品要态集的品界达手名 手0成成明0四于,居字侧各袖到的求恬体装的范到袖, 袖曲曲时℃条理现生塔尾军似不一,静服饰一围不似现 似尺尺代.过解藏活的受兵在同种它优务性种内同在藏 在形形。洞。河,结袭种挡的功渗雅开雕功的的挡河 挡军军内北到构。于风硬能透。始刻能编硬风北 风阵阵有省了一一,度。在转上。年度,省 ,。。1博文样个实;不向,范;实博 实60物明。阵为同为是围为物 为名馆时列虹社统汉大虹馆 虹跪。代中管会治朝约管。 管射就。,阶者骠从,,武出用层服骑公用用士现以,务将元以以,为了吸不,军前吸吸弩统收同成霍收收40兵一油人为去油油0阵0的烟群权病烟烟年。国,的力墓,,至家既生的石既既公和 防 活 象 刻 防 防元成止中征,止止初熟了。或是了了年的空宣留空空。文气扬存气气字污特至污污,染定今染染人,法的,,与又律一又又人有、组有有之审道非审审间美德常美美的价观具价价等值念有值值级。的代。。出一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礼器,口小腹大有
器盖和提梁,部有圈
足或脚。
大孟鼎(西周)
青 铜
101.9厘米 重153.5公斤 有铭文291字

——
青铜礼器。《大盂鼎》
铭文字体瑰丽雄奇,用
西
笔方整,有的笔画波磔 显著,行款茂密,布局

完满,是学习金文的极
好范本。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 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 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 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 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 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 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 重15.85公斤。宫灯长 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 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 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 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 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 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 (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 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比较《秦兵马俑》和《马踏匈奴》的特点
在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是什么思想?
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主要宣扬了什么思想?
忠、孝、义、 节、勇
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 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 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

《女史箴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有历 史记载的画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顾恺之。
七鼎,大夫五鼎。由此可透射出当时 统治者的王权意识十分强烈,那时, 争战夺取政权称为“问鼎”,而取得 了天下则称“定鼎天下”。
鸟 纹
龙 纹




兽 面 纹

——








饕餮纹饰(商)
司母戊大方鼎(商)
高133CM横长110厘米 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


人 卣
( 商 )
卣是古代一种盛酒的 器具,也是祭祀常用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始于夏,盛于商周, 至秦汉还有所发展。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烧 制温度约在700℃-1200 ℃.
★主要铸造方法:范模法、失 蜡法和错金银等。
★青铜器的分类:有礼器、乐 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和生活 用具等。
司母戊大方鼎(商)
“鼎”,它更是权力的象征。当时的统 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在祭祀时还 特别根据贵族的等级对鼎的数量和形式 都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 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原始社会时社会体系还不完善, 过着部落与部落的群居生活,到了 文明时代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成 熟的文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出现 了严格的分化于差别,社会的等级 分化就像埃及金字塔的结构一样。
.
文明社会的出现对美术作 品有什么影响?
礼仪与教化(一)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权威。 西周的青铜器风格趋向俭朴,追求朴素淡雅之美。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 写实,纹饰易于理解。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加轻便,精巧,实用。
听听这是什么乐器??
国庆的时候,在天安门前会进 行什么活动?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古代 军队,一样的整齐,一样的威武,一样的 气势宏大!
女史箴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此图是依据西晋张 华 《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十二段,现存唐 摹本仅剩九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 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 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
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 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 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 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
鞍马100余件。
兵 马 俑 三 号 坑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
兵马俑一号坑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 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 道。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 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 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 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 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 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 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 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 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 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 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 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 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 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 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 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 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 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 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 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表明人类的生产水平大跨度提升,进 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



礼器
乐器
兵器
酒器
水器
青铜与纯铜相比的几大优点:
1、熔点低。易于铸造; 2、硬度大。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
锡与铅的比量,以达到不同的硬度; 3、是溶液在浇铸时气泡少。在范(模子)内
无孔不入,这就容易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 密的花纹,而器物本身的气孔大为减少。
兵马俑二号坑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 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 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 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 跪射武士,为弩兵阵。
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 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 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
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 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 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
美术作品的功能、形式和观念也都从原始社会的为集体服务 开始转向为统治者服务,成为权力的象征或宣扬特定法律、道德 观念的一种形式。
礼仪与教化(一)
商代的青铜器 秦朝的兵马俑 汉代的石雕 晋代的绘画
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 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期铁器时 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 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 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 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 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 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 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大型石雕作品。
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长190厘米
比较《秦兵马俑》和《马踏匈奴》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