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生殖生理
大熊猫繁殖与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
大熊猫繁殖与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繁殖能力也很低。
因此,大熊猫的繁殖与生殖研究一直是动物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熊猫繁殖主要依靠人工繁殖,但是很多科研团队开始关注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分化机制,希望能够从基础研究入手,为熊猫的自然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一、大熊猫的生殖生物学大熊猫的生殖生物学一直是动物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大熊猫的繁殖周期长,繁殖期仅有数日,且雄性多不具备主动求偶能力;在人工繁殖时,通常使用人工授精、人工排卵等技术,因此大熊猫的生殖生物学也成为相关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二、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分化机制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是近年来动物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过去,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往往受到技术限制和研究方法的不全面。
近年来,多个科研团队在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增殖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增殖是保证大熊猫繁殖能力的重要过程。
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生殖细胞增殖过程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反映在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等方面。
四、增殖细胞的分化生殖细胞分化是指生殖细胞从一种细胞类型分化到另一种细胞类型的过程。
大熊猫在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特殊性。
通过对大熊猫生殖细胞分化过程的全面研究,有望为大熊猫的自然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五、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的技术手段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生殖细胞移植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的发展。
六、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不仅有助于保护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还可能为其他动物物种的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外多个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大熊猫生殖细胞研究,有望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做出更加深入的贡献。
综上所述,大熊猫的繁殖与生殖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这也促使科研团队通过不断努力去突破技术壁垒,为熊猫的保护和繁育贡献力量。
2只繁育期雌性大熊猫尿中雌二醇、孕酮含量的变化
2只繁育期雌性大熊猫尿中雌二醇、孕酮含量的变化赵鹏鹏;张强;沈洁娜;徐光岚;侯佳;马清义;贾康胜;金学林;靳亚平【摘要】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2只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围产期尿中雌二醇、孕酮生殖激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发情期雌二醇值达到峰值后的24 h内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受孕成功的几率较大,雌二醇变化规律与发情行为的变化规律存在一致性;产前孕酮值在峰值后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当孕酮值下降至谷底当日或次日分娩.【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1(032)007【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大熊猫;酶联免疫;雌二醇;孕酮【作者】赵鹏鹏;张强;沈洁娜;徐光岚;侯佳;马清义;贾康胜;金学林;靳亚平【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周至7104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31大熊猫属于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每年3月~5月份发情一次,属于“三难”动物(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1]。
雌性大熊猫的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技术是解决大熊猫繁殖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
随着生殖激素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大熊猫生殖激素进行测定已经成为提高大熊猫发情鉴定水平、早期怀孕诊断及进行生殖生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许多学者利用生殖激素测定在大熊猫的发情、排卵和配种及妊娠诊断方面做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工作,意在探索和掌握大熊猫的繁殖规律,解决“三难”问题。
国宝大熊猫的知识资料大全
国宝大熊猫的知识资料大全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的珍稀动物,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以其有特色的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可爱的形象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许多人都充满着对大熊猫的疑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国宝大熊猫的知识资料。
第一、分布地区与栖息地大熊猫是中国的珍稀动物,它们生活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其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这三个省份。
栖息地主要是高山竹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喜欢海拔1200-4000米的地区。
大熊猫非常适应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可以找到大量的食物,比如竹子、苹果、花。
此外,它们也喜欢生活在相对较为湿润的环境中。
第二、体型与食性大熊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动物,身长约1.2-1.8米,体重可达到125千克。
它们以竹子为主食,每天需要摄入12-38公斤的竹笋、竹叶和竹枝。
此外,大熊猫还会吃些小型哺乳动物、禽类、鱼类和昆虫等。
第三、生殖周期和繁殖方式大熊猫繁殖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濒危动物,其繁殖周期较长,平均为2-3年,妊娠期长达5个月。
大熊猫通常在20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每年少于3次发情期限制了其自然居群的数量增长。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大熊猫的繁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等多种方式。
第四、保护现状与措施大熊猫是中国的珍稀动物,也是一种受到国际保护的动物。
虽然目前大熊猫的数量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濒危物种,保护工作必须不断加强。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目前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加强栖息地保护、开展人工繁殖和保育教育等。
同时,关于大熊猫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比如百度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北极熊捕食研究、外界响应对熊猫的壮士保护等一系列研究,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向更深入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总之,大熊猫作为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之一,其保护工作也成为当下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熊猫的生殖特点科普短文100字
熊猫的生殖特点科普短文100字
案例一:
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
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
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
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
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
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
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
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
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
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
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
这并不意味它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
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
案例二:
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
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
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
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
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摘抄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摘抄
国宝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珍稀动物,是世
界上仅存的8种熊的其中之一,是生物学上的“活化石”,也是世界自然
界的图腾之一、大熊猫身形短胖,头圆耳小,四肢短而健壮,特别是前肢,拇指向外可迅速夹紧物品,拥有极高的攀爬能力和耐力。
大熊猫是中国珍贵的宝贵资源,其分布地只限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的高山森林中,是全球保护性动物,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
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也食草、水果、昆虫等,非常挑剔。
大熊猫的
生殖力很低,每年发情期只有3-7天的时间,能够孕育后代的机会非常有限。
大熊猫的繁殖也是一个国家重点保护的方向,目前中国大熊猫的数量
在350只以上,但其中野生活动的只有不到200只。
自从大熊猫被首次引入到国外,全世界就对它的生境和保护感到极度
关注。
为了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和繁殖,中国多次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大熊猫“外交”,担负了一定程度上的人类使命。
在中国文化中,大熊猫是吉祥物,代表着和平、友好、幸福和繁荣,
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
大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赞誉和热爱,
成为人们所向往并且爱护的生物。
总之,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和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瑰宝。
为了保护大熊
猫这一珍稀动物,我们需要加强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加强生态
教育,从源头上推动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同时,在世界的范围内,我们也
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财富。
大熊猫的繁殖特点
大熊猫的繁殖特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然而,由于其数量的稀少和生殖特点的限制,大熊猫的繁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讨论大熊猫的繁殖特点,包括繁殖季节、交配方式、妊娠周期以及幼崽的生长发育等方面。
一、繁殖季节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的环境条件最为适宜。
在这个时候,大熊猫的食物也更加充足,有利于母熊猫的妊娠和胎儿的发育。
在野外观察中发现,大熊猫的繁殖高峰期通常在4月至6月或9月至11月之间。
二、交配方式大熊猫的交配方式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被称为“抱抱”。
雄熊猫在交配时会主动爬上雌熊猫的身体,并以侧卧的姿势进行交配。
这种交配方式相对较为罕见,但在大熊猫这个物种中非常常见。
三、妊娠周期大熊猫的妊娠周期通常为85至186天,平均约为135天。
这一时期对于大熊猫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需要雌熊猫保持适当的身体状态和食欲。
在这段时间内,雌熊猫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巢穴准备分娩。
四、幼崽的生长发育大熊猫的幼崽在出生后非常脆弱,身体非常小,只有成年大熊猫的1/900。
幼崽在出生后通常会待在巢穴中,由母熊猫照看和哺乳。
在最初的几周内,幼崽几乎是无毛的,完全依赖母乳喂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崽逐渐长出黑白相间的皮毛,并开始学习独立行动与探索周围的环境。
总结:大熊猫的繁殖特点主要包括繁殖季节、交配方式、妊娠周期以及幼崽的生长发育。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大熊猫这一宝贵的物种。
希望人类的努力能够帮助大熊猫的繁殖,并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大熊猫饲养管理初探
大熊猫饲养管理初探大熊猫是中国的珍贵物种,是全世界保护最为重要的动物之一。
在自然保护区以及各大动物园中,为了保证大熊猫的安全与健康,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本文对大熊猫饲养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环境要求大熊猫是一种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的动物,主要是因为大熊猫食性独特、消化系统特殊(肠道比例相对小,无效缓慢),同时身体状况脆弱,疾病易发。
因此,在饲养保育工作中要重视环境建设,满足大熊猫的生活与生育需求。
1.温度控制大熊猫原生地为山区,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人类要小得多。
一般而言,大熊猫的舒适温度范围在零上10℃~25℃之间,最好保持在16℃~21℃。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大熊猫的饮食、睡眠、生育等各方面的正常表现,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大熊猫生活在山区,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对相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适宜在50%~80%之间。
过高的湿度容易造成空气阻塞,从而增加呼吸的难度,使得大熊猫的健康受到影响。
3.光照控制大熊猫是以天文时钟为依据,以「日光节律」为主导来调节各种生理现象的动物,因此光照是大熊猫舒适生活的基础。
大熊猫的光周期控制应与传统动物园不同,一般需要模拟天然光线,满足大熊猫复杂而独特的行为习惯和生态需求。
4.空气质量控制大熊猫对空气质量的敏感程度较高,特别是光化学污染的危害往往超过了温度、湿度等因素。
因此,需要对大熊猫饲养场所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调整,保障大熊猫的健康。
二、饲料配备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吃了大约30公斤的竹子才能获取到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而现代大熊猫饲养中的竹子绝大多数来自种植园,因此,饲养人员对竹子进行了一些后期处理,包括焙干、营养加强等,以适应大熊猫营养需求。
1.原料选择竹子呈碱性,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大熊猫的首选食物。
根据不同季节,竹子的矿物质、蛋白质以及纤维素等成分会有所不同,饲养员需要关注不同季节的竹子特点,合理配备不同的竹子品种。
大熊猫生殖能力的研究综述-竞赛
大熊猫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前言世人皆知,大熊猫繁殖力极低。
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冯文和、张安居在《大熊猫的生殖生理及人工繁育》一书中提到,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千分之一,与其它高等哺乳类相比,发育很不完善,免疫器官极不健全,加上育幼行为高度特化,母兽喂养一仔也难正常发育[1],致使存活率极低。
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育大熊猫成功之后,人工饲养下幼仔存活率逐年提高,世界范围内1963~1979年为21.62%、1980~1989年为36.51%、1990~1999年为60.19%,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10年中幼仔存活率为65%[2]。
在人工受精方面,据统计成年雄性熊猫有20%左右采不到精液或者采到精液而无精虫,就是能采到精液,其量也少。
每次仅有0.1-3毫升,而且精子的耐冻能力差,远远不如猪、牛等其他家畜[3]。
大熊猫的精子,形形色色,有大头、小头、光头、双头、双尾、卷尾等等,各种各样的形状,畸形率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冯文和认为,这是大熊猫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受孕率极低的重要原因[4]。
大熊猫原为大型的食肉动物,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与适应,逐渐转化为以亚高山竹类为主食的植食性动物[5]。
竹叶黄酮在竹类中含量极高,竹叶、竹皮等部位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竹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平均在2%左右[6]。
近年来,由于雷公藤多甙对于男性生殖的毒性作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的生殖毒性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综述对大熊猫生殖能力低下的探索和中草药、植物提取物对模式动物的生殖影响。
1生态学在大熊猫生殖能力低下探索中的研究1.1栖息地生态学1.1.1野生大熊猫对栖息地的选择大熊猫对栖息地存在一定选择,通常地形高度是影响大熊猫觅食和迁移的主要因子,另外大熊猫对坡度反映也十分敏感,随着坡度的增加,大熊猫行为越来越困难[7]。
除此之外,大熊猫尚可能偏好倒木或树桩密度较小、老笋密度较大的微生境[8]。
雌性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与相关指标分析
雌性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与相关指标分析杨胜林;李敏;周强;魏荣平;李德生【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07(26)3【摘要】本研究以2004年3月2004年5月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1只3.5~17岁、体重约在80~115 kg的成年雌性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雌性大熊猫的整个发情周期的行为和生殖系统外观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并于2004年3月9日~5月10日测定了8只雌性大熊猫尿中雌二醇浓度;统计分析了1991~2004年间的雌性大熊猫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结果表明,除了大熊猫帼帼在2004年1月28日开始有发情行为表现外,其他10只均在3~5月期间发情,发情行为无异常现象,其中5只完成了配种;尿中雌二醇浓度均在发情高潮期的当天或头天达到峰值,并于发情后期迅速降至发情前水平;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变幅在39.0%~97.0%之间,也表现为在发情高潮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此值介于75%~90%被认为是最佳配种时期.【总页数】5页(P664-668)【作者】杨胜林;李敏;周强;魏荣平;李德生【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相关文献】1.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补遗 [J], 陈猛;张和民;2.卧龙圈养雌性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 [J], 陈琳;李果3.一例左前掌缺失雌性大熊猫发情交配异常行为的观察 [J], 马清义;金学林4.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补遗 [J], 陈猛;张和民5.雌性大熊猫发情期间阴道角化细胞率和发情行为的关系 [J], 邱贤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细菌分析
1 材 料与 方 法
11 材料 .
北京动物园圈养 2只大熊 猫的阴道分 泌物 ;所 箱、超 净
第一作者简介 :刘燕 ,女,2 9岁,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病野生动物原菌分 离鉴定 工作 。E— a : i al @s ucm m i l yn h o . o l u l h
限公 司 ;细 菌 D A 提 取 试 剂 盒 、T q 酶、 10×P R N a C B f r( 5m o L M C, 、d T 、D 20 akr uf 含2 m l g I) N P L 00 M re 均 e / 购于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 。
主要是 2种茵 落 ,数 量最 多的 菌落特征 是菌 落较 小 ,仅 溶血 ,暂定名为 1 号菌株 ,革兰 氏染 色为 阳性 球菌。其 次是 1 株菌 落较大 ,B溶血 的细菌 ,暂定名为 2号菌株 ,
Lu a D n a L ih i Z a n X aMah a iY n igN n i na L h oj g i i ou
Yu n L i a e Z a g Ch n ln h n e g i L u Xu f n i ee g
(. ei o ,B rn ,104 ,C ia . ei su aua Hs r ,B i g,10 5 1B rn Z o eig 0 0 4 hn ;2 B rn Muem o trl ioy e n g g fN t 00 0,C i ) hn a
p r n oe i u p e sn amf l o eg ah g n . a a i s i nma e r d ci e ta t p a l i o a tr l n man e o t tr l n s p r si g h r u r i n p t o e s P r st n a i lr p o u t r c s ly a l mp r oe i i t。 a f e v t n
【word】妊娠期雌性大熊猫尿中生殖激素的初步研究
妊娠期雌性大熊猫尿中生殖激素的初步研究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第46卷)第7期31妊娠期雌性大熊猫尿中生殖激素的初步研究刘学锋,普天春,原蕾,张成林,张金国,彭真信,王泽重,施振声(1.北京动物圃,北京西城100044;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中图分类号:$858.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0529—6005(2010)070031—02成年雌性大熊猫一般每年春季发情1次,自配种后,受精卵并不是立即着床发育,而是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再选择适宜的时机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后迅速发育,经2~3个月便分娩而出.这是该物种的独特现象,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如利用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法l4对妊娠期孕酮值的监测,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大熊猫早孕因子],检测大熊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存在“胚胎延迟着床现象¨8l,’.本文通过利用传统的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妊娠期雌性大熊猫”妞妞”尿中的孕酮,雌二醇,雌三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通过激素的曲线变化来分析推断胚胎着床时间,从胎盘激素变化上区分”真孕”和”假孕”.,1材料与方法l-l试验动物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妞妞”,1995年9月5日出生,雌性,谱系号42l.2003年曾生产l胎1仔.2008年3月初发情,19日与雄性大熊猫”古古”自然本交成功,21日人工授精1次,精液提供者为大熊猫”大地”.2008年7月23日突发疾病死亡,造成妊娠中断.剖检发现子宫内胎儿发育到葡萄珠大小,口鼻眼及四肢都能明显分辨,两耳问至尾根3.1cm,头长0.8cm,尾长0.6cm.1.2收集尿液在配种后每日收集新鲜干净的尿液,每次5mL,置于塑料管中,一20℃冻存待测.1.3激素测定1.3.1尿样的处理新鲜尿样直接检测;低温冻存尿样冰水浴溶解后恢复至室温检测.1.3.2测定方法尿液孕酮,雌二醇,雌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均使用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合肥众成GC2010 放射免疫计数仪进行测定.尿液肌酐检测用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酐(苦昧酸法)试剂盒,日本日立7080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1.3.3数据处理孕酮,雌二醇,雌三醇和胎盘促性腺激素(CG)的测定数据均利用肌酐值进行校正,以消除可能带来的误差,所得尿液中激素浓度是放射免疫测定结果与同一样品的肌酐(Cr)含量的比收稿日期:20090728值,除雌二醇用pg/mgCr表示外,其余均用毫微克/毫克肌酐(ng/mgCr)表示,即每毫升尿样中所含激素量与毫克肌酐量的比值.单位换算:Cr的单位:umol/L.1mg/dL一88.4umol/L或年(第46卷)第7期ChineseJournalofV eterinaryMedicine 物,在妊娠期雌三醇(E3)主要由胎儿与胎盘合成,可调节子宫肌运动;抑制PGF.合成;对子宫颈,阴道和外阴增生活性的刺激作用比雌二醇和雌酮明显,可降低血液促性腺激素含量嗍.苫∞岳宙图3大熊猫”妞妞”配种后的雌三醇变化横向箭头指示处为雌三醇初次井高的86日;纵向箭头指示处为雌三醇异常下降处2.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由胎儿胎盘产生.∞S8图4大熊猫”妞妞”配种后的CG变化横向箭头指示处为CG初次升高的78日;纵向箭头指示处为CG异常下降处3讨论3.1大熊猫配种后受精卵有”延迟着床’现象,胚胎着床后的真正发育时间很短,仅为50~70d_1,造成大熊猫妊娠期差异大(76~324d)的原因在于胚胎着床时间,所以判断胚胎着床时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本研究测定的孕酮值开始升高的时间在配种后78d,开始升高的时间和CG是相同的,由此推断受精卵着床时间在配种后78d,即6月7日,此前受精卵在子宫内一直处于游离状态.本研究从胎盘激素变化角度验证该物种受精卵的”延迟着床”现象.3.2本研究测定了大熊猫配种后尿中的激素E3,其变化出现在配种后86日,趋势呈跳跃式升高,其变化显示该个体已经受孕并胎儿开始发育.胎盘合成E3的前身物质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主要来源于胎儿肾上腺和肝,DHEAS在胎盘芳香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人们将妊娠期E3的合成依赖于胎儿的前体供应和胎盘的转化功能称之为胎儿一胎盘单位功能.E3在人类孕妇检查胎盘功能时经常使用,妊娠期E3值持续低水平,易发生胎儿停育或新生儿窘迫,如本例后期.3.3本研究由于该妊娠个体突然发病死亡,造成妊娠中断,致使妊娠后期数据不完整,但在研究后期,E3和CG的值连续出现下降的情况是否显示该妊娠个体出现疾病,应引起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重视.图5为大熊猫”妞妞”配种后123日死亡时的胎儿形态:口鼻眼及四肢都能明显分辨,两耳间至尾根3.1 CN,头长0.8ClTI,尾长0.6cm.图5大熊猫”妞妞”胎儿照片参考文献:[1]MonfortSI,DahlKD,CzekalaNM,eta1.Monitoringo—varianfunctionandpregnancyinthegiantpanda(Ailuropoda melanoleuca)byevaluatingurinarybioactiveFSHandsteroid metab01ites[J].JReprodFert,1989,85:203—2l2.[2]ChaudhuriM,KleimanDG,WildtDE,eta1.Urinarysteroidconcentrationduringnaturalandgonadotr0phin—inducedoe$一trusandpregnancyinthegiantpanda(Ailuropodamelanoleu—ca)[J』.JReprodFert,1988,84:23—28.[3]谢钟,刘维新,刘农林.大熊猫尿中雌二醇,孕酮含量周期性变化的初步研究[c]//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I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8—242.[4]李学兵,刘选珍.酶联免疫法测定尿中孕酮和PdG进行大熊猫妊娠诊断[c]//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5108.[53刘维新,刘农林,谢钟.大熊猫的早期妊娠诊断[J].兽类, 1990,10(2):52-58.[6]陈玉村,陈玉华,陈元枝,等.大熊猫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c]//大熊猫繁殖与疾病研究,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7883.[7]刘维新,谢钟,刘农林,等.大熊猫妊娠生理的初步研究[c]//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123.[8HodgesJK,BevanDJ,CelmaM,eta1.Aspectsofthereproduc—tiveendocrinologyofthefemaleGiantPanda(Ailuropodamelano—leuca)incaptivity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detectionofovula- tionandpregnancy[J].Jzool,Lond,1984,203:253—267.[9]朱士恩.动物生殖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张和民,王鹏彦.大熊猫繁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0_IN∞0_【∞0∞0_0c_∞0-£N-9∞0_9_【_9∞0_6_9∞0_z_9∞._9乙.n期∞0-6日∞0_z_I∞0∞0-8N∞0-It,∞0寸∞o-寸∞0-Ic-ngon。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评(附答案)
期末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水母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相同?( )A.带鱼B.乌贼C.跳蚤D.草履虫2.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长期背单肩书包容易变形,以下行为可有效预防骨变形的是( )A.睡较柔软的弹簧床B.近距离书写C.注意坐、立、行的姿势D.少参加体育运动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B.遗传信息能传递给后代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D.受精卵内的遗传信息来自母本4.把带芽的马铃薯块栽培到土壤中,培育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5.下列性状中,能够遗传的是( )A.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B.不同人种的肤色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结的果实大D.通过手术改变的脸型6.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B.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C.人的运动过程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D.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7.下图所示为市售的塑料杯装酸奶,从外观看,最可能变质的是( )8.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社群行为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不一定越多9.蟑螂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 A.雌虫凶猛 B.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C.雄虫过剩D.有利于种族延续10.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B.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D.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11.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请分析他们再生一个女孩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 B. C. D.12.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的种子D.能净化空气13.青蛙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人类有益的时期是( )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期,此时不需要食物B.任何时期都一样,都能吞食害虫C.蝌蚪期,此时长出后肢,可以登上陆地D.成蛙期,可吞食大量害虫14.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内B.睾丸是男性性腺,分泌雌性激素C.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D.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1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C.霉菌、蘑菇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6.下列夫妇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得到亲生孩子的是( )A.丈夫睾丸发育不良,妻子正常B.丈夫正常,妻子输卵管堵塞C.丈夫精子败育,妻子输卵管堵塞D.丈夫正常,妻子卵巢发育不良17.已知人的有耳垂(A)对无耳垂(a)为显性。
大熊猫为什么生的宝宝那么小
大熊猫生的宝宝很小,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遗传因素:大熊猫是熊科中体型最小的物种之一。
它们的身体结构和遗传基因确定了它们体型较小。
母熊猫的生殖系统也相对较小,所以宝宝也会相对较小。
2. 生殖特征:大熊猫的生殖特征也影响了宝宝的大小。
雌性熊猫通常只有两个乳房,因此一次只能喂养一个宝宝。
与此相比,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次可以喂养多个幼崽。
因此,大熊猫的宝宝在出生时体重相对较小,便于在母亲的乳房中获取充足的营养。
3. 生活环境:大熊猫主要生活在竹林中,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竹子。
竹子营养相对较低,不含脂肪和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物质。
因此,母熊猫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满足自己和宝宝的需求。
为了适应食物的稀缺,大熊猫进化出了节约能量的生理机制,同时也导致它们生的宝宝相对较小。
4. 繁殖策略:大熊猫的繁殖策略是相对保守的。
它们繁殖周期长,每两年才能繁殖一次。
这样的繁殖策略可以确保宝宝得到足够的照顾和资源。
对于母熊猫来说,生一个较小的宝宝可以更好地照顾和抚养。
综上所述,大熊猫生的宝宝较小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生殖特征、生活环境和繁殖策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种小巧的体型对大熊猫在竹林中生存和繁衍起到了一定的适应作用。
雌性大熊猫发情期与妊娠期尿液性激素的变化
雌性大熊猫发情期与妊娠期尿液性激素的变化
彭世媛;李复东;叶志勇;黄祥明;何光昕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年(卷),期】1993(28)2
【摘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两头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及妊
娠期尿中孕酮含量的变化。
发情期开始,雌二醇量逐渐升高,在发情高潮期达高峰值。
孕酮量则在发情高潮期下降,在发情后期上升。
在发情高潮期雌二醇出现高峰的当
日和次日配种,获致妊娠产仔。
妊娠期尿中孕酮含量的变化特点是:在妊娠早期与晚
期升高,晚期最高,妊娠中期停滞在低水平上波动,分娩前孕酮值迅速下降。
【总页数】4页(P25-28)
【关键词】大熊猫;发情;妊娠;尿;激素;雌性
【作者】彭世媛;李复东;叶志勇;黄祥明;何光昕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农技室;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动物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838
【相关文献】
1.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17β—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配种的关系 [J],
李复东;彭世媛
2.雌性黑熊发情期间尿液中雌二醇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J], 刘德成;崔成都
3.雌性大熊猫在发情期间生殖器官的变化 [J], 邱贤猛
4.大熊猫生殖生物学研究:Ⅰ,大熊猫发情期血清和尿液中促黄体素... [J], 曾国庆;刘维新
5.大熊猫生殖生物学研究:Ⅰ.大熊猫发情期血清和尿液中促黄体素、孕酮和17β-雌二醇含量的变化 [J], 曾国庆;蒋广泰;杨克勤;刘维新;谢钟;刘农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拯救大熊猫赢得主动,保护大熊猫有了希望──“双控”措施是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最佳选择
拯救大熊猫赢得主动,保护大熊猫有了希望──“双控”措施是
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最佳选择
陈大元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
【年(卷),期】1997(9)1
【摘要】总结了十余年大熊猫生殖轴系垂体促性腺细胞、睾丸、卵巢、精子、卵
子和受精机理以及生殖激素测定经验;分析了大熊猫生殖能力低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提出了“双控”措施,即对雌性大熊猫采用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而对雄性大熊猫,采用了人工采精,精液冷冻保存的方法。
采用“双控”措施的六年里圈养大熊猫空怀明显下降,获双胎7次,单胎9次,出现了大熊猫繁殖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从此宣告拯救圈养大熊
猫已赢得了主动,保护大熊猫有了希望。
【总页数】3页(P31-33)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繁殖
【作者】陈大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838;S865.313
【相关文献】
1.“大熊猫继续生存的最后希望”在“5·12”地震中受到破坏——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环境亟待修复重建 [J], 吴晓民;周灵国;刘晓海;王晓卫;张行勇
2.拯救大熊猫--兼评"大熊猫繁殖中的几个问题"一文 [J], 冯文和;叶志勇;何光昕
3.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让腐植酸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是最佳选择 [J], 中腐协秘书处
4.新时期,大熊猫保护应有新作为——强化大熊猫易地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 [J], 张芯芯
5.保护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拯救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种群的历史回顾 [J], 郑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生殖生理的综述
从小就知道熊猫,活化石、国宝,这些都印在记忆里了。
但如果抛开它是理所应当的存在时,会问也许有一天它会消失吗?放弃了肉的竞争,依靠着少人问津的竹子而活着,不知道这是属于自然中的狡智者还是残喘者?
通过比较可以更了解事物的本质。
熊猫的黑白外衣和斑马的很相似,所以是不是也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呢?单靠比较也不可靠,需要结合分析,松狮虽然长得像,但却与熊猫没什么关系。
对于现在的熊猫,定义为半野生未驯化动物应该比较合适。
毕竟不像犬与人的合作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熊猫是因为数量稀少才被人们保护起来,虽然圈养或半圈养,仍然偏向野生动物。
本文选取了一些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在生殖生理方面与熊猫进行一些比较。
对照动物的体型,食性各不相同,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新鲜的事实。
一、生殖系统解剖
雌性大熊猫的卵巢成双,上有像大脑一样的沟回。
子宫为双角子宫。
对照动物的子宫有双子宫(小家鼠,亚洲象),双角子宫(东北虎,犬),单子宫(短尾猴)。
从下图可以看出,双子宫演变成单子宫的过程。
双子宫/双角子宫动物的产仔数量普遍多于单子宫动物,但是亚洲象是一个例外。
为什么单胎的亚洲象却有双子宫?受精卵附植是否对某侧子宫有偏好?这些问题很遗憾作者还未找到答案。
从小家鼠的高胎产数,高死亡率,到短尾猴的单胎生产,低死亡率,及置于两种类型之间的其他动物,从体型,食物链上的位置,栖息地来看其繁殖方式,都不能不说是他们精心的选择。
如果小家鼠成为单胎动物,以其多天敌,寿命短,种族可能难以延续。
熊猫每胎产仔数少,多为1-2只,像现在这样其自然栖息地迅速减小,食物缺乏,野生大熊猫数量更是不易增加。
子宫演变模式图
双子宫似双子宫的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单子宫
二、性成熟
下表将一些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数值与大熊猫进行比较,其中按体型由小到大排列。
野生动物性成熟年龄性成熟年龄与寿命的比值小家鼠60-80d 70/540(0.13)
短尾猴5y 5/20(0.25)
麋鹿2-3y 2.5/20(0.13)
野牛3y 3/25(0.12)
大熊猫 4.5-7.5y(刘维新) 5.5-6.5y(胡锦矗)6/25 (0.24)
东北虎3-4y 3.5/20(0.18)
狮子2-3y 2.5/16(0.16)
亚洲象10-14y 14/90(0.16)
蓝鲸9y 9/80(0.11)
家养动物
家猫0.5-1y 0.6/15(0.04)
大型犬1y 1/10(0.10)
猪3-6m 0.5/20(0.03)
马1-1.5y 1.25 /30(0.04)
水牛15-20m 1.5/25(0.06)
人类13y 13/80 (0.16)
明显可以看出,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性成熟晚(以寿命为参照)。
野生动物的比值多在0.1-0.2之间,而家养动物都在0.1以下。
从同一科的动物也可以看出,东北虎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比家猫晚。
这可能是因为野外食物获取不易,时刻面临生存竞争,生长发育较慢。
相较家养动物因为的饲养,食物充足,生长发育至性成熟所需体重的时间短。
体型大小可能和性成熟快慢成反比。
也可以用达到性成熟所需体重的快慢来解释。
野生动物中,大熊猫和短尾猴都属于性成熟晚的动物。
作者尚未查清其中的原因,分析可能
为天敌少,食物所含营养不足。
虽然人的数值看起来好像比短尾猴小,但那是因为人的寿命增长的缘故。
对任一种动物疾病的研究都不会及人类的一半多,这或许能够解释人寿命的延长。
三、发情周期
野生动物发情类型发情周期发情期
小家鼠6-10月份多发情
短尾猴9-11月份多发情28d
麋鹿6-8月份多发情17-31d 1d
熊猫3-5月份单发情18-26d 2-5d 东北虎12-2月份多发情,诱导排卵15-30d 5-7d 亚洲象每年发情一次2-3m
家养动物
猪全年多发情19-23d 2-3d 水牛全年多发情21d 1-3d
家养动物的发情周期因人的介入而失去了参考价值。
而野生动物,不论其发情季节是什么,倘若和妊娠期结合,就会发现产仔时期都在春夏季。
此时正是草长羊肥的时节,母亲和新生仔均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资源。
熊猫的发情和妊娠与竹子的生长相一致。
3-8月竹子经历竹笋,抽叶,是熊猫新鲜又富含营养的食物来源。
魏辅文(1994)等人观察到冷箭竹开花后大面积死亡,大熊猫的发情期后延近1个月。
四、妊娠期和怀胎数
野生动物妊娠期怀胎数
小家鼠16-25d 4-8胎
短尾猴168d 1
麋鹿285-293d 1
熊猫3-4m 1-3
东北虎98-112d 2-3
亚洲象20-22m 1
家养动物
猪110-120d 10-12
水牛295-315d 1-2
上述看来,从体型,性成熟,发情周期到妊娠,大熊猫和东北虎的数据比较接近。
虽然食性不同,但其生长发育有相似的进程。
单凭此点推测这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当然武断,作者还未找到更多的资料。
五、发情期和妊娠期激素
因为不同动物间性周期激素的比较很复杂,这里仅描述大熊猫在发情期和妊娠期的激素变
化。
发情期:孟智斌(1984)等人的研究认为大熊猫发情期雌激素水平与其行为相符合,雌激素的高峰代表了排卵时间。
妊娠期:大熊猫的妊娠期之所以差别很大,对此有一个推论。
就是“胚胎延迟着床”。
认为大熊猫胚泡会在子宫中游离较长时间,在子宫内环境适合胚泡发育时才附植,形成胎盘。
此后进入快速发育阶段。
胎盘开始分泌大量孕激素,这是妊娠中期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的原因。
支持这一推论的证据还有熊猫新生仔很小,发育水平极低。
参考文献
1.张和民,王鹏彦。
2003。
大熊猫繁殖研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马建章,金崑。
2003。
虎研究。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陈明勇,吴兆录,董永华,刘德军,陈燕萍,杨士剑。
2006。
中国亚洲象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丁玉华。
2004。
中国麋鹿研究。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5.王峰,王元兴。
2003。
牛羊繁殖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6.李进华。
1999。
野生短尾猴的社会。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7.朱盛侃,陈安国。
1993。
小家鼠生态特性与预测。
北京:科学出版社。
8.赵兴绪。
2007。
猪的繁殖调控。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9.李良玉。
2001。
兽医比较解剖学。
屏东:睿煜出版社。
10.魏辅文,胡锦矗。
1994。
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繁殖研究。
兽类学报,14(4):
2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