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
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术
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术发布:2011年10月24日浏览:17哥特风格以其繁复而缺乏对称的结构、离奇怪诞的雕刻以及扑朔迷离的光影背离了古典建筑所尊崇的简洁明晰、比例得当、均衡对称的原则,而浪漫主义艺术依赖的是感情、直觉、冲动、热情与信仰而非理性,因而建筑艺术中的哥特主义中的哥特主义形成了一致的美学追求。
18世纪中期哥特建筑的复兴偶然,导致哥特趣味复兴的特殊情感与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所激发,它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思想观念、审美旨趣以及文化重心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浪漫主义对原始神秘、奇异荒诞的崇尚,对强烈激情与狂野幻想的膜拜,对自然与上帝的虔诚信仰以及对悲怆人生的宿命情怀在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在与新古典主义对立冲撞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从中世纪文化土壤中汲取无穷力量与灵感。
黑暗的中世纪长久以来作为古典与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他者被表征,而孕育于中世纪的哥特艺术形式则天然秉承了强烈的非古典主义审美旨趣与批判精神。
在建筑上,哥特风格以其繁复而缺乏对称的结构、离奇怪诞的雕刻以及扑朔迷离的光影背离了古典建筑所尊崇的简洁明晰、比例得当、均衡对称的原则。
一、哥特建筑的浪漫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重要的文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对哥特建筑的美学特征与本质都予以了深入的探讨。
歌德曾在《论德意志建筑》一文中以极其浪漫的笔调记录了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带给他的心灵震撼。
这座哥特式教堂“像一株崇高壮观、浓密广覆的上帝之树,拔地而起,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之沙,向着四面八方的国土宣告它的主人——上帝的荣耀”。
这种“上帝之树”的比喻正是浪漫主义所青睐的富有大自然原始神秘性的语言,它在德意志掀起了哥特建筑复兴的强烈激情。
而黑格尔则从哥特建筑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出发,明确将其归入浪漫型艺术。
在《美学》一书中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就建筑而言,浪漫型建筑要求在形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体现精神内容。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述评——以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为例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述评——以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为例张衔春;王旭【摘要】文章系统的介绍了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复古流派,包括发展背景、内容,以及产生原因,并对三种复古思想做了简要分析,从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学术意义等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复古思潮的积极意义,力图消除当下人们对于复兴古典主义存在的偏见,进而结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学科特征阐述复古思潮对当今创作的启示,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07【总页数】3页(P199-201)【关键词】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摄政公园【作者】张衔春;王旭【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自古以来建筑师就热衷于不同形式的建筑创作,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坚固、实用、美观的优秀作品。
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产生了不同的风格,虽然其间有过各种思潮的反复,但是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时代特征。
纵观近现代建筑发展史,复古理论与工业建筑理论以及有机建筑理论作为三大核心理论对于后世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着百家争鸣的建筑创作流派,复古理论异军突起,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这一百年间,占据了建筑创作的半壁江山。
在这一百年里,资产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新生力量由于政治需要,希望能够在各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样式,而不再是被推翻的封建王朝简单的延续,然而建筑上刚刚突破方生未死的转换期,自身文化特质尚不成熟,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所以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古典建筑。
法国的拿破仑为了强调自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神圣权力,建筑上大肆兴用罗马风格,建造出了一大批纪念性建筑,诸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马德莱娜教堂等等。
由此,形成了该历史阶段特有的建筑复古思潮。
建筑复古思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古典复兴;②浪漫主义;③折衷主义;古典复兴,又称为新古典主义,就是在英法德等国家兴起的以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为特征的建筑思潮。
欧洲古典家具浅析——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时期
欧洲古典家具浅析——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时期一、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历程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欧洲古典家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代表,欧洲开始了自由和探索之旅。
家具从简单的“实用”转变为更加贵重的艺术品,创造了各种新的样式、形状和装饰元素,细节变得更加精致。
而在浪漫主义时期,古典家具则在风格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变,快节奏和高度理性的生活得到了更多慢节奏和精神层面的关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古典家具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家具工匠尤其是意大利的工匠开始将家具视为一种艺术品。
他们热衷于探究材料和技术,创造了一些新的样式和形状,家具变得更加华丽和贵重。
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古典家具中,只有几种材料被使用,如采用富丽堂皇、华丽的大理石,以及通过高超的雕刻技巧将木头转化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古典家具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古典家具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大不相同。
这种风格注重的是精神和精神体验。
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古典家具中,追求的是一种宁静、优雅和诗意。
宫廷式的豪华家具过时了,浪漫主义主张更加精致、细腻的风格。
然而,这种折衷主义风格并没有真正地改变欧洲古典家具的精髓,更多的是在家具的细节和样式上进行调整。
四、欧洲古典家具的设计特点欧洲古典家具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造型、材料和装饰上。
造型通常都是精致而优美的,有着一定的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感。
材料主要使用木材、大理石和铁等。
装饰往往采用雕刻和镶嵌等技巧,以及一些代表性的装饰元素和纹样,如花卉和动物。
五、欧洲古典家具的市场价值随着欧洲古典家具的价值日益增加,其市场价值也成为专家关注的热点。
一些珍稀物品的市场价值甚至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大多数普通的古典家具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市场价值。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欧洲古典家具的价值一般是由其保存状况、制作年代、记录和历史价值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六、欧洲古典家具案例分析1.伊丽莎白女王的餐厅椅这把椅子是英国16世纪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为其创造的。
高中美术《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巴洛克美术》17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的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选择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即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巴洛克艺术、17世纪荷兰绘画、法国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加以介绍。
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艺术。
五、重点和难点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艺术流派反映中外艺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这些艺术流派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
文艺思潮或称艺术思潮,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文艺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倾向。
七、讲授新课引入课题教师活动: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聆听,听听是谁的什么作品?什么风格的作品?学生活动:一起回答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巴赫的代表作品《马太受难曲》教师活动:十七世纪西方美术不断地变革创新,除了巴洛克风格流行的还有哪些风格代表?学生回答: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十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鉴赏风格流派的作品第一组/第二组同学巴洛克风格教师活动:播放幻灯欣赏:《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让学生思考: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学生回答:。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第一篇: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案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教学目的: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流派与流派之间做比较。
在比较中,辨别异同,识别风格上的差异。
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17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巴洛克艺术?二、新授:1、通过课件了解文艺复兴后的社会现状。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
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引导学生鉴赏:贝尔尼尼的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和鲁本斯的绘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各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
建筑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在绘画中强调光线。
戏剧性、豪华、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
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
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
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
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
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
指名说说委拉斯凯兹《宫女》的特色。
3、“荷兰小画派”:著名的“荷兰小画派”: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霍达。
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从结构主义解读《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成就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李立华万传菲赵菲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从结构主义解读《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成就结构主义是20世纪最常使用分析文学、语言及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从广义来说,结构主义试图探究一个文化意义,它是透过什么样的结构被表达出来。
首先强调整体性,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
正如霍克斯所说:“在任何情境里、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所以,结构主义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很好的解释整体和部分。
其次结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强调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索绪尔对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索绪尔认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同样可以应用于分析美术作品。
穆卡洛夫斯基认为,“一部艺术品就是一个审美结构,也是一个符号,它沟通了艺术家与观众间的交流。
艺术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表示一个特定意义,而且要把感知者的注意力吸引在作品意义产生的整个过程。
”①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的整体性与共时性特征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结构分析。
纵观中国美术史的辉煌作品,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算得上是一幅不朽的人物画作品。
它以时间为顺序把全卷分为五段,每段以屏风作间隔,通过对46个形象各异的人物进行刻画,把南唐后主李煜猜忌的中书侍郎韩熙载,特派大画家顾闳中到韩府侦察虚实,归来所画韩府中夜宴时赏乐、观舞、休息、听笛和演奏及谈笑风生的场面描绘的栩栩如生。
其色彩稳重,运笔熟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贵族阶级真实确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
下面我们从整体性与共时性两个方面对这幅画进行结构分析。
一、运用结构主义整体性特征对作品进行分析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入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也就是说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新古典主义到浪漫
强调情感抒发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 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 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 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 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 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 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 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 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 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希奥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 希奥岛,并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 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 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 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 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 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 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
马赛曲
马赛曲
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一位象征 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 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她那 张开的羽翼,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 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两 腿大步向前迈进,更加强了浮雕形象的前进感。 马赛曲 女神占据整个浮雕的上半部,正从人们头顶上疾 驰而过。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 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 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 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 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 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 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 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 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 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 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
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变化规律
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变化规律一、引言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是艺术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代表了人类对艺术和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在这两个时期,艺术风格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这些变化及其规律。
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起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是重新审视和赞美人类理性和人文精神。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倡导人文主义,强调对人类情感和内在世界的探索。
他们的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展现了人类在现实中的情感和理想化的美。
三、浪漫主义:情感的解放浪漫主义在19世纪初盛行,标志着情感和想象力的解放。
艺术家们不再受传统束缚,而是追求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们通过描绘自然、历史和神话来传达对世界的新理解。
例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特纳的《暴风雪中的汽船》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它们充满激情和想象力,表达了对人类和自然的崇高敬畏。
四、变化规律:从理性到情感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从理性到情感的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强调秩序、平衡和理想化,追求对人类本质的客观描绘。
而浪漫主义艺术家则更关注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通过作品表达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五、结论:艺术风格的演变与人类精神的发展艺术风格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代表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认识的两个阶段:一个是理性主导的阶段,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理解;一个是情感主导的阶段,强调对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种变化规律反映了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不断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六、结论的启示理解这种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启示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寻找和表达个性和情感的独特方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理解和欣赏艺术时,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七、展望未来未来的艺术风格将会如何发展?虽然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期待它将继续反映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和追求。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在《我们能跨越结构主义吗》一文中,我谈了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和认识论上的贡献,对文艺批评理论的贡献,以及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
针对的是国内跟这西方的自我修正后面跑,以为这样就先进不落伍了。
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最先进的装备经常也是可靠性最差和最难掌握,而且再先进的武器,如果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其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完全无用的摆设。
西方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也大同小异,再先进的原理性和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便只能是把概念当文字摆设。
再有就是,先进并不等于适用,所以才没有人在经典物理学的使用范围使用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人用手机来缝衣服,尽管它比针要先进得多。
下面我就以具体的分析案例展示一下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在艺术作品分析中的适用性。
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从文学作品分析开始的,因此简单说明一下其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使用。
我是在读法国文学的时候接触到这种方法和具体分析案例的,我的一个老师在讲到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时候,把小说分成描写(description)和叙事(narration)两部分,描写部分主要用符号学进行语义解码(decode),叙事部分主要对叙事结构类型的归纳(结构主义方法)。
比如,爱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归纳为爱情障碍与障碍消失,常见的障碍类型有:父母障碍、误解障碍、信仰障碍、种族障碍、道德障碍、世仇障碍、门第障碍、伤残障碍、舆论障碍、监禁障碍,等等。
从创作上看,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便是设置与克服障碍的过程,障碍越大故事越感人;从道德上看,则是善的超越,障碍越大越难超越则心灵越善。
侦探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的假象迷惑,一旦真相暴露,故事便结束。
警匪、武打、战争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升级的危险、冲突和死伤,对抗实力与过程是故事的要点,一旦对抗结束,故事便结束。
美术属于空间艺术,因此不可能有文学故事那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叙事结构,但是可以有在空间展开的场景结构,这种场景结构相当于文学故事中一个情节的定格,西方文艺复兴传统的绘画便是典型的情节定格式的场景绘画,因此,也可以采用结构主义分析,但是要变通一下。
浅谈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作品
浅谈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作品一、解构主义建筑的提出上个世纪中期的法国,形成了一股结构主义的潮流,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
到了1967,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作为法国的另一种哲学思潮出现了,他的美学是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出于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的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
70年代,西方不少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建筑实践。
于是,解构建筑产生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德里达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要控制经济。
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三、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品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利伯斯金,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特等人。
其中丹尼尔·利伯斯金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解构主义建筑做出了更多的诠释,下面就对其成名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进行分析。
犹太人博物馆是附属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的增建部分,在1989年的设计竞赛中由利伯斯金拿下,1992年11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工,1999年1月向公众开放。
建筑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
利伯斯金的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场地,冲破了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犹太民族在这里被断裂的历史。
工程1992年动工,在建造过程中,遭受连续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不过,“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被清楚界定的“流派”,虽然通常大家会将索绪尔的作品当作一个起点。
结构主义最好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
就如同任何一种文化运动一样,结构主义的影响与发展是很复杂的。
广义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
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ofsignification )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
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比如说,人类学与民族志学家李维史陀(ClaudeLevi-Strauss )这位早期著名的结构主义实践者,就分析了包括神话学、宗族以及食物准备这些文化现象。
在文学领域,结构主义者能将一个故事中各元素的潜在关系(也就是结构)揭露出来。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城故事》和《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关联性。
尽管这两出戏剧发生于不同的时间与地点,一个结构主义者会说它们是同一个故事,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
在这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坠入爱河(或者可以说是+LOVE ),然而他们的家族彼此仇恨对方(-LOVE ),这个冲突最后经由他们两人的死而获得了解决。
现在如果有另外一个故事是两个彼此友好的家庭(+LOVE )为他们的小孩安排了一场婚事,然而他们的子女彼此仇恨对方(-LOVE ),而最后这场冲突的解决办法是两个子女用自杀来逃避这场婚事。
一个结构主义者会说后面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倒置”,因为爱情价值以及两对团体的关系刚好是颠倒过来的。
总言,结构主义者能从一个故事中将其所代表的“意义”揭露出来,而非找出作者的意图。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书籍结构主义的出现,帮助人们从生活中混乱的表象中,揭露隐藏其中的完整结构,但亦因此一简约化的结果,造成结构主义把“文本”作了过多的解读,而让学者创造出许多并不存在的意义与结构。
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构造艺术手法的解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构造艺术手法的解析论文关键词:文艺复兴;油画构造;艺术手法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
一、具象绘画发展促成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形成广义而言,具象绘画的历史背景由来已久。
具象绘画是写实绘画发展、延伸后对于平面的、有具体形象为特征的绘画形态。
这是一个大的范畴。
但是究其起源,绘画却是起功能性作用的。
而能起到功能性作用的手段就是其写实。
于是,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它又被认为是对自然的忠实的描写,是对自然现实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艺术。
作为在西方艺术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具象绘画,其主要理论来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画家和雕塑家“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
但亚里士多德并不主张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两种不同的原则,后来成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理论来源。
在文艺复兴之后,绘画真正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
具象绘画逐渐走向成熟,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印象派产生之前,具象绘画在再现外部世界的真实性方面已经达到了叹为观止的程度。
人们在欣赏大量的具象绘画时,会被那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和完美的题材与情节性所折服。
二、典型情节与典型形象的概论(一)典型情节概述叙事性文艺作品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
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外国文学框架式结构
外国文学框架式结构
引言:外国文学框架式结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部分:古希腊文学的框架式结构
1. 古希腊戏剧的三一结构:序幕、主体和结局
2. 希腊史诗中的环状结构:如《奥德赛》的回家之旅
第二部分:中世纪文学的框架式结构
1. 古代印度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嵌套结构
2. 欧洲中世纪骑士小说的循环结构:如《亚瑟王传说》中的圆桌骑士故事
第三部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框架式结构
1. 《加冕诗篇》中的诗歌对话结构
2. 莎士比亚戏剧的五幕结构:序言、起承转合和结尾
第四部分:现代文学的框架式结构
1.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的七代人物传承结构
2. 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的城市构建结构
3. 约瑟夫·庞德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回忆与现实交错结构
结论:外国文学框架式结构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外国文学中的框架式结构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作者对故事结构的精心设计和思考。
从古希腊到现代文学,框架式结构在不同
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故事、传达主题。
随着文学发展的不断壮大,框架式结构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颖且有趣的框架式结构出现,为读者带来更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结构主义视角下全新解读《麦琪的礼物》
结构主义视角下全新解读《麦琪的礼物》[摘要]从文学批评的结构主义观点出发,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并研究了这篇小说的人物角色的构成与小说的深层结构,不仅使读者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而且也对真爱的理解也有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结构主义;《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文本结构一、结构主义理论与《麦琪的礼物》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结构主义者的最终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
它也表明了结构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语言——即系统——是一种自主的、内在化的、自我满足的体系,它不与外界的实体的事物发生关系。
结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其次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共时性和整体观和系统性是相一致的,因此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整体观和系统观的必然延伸[1]P76-77。
本文正是运用结构主义理论和“语义结构”来分析《麦琪的礼物》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具体的意义解读。
欧·亨利的小说匠心独运,别致新颖,其创作手法风靡世界文坛。
其作品通常都是为了反映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揭示美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2]P62。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巅峰之作。
麦琪,是圣子耶稣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可珍贵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圣诞礼物。
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位妻子为了给丈夫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卖掉了一头秀发。
可是无巧不成书,丈夫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梳子。
小夫妻互赠圣诞礼物,结果真相大白,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真爱。
举例分析文学流派是如何形成的
举例分析文学流派是如何形成的文学流派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它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几个典型的文学流派,探讨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个例子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反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理性、功利和机械化思维,并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由。
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人们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带来的剧变感到不安和迷茫。
在这个时期,诗人如威尔斯、布莱克和贝林斯等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传统、超自然和个人情感的强烈追求,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流派。
第二个例子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流派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它强调真实性、客观性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流派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变革和运动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变化,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突出。
作家如狄更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通过他们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麻烦和不公,并试图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形成了现实主义流派。
第三个例子是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它追求超越现实,探索潜意识和梦境。
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当时社会、政治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人们对现实的绝望和恐惧导致了超现实主义的出现。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如达利和布勒东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非理性和梦幻世界的追求,从而形成了超现实主义流派。
这些例子表明,文学流派的形成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的关注,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流派。
同时,流派的形成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多样性。
不同的流派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出现,它们通过对真实和幻想、理性和情感、社会和个体等问题的不同关注和处理方式,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文学流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其背后涉及了众多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因素。
高中文学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概括
高中文学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概括高中文学: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概述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是人类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潮流。
本文将概述高中阶段学习文学时的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分析两者的特点和影响。
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5至17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
它标志着对中世纪僵化的观念和体制的全面反叛。
文艺复兴强调个人的自由、人文主义和人类本质的尊严。
1.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
它倡导通过研究人类的语言、文化、历史和哲学来实现全面的人类发展。
人文主义的影响可见于建筑、绘画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2. 人性的尊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强调人的自由和价值。
他们摒弃了中世纪的冥顽不化和宗教教条主义,探索人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这种思想在歌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 返璞归真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追求真实和真实感。
他们采用透视、人体解剖等技巧,创造出了更加真实的作品,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至19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它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的核心是情感和个人主义。
1. 情感与想象力浪漫主义的作家追求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通过刻画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如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德游记》和雪莱的《奥德赛》都是对情感世界的深入探索。
2. 对自然的崇拜浪漫主义者倾向于将自然界视为神圣和灵性的源泉。
他们赞美自然的美丽和力量,通过描绘风景和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法斯特》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3. 个人主义与超越现实浪漫主义的作品通常描绘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
作家们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自由,对现实社会的局限感到失望,并希望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来超越现实的束缚。
如雪莱的《忒丽西图斯》和柯勒律治的《快乐的维多利亚》。
三、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的联系和影响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联系和相似点。
结构主义分析文本(以《巴黎圣母院》为例)
结构主义解读《巴黎圣母院》摘要:结构主义作为西方文艺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分析文本,引领读者走进文本世界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但又不单纯地侧重文本的外在形式研究。
它将文本的外部结构和文化内涵联系在一起,革新了文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文学的价值。
而《巴黎圣母院》作为艺术成就极高的世界文学名著,它里面的文本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用结构主义来解读世界名著,会让我们在解读中对其有立体化的感知,也从更深层含义去理解它,有利于文本在读者群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关键词:西方结构主义,雨果,巴黎圣母院,解读文本正文:一,文本的叙事结构(即表层结构)A.J.格雷马斯在《叙事语法:单元和层次》中,将叙事文本划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他认为在“表层/深层”语言结构之下,还有“表层/深层”两个叙事结构。
作为早期叙事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假设“话语是一个足够长的大句子”,它是故事的表层叙述逻辑,也就是说,文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给读者,让读者产生了什么样的直观感受。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31年所作,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
故事以狂欢节开始,引出了格兰古瓦这个人物。
这个人物是圣迹剧的剧作家,沉醉于自己的才华中。
而在这一天,他的圣迹剧即将上演。
但是红衣教主的出现让观众们的眼光集中在他身上而忽略了圣迹剧,他同时因为提前让演员上演圣迹剧而受到责备,狼狈地逃走了。
随后又引出了卡西莫多这个人物。
他有着法国最丑陋的模样,又是聋子,不会说话,受尽了人们的嘲笑,还被选为了“丑大王”上街游行。
可单纯的卡西莫多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侮辱,竟然还自得其乐地坐在所谓的“王座”上,他还以为自己第一次受到了尊重和爱戴。
随着格兰古瓦的足迹到了河滩广场,他遇到了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爱斯梅拉达的舞姿和绝世的美貌深深吸引了他。
随之他一直跟着爱斯梅拉达,并且在她被克洛德掳走时想要救助,但无济于事。
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运动
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运动背景音乐:《如果》纯音乐钢琴文|泉涌君各位书友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这本书一共8个章节,一个间奏篇,一篇结束语,可以每天读两章,早读1章,晚读1章。
建议今日晚读读完第二章,第37页至68页。
上一章我们读到欧洲文明由三个元素相互连结而初具雏形,这个奇怪的混合体实际上延续了一千多年,这个时期我们称为“中世纪”。
时至公元1400年,从文艺复兴开始,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了。
近代欧洲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发端,文艺复兴被描述为古希腊罗马学术的再发现。
其意义在于“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神学,而是有许多学者,主要是在教会体系之外,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拟造。
”至此,欧洲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蒙下步入一个思想奔放的时代。
01 文艺复兴的古典主张文艺复兴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他们承认宗教存在的必要性,只不过世界上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应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
随着文艺复兴到来,欧洲社会开始其世俗化过程。
在世俗化的社会里,宗教宰制思想的作用大大削弱,欧洲的思想变得大胆开阔、天马行空。
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古希腊和罗马年代称为古典时代,何为“古典”?古典就意味臻于完美的巅峰。
他们相信,古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成就一直无人超越,未来也无可超越。
可惜的是之后人类逐渐偏离了正道,就此失去了宝贵的遗产,所以要重新拾回这些经典,是古典文艺“复活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还讲历史划分为—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反对用耶稣诞辰纪年,撇清时间和基督教的关系,这也是世俗化的表现。
02 三件雕塑作品投射三个时代风貌上文说道文艺复兴时期将历史划分为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
作者用三件雕塑作品集中展现不同时代的风貌。
第一尊是古希腊艺术家普拉克西特列斯雕的赫尔墨斯,雕塑为裸体,展现了丰富的力与美,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第二件雕塑是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教堂大门上的人物画,刻画了上帝在斥责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二人为自己裸露的身体感到羞愧,这是基督教义的具体展现,即身体是邪恶的,是罪恶的根源;第三件雕塑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像,大卫展示了完美人类形貌,重新对裸体之美进行展现,表明人类是尊贵、高尚和美的化身。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商业气息的流露 打击了新建筑探索: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是折
Image 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对新建筑运动打击沉重。
占领建筑教育领域:1816年巴黎美术学院成立 (以路易十四时期的皇家艺术学院为班底), 对欧美传播折衷主义的创作观念。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慕尼黑雕塑美术馆(Glyptothek)
No 地点:Munich,德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16—1834年 设计者:Leo von Klenze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木、铸铁及拱顶结构 风格: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主要特征:建筑围绕中庭而建,雕塑陈列室依靠墙面上部的高窗采 光,屋顶为拱顶。雕塑美术馆的立面采用古罗马神殿的正立面(7开间 罗马爱奥尼克式)与实墙面对比的形式,据说灵感来自雅典卫城上的
1780:1776年美国成立。
1820、1830:182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
1850: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伦敦)。
1880:1870-1900年欧美主要国家生产力突飞猛进。
1900:世纪之交
1920: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一、古典复兴 CLASSICAL REVIVAL
Image 提翁神庙的柱式。在规模上,大英博物馆与柏林皇家美术馆相仿。现存建筑中
的直径为42m的铸铁结构的穹顶,是在1854年以后建造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对 建筑结构材料的影响。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No Image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No
Image
不列颠博物馆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
大剧院是1773~1780年
Image建筑师维托·路易设计建 造的一座古典样式的剧场。 剧场长47米、高19米、 宽88米,正面12根柯林 斯式圆柱颇似希腊神殿前 的圆柱,柱子的上半部雕 刻着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女 神、诗词等。而内部华丽 的大阶梯,则是仿自巴黎 建筑复古思潮浪漫主义折中主义的加尼叶歌剧院。
结构主义案例
结构主义案例结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人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提出的一种文化人类学理论,它认为人类文化是一个结构,需要通过对文化符号和象征的研究来理解和解释它们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和角度探讨结构主义的应用案例。
语言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也是结构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意义,人们通过研究这些关系和组合来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学者费迪南德·德·索西尼(Ferdinand de Saussure)是最早提出语言是一个结构的概念的人。
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语音和语义。
语音是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而语义则是语言的内部意思。
瑞士学者Louis Hjelmslev运用的基于莱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将所有的符号可以分类成两类:内涵和表现形式。
内涵是符号所表达的概念或意义,表现形式是符号的语法结构、音位、形象等。
这种分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符号的结构和意义。
文学结构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使用。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它包括多个元素:主题、情节、人物等。
分离元素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彼此间的联系产生了作品的整体。
巴特还介绍了文学中的符号学概念,将符号分为两类:语言符号和修辞符号。
语言符号是一种标志,用一种符号代表另一种符号,而修辞符号包含更多的象征和隐喻意义,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建筑建筑是一种结构主义思想应用广泛的领域之一。
建筑师奥古斯特·班(Auguste Perret)和勒·柯布西耶都是使用这种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班强调重要的是结构,并且建筑的结构元素应该以自然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勒·柯布西耶强调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结构性,他在设计时把建筑的功能和结构视为一体,使建筑更加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在《我们能跨越结构主义吗》一文中,我谈了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和认识论上的贡献,对文艺批评理论的贡献,以及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
针对的是国内跟这西方的自我修正后面跑,以为这样就先进不落伍了。
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最先进的装备经常也是可靠性最差和最难掌握,而且再先进的武器,如果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其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完全无用的摆设。
西方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也大同小异,再先进的原理性和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便只能是把概念当文字摆设。
再有就是,先进并不等于适用,所以才没有人在经典物理学的使用范围使用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人用手机来缝衣服,尽管它比针要先进得多。
下面我就以具体的分析案例展示一下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在艺术作品分析中的适用性。
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从文学作品分析开始的,因此简单说明一下其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使用。
我是在读法国文学的时候接触到这种方法和具体分析案例的,我的一个老师在讲到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时候,把小说分成描写(description)和叙事(narration)两部分,描写部分主要用符号学进行语义解码(decode),叙事部分主要对叙事结构类型的归纳(结构主义方法)。
比如,爱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归纳为爱情障碍与障碍消失,常见的障碍类型有:父母障碍、误解障碍、信仰障碍、种族障碍、道德障碍、世仇障碍、门第障碍、伤残障碍、舆论障碍、监禁障碍,等等。
从创作上看,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便是设置与克服障碍的过程,障碍越大故事越感人;从道德上看,则是善的超越,障碍越大越难超越则心灵越善。
侦探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的假象迷惑,一旦真相暴露,故事便结束。
警匪、武打、战争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升级的危险、冲突和死伤,对抗实力与过程是故事的要点,一旦对抗结束,故事便结束。
美术属于空间艺术,因此不可能有文学故事那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叙事结构,但是可以有在空间展开的场景结构,这种场景结构相当于文学故事中一个情节的定格,西方文艺复兴传统的绘画便是典型的情节定格式的场景绘画,因此,也可以采用结构主义分析,但是要变通一下。
以下是我做的几个分析案例。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一、艺复兴时期作品的场景构成1、地平线通常在画面1/2(中央)以上,使场景呈轻微俯视结构(不是鸟瞰),或者人物背后是渐高的山地,山地尽头止于画面1/2处以上,再往上是多云的天空,使画面空间的总体结构形成人物肖像+舞台布景式的风景背景的关系,使人物身后风景成为人物存在的―地点状语‖,达。
芬奇的《蒙娜丽萨》人物肖像后面的风景甚至就像挂在墙上的风景地图或舞台幕布,但多数作品没有这么极端,不认真分析还是不会认为风景与人物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舞台布景。
2、人物背后的物体(如林、窗、廊、拱、洞)通常都向远景开启,包括《最后的晚餐》基督。
耶酥背后的窗子,体现形成三段论式或三位一体的景深结构,这种三段论式的景深结构,在西方戏剧中便是舞台(近=人物的活动空间)+ 道具(中)+天幕(远)的场景结构。
这种舞台被称为―画框式的舞台‖反过来也证明了西方画框中的画面是一个缩小凝固的舞台,因此其中人物动作的表情、动态的表演性即戏剧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后来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幻灯片内框、照相机取景框、和画家选景用的手比框,都是―画框‖也延续。
3、物象的形色(特别是树的色彩)不体现四季变化和早午晚差异,加上宗教与神话主题,说明画面中的风景是没有四季变化的伊甸园,而非有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体现的是复乐园思想:基督教认为人的欲望导致人被逐出乐园,从此开始经受洪水、战争、疾病、严冬和酷暑的折磨。
因此,没有四季变化,就是没有严冬和酷暑的伊甸园。
4、艺术家选择精确描绘建筑物上密集的平行线和地砖拼缝,显示他们出对透视线的痴迷,充分说明透视在当时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节附图:图1:裸女照镜(1515) 62x79cm,板油彩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30 - 1516 年Kunsthistorisches Museum,Wien 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提要:1、地平线通常在画面1/2(中央)以上。
2、人物背后的物体(如林、窗、廊、拱、洞)通常都向远景开启。
图2:巴那斯山(约1495 – 1497)159x192cm , 布蛋彩安德烈亚•曼泰尼亚(Andrea Mantegna, 约1430 - 1506)巴黎卢浮宫(The Louvre,Paris)提要:物象的形色(特别是树的色彩)不体现四季变化和早午晚差异,加上宗教与神话主题,说明画面中的风景是没有四季变化的伊甸园,而非有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体现的是复乐园思想。
图3:诽谤(1490,局部)62x91cm ,板蛋彩,山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45 - 1510)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Uffizi,Florence)提要:艺术家选择精确描绘建筑物上密集的平行线,显示他们出对透视线的痴迷,和导致这种痴迷的艺术价值观。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二、巴洛克风格作品场景构成1、近景人物+中景道具+远景天幕的全景化场景结构消失,中、远景形成独立的风景画,近景形成独立的人物画,绝对不是风景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而是风景和人物同时从风景+人物画的面结构中独立出来,同时风景不再是伊甸园,而是―大自然‖,地平线通常在画面1/2(中央)以下。
2、带外景的人物画通常是为了满足事件或情节的空间需求,因此比文艺复兴作品的空间局促,从林、窗、廊、拱、洞等露出远景的情况非常少见。
画面整体气氛动荡、阴暗、诡秘,失去了文艺复兴伊甸园式的宁静和安详。
3、处于画面高点的经常是武器、和武士,女人则处于低点,形成男性主导,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就是这种。
在这种男性主导的画面中,女性的身躯也呈现出粗壮的男性化特征。
4、明暗对比强烈到对抗的程度,光线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柔和的天光,这种明暗对抗符合男性主导的画面。
所有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巴洛克风格的基本特征,与宗教主题代表的信仰征服与冲突、战争和武力主题代表的肉体冲突与征服共同构成了诡秘强悍的视觉―宏大叙事‖,而这也正式巴洛克诗歌的特点。
本节附图图1:圣马太的感召(约1598 - 1601 )322x340cm ,布油彩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3 - 1610 )罗马法国人圣路易教堂孔塔雷利祈祷处(Cappella Contarelli,San Luigi dei Francesi,Roma)提要:1、文艺复兴时的近景人物+中景道具+远景天幕的全景化场景结构消失,风景和人物同时从风景+人物的画面结构中独立出来。
2、明暗对比强烈到对抗的程度,光线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柔和的天光,这种明暗对抗符合男性主导的画面。
图2:麦田(1670 )100x130.2cm,布油彩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 ,约1628 - 1682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 )提要:1、文艺复兴时的近景人物+中景道具+远景天幕的全景化场景结构消失,中、远景形成独立的风景画,近景形成独立的人物画。
2、风景不再是伊甸园,而是―大自然‖,地平线通常在画面1/2(中央)以下。
图3:诱拐(1620 – 1621,局部)239x193cm ,布油彩圭多•雷尼(Guido Reni,1575 - 1642 )巴黎卢浮宫(The Louvre,Paris)提要:在巴洛克绘画中,画面高点的经常是武器和武士,女人则处于低点。
同时女体明显地男性化,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就是这两种特征的代表作。
雷尼《诱拐》,女性处于高位,这是罗可可绘画的特点,但与罗可可的男人女性化相反,《诱拐》的女体是巴洛克式的男性化。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三、罗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场景构成1、与巴洛克的男性化相反,罗可可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巴洛克风格中的女人和装饰都是男人般粗壮,罗可可中的男人和装饰都是女人般的纤细。
2、与巴洛克男人(及武器)在画面高位+女人在画面地位的结构相反,罗可可通常是女人在画面高位+男人在画面低位。
3、与巴洛克强烈的明暗对抗相反,罗可可的明暗对比是柔弱和温情的,符合这种风格的女性化特征。
在人物刻画上,用冷暖对比取代明暗对比,以体现肤色的红润,男人的肤色与女人一样红润。
4、与巴洛克严肃、宏大的宗教与战争场面相反,罗可可多为轻松、欢快、懒散、微不足道的生活场景。
(对于中国人来说,巴洛克与罗可可的差异,可以用唐诗和宋词的差异,特别是李白和柳永的差异,来把握)5、新古典主义场景构成:大卫和安格尔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用古希腊——文艺复兴式的静穆甚至呆滞,同时否定了巴洛克与罗可可的夸张的戏剧性动态和表情,人物的肤色也回到文艺复兴时的―固有色‖。
男性和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回到巴洛克的粗壮,男性与武器占据画面高点的情况也再次出现。
6、浪漫主义场景构成。
席里科和德拉克洛瓦代表的浪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巴洛克风格。
其他特征可参考拙文《抽象艺术:从西方到中国》中对德拉克洛瓦的分析。
本节附图图1:求爱(1731,局部)71x91cm ,布油彩让- 弗朗索瓦•德•特鲁瓦(Jean - Francois de Troy, 1679 -1752) 柏林莎洛顿伯革城(Charlottenburg,Berlin)提要:与巴洛克的男性化相反,罗可可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
作品中的男人面孔完全就是两个双胞胎一样的女人的侧面像。
男人手和动作完全女性化了。
男人服装也有大量的花饰。
图2:秋千(约1767,局部)81x65cm, 布油彩让- 奥诺雷•弗拉贡纳尔(Jean - Honore Fragonard ,1732 - 1806)伦敦华莱士收藏馆(The Wallace Collection,London)提要:与巴洛克男人(及武器)在画面高位+女人在画面地位的结构相反,罗可可通常是女人在画面高位+男人在画面低位。
图3: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330x425cm,布油彩雅克- 路易•大卫(Jacques - Louis David,1748 – 1825)巴黎卢浮宫(The Louver,Paris)提要:在法国新古典主义作品中,男性和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回到巴洛克的粗壮,男性与武器占据画面高点的情况也再次出现。
除了《荷拉斯兄弟之誓》,大卫的《被维纳斯解除武装的战神马尔斯》也属于这类。
图4:土耳其浴室(1862,局部)直径110cm ,布油彩奥古斯特- 多米尼安•安格尔(Jean - Auguste - Dominique Ingres 1780- 1867)巴黎卢浮宫(The Louver,Paris)提要:新古典主义场景构成:大卫和安格尔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用古希腊——文艺复兴式的静穆甚至呆滞,同时否定了巴洛克与罗可可的夸张的戏剧性动态和表情,人物的肤色也回到文艺复兴时的―固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