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标定技术规范
汽车检测标准-整车标准

GB14023-2000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发动机 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 方法 72/245/EEC 无线电骚扰 ECER10 关于就无线电干扰抑制方面批准车 辆的统一规定 **GB/T18387-2001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 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 9kHz ~30MHz
3
客车结构
0324 0512
GB13094-199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18986-2003 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ECER36 ,ECER52 客车结构 ECE R107,2001/85/EC 客车结构 **GB/T17578-1998 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 定
4 燃油系统及排气管
汽车重量(质量)
5
参数
0324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0324
GB/T12674-1990 汽车质量 (重量) 参数测定 方法
6 汽车重心高度 0324
GB/T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7 最小转弯直径 0324
GB/T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 法
8 技术状况行驶检查
GB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 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78/317/EEC 除霜除雾
GB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 试验方法 77/649/EEC 前方视野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085-1994 汽车风玻璃刮水器、 洗涤器的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78/317/EEC 刮水器、洗涤器
15
油耗 0324
汽车工装标定

汽车工装标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汽车工装标定是指根据汽车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对汽车部件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的过程。
汽车工装标定对于保证汽车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工装标定的定义、步骤和意义,以及如何实施汽车工装标定。
一、汽车工装标定的定义汽车工装标定是指对汽车生产中使用的工装进行调整、校准和测试的过程。
工装是生产线上用来保持零件位置和形状的装置,对于汽车来说,工装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工装标定是确保生产线上工装合理、精准运作的重要手段。
1. 工装设计分析:对现有的汽车工装进行分析,包括结构、尺寸、固定方式等。
根据工装的设计要求和汽车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标定标准和目标。
2. 测量检测:使用测量仪器对工装进行精确测量,检测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平行度等参数,确认工装是否符合要求。
3. 调整校准:根据测量结果,对工装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工装的精度和稳定性,使其达到要求的标准。
4. 验证测试:对调整后的工装进行验证测试,检测其性能和稳定性,以确认工装标定的效果。
5. 记录报告:记录工装标定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标定报告,保留相关数据和信息,作为生产质量管理的参考依据。
1. 提高生产质量:通过汽车工装标定,可以保证汽车部件的位置和形状的精确度,提高汽车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2.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汽车工装可以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和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线的流畅度。
3. 降低生产成本:汽车工装标定可以减少因误差导致的废品率和返工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4. 保证安全性:合理标定的工装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生产事故和安全隐患。
1. 确定标定标准和目标:根据汽车生产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确定工装标定的目标和要求。
2. 采用专业仪器和工具: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校准工具,进行工装的精确测量和调整。
3. 定期检验和维护:定期对工装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与判定标准

QBJW 001-0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与判定标准发布日期: 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工厂Plant更改记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规范整车产品出厂质量检验项目、标准和检验方式,为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提供依据,保障出厂整车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工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特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生产企业整车装配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和整车出厂质量检验。
2.引用文件QBJW 201-01《汽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标准》。
QBJW 202-01《汽车产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
GFJW 901-01《汽车产品故障分类标准及故障汇编》。
GFJW 902-01《汽车产品缺陷分级标准及缺陷汇编》。
GFJW 903-01《汽车产品装调质量特性检验方法》。
3.术语与定义缺陷:不符合要求。
故障:指零部件或总成完全或部分失去了工作能力。
合格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关键质量特性:GB7258标准和其它国家强制执行标准要求的质量技术要求。
重要质量特性:GB7258标准未包含,但对汽车产品功性能和可靠性有影响的质量特性。
一般质量特性:关键和重要质量特性之外,企业内部在质量检验过程和市场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识别的质量特性。
4.标准内容4.1质量检验标准4.1.1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标准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标准执行QBJW 201-01《汽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标准》。
4.1.2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执行QBJW 202-01《汽车产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
4.1.3一般质量特性检验标准关键和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中未涉及的检验项目,由质量部门在相关的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中补充完善。
4.2建立质量检验流程由质量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汽车产品生产制造工艺布局和产品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检验流程。
4.3出厂产品质量检验4.3.1编制出厂产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检验记录卡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检验记录卡(或流程卡)由质量部门依据本标准编制,其检验项目应包含QBJW 201-01《汽车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标准》和QBJW 202-01《汽车产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标准》中涉及企业生产的所有车型相应的出厂检验项目;质量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
发动机的整车标定

发动机的整车标定
发动机的整车标定是指对整个汽车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标定的过程包括调整发动机的燃油喷射量、点火时机、气缸压力和进、排气系统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整车标定的目的是使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够提供最佳的性能。
通过标定,可以确保发动机在各种负载和转速下都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保持较低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水平。
整车标定一般由汽车制造商或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执行。
标定过程通常涉及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数据记录工具来监测发动机的性能和参数,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整车标定通常是在研发和制造阶段完成的,以确保车辆在交付给客户之前达到最佳的性能。
然而,一些车主或改装爱好者也可能进行自行标定来优化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这种情况下,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使用适当的工具。
总之,整车标定是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提供最佳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标定,可以优化发动机的参数,使其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运行平稳、高效。
(完整版)整车标定技术规范

整车EMS系统标定验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EMS 系统标定评价条件、验收项目、验收方法、验收标准和验收评价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除混合动力、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外其他装有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所有福田汽车的标定数据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352.3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4762 重型汽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7691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及简易工况法)HJ 437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发动机管理系统,或称发动机电控系统。
3.2 冷机起动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后,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机油温度温差小于2 ℃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3.3 热机起动经过一段时间油门操作或驾驶运转后,冷却液温度高于70 ℃或达到热平衡的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3.4 起动时间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的EMS对于起动时间分别规定如下:对于压燃式发动机:起动机接通后,发动机能自行运转期间,转速从到目标怠速的时间;——对于点燃式发动机:从蓄电池电压开始下降发动机转速达到500 rpm 的时间。
3.5 怠速超调怠速时发动机转速无规律的随机变化超过目标转速± 30 rpm 或具有发散性的偏离目标怠速。
3.6 怠速波动怠速转速反复偏离目标转速。
涉及整车标志、外廓及后悬的规定

涉及整车标志、外廓及后悬的规定1.1 整车标志1.1.1 机动车在车身前部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商标或厂标。
1.1.2 机动车应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产品标牌,该标牌的固定、位置及型式应符合GB/T 18411的规定;如采用标签标示,则标签应符合GB/T 25978规定的标签一般性能、防篡改性能及防伪性能要求。
改装车应同时具有改装后的整车产品标牌及改装前的整车(或底盘)产品标牌。
机动车均应在产品标牌上标明品牌、整车型号、制造年月、生产厂名及制造国,各类机动车产品标牌应标明的其他项目见表 1。
产品标牌上标明的内容应规范、清晰耐久且易于识别,项目名称均应有中文名称。
各类机动车产品标牌应补充标明的项目1.1.3 汽车、摩托车、半挂车和中置轴挂车应具有唯一的车辆识别代号,其内容和构成应符合GB 16735的规定;应至少有一个车辆识别代号打刻在车架(无车架的机动车为车身主要承载且不能拆卸的部件)能防止锈蚀、磨损的部位上。
乘用车的车辆识别代号应打刻在发动机舱内能防止替换的车辆结构件上,或打刻在车门立柱上,如受结构限制没有打刻空间时也可打刻在右侧除后备箱(后行李区)外的车辆其他结构件上;其他汽车、半挂车和中置轴挂车的车辆识别代号应打刻在前部右侧,如受结构限制也可打刻在右侧其他车辆结构件上。
其他机动车应在相应的易见位置打刻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型号在前,出厂编号在后,在出厂编号的两端应打刻起止标记。
打刻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的部件不得采用打磨、挖补、垫片等方式处理,从上(前)方观察时打刻区域周边足够大面积的表面不应有任何覆盖物;如有覆盖物,该覆盖物的表面应明确标示“车辆识别代号” 或“VIN”字样,且覆盖物在不使用任何专用工具的情况下能直接取下(或揭开)及复原,以方便地观察到足够大的包括打刻区域的表面。
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从上(前)方应易拓印。
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的字母和数字的字高应大于等于 7.0mm、深度应大于等于 0.3mm(乘用车深度应大于等于 0.2 mm),但摩托车字高应大于等于 5.0mm、深度应大于等于 0.2mm。
整车性能开发综述

上海汽车2011.04
态。 整车性能开发在管理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具
体跟踪和反馈VrI’s中性能指标的状态。不同的公 司都有自己的项目开发流程(VDP),基本流程如 图5所示。项目开发流程中对应于每个项目节点 都有相应的定义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同时就有相 应的递交物,而性能开发状态作为节点的交付物 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整车性能开发中 设置了通过节点前的整车性能评审,对于V,rs条 目的状态进行了评估,了解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以及解决措施和需要 的时间。项目总工和项目经理得到这些信息后, 会和VPM平衡目前的状况,重要问题会及时汇报 给更高层领导决议,以期在项目开发规定期间内 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整个项目开发顺利进行。而 这些问题的跟踪都会在VPIT上或者通过企业开 发的质量系统自动流程跟踪,直到问题验证关闭, 最终目的是在产品投产时候解决所有性能问题, 满足当初设置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 整车性能性能开发综述
doi:10.3969/j.issn.1007-4554.201 1.04.05
0 引言
整车性能开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汽 车的方方面面,来源还是客户的感受。图1是市 场调研的结果,可见性能相关项在客户用车体验 中的重要性。本文力求较详细的阐述全面的整车 性能开发概念。包括性能开发的团队、流程、核心 文件整车技术规范(V髑),以及性能的验证和反 馈方法方式,使得整车性能开发具备以市场导向 为目的,以量化指标和流程保证开发顺利进行。
M目A 工程冻结 8
广.卜项目B
10
工干u冻结一 设计冻结
14 16
设计冻结一 初始数据发布’1 初始数据发布 验证数掂发布I
14
14
18
20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是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技术性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其性能参数和运行状态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
标定方法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如ISO、GB等。
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的目的是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能达到国家标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
标定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测试前准备、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
在测试前准备阶段,需要对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测试车辆进行检查和调试,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悬挂系统性能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以测试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测试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新能源整车标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对于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标定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汽车制造质量检验标准

汽车制造质量检验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汽车作为重要的产品,其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汽车制造质量,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的汽车制造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制造质量检验标准,以期为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车身质量标准车身质量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材料的牢固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对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车身质量的检验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车身材料的牢固性:检测车身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冲击能力,确保车辆在受到外界冲击时不易变形和破损。
2. 车身结构的合理性:检验车身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车身在各种不同的力学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
3. 车身防腐蚀能力:检测车身材料的防腐蚀性能,确保车辆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二、发动机质量标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和使用寿命。
在发动机质量的检验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检测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扭矩输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发动机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
2. 发动机燃油消耗:检测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确保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3. 发动机排放标准:检测发动机的排放物含量,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确保发动机的环保性能。
三、底盘质量标准底盘是汽车的“脚”,其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底盘质量的检验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悬挂系统质量:检测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确保车辆在行驶中具有良好的悬挂性能。
2. 制动系统质量:检测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和制动性能,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车。
3. 车轮胎质量:检测车轮胎的耐磨性和抗滑性,确保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都能正常行驶。
四、安全系统质量标准安全系统是汽车的“保护伞”,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机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2013

为规范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二手车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外二手车鉴定评估有关法规与行业标准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术语和定义、企业要求、作业流程和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二手乘用车鉴定评估的活动。
从事其它二手车鉴定评估,以及其它涉及汽车鉴定评估活动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规范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规范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
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3.1二手车used automobile本规范所述二手车是指从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到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
3.2二手车鉴定评估 appraisal and inspection是指对二手车进行技术状况检测、鉴定,确定某一时点价值的过程。
3.2.1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 technical inspection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缺陷描述、等级评定。
3.2.2二手车价值评估 evaluation根据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结果和鉴定评估目的,对目标车辆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
3.2.2.1现行市价法 Current market price method根据车辆技术状况按照市场现行价格计算出被评估车辆价值的方法。
3.2.2.2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按照相同车型市场现行价格重新购置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用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功能性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时价值的方法。
3.3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appraisal and inspection enterprises从事二手车鉴定评估经营活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GB--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作者:————————————————————————————————日期:GB 7258-2004(2004-07-12发布,2004-10-01实施)代替GB 7258-199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为推荐性的,其余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7258-1997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中置轴挂车、乘用车列车、电动汽车等概念;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将"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货车",明确"农用运输车"实质上是汽车的一类;将"运输用拖拉机"更名为"拖拉机运输机组",明确了拖拉机牵引挂车方可从事道路运输作业。
2、在"4.1 整车标志"中,⑴删除了GB7258-1997 第3.1.1 条中的"在车身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装置能识别车型的标志"的要求;⑵细化了各种类型机动车产品标牌应标明的项目,明确项目名称均应有中文,允许使用符合规定的柔性标牌(4.1.2);⑶明确了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半挂车必须具有车辆识别代号,规定车辆识别代号一经打刻不允许更改、变动(4.1.3);⑷取消了GB7258-1997 第3.1.3 条中的发动机型号和出厂编号应易于拓印的要求;⑸增加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要求(4.1.5)。
3、在"4.4 轴荷及质量参数"中增加了汽车及汽车列车、挂车的轴荷和质量参数的要求。
4、在"4.5 核载"中调整、细化了机动车乘坐人数(或乘员数)核定的要求。
浅析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标定开发流程

学术|制造研究ACADEMIC 浅析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标定开发流程吴德森1、邓帅1、韦振举2摘要:随着全球汽车向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发展,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在现代汽车主动安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汽车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长,ESC作为重要的主动安全配置,必须在完善、规范的标定开发流程下完成性能标定匹配,才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性、可靠性。
本文重点阐述了常规ESC的标定开发过程。
关键词:ESC;标定流程; ABS;TCS中图分类号:U463.5 文献标识码:A(1.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 545000;2.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柳州 545000)0 引言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基础上的继承与扩展。
自第一代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工业化量产后,以博世为代表的汽车科技公司通过对其控制逻辑和算法的优化,不断迭代开发,使ESC(或叫ESP)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主动安全配置之一。
ESC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液压控制模块(HCU)、车轮轮速传感器、惯性传感器(IMU)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等组成。
ESC通过与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变速器控制单元(TCU)及车身控制单元(BCM)等控制单元之间的交互获取相关的车辆信息,结合标定匹配建立的车辆模型和控制参数,估算并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车轮打滑或车辆失稳时,ESC通过对车辆实施制动、发动机扭矩干预,使车辆始终保持稳定可控的状态。
基于整车的ESC标定匹配对最终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ESC标定流程ESC标定匹配是指通过外部设备测量分析车辆性能数据,建立车辆模型,持续优化修改ECU控制参数,使ESC性能符合法规要求以及整车厂商原厂配套(OEM)规范的过程。
ESC与项目车型的配置参数息息相关,因此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车型配置进行标定匹配。
汽车标定技术--标定概念_概述及解释说明

汽车标定技术--标定概念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汽车标定技术是指通过对车辆各个部件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性能可靠和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技术。
标定是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到提取并设置各类参数,使得车辆在运行时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和效率。
在现代汽车工业中,标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的动力系统、传感器、控制单元等关键部件的调试与优化过程中。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对汽车标定技术做概述,并介绍了标定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然后详细解释了汽车标定的过程步骤、参数选择与调整以及结果评估与优化等方面内容。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刹车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标定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汽车标定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汽车标定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在读者理解标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标定技术在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标定技术,并认识到其在提升汽车性能和驾驶安全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
2. 汽车标定技术概述2.1 标定技术定义汽车标定技术是指通过对汽车零部件或系统的参数进行测量、调整和评估,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或最佳性能的过程。
标定技术主要用于汽车工程领域,以提高汽车性能、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
2.2 标定技术的重要性汽车标定技术对于确保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汽车各个系统的参数,可以使得汽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备良好的驾驶动力、悬挂舒适度、刹车距离等特性。
此外,标定技术还可以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2.3 标定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标定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早期的汽车标定主要依赖人工经验来调整参数,由于操作复杂且耗时耗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
整车标定流程讲解

三、整车排放标定
9、-7°排放
对启动空燃比、瞬态燃油进行精细调整
三、整车排放标定
10、排放耐久试验
目
录
一、整车标定基本流程 二、整车标定设备介绍 三、整车排放标定 四、整车驾驶性标定
五、OBD标定
六、标定数据验收
21
四、整车驾驶性标定
1、驾驶性评价指标
难点:怠速稳定性
四、整车驾驶性标定
500
30
7
lutsk_w\ETKC:1
20
600 500 400
5
6
400
10
300
5
0
4
2
2
200
-10
300
-15 -10
-5
3
0
100
-20
200
2
-30
100 0 6 A 8
10
12
14 Time s
16
18
20
0 1020 A 4
0
负向luts
6 5 4 3 2 1
1
0 440 A 445 450 Time s 455 0 1020 460 A
坏路引起luts信号的变化
6 7 8
失火引起luts信号的变化
450 Date: Time: User: Unit: 455
25:12:2006 10:55:48 Yx uaes/EN23
5 8 11
440 B_luts\ETKC:1 - - Date: 2006-10-24 Time: 15:59:44 Database: minyi 9 B_dlutpn\ETKC:1 - - Experiment: roadchek_LA4 Workspace: ETK_LA4 10 Devices: ETKC:1 B_fluts\ETKC:1 - SMB device:1-LA4:1 Program Description: OV18F100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
汽车产品定型试验及报告要求
1关于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求
1.1定型试验由工信部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
1.2定型试验检测机构要严格遵照《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检验工作监督管理规定》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26号进行汽车产品的定型试验。
1.3定型试验检测机构在进行产品检测时,应对企业填报的备案参数表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不用解体通过观察即可辨别的产品参数和特征与产品实物符合性进行核对。
2对定型试验要求.
2.1定型试验不能采用进口整车(包括采用进口车身或按CKD方式装配的整车)作为检验样车。
2.2定型试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2.2.1 整车
2.2.2改装车 2.2.2.1主要技术参数
2.2.3半挂车
2.2.4新能源车辆
新能源汽车应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信部工产业〔2009〕第44号)的要求,依据《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8388~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9750~2005)等相应试验规程进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性能、专项性能及可靠性试验。
性能和可靠性试验可以不在试验场完成,但性能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4—1990)的要求,可靠性试验路面的选择应符合《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T 12678—1990)的要求(特殊情况由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确认)。
整车出厂检验质量标准1QBFT0001-2019

QBTF 001-01整车出厂检验质量标准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发布日期: 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工厂Plant更改记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规范整车产品出厂质量检验项目、标准和检验方式,为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提供依据,保障出厂整车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工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特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工厂生产的装用燃油动力的整车产品出厂质量检验。
2.引用文件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900 《整车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3.术语与定义关键检验项:GB7258标准要求的质量检验项目。
重要检验项:GB7258标准未包含,但企业标准、工艺文件要求的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在生产最终阶段对生产的产品进行100%的检验。
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在例行检验后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样,依据标准要求对所有质量特性进行的检验。
对工厂检测能力不具备的检测项目,需委外检测。
检测频次不低于相关法规和企业内部标准要求。
监督抽查: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在例行检验后的合格产品或经过程检验中待检项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照规定的比例或周期进行的抽样检验。
4.标准内容4.1总则4.1.1分类本标准的内容共分为二部分,即:整车关键检验项质量标准、整车重要检验项质量标准。
4.1.2检验项目的确定整车关键检验项质量标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均来源于GB7258标准的相关要求。
整车重要检验项质量标准中的检验项目均来源于但不仅限于企业标准和工艺要求的重要质量特性。
本标准中涉及的抽样检验项目将依据《整车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实施检验与评定。
4.1.3检验方式的调整①静、动态检验项目可依据实际情况在检验作业文件中予以互调,但检验频次不得降低。
②在检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低频检验项目允许向高频检验项目调整。
③若检验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检验频次要求时,由执行单位申请,经主管质量副厂长批准后可临时降低,降低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附件一、检测机构清单附件二、汽车强制性检验项目表附件三、检测机构汽车强制性检验项目清单附件四、检验报告编号规则附件五、同一型式判定原则附件六、大型电动客车强制性检验项目表附件七、行业内国家级检测机构电动汽车试验能力表一、关于检测机构和检测报告1.检测机构对车辆产品的检验工作要严格遵照原国家经贸委公告《车辆产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2001第12号)。
检测机构清单见附件一。
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的检验报告均使用代码章,委托检验使用机构名称章。
2.汽车新产品定型试验须由国家发改委(包括原国家经贸委)认可的车辆产品检验机构承担,同时出具试验报告。
对于新开发的汽车基本型(含用已定型底盘开发的客车B类基本型)和基本型底盘,由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
检测机构定型试验授权范围见附件一。
3.汽车强制性检验项目清单和项目代号见附件二;强制性项目检验工作必须由原国家经贸委委托的国家级检验机构完成,其他机构的报告无效。
检测机构强制性检验项目授权范围见附件三。
4.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的检验报告编号必须严格执行中汽技研字(2003)49号文的要求,见附件四。
5.检测机构新扩项的强制性检验项目,必须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认可和国家发改委授权后方可进行检验工作。
6.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体现检验实际结果。
有定量要求的,给出具体数值;有定性要求的进行描述。
在检验结果中不得出现“有”、“符合要求”等写法。
7.如果能够确认拟申报的样车所使用的产品与国家级检验机构检验过的产品完全相同,且检验依据标准、检验内容、检验要求无变化时,各检测机构之间的报告可互相认可。
8.定型试验报告的照片必须包含全部受检样车,且路面照片应为车辆右45°照片。
若为全封闭厢式车,则应有证明顶部全封闭照片。
9.半挂车的定型试验报告必须有列车主要尺寸和质量参数。
半挂车的外廓尺寸和轴荷的检验报告必须注明检验所配置的牵引车型号。
整车标定内容

整车标定内容《整车标定那些事儿》嘿,今天咱来聊聊整车标定这玩意儿。
要说整车标定啊,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
就拿上次我们对一辆新车进行标定来说吧。
那时候,整个团队就跟要打一场大战役似的,每个人都严阵以待。
我们先把车弄到了一个专门的测试场地,那场地可老大了,一眼都望不到边。
然后呢,各种仪器设备就像一群小跟班似的,被我们搬了出来,摆了一地。
开始的时候,我们得先对这个车的发动机进行标定。
这就像给发动机这个大力士调整状态,让它既能有力气干活,又不会太浪费能量。
工程师们就围着车,一会儿看看这个数据,一会儿捣鼓捣鼓那个仪器,那认真劲儿,就跟在雕琢一件艺术品似的。
接着是对车辆的操控性能进行标定。
我们开着车在场地里跑啊跑,一会儿加速,一会儿急刹车,一会儿又转个大弯,就是要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操控感觉。
你别说,这开车的过程还挺有趣的,感觉自己就像个赛车手一样。
在整个标定过程中,大家都神经紧绷着,生怕出一点差错。
因为一个小细节没弄好,可能就会影响整个车的性能。
有时候一个数据不对,就得重新再来一遍,那可真是考验耐心啊。
等所有的标定都完成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一样。
看着那辆车变得既好开又省油,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这就是整车标定,是无数个细节堆积起来的工作。
它让一辆车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性能,让我们开车的时候更加舒适、安全。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它,它可是汽车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呢!总之,整车标定不只是一堆技术名词和数据,它更是我们对每一辆车的精心雕琢和关爱。
让我们继续在这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领域里探索前行吧!。
整车标定试验规范

整车标定试验规范摘要:随着商用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车辆排放要求的逐步升级,为进一步促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法规要求,特针对整车标定工作制定相关规范,以便于后期工作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行。
关键字:整车;标定;规范;法规;标准;引言:标定,是指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试验车辆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标定也可以认为是校准。
因此,也可以认为标定包含以上两方面的意思。
本规范适用于N类汽车整车标定工作全过程,规定了国Ⅳ及以上排放等级汽车整车标定项目、测试方法及评判标准。
1.术语1.1冷机起动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后,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机油温度温差小于 2 ℃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1.2热机起动经过一段时间油门操作或驾驶运转后,冷却液温度高于 70 ℃或达到热平衡的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1.3起动时间压燃式发动机:从起动机通电,到发动机转速到达目标怠速/气缸内着火转速开始上升的时间;点燃式发动机:从蓄电池电压开始下降至发动机转速达到 500 rpm 的时间。
1.4车载诊断(OBD)系统指排放控制用车载诊断(OBD)系统。
它必须具有识别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的功能,并以故障代码的方式将该信息储存在电控单元存储器内。
2.标定内容本条款列明了整车标定项目及其测试方法,因不同产品目标值或限值可能要求不同,故本规范内对其不作具体要求,本规范附件“整车标定大纲”内所列为参考值,具体产品可作相应调整。
2.1整车匹配性测试该项目是整车进入标定工作的前提,即样车完成后进行自我测试,不满足目标值或限值要求的,应对样车进行整改,直至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其他项目的标定。
2.1.1冷却系统2.1.1.1冷却常数K该参数有上限值,测得数值不得高于该值。
2.1.1.2中冷后进气温升该参数有上限值,测得数值不得高于该值。
2.1.1.3中冷器压降该参数有上限值,测得数值不得高于该值。
2.1.2进排气系统2.1.2.1进气阻力该参数有上限值,测得数值不得高于该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车EMS系统标定验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EMS系统标定评价条件、验收项目、验收方法、验收标准和验收评价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除混合动力、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外其他装有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所有福田汽车的标定数据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352.3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4762 重型汽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7691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及简易工况法)HJ 437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发动机管理系统,或称发动机电控系统。
3.2 冷机起动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后,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机油温度温差小于2 ℃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3.3 热机起动经过一段时间油门操作或驾驶运转后,冷却液温度高于70 ℃或达到热平衡的状态下的起动试验。
3.4 起动时间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的EMS对于起动时间分别规定如下:0对于压燃式发动机:起动机接通后,发动机能自行运转期间,转速从——.到目标怠速的时间;——对于点燃式发动机:从蓄电池电压开始下降发动机转速达到500 rpm的时间。
3.5 怠速超调怠速时发动机转速无规律的随机变化超过目标转速±30 rpm或具有发散性的偏离目标怠速。
3.6 怠速波动怠速转速反复偏离目标转速。
3.7 车载诊断(OBD)系统指排放控制用车载诊断(OBD)系统。
它必须具有识别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的功能,并以故障代码的方式将该信息储存在电控单元存储器内。
4 评价条件4.1 试验道路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应在清洁、干燥、平坦的,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的直线道路上进行。
道路长(2~3)km,纵向坡度在0.1%以内。
4.2 环境要求4.2.1 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
4.2.2 相对湿度小于95%。
4.2.3 气温在-30 ℃~45 ℃。
4.2.4 风速不大于3 m/s。
4.2.5 对于需在特殊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环境要求按相应标准执行。
4.3 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试验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或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除可靠性行驶试验、耐久性道路试验及使用试验外,同一次试验的各项性能测定必须使用同—批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
5 试验车辆准备5.1 接车检查5.1.1 记录试验样车的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行驶里程等。
5.1.2 检查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
汽车必须是TTO阶段生产的产品,而且汽车各总成、各项技术参数满足相关技术文件规定,符合整车装调技术条件,部件、附件及所属装置(包括随车工具与备胎)必须按规定装备齐全。
5.1.3 行驶检查,轮胎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误差不超过±10%;汽车制动、操纵等各系统,整车姿态和四轮定位必须按该车技术条件规定调整到位,确保车辆安全。
5.1.4 每种车型(动力系统参数及其配置相同)试验汽车不少于2辆。
5.1.5 装载质量5.1.5.1 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均为厂定整备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定整备质量状态。
5.1.5.2 装载质量应均匀分布,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不得晃动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
以保证装载质量的大小、分布不变。
5.2 车辆磨合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
除另有规定外,磨合规范按该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5.3 OBD试验车辆准备OBD系统验证试验应在完成V型耐久性试验的车辆上进行,如果没有进行V型耐久性试验,可使用经适当老化(相当于行使了80 000km)并具有代表性的汽车。
6 验收标准6.1 对试验中出现的各种表现应详细记录,并且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规定的验收要求进行评价。
6.2 验收时的附件使用状态要注明。
如空调的开、关,电负荷的有、无等。
6.3 验收要求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7 验收项目7.1 燃用汽油的装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包括两用燃料车)必须进行下述试验:——排放性能验收(I型试验、VI型试验、双怠速试验);——整车标定验收;——极限试验(包含高温、高原和高寒试验)验收;——OBD试验验收。
7.2 燃用LPG或NG(单一气体燃料)的装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必须进行下述试验:——排放性能验收(I型试验、双怠速试验);——整车标定验收;——极限试验(包含高温、高原和高寒试验)验收;——OBD试验验收(仅限轻型车)。
7.3 装压燃式发动机的最大总质量≤3.5 t轻型汽车必须进行下述试验:——排放性能验收(I型试验);——整车标定验收;——极限试验(包含高温、高原和高寒试验)验收;——OBD试验验收(国IV 阶段开始)。
7.4 装压燃式发动机的最大总质量>3.5 t中重型汽车必须进行下述试验:——排放性能验收(ESC、ELR);——整车标定验收;——极限试验(包含高温、高原和高寒试验)验收;——OBD试验验收(国IV 阶段开始)。
7.5 主要验收项目描述7.5.1 排放性能验收所有汽车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依照相应执行标准要求的试验方法及内容进行测试,排放需满足开发目标要求;没有工程目标的必须满足相应执行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各车型按排放性能验收试验至少包含以下项目,见表1。
表1 车型按排放性能验收试验项目列表7.5.2 整车标定验收7.5.2.1 所有汽车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
7.5.2.1.1 对于两用燃料车,必须对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此项试验。
7.5.2.1.2 对于单一气体燃料车,仅用该气体燃料进行此项试验。
7.5.2.2 试验项目及要求根据整车配置输入及整车部门提供的相关功能参数设定要求说明(如整车无相关输入,则视同采用EMS标定默认设置),需逐项确认空调、故障诊断、巡航、远程油门、车下停车起动等EMS功能开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相关试验方法按第8章及附录A要求。
7.5.3 极限试验验收7.5.3.1 所有汽车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
对于两用燃料车,必须对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此项试验。
7.5.3.1.17.5.3.1.2 对于单一气体燃料车,仅用该气体燃料进行此项试验。
7.5.3.2 根据极限试验策划增加特殊验证试验项目,相关试验方法参见第8节及附录A要求。
7.5.4 OBD试验验收7.5.4.1 装备OBD系统的汽车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
7.5.4.2 OBD试验验收包括OBD标定试验验收和OBD车队试验验证。
7.5.4.3 轻型车OBD标定试验验收需要根据整车配置输入,按照第8节及附录A 要求逐项进行。
7.5.4.4 重型柴油机OBD标定试验验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由外购发动机厂按照HJ 437-2008标准取得OBD认证报告即可。
7.5.4.5 OBD标定试验验收完成并且EMS标定数据接近冻结后,应进行OBD车队试验,对OBD标定的鲁棒性、以及不同车辆、载荷、路况、天气、油品等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验证。
7.5.4.6 OBD车队试验至少需要3台样车,车辆状态尽量接近最终量产状态,试验里程和试验条件根据项目要求而定。
8 验收方法8.1 怠速试验8.1.1 要求样车在正常条件下,分别在开关空调情况下进行,怠速运行15 s,向左或右将方向盘打到头并维持3 s,迅速松开方向盘,怠速运行15 s,至少重复三次;然后回正转向后,开关远光灯等照明检测怠速转速变化;踩油门达到最高转速后,迅速释放油门踏板,关注回到怠速点时有无下冲及下冲转速;另检查开关空调时怠速转速响应情况,转速是否有提升,转速波动范围及稳定情况;8.1.2 对怠速转速、轨压进行监测,评判试验条件是否正常;发动机的波动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出现发动机熄火,有无冒黑烟情况,对怠速调整的迅速、平顺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
8.2 驾驶性试验8.2.1 分别进行以下试验步骤:a)一、二档怠速起步检查:满载时能够顺利起步,若熄火,可适当提高起怠速整体上应保持稳定,放开制动时转速的上,步怠速转速设定点;轻微刹车时.冲不应很明显;b)一档、暖机、全负载、15%坡度路面,车辆能稳定爬坡,无黑烟;c)二档、暖机、全负载、10%坡度路面,车辆能稳定爬坡,无黑烟;d)在空载和满载的情况下,暖机、平直路面,一档怠速起步,怠速稳定行驶后转速波动不超过标定的工程目标(压燃式发动机为10r/min,点燃式发动机为60 r/min~100 r/min),此时急加油门至最大位置,车辆不应有大的窜动,同时检查发动机最高转速是否为设定转速,波动是否在10 r/min之内;急松油门,车辆不应有特别大的顿动,转速下降到怠速点时下冲不应太大,车辆在回到怠速行走的过程中和再次怠速行驶时都能稳定运行。
不踩油门,换二档,重复一档时的以上操作但波动范围可有所放宽,回怠速后换三档,重复以上操作,波动范围可有所放宽,以此类推,直至检查完所有档位的怠速行驶性能,但四五六档时可能最高转速达不到设定转速,这是正常现象,且高档位时怠速行驶转速波动也较低档时要大,总体以感觉平稳为准,如不满足以上怠速行驶的性能要求,则需对各档位下的怠速控制进行重新标定;e)在空载和满载的情况下,分别从一档到最高档进行加速性能测试,应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测试,如不满意则需对驾驶性进行重新标定;8.2.2 对样机转速、轨压等参数进行监测,评判试验条件是否正常;对起步性能、怠速调整、行驶的迅速、平顺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
此项试验不和冷机驾驶性试验同时进行,单独进行。
8.3 故障诊断测试a) 分别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一缸(或任意一缸)喷油器线束插头、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空气流量计线束插头、转速传感器线束插头和相位传感器线束插头进行起动试验并怠速运行30 s;b) 样机在起动后怠速运行15 s,分别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一缸(或任意一缸)喷油器线束插头、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空气流量计线束插头、转速传感器线束插头和相位传感器线束插头,怠速运行30 s后,恢复插头连接再怠速;30 s运行c) 对样机静态下传感器失效后的故障诊断、起动性能进行评估;对样机运转过程中传感器失效后的故障诊断、对样机运行的影响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