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359c405524de518974b7d6e.png)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那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1、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从2015年悬疑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已经加上了细节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里的主要起到一个场景交代借用,也可用于作过渡。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细节环境高级描述,心理暗示更佳。
比自然和社会更加仔细与深度展开,出现在悬疑小说与现实小说中。
在现实小说中通过真环境图片进行文学语言刻画细节(同人物描写一样更加真实,一般出现在剧本和自转体。
),在悬疑题材小说中主要针对调查现场和追凶手的场面细节环境描写。
总而言之代入感越强,读者反应越大。
2、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境地描写的作用具有以下八点: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烘托人物心情;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深化作品主题;8、象征暗示。
环境描写作用口诀环境描写有妙用,营造氛围见背景。
人物性格它渲染,后面行文作铺垫。
主题思想来深化,小说阅读不用怕。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983c9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0.png)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并且拓展这些作用的具体内容。
1. 背景铺垫: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为故事或情节铺垫背景。
通过描写环境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故事情节。
例如,在一个写实主义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下雨的城市街道和湿漉漉的天空来创造出一个悲伤、沮丧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 情感交代: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运用形容词、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一篇写爱情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美丽的海滩、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海风来表达主人公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描绘阴暗的森林、狂风暴雨和急剧下降的温度来传达主人公的孤独和绝望。
3. 主题强调: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加强作品的主题。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环境中的细节来展示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或思想。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污染的河流、破败的工厂和逐渐消失的自然景观来强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并呼吁读者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4. 展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与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一个守旧保守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陈旧、拥挤的房子中,而一个开放进取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现代、宽敞的公寓中。
通过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故事铺垫背景、表达人物的情感、强调作品的主题以及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作家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149e3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f.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景物、气候、季节等方面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
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呈现出一定的氛围,促进故事的发展,为下文铺路。
二是通过环境
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某种情绪,具有象征和暗示的功能。
三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寄托作者
的情感,深化主题。
第四,烘托人物情绪,反映人物性格,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去描写人物
的性格特点以及书写其无法改变的命运。
社会环境同时还具有十分浓郁的地域特色及风土
人情,刻画出某种特定的社会氛围及社会缩影。
小说中经常使用环境描写。
例如,变色龙的开头是:周围一片寂静。
广场上没有人。
商店和餐馆的门无精打采地开着。
这种环境描写不仅描述了荒凉的场景,还揭示了奥丘米
洛夫迎合现实和奉承的性格特征。
再如孔乙己一文,“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
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就是社会环境描写,表现了阶级对立关系。
1.渲染营造氛围,为后面的内容铺平道路。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3.激发角色的心理。
4、象征和暗示。
5.解释角色活跃的地方。
6、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0f41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2.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手法之一,它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和描绘,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场景中。
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受,还可以为情节和人物塑造提供背景和支持。
本文将分析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阅读体验环境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环境。
比如,在一部以秋天为背景的小说中,作者可以描写树叶的金黄色、秋风的清爽和日渐凉爽的天气,这些描写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美丽,还能够引发读者对季节变迁的思考和联想。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从而增强阅读的体验。
二、烘托氛围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作品中的氛围,为情节的发展营造合适的背景。
例如,在一部恐怖小说中,作者可以利用描写阴森的树林、黑暗的夜晚和风声呼啸的山谷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将读者带入到紧张刺激的故事中去。
通过烘托氛围,环境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悬疑、惊悚或者其他情绪的表达,使读者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三、塑造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还体现在塑造人物方面。
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的描写,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家庭和生活状态,还可以通过环境与人物的互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比如,在一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小说中,作者可以描写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这些环境的描写可以突出主人公的孤独感、忙碌和疲惫,进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四、传递主题环境描写也可以通过描绘特定环境中的景象、气氛和细节,传递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
比如,在一部描写大自然美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奇妙,传递出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主题。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将主题与环境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深层次的思考。
综上所述,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增强阅读体验,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传递主题和思想。
通过精心的环境描写,作品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使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感受作品的美妙和内涵。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a3f8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2.png)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是一种文学手法,可以用来描写场景、气氛、景色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刻,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以下是环境描写四种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气候、人员、物品等信息,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环境描写可以用来渲染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
例如,“一片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盏烛光照亮了房间,使得主人公的境地更加艰难”。
3. 突出人物特征: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突出人物特征,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外貌、行为等。
例如,“她穿着一身黑色的披风,披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走起路来非常轻盈”,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特征的描写,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了人物。
4.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并对未来场景进行预测。
例如,“随着夜幕降临,敌人的进攻也愈发激烈”,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战斗的激烈程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acb6ac284ac850ad02427c.png)
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另外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另外如《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964825aaea998fcc220e54.png)
“只有智力低下的女人才会看这种书。”那天离开的时候,他这样想着,没有和女服务 员打招呼。但到了第二天又后悔了。她还很小呢,不管下雨还是出大太阳,她都只有 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不管怎样,也都是他孙女辈的。 他主动地和女服务员聊了会儿家常。
“你的老家在哪里呢?”他微笑着问道。 说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抬手,想去摸自己的长胡须。但很快又尴尬地放 下了。他留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胡子。他一直弄不明白,其实它们不存在已经 很久了,但他却老是记着自己留胡须时的身体语言。真正的现实却是他一直 记不住的。怎么都记不住。 女服务员眨巴着她那双不大的眼睛。声音还是像眨巴眼睛时产生的气流那 样轻。她说了一个遥远的、连他也差点辨别不清的地名。 但很快他还是想起来了。他缓慢地、如同流水一般地点着头。是的,他知 道那个地方。那是一个群山深处的小城。它距离孔子的故乡不是很近,但也 绝不太远。他把那个名字在嘴里再三咀嚼着,眼睛里都放出光来。 “那可是个好地方呵,有多少人向往呵!”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很 不高兴地扭头看着她,相当生硬地说,“你……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您……想要喝点什么呢?”她微微地弯下腰,问他。 他的听力本来就不 太好。而她几乎沮丧地让他认为,自己离真正的耳聋已为时不远了。 但是, 说来也怪,他不假思索地立刻喜欢上了这地方。或许还有那个影子一样的女服 务员。 这是一个闹市中的碑林,但来的人却总是很少。更多的时候,这个树影深处 的小茶室里就是他们两个人。女服务员很少说话,空下来的时候就织点毛线, 或者看着窗外发呆。她看上去好像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有时看着大些,有时又 看着小。时间长了,他甚至总结出来,雨天的时候她总是显得很年轻。雨点打 在掉了漆的木格窗上,她的侧面有一种古代仕女画的安详与忧郁。但是有一次, 他无意中发现她在看一本非常庸俗的流行小说。他无缘无故地生气起来。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676e0c02020740be1e9b57.png)
六、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 “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 其简单……”
七、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 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 《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 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 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 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 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 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 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 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三、烘托人物形象(为人物出场作 铺垫)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 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 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 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 物设臵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 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 格。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 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 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 一种作用。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白杨》
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 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 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 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 长街送总理》
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 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 心情。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 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而环境描 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它对表现人物的 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 气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环境描写在文 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描写5个作用
![环境描写5个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189a7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f.png)
环境描写5个作用一、可以营造一个氛围,让读者能更快地陶醉其中特定的环境描写可以让作者将非常自然精致的景象营造出来,从而营造一种气氛,将读者带入到小说中来。
比如在描写某个城市的时候,可以通过描述其风光,细节,声音等来反映该城市的特色。
另外,在描写某个关键的环境时,可以加深读者对该故事情节的理解,使其更具想象力。
比如当故事主人翁进入一朵风铃时,可以描写里面的绿茵,芳香,縠纹等来让读者真正的亲身感受到这个环境的美丽和迷人,从而让读者陶醉其中,将其带入到小说的世界中去。
二、可以表达作者情感环境描写可以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故事情节非常激烈时,可以将紧张、安静、凄凉、恐慌等情绪融入描写中,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象。
比如在写苍凉的山林时,作者可以描写葱翠的叶子,低落的晚霞以及安静的萤火虫等,从而表达对苍凉美的情绪。
又如在描写夜晚的时候,可以把清新的空气、漆黑的夜幕、月夜中闪烁的星光等都展现出来,从而将作者情绪融入环境描写之中,把气氛表达出来。
三、可以加深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比如在描写某个关键的环境时,可以描述不同的声音、光照、色彩、气味等,以便让读者真正地陷入到故事之中去,加深对故事的感受。
比如在描写叙述文面谈中的背景环境时,可以通过描写空气的湿润度,风的冷暖劲头,树叶的落脚绿意等来表达出当时的气氛,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背景环境对故事反复营造出来的特定情绪。
四、可以增加文章诗意环境描写可以增加文章的诗意,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描写某个小河或山间景观时,可以运用一些象征性的词汇,把流动的水声,苍劲的山林,怒放的河流,鸟语花香,春秋更迭以及留给读者的隐秘情怀等表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气氛。
五、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在描写一个人物的时候,环境描写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绪。
比如在描写的时候,可以用描述一片繁花似锦的草原来表现某个人物的生机勃勃,描写一片狂野的野外来表现其豪放不羁,描写一处坚忍不拔的沙漠来表现其坚强不屈等,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生动有趣。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3d45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4.png)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1.增强情感表达:环境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背景所带来的情感,比如炎热的夏天、冰冷的冬天等等。
2. 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不仅能反映出人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喜欢热闹的人、喜欢安静的人等等。
3. 增强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从而为故事情节增色添彩,增强其可读性。
4. 带来视觉冲击力:环境描写常常会用到形象生动的词语,能
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5. 建立主题意境:环境描写还能通过环境的特点和氛围来建立
主题意境,比如描写萧瑟的秋天可以体现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1 -。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c195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b.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它通过对环境的具体描写和描述,来丰富作品的氛围和情感,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和共鸣。
环境描写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或者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不同的描写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以及示范其具体运用。
一、创造真实感环境描写首先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作品中虚拟世界的真实感受。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作者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作品所处的背景中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一篇描写山水的散文,通过描绘山峦起伏的形态,森林茂密的绿色,清澈流动的江河,读者便能够感受到那份郁郁葱葱的山林之美,仿佛亲临其境。
二、烘托氛围环境描写还能够烘托作品的氛围,营造特定的情绪。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作者可以刻画出一种特殊的情绪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这种氛围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一篇描写秋天的散文中,作者通过描绘树叶逐渐变黄的景象,凉爽的秋风吹拂,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离愁的感觉。
这种特定的氛围会让读者产生对过往时光的思考和回忆,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三、反衬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反衬人物的形象特点,进一步深化对人物的认知。
环境与人物是相互关联的,人物所处的环境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对人物周围环境的描绘,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在一篇描写贫困农村的小说中,通过对破旧房屋、荒芜田地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坚韧、奋斗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四、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环境描写也常被用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呼吁保护环境的观点。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作者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资源。
例如,一篇描写美丽海滩的游记,通过描绘鲜艳的海浪、洁白的沙滩以及多样的海洋生物,可以激发人们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促进人们的环保行动。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真实感,烘托氛围,反衬人物形象,以及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观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b0d15377232f60ddcca1d9.png)
【参考答案】文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 写的作用是渲染兄弟俩因家庭贫困而不能 同时圆大学梦的凄凉气氛。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预示人物或 事物的命运的主要标志是:下文有与该环境 描写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相契合的内容。 选文见《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请指出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的作用。 答:
二、承上启下
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 下文中的相关内容。如《最后一课》中“画 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 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 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 内容。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果符合以下 两条标准,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1.该 环境描写位于两个段落之间;2.上下文 所写的内容都与这一描写密切相关—— 至少要能看出一定的“痕迹”。
又如《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 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 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 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 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 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 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 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 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祖母的葵花
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 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②在我的记忆里,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大朵大 朵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总也开不败。 ③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 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子间,灿烂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 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 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似的,在一路的追寻中, 绽放大朵大朵的黄花,黄得很浓艳。 ④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做“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 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 裹住了才罢休。忽一日,花哗啦啦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 插了满头黄花,美得让人心醉。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e9151352d380eb62946d81.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烘托气氛②衬托心情③烘托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发展⑤点明主旨④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a、直接描写心理。
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动作表情写心理。
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
”“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c、环境写心理。
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内心独白写心理。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
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荔枝蜜》中作者化为蜜蜂的描写也属此类。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
”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再如《一面》中第5段“门外,细雨烟似的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子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0b87d1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1.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子
1. 环境描写能烘托氛围呀!你看《哈利·波特》里面霍格沃茨那神秘的城堡和昏暗的走廊,不就很好地烘托出了那种神秘魔幻的氛围吗?让人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啦!
2. 环境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啊!就像《简·爱》中那阴森的桑菲尔德庄园,不是把罗切斯特先生衬托得更加神秘莫测了嘛!
3. 环境描写还能推动情节发展呢!比如说在某部冒险小说里,那狂风暴雨的海岛环境,不就促使主角们不得不去面对各种危险,从而推动了故事的进展吗,对不对呀?
4. 环境描写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哟!想象一下《指环王》里那壮阔的中土世界,是不是让你感觉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呀!
5. 环境描写可以表达情感呢!比如在一个悲伤的故事里,那灰暗、阴冷的环境,不就很好地传达出了那种悲伤的情绪嘛,是不是呀?
6. 环境描写甚至能成为故事的象征呀!像《百年孤独》里那反复出现的充满奇幻色彩的小镇,不就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重要象征嘛!
结论:环境描写的作用真的超级多,超级重要,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
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4f72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e.png)
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
1. 环境描写可以营造氛围呀!比如说,在一个黑黢黢的夜晚,那阴森的森林,是不是让你感觉毛骨悚然?这就是环境在营造恐怖氛围呢!
2. 环境描写能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呢!就像那个总是在阳光灿烂的花园里出现的女孩,你是不是觉得她特别开朗呀?
3. 它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哟!想象一下,突然一场暴风雨来临,原本计划好的出行不就被打乱了吗?
4. 环境描写可以暗示故事的背景哦!比如在一个繁华的都市街头,你就能猜到这可能是个现代的故事呀!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真是不小呢!它就像魔法一样,能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所以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呀!。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13e7d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5.png)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1)交代社会背景,为情节发展奠定基础。
(2)暗示、烘托角色心情。
(3)衬托角色活动,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4)揭示人物性格。
(5)反衬人物形象。
(6)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7)渲染气氛。
(8)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9)深化小说的主题。
扩展资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 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 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d9d0b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6.png)
环境描写在阅读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详细的描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些描写可以提供关于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线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在阅读理解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塑造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
通过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价值观。
2. 推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可以提供背景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例如,通过描绘一个荒凉、孤独的场景,可以为接下来的悲剧事件做铺垫。
3. 表达主题思想:环境描写可以暗示文本的主题思想。
例如,描绘一个被污染的环境,可能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描绘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景,可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阅读理解中,要善于抓住环境描写的细节,通过分析其中的线索和意象,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也要结合文本的其他要素,如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全面理解文本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是指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所以,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①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②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注意】实际上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
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的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不存在不包含一点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记叙文中常常会用到自然环境描写。
它们在文章中不是虚设的,就如同戏剧舞台的道具。
它们总会在一定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在不同的事件中,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一)在事情发生前或发生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出某种特殊的气氛,可以用一些环境描写来完成。
如“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的叔叔于勒》)就写出了当时那种不愉快的气氛来了。
再如: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秋雨渲染出了一种冷寂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为后文写母亲奠定感情基调【作用总结】渲染环境气氛。
(二)人物的心情不同,所描写出的景物也就不同,所以,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很好地展现看不见的人物心理,如“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芦花荡》),就写出了人物坚定的革命信念。
《最后一课》开头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写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想逃学去玩,他眼睛周围的景物那么有诱惑力——“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这在小弗朗士的眼中,一切都那么美好,和下文他知道发生的事件后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用总结】烘托人物的心情。
【注意】往往人物的心情和环境所呈现出来的气氛是相一致的,所以环境描写的这两种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双剑合璧”,进行完美的结合。
如《社戏》“月夜乘船”一段作者描写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思考:上文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烘托出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这是一段乘船去看戏时的景物描写,从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视觉(月色朦胧)、动觉(群山踊跃)等各个感官,来描绘一幅夏夜乘船图。
由情即景,可以体会出本段描写烘托了看社戏的孩子们轻快、喜悦、憧憬、急切的心情;也表现出儿时朋友之间一种至真至纯的友情。
阅读下列例句,总结环境描写的又一作用:①“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
”(《故乡》)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智取生辰纲》)【作用总结】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四)事件的发生,有时候需要一些必要的铺垫,这样才会合情合理,否则就会使人感到很唐突,很不自然。
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荫下轻捷地走着。
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荫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
在道边上边,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了——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
那孩子大约只有一岁半,我认识,跟我家住一个院。
…………我终于将那根竹篾踩住了。
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僵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个蛇。
…作者先描写了南方雨后的地面,“绿荫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无疑那里的路又潮又滑,这就为下文“我”踩住孩子的竹篾而使他跌伤作了铺垫。
【作用总结】为事情的发生做铺垫。
(五)有时候,正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事件才会发生转机或其他的变化。
请看下面的描写:一路颠簸,大伙儿确实也累了。
对付着填饱肚子,就趴在各自的铺上睡了过去。
大约是半夜时分,先是一阵马嘶,随后,周围就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狼嚎声:“嗷----”,由远而近,大伙儿睡意全无,立刻从炕上跳下来,抓起武器,做好了随时搏斗的准备。
……狼群开始进攻了。
听起来足足有上百只还多,嗷嗷的嚎叫着,很快就把小木屋围了起来。
因为事件发生在“大约半夜时分”,自然环境往往需要通过听觉来表现,“周围就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狼嚎声:‘嗷----’,由远而近”。
看了这段文字,不用说,读者也能想得到,下面将要发生人狼大战了。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的变化,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会使事件节外生枝,衍生出许多故事。
【作用总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六)为了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可以用一些环境描写来完成。
如《社戏》中“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就把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其特征说的清清楚楚了。
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原始的荒凉。
茂密的野草,五颜六色的野花,到处是起伏不定的丘陵。
那里长满了并不高大,但很茁壮的柞树。
也有并不粗壮的但是很挺拔的白桦树。
树林里面大多是一些小动物,偶尔也会有大动物出现。
那一天,老猎人照例背着长筒猎枪出门了。
跟着他的还有那只伶俐的黄毛猎狗。
一切都和平常一样。
可是他再也没有回来。
“原始的荒凉、茂密的野草,五颜六色的野花,”——未被破坏的环境;“老猎人照例背着长筒猎枪出门了。
”——猎人出猎等,都表现出与现代的不同,我们可以感受到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作用总结】设置伏笔,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加强文章的真实性。
(七)在记叙文文中,人物和事件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展开,环境就如同事件的外衣一样。
如此来说,环境作用的又一个重要作用就能显现出来了。
思考: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志愿者要到山区支教,为了凸显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重要意义,你会把她所支教的山区的环境写成什么样的?再如《哦,冬夜的灯光》一方面是小镇的荒凉、冬夜的寒冷、黑暗,一方面是小镇居民留下的明亮的灯光。
环境的阴冷与小镇人们的善良、热情形成对比。
这一冷一暖,一暗一明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用总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社会坏境描写也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
社会坏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待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事件〕命运的社会原因等。
(一)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例如“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云南的歌会》)就交代了当地对歌的习俗。
再如如鲁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关于普鲁士兵在操练的描写表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揭示人物〔事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我们再来体会一下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人物〔事物〕命运的社会原因等所产生的作用。
一年年过去了,易挖的红柳绝迹。
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只须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
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这段文字表现了高原特有的树种——红柳在人们的长期的砍伐之下,终于被彻底毁灭的命运。
人们毫无顾忌的、大张旗鼓的砍伐红柳,甚至用炸药获取红柳树根,将这种宝贵的植物当作燃料。
这种事体现出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缺乏环保意识。
【注意】因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兼顾环境描写的多种作用。
如《最后一课》中“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段环境描写就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能衬托出人物的心情。
环境描写出现位置及相对作用1、在开头写景,渲染某种气氛、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在文中写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在文末写景,升华主题、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注意】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分析问题步骤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光,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
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
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如果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如《孔乙己》的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用茅盾先生的话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如衬托人物什么心理,交代人物什么身份,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等。
如《故乡》中的那幅“故乡冬景图”,作者极力渲染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正烘托出“我”当时的悲凉心境,荒凉的景象与主人公悲凉的心境融为一体;《孔乙己》中的社会背景则为孔乙己这个人物搭就了合适的社会舞台,写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作品中还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再看《故乡》开头那“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