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操作规定和指导。
生活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和资源回收利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操作规程。
一、污水采集1.1 污水管网建设:建立完善的污水管网,确保污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处理设施。
1.2 污水采集井设置: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污水采集井,便于采集污水,减少污水泄漏。
1.3 污水采集井清理:定期清理污水采集井,防止淤积阻塞,确保污水畅通流入处理设施。
二、初级处理2.1 机械格栅:设置机械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杂物,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坏。
2.2 沉砂池:通过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
2.3 沉淀池:利用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减少悬浮物对水体的污染。
三、中级处理3.1 活性污泥法:通过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有机碳、氮和磷等,提高水质。
3.2 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消化法处理污泥,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沼气,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3.3 植物净化法:采用植物净化法处理污水,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净化水质。
四、高级处理4.1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提高水质。
4.2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胶体和悬浮物等,使水质更加纯净。
4.3 氧化技术:采用氧化技术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处理,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总结: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包括污水采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部份。
污水采集要建立完善的管网和设置采集井,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设施。
初级处理通过机械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杂物和悬浮物。
中级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进一步提高水质。
高级处理利用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技术和氧化技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水质更加纯净。
通过遵循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和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二、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1. 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机、沉砂池、调节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设备等。
2. 处理工艺流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三个阶段。
(1) 初级处理:生活污水通过格栅机去除大颗粒杂物后,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悬浮颗粒物。
(2) 中级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通过调节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冲击。
(3) 高级处理:生活污水经过曝气池进行好氧处理,增加氧气供应,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之后进入二沉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混凝物。
最后,采用适当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三、操作流程1. 初级处理操作流程(1) 启动格栅机,检查格栅机运行是否正常,清理格栅机上的杂物。
(2) 启动沉砂池,检查沉砂池的沉砂情况,定期清理沉砂池。
(3) 监测格栅机和沉砂池的运行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2. 中级处理操作流程(1) 启动调节池,检查调节池的水质和水量,定期清理调节池。
(2) 监测调节池的运行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 高级处理操作流程(1) 启动曝气池,调节曝气池的氧气供应量,保持适宜的曝气时间。
(2) 启动二沉池,检查二沉池的沉淀情况,定期清理二沉池。
(3) 启动消毒设备,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4) 监测曝气池、二沉池和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和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定期清理各处理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处理效果。
4. 监测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水质、水量、氧气供应量等,记录相关数据。
5. 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规程,包括五个大点:设备检查与维护、操作步骤、处理效果监测、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
正文内容:1. 设备检查与维护1.1 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和结构,确保没有漏水、破损或腐蚀等问题。
1.2 清洁设备内部的滤网、沉淀池和搅拌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1.3 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确保电线和插头没有损坏,电机运行正常。
2. 操作步骤2.1 打开进水阀门,将生活污水引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2.2 启动设备,确保搅拌器和泵正常运行。
2.3 根据设备的规格和处理要求,加入适量的处理剂,如消毒剂或除臭剂。
2.4 控制设备的运行时间,根据处理效果和处理量进行调整。
2.5 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设备运行。
3. 处理效果监测3.1 定期抽取处理后的水样进行监测,包括浑浊度、悬浮物、氨氮和总磷等指标。
3.2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处理剂的投加量和设备的运行时间,以提高处理效果。
3.3 记录监测数据,建立处理效果的档案,以供参考和评估。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4.2 禁止将有害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4.3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随意拆卸或更换设备部件。
4.4 切勿接触设备的电气部分,以免触电事故发生。
5. 应急处理5.1 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运行,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2 在设备维修期间,暂停生活污水的引入,以避免进一步损坏设备。
5.3 在设备维修完成后,重新进行设备检查和处理效果监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总结: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规程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生活污水的重要保障。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和维护,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监测处理效果,注意安全事项和应急处理,可以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效果。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来自居民生活、商业和行政建筑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流程,确保处理过程高效、安全和可靠。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站以及小区、学校等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来自居民生活、商业和行政建筑的废水,包括洗浴、厨房、洗衣等废水。
2. 污水处理设施:指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和设施,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沉淀池等。
3. 污泥:指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
四、操作流程1. 预处理1.1 检查进水口:确保进水口无堵塞和泄漏现象。
1.2 调节进水流量: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水流量,保证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1.3 进行初次过滤: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进行初次过滤,去除大颗粒污染物。
2. 生化处理2.1 调节进水PH值:根据处理设施要求,调节进水的PH值,以利于后续生化处理过程。
2.2 混合与搅拌:将进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并进行搅拌,以促进生化反应。
2.3 曝气处理:通过曝气设备向处理池中通入氧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生物降解有机物。
2.4 沉淀池处理:将处理后的水体进入沉淀池,使污泥沉淀,净化水体。
3. 污泥处理3.1 污泥浓缩:将沉淀池中的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减少体积。
3.2 污泥脱水:通过压滤机、离心机等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
3.3 污泥干化: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减少体积和重量。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设备使用说明书。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
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污水对人体造成伤害。
4. 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处理效果监测1. 定期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采样,进行水质分析,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标准。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运行和合规操作,制定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处理设备运行与维护1.1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污水泵、格栅、沉砂池等。
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泵的进出口是否有堵塞等问题。
1.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洗格栅,清理沉砂池,检查泵的密封件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3 设备故障处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修复或更换设备。
同时记录故障情况和处理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二、污水处理过程控制2.1 进水监测:监测生活污水的进水量和水质,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
确保进水符合处理工艺要求。
2.2 调节池控制: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调节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调节池的进水量和停留时间,以保持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2.3 氧化沟控制:控制氧化沟中的曝气量和曝气时间,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同时避免过度曝气造成能源浪费。
三、污泥处理与处置3.1 污泥浓缩:对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减少处理量和后续处置成本。
可以采用浓缩机械或化学药剂等方法。
3.2 污泥脱水: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提高污泥的固体含量。
可以采用压滤机、离心机等脱水设备。
3.3 污泥处置: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垃圾焚烧、填埋或农用处置等方式进行最终处置。
根据当地环境法规和处理成本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四、消毒与排放4.1 消毒处理:对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病毒。
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或氯消毒等方法。
4.2 排放标准:根据当地环境法规和排放标准,控制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
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境要求,不对周围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4.3 排放监测:定期对排放水进行监测,包括水质、水量等指标。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本文档旨在提供生活污水处理操作的标准化指导,包括操作流程、设备维护、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站、小区污水处理设备等。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b. 确认生活污水的进水量和水质情况。
c. 检查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如搅拌器、曝气系统等。
2. 进水处理a. 根据进水量和水质情况,调整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的平衡。
b. 检查进水管道和设备的连接情况,确保进水通畅。
c. 启动进水泵,将生活污水送入处理设备。
3. 污水初次处理a. 搅拌器启动,促进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混合均匀。
b. 曝气系统启动,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c. 调整曝气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曝气时间、曝气强度等。
4. 污水沉淀a. 住手搅拌器和曝气系统的运行。
b. 静置一段时间,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c. 打开污水沉淀池的排泥阀,将底泥排出。
5. 污水二次处理a. 将沉淀后的清水通过过滤系统进行二次处理。
b. 检查过滤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过滤介质的清洁度。
c. 调整过滤系统的运行参数,如过滤速度、过滤介质的厚度等。
6. 出水处理a. 检查出水管道和设备的连接情况,确保出水通畅。
b. 启动出水泵,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
c. 检测出水水质,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 设备维护a. 定期清洗设备,清除污垢和杂质。
b.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泵的轴承、密封件等。
c. 定期更换损坏的设备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8. 安全措施a.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b.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将身体部位伸入设备内部。
c. 紧急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和进水源,采取应急措施。
四、数据记录与报告1. 操作人员应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进水量、出水水质等数据。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规程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相关单位。
二、定义1. 生活污水:指来自居民生活、商业、服务业等活动产生的废水,包括洗浴、厨房、洗衣、厕所冲洗等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指对生活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去除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物质等,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操作流程1. 接收污水- 污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前,应经过初次筛分,去除大颗粒杂物。
- 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流量调节和均化处理。
- 调节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2. 初次处理- 污水进入格栅室,通过格栅去除较小的固体杂物。
- 经过格栅去除后的污水进入沉砂池,通过沉砂去除沉积物。
- 沉砂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3. 二次处理- 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
- 好氧生物处理池应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DO(溶解氧)浓度,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
-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沉淀去除悬浮物。
- 二沉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4. 三次处理- 污水进入厌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 厌氧生物处理池应维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以促进厌氧菌的生长。
-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三沉池,通过沉淀去除悬浮物。
- 三沉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5. 消毒处理- 污水进入消毒池,通过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如氯化物,杀灭病原微生物。
- 消毒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消毒效果。
-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消毒后,达到排放标准。
6. 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最后一次检测,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后,可进行排放。
- 排放口应定期清理,保持通畅。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3. 操作人员应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
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以及其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由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厨房废水、浴室废水、洗衣废水等。
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指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和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站、污泥处理设施等。
三、操作流程1. 污水收集和输送1.1 检查污水收集管网的状况,确保管道畅通,无堵塞和渗漏现象。
1.2 确保污水正常流入污水处理站,避免外来物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
1.3 定期清理污水收集井和沉砂池,防止淤积影响污水的流动。
2. 污水预处理2.1 检查格栅和沉砂池的状况,清理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清除沉砂池中的沉淀物。
2.2 调节污水的pH值和温度,确保污水符合处理要求。
3. 污水处理3.1 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3.2 监测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3.3 定期清理污泥,避免积累过多影响处理效果。
4. 污泥处理4.1 对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
4.2 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害化。
4.3 定期清理和维护污泥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5. 出水处理5.1 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5.2 定期监测出水水质,确保出水质量稳定。
四、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处理参数和操作流程。
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水处理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零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影响处理效果。
3. 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周围的环境,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 、调节池和人工、机械格栅的操作规程:(1)生活污水进入集水池(生活污水)前必须先经过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过筛,档在人工格栅前的浮漂物,必须及时清除。
(2)机械格栅操作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法,按自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自动操作,实现自动开机和停机,时间可以任意设置调整。
按手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手动操作。
被机械格栅清除后的垃圾进入小车内,满后及时处理。
2、生物接触氧生化池操作规程:a、调试时,先开启集水池(生活污水)内潜污泵,将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化池,进行1—2 天的充分闷曝气,同时开动污泥回流装置。
b、生化池内污水自动流入二沉池,经沉淀污泥循环又回流到厌氧池,经2 天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浮现含糊状的絮凝体,此时可适当增添营养物质 (如尿素和磷肥) 和排除对微生物增长有害的代谢物质。
c 、要及时进行换水,即及时排除上清水,补充新鲜水,换水可以间歇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
直到悬浮混合液 (MLSS) 浓度30 分钟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d 、普通水温在15℃以上条件下,经过 10-15 天以上大致培养后可达到上述要求。
若进水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为缩短培养期,可将二沉池或者污水沟污泥直接引入曝气池,也可以在运行时,先投入部份菌种污泥或者粪便水,作为菌种和营养物质,以加速活性污泥的形式。
在培养和运行阶段,曝气池内必须连续曝气。
(间歇换水时住手曝气)。
e、活性污泥培养也可以用粪便水或者生活污泥接种后直接培养,用粪便水直接培养时,先将浓粪便用水稀释并经过滤后投入曝气池,进行静态(闷曝 1-2 天)后培养,在采用间歇或者连续方式进行培养。
对于普通生活污水,在培养开始阶段,普通均采用间歇法培养,并最好引入接种污泥和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可用淘米水、面粉、氮肥、钾肥、磷肥等,碳;氮;磷=100:5:1 为宜。
当活性污泥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即时可改间歇培养为连续培养。
连续进出水一定时间后,曝气池内浮现絮凝体,表示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即可正式投入运行。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制定并遵守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五个部份,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沉淀处理、消毒处理和污泥处理。
一、预处理:1.1 筛选:将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筛网进行过滤,防止阻塞后续处理设备。
1.2 去除油脂:采用油水分离器,将生活污水中的油脂分离出来,以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伤害。
1.3 调节pH值:通过加入酸碱等调节剂,使生活污水的pH值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后续处理过程。
二、生化处理:2.1 好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生活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菌群分解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2 厌氧处理: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菌群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2.3 溶解氧供给:在生化处理过程中,通过增加溶解氧的供给,促进生物菌群的活性,提高处理效果。
三、沉淀处理:3.1 沉淀池:将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引入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到底部。
3.2 污泥回流: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到生化处理过程中,增加菌群数量,提高处理效率。
3.3 澄清池:将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引入澄清池,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进一步沉淀,使水质更加清澈。
四、消毒处理:4.1 消毒剂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如氯化物、臭氧等,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杀灭病菌和病毒。
4.2 消毒剂投加量控制:根据污水的水质、流量等因素,合理控制消毒剂的投加量,确保消毒效果。
4.3 消毒剂残留监测:定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剂残留监测,确保消毒剂的投加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污泥处理:5.1 脱水:利用脱水设备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5.2 环保处置: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环保处置,如焚烧、堆肥等,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3 污泥质量监测:对污泥进行质量监测,包括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确保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农村等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要求。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流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城市、农村等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
三、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由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公共设施等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等污染物的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厂:指专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施,包括进水处理、生化处理、沉淀池、消毒等单元。
3. 排放标准: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质量标准。
四、操作流程1. 进水处理(1)生活污水进入处理厂前,应进行初步筛除工序,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2)经过初步筛除后,进入沉砂池,去除沉淀物。
(3)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膜或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
(4)对生活污水进行除磷、除氮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 沉淀池处理(1)将经过生物处理的水体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悬浮物。
(2)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淤泥,保持池内水质清洁。
3. 消毒处理(1)经过沉淀池处理的水体,进入消毒单元。
(2)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如氯化物等,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
(3)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水体,消毒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4)消毒后的水体应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五、操作要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 定期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做好相关记录,包括进水水量、处理效果、设备运行情况等,以备查验。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制定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和合规操作。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三、定义1. 生活污水:指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厨房废水、洗浴废水、厕所废水等。
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指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设备和系统。
3. 操作人员:指负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操作、维护和管理的人员。
四、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应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
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4.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从事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要求。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操作规程。
五、操作流程1. 前期准备a.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b. 准备所需的化学药剂和消毒剂。
c.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
2. 污水预处理a. 将生活污水进入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
b. 检查预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
3. 生物处理a. 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设备,通过生物降解去除有机物。
b. 控制好生物处理设备中的温度、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以促进生物降解反应的进行。
c. 定期监测生物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混凝沉淀a. 将经过生物处理的污水引入混凝沉淀池,加入适量的混凝剂。
b. 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沉淀到池底。
c. 定期清理混凝沉淀池,去除沉淀物。
5. 消毒处理a. 将经过混凝沉淀的污水引入消毒设备,加入适量的消毒剂。
b. 消毒剂能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出水符合卫生标准。
6. 出水处理a. 经过消毒处理的污水进入出水设备,去除余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处理过程安全、高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污水采集1.1 确保污水管网畅通:定期清理污水管道,防止阻塞和积水,保证污水顺畅流入处理设施。
1.2 定期检查污水井盖:检查污水井盖是否完好,确保井盖密封性良好,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1.3 安装污水采集器具:在污水排放口处安装采集器具,方便采集和监测污水排放量。
二、污水预处理2.1 筛除大颗粒杂物:通过格栅或者格板筛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防止阻塞后续处理设备。
2.2 调节污水流量:根据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调节污水流量,避免处理设备超负荷运行。
2.3 加入预处理药剂:根据污水成份,添加适量的预处理药剂,有利于后续处理过程。
三、生物处理3.1 氧化池运行控制:保持氧化池内氧气充足,控制污水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促进生物降解。
3.2 监测污水处理效果:定期取样检测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
3.3 处理后污泥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消毒等处理,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四、物理化学处理4.1 膜分离技术应用: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过滤、超滤等处理,提高水质。
4.2 药剂投加控制:根据水质要求,准确投加药剂,控制处理过程中的PH值、浊度等参数。
4.3 残留物处理:对处理后的残留物进行分类、回收或者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污水排放5.1 排放监测:定期监测排放口的水质和排放量,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5.2 排放管道维护:定期清理排放管道,防止阻塞和泄漏,保障排放安全。
5.3 排放报告记录:记录排放水质、量等数据,建立档案,以备日后查阅。
结论: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
遵守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确保处理效果和操作安全。
本规程适合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操作。
二、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1.1 污水进流调节:根据进流水量和水质情况,调节进流量,保持稳定。
1.2 粗格栅过滤:利用格栅过滤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废物。
1.3 沉砂池处理:将污水通过沉砂池,使悬浮物沉淀,减少悬浮物浓度。
1.4 沉淀池处理:将经过沉砂池处理的污水进一步沉淀,使悬浮物浓度更低。
2. 中级处理2.1 厌氧池处理:将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
2.2 好氧池处理:将经过厌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2.3 曝气池处理: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氧气供给,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2.4 混凝剂投加:根据水质情况,适量投加混凝剂,促进悬浮物的会萃和沉淀。
3. 高级处理3.1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中级处理的污水通过活性炭层,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3.2 膜处理:利用微孔膜过滤,去除弱小颗粒和细菌,提高出水水质。
3.3 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消毒或者氯消毒等方法,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
三、操作流程1. 操作前准备1.1 检查处理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
1.2 准备所需的化学药剂和消毒剂。
1.3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2. 操作步骤2.1 根据进流水量和水质情况,调节进流量,保持稳定。
2.2 启动格栅过滤设备,清理大颗粒杂质和固体废物。
2.3 将污水进入沉砂池,使悬浮物沉淀。
2.4 将经过沉砂池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
2.5 将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进行有机物的降解。
2.6 将经过厌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池,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2.7 在好氧池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促进悬浮物的会萃和沉淀。
2.8 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氧气供给。
2.9 将经过曝气池处理的污水进入活性炭层,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标题: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
1.1 定期清理污水采集井和污水管道
1.2 检查和清理滤网和格栅
1.3 检查和清理曝气装置和搅拌设备
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注意事项
2.1 控制进水流量,避免超负荷运行
2.2 定期检查处理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2.3 保持处理设施周围环境清洁,避免杂物阻塞设备
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
3.1 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2 采用物理处理工艺,如格栅和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3.3 采用化学处理工艺,如投加消毒剂杀灭细菌和病毒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测
4.1 定期监测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水质指标
4.2 定期抽取样品送检,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3 建立运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
5.1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5.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5.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服和呼吸器
结论: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保障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关键。
惟独严格遵守规程,才干有效地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匡助,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流程,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达标。
本规程适合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相关单位。
二、设备及设施1. 污水采集系统: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进入处理设施,包括管道、井盖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筛污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应定期清理和检修。
3.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应保持池内水位稳定,定期清理淤泥。
4. 曝气池:提供氧气以促进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应定期检查曝气设备的工作情况。
5. 活性污泥池:用于生物降解有机物,应定期检查池内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活性。
6. 消毒设备: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工作情况。
三、操作流程1. 污水采集与输送: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进入处理设施,定期检查污水管道是否有阻塞或者泄漏等问题。
2. 筛污处理:定期清理筛污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后续处理设施。
3. 沉淀处理:定期清理沉淀池内的淤泥,保持池内水位稳定,防止淤泥溢出。
4. 曝气处理:定期检查曝气设备,确保氧气供应充足,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5. 活性污泥处理:定期检查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活性,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保持池内生物降解的效率。
6. 消毒处理: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确保个人安全。
3.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污水处理设备内部的污垢积累。
5.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工作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6.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设备的维护情况、处理效果等。
五、应急措施1. 发生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即将住手相关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人员。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指用于处理城市、农村等生活污水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活污水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过程。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四条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执行,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第五条管理人员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第六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设备。
第七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巡检、维护记录和事故报告等。
第二章设备操作安全措施第八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和参数。
3.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4.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5.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6.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要求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得滥用设备。
7. 操作人员应严守安全生产规定,严禁喧哗、闹笑、吸烟等不良行为。
8.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1. 发现设备有异常声响或异味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查修理。
2. 发现设备有漏水、漏电等危险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并报告管理人员进行维修。
3. 发现设备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4. 发现设备有燃烧、爆炸等危险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报告上级进行应急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适合于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二、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由居民生活排放的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等的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指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各类装置,包括污水采集系统、预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等。
3. 操作人员:指负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三、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1.2 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3 检查处理设备中的化学药剂和消毒剂的储备情况,如有不足应及时补充。
1.4 确认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设置正确,如温度、压力等。
1.5 确认处理设备的安全措施已经落实,如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等。
2.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2.1 打开生活污水采集系统的进水阀门,确保污水顺利进入处理设备。
2.2 检查预处理设备,如格栅、沉砂池等,清理其中的固体废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3 调整生物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如曝气量、搅拌速度等,以确保生物膜的正常生长和活性。
2.4 定期监测处理设备中的水质参数,如悬浮物浓度、COD浓度等,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2.5 根据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或者消毒剂,控制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和臭味。
2.6 定期清理处理设备中的污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3. 操作后清理3.1 关闭生活污水采集系统的进水阀门,住手污水进入处理设备。
3.2 清理处理设备中的残留物,如污泥、固体废物等,保持设备的清洁。
3.3 对处理设备进行常规维护,如润滑设备、更换损坏部件等。
3.4 记录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操作参数或者操作流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的操作流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
三、操作流程1. 安全准备-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 确保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 确保处理现场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 污水进水处理- 检查进水管道是否畅通,如有阻塞应及时清理。
- 确保进水水质符合处理要求,如有需要可进行预处理,如调节pH值、除去悬浮物等。
- 控制进水流量,避免超过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3. 污水初级处理- 将污水引入初级处理设备,如格栅、沉砂池等,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 定期清理初级处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污水中级处理- 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中级处理设备,如活性污泥法、膜法等,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 控制好曝气系统的运行,保持良好的曝气效果。
- 定期检测处理效果,如COD、氨氮、总磷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标准。
5. 污水深度处理- 将中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深度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微污染物等。
- 定期更换吸附剂、臭氧发生器等,确保处理效果稳定。
6. 出水处理- 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 定期检测出水水质,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出水后可进行重复利用,如冲厕、浇灌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污泥处理- 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干化等。
- 污泥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处理参数。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行为,维护环境卫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城市、农村以及其他各类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操作。
第三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应遵循高效、环保、安全和节能的原则。
第四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污水收集和输送第五条生活污水应通过合法的管网系统进行收集和输送。
第六条居民区的生活污水管道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畅通。
第七条生活污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如雨水管道)应进行分流,确保污水收集和输送。
第八条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到地表水或土壤中是严禁的,应将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章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第九条城市和农村居民区应建立合适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第十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者应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监控排放水质。
第十二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污水处理操作第十三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四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处理过程安全和高效。
第十五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应进行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第十六条预处理阶段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第十七条主处理阶段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环节。
第十八条后处理阶段包括:沉淀池和消毒等工序。
第十九条生活污水处理操作中应加强监测和控制,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第五章废水处置和利用第二十条废水处理后的污泥和残渣应根据相关法规做好处置和利用。
第二十一条废水处理后的水体可经过二次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景观水体和环境水体补给等。
第六章废水监测和考核第二十二条法定部门应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和考核机制。
第二十三条废水监测应包括水质监测、设备运行监测和排放量监测等。
第二十四条废水处理不达标的设施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调节池和人工、机械格栅的操作规程:(1)生活污水进入集水池(生活污水)前必须先经过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过筛,档在人工格栅前的浮漂物,必须及时清除。
(2)机械格栅操作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法,按自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自动操作,实现自动开机和停机,时间可以任意设置调整。
按手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手动操作。
被机械格栅清除后的垃圾进入小车内,满后及时处理。
2、生物接触氧生化池操作规程:a、调试时,先开启集水池(生活污水)内潜污泵,将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化池,进行1—2天的充分闷曝气,同时开动污泥回流装置。
b、生化池内污水自动流入二沉池,经沉淀污泥循环又回流到厌氧池,经2天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模糊状的絮凝体,此时可适当增添营养物质(如尿素和磷肥)和排除对微生物增长有害的代谢物质。
c、要及时进行换水,即及时排除上清水,补充新鲜水,换水可以间歇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
直到悬浮混合液(MLSS)浓度30分钟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d、一般水温在15℃以上条件下,经过10-15天以上大致培养后可达到上述要求。
若进水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为缩短培养期,可将二沉池或污水沟污泥直接引入曝气池,也可以在运行时,先4、每隔8小时进行一次切换(切换后应密切注意声音有无异常),检查油位。
工业水处理操作规程药剂配置操作规程:1、聚丙烯酰胺(PAM)浓度为0.67‰,配药槽每次加药量为0.1公斤。
2、聚丙铝化氯(PAC)浓度为5.33%,配药槽每次加药量为8公斤。
3、配药箱放水达到2/3高度后开动搅拌机再加药,注水前必须确保放药阀门、冲洗阀门均在关闭状态。
4、搅拌情况下加入称量好的药剂,使其充分溶解(PAM搅拌一小时以上,PAC搅拌15分钟以上)。
5、药剂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机,把配药箱的药剂放到加药箱内,药全部放完必须及时关闭放药阀门(防止清水注入)。
6、打开计量泵,(计量泵打开之前,先打开计量泵进出口阀门)调节计量泵流量到达规定值。
7、加药箱底部沉淀物较多时,应及时进行冲洗,冲洗结束立即关闭冲洗阀门。
提升泵操作规程:1、打开提升泵的进水管阀门。
2、打开放空管进行排气,排完气后及时关闭排气阀门。
3、打开提升泵进出水阀门,开启提升泵,(只能开一台,另一台备用)观看压力表运转是否正常。
4、实际加药器流量值等于计量泵百分比*85,渣浆泵操作规程:1、打开冷却水泵进出阀门,(打开使用渣浆泵其出水阀门,关闭备用渣浆泵出水阀门)。
2、配置好药剂PAM,打开加药泵进出水阀门,调节进水阀门使流量计流量达到规定值。
3、打开渣浆泵排气阀门进行排气,排完气后关闭排气阀门,再打开渣浆泵进出水阀门,开启渣浆泵,(初次使用必须用黄油枪给渣浆泵两端加足黄油)。
4、向压滤机进泥水,压力表压力控制在≤0.6Mpa,当压力超过0.6Mpa时,打开回流管阀门使部分泥水回流,阀门开启度以≤0.6Mpa为准。
压滤机操作规程:1、渣浆泵启动之前,打开压滤机进泥阀门。
2、将液压箱液压油加足调,并调到规定值。
3、压滤机操作分为手动和自动,一般可使用手动操作,正常情况下可使用自动。
4、进泥水同时,压滤机出水嘴开始出水(压滤机两边出水嘴全部打开)压滤机压力接近或达到0.6Mpa,水嘴停止出水时,关闭渣浆泵,停止进泥,使得压滤机继续保持在0.6Mpa一段时间,直到压滤机出水嘴停止出水。
5、按动“手动松开”按钮,“松开”指示灯亮进行卸泥。
6、当卸泥不完全,滤网板上存有余泥时,可用毛竹片进行人工清理。
7、压滤机出现事故情况按下“急停按钮”同时关闭渣浆泵。
8、渣浆泵每次只能开启一台(一用一备)。
电控和自控运行操作规程(1)、电控系统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二种方式,按手动档时,电控系统处于手动状态,自动控制关闭;按自动档时,电控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手动控制关闭;以确保运行安全。
(2)、所有动力设备均可进行集中和就地控制运行,运行工况可在控制柜上显示出来。
故障时会自动报警,控制柜具有过流、缺相、过压等自动保护功能。
发现故障应查明情况,及时报告和排除。
(3)、所有水泵与池子液位联锁控制运行,高液位时报警,低液位时自动停泵,中水位时泵自动启动。
所有池子均采用液位显示仪,以动态显示池子液位高、低。
当池子接近低液位时,应及时进水,超过高液位时溢流排出。
(4)、矿井水处理水量采用电磁流量计进行计量,具有瞬时和累计流量显示。
一般处理水量控制在45-50m3/h之间。
(5)、加药可采用手控计量泵流量方式进行,加药量应根据进出水水质浊度,通过调节计量泵流量来确定最佳投加药量。
PAM和PAC计量泵百分比流量控制在80%左右。
(6)、设备保养、检修时,必须将该设备选择“手动操作”方式,并且执行停电、挂牌、上锁措施。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1)预沉调节池的操作管理为确保水泵叶轮不受损坏,污水管道和构筑物不遭堵塞,减少因垃圾过多造成的阻力增加、流量减少等问题,除了及时捞清格栅前垃圾外,一般要对水池进行清洗,清洗次数可按池内结垢情况而定。
预沉调节池泥斗沉淀煤泥,应及时开启吸泥泵清泥。
预沉调节池管理要求:a、及时清除池内水表面浮渣等悬浮杂质,使水池表面见不到浮漂浮物等,水面保持清洁。
b、定期用吸泥泵及时清理泥斗沉淀煤泥。
c、提升泵与调节池液位联锁运行,高液位时警报,低液位时自动停泵。
(2)高效澄清池的操作管理要求:a、初运行时,进水流量因控制在设计流量的1/3,相应药剂投加量为正常头加药量的1.5-2.0倍。
b、应经常观察第一、第二反应区、絮凝区、斜管分离区的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加药量和污泥回流量大小。
c、初期不合格水,从溢流管排走,不能进入无阀滤池。
d、及时测定第二反应室污泥5min的沉降比,一般应为20%-25%,超过30%要及时排泥,以5min沉降比来控制出水水质和排泥次数,每2-4h测定一次。
e、及时调节回流比,并分析澄清池进出水水质和第一、第二反应区的污泥浓度。
f、停池后重新启动运行,先开启底阀放空,排出少量底泥,使底下部泥渣松动,然后再进水。
g、排泥:泥斗排泥要及时,排泥时以排空泥斗泥为限,一般每次为3-5min即可,排泥时间一般为2-4小时一次。
(3)、多介质滤池的操作管理要点:a、为防止反冲洗时滤料损失,加滤料时应比设计多加5cm,运行前现将冲洗强度调节器调整至1/4开启度,然后在运行时按实际需要运行调正。
b、滤池为自动操作,平时无须人工管理,运行时应及时分析出水水质,当出水浊度>5度时,应及时调整水力循环澄清池的运行参数,增加投药量和调整污泥回流比,并适当减少进水量。
c、当滤池出水水质变差,虹吸又不能形成,应及时检查虹吸管和虹吸辅助管是否漏气,发现漏气应立即修补,还形不成虹吸,则应开启压力自来水管阀门,进行强制反冲洗。
d、运行一定时间后,若发现滤料层减少,应及时补加滤料,滤料如有积球或开裂,应及时采取更换措施。
e、滤池反冲洗时,要求滤料层膨胀率为40%-50%,否则应及时调整反冲强度,反冲时要求水流平稳,不产生气泡,不带走滤料,滤料层要求冲洗完善。
f、滤池出水水质应及时进行分析,测定水质的混浊度为3-5度。
大于5度应及时调整加药量和水力循环澄清池的运行参数。
(4)、煤泥压滤干化处理的操作管理经煤泥浓缩池浓缩后的煤泥,由渣浆泵抽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后煤泥含水率为60%-65%。
干化后煤泥可作为燃料综合利用。
板框压滤机的操作压力为小于等于6kg/cm2.压滤机操作可分为手动和自动操作,手动操作时先拨到手动档,然后进行压紧、松开、取板、拉板等手动操作。
自动操作时先拨到手动档,按手动压紧、松开等到档,再拨到自动档,再按程序控制档,才可进行压紧、保压、松开、取板、拉板等自动操作。
压滤机操作进泥口压力控制在20-25Mpa,大于上述压力时,可采用打开回流阀来调节压滤机操作压力,压紧时压力控制在18Mpa以下,超过此压力应立即按紧急按钮停机处理。
压紧时人应站在旁边观察压力变化,人不要站在液压箱的对面,以保人身安全。
当压滤机进泥口压力接近0.6Mpa,水喷出水流量很小时,说明压滤机泥室泥量已满,此时应立即关闭渣浆泵和压滤机进口阀门,同时再依次关闭冷却水泵和加药泵,再关闭冷却水泵的出口阀门和加药泵进出口阀门,进行压滤机的卸泥工作。
压滤机长期不用时,应将压滤机用水清洗干净。
(5)、电控和自控运行管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同)a、电控系统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二种方式,按手动档时,电控系统处于手动状态,自动控制关闭,按自动档时,电控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手动控制关闭;以确保运行安全。
b、所有动力设备均可进行集中和就地控制运行,运行工况可在控制柜上显示出来。
故障时会自动报警,控制柜有过流、缺相、过压等故障情况的自动保护功能。
发现故障应查明情况,及时报告和排除。
c、所有水泵与池子液位联锁控制运行,高液位时报警,低液位时自动停泵,中水位时泵自动启动。
以免没有水时损坏水泵。
所有池子都装有液位显示仪,以动态显示池子液位。
当池子接近低液位时,应及时进水,高液位时溢流排水。
d、矿井水处理水量用电磁流量计计量,具有瞬时和累计流量显示。
处理水量控制在45-50m3/h.e、加药可采用手控计量泵流量方式进行,加药量应根据进出水水质浊度,通过调节加药计量泵流量来确定最佳投药量。
PAM和PAC计量泵百分比流量控制在80%左右。
(6)、二沉池管理规定:A、二沉池沉淀后的污泥由排泥阀定时排至污泥浓缩池,上面的清水流入清水池,然后溢流达标外排。
B、定期到二沉池顶部将悬浮物进行清理。
(7)、污泥处理:污泥池内经浓缩后的生活污泥,定期由污泥泵抽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干化(根据高效沉淀池内水样污泥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