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
一、名词解释
1、布朗热危机
发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当时共和国的威胁并不是直接来自君主主义者,而是来自共和主义者的布朗热。

布朗热在1886年1月被任命为陆军大臣,他要求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燃起对德国复仇的沙文主义狂热,获得激进派的支持,并试图实行军事独裁。

在之后他利用群众对共和派政府的不满,离开军队,投身政界,全国掀起崇拜布朗热浪潮。

在选举中,布朗热以绝对多数票取胜,随后他的支持者发动政变,但他并没有参与。

后来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决定以叛国罪逮捕他,布朗热逃亡比利时,1891年布朗热自杀。

2、英国工党
英国工党,英国两大主要执政党之一。

英国左翼政党。

1900年2月27日建立于伦敦,称“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称工党,宗旨是在议会里实现独立的劳工代表权。

工党于1918年通过《工党与新社会制度》的纲领和新党章,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的目标,并开始吸收个人党员。

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

工党在二战后推行温和的改革政策。

推行国有化,主张建立福利型国家。

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组织,简称年会。

3、凡尔赛和约
又称《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和约,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协约国和同盟国经过巴黎和会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

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和约主要内容是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国支付大量赔款;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尔赛和约的签署最终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
统治秩序,但也在德国人心负仇恨,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二、列举题
1、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著名人物
大久保利通,萨摩藩武士,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

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

他最后被民权志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西乡隆盛,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成功后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后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兵败而死。

木户孝允,本名桂小五郎,长州藩出身。

在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伊藤博文,长州人。

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

他还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

伊藤博文的不朽功业是建立了一种有生命力的立宪制度,使日本人能够有秩序的进行政治和平演变,民众得到日益扩大的参政机会。

其东亚政策的核心放在朝鲜上。

山县有朋,日本军事家,政治家。

长州藩中间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

历任陆军卿、参军、参谋本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在日本军队和政府中势力庞大,是日本陆军之父,开启了长州藩军人控制陆军的时代。

对内阁的交替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都有重要影响。

2、一战二战期间著名战役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又名马恩河奇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

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或称雷姆斯战役,是第一次世
界大战西方战线发生于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的战役,是西方战线中德军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战役。

因为由法国军队领导的联盟军队反击,制服了德军,而德军遭受严重的伤亡。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

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

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

英国采用的是“马克l型坦克”。

因此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

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但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

此次撤离,意味着西欧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超出了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

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

单从伤亡数字来看,
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3、二十世纪上半叶苏联与他国签订的条约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

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拉巴洛条约是于1922年4月16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省拉巴洛签署的条约。

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

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但也使波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苏日中立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日本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在战争中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又称日苏中立条约、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是苏日两大帝国主义的分赃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

会后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瓜分了战后远东势力范围。

三、简答题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措施,成效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革命。

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
2)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4)外部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5)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6)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性质:1861年的改革是农奴主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酝酿:
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经济上: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影响:
(1)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2)在农业方面,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

(4)随着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

(5)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进步性:
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
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
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
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欺骗性]
存在的问题:
[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材料分析题
美国宪法修正案
第十三修正案(1865)
第一款除非是对已通过正当程序判刑的罪犯的处罚,无论奴隶制还是非自愿劳役,都不得存在联邦境内及其管辖的任何地方。

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役,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
第十四修正案(1866)
第一款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合众国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所居住的州的公民。

无论何州均不得制定或实施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无论何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拒绝给予在其管辖下的任何人以同等的法律保护。

黑人享有和其他种族相同的公民权,定义公民权,包含特权或豁免权条款、正当程序条款、平等保护条款,并处理内战后的问题
第十五修正案(1870)
第一款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黑人享有选举权,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
大的背景:
第十三修正案
(1)随着美国的继续扩张,新领土上的奴隶制问题成了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方州认为奴隶属于财产,因此可以像其它任何一种财产那样从一州移至他州。

(2)南方和北方的紧张局势激化,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成为新的总统。

南方各州在林肯当选几个月后宣布脱离联邦,组建美利坚联盟国,并随即挑起了南北战争。

(3)1863年,林肯利用总统战时所拥有的权力颁布了解放奴隶宣言,宣布南方所有叛乱州的奴隶立即恢复自由,但这并没有对那些选择继续效忠南方邦联州中的奴隶现状产生影响。

(4)1865年2月1日,林肯在修正案上签字,令第十三条修正案成为唯一一条经总统签字并获得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

(5)1865年4月,林肯总统被刺杀,由于国会正在休会,继任林肯总统职位的
安德鲁·约翰逊开始了一段史称“总统重建”的时期,第十三修正案依旧是在林肯的影响下继续进行。

第十四修正案
(1)修正案第一款正式对美利坚合众国公民作出了定义,并保证任何个人的基本权利不会被任何一个州或国家行为限制和剥夺。

(2)激进派共和党人希望给因第十三条修正案获得自由的人们保障广泛的公民权和人权,但这些权利的范围在修正案生效前就出现了争议。

这一款也是对南方各州以暴力对付黑人行径的回应。

国会重建联合委员会认为只有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才能够保护这些州中黑人的权益和福利。

(3)修正案的第一款是该修正案被引用次数最多的部分,这条修正案也是宪法中被引用最为频繁的一部分。

这一修正案涉及公民权利和平等法律保护,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南北战争后昔日奴隶的相关问题。

修正案备受争议,特别是在南部各州,这些州之后为了能恢复联邦国会中的议席而被迫通过修正案。

第十四条修正案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第二次制宪”之说,之后的大量司法案件均是以其为基础。

特别是其第一款,是美国宪法涉及官司最多的部分之一。

它对美国国内的任何州和地方官员行为都有法律效力,但对私人行为无效。

第十五修正案
到了1869年时已经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并提供公民权和平等的法律保护。

但186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仅以微弱优势取胜,这让大部分共和党人相信保护黑人选民的投票权对于党派的将来是非常重要的。

联邦国会在否决了一些更为彻底的选举权修正案草案后,于1869年2月26日提出了一条折衷的修正案,其中禁止以种族、肤色或曾是奴隶而限制投票权。

该修正案经过艰苦的批准战后得以幸存,于1870年3月30日正式生效,是美国内战后通过的三条宪法修正案之一,它赋予所有肤色的人选举权。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修正案禁止联邦或州政府根据公民的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是奴隶而限制其选举权。

这条修正案于1870年2月3日通过,是三条重建修正案的最后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