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的鉴别方法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f226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c.png)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饲料中添加真菌类、生物菌落类和无机物质等不合格
原料会对动物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鉴定饲料中真伪原料
的方法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的真伪呢?
1、鉴定进口饲料原料真伪:对于进口饲料原料,应仔细查看其包装标
签上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生产厂家等信息,以及与原厂的电话、
网址核实,以确保是否为正规的进口饲料原料。
2、检验粮食中真伪饲料原料:饲料原料外表大都是糠米或粒状物,
可通过可视化检测,鉴定其中是否混杂有有毒微生物或无机物质;同
时也可以采用实验室技术,如吸光光度法、质谱法等,进行深入检测,以准确判断原料的真伪。
3、检验添加剂真伪:一般的添加剂有提高动物发育的营养添加剂和其
他保健品,应看清此类添加剂是否有批准文号,如果没有,应禁止使用,以确保添加剂的真伪。
4、检验谷类中真伪饲料原料:谷类中的饲料原料比较复杂,检验时应
注意饲料成分的比例,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通过和表
格中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饲料中真伪原料比例,从而判断谷类中真
伪饲料原料。
总之,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真伪是保证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具
体的话一定要根据饲料原料的不同特点,采取符合鉴定原料真伪的相
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饲料的真伪,更好的维护动物的健康。
烹饪原料好坏的鉴别有哪些方法
![烹饪原料好坏的鉴别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bd876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c.png)
烹饪原料好坏的鉴别有哪些方法关于食材的原料是有很多的,而关于食材的鉴别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还是有些人就是鉴别不出来食材原料的品质好坏,那么应该怎么鉴别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原料好坏的鉴别,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原料好坏的鉴别(1)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
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
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
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4774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7.png)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一、引言原料药是制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制剂的质量。
因此,对原料药进行鉴别实验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原料药鉴别实验的常用方法。
二、外观特征鉴别法外观特征鉴别法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原料药鉴别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外观特征来判断它们是否相同。
这种方法适用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的样品。
三、熔点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升温过程中开始融化和完全融化时所显示出来的温度范围来确定其纯度和同质性。
该方法适用于结晶性较好且熔点较低(<300℃)的物质。
四、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样品中功能团基团及其结构,从而判断样品的同质性和纯度。
该方法适用于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五、紫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测定样品在紫外光下吸收的特定波长来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该方法适用于样品中含有芳香环、双键等化合物。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别化学成分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按照其亲水性或亲油性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各成分峰面积或峰高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该方法适用于样品中含有多种化合物。
七、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鉴别和定量有机物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按照它们在固体载体上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各成分峰面积或峰高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该方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好且分子量适中的有机化合物。
八、结论在制药过程中,原料药鉴别实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外观特征鉴别法、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的同质性和纯度,从而保证最终制剂的质量。
原料鉴别方法
![原料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ac789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原料鉴别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原料无处不在。
不管是做饭用的食材,还是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又或是工业生产中的各种物资,原料的质量和真伪可是相当重要的。
今天呀,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原料鉴别方法,这可真是个超有趣又超实用的事儿呢!咱先来说说食材原料的鉴别吧。
就拿大米来说,这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有一次他去市场买米。
他看到有个摊位的米又白又亮,价格还便宜,心里就直痒痒。
这时候旁边一位大妈就说话了:“小伙子,这米可不能光看外表啊。
你抓一把,闻一闻。
”小李就抓了一把,哎呀,一点米香味都没有。
大妈又说:“真正的好大米,那香味是淡淡的清香,就像田野里风吹过稻穗的那种清新味道。
而且你再看看这米的颗粒,好米的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就像一群整齐的小士兵。
那些有坏米或者掺假的米,颗粒就参差不齐,有的还会有碎粒呢。
”小李听了大妈的话,恍然大悟。
这就好比我们挑苹果一样,那些表面光滑、色泽自然、果把儿部分圆润的,往往是新鲜好吃的苹果。
要是看到苹果表面坑坑洼洼,颜色过于鲜艳,那可得小心了,说不定是打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呢。
再讲讲肉类原料的鉴别。
我叔叔是个老厨师了,他可懂这个。
有回我跟着他去市场买猪肉。
叔叔告诉我:“你看这猪肉的颜色,新鲜的猪肉颜色是淡红色或者粉红色的,就像少女羞涩的脸颊。
如果颜色深红或者发紫,那这肉可能就不新鲜了。
”我好奇地问:“叔叔,就看颜色就行了吗?”叔叔笑着说:“那可不够。
你再用手按一按这肉,要是按下去能很快恢复原状,这肉就比较新鲜。
要是按下去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那这肉肯定不新鲜啦。
还有啊,新鲜的猪肉闻起来有点肉腥味,要是有臭味或者其他怪味,那肯定不能要。
”说完了吃的,咱们再聊聊做手工的原料鉴别。
比如说木材,我认识一个木工老师傅,姓张。
他做木工活可有年头了。
我看他挑木材的时候可仔细了。
我就问他:“张师傅,您咋挑木材呢?”张师傅拿起一块木材,对我说:“你看这木材的纹理,好的木材纹理清晰、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常见原料鉴别
![常见原料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016003c3240c844769eaee13.png)
鱼粉的化学判别
化学方法:一般测定粗蛋白质、脂肪、钙鳞、水 分含量等项目。但随着掺假手段的提高,常规方 法可能无法检出是否搀假。目前比较准确的方法 是测定鱼粉中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含 量。赖氨酸达到5%,蛋氨酸达到2%以上则是比 较优质的鱼粉。一般掺假后这两个指标很难满足。 但检测氨基酸一般费用高,时间长,有些地方还 不具备检测的仪器。
水浸法
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
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 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 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 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显微镜检查法
取待检样品和纯豆粕样品各一份,置于培养皿中, 并使之分散均匀,分别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 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豆仁颗粒无光泽, 不透明,呈奶油色; 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 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 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动物性原料镜检特征
动物性的原料掺假物特征也较明显,如在20x的体 视镜下,水解羽毛粉呈浅黄色至琥珀色或暗褐色半 透明松香状碎块,形状不定,边缘不锐,多为弧形 面,可见残存的未完全水解的生羽枝、杆、羽片。 血粉为红色不透明块状或鲜红的小球状。虾壳粉具 有明显的虾壳特征,通常表现为云母片状。蟹壳通 常表现为壳外层多孔,橘红色,布有蜂窝状圆形凹 斑或小盖状物。皮革粉通常为白色丝状物或锯末状 物。如有方形或不规则、灰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 的颗粒状物,可能掺有贝壳粉。
水溶法: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鱼粉及10倍左右的水,搅拌 后静置数分钟。轻轻搅拌后观察:优质鱼粉上无漂浮物, 下无沉淀物,水较透明;而劣质鱼粉则相反。一般情况 下,漂浮物为羽毛物或植物性物质,沉淀物为砂石等矿 物质。再用淘米法将鱼粉淘洗几次,至鱼粉被全部淘出 后,用吸管洗出杯底的沉淀物,放在平面玻璃上细心观 察,以判定掺假物的性质和含量。 经验法:手抓取样在手上,用手指头捻,粘性越佳,鱼 粉越新鲜,(因为鱼肉的肌纤维富有黏着性)。判断方 法为:用75%的鱼粉+25%的淀粉混合,加1.-1.3倍的水 制成面团状,然后用手拉其粘弹性,既可判断:粘弹性 优者,其品质为佳。 筛选法:用一组不同网目的筛来过筛,检查各种(网目) 筛上物的比例、构成、有无夹杂物等。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e53d90b7360b4c2e3f64a5.png)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1)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
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
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
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而且,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差别,往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烹饪原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7f47c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一、鱼粉。
常掺有棉子饼、菜子饼、尿素、泥沙等物质。
⑴感官检查法:合格的鱼粉颗粒大小一致,肉眼可见大量鱼肌纤维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色、黄棕色或黄绿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黏,有鱼腥味、无异味。
掺假的鱼粉可见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鱼刺、鱼鳞、鱼眼等,成粉状或颗粒过细,易结块,手握结实成团,鱼腥味淡,有异味。
⑵气味测试法:取鱼粉约20克和大豆饼1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适量水,盖紧瓶盖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若能闻到氨的气味,则说明掺有尿素。
二、豆饼(粕)。
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石粉等物质。
⑴水浸法:取样品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碗中,浸泡2-3小时,然后轻轻搅动,若掺有泥沙,则分层明显,上层为豆饼,下层为泥沙。
⑵碘酒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在干净的白瓷盘中铺平铺薄,滴上几滴碘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则说明掺有玉米、稻壳等物质。
三、麸皮。
常掺有滑石粉、米糠等物质。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抽出手,若手上粘有白色且不易抖落的细末,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用手抓一把麸皮用力握,能成团的为纯正麸皮,若握时有胀感,则说明掺有稻糠。
四、骨粉。
常掺有石粉、贝壳粉、细砂等。
⑴肉眼观察法:纯正的骨粉呈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部分颗粒呈蜂窝状,掺假骨粉的仅有少许蜂窝状,若是假骨粉则完全没有蜂窝状颗粒,掺贝壳粉的骨粉色泽发白。
⑵稀盐酸溶解法:将样品倒入稀盐酸中,真骨粉会发出“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基本溶解,稀盐酸液变浑浊。
⑶焚烧法:取少许样品放入试管中,置于火上焚烧,真骨粉产生蒸气,并伴有刺鼻的烧头发味,而掺假骨粉焚烧产生的蒸气和气味较少。
五、贝壳粉。
质量差的贝壳粉呈面粉状或碎骨状,含钙量低。
质量好的贝壳粉应含70%以上的高粱粒大小的小贝壳、30%以内的碎面。
大贝壳粉碎后含钙量为36%。
六、蛋氨酸。
市售掺假蛋氨酸常被掺入淀粉、葡萄糖粉、石粉等物质。
烹饪原料感官辨别方法
![烹饪原料感官辨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e70498b9f3f90f77c61b31.png)
烹饪原料感官辨别方法烹饪原料感官辨别方法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而且,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差别,往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常用烹饪原料的营养 1.谷类谷类所含的营养素因种类、品种、地区、加工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其主要的成分有:(l)糖类(碳水化合物)在谷类中约含70—8o%,主要存在于胚乳中。
谷类所含的糖类被机体利用率很高,如小麦93%,大米达95%。
(2)脂肪:谷类含脂肪量很低,仅为1.5%左右。
玉米和小米的含量较高,约为4%,主要在粉糊层和谷胚部。
(3)蛋白质:粮谷类蛋白质所台的必需氨基酸不完全相同,所以各种粮食混合食用,可令氨基酸互补,使蛋白质的质量提高。
(4)维生素:谷类中主要含维生素bl及少量维生素a和e。
b 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胚和皮内,故粮食不宣加工得过于精白。
(5)矿物质:米、麦中含有磷、钾、镁、钙等,但加工图越精,损失越大。
2.豆类豆类含蛋白质量很高,一般在20—50%之间。
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内容
![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c646f98866fb84ae45c8da4.png)
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内容烹饪原料感官鉴别的内容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而且,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差别,往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烹饪原料科学分类方法1、按原料来源属性分类分为①植物性原料②动物性原料③矿物性原料④人工合成原料2、按烹饪原料在加工中的作用分类分为①主料②调味料③辅助料3、按原料加工程度分类分为①鲜活原料②干货原料③复制品原料4、按商品的体系分为粮食、蔬菜、果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野味、干货及干货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调味品等5、按营养成分分为①热量素食品②构成素食品③保全素食品烹调作用烹调作用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1.杀菌消毒。
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
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调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2.使生变熟。
烹调可以使主、辅料和调料受热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变熟。
常见原料的掺杂及鉴别方法
![常见原料的掺杂及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9130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7.png)
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7b4128b4daa58da0114a5a.png)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测定法、染色法、试剂着色法及溶解法等。
仅用一种方法,一般不能立刻确定纤维的类别,必须根据数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来作综合分析。
初步鉴别时,可先用费时较少的燃烧法或显微镜观察法,当这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采用其他方法补充鉴定之。
一、燃烧法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3—26二、显微镜观察法使用Y172型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极微的横断面薄片,用一般的生物显微镜,即可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纤维的形态来区别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的类别。
但合成纤维的外形只能做到大致地分辨。
纺织纤维纵向与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3—27化学纤维中的异形纤维,其纵向及横向形态随喷丝孔的几何形状不同而不一,故不包括在此范围内,一般异形纤维有三角形、蚕豆形、椭圆形、十字形或不规则形等。
三、纤维密度测定法测定纺织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有浮沉法、液体浮力法、比重法、气体容积法、密度梯度管法等,测定纤维密度,即可鉴别纤维的类别,各种纤维的密度如表3—28表3—28关于分离液比重与混合比,可按表3—29配置,对不同原料可观察沉浮,来证实纤维性质。
表3—2920℃时,分离液比重Y=0.873+0.721V式中:V——四氯化碳容积百分率。
20℃时,四氯化碳比重为1.594(分析纯)。
20℃时,二甲苯比重为0.873(分析纯)。
四氯化碳的蒸发速度是二甲苯的数倍,配置的分离液时间一久,比重变轻,因此分离液必须现用现配,分离液与水不能混合,试样的水分影响测定的比重,应当注意。
四、试剂着色法(见表3-30)表3-30(1)用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湿30秒到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判别。
(2)把纤维帖在热铜上,使它放在氧化火焰中,如冒绿色火焰,就证明有氯。
(3)用一克纤维放入试管内,复盖无水碳酸钠约1克,渐渐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石蕊试纸,如试纸变为蓝色,即表示含氮。
常见原料的掺杂及鉴别方法
![常见原料的掺杂及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947ea6c77da26925c5b069.png)
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 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 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9aee0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7.png)
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一)一般鉴别法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
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
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
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
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觉判断。
如发现鱼粉有刺激性氨味、哈喇味、霉味,即可判定该鱼粉已发生腐败、霉变或脂肪酸败。
3.触觉法:指原料水分含量可通过手摸、耳听来判断。
如手插入料堆感觉湿凉,表示原料含水量超标。
青干草手触无湿凉感,手摇有沙沙响声,表明品质优良。
(二)物理性鉴别法1.容重测定:一定体积的原料都有一定重量,故通过检测样和标准样的容重比较,即可初步判定原料是否掺杂或水分含量是否异常等。
2.比重测定与浮选技术:原料不同,比重不同,根据原料不同比重,选用相应比重的浮选液对其分离,分离物再进一步用镜检或浮选法确认浮选实例。
(1)饲料中有机与无机物质分离时,浮选液可选四氯化碳。
上浮者为有机物,下沉者为无机物。
将两部分分别干燥称重,即可计算出两者的大致比例。
(2)骨粉中肉骨分离,也可选用四氯化碳。
上浮者为肉粉,下沉者为骨粉。
(3)玉米粉中分离玉米芯粉时,一般可选比重1.439的浮选液。
上浮者为玉米芯粉,下沉者为玉米粉。
(4)棉籽粕中棉籽壳分离时,可选用比重1.438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棉籽壳,下沉者为棉仁粕。
(5)鱼粉中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分离时,可选比重 1.326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
若在下沉物中加入四氯化碳,则上浮者为鱼肉(极少量水解羽毛粉),下沉者为鱼骨。
纺织原料的快速鉴别方法
![纺织原料的快速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cf94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7.png)
纺织原料的快速鉴别方法引言在纺织品行业中,准确鉴别纺织原料的种类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纺织原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正确的鉴别方法可以帮助生产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纺织原料快速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别纺织原料。
快速化纤鉴别方法化纤是纺织品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原料,其特点是柔软、光泽度高、易于抗皱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别化纤的方法:1.观察纤维外观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纤维的外观来初步判断纺织原料的种类。
举例来说,若纤维光滑、均匀、细腻,很有可能是聚酯纤维;而如果纤维呈带状、有光泽、柔软,可能是尼龙纤维。
2.燃烧试验燃烧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化纤鉴别方法。
我们可以将纤维点燃并观察燃烧的特性来判断纤维种类。
例如,聚酯纤维在点燃后会产生焦油味,燃烧时有蜡烛状的滴状物;而尼龙纤维在燃烧时有果冻状的滴状物,并发出轻微的黄色烟雾。
3.化学试剂检验使用化学试剂也是一种常用的鉴别化纤的方法。
每种纤维在特定的试剂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鉴别出纤维的类型。
例如,聚酸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融化、沉淀的现象;而聚醚纤维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会溶解。
快速天然纤维鉴别方法除了化纤,天然纤维也是纺织原料的常见来源。
不同种类的天然纤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别天然纤维的方法:1.观察纤维外观类似于化纤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纤维的外观来初步判断纺织原料的种类。
例如,棉纤维外观呈棒状,有皱纹,柔软且吸湿性强;而麻纤维外观粗糙,细长,有纤维节。
2.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细节结构可以进一步判断纺织原料的种类。
举例来说,棉纤维中有明显的蓝色交联剂;而麻纤维中有明显的纤维节和纤维鞘。
3.化学试剂检验使用化学试剂也是一种常用的鉴别天然纤维的方法。
不同种类的纤维在特定的试剂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帮助鉴别纤维的类型。
例如,将纤维置于稀盐酸中,棉纤维会迅速溶解,而麻纤维则不会溶解。
结论通过本文介绍的几种快速鉴别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鉴别纺织原料的种类。
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
![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88e9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2. 嗅觉检查
有鱼粉正常气味,略带腥味、咸味,无异味、异嗅、氨味。
3. 味觉检查
咀嚼有肉松感,无细硬物,且能在口里溶化。
麸皮
1. 观察色泽和外观
优质麸皮呈麦黄色,具有片状或粉状特征。
2. 手感检测
抓一把麸皮在手中,纯正的麸皮应成团,无过多杂质或残留物。
常用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
饲料原料
鉴别方法
描述
玉米
1. 观察外观和色泽
优质玉米粒饱满、完整,颜色鲜亮,通常为黄色或金黄色。颜色不均匀、暗淡、发灰或有斑点可能表示品质不佳或掺假。
2. 嗅觉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常的玉米具有固有的气味,无其他异味。闻到异味可能是掺杂物的污染。
3. 水浸法
取样与水混合,观察悬浮液中是否有杂质沉淀或颗粒不均匀浮浊。
3. 水浸法
麸皮在水中迅速分散且水变浑浊可能表示掺有杂质。
蛋氨酸
1. 感官检查
纯白色或略带黄色光泽的结晶物,口感略带甜味。
2. 溶解法
取样与蒸馏水混合,真正的蛋氨酸几乎可以完全溶解。
3. 灼烧法
置于高温下灼烧,观察残渣量,真正的蛋氨酸残渣应在0.5%以下。
豆粕
1. 观察颜色和形状
优质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呈不规则碎片状,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
2. 嗅觉检查
有正常的豆香味,无生味、焦糊味、发酵味、霉味等异味。
3. 味觉检查
咀嚼无异味,如生味、苦味或霉味。
4. 水浸法和碘酒鉴别
水浸法观察是否分层,碘酒鉴别法检查是否含有玉米、稻壳等物质。
鱼粉
1. 观察颜色和形状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1d78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4.png)
原料药的鉴别实验常用方法引言原料药的鉴别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鉴别实验,可以准确判断原料药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料药鉴别实验的常用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理化性质鉴别、显微鉴别和色谱鉴别等。
一、外观特征鉴别1.观察颜色:将待鉴别的原料药取少量放在白色瓷片上,用肉眼观察其颜色。
参照药典标准,判断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颜色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杂质的存在或药品质量问题。
2.观察形状:观察原料药的形状特征,如片状、粉末状、颗粒状等。
不同形状的原料药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形状的异常也可能暗示着问题。
3.观察气味:嗅闻待鉴别的原料药,判断气味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气味异常可能与质量问题有关。
4.观察透明度:将原料药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观察其溶液的透明度。
透明度异常可能意味着杂质的存在。
二、理化性质鉴别1.熔点测定:测定原料药的熔点,可以通过比较实测值与药典标准值的差异,判断原料药的纯度和一致性。
2.比旋光度测定:原料药中含有手性化合物时,可以通过比旋光度测定其旋光度。
与药典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手性化合物的含量和形式。
3.溶解度测定:将原料药溶解于不同溶剂中,观察其溶解度,根据溶解曲线判断原料药的纯度。
4.酸碱度测定:测定原料药的酸碱度,可以判断其酸碱性质和稳定性。
这对于合成药物来说尤其重要。
5.灭菌效力测定:对于原料药中含有微生物的药物,可以进行灭菌效力测定,确定其杀菌或抑菌作用。
三、显微鉴别1.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原料药制备成适当的样品,使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如晶型、晶粒大小等。
根据形态特征与药典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原料药的真实性和质量。
2.偏光显微镜观察: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原料药的偏光特征,如双折射性、正交偏光等。
偏光显微镜可以帮助鉴定晶型和晶格构造,进一步判断原料药的纯度和一致性。
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料药进行表面形貌的观察,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判断原料药的形态特征和纯度。
食品原材料品质鉴别方法
![食品原材料品质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eee61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2.png)
食品原材料品质鉴别方法食品加工所用原材料都有其自身固有的感官性状,这是原材料品质的外部反映。
在对原材料应有的感官性状了解的基础上,人们通过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来比较、分析、判断确定其品质的检验方法就叫感官鉴定。
用感官鉴定原材料品质的方法是烹饪工作中最实用、最简便而有效的检验法,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嗅觉检验运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材料的气味。
许多食品和副食品都有正常的气味,如肉类有正常的香味,新鲜的蔬果也有清香味。
如出现异味,就说明品质已有问题。
2.视觉检验视觉检验的范围最广,凡是直接能用肉眼根据经验辨别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即以原材料的外部特征(如形态、色泽、结构、斑纹)进行检查,以确定品质的好坏。
3.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面有许多味蕾,当味蕾接触外物、受到刺激时即有反应,不论甜、成、酸、苦、辣哪一种滋味,都可以辨别出来,这就是味觉。
有些原材料就可以通过味觉特征的变化情况鉴定其品质好坏。
4.听觉检验音波刺激耳膜引起听觉。
某些原材料可以用听觉检验的方法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就可以用手摇动,听蛋中是否有声音来确定蛋的好坏。
5.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表面的感觉。
手指是较敏感的,接触原材料可以检验原材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并以此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肉类、鱼类、蔬菜类都能用这个方法鉴定原材料的品质。
触觉检查也适用于原材料新鲜度的鉴定。
原材料品质评价标准菜肴能否达到色、香、味、形俱佳,除决定于烹调技术的高低外,还取决于原材料本身质量的优劣。
一般来说,用新鲜的原材料来烹制,即可保证菜肴的色、香、味、形,又可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
所以,善于鉴别原材料的质量,是做好烹调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鉴别原材料的要求1 .熟悉原材料的出产季节动植物性原材料都有他们的生长收获季节,即有它们质量最好和最差(肥壮和瘦弱)的时令。
如我省蔬菜类原材料大多是春、夏季水分含量充足,秋、冬季质地鲜嫩;家禽一般在秋末冬初谷物收获后,由于饲料充足而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鱼类由于秋季很少活动,而脂肪、蛋白质含量较春夏季丰富。
6种饲料原料的鉴别方法
![6种饲料原料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253473a8956bec0875e30b.png)
6种简单的饲料原料鉴别方法介绍一些简单的鉴别市场饲料原料真假伪劣产品的方法。
1 麸皮 麸皮中常发现掺有滑石粉、稻谷糠等,掺入量一般为8-10%。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攥,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攥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2 豆粕(饼) 豆粕(饼)中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5-10%的石粉,豆饼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至30%。
水浸法:取需检查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拌可看见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
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磁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
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
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3 鱼粉 鱼粉中掺有棉籽粕、菜籽粕、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会下降至40%。
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鱼腥味,无异味;掺假的鱼粉可见颗粒、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纤维及骨、刺、眼球等,呈粉状且颗粒细,易结块呈小团状,手握成团状,发粘,鱼味淡,有异味。
气味检测法:取样品2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克大豆饼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后,如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水浸法: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或玻璃杯中,加入10倍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掺有砂石或其它矿物质则沉到试管或玻璃杯底部,若有棉饼、羽毛粉、麸皮等会浮出水面;真鱼粉无此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