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眼的感光功能

合集下载

生理学08感觉器官重点

生理学08感觉器官重点

感觉器官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将这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疏密波。

2.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去极化或超极化局部电位。

例如,视杆细胞的迟发感受器电位是超极化电位。

3.编码作用:感受类型的识别,是由特定的感受器和大脑皮层共同完成的。

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适应现象:指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适应现象不是疲劳。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

二、眼的功能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作用分别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完成。

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进行调节。

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感光系统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真正的感光细胞。

三、眼的调节看近物时眼睛的调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晶状体曲率增加:视区皮层→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弹性回缩→晶状体前后变凸。

当物距大于6m时,反射入眼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无需进行调节;当物距小于6m时,需要调节折光系统的曲度。

视调节过程是眼内特定肌肉的运动过程,应该由“动眼”神经兴奋所致,而引起肌肉收缩的递质多为乙酰胆碱,因此,晶状体变化是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作用的结果。

2.瞳孔缩小: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瞳孔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及减少眼球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这种视近物时引起的瞳孔缩小的反射称为瞳孔近反射,属于视调节反射。

而瞳孔对光反射是光线强弱变化引起的反射性瞳孔变化。

3.双眼向鼻侧聚合:使视近物时两眼的物像仍落在视网膜的相称位置上。

生理学1.5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医学本科

生理学1.5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医学本科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中医学本科)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00501112. 课程性质/类别:必修课 / 学科基础课程3. 学时学分: 48+8学时/ 3+0.25学分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其基本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前期课程基础上使学生认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独立思考、科研等能力。

为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实践提供健康人体功能的检测标准、诊治依据。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基本目标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了解从事医学工作的一些基本技术。

并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谨的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总学时 56学时。

理论授课48学时,3学分,每周3学时,共16周;实验教学8学时,0.25学分,每2周1学时,共16周。

3. 建议学时和知识单元表1 各知识单元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讲授1 绪论 22 细胞的基本功能 63 血液 44 血液循环105 呼吸 56 消化与吸收 57 能量代谢与体温 28 尿的生成和排出 69 感觉器官的功能010 神经系统生理 311 内分泌生理 5合计48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法(在体实验法和离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分子水平。

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体液;内环境;稳态。

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

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讲义-09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人体主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与深部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第一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构成各种复杂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有眼、耳、前庭、嗅上皮、味蕾等器官,都分布在头部,称为特殊感觉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各种感受器只对一定性质的刺激高度敏感,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

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

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各种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受刺激时,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

当它引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才标志着这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功能的完成。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四)感受器的适应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第二节视觉器官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

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它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等部分组成。

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

解剖学第六课-感官

解剖学第六课-感官

大脑:枕叶初级视皮质(完成
视觉感知)

大脑:次级视皮质和联合皮质 (完成视觉引起的相关活动)
五 视觉的信息处理 一)视网膜 视觉细胞:无 双极细胞:无 节细胞: 3类型*
大多数对颜色刺激的敏感神经节细胞具有 类似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心周围野
中心-给光反应:中心给光放电增加,周围 给光放电减少 中心-撤光反应:中心给光放电减少,周围 给光放电增加
中心-周边感受野* X-:中心-给光反应(中心放电增加,周 围减少); 感受野小 ;对光的波长敏 感,光强不敏感。
Y-: 中心-给光反应; 感受野大;光强敏 感,对光的波长不敏感。
W-: 无性质相反的周边视野区域 光刺激时放电,或撤光时放 电
二)外侧膝状体* 六层细胞 大细胞层(M): 1, 2 层(无颜色反应选择性) 小细胞层(P): 3-6 层(4层对颜 色有精细分辨 力) K细胞层(间于1-6层之间): 接受蓝敏给光细胞
1 基本结构 视蛋白 视黄醛
2视紫红质的合成 暗处:合成为主 强光:分解为主
三Hale Waihona Puke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 过程:视杆细胞外段 静息电位: -30— -40mV cGMP化学门 控Na通道开放 产生Na内流 视杆细胞内段:非化学门 控K 通道开放,产生K外流 结果:视杆细胞外段膜处于去 极化状态
三)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和颜色 视觉
颜色视觉原理: 三原色学说
四) 色觉异常 五)视敏度和视野
六)暗适应和明适应
四 视觉传导通路*
视觉: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I) →双极细胞
(II)→节细胞(III) →发出视交叉

上丘

顶盖脊髓束 (完成眼动等视反射调节)

2012解剖学辅导指导:眼球壁的结构与解剖简述

2012解剖学辅导指导:眼球壁的结构与解剖简述

眼球壁包括外、中、内膜三层。

(一)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纤维膜,起着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及其内容的作用,前1/6叫做角膜cornea,是致密面透明的膜,其曲度大于眼球壁的其它部分,有屈光作用。

角膜内无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稍分布,对痛、触觉极为敏锐,故当炎症时常有剧痛。

后5/6叫做巩膜sclera,呈乳白色,不透明,巩膜前端与角膜相续部分的深部,生有环形的静脉窦,叫做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sus sclerae ,后端在视神经穿出部位,巩膜包于视神经的周围,形成视神经鞘。

(二)中膜含有丰富的血管丛和色素细胞,故又称为血管膜或色素胞。

中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等三部分。

(1)虹膜iris是中膜的最前部,为圆盘状薄膜,呈冠状位,中央有圆孔,叫做瞳孔pupil.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一部分环绕在瞳孔的周围,叫做瞳孔括约肌sphincterpupillae ,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另一部分呈放射状排列于瞳孔括约肌的外周,叫做瞳孔开大肌dilatorpupillae,受交感纤维支配。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的进入量;在弱光下或远望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开大,使光线的进入量增多。

虹膜的颜色由于色素的多寡的进入量增多。

虹膜的颜色下于色素的多而深浅不一。

(2)睫状体ciliarybody是中膜中部最厚的部分,衬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

后部平坦,叫做睫状环;前部有许多突起叫做睫状突。

由睫状突发出许多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生有平滑肌,叫睫状肌,睫状肌的纤维位于睫状突内侧部分者环行,位于外侧的部分前后纵行,前端附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后端附于睫状体的后缘和脉络膜的前缘,睫状肌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环形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伸,纵行肌则牵睫状体和脉络膜向前,协助睫状突内伸,使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而加大自身的曲度,以适应近物。

昆虫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昆虫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昆虫的识别方法,加深对昆虫分类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类,具有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特征。

昆虫的形态结构是昆虫分类学的基础,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可以初步识别昆虫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蝗虫、蜜蜂、蝉、蝼蛄、家蝇、蝶类、蛾类、螳螂、椿象、龙虱、草蛉、金龟甲、步行虫、蚜虫、蓟马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挑针、镊子、浆糊(或胶水)、昆虫外部形态挂图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整体形态(1)观察昆虫的体躯: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体躯,注意体外包被的外骨骼,体躯的分节、头、胸、腹三个体段的划分,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部位。

(2)观察昆虫的头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头部,注意触角、眼、口器的形态和位置。

(3)观察昆虫的胸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胸部,注意胸足的形态和位置。

(4)观察昆虫的腹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腹部,注意翅的形态和位置。

2. 分析昆虫形态结构(1)触角:观察昆虫触角的形态、长度、节数和感觉器官的分布。

(2)眼:观察昆虫眼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3)口器:观察昆虫口器的类型、构造和功能。

(4)胸足:观察昆虫胸足的形态、节数、爪和功能。

(5)翅:观察昆虫翅的形态、质地、脉序和功能。

3. 制作昆虫标本(1)挑选昆虫:选择形态完整、无损伤的昆虫。

(2)制作标本:用解剖刀将昆虫的体躯、头部、胸部和腹部分别切下,用挑针将各部位固定在标本板上,用浆糊(或胶水)粘合。

(3)标注:在标本板上标注昆虫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1)体躯分节:昆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各体段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2)外骨骼:昆虫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触角:昆虫的触角具有感觉器官,用于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觉器官的功能
半规管
•功能
产生头部空间位置觉 身体的运动觉
前庭器官
前 椭圆囊 庭 球囊
半 前半规管 规 水平半规管 管 后半规管
腔内充满内淋巴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 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运动
半规管上有壶腹 壶腹内有壶腹脊 壶腹脊内毛细胞 适宜刺激为旋转变速运动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毛细胞
行光线)
来自6m以 内的光线
①视远物(>6m),不需调节可清晰成像 ②视近物(<6m) ,不调节则视网膜上成像模糊.
•折光率为60D •晶状体调节能力最强
3.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他特 征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和正常安静时的眼 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二)视野
•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 能看到的范围。
鼻侧、上侧小 •受面部结构影响
颞侧、下侧大
•颜色不同视野不同
白色兰色红色绿色
(三)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定义:由明亮环境突然进入暗处,
视觉逐渐提高恢复的过程。 •主要决定于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
•视觉功能由视锥系统转为视杆系统。 2.明适应: •定义: 由暗处进入明亮环境,视觉
2.分类
(二)感觉器官(sense organ):
1.概念:由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 及其附属结构构成的复杂感受装置。
2.重要感觉器官---眼、耳、前庭器官等
半规管
卵圆窗 圆窗
壶腹
椭圆囊 球囊
耳蜗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 编码功能 适应现象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双眼感知深度和距离?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双眼感知深度和距离?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双眼感知深度和距离?一、双眼视觉的原理1. 视网膜在感知深度中的作用人类的眼睛分布在头部的两侧,每只眼睛分别捕捉到不同的视角,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提供双重信息给大脑处理。

当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进入眼球,它会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光线感受器的集合,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视觉皮层。

两只眼睛的视网膜在接收到光线后,会分别传递给大脑,大脑会比较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光线信息,从而确定物体的位置。

2. 眼球运动对深度感知的影响除了双眼视觉,眼球的运动对于感知深度和距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眼球的运动,人们可以追踪物体的移动,并根据物体在视野中的位置变化来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比如,当一个物体靠近时,眼球会自动进行快速的跟踪运动,以确保我们能够持续地将焦点保持在物体上,从而感知到物体的移动和远近变化。

二、视差现象与双眼视觉1. 视差现象的定义视差是指当我们通过双眼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视觉中产生的物体位置变化的现象。

当物体远离我们时,它在两只眼睛中的位置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视差。

通过比较两只眼睛看到的物体位置的差异,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2. 视差与距离的关系视差现象与物体的距离成正比。

当物体离眼睛更近时,视差效应更加明显;当物体离眼睛更远时,视差效应减弱。

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视差的大小,判断物体的远近程度,从而感知到深度和距离。

三、双眼视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驾驶与防止碰撞双眼视觉对于驾驶是至关重要的。

它使得司机能够正确地判断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驾驶更安全。

通过双眼视觉,司机能够及时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运动与空间定位双眼视觉也对于体育运动和空间定位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篮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双眼视觉来判断自己和对手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防守或进攻。

而当我们在陌生环境中行走时,双眼视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方向和距离,避免迷路或发生意外。

婴幼儿医学基础教学课件:任务三 感官功能

婴幼儿医学基础教学课件:任务三 感官功能

颜料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
眼的感光系统
感管功能
视锥细胞的感光原理与色觉
感管功能
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生理现象
视力(视敏度 ):眼分辨物体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 作为衡量标准。
视角:物体上两点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球经节点交叉所形成的夹角。 眼能辨别的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感管功能
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生理现象
能到达视网膜。
眼的调节
感管功能
正常人眼视远物(>6m)时,不需要调节。
视近物(<6m)时,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后。此时,眼要做必须的调节。
眼的调节
晶状体变凸 瞳孔缩小 眼球会聚
感管功能
视近物调节
眼的调节
感管功能
视近物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
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加强→物象前移 →聚焦于视网膜
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
神经
感受器或感 冲动 觉器官
传入神经
产生
大脑皮层
特定感觉
眼的视觉功能
感管功能
眼在视觉形成中主要作用是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
折光系统:将外界物体的光射到视网膜上并形成清晰的物像。 感光系统:将物像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视神经传入中枢。
眼的折光功能
感管功能
眼折光系统的组成: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折光系统作用:对射入光线进行折射,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每个折光结构的折光率和曲率径都不相同,光线要经过这些折光结构的多次折射才
感官功能
病例导入
丹丹是幼儿园中班的幼儿。她最近总是说眼睛不舒服,一到晚上就看不清。 丹丹妈妈正好利用国庆长假时间带她到医院看看,想不到,经过医生检查,丹丹 被诊断为夜盲症,而进一步检查发现,丹丹的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

9、感觉器官(12护本)

9、感觉器官(12护本)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二)视杆细胞的感光原理 (三)视锥系统的感光原理与色觉
(四)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在光刺激作用下,由视杆和视锥 细胞产生的电信号,在视网膜内经 过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的传递 ,最 后由N节细胞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 向中枢。
四、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1、视 力:
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
--耳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二)中耳的功能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二、内耳的感音功能
(一)基底膜的振动与行波学说 (二)耳蜗及蜗神经的生物电现象
三、与听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集声、判断 声源方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 前庭器官 其它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
感受器是指专门感受机体内外 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和附属结构 一起构成的感受装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的概念及分类 ﹡分类: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眼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 眼的折光与成像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 眼的折光与成像
与眼的屈光成像的光学原理 球形界面的折光规律
B
A
F1
C F2
A’
B’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 眼的折光与成像 眼折光系统的组成: 角膜、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

06-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与感觉器官 生理学

06-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与感觉器官 生理学

19:46
(2)非特异投射系统 )
上述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感觉纤维经 过脑干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 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抵 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再由此发出神经纤维 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特异感 觉信号通过此途径便失去了原有的特异性, 而且这种投射不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因而不 能引起特定的感觉。
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19:46
2.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 晶状体调节 瞳孔调节 眼球会聚。 眼球会聚。
19:46
1.晶状体调节 1.晶状体调节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视物模糊 中脑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弹性↓→老花眼 弹性↓→老花眼 ↓→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19:46
第三节 听觉和位置觉
概述:
耳是听 觉的外周感 觉器官。 觉器官。 ●外耳:耳 外耳道。 廓、外耳道。 ●中耳:鼓 膜、听小骨、 咽鼓管和听 小肌。 小肌。 ●内耳:
19:46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1.耳廓: 耳廓 利于集音; ①利于集音; 判断声源: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 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 间差判断声源。 间差判断声源。 2.外耳道: 2.外耳道: 外耳道 传音的通路; ①传音的通路; 增加声强: 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 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功能: 功能: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药 物的作用,就是阻断了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 系统的传递而产生的。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点:眼的视觉功能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点:眼的视觉功能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点:眼的视觉功能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备考点:眼的视觉功能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店铺准备了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备考点:眼的视觉功能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

折光系统是由折射率不同的光学介质和曲率半径不同的折射面组成,光学介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2. 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简化眼是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的一种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

3. 眼的调节通常将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随着物体移近,物体发出的光线会愈来愈辐散,需经过眼的调节作用来加强其折光能力,使近处辐散的光线仍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眼的调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增强。

调节过程:视网膜上模糊物像→视区皮层→中脑的正中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团→睫状神经→睫状肌的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因其自身弹性而变凸(前突更明显)→折光力增大,使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自身的弹性下降,调节能力降低。

其弹性大小或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来表示。

近点:通常通过使眼作充分的调节后,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或限度称为近点。

随年龄增加,眼的调节能力降低,人眼的近点会增大。

有些人虽然眼静息时的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减弱,使近点增大,称为老视;需戴凸透镜予以矫正。

(2)瞳孔的调节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缩小,这一反射称为瞳孔调节反射或瞳孔近反射。

其意义是减少入眼的光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加清晰。

瞳孔的大小由于入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瞳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反射中枢位于中脑,临床上常将它用作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眼的感光系统及其功能

眼的感光系统及其功能
视杆细胞的代谢方式是外段的根部不断生成而顶部不断脱落。视锥细 胞的代谢方式可能与此不同。
3.神经细胞层 细胞层间
存在着复杂的 突触联系,有 化学性突触和 电突触,可纵 向和水平方向 传递信号。
当最初产 生的视觉电信 号,将首先在 这些细胞层中 处理与加工。
4. 两 种 感 光 细 胞
与神经细胞的联 系方式: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视蛋白 + 视黄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分辨力 用 专司视觉
视力
(一)视网膜的结构
1.色素细胞层
内含黑色素颗粒和VitA,对感光细胞有营养和 保护作用:
①可遮蔽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 ②吞噬感光细胞外段脱落的视盘; ③传递来自脉络膜的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
重叠成层,感光 色素镶嵌在盘膜 中,是光-电转换 产生感受器电位 的关键部位。
产生的感受 器电位以电紧张 方式扩布到终足。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 ●通常将红-绿色盲认为全色盲,因视紫红质也可 分辨蓝色。 ●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色弱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而 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多为 后天因素引起。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 感蓝光色素三种。三种视锥色素的区别是视蛋白的 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 长光线的敏感程度。

视觉器官概述

视觉器官概述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
璃体四种折光体组成。其折光能力与折射 面的曲率半径有关。曲率半径越大,折光 能力越小;反之折光能力越大。由于晶状 体的曲率半径可随视物距离而改变,所以 它在眼折光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 两眼同时看一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称双眼视觉。
3.散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眼的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即角膜表面
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平行光线进 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导致视 物不清或物像变形,可用柱面镜予以纠正。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 人类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胞。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位,尤其是中 央凹;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位。
– 当三种视锥细胞同等受刺激时,产生白色视觉。 – 色盲是当人失去辨别颜色能力的色觉障碍。色盲病大多数是由遗传因素决定
的。其原因是视网膜中缺乏某种视锥细胞所致。临床上红色盲和绿色盲较常 见,统称为红绿色盲。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 当人从明亮处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
1.近视
• 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 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远物发 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在视 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 矫正近视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配戴凹透镜,
• 2.远视
•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 统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因此来自 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远 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经过眼的调 节才能使入眼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看近 物时则需作更大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由 于远视眼不论看近物还是看远物都需要调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视疲劳:因远视眼无论看远近物体均需要 调节 ,所以看近物时常出现视力模糊、眼 胀等视疲劳症状。
内斜视:远视眼看物时所需的调节要大, 基于调节与集合紧密相关,调节过强往往 伴随集合的兴奋加强,久之呈现内斜。
远视眼的矫正:用凸透镜
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最好的视力最高度数
散光眼的形成与分类
散光眼:当调节静止时,5米外平行光线经 过眼屈折后,因屈光系统各子午线屈光力 不同,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是两 条焦线,称为散光眼
远视眼的成因:眼轴长度和眼屈光系统中 屈光介质的屈光力不能适当匹配,或眼轴 短,或屈光力弱,或二着兼而有之。
远视眼的分类:1.轴性远视(眼轴短)2.曲 率性远视(眼轴长度正常,角膜、晶状体 弯曲度减弱 3.屈光指数性远视(角膜、晶 状体屈光指数低
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减退的程度依远视度和调节力 而定
老视(老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 理状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
年龄↑ ―→生理性屈光调节力↓ ―→晶状体 硬化 ―→睫状肌收缩力↓ ―→看近困难
弱视
病因:由于先天或在视觉发育阶段进入眼内 的光线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图 像的机会。
定义: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散瞳验光矫正视 力≤0.8称为弱视
了解眼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验光配镜有 很重要的意义。
视觉器官的构成
视觉器官:眼球、眼附属器和视路组成 。 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体部分,近似于球
形,前后直径平均24mm。眼球周围骨性组 织成的空间称为眼眶,眼球位于眼眶前部, 其后部和周围均有脂肪组织,起到保护和 支撑眼球的作用。
眼球的构造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
规则散光的分类
单纯散光:5米外平行光线经过不用调节眼 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 焦线,一条在视网膜上,另一条在视网膜 前叫单纯近视散光,若在视网膜后叫单纯 远视散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视野 1.概念: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 这是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2.视野大小 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绿色 颞侧>鼻侧

(三)色觉 1.视锥细胞 2.可视波长380-760nm 3.三原色学说 4.色盲 5.色弱

(四)视敏度(视力) 1.概念:指眼能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 的能力。 2.意义:以视角大小衡量视力是否正常。 3.视角:物体两点光线投射入眼内通过节 点形成的夹角。 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二 眼的感光功能
视网膜是眼的感光系统,感受光刺激并转换成神 经冲动传入视觉中枢
重点:视锥视杆细胞光化学过程 难点:色觉产生原理

(一)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结构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视杆细胞
视神经
视乳头

2.生理盲点:在视乳头处,没有感光细胞,因而无感光 功能。

正常时由于用两眼看物,一侧盲点可以被对侧眼视野补 偿,因此人们并不觉得自己的视野中有盲点的存在。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视杆细胞中存在感光 色素称为视紫红质
视黄醛
视紫红质
视蛋白
维生素A
人在暗处视物时,既有视紫红质分解,又有合 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强,视网膜对弱光 愈敏感。 人在亮处视物时,分解增强,合成减弱。视杆 细胞几乎失去了感光的能力。 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 醛被消耗,要食物中维生素A补充。若长期摄入 维生素A不足,将会影响暗视力,引起夜盲症。

盯着照片上女孩儿鼻子上的红点30秒钟,将你的目光移到墙面或较平的表面快速眨动你的眼睛,美妙就在这一刻发生
视觉欺骗
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 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 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 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 图像中白色 的部分刺激强,黑色部分刺 激弱,看白墙不停的眨眼就能看到原图像 的反色图。

3.视杆系统
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 组成。 对光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 视觉。 视物无色觉而只能区别明暗。 视物时只能有粗略的轮廓,精确性差。 又称为晚光觉或暗视觉。

4.视锥系统
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有关的传递细胞等成分组成。 对光敏感性较差,只有在类似白昼的强光条件下才能被 刺激。 视物可辨别颜色。 对物体表面的细节和轮廓境界都能看得很清楚,有高分 辨率能力。 又称为昼视觉或明视觉。

国际标准视力表 5m-------------1.5mm 15mm----------5μm

1分度视角=1.0视力 (视锥细胞平均直径45μm)
(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双眼视觉补充视野中盲点。扩大视野 形成立体视觉提高对物体的大小和距离判断的准确性。 人的立体感是这样建立的:双眼同时注视某物体,双眼 视线交叉于一点,叫注视点,从注视点反射回到视网膜 上的光点是对应的,这两点将信号转入大脑视中枢合成 一个物体完整的像。不但看清了这一点,而且这一点与 周围物体间的距离、深度、凸凹等等都能辨别出来,这 样成的像就是立体的像,这种视觉也叫立体视觉。
பைடு நூலகம்
三 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暗适应: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任 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升 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30min。视网膜感光 色素暗处再合成增加。 明适应:从暗处初来来到亮光处,最初感到一 片耀眼的光亮,稍等片刻才能恢复。1min。视 紫红质迅速分解。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