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及大腿肌群
肌肉起止点
肌肉起止点腰腹肌群:1.腹直肌:起点:起于耻骨上缘。
(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止点: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面。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还可以降肋助呼气。
2腹外斜肌:起点:起于第5-12肋骨【下8根】外侧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还可以降肋助呼气。
3腹内斜肌:起点:胸腰肌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第10-12肋骨下缘和白线。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4腹横肌:起点:第7-12肋骨内面,胸腰肌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白线。
功能:维持腹压。
下肢肌群1髂腰肌: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内。
止点:股骨小转子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的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向前屈和骨盆向前倾。
2梨状肌: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是髋关节外展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3臀大肌: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4臀中肌和臀小肌: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大腿肌群:1股四头肌: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局部解剖_实验报告_腿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腿部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2. 了解腿部各层次结构的相互关系。
3. 提高解剖实验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本次实验通过对腿部解剖结构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了解腿部各层次结构的解剖特点,为临床医学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人体下肢标本、解剖器械(刀、剪、镊子等)、解剖图谱、实验记录本。
2. 实验步骤:(1)观察腿部骨骼结构:首先观察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跖骨等骨骼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重点观察股骨、胫骨、腓骨的三个平面、髌骨的形态和位置。
(2)观察腿部肌肉结构:依次观察大腿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小腿肌肉(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重点观察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起点、止点和功能。
(3)观察腿部血管结构:依次观察股动脉、股静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重点观察股动脉、股静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和分支。
(4)观察腿部神经结构:依次观察坐骨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等神经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重点观察坐骨神经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和分支。
(5)观察腿部淋巴结构:依次观察股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等淋巴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收集范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腿部骨骼结构:股骨、胫骨、腓骨等骨骼构成了腿部的基本支架,保证了腿部运动的功能。
2. 腿部肌肉结构: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共同构成了腿部肌肉群,承担着腿部运动、支撑和稳定的作用。
3. 腿部血管结构:股动脉、股静脉等血管负责腿部血液的供应和回流,保证了腿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
4. 腿部神经结构:坐骨神经、股神经等神经负责腿部的感觉和运动,调节腿部肌肉的活动。
5. 腿部淋巴结构:股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等淋巴结构负责收集腿部淋巴液,参与免疫反应。
运动解剖大腿肌
(这四块肌肉合称:股四头肌)
• 起点:股直肌——髂前下棘 股中肌——股骨体前面 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
• 止点:4个头合成一条肌腱,包绕髌 骨前面和两侧,往下延伸为髌韧带, 止于胫骨粗隆。
前群肌
2.缝匠肌 • 位置:大腿前面及内侧皮下
• 止点:大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 上2/3和股骨内上髁。股薄肌止于胫 骨粗隆内侧。
大收肌、股薄肌
• 近固定:大收肌上部纤维使大腿内 收、屈和内旋,下部纤维使大腿内 收、后伸和外旋。 股薄肌使髋关节 内收,使大腿屈(屈髋),小腿屈 (屈膝),小腿内旋(很小)。
• 远固定:使骨盆后倾(起点部分在 坐骨结节)。 股薄肌两侧同时收缩, 使骨盆前倾。
• 训练方法与长短收肌相同。
• 补充:内收肌群的各个肌肉要减小 粘连性,可以使髋关节灵活,使膝 关节不容易出问题。
• 大腿内收肌群综述: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内收,屈和旋外,远端 固定使骨盆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倾(除了大收肌)。 长在坐骨结节上大肌肉基本上使骨盆后倾,长在耻骨的肌肉使骨盆 前倾。
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 侧面。
半腱肌和半膜肌 • 近固定:半腱肌走路伸展髋关节,
牵拉骨盆向后。半膜肌与股二头 肌和半腱肌一起伸展髋关节,将 股骨拉向后方。
• 远固定:半腱肌坐位屈前倾牵拉 髋部。半膜肌牵拉髋关节。
• 训练方法:直腿硬拉,早安式体 前屈等。
OK,我们本 次的演讲到 此结束, thank you
(人体最长的肌) • 起点:髂前上棘 •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
内侧群肌
• 大腿肌内侧群,也叫内收肌群,包括 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 大收肌5块,该肌群使髋关节内收和 旋外。
下肢肌解剖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盛佑祥
最新编辑ppt
1
最新编辑ppt
2
概述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一、髋肌:又叫盆带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和外面,
跨过髋关节,止于股骨上部,主要运动髋关节,按其所在 部位和作用,分为前、后两群。 (一)前群:有3块肌。 1.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2.腰小肌:出现率50%。 3.阔筋膜张肌: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
股骨粗线
内收、外旋髋关节
股神经、闭孔 神经L2~4
闭孔神经
大收肌 耻骨支、坐骨支、坐骨 股骨粗线和内上
层
结节
髁的收肌结节
后
长头:坐骨结节
股二头肌 短头:股骨粗线
腓骨头
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并微旋外
半腱肌
半膜肌
群
坐骨结节
胫骨上端内侧面 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并微旋内
胫骨内侧髁后面
最新编辑ppt
坐骨神经 L4~S2
最新编辑ppt
9
(三)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自坐骨 结节,跨髋、膝两个关节,常称之为“腘绳肌”。
1.股二头肌
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2.半腱肌
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以 使小腿旋外,
3.半膜肌
而半腱肌和半膜肌使小腿旋内。
(四)大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最新编辑ppt
10
肌群 名称
最新编辑ppt
3
(二)后群 后群肌主要位于臀部,故又称臀肌,有7块。
1.臀大肌:使髋关节伸和外旋。
2.臀中肌:
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则使髋关节旋外。
3.臀小肌:
腿部结构知识点总结
腿部结构知识点总结一、腿部骨骼结构腿部骨骼主要由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组成。
1. 髋骨是腿部连接到骨盆的关节,髋关节是复杂的球窝关节,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并进行各种运动。
2.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骼,它连接髋关节和膝关节,是支撑身体重量的关键。
3. 胫骨和腓骨是腿部的长骨,它们连接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并进行各种活动。
二、腿部肌肉腿部肌肉主要包括大腿肌群和小腿肌群。
1. 大腿肌群包括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股直肌和股内侧肌,它们能够进行膝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支撑身体的重量并进行行走、跑步等活动。
2. 小腿肌群包括腓肠肌、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它们能够进行踝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支撑身体的重量并进行行走、跑步等活动。
三、腿部血管和神经系统腿部血管主要包括动脉和静脉,它们供应了腿部肌肉和组织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了代谢废物。
腿部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股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并控制腿部肌肉的运动。
四、腿部常见问题和保健知识1. 骨折是腿部常见的损伤,主要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导致骨骼断裂,治疗方法包括接骨、手术治疗等。
2. 肌肉拉伤是腿部常见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过度用力或运动不当导致肌肉受伤,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按摩等。
3. 静脉曲张是腿部常见的血管问题,主要是由于血管瓣膜功能失调导致血液逆流,治疗方法包括穿弹力袜、手术治疗等。
4. 温和的运动能够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腿部损伤的发生。
5. 合理的饮食和补充维生素能够帮助维持腿部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站姿和坐姿能够减少腿部骨骼和肌肉的压力,减少腿部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腿部是人体重要的结构之一,了解腿部结构和保健知识对于保持腿部健康和预防腿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腿部结构和保健知识,并注意保护和锻炼腿部,以维持腿部的健康和功能。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整理人体的下肢是指从髂骨到足部的一条支持身体重量、提供运动和平衡的重要部位。
下肢由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组成,包括大腿骨、胫骨和腓骨等多个骨骼结构。
下面将对下肢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髋关节:髋关节是下肢连接骨盆的关节,由髂骨、耻骨和股骨组成。
髋关节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可实现屈曲、伸展、外展、内旋和外旋等运动。
髋关节还由关节囊、韧带和滑膜等结构组成。
大腿骨:大腿骨是下肢最长的骨骼,由股骨头、股骨颈和股骨干组成。
股骨头与髋臼形成髋关节,股骨干在膝关节以下与胫骨和腓骨相连。
股骨内外侧都有一条骨脊,分别称为胫侧骨脊和腓侧骨脊。
大腿骨是支撑体重和保持姿势平衡的主要骨骼。
膝关节:膝关节是连接大腿骨和胫骨的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
它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组成。
膝关节具有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多个运动方式,是下肢承重和运动的重要关节。
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是构成小腿的两根骨骼。
胫骨位于内侧,适于承受体重,主要负责支撑和稳定。
腓骨位于外侧,主要参与肌肉的运动和动作。
踝关节:踝关节连接胫骨和腓骨与跟骨的关节,是下肢的末端关节。
它具有屈曲、伸展、内翻和外翻等运动方式,是保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关节。
除了骨骼结构和关节,下肢还包括肌肉、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
大腿肌群包括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这些肌肉参与支撑和运动控制。
下肢还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大腿动脉和下肢动脉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此外,神经也在下肢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坐骨神经、股神经和腓肠神经等。
综上所述,下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下肢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领域。
通过了解下肢的骨骼、关节、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下肢的运动机制、承重能力和平衡调节。
这对于临床诊断、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下肢解剖学知识的整理和掌握对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肢结构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下肢的结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血管和神经等,掌握下肢的运动功能及其解剖学特点,为今后临床医学和运动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1. 下肢关节标本2. 骨骼模型3. 肌肉模型4. 血管模型5. 神经模型6. 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方法1. 观察下肢骨骼结构,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跖骨等,了解其形态和特点。
2. 观察下肢肌肉结构,包括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足部肌肉等,了解其起止点、走向和功能。
3. 观察下肢关节结构,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了解其组成、运动形式和特点。
4. 观察下肢血管和神经结构,了解其分布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1. 骨骼结构(1)股骨:股骨是下肢最长的一块骨,上端与髋骨相连,下端与髌骨、胫骨相连。
股骨呈长圆柱形,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有股骨头,中段有股骨颈,下段有股骨粗隆。
(2)髌骨:髌骨是下肢唯一一块籽骨,位于股骨髌面和胫骨髌骨之间的关节囊内。
髌骨呈扁圆形,具有保护膝关节和增加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3)胫骨:胫骨是下肢较粗的一块骨,上端与股骨相连,下端与踝骨相连。
胫骨呈三棱柱形,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有胫骨粗隆,中段有胫骨平台,下段有胫骨结节。
(4)腓骨:腓骨是下肢较细的一块骨,上端与股骨相连,下端与踝骨相连。
腓骨呈三棱柱形,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有腓骨小头,中段有腓骨平台,下段有腓骨下端。
(5)跖骨:跖骨是足部的一块骨,分为跖骨底、跖骨体和跖骨头三部分。
2. 肌肉结构(1)大腿肌肉:大腿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等,负责膝关节的屈伸和髋关节的屈伸。
(2)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等,负责踝关节的屈伸和足部的内翻、外翻。
(3)足部肌肉:足部肌肉包括足底短肌、足背短肌等,负责足部的屈伸和足趾的运动。
3. 关节结构(1)髋关节: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具有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等运动功能。
下肢肌肉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下肢肌肉的组成、形态、结构。
2. 理解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3. 观察下肢肌肉的生理特性及其在运动中的表现。
二、实验内容1. 观察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2. 分析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3. 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下肢肌肉标本、解剖图谱、解剖显微镜。
2. 实验器材:解剖台、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子、解剖夹、解剖针、解剖瓶、解剖液。
四、实验步骤1. 观察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1)首先观察下肢肌肉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大致分布情况。
(2)使用解剖刀和剪刀将下肢肌肉标本切开,观察肌肉的横断面和纵切面,了解肌肉的内部结构。
(3)使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肌肉纤维的细微结构,了解肌肉的细胞组成。
2. 分析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1)根据解剖图谱,了解下肢肌肉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
(2)分析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3. 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1)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
(2)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代谢水平。
(3)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损伤风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1)下肢肌肉主要由股四头肌、腓肠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等组成。
(2)肌肉纤维呈长条状,排列整齐,具有收缩和放松的功能。
2. 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1)下肢肌肉在运动中主要起到支撑、推动和稳定的作用。
(2)下肢肌肉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保证了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 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1)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存在差异。
(2)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代谢水平不同。
(3)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损伤风险存在差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下肢肌肉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
2. 我们了解了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以及生理特性。
腿四知识点总结
腿四知识点总结一、腿部结构腿部是由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和血管组成的复杂结构。
人体的腿部主要由大腿、小腿和脚部组成。
大腿由股骨和髋骨连接,小腿由胫骨和腓骨连接,脚部由踝骨、跖骨和趾骨组成。
这些骨骼通过肌肉和韧带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撑和运动的框架。
二、腿部肌肉腿部肌肉主要包括大腿肌群和小腿肌群。
大腿肌群包括股四头肌、股三头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它们主要负责支撑和活动大腿部位。
小腿肌群由腓肠肌、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组成,它们主要负责小腿的支撑和运动。
腿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腿部关节腿部的关节主要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脚踝关节。
髋关节连接大腿和骨盆,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它负责支撑上半身重量和保持身体平衡。
膝关节连接大腿骨和小腿骨,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关节之一,它负责支持和稳定身体。
踝关节连接小腿和脚部,是人体最常见扭伤的关节之一,它负责支持和调节身体的姿势。
腿部的关节是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它们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和锻炼。
四、腿部保健腿部的保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正确的姿势、适当的运动和科学的护理等。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腿部受力和损伤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科学的护理可以减轻腿部疲劳和疼痛。
腿部保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需要人们多加关注和重视。
综上所述,腿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了解腿部的知识对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腿部的结构、肌肉、关节和保健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做好腿部保健工作,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肢肌的名称、起止点、作用、神经
下肢肌的名称、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一)髋肌前群髂腰肌髂肌起点髂窝止点股骨小转子作用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神经支配腰丛分支髂腰肌腰大肌起点腰椎体侧面和横突止点股骨小转子作用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神经支配腰丛分支阔筋膜张肌起点髂前上棘止点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作用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神经支配臀上神经后群浅层臀大肌起点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点臀肌粗隆及髂胫束作用大腿后伸和外旋神经支配臀下神经后群中层臀中肌起点髂骨翼外面止点股骨大转子作用大腿外展、内旋(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神经支配臀上神经梨状肌起点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止点股骨大转子作用大腿外旋和外展神经支配骶丛分支闭孔内肌起点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止点股骨转子窝作用大腿外旋神经支配骶丛分支股方肌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转子间嵴作用大腿外旋神经支配骶丛分支后群深层臀小肌起点髂骨翼外面止点股骨大转子前缘作用大腿外展、内旋(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神经支配臀上神经闭孔外肌起点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止点股骨转子窝作用大腿外旋神经支配闭孔神经和骶丛分支(二)大腿肌前群缝匠肌起点髂前上棘止点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大腿,屈膝关节,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神经支配股神经股四头肌起点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内外侧唇止点经髌骨及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用伸膝,股直肌有屈大腿作用神经支配股神经内侧群耻骨肌起点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止点股骨耻骨肌线作用主要使大腿内收和外旋神经支配股神经长收肌起点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止点股骨粗线作用主要使大腿内收和外旋神经支配闭孔神经股薄肌起点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止点胫骨上端内侧面作用主要使大腿内收和外旋神经支配闭孔神经短收肌起点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止点股骨粗线作用主要使大腿内收和外旋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大收肌起点耻、坐骨支坐骨结节止点股骨粗线和内上髁的收肌结节作用主要使大腿内收和外旋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后群股二头肌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止点腓骨头作用在屈膝时,可使小腿旋外,伸大腿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半腱肌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胫骨上端内侧作用屈膝,伸大腿,使小腿旋内屈膝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半膜肌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胫骨内侧髁的后面作用屈膝,伸大腿,使小腿旋内屈膝神经支配坐骨神经(三)小腿肌前群胫骨前肌起点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止点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的足底面作用北区、足内翻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足母长伸肌起点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止点足母趾远节趾骨底作用背屈,伸足母趾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趾长伸肌起点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第三腓骨肌)止点第2~5趾背腱膜第5跖骨底作用背屈伸第2~5趾背屈,足外翻神经支配腓深神经外侧群腓骨长肌起点腓骨外侧止点内侧楔骨第1跖骨底作用足外翻,跖屈维持足横弓神经支配腓浅神经腓骨短肌起点腓骨外侧止点第5趾骨粗隆作用足外翻,跖屈维持足横弓神经支配腓浅神经后群腓肠肌起点股骨内、外侧髁后面止点会合成跟腱止于跟骨结节作用屈膝,足跖屈站立时固定膝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神经支配胫神经比目鱼肌起点胫骨比目鱼肌线和腓骨后面止点会合成跟腱止于跟骨结节作用屈膝,足跖屈站立时固定膝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神经支配胫神经腘肌起点股骨外侧髁的外侧份止点股骨比目鱼线以上的骨面作用屈膝及内旋小腿神经支配胫神经趾长屈肌起点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止点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作用跖屈和屈第2~5趾神经支配胫神经足母长屈肌起点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止点足母趾的远节趾骨底作用跖屈和屈足母趾神经支配胫神经胫骨后肌起点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止点舟骨粗隆,内、中间和外侧楔骨作用足跖屈及内翻神经支配胫神经(四)足肌足背肌足母短伸肌起点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止点足母趾近节趾骨底作用伸足母趾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趾短伸肌起点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止点第2~4趾近节趾骨底作用伸第2~4趾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足底肌内侧群足母展肌起点跟骨、舟骨止点足母趾近节趾骨底作用外展足母趾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足母短屈肌起点内侧楔骨止点足母趾近节趾骨底作用屈足母趾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足母收肌起点第2、3、4跖骨底等止点足母趾近节趾骨底作用内收和屈足母趾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中间群足母短屈肌起点跟骨止点第2~5趾的中节趾骨底作用屈第2~5趾神经支配足底内侧神经足底方肌起点跟骨止点趾长屈肌腱作用屈第2~5趾神经支配足底内、外侧神经蚓状肌起点趾长屈肌腱止点趾背腱膜作用屈跖趾关节,伸趾关节神经支配足底内、外侧神经骨间足底肌起点第3~5跖骨内侧半止点第3~5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作用内收第3~5趾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骨间背侧肌起点跖骨的相对面止点第2~4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作用外展第2~4趾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足底肌小指展肌起点跟骨止点小指近节趾骨底作用屈和外展小趾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小趾短屈肌起点第5跖骨底止点小指近节趾骨底作用去小趾神经支配足底外侧神经。
大腿解剖(知识讲座)
股骨为大腿的中轴骨,上端参与组成髋关节连接骨盆,下端参与组成膝关节连接小腿胫骨,外周被有肌肉神经血管穿行其间。
股骨为全身最长的管状骨,长约43cm,约占身长的14.股骨上端膨大为呈球形的股骨头,外表光滑为关节面,中央凹陷为股骨头凹,头向外下方延伸为较细的股骨颈,颈体相交为颈干角。
颈体连接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这为大转子,下内侧者为小转子。
在大小转子之间的前面连成转子间线,在后面连成转子间嵴。
大转子内侧有转子窝。
股骨体呈圆柱形,弓凸向前方,前面光滑,后面有纵形骨嵴成为粗线,粗线向上分两侧,向上外侧延伸为臀肌粗隆,向下延伸分为两侧髁,两髁之间为腘平面。
在粗线中部有开口向下的滋养孔。
股骨下端膨大为内外侧髁,两髁远端有到u字关节面,两髁之间后方为髁间窝,两髁向两侧突起为内外上髁。
内上髁上方有突起的收肌结节。
股骨上端的动脉主要来源于闭孔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及股动脉。
股骨体的动脉,主要为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骨滋养动脉,经滋养孔入骨。
骨折内固定时,钢板不可放置前面,放置骨钉穿透粗线〔滋养孔〕,损伤滋养动脉。
股骨下端的动脉,主要来自膝最上动脉及膝上内外侧动脉及膝中动脉等。
这些动脉的分支经附近血管进入骨内。
大腿及分布于股骨周围,外裹阔筋膜。
阔筋膜向上附着于腹股沟韧带,向后续于骨筋膜,向下续于消退筋膜。
阔筋膜内侧〔于耻骨结节内下方3-4cm处〕薄弱形成隐经贸裂孔〔卵圆窝〕,外侧增厚分为两侧包裹阔筋膜张肌。
向下两层并成髂胫束。
阔筋膜向深面发出三片肌间隔,深入肌群之间,附着于股骨粗线,围成三个骨筋膜鞘,容纳大腿三肌群及其血管神经。
前群:1.缝匠肌: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为屈髋关节,屈并内旋膝关节,由股神经支配。
2.股四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上棘,髋臼上缘。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上34.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四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前面及两侧,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为伸膝关节,股直肌并屈髋关节。
人体解剖-骨骼肌-下肢肌
2.趾长屈肌
位置: 位置 : 位于小腿三头肌深层 内侧,为羽状肌。 起点: 起点:起于胫骨体后中部。 止点: 止点 : 有4条腱分别止于第2 -5趾远节趾骨底的跖侧面。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 功能: 功能:固定时屈趾,并协助 足跖屈和内翻。
3.拇长屈肌
位置: 位置 : 位于小腿三头肌深层 外侧,为羽状肌。 起点: 起点:起于腓骨后下2/3处。 止点: 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 止点 : 跖侧面。 功能: 功能:近固定时为屈拇趾原 动肌,并协助足跖屈和内 翻。
大腿肌可 分为前外侧 群、后群和 内侧群
(一)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位置: 位置 : 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 为羽状肌。 起点: 起点 : 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 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 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 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 止点 : 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 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 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 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 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 4.闭孔内肌:闭孔膜内 闭孔内肌: 面及其周围骨面,由坐 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 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 5.闭孔外肌:闭孔膜外 闭孔外肌: 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 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 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 6.股方肌:起于坐骨结 股方肌: 节,止于转子间嵴,其 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二、大腿肌
位置: 位置:位于大腿内侧浅层,为长 扁形肌。 起点: 起点:起于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止点: 功能: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和 屈,还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 定时,可使骨盆前倾。
股二头肌
大腿肌
股
部
femoral part
上与腹部、臀部、会阴分界,下界在髌骨上方
2横指处与膝部为界。
经股骨内、外侧髁的垂线分为股前内侧区和股
后区。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皮肤、 浅筋膜: 1. 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动脉。 股外侧浅动脉。
2. 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内侧群
使大腿内收和外旋 闭孔外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大收肌
内侧肌群位于
大腿内侧,合称为内收肌群,分为耻骨肌、 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耻骨肌
起点:耻骨上支 部位:在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止点:股骨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国定使大腿在髋关节 处屈、内收和旋外 远国定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 倾
髂腰肌
( Scarpa三角):位于股前内
侧区上1/3段,下续收肌管。 (1)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缝匠肌的内侧缘 内侧界:长收肌的内侧缘 前壁:为阔筋膜
长收肌 耻骨肌
缝匠肌
后壁:髂腰肌,耻骨肌、长收
肌及其筋膜。
(2)内容:
a. 股神经 b. 股鞘及其内容物 股鞘内容是: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管 腹股沟深淋巴结
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点:止于腓骨头。
功能:
近固定时,长 头使大腿伸, 并使小腿屈和 外旋。
远固定时,两侧收 缩,使大腿在膝关 节处屈。当小腿伸 直时,则使骨盆后 倾。
半腱肌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
位置:位于大腿后内侧,半 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 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 膜。
结构:均为羽状肌。
局解实验报告大腿
局解实验报告大腿1. 实验目的通过局解实验,深入了解大腿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以及运动机能,加深对人体大腿的认识,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 实验原理大腿由股骨、股二头肌、腘绳肌和腿后肌群等组成。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骼,连结髋关节和膝关节,起到承重和支撑的作用。
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到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作用。
腘绳肌位于大腿后面,起到伸展膝关节和屈曲髋关节的作用。
腿后肌群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起到屈曲膝关节和背屈踝关节的作用。
3. 实验内容3.1 大腿骨骼结构实验:使用解剖模型或X光片进行观察,了解股骨的结构和特点。
3.2 股二头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做腿屈曲动作,观察股二头肌的收缩和伸展。
3.3 腘绳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做腿伸展动作,观察腘绳肌的收缩和伸展。
3.4 腿后肌群运动实验:参与者做腿屈曲和背屈踝关节动作,观察腿后肌群的收缩和伸展。
4. 实验步骤4.1 大腿骨骼结构实验:使用解剖模型或X光片进行观察,了解股骨的结构和特点。
4.2 股二头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坐在椅子上,将膝盖向胸部屈曲,同时用手触摸大腿前侧,感受股二头肌的收缩和伸展。
4.3 腘绳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平躺在地面上,将腿伸直,然后用力将腿抬起,同时用手触摸大腿后侧,感受腘绳肌的收缩和伸展。
4.4 腿后肌群运动实验:参与者坐在椅子上,先屈曲膝关节,然后将踝关节背屈,同时用手触摸小腿后侧,感受腿后肌群的收缩和伸展。
5. 实验结果若干名参与者依次完成实验步骤,观察到以下结果:5.1 大腿骨骼结构实验:参与者使用解剖模型或观察X光片,了解到股骨是最长的骨骼,连接髋关节和膝关节。
5.2 股二头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在屈曲膝关节的动作中,观察到股二头肌的收缩和伸展,感受到大腿前侧的肌肉紧张。
5.3 腘绳肌运动实验:参与者在伸展膝关节的动作中,观察到腘绳肌的收缩和伸展,感受到大腿后侧的肌肉紧张。
5.4 腿后肌群运动实验:参与者在屈曲和背屈踝关节的动作中,观察到腿后肌群的收缩和伸展,感受到小腿后侧的肌肉紧张。
下肢股前内侧区知识点总结
下肢股前内侧区知识点总结下肢股前内侧区是指人体大腿部位内侧前方的区域,这一区域包括了大腿前内侧肌群和血管神经等结构。
理解和掌握这一区域的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诊断和治疗大腿前内侧区的疾病时需要对其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下肢股前内侧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区域的结构和功能。
一、股前内侧区的解剖结构下肢股前内侧区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股骨、内收肌群、胫骨、神经血管等结构。
股骨是大腿骨的一部分,是最长和最强健的一块骨骼,承受着大部分人体负重的任务。
大腿前内侧肌群包括了腘绳肌、股内侧肌和半膜肌,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大腿的屈曲和内收。
胫骨是小腿骨的一部分,它位于大腿前内侧区域。
神经血管主要包括了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等结构,它们是下肢股前内侧区的重要供血和神经支配结构。
二、股前内侧区的功能股前内侧区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和运动。
股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的重量,同时还能通过关节的运动与盆骨和胫骨等结构协调运动。
大腿前内侧肌群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控制大腿的运动,包括屈曲和内收等动作。
此外,神经血管也在这一区域发挥重要的供血和神经支配功能。
三、股前内侧区的常见疾病下肢股前内侧区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股骨骨折、腘腹肌拉伤、股动脉闭塞等。
股骨骨折是由于外力导致股骨骨质破裂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情况下。
腘腹肌拉伤是由于剧烈运动或者运动不当导致的股前内侧肌肉损伤,通常表现为急性疼痛和肿胀。
股动脉闭塞是指股动脉的血液供应受阻,导致患部缺血缺氧,严重者可能出现坏死。
四、股前内侧区的临床检查在临床上,可以通过X线检查、CT/MRI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来进行股前内侧区的检查。
X线检查可以用于股骨骨折的诊断,CT/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肌肉和骨骼结构,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的传导功能。
五、股前内侧区的治疗方法对于股前内侧区的疾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及大腿肌
(一)股骨femur(图表1)位于大腿内,是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长的1/4,可分上、下两端和一体。
上端有朝向内上方呈半球状的股骨头femoral head,其中部稍下为一小凹称股骨头凹,股骨头韧带附于此凹。
头下缩细部称肌骨颈neck of femur,它与体之间形成一角度称颈体角。
此角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的平均132°,女性的127°,儿童150°~160°。
颈根部有向外上突出的粗糙隆起称大转子greater trochanter,向后内突出的隆起称小转子lesser trochanter。
两转子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有转子间嵴相连。
大、小转子均有肌肉附着,转子间线有韧带附着。
股骨大转子是测量下肢长度,判断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的一个重要体表标志。
股骨体成体呈略凸向前的圆柱形骨管,粗壮结实有力,体的后方有纵行的骨嵴称粗线linea aspera。
此线由内侧唇和外侧唇合并而成,外侧唇向上延续为粗糙突起称臀肌粗隆gluteal tuberosity,它是臀大肌的附着处。
内、外侧唇向下逐渐分离,其间三角形有肌附着的面称腘面。
在股骨体的中部稍下,粗线附近有一明显的孔称滋养孔,营养股骨的主要血管经此孔出入。
下端向两侧膨大并向后弯曲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之间的深窝称髁间窝,两髁的关节面在前面相连,与髌骨相关节的部分称髌面,两髁侧面上方分别有突出的内上髁与外上髁,在体表易于摸到,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图表 1 股骨(右侧)
(二)大腿肌(图表2)配布于股骨周围,分前、后和内侧三群。
1、前群位于大腿前面,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sartorius: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作用:屈髋、膝关节。
(2)肌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特别发达,是人体中体积最大的肌。
它有4个头,分别称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除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外,其他均起自股骨,4头合并向下移行为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继而下延成为髌韧带,上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股直肌带可屈髋关节。
2、内侧群位于大腿内侧,共5块,其中股薄肌gracilis位于最内侧。
另4块分三层,浅层靠外上方为为耻骨肌pectineus,下方为长收肌adductor longus。
长收肌深面是第二层的短收肌adductor brevis。
第三层是强有力的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这一群肌均起自耻骨支和坐骨支,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外,其余各肌都抵止在股骨粗线。
大收肌抵止腱与股骨之间有一裂孔,称收肌腱裂孔,有下肢大血管穿过。
内侧群肌的作用主要是使大腿内收。
3、后群位于股骨后方,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1)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位于股后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线,两头会合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semitendinosus:位于股后内侧,腱细长,约点肌的一半,起自坐骨结节,止胫骨上端。
(3)半膜肌semimembranosus:位于半腱肌深面,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
该肌起端肌腱呈膜状,几乎占全肌长度的1/2。
后群肌的主要作用是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大腿肌
肌群名称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
前群缝匠肌髂关上棘胫骨上端内侧面屈大腿、小腿
股神经
(L2~4)股四头肌股直肌:髂前下棘
胫骨粗隆伸小腿
股内侧肌:股骨粗线
股外侧肌:股骨粗线
股中间肌:股骨前面
内侧群股薄肌
耻骨支、坐骨支
胫骨上端内侧面
内收、外旋大腿
闭孔神经
(L2~4)耻骨肌
股骨粗线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后群股二头肌
长头:坐骨结节
腓骨小头
伸髋关节
屈膝关节
坐骨神经
(L4~ S 2)短头:股骨粗线
半腱肌
坐骨结节
胫骨上端内侧面
半膜肌胫骨内侧髁后面
图表 2 附图
图表3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