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在脂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合集下载

运动改善昼夜节律颠倒介导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昼夜节律颠倒介导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012-5042-0976运动改善昼夜节律颠倒介导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①陈康华1 林文弢1 翁锡全1 陈玉成1 陈志敏2(1.广州体育学院; 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昼夜节律是由一系列的生物钟基因组成的反馈调控环路,并且通过这种反馈调控环路对机体进行各方面的调控。

近年来发现昼夜节律与脂代谢调节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当昼夜节律颠倒时,机体的脂代谢稳定以及相关调节因子会发生变化,比如脂肪的合成、分解以及转运等相关酶活性受到影响。

而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缓解以及消除这种影响。

该文通过综述运动改善昼夜节律颠倒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缓解脂代谢紊乱。

以期针对倒班工人发生肥胖病寻找解决方案并提供依据。

关键词:昼夜节律 脂代谢 运动 倒班工人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a)-0221-04 Research Progress of Exercise Improving Circadian Rhythm Reversal and Mediating 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CHEN Kanghua1 LIN Wentao1 WENG Xiquan1 CHEN Yucheng1 CHEN Zhimin2(1.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 2.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e,510000 China)Abstract:Circadian rhythm is a feedback regulation loop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clock genes and clock control genes through which all aspects of the body are regulated. Circadian rhythm is very close to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When the circadian rhythm is disturbed, the body's lipid metabolism will change in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food intake, fat synthesis, fat decomposition and fat transport. This effect can be mitigated and eliminated through exercis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on the improvement of circadian rhythm and the allevia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Key Words: Circadian rhythm;Lipid metabolism;Movement;Shift workers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 h左右为周期的变动。

褪黑素如何改善昼夜节律及脂质代谢

褪黑素如何改善昼夜节律及脂质代谢

褪黑素如何改善昼夜节律及脂质代谢摘要: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在调控昼夜节律及抑制脂肪异位沉积生物学效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与昼夜节律及脂质代谢的关系仍未完全阐明。

关键词:昼夜节律; 脂质稳态; 褪黑素;Abstract:Melatonin is a neuroendocrine hormone secreted mainly by the pineal gland, which plays pivotal role in circadian rhythm and inhibiting fat ectopic deposition. Nevertheless,Th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circadian rhythm and lipid metabolis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Keyword:circadian rhythm; lipid homeostasis; melatonin;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调节涉及糖、脂质稳态在内能量代谢多个方面,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机体为适应外界自然环境昼夜节律周期性变化,经进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内源性兼节律性的生物学过程,将自己行为限制在有限的24 h内某些时段。

昼夜节律紊乱与代谢密切相关,被称为"睡眠因子";的褪黑素(melatonin,Mel)具有调节睡眠、改善昼夜节律等生理作用,且最近有报道称:褪黑素与新近合成的其非选择性受体激动剂Neu-p11均可抑制腹部脂肪异位沉积【2】。

鉴于褪黑素改善昼夜节律及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褪黑素如何在两者间建立桥梁并发挥作用,以其为药物的研发及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1、昼夜节律概述昼夜节律是机体的行为及生理活动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和褪黑素调控,发生每天约24 h的周期性变动,使机体各系统功能保持同步化,并形成与外界昼夜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节律性生物学过程。

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一、内容描述生物钟是生物体内一种自然的节律性现象,它对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活动和生理功能等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钟不仅与动物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还对动物糖脂代谢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生物钟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生物钟可以通过调控动物的食欲、能量摄入和消耗等生理过程,影响动物的能量代谢。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在24小时周期内,动物在早晨和傍晚时的能量摄取量较高,而在白天则较低,这可能与生物钟对动物活动规律的调节有关。

此外生物钟还可以影响动物的脂肪酸合成和分解过程,从而影响脂肪代谢。

其次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糖脂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包括糖原、肌糖原和肝糖原等。

生物钟通过调控动物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过程,影响糖脂的合成和分解。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生物钟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葡萄糖吸收和利用等生理过程,影响动物的血糖水平和糖脂代谢。

此外生物钟还可以影响动物的脂肪酸合成和氧化途径,从而影响脂肪代谢。

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生物钟与激素信号通路的关系,如胰岛素、瘦素、褪黑素等;二是研究生物钟与神经递质的关系,如GABA、去甲肾上腺素等;三是研究生物钟与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如光照、温度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生物钟的定义和作用生物钟也被称为昼夜节律或生理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自然调节机制,负责调控生物体在24小时内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这个机制通过与环境光照周期同步,使生物体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对某些刺激产生特定的反应。

这种现象在所有生物中都有出现,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

生物钟的作用广泛且复杂,它影响许多生理过程,包括睡眠觉醒、能量代谢、荷尔蒙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等。

生物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在一天中表现出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包括昼夜节律、月相节律和年节律等。

这些节律对药物分布有一定影响,具体如下:
1. 吸收:生物体的肠道吸收药物的能力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

例如,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等生物过程在不同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2. 代谢和排泄:生物节律还可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某些酶的活性和药物转化过程可能会受到生物节律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

此外,肾脏和肝脏等重要排泄器官也呈现出一定的生物节律,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排泄速率和途径。

3. 药物效应:生物节律还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某些药物的疗效可能会受到生物节律的调节,在某些特定时间点起到最佳疗效。

同时,副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也可能因为生物节律而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生物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和药效等方面。

了解生物节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有助于合理选择服药时间,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昼夜生物节律调控能量及消化道能量物质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昼夜生物节律调控能量及消化道能量物质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2昼夜生物节律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的机制生物钟通过对关键代谢步骤和参与者的调节实现对于代谢途径的时间调节这种调节可以通过限速酶核受体营养传感器等蛋白质和生物钟机制结合来实现而组蛋白修饰与代谢和生物钟相关其中作为组蛋白的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matingtypeinformationregulation2homolog1sirt1是调节生物节律的关键因子sirt1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是它的酶活性是氧化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因此被认为是代谢活动和基因组稳定性之间的功能联系之一
动物营养学报 2019,31( 2) : 591-597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doi: 10.3969 / j.issn.1006-267x.2019.02.014
昼夜生物节律调控能量及消化道能量物质 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 润 王梦芝* 高 健 徐巧云
述 ,以 为 从 光 照 环 境 改 善 的 角 度 来 调 控 消 化 道 营 养 素 代 谢 、宿 主 生 产 性 能 等 的 研 究 提 供 一 些 参
考资料。
关键词: 生物节律; 能量代谢; 消化道; 微生物; 吸收
中图分类号: S8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67X( 2019) 02-0591-07
明宿主动物营养素吸收的微生物和肠道互作机制 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1 昼夜生物节律对机体消化与代谢的影响
前人研 究 发 现,机 体 的 消 化 与 代 谢 存 在 一 定 的节律性。肝脏与肠道的多种功能也都存在昼夜 生 物 节 律[8- 12]。 绵 羊 机 体 生 理 活 动 有 固 有 的 生 理 节律周期[13],其中每天 08: 00—12.00 的生理机能 达到高峰,体 内 供 氧 充 足,心 肝 功 能 良 好,酶 活 性 较强,消化代谢处于最佳阶段; 12: 00—16: 00 的生 理机能 仍 然 处 于 高 峰 期,但 不 如 前 述 的 时 间 段。 消 化 系 统 主 要 是 由 口 腔 、胃 部 、胰 腺 、小 肠 、大 肠 等 组织组成,消化过程分泌大量的酶。M aouyo 等[14] 发现,大鼠 的 胰 液 分 泌 呈 昼 夜 节 律 性。小 肠 的 蠕 动也具有 节 律 性,且 与 胰 液 分 泌 的 节 律 相 关。小 肠上皮细胞转运载体寡肽转运蛋白 1(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 的 mRNA 表达即使在非进食 阶段也具有 一 定 的 节 律 性,其 氨 基 酸 及 多 肽 的 吸 收推测受 昼 夜 生 物 节 律 的 调 控[15-16]。此 外,结 肠 的蠕动与昼夜生物节律相关。健康的哺乳动物在

虾青素对肝脂代谢与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

虾青素对肝脂代谢与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

收稿日期:2017-11-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8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000772)第一作者简介:左正宇(1992—)(ORCID: 0000-0003-2522-322X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营养与食品安全。

E-mail : bio0726@*通信作者简介:刘志国(1963—)(ORCID: 0000-0001-7325-647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营养与食品安全。

E-mail : zhiguo_l@虾青素对肝脂代谢与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左正宇,邵 洋,刘 杨,卜怡然,王华林,李 娜,刘志国*(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摘 要:研究虾青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的干预作用及与代谢相关的昼夜节律紊乱的缓解作用。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建立NAFLD 小鼠模型和添加虾青素的干预模型。

动物实验选用SPF 级C57BL /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添加虾青素组。

采用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浓度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活力等肝损伤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检测与肝脂代谢、胆固醇代谢、昼夜节律相关的基因表达及昼夜节律变化。

昼夜节律通路基因解读

昼夜节律通路基因解读

昼夜节律通路基因解读昼夜节律通路基因:全面解读昼夜节律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体中观察到的内部时钟系统,控制着生理和行为模式,并与特定时间相关联。

昼夜节律通路调节着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体温调节和其他许多生理过程。

这些通路涉及多个基因,在维持生物体的整体健康和幸福中至关重要。

核心时钟基因昼夜节律通路的核心是转录-翻译反馈环路,包括称为核心时钟基因的一组基因。

这些基因的表达遵循 24 小时的周期性模式,共同调节昼夜节律活动。

Clock 和 Bmal1:这两个基因编码转录因子,它们在细胞核中结合并激活其他下游时钟基因的表达。

Period (Per) 和 Cryptochrome (Cry):这些基因编码蛋白质,它们反馈到 Clock 和 Bmal1 上,抑制它们的活性,从而完成反馈环路。

输入通路昼夜节律系统可以通过多种输入通路与外部环境同步。

例如,光、温度和营养摄入等因素都可以影响核心时钟基因的表达。

光:通过视网膜的感光蛋白传递的光信号是主要的昼夜节律同步因子。

光激活视交叉上核 (SCN),这是一个位于下丘脑的脑区,它充当生物体的主时钟。

温度:体温变化,例如昼夜循环中的峰值温度,也可以与核心时钟同步。

营养摄入:进食时间会影响昼夜节律通路,因为某些营养素可以激活时钟基因。

输出通路核心时钟基因的周期性表达触发一系列输出通路,协调生理和行为活动与昼夜节律周期。

这些输出通路影响着广泛的生物过程,包括:激素分泌:昼夜节律通路调节诸如褪黑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它们对睡眠、觉醒和能量水平至关重要。

睡眠-觉醒周期:昼夜节律通路驱动着睡眠-觉醒模式,通过调节褪黑素释放和其他与睡眠相关的生理过程。

体温调节:昼夜节律通路控制着体温波动,通常在一天中最高点出现于下午晚些时候,最低点出现在清晨。

代谢:昼夜节律通路调节新陈代谢,包括血糖控制、脂肪储存和能量利用。

遗传变异和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昼夜节律紊乱有关,例如睡眠障碍、疲劳和情绪波动。

昼夜节律基因

昼夜节律基因

昼夜节律基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其中,昼夜节律基因成为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个方向,因为它对人体的各个生理过程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从几个方面探究一下昼夜节律基因的神奇之处。

一、昼夜节律基因的定义昼夜节律基因又称生物钟基因,它是一类参与人类生理节律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大脑、肝脏、肾脏等人体器官中。

其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律,帮助我们的身体在白天维持高活跃度,晚上则休息恢复。

二、昼夜节律基因的作用1. 调控身体的生物钟昼夜节律基因是人类生物钟的调节器,通过收集外界信息(如光线、温度等)从而控制人体生物活动的节律。

人的身体每个器官,每个细胞都有显示整天状态的生物钟,一天的时间被平均分割成24小时,遵循昼夜更替的规律。

2. 控制体温变化人体体温有一个明显的节律,每天都会出现两个极值时段,分别在下午和凌晨,在这段时间里体温会升高或降低。

这一生理规律就是由内分泌系统和昼夜节律基因共同调节出来的。

3. 调节代谢人的新陈代谢也有明显的节律变化,这主要由昼夜节律基因控制。

人体的能量消耗也是遵循着昼夜规律的,白天代谢率较高,晚上则会下降,所以人在晚饭后不要过于活跃,以免影响消化。

三、昼夜节律基因的紊乱和对策虽然昼夜节律基因对人体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已趋于不规律,人们的生物钟开始失调。

这会导致代谢紊乱、睡眠不足、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下面是一些建议:1. 培养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是调节生物钟的最简单方法。

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尽量保持相同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白天要多活动,晚上则尽量不要大运动,帮助身体调整代谢,以便更好的睡眠。

2. 约束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和荧光灯中的蓝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进而影响昼夜节律基因的作用。

所以在睡前不宜玩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最好将房间的灯光调暗,以帮助身体进入休息状态。

3. 营养均衡醒来后要吃好早饭,给身体注入充足的能量。

晚餐最好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影响消化和睡眠。

昼夜节律与代谢性疾病2015年

昼夜节律与代谢性疾病2015年
Cappuccio FP,et al. Diabetes Care. 2010 Feb;33(2):414-20.
睡眠时长与T2DM呈U型曲线关系, 睡眠时间为6.5-7.4h睡眠HbA1c水平最低
一 项 横 断 面 研 究 研 究 , 纳 入 4870 名日本T2DM患者,20岁以上,根 据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长分为6组, <4.5h,4.5-5.4h,5.5-6.4h,6.5h7.4h,7.5h-8.4h,≥8.5h.比较睡眠时 长与HbA1c水平等的关系。
血糖内稳态同时受中枢SCN和外周生物钟的控制
时钟基因
下丘脑生物钟
胰腺生物钟
血糖代谢
肝脏生物钟
脂肪组织生物钟
肌肉组织生物钟
其他
Kalsbeek A, et al. Mol Metab. 2014 Mar 19;3(4):372-83.
11
昼夜节律影响肝、肠道代谢功能
肝代谢
胆固醇代谢 氨基酸代谢
血糖代谢
▪ 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
▪ 吃零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 错过早餐 ▪ 夜间进餐
Marcheva B,et al. Handb Exp Pharmacol. 2013;(217):127-55.
昼夜节律与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
昼夜节律失调

β-细胞
分泌功能 增殖与存活
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性
β-细胞 衰竭
肠道代谢
脂代谢等肠功能受到clock 等昼夜节律基因调节
肠道L细胞的节律与GLP-1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
昼夜节律破坏影响小肠微 生物群,从而对小肠屏障 功能产生影响
明暗/睡眠-觉醒周 期
▪ 睡眠剥夺

《昼夜节律对大鼠的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昼夜节律对大鼠的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昼夜节律对大鼠的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研究》一、引言昼夜节律,即生物体在昼夜交替中形成的内源性时间节律,对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大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其昼夜节律对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生物体昼夜节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昼夜节律对大鼠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本实验选用健康成年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体重和活动性进行分组。

每组大鼠均进行为期四周的适应性饲养,以消除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昼夜节律的模拟与观察实验期间,通过调整光照周期,模拟不同的昼夜节律环境。

观察并记录大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睡眠模式和活动性变化。

3. 能量代谢的测定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大鼠的能量代谢情况,包括食物摄入量、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等指标。

4. 褪黑素的干预实验在模拟不同昼夜节律环境的基础上,对部分大鼠进行褪黑素干预,观察褪黑素对大鼠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1. 昼夜节律对大鼠睡眠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大鼠的睡眠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在光照周期内,大鼠的睡眠时间相对较短,活动性较高;而在黑暗周期内,大鼠的睡眠时间延长,活动性降低。

当改变光照周期时,大鼠的睡眠模式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这表明昼夜节律对大鼠的睡眠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2. 昼夜节律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大鼠的能量代谢水平较为稳定。

然而,在改变光照周期后,大鼠的能量代谢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在光照周期内,大鼠的食物摄入量和氧气消耗量增加,而在黑暗周期内则相反。

这表明昼夜节律对大鼠的能量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3. 褪黑素对大鼠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在褪黑素干预下,大鼠的睡眠模式和能量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

具体表现为褪黑素能够延长大鼠的睡眠时间,降低其活动性;同时,褪黑素还能调节大鼠的能量代谢水平,使其在光照周期内的食物摄入量和氧气消耗量降低。

规律作息 促进新陈代谢

 规律作息 促进新陈代谢

规律作息促进新陈代谢规律作息促进新陈代谢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促进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一个最基本、最关键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就是规律作息。

规律作息可以帮助我们调整生物钟,保持身心的平衡,提高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规律作息对新陈代谢的影响以及一些调整生活习惯的方法。

一、规律的睡眠睡眠对于新陈代谢的调节至关重要。

规律的睡眠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保持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每晚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例如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早上7点起床,有助于调整我们的生物钟,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此外,避免在睡前进食过多或过度饮水,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保持房间通风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提供更好的睡眠质量。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样对于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非常重要。

要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节食或跳餐的情况。

每天要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避免大餐过晚或过度依赖零食。

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健康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另外,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三、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新陈代谢,燃烧多余的脂肪,增加肌肉的质量。

每天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骑车、游泳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动,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避免运动过量导致身体疲劳和伤害。

四、压力管理压力是现代人面临的普遍问题,长期的压力对于新陈代谢的影响是负面的。

要学会合理管理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可以适当的采取放松的方法,例如定期进行休闲活动、运动、冥想、听音乐等。

此外,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对待问题和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五、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新陈代谢也有积极的影响。

昼夜节律与脂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昼夜节律与脂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脂质代谢 ;肥胖 ;高脂 饮食 ;昼夜节律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8.10.031 中 图分 类 号 :Q426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266X(2018)10-0099--04
生物 节律 是生 物体 内所 有生 化过 程 的周期 性变 化 。24 h的生 物 节 律 叫做 昼 夜 节 律 。睡 眠 一觉 醒 周期 、进 食方 式 和能 量代 谢 等行 为 和 生 理 过 程都 呈 现 24 h节律 。机体 内源性产生昼夜节律 ,即使在没 有周 期性 环境 刺激 的情 况下 也能保 持一 定 的 自主节 律 。 同时 ,昼 夜 节 律 也 受 一 些 外 在 环 境 因 素 影 响 。 光 照是最 主要 的影 响昼 夜节 律 的 因素 。 日照产 生 的 光信号被视网膜中的神经节细胞接 收后 ,转化成 电 信号 ,经视神经束传至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从 而启 动 活动周 期 … 。除 此 之 外 ,进 食 节 律也 可 以干 扰昼 夜节 律 。SCN是 生 物 体 内主要 的生 物 钟 ,通 过 物理或遗传方式去除其功能后导致 自主活动和进食 节律紊 乱 。SCN 神 经 元 产 生 自主 的昼 夜 节 律 振 荡 J。通过 密切 追踪 运 动 员 的 昼夜 节 律 活 性 发 现 , SEN神经 元 活 动 频 率 在 白天 最 高 ,在 晚 上 最 低 j。 SCN 的生 物钟 决定 大脑 其他 部分 以及外 周 组织 的生 物 节律 。外 周 的生物 节律 可通 过神 经和 内分 泌途 径 产生 ,也可通 过 SCN影 响睡眠和进 食周期 间接 形 成 。SCN向下丘脑室下核和背内侧核等其他下丘脑 核发 出最 密 集 的 神 经 元 投 射 J。下 丘 脑 背 内侧 核 发 出神经元 投 射到促 进 睡眠 的腹外 侧视 前核 和促 进 觉 醒 的下 丘 脑 外 侧 区 6 J。 因此 ,从 结 构 上 来 看 ,睡 眠、进食和能量代谢 的昼夜节律等在下丘脑 的水平 发生整合 ,而脂肪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其代谢

光照时长及昼夜饮食节律对大鼠糖脂代谢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光照时长及昼夜饮食节律对大鼠糖脂代谢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试验研究2023112642 方法2.1 动物分组及处理将40只6~7周龄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置于不同光照下,分别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限时进食(12 h),分别为10 h/d 光照组,10 h/d 黑暗组,14 h/d 光照组,14 h/d 黑暗组。

普通日光灯为动物提供人工照明,照度为20 lx,14 h 昼夜周期模式(06:00开灯,20:00关灯),10 h 昼夜周期模式(08:00开灯,18:00关灯),持续处理10 d,每天记录摄食量,恢复自由饮食2 d 后,禁食12 h 后称量体重并取材。

2.2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中GLU、INS、COR、TG、TC、LDL-C、HDL-C 的水平收集血液,制备血清,-20℃保存,按照ELISA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酶标仪进行检测,计算GLU、INS、COR、TG、TC、LDL-C、HDL-C 含量。

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稳态模型法 (HOMA)计算,IRI =GLU×INS/22.5,ISI 计算公式为INS 与GLU 乘积的倒数,即ISI =1/(GLU×INS),计算值均取自然对数变换后成为正态分布。

2.3 HPLC-ECD 检测大鼠血清中MT 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参考马晓杰等的检测方法,并稍加修改。

血清中加入预冷的蛋白沉淀剂匀浆,摇匀后离心2次,取上清液,使用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色谱柱采用Atlantis C18柱(2.1 mm×150 mm,3 μm);流动相A 为50 mM 柠檬酸-乙酸钠(pH 值3.5,内含1.8 mM 二正丁胺、1 mM B8离子对试剂、0.3 mM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流动相B 为甲醇。

96%A ~4%B 等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电压为+ 0.75 V,结果以血清浓度计(mmol/L)。

2.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生态学昼夜节律名词解释

生态学昼夜节律名词解释

生态学昼夜节律名词解释一、引言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涉及到生物体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繁衍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昼夜节律作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生物体对日夜变化的周期性反应。

生物体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和行为活动,以适应日夜变化的环境。

本文将对生态学中的昼夜节律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昼夜节律的定义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对日夜变化的周期性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生物体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和行为活动,使其能够在日夜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三、昼夜节律的相关名词解释1. 昼夜节律性(circadian rhythm):指生物体内部的节律性,这种节律性是由生物体自身的生物钟控制的,与外界环境的日夜变化无关。

昼夜节律性表现为生物体在一天中的相同时间点表现出相同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2. 光周期(light cycle):指一天中的光照时间,包括日照和人工照明。

光周期对生物体的昼夜节律有重要影响,生物体通过感知光周期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生物钟。

3.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指生物体内部的一种节律性机制,它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活动。

生物钟是昼夜节律的基础,它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日夜变化的环境。

4. 节律性(rhythm):指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固定的周期和节律性。

节奏性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和行为活动,使其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5. 昼夜节律调控(circadian regulation):指生物体通过自身的生物钟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生理和行为活动,以适应日夜变化的环境。

昼夜节律调控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

6. 昼夜节律基因(circadian clock gene):指控制生物体昼夜节律的生物基因,这些基因通过调控生物体的生物钟,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活动。

生命的节奏解析昼夜节律对生物新陈代谢的调控

生命的节奏解析昼夜节律对生物新陈代谢的调控

生命的节奏解析昼夜节律对生物新陈代谢的调控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在地球上持续进行,而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对于生物的生理功能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生物体通过自身内部的节奏系统,适应昼夜节律并调控各种生理过程,这种调控机制被称为昼夜节律调控。

本文将从昼夜节律的基本原理、昼夜节律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以及昼夜节律调控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昼夜节律的基本原理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是昼夜节律的基本原理。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因此地理位置相同的地点每天都会经历相同的昼夜变化。

昼夜节律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匹配,使得生物体内部的节奏生物钟与昼夜变化保持同步。

二、昼夜节律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1. 激素分泌调控昼夜节律对于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松果体在黑暗环境下释放褪黑素,而在光照环境下停止释放;下丘脑垂体系统则受到光线的直接影响,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这些激素的分泌受到昼夜节律的控制,进而影响着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2. 食欲与消化调节昼夜节律对生物体的饮食行为和消化功能也具有影响。

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的饮食行为存在昼夜节律的差异,例如,夜间进食量较少;而肠道蠕动和胃酸分泌等消化功能在不同时间段也会有所变化。

这种昼夜节律对饮食行为和消化功能的调控,有助于维持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3.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昼夜节律对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也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影响葡萄糖代谢、脂肪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例如,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在早晨较高,在夜间较低,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此外,昼夜节律还会影响体温的变化,白天体温较高,夜间较低,与人体的能量消耗和休息状态相对应。

三、昼夜节律调控的重要性昼夜节律调控是维持生物体健康与平衡的重要机制。

破坏昼夜节律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的夜班工作、频繁的时差旅行及长时间的光污染等,都会对生物体的昼夜节律调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许多健康问题。

昼夜节律饮食能力及其生物学基础

昼夜节律饮食能力及其生物学基础

昼夜节律饮食能力及其生物学基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

昼夜节律指的是人们在一天24小时内,根据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调整自身的生理和行为状态。

饮食作为人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行为也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昼夜节律对人体饮食能力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基础。

人体通过主要的内生节律机制来调整昼夜节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脑内的松果体。

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这是一种由多巴胺转化而来的激素。

褪黑素在黑暗环境下分泌增多,而在白天减少。

它的释放与太阳光的强度和蓝光的温度有关。

通过控制褪黑素的分泌,松果体能够调整人体的饮食行为。

昼夜节律对人体饮食能力的一个方面是食欲和摄食的控制。

人们通常会发现,自己在白天的饥饿感要比晚上更强烈。

事实上,研究发现,在白天饮食摄入的能量比晚上要多。

这可以解释为,在日光的刺激下,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较少,食欲被抑制,人们更加容易感到饿。

相反,当太阳落山之后,褪黑素分泌增多,食欲增加,人们更有可能摄入更多的食物。

此外,人体的消化和代谢也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

研究发现胃肠道的激素分泌和胃肠蠕动在昼夜之间有所不同。

例如,胃中饥饿激素胃泌素在早晨分泌最多,随着白天的进行逐渐减少。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早晨人们容易感到饥饿。

而胃中饱腹激素胃十二指肠素则在晚餐后分泌增多,使得人们在晚上更容易感到满足。

此外,昼夜节律还会影响人体的脂肪代谢。

人们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暴露于蓝光和紫外线时,皮肤中的维生素D生成增加,从而促进脂肪酸氧化和减少脂肪堆积。

然而,当人们处于夜间或光照缺乏的环境中时,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导致脂肪酸的堆积和脂肪细胞的增殖。

总的来说,昼夜节律对人体饮食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食欲和摄食的控制、消化和代谢的调节,到脂肪代谢的影响,昼夜节律都在调控人体的饮食行为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昼夜节律对人体的调控是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和脑内其他内源性节律机制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生物昼夜节律与健康的关系

生物昼夜节律与健康的关系

生物昼夜节律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生物昼夜节律对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有着自身独特的生物钟,它调节着我们的睡眠、饮食、体温等生理活动。

本文将探讨生物昼夜节律与健康的关系,揭示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提升健康水平。

首先,了解生物昼夜节律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其与健康关系的重要前提。

人体的生物钟是指一种自然的、内在的基因编程系统,控制着我们24小时内不同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

这个生物钟主要受到光照和体温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昼夜变化是最显著的环境因素之一,太阳的出现和消失为生物钟提供了最重要的时间线索。

其次,生物昼夜节律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足够的高质量睡眠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钟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使我们在夜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并在早晨醒来感到精力充沛。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方式往往破坏了这一昼夜节律。

长期熬夜、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都会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稍微打乱一下生物钟,可能感到困倦、头昏眼花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因此,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维护正常的生物钟对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昼夜节律还与身体代谢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人体代谢活动在24小时内存在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体温、激素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的活动等方面。

例如,体温最低点通常出现在夜间,而激素如皮质醇和胰岛素等的分泌也存在着昼夜周期变化。

研究还发现,对于采取充足营养并保持健康体重的人来说,尽量在早晨和中午进食是更有利于身体代谢的。

这表明生物昼夜节律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体重控制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不符合生物钟的要求,比如晚上暴饮暴食或不吃早餐,可能会增加代谢紊乱和肥胖等潜在风险。

此外,充足的日光暴露对生物昼夜节律和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太阳光是最主要的外部生物钟调控因素,它不仅有助于身体制造维生素D,还能通过调整大脑中产生的褪黑素激素,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生物钟。

节律与代谢的分子调节机制

节律与代谢的分子调节机制

节律与代谢的分子调节机制在生命活动中,节律与代谢是紧密关联的两个过程。

节律是指生物在24小时内的生理状态发生的规律性变化,而代谢则是指生物体内的物质交换过程。

两个过程都是由分子调节机制控制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它们的调节机制。

一、节律的分子调节机制节律的调节机制涉及到大量的分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时钟基因。

时钟基因是一类调节生物昼夜节律的基因,在许多生物体内都存在。

在哺乳动物中,时钟基因主要有Per、Cry、Bmal1、Clock、Rev-erbα和Ror等。

这些基因的变化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状态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更具体地讲,时钟基因主要参与了以下过程:1.时态调节时钟基因可以调节生物体内的时钟,使生物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变化调整昼夜活动规律。

这种时态调节依赖于时钟基因内氨基酸序列的变化,从而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进程。

2. 基因表达调控时钟基因还可以参与生物体内其他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

例如,在小鼠肝脏中,时钟基因PER、CRYPTOCHROME等可以调节代谢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从而调节肝细胞的代谢状态。

3. 细胞周期调节时钟基因的表达还可以影响细胞周期的调节。

例如,在果蝇中Per基因可以调节细胞周期的阶段,睡眠损害果蝇Per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加速,从而降低了果蝇的寿命。

以上三种调节形式只是时钟基因的一部分作用,这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生物的行为周期可以被改变。

二、代谢的分子调节机制代谢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代谢的调节也涉及到大量的分子。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加压素、生长激素等。

1.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富含激活色素血红素,对机体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可以影响细胞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从而对生物体内的代谢状态产生影响。

一氧化氮的调节影响到人体整个代谢过程中的三大部分:生长、消费和存储,从而提高代谢的效率和稳定。

2.内皮素内皮素是一种由内皮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化合物,内皮素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并调节血管壁抵抗,从而调节血管的血压。

昼夜节律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昼夜节律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昼夜节律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李晶津;王佳玉;金泽宁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2022(32)12
【摘要】目的:分析昼夜节律对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昼夜节律性,以及高脂饮食、节律调节因子的缺失等因素对节律的影响。

方法:选取小鼠肝脏组织昼夜节律表达谱的相关数据,利用CirGRDB数据库Lomb-Scargle周期表算法预测时间序列的周期,分析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性,并分析胆固
醇代谢通路中具有昼夜节律性的基因,分析肝脏胆固醇代谢基因的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小鼠肝脏中具有昼夜节律性的胆固醇代谢基因主要功能在于胆固醇合成、胆
固醇排泄、胆汁酸的排泄、脂蛋白脂解酶的抑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高脂饮
食对节律性影响较少,节律控制因子影响相关胆固醇代谢基因的节律。

结论:肝脏中
部分胆固醇代谢通路基因具有昼夜节律性,其节律性不受高脂饮食影响,节律紊乱可
干扰肝脏胆固醇代谢的节律性。

【总页数】4页(P1110-1113)
【作者】李晶津;王佳玉;金泽宁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4
【相关文献】
1.PDZK1敲除对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和胆囊结石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2.罗格列酮对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作用、肝脏胆汁酸代谢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3.氧化苦参碱对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载脂蛋白 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4.控制摄食对小鼠肝脏及肾上腺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5.不同来源油脂及剂量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脂质指标以及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夜节律在脂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发表时间:2018-07-16T16:07:44.6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王虎廖一峰魏蕊候仲志[导读]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行为和生理节律与太阳周期同步。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徐州 221004)
【摘要】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

肝脏代谢途径是由昼夜生物钟驱动的,并且肝脏的健康由代谢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模式的适当时间维持的。

昼夜节律系统可确保脂质吸收、储存和运输中的日常节律与休息活动和摄食周期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因此,时钟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昼夜节律与饮食周期的紊乱将导致脂质体内平衡受损。

【关键词】昼夜节律;脂质代谢;时辰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315-02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行为和生理节律与太阳周期同步。

这些节律由昼夜节律系统调节,该系统在一天中协调着能量的摄入和支出[1]。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钟在调节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在分子机制中我们将核心时钟与脂质代谢途径相耦合,以及在不同的代谢组织中我们举例说明生物钟如何调节脂质合成和脂肪酸氧化,胆固醇和胆汁酸稳态以及脂质的吸收和分泌。

1.与代谢相关节律基因的调控
分子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节奏地激活或抑制参与代谢的时钟控制基因来调节代谢途径[2]。

在小鼠肝脏中,除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胰高血糖素受体以外,生物钟也控制葡糖异生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表达。

在脂肪酸转运蛋白-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循环中,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也处于昼夜节律的控制下。

类似地,在相关研究中也观察到参与胆固醇和胆汁酸稳态的途径包括生物合成速率限制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酶A还原酶(HMGCR)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在基因表达中的昼夜节律振荡。

核受体包括REV-ERB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与分子钟结合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的转录网络。

如前所述,REV-ERBs是分子钟本身的核心成分,因此通过代谢基因的循环转录抑制为脂质代谢的昼夜节律调节提供了基础。

2.肥胖与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的紊乱导致体重增加,但肥胖本身可能会导致昼夜节律振幅的降低。

有研究发现,在具有导致瘦素功能缺失的突变的小鼠中(ob/ob),昼夜活动节律减弱并且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时钟基因的节律被抑制[3]。

类似地,长型瘦素受体(db/db小鼠)具有与ob/ob小鼠相似代谢表型的突变小鼠在白色脂肪组织中表现出紊乱的时钟基因功能。

肥胖的Zucker大鼠在长型瘦素受体中也有突变,表现出活动的改变和核心体温的昼夜节律以及肝脏中时钟基因节律的下调。

肥胖与昼夜节律减少幅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在通常的非活动期增加食物消耗来解释。

当老鼠获得高脂肪食物时,他们在白天所消耗的热量比正常食物的老鼠消耗的比例更大。

这与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时钟基因表达的降低以及核受体和参与脂质代谢的基因包括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酶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4)的日变化有关。

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评估饮食,进餐时间和体重对时钟调控代谢途径的影响。

3.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昼夜节律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肝脂质异位沉积的一种形式。

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酗酒造成的肝损伤相比,其发病率甚至更高,并且通常与代谢紊乱如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有研究表明REV-ERBα/HDAC3缺失能够导致肝脂肪变性的脂质代谢。

肝特异性的Hdac3敲除的小鼠表现出严重的肝脂肪变性。

尽管存在严重的肝脂肪变性,但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具有肝特异性Hdac3缺失的小鼠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

另一方面,肥胖小鼠的动物实验证明合成的REV-ERBα/β配体影响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一系列代谢基因的表达,增加能量消耗,改善异常血脂和高血糖,减轻肥胖。

BMAL1蛋白的上调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质合成的活性,而在Bmal1基因敲除小鼠中,脂肪组织中脂肪储存的能力降低,并且循环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增加导致肝脏中异位脂肪的形成[4]。

4.基于昼夜节律代谢疾病的治疗
许多临床症状和疾病过程显示出不同的日常情况,因此观察到疾病症状在昼夜节律周期中变化,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时间治疗。

在轮班工人中,可能导致餐后脂血症,这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并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为一个例子,通常建议在晚上服用半衰期短的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以抵消夜间胆固醇合成增加。

正如可以预料的那样,当睡前给药后早晨进行评估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会诱导脂质体的显着变化。

最近,已开发出合成的REV-ERB激动剂,其改变了小鼠中的昼夜节律行为模式和时钟基因表达节律。

REV-ERB 激动剂的治疗诱导喂食高脂饮食的小鼠相对于给予赋形剂治疗的小鼠体重减轻,并且伴随着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减少。

在用PC(18:0/18:1)治疗肥胖小鼠时,其激活PPARα介导的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摄取,也减少空腹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并改善葡萄糖耐量。

总之,生物钟控制着脂质合成、运输、积累和分解所涉及的代谢过程,并因此调节肝脏、脂肪组织和血液中的脂质代谢物的昼夜循环。

在未来临床药物的应用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疾病和药物的节律性变化,以促进治疗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朱春水,孙玲,王来友,郭娇.昼夜节律调控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398-402.
[2]邢陈,顾晔,宋伦.昼夜节律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J].军事医学.2017,7:618-622.
[3] F.W.Turek,C.Joshu,A.Kohsaka,E.Lin,et al.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circadian Clock mutant mice[J]. Science.2005,308:1043-1045.
[4]江杭,金风.时钟基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641-644. 基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10313022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