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 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多彩的光PPT课件
典例 分析
例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解析: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故A正确; B.杯弓蛇影,杯中出现墙上弓箭的影像,看起来像条蛇,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
拓展 练习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D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C.NN′是界面
B.折射角等于50° D.MM′的右边是玻璃
拓展 练习
1、.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D( )
A.水面倒影 “折”枝
B.灯下影子
C.墙上手影
D.水面
课堂 探究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路可逆,是指光逆向传播时路径不变.可见“光路可逆”是对 光线而言的.当光在界面发生折射时,如果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 光线的方向入射时,折射光线就要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折 射出去.
典例 分析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课堂 探究
光折射原理的应 用
人们利用折射原理发明了透镜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 凹形,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课堂 探究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2)按右上图放好装置,探究铅笔为什么看起来会 断了? (3)光线为什么会发生偏折呢?光线在什么情况 下会发生偏折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PPT课件2概述
凹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凹透镜两 侧各有一个虚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13、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9、如图所示的小实验中,当水倒入 浅 ,这是由 时可以观察到硬币变_____ 折射 的缘故。 于光发生了_____
凹 透镜, 10、人们使用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 凸 老人使用老花镜的镜片是 透镜。 (选填 “凸”或“凹”)
11、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 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1所示,而是 折射 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____ 乙 位置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 (选填“甲”或“乙”)。
例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 相机的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 视力缺陷有______和______。来自远方物体的光, 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 路图,这个人可佩戴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 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选填“前”或 “后”)移。 凸透 倒立 近视 远视 凸 前。
9、在无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上追光灯发出的 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这时观 众看到她( C ) A.上衣为红色,裙子也为红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绿色 C.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紫色
10、放电影用的银幕( C ) A.表面是光滑的,为了使光发生镜面反射 B.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很容易被吸收 C.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课件
入射 光线
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
三 线
法线
经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 线(ON)
垂直
的直
反射 光线
从物体表面
返回
的光线
入射 两角
入射光线
与 法线
的夹角
角 反射 角
反射光线 与
法线
的夹角
知识点三 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2.居两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两侧 。
3.等角: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知识点四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
光滑物体表面
时,其反射光束
仍然是 平行 的反射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
粗糙物体表面
时,其反射光
不再平行 ,而是射向 各个方向 的反射
重难•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光的反射 【例1】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 定律”。
8.根据下图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平面镜。 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9.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从教室里的各个角度看清黑板上的字,原因是
( D) A.只有黑板反光,字不反光 B.只有字反光,黑板不反光 C.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光在黑板表让水洼,应走
是 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 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1.pptx
太阳
阴 影 区
月亮
为什么? 日 食
地球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 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 太阳,形成日食。
月食的形成: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 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 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太阳
地球
为什 么?
月 食
阴
影
区
月亮
(4)小孔成像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 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 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 孔成像。请你做一做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成像?
思考:汽车的前灯为什么要安在车头的下 部而不传播速度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6.关于光传播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7.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 A.影子B.射击时的“三点一线” C.日食月食D.小孔成像
初中物理课件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从哪里来
_______光源
思考?
在黑暗的屋子里,人 为什么看不见东西?
分析:
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 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 们 我们要的看见眼物睛体,必,须必什思么有须考是光要:光源有源光. 进入
呢?
月亮 是光 源吗?
人造光源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自从会用火以 来,原始人就靠篝火照明。以后学会了用火把。 大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用油灯 照明了,后来又发明了蜡烛。1878年美国发明 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制 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
阴 影 区
月亮
为什么? 日 食
地球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 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 太阳,形成日食。
月食的形成: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 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 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太阳
地球
为什 么?
月 食
阴
影
区
月亮
(4)小孔成像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 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 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 孔成像。请你做一做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成像?
思考:汽车的前灯为什么要安在车头的下 部而不传播速度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6.关于光传播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7.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 A.影子B.射击时的“三点一线” C.日食月食D.小孔成像
初中物理课件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从哪里来
_______光源
思考?
在黑暗的屋子里,人 为什么看不见东西?
分析:
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 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 们 我们要的看见眼物睛体,必,须必什思么有须考是光要:光源有源光. 进入
呢?
月亮 是光 源吗?
人造光源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自从会用火以 来,原始人就靠篝火照明。以后学会了用火把。 大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用油灯 照明了,后来又发明了蜡烛。1878年美国发明 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制 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件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跟的像完全重合,所在位置就是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测量结果发现: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你帮小强找出造
①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
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律
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之内或物体在焦点上
流
成像图
成像规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应用于实像)
律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物体成像在视网
膜上,如图所示
正常眼睛
(1)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如图所示
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
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
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选项C错误;景物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
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考点二 平面镜成像
例2 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3)小明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
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_________(选填“远
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解析】(1)①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视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视察
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测量结果发现: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你帮小强找出造
①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
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律
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之内或物体在焦点上
流
成像图
成像规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应用于实像)
律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物体成像在视网
膜上,如图所示
正常眼睛
(1)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如图所示
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
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
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选项C错误;景物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
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考点二 平面镜成像
例2 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3)小明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
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_________(选填“远
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解析】(1)①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视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视察
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件
• 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凸透镜成像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练习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 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 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蜡烛位于
知识点13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楚的像?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知识点14 近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2.改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 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知识点 15 远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改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知识点15 放大镜(凸透镜)
A’
A
F B’ B
F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f
绿 青蓝
知识点3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红 色 透 明 物 体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其余的色光被物体吸取了。 所有颜色的光都能穿过的物体是无色透明体如(无色玻璃和纯净水)。
知识点4 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体的颜色
吸取其他光线反
• 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凸透镜成像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练习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 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 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蜡烛位于
知识点13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楚的像?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知识点14 近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2.改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 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知识点 15 远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改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知识点15 放大镜(凸透镜)
A’
A
F B’ B
F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f
绿 青蓝
知识点3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红 色 透 明 物 体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其余的色光被物体吸取了。 所有颜色的光都能穿过的物体是无色透明体如(无色玻璃和纯净水)。
知识点4 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体的颜色
吸取其他光线反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四 开展持续性评价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物理课程标准中,光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下。 教材内容安排在运动的世界和声音的世界之后,旨在从运动的角 度、类比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研究光。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光源,了解光 的直线传播,知道光的反射定律、折射 现象及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色 散现象、凸透镜的作用及规律、了解眼 睛成像原理及纠正视力方法。
物理观念
3,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能够熟练运用模型-光线绘制光路图,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如日食、月 食、美丽的倒影,海市蜃楼,彩虹,放大 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特点
聚焦
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
课标
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通过实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课标要求:
2.3.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1.练习题2.测量放大镜的焦距 1.练习题2.自制照相机模型
7 复习与检测 2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物理课程标准中,光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下。 教材内容安排在运动的世界和声音的世界之后,旨在从运动的角 度、类比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研究光。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光源,了解光 的直线传播,知道光的反射定律、折射 现象及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色 散现象、凸透镜的作用及规律、了解眼 睛成像原理及纠正视力方法。
物理观念
3,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能够熟练运用模型-光线绘制光路图,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如日食、月 食、美丽的倒影,海市蜃楼,彩虹,放大 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特点
聚焦
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
课标
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通过实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课标要求:
2.3.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1.练习题2.测量放大镜的焦距 1.练习题2.自制照相机模型
7 复习与检测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3节 光的折射
自学互研
知识板块一 光的折射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62~6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 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__光__的__折__射___。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 于法线的__两__侧___。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增__大___;入射角减小时,折 射角__减__小___。
6.去年暑假,小明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明将 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 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D )
归纳总结
在岸上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在鱼实际位置的上方, 从水中看到岸上树梢的位置在树梢的实际位置的上 方,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不管从岸 上看水中的物体,还是从从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 的虚像在实际位置的上方。
空
玻璃
气
射入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但两条光 线平行。
友情提醒
1.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从光速角度去记: 当光从光速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 系。
知识板块二 光的折射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63~6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 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折__射___形 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反__射___形成的像。
验证:转动光屏,折射光线还能在光屏上显示出 来吗?
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问题二: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那么折射角是否也等于入射角呢?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反射(第1课时)
观察思考:
小孔成像特点: 1.倒立的实像; 2.像的大小与孔到物体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 有关; 3.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小孔成像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
应用实例:针孔照相机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激 光 引 导 掘
队
线
五 光速 想一想:观察小明和小华的对话,你认为谁说的对?
拓展提升:在硬纸上穿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时, 为什么眼睛离小洞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答:因为只有物体上射出的光进入眼睛时,才能看见 这个物体,当眼睛离小洞较远时,能射入眼睛的光线 范围就较小,所以看到的范围就较小;当眼睛离小洞 较近时,能射入眼睛的光线范围就增大,所以看到的 范围就增大。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E.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D.镜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发出的光,射向大地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
光线
光束
注意: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 模型。只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一种方式, 是用来表示光的线路,而不是光。
•
点光源发出的光
平行光源发出的光
注意:太阳光近似为平行光。
作法: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 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下图所示。
练一练
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图说明。
沪科
物理
8年级/上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
1.按发光原理分
光源
热光源:太阳、篝火等 冷光源:霓虹灯、萤火虫等
2.按是否有生命分
光源
生物光源:萤火虫、水母等 非生物光源:霓虹灯、燃烧的蜡烛等
讲授新课
二 光的直线传播 想一想:在流动的水中,水能绕过石头而向前流动, 光能否像水流那样绕过物体继续前进呢?
讲授新课
猜一猜:观察下列情景图片,猜猜光是沿着怎样的路 径传播出去的呢?
发现5:光在不同介质中传 播,路径发生偏折
讲授新课
小结
光在透明、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条件:1.同种介质;2.介质是均匀的。 (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
早晨,太阳的视位置高于实际位置
讲授新课
三 光线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线
光束
日食、月食动画演示
3.小孔成像
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 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线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 倒立的像。 思考:小孔形成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讲授新课
观察思考:
讲授新课
小孔成像特点: 1.倒立的实像; 2.像的大小与孔到物体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 有关; 3.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讲授新课
一 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太阳、恒星、水 母、萤火虫等
火把、点燃的蜡烛、 发光的灯泡等
自然光源
太阳
萤火虫
水母
闪电
火山
人造光源
发光二极管
太阳 发光灯泡
水母 点燃的蜡烛
燃放的烟花
燃烧的篝火
思考:月亮是光源吗? 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
并不是月亮本身发光的,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中的光速取3×108米/秒(用 c 表示)。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太阳 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8分20秒
讲授新课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讲授新课
声和光的不同
声音
通过树丛的光束
放映机射向银 幕的光束
猜想:光沿直线传播
夜晚霓虹灯射 出的光束
讲授新课
实验1: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回想一下,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天空,光是怎样
的传播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2:光在水中怎样传播?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
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讲授新课
实验3:光在玻璃中怎样传播? 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如图所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3: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想一想1: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实验4:用激光电筒照射不均匀糖水,观察光的传播路 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4: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时发生偏折
想一想2:光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它还是沿直线传播 的吗? 实验5:用激光电筒从距离水面一段距离的上方照射水 槽中的水面,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你发现了什么?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光的神奇
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生活在漆黑世界里, 什么也看不见。那么你思考过以下问题吗?
1.光从哪里来? 2.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3.光的传播速度多大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重点)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直
线
概念: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带有
传 播
光线
箭头的直线
特点
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 m/s
随堂训练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E.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光
真空不传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5℃空气中声速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
空气中光速近似 3×108m/s
光在空气中比在其他透 明介质中传播的快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课堂类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光
光的直线
的
传播
应用:激光垂直、影子、小孔成像等。
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图说明。
可见区域
讲授新课
四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
光源
不
物
透
体
明
的
物
影
体
子
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
练一练: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
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2.日食和月食
日偏食
日全食
日环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讲授新课
日食的成因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 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太阳, 形成日食。
讲授新课
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 照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小孔成像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
应用实例:针孔照相机
讲授新课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激 光 引 导 掘 进 方 向
三
点
站
一
队
线
五 光速 想一想:观察小明和小华的对话,你认为谁说的对?
为什么?
打开灯,房间立刻被照 亮,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不一定!也可能是光传播 得太快人们无法觉察到!
小明
小华
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光传播也需要时间。在 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2.99792×108米/秒,这个 距离相当于1秒绕地球赤道7.5圈。一般情况下真空
提醒:行星、宝石、夜明 珠、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 不是光源。
讲授新课
练一练
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 ⑤发光的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 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 是 ③⑤⑥⑦⑧⑨ ,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②④⑩ ,可能 是光源的是 ①,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⑤⑥⑦ ,属于自 然光源的是 ③⑧⑨ 。 注意: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是看它能否 自行发光来进行鉴别,不能以为亮的物体就是光源。
注意: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 模型。只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一种方式, 是用来表示光的线路,而不是光。
讲授新课
•
点光源发出的光
平行光源发出的光
注意:太阳光近似为平行光。
讲授新课
作法: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 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下图所示。
讲授新课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