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教育教程

合集下载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
引课
学生实验
光的折射
老师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折射规律
课件演示筷子弯,水变浅
课件演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回答怎样看见的物体
评价、复习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出光的折射。
提问:什么原因?
讲解折射的含义
研究光的反射时研究什么?
同理研究折射也是要研究折射光线在哪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板书折射光路,参照反射光路,给出各物理概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辩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造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进行提问题、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计划及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精神。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4、物体在二倍焦距处
5、物体在一倍焦距处
观察像的大小,正立倒立,实象虚象,物距像距。
根据要求记录好数据。
4.5凸透镜成像(3)
课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由上节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难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及完成实际光路图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备注
复习引课
习题
提问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特点。
1、明身高1.6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方式;2.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3.能够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方式;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原理。

教学难点:1.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原理;2.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黑板、书籍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1.通过引入光与光学的概念,引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2.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将光的传播与反射联系起来。

步骤二:呈现1.通过PPT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包括折射、反射等;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3.利用黑板讲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步骤三:讲解1.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讲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有规律。

步骤四:实践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2.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步骤五:拓展应用1.讲解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原理和应用;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纤可以传输信号。

步骤六:归纳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强调光的传播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步骤七: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光的传播规律;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对作业内容进行检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PPT呈现、实验探究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了解了光纤的传播原理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原理及其应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节内容是他们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对光学知识的一次深化和拓展。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景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实验器材,创建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详细规划对于教学成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严格按照教学内容与过程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我也将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这些亮点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我还将注重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道光源、光速、光线、光沿直线传播及其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白光组成、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6.理解凸透镜的性质与成像规律及其应用7.知道眼睛的原理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复习过程]一、知识要点提要:★知识点1:光的反射(一)光的传播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4.现象:如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倒立光源的像)、打靶射击瞄准、木工的单眼吊线、激光准进……5.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光路图:(1)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2)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3)垂直入射的光线情况4.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 漫 反 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知识点2:平面镜成像1.面.....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1)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特点:成虚像,像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不能在光屏上 呈现;像和物一样大;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镜 面对称。

(即:正立、等大、等距、虚像)(3)虚像成因: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

第3课时多彩的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过程与方法1、再次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流程】一、知识再现:教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提纲:(一)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如、、等都是光源,镜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激光准直、、、等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合________km/h。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空气中的光速也可认为是。

(二)光的反射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定律。

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仍然是_____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_________,而是射向__________。

6.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物像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体相对于______对称。

(三)光的色散7.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其原理是。

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有。

8. 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以及光的颜色和光谱。
2.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会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3.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4.了解光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如彩虹、海市蜃楼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平面镜成像特点、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光的色散现象和光谱的理解。
4.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原理掌握。
5.光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
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光学现象,如影子、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4.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概念理解不透彻;对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原理认识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光学知识的框架。

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

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

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学活动估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光的折射现象引入1、提问:在光的反射定义中你根据有关的信息或相关的词还能提出另外一些想研究的问题吗?2、学生提出问题后讲授:接下来我们将用实验来探寻还有一部分光的踪迹思考后提出,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了,那还有一部分光到哪里去了呢?光的折射现象观察1、布置实验探究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传播路径:利用所给的小水槽和激光笔探寻光在空气和水这两种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并把所观察到的路径描绘出2、巡视收集不同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果,用投影打出几组不同的实验结果:1、实验并描绘出光的传播路径2、根据投影出的不同记录找出最符合实验现象的光路图,并在对比中体会出折射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1、提问: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循一定的规律,你能否对照反射规律总结折射规律?2、深入探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布置实验验证猜想:利用激光笔和一块玻璃砖实验,把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描绘出1、回答总结折射规律2、(1)判断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2)对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提出猜想,实验后通过描绘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3)通过判断角度所处的介质得出结论,在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光的折射规律3、布置实验:用激光小电筒垂直射向玻璃砖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完善折射规律: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3、把光垂直打到玻璃砖观察传播路径光的折射现象解释1、布置硬币浮起的实验:把硬币放在纸杯子底部的一边,人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为止,再让另一个同学缓缓地向杯中倒水(注意不能移动硬币),这时会看到什么?2、提问: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提示:倒水后从硬币上射出的光线在水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1、实验并能对产生现象进行思考2、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出示诊断评价题目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完成题目并相互交流作业与预习1、找出你身边由于光的折射所产生的现象?2、在玻璃砖的折射图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并用已知的知识来解释?3、同步探究:P771—9。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一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一

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2、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探究成像规律
教具光源、带孔的纸板、平面镜、光的反射规律演示器、光的折射规律演示器、激光灯、凸透镜、光具座、光屏、三棱镜等

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观察法
板书设计
光源、光线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多光速
光的反射规律
彩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的成像
的折射现象
折射规律凸、凹透镜的定义、主轴、焦点光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的成像及其应用
视力矫正
光的色散
的光》教。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四章多彩的光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讨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特性。

2. 光的现象:分析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3. 光的颜色:探讨光的颜色形成原理,包括单色光和复合光的颜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传播特性,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并能够解释相关实例。

3. 帮助学生了解光的颜色形成原理,提高他们对光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特性,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显微镜、玻璃板、激光笔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干涉仪、衍射光栅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太阳光、灯光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特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3. 光的现象:利用教具和实验,展示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光的颜色:讨论光的颜色形成原理,包括单色光和复合光的颜色,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5. 随堂练习: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关键词,如光的传播、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等,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光的传播特性,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并给出相关实例。

3. 描述光的颜色形成原理,包括单色光和复合光的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光的基本传播特性,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并了解光的颜色形成原理。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深入了解光的更多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以加深对光的理解和认识。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第四章多彩的光精品教案教程文件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第四章多彩的光精品教案教程文件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第四章多彩的光精品教案物理初二上沪科版第四章多彩的光精品教案备课人备课日期教案编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形成网络,熟练掌握光旳三大传播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独立复习总结15分钟,交流5分钟,练习20分钟,交流总结5分钟情感与价值:通过交流与合作旳过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光旳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教学难点光旳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本章内容在各地中考中均有出现,而光旳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应用是光学考试中旳重点内容,多以填空,选择,作图为主,要掌握这类题旳方法和作图旳规范化,在今后旳中考中反射和折射同时出现旳综合性试题及用上述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旳现象是中考旳热点,同时由于新课程旳实施,色光、不可见光、眼睛旳构造及矫正等都可能成为今后中考命题旳热点内容.研究2008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预计2009年中考会以课标为依据,考查集中在光旳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光旳反射与折射(科学探究、解释现象、作图)、平面镜(作图、特点、及应用、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规律及应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内容上,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1)光学仪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旳应用.(2)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旳探究;(3)光污染问题;(4)与光相关旳作图等问题板书设计第四章多彩旳光复习一.知识梳理二.合作与交流(练习)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知识再现自主完成合作共建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填写在探究上1、光旳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旳光斑)等光在真空中旳传播速度为3 108m/s,2、光旳反射:(1) 反射定律:(3条)(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4) 作图:(如下)3、光旳折射:(1)在空气中旳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旳虚像比实际物体高4、光旳色散(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2)光旳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旳三基色:红、黄、蓝;(3)物体旳颜色: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旳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旳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例:穿红裙子、白T恤旳女孩在只有蓝光旳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f,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2)倒立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将u或者v跟2f进行比较.u>2f:物大缩小u=2f:物等等大u<2f:物小放大(同理,可应用在v上)例:(04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旳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旳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旳像,则该物体离透镜旳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 D 40厘米解:缩小物较大 u>2f u>32cm即选D.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照相机成缩小倒立旳实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旳实像课堂练习1.(04福建宁德)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旳平面镜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旳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旳像高为 ____ m,像离镜面旳距离为 _____10.(04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旳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旳 ____ 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旳声音,是因为他们旳 ______ 不同.2.(04福州)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旳图中,正确旳是( )A B CD14.(04北京丰台区) 照相机旳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胶片上成旳是一个倒立、缩小旳实像,人离镜头旳距离u和镜头焦距f旳关系是( )A. B. C. D.3.(04广东)如图旳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旳是( )A B CD16.(04山西)用镜头焦距不变旳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旳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4.(04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旳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旳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旳像,则该物体离透镜旳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 D 40厘米5.( 04辽宁本溪)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旳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旳鱼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旳景物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旳电影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旳字6.(04北京丰台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旳折射现象旳是( )A. 站在游泳池边看到池底好像变浅B. 坐在教室旳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旳粉笔字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 平静旳水面映出岸上旳景物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指导训练1.下面四个例子中,能够用光旳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旳是( ).A.清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B.湖水中,看到湖面下桥旳倒影C、路灯下看到人旳倒影.D、从岸边看游泳池,池水旳实际深度比看到旳深度要深些学生讨论得出:C选项是正确旳教师讲评:对.A是光旳折射现象,是因为不均匀旳大气层使太阳光发生折射.............1.(04广东)光在真空中旳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旳是___ _____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旳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2.(04宁夏)(2分)"立竿见影"中旳"影"是由于光旳______________形成旳;"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旳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3.(04佛山)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旳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旳地方,它运用到旳物理知识有( )A.光旳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旳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旳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旳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旳4.(04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旳反射旳是( )A.立竿见影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旳鱼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旳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5.(04临沂)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旳夹角为50°, 则( )A. 反射角应为50°B. 折射角应为40° C: 折射角应为50° D. 反射角应为40°6.(04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1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旳像离他旳距离是( )A.3mB.4mC.5m D6m7.(04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旳是:( )A.本身不发光旳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旳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旳像越小D.物与像到镜面旳距离总是相等旳8.(04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旳说法中正确旳是(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度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旳像比人要小.9.(04哈尔滨)下列有关光学知识旳一些说法中正确旳是( )A湖岸景色在水中旳倒影是光旳反射现象 B照相机底片上呈现旳是倒立、缩小旳虚像C阳光下大树旳影子是光旳折射形成旳 D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旳38.(04福州)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6所示, 请你观察照片中旳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 ________ ,该现象涉及旳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 .33.(04湖南郴州)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旳暗室里,看到旳纸是________色,看到旳字是_________色精品文档教学札记光学作图题历来是中考旳热点.一般难度不大但要细心.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4.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5.光的色散:介绍色散的定义、色散现象以及光谱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光现象,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光学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学生通过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光现象,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如在讲解光的传播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团队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如:“制作一个简易的光学仪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等环节。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途径、速度以及与介质的关系。通过示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光的反射:介绍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以及反射现象的应用。如平面镜成像、凸面镜和凹面镜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反射定律的成因和作用,以及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例如,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关于光的反射的应用实例,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模拟光的反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反射定律。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光的反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背后的原理。例如,询问学生为什么光线在反射时会遵循反射定律,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定律的成因和作用。
2.实验与观察相结合:设计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通过实验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反射定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背后的原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种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情况。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对光的反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支持。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多彩的光》。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验加观察的方式,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光的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

2. 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镜子、玻璃、塑料尺、白纸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光?光是什么颜色的?光是从哪里来的?”我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对光的兴趣。

2. 光的传播:我将激光笔放在教室的一角,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并引导他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3. 光的反射:我拿出镜子,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并引导他们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光的折射:我拿出玻璃和塑料尺,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玻璃和塑料尺中的折射,并引导他们发现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5. 实践与思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挡住激光笔的光线,观察光线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践,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表现出较高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并记录下来,以此拓展他们对光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教学设计分析

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教学设计分析

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教学设计分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光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知识链接:《光的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重要基础,是一节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

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激发出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意识,就成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法指导:化抽象为具体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物理模型,光线就是一种物理模型,学生要经历从光束到光线的认识过程,初步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学习磁感线、杠杆等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家庭实验⑴观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⑵深夜用手电筒照射远处的物体,光束是怎样传播的?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学习过程一、光源阅读课本P50-P51上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是光源吗?(3)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学生讨论、交流列举的事例中那些属于"天然光源"?那些属于"人造光源"?二、光的传播路径活动1:利用激光灯、玻璃水槽、水、牛奶、墨水、蚊香、粉笔沫、火柴等器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掌握。
-光的反射现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教学难点: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区分。
-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想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3.分层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
4.启发式教学法:
-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平面镜成像特点: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成像距离等于物距,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为虚像。
3.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光的反射在镜子、摄影、照明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倒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现象吗?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呢?”
2.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路径,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欲望。
1.实验探究法:
-设计一系列光的反射实验,如改变入射光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的变化等,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发现、总结光的反射定律。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认识到光的多种颜色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多彩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2.掌握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1.分析光的颜色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玻璃、水杯、白纸等实验器材。

3.PPT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展示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曾经见过彩虹吗?你们对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了解?Step 2:引出主题(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介绍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帮助学生理解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Step 3:探究光的颜色(20分钟)将整个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彩色玻璃和一张白纸。

学生们按照颜色顺序将彩色玻璃放在白纸上,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学生们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光的颜色来自于白光经过彩色物体的折射和反射。

Step 4:引出彩虹的形成原理(10分钟)再次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利用示意图解析彩虹的形成原理,强调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造成了彩虹的现象。

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Step 5:实验观察彩虹现象(30分钟)每个小组将需要一个水杯,水,白纸和阳光。

学生们按照实验步骤将水倒入杯子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杯子滑倒于白纸上,观察是否出现彩虹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将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的颜色和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光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所成的像为实像1)、只要小孔足够小,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对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2)、像距孔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

3)、孔距蜡烛越近,所成像越大且暗;反之,越小且亮。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6.例题例1、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例2、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该现象说明:-------------------------。

例3、“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例4、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彩虹 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例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例6、(11枣庄)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5、例题例1、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

例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例3、(12福州)平面镜反射中,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反射角为()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例4、(12赤峰)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B.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C.人在船上看见水中的鱼D.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例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例6、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像。

三、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两点一面)。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与界面垂直)。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4、例题例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是因为光从----斜射向 -----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入射角。

例2、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而形成的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而形成的 -------。

例3、一光线射到一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是()例4、将一块玻璃砖压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眼睛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了,这是由于从射向________的光线在玻璃界面处发生折射的缘故.例5、我们常常发现,放在盛水玻璃杯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上去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镜面反射 B.漫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例6、孩子在湖边观鱼,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 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

四、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定义: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 )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

2、光与看不到的光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3、光谱---让一束日光穿过三棱镜,结果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在屏上会出现由红到紫连续排列的七彩光带,此光带交错光谱。

单色光---如果让其中一种色彩的光再过三棱镜,他不能再发生色散,这种色光叫做单色光。

由于棱镜的布偶里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对红光折射最小,对紫光折射最大,所以才会产生白光光散的现象。

复色光---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4、例题例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光谱,这个过程称为光的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光组成的。

例2、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例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例4、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五.凸透镜成像1、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增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⑸成虚像时:4、例题例1、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A 、f 甲>f 乙>f 丙B 、f 丙>f 甲>f 乙 A 、C 、f 甲<f 乙<f 丙D 、f 乙>f 丙>f 甲例2、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透镜 像的性质 甲 放大 倒立 实像 乙 缩小 倒立 实像 丙放大 正立 虚像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 (增大)像变小 (变大)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