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5 引经据典法(整理精校版)
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五 标新立异法
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五标新立异法作文文体创新招术之五标新立异法话题作文的创新,立意新颖、材料鲜活是根本;而文体的创新虽是外在的,却又是最直观、最能展示考生个性的。
人靠衣装树靠皮,商品不能没有包装,精明的商家无不精心打造其商品的外在形象,新的思想内容也要靠新的艺术形式去承载。
最近五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深得人心的最大亮点是“文体自选”。
“文体自选”的写作要求,摒弃了对文体的硬性规定,为广大考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活跃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显露自己的文化底蕴,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
在文体这个领域,广大考生完全挣脱了手脚的束缚,如鱼得水,如鸟出笼,创作出花样翻新的文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对中学生来说,作文创新就是指作文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常规文体,“非一般化”,“非旧我”(超载旧我),也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努力追求与众不同。
特别在“文体”上,敢于突破文艺文和实用文,不写大路货的文体,根据作文题目剑走偏锋,突破定式思维,想别人之未想,用别人之未用文体。
面对作文题目,你第一次想到所用的文体,也许别人也想到了,而且就用这个文体在写作文。
此时,你要勇敢抛弃这个文体不用,去另寻文体,另创文体。
例如,这个题目一看写议论文容易,你要另辟蹊径,不要去写议论文,因为大家都写的是议论文,你再去写议论文就和别人雷同了,作为阅卷老师,看多了同一文体作文,可能厌倦了,就会挑剔,如果看到不同的文体,特别是新创的文体,就能吸引他的注意,就有可能得上高分。
如2003年满分作文《用双眼看世界(网络个人主页设计)》,巧用“主页设计”这一前卫形式,以“时事挖掘”作为引子,以“相关衔接”加以扩展,以“专家评论”深入发掘,以“即时评说”眼观现实,最后“压轴发表”自己的观点,环环相扣,独具一格,体现了该生大胆尝试,锐意创新的精神。
例文1(六)网络式江苏考生笔者是一个“邪人”,为了一探众位翩翩君子的心灵深处,我在网上公告栏贴出“贞操观念辩谈”的启事。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创新招术60招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创新招术 60 招下面是目 (目 后是招 之一,招 之二⋯⋯以此 推下去)·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六十·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九·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八·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七·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六·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五·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四·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三·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二·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一·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五十·高考作文 言 新招 之四十九·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八·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七·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六·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五·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四·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三·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二·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一·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四十·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三十九·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三十八·高考作文文体 新招 之三十七·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六·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五·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四·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三·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二·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一·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三十·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二十九·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二十八·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二十七·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二十六·高考作文 构 新招 之二十五·高考作文 材 新招数之二十四·高考作文 材 新招数之二十三·高考作文 材 新招 之二十二·高考作文 材 新之招 二十一 多面表达法正 反 法流行色彩法文言移植法幽默 法名句生 法曲折含蓄法句式参差法排比造 法妙 珠法法 声 色法 新立异法旧瓶新酒法移植 新法故事新 法新 告法 歌散文法小 科幻法 感随笔法 演 广播法影 法日 信法童 寓言法照 合法 序多 法波 跌宕法欲擒故 法点面 合法抑 生 法 念解疑法 豹尾法冰糖葫芦法巧合妙 法 互 法 剪接法原理渗透法点石成金法正 照法以少 多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二十情感人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九移形位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八文料交融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七引据典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六移花接木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五空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四今追昔法·高考作文材新招之十三与俱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十二反琵琶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十一出奇制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十旁敲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九点睛明旨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数之八借象意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七剥笋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六由虚入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五避就虚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四小大作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三大小作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二多角立体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一高屋建瓴法高考作文立意新招之一高屋建瓴法所“高屋建瓴法” ,就是指作文要“大气” ,有高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
高考语文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31页)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高考作文选材创新十二法(一)1.与时俱进法“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大路货而言。
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与时俱进”呢?一、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二、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
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未被词典所记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
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注重观念更新。
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例文二姨下岗了二姨下岗的时候,我刚刚上初中。
那时候似乎也不叫“下岗”,二姨所在的百货商店,几乎没什么生意,自然发不出工资,自然也无所谓去不去上班,二姨就只好不再每天早早去店里了。
二姨还有好多店里面的姐妹,她们都不舍得就这样离开,所以时不时地约着一起去店里看看,掸一掸货架上的灰尘,擦一擦脏兮兮的玻璃。
其余的时候,她们只好坐在家里,每天听邻居锁门上班。
现在让我想起来,二姨是个温柔得有些怯懦的人,她一定很伤心,却束手无策。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作文重点突破第五法 构思精巧之法四 一线串珠法.doc
高考作文重点突破第五法——构思精巧之法四:一线穿珠法一、方法例说考场作文有特殊的阅读对彖和特殊的阅读方式:阅卷老师在特定的场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作文进行评判式阅读。
考场作文这种阅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考场作文写作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构思上的特殊性:既要有新颖变化的复杂性、创新性,乂要有简单清晰的明确性,做到创新与传统、复杂与简单、含蓄与清晰的和谐统一。
如果不能做到这种统一,要想口己的考试作文达到预期的目标,恐怕难上加难。
传统、简单和单纯的清晰,不能得高分,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创新、复杂、含蓄不能得高分也许有些想不通。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为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作文的创新、复杂、含蓄固然很好,但你试想:如果你的创新不能被阅卷老师接受怎么办?如果你的复杂、含蒂不能被阅卷教师理解怎么办?所以,我们只有做到了上述三者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够排除一切意外情况,万无一失的走向成功。
我这里向大家推荐的“一线穿珠法”(也叫冰糖葫芦法),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创新为传统、复杂与简单、含蒂与清晰的统一问题。
所谓“一线穿珠法”,就是文章有一条浮现于表面的清晰的线索,即所谓的“一•线”。
燧“线”容易为读者的思维所把握,使文章的结构简氓, 章法清晰,构思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文章在“一线”的延伸之中,不断的把一个一个的相关内容通过看或想等方式穿缀其上,即所谓“穿珠”。
这些“珠”使得文章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内容复杂丰富,结构摇曳牛姿。
这是创新,是复杂,是牛动含箫。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篇例文。
拍卖“98号拍品,74〜82年邮票,起价一万元!”拍卖师大声宣布。
他坐在台下,默默的注视着自己的拍品。
一万元。
他想起了正在北人读书的孙子,上个月打电话来耍买一台供学习使用的电脑,那台电脑的价格止好是一万元。
儿子伸手请求援助,孙子也专门为这事给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可他婉言拒绝了。
“一万、一万二、一万三……”拍卖师情绪激昂的报看价。
他望着屏幕上映现出的fiC心爱的邮集,心情异常激动。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60招
高考作文立意創新招術60招高考作文立意創新招術之一高屋建瓴法所謂“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氣”,有高遠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識。
有了才識,就具備了發展創新的意識和氣量,就從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域與選擇目標的能力;有了才識,就能形成獨立之見,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對機遇和挑戰,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識是高考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
一些同學立意不遠的主要原因,是囿於自我的狹小天地,他們只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於平淡,流於“小氣”。
那麼文章怎樣才能寫得立意深遠而有才識呢?一、不斷超越,拋棄小我為大家。
深刻高遠的立意總是與“自我”無緣的,所以,必須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情感。
必須把現實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論事,儘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
在超越中,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到深的大致順序是:自我→家庭→集體、階級→民族、國家→人類宇宙。
如“習慣”,多數考生就習慣寫習慣,或生活習慣,或學習習慣,或性格習慣等,自甘平庸,流於一般。
若能從宗教談到哲學,從理性高度對習慣加以思考,從科學談到政治,從歷史發展的層面對習慣進行反思,從我國改革開放的現實,對習慣發出挑戰,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習慣了。
這種習慣自然超越了一般,顯示了非凡的才識。
二、運用發散思維,古今中外縱橫。
針對一個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尋求答案,由一點向四周輻射的開放性思考,便是發散思維。
發散思考的實質是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展開多角度思維。
“縱”就是縱向思考,按時間順序,古往今來地聯想。
它由過去、現時、未來三部分組成。
“橫”就是橫向思考,按空間順序四面八方地聯想。
由“水”想到長江、黃河、黑龍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國的江河湖海,都屬橫向思考,它能使認識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條大道總有許多岔路,每個人在一生總會遇見不少抉擇的關口。
高考作文如何巧巧妙引用高三作文独创个性化作文技法
(选自优秀作文《博览群书,涵养格局》)
引用诗文名句四个“金标准”:
一是善于剪辑,有所取舍。 二是要有眼光。 三是直击主题,切记迂绕。 四是“述而且作”,不能一味罗列、堆砌诗文名句,而是应解 说其内涵,引用后顺势阐发,扣合主题。
2. 引用典籍名句——厚重深邃
示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今天的时代,是亘古未有的新
第一步:引用开篇,入情入境 第二步:引用立骨,精辟深刻 第三步:引用叙例,以简驭繁 第四步:引用小结,扣合主题 第五步:引用过渡,流转自如 第六步:引用结尾,曲终奏雅
第一步:引用开篇,入情入境
示例: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一本好书,一本
大书,确实能守望人的一生,使人激扬前行,为奋斗赋能。 (选自优秀作文《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大书伴终生》)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使“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严大国之威;南宋名将虞允 文,在金人欲饮马长江、蹂躏江南时,书生从军,奋起御侮,建立不世之功,使国家转 危为安;抗日救亡时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未名湖畔、 清华园里的莘莘学子,勇赴国难,成为赳赳勇士、国之干城。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今天,世殊时异,处于和平时期的新青年,从军报 国,依然是最崇高壮丽的人生选择。你看,卫国戍边的英雄们,“清澈的爱,只为中 国”;清华、北大学生,“组团”从军,“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他们用行动诠 释了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 (选自优秀作文《青春赴戎机》)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高考作文“引经据典”精品文档8页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高考作文“引经据典”一、引言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理论是当今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理论之一,其本质上归属于认知语用学理论。
关联理论将语境与关联纳入其核心概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无论从理论运用还是大部分领域的应用,都显示了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性能。
自从1988年沈家煊首先将关联论引入我国学术界,紧接着何自然,刘森林,冉永平等等多个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汉语修辞方面,关联理论也进行了分析与应用,如反语,双关等等的研究。
但是在引语辞格上,语用学的理论很少有涉及。
而且引用这一辞格的使用缺少必要的约束,在大量使用的范例中,很多乱用现象,造成文章作者意思被误解,本身的形象受到折扣;同样,读者也产生理解困难,曲解说话人的本意。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交流与意图显映。
但是在我们写作过程中使用引用时往往对如何使用好引用这一辞格却不知晓。
本文主要从修辞语境与语用语境方面的对比,提出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出发认识引用辞格,会从本质上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二、理论背景1.关联理论。
最早系统提出并详细阐述关联理论的是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而且自此以后,语言学界从未停止对关联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Sperber 和 Wilson (1986)提出,人类语言交流是一种认知过程。
人类语言交流过程注定了要求交际者使用尽可能小的加工努力获取尽可能大的认知效果。
(刘森林,2007:247)刘森林(2007)认为,关联和语境是我们研究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语用策略的核心概念。
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兆熊(2001:203)认为关联理论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关联是依靠语境的。
这个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题,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五移花接木法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五移花接木法“移花接木”指把这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在那种花木上产生新品种或改善老品种;桃树与李树的嫁接,产生了新品种“桃李”,国光苹果与元帅苹果嫁接,产生了新品种“富士”、“红富士”……,把自己读过的书报上的故事原文搬上考卷,往往给人抄袭之嫌;但这不等于说不能用别人文章中的材料,如果对自己熟悉的几个故事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某种新的思想;这种写作迁移的方式,我们就叫它“移花接木法”;它在旧故事里融入了新思想,是一种巧妙的借鉴,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创新;移花接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借鉴畅销书引发写作灵感;紧扣时代的脉搏,是高考命题的特点;2001年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问世,有位考生就用了这个题目 ,给人耳日一新之感;北京一位考生曾借用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也得了高分;二、借助四大名着来展开故事;它可以新编历史或以历史人物为依托,编写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故事,也可以直接借用名着中原有的故事;三、借助学过的课本进行独创;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谏父亲三思疏就仿照了高中语文中的谏太宗十思书;2001年有考生写了六国新论、新皇帝新装等都是这样;四、借助中国及世界名着中的人物,移花接木;如2001年有考生写了天堂通行证就借助了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和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把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的着名人物放在一起写;五、借助其它文体的形式进行文体的嫁接和杂交;如日记、手记或书信,本属应用文体,用日记、手记或书信形式写小说就有了新意;还可用招标书、诊断书、征稿启示、会议纪要、试验报告、采访记、问答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写作文;例文1湖南考生生命与永恒拔河,谁也不知道,绳子的那一头,究竟拽着什么;另寄幸于集中全力的一瞬,永恒或许也会探过头来;一流浪的诗魂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却早已不见踪影;美仑美奂的皇家庭院,潜得下一代帝王包举海内,吞并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那一个不羁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屐迹遍布五湖四海,换回的却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那一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纷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捡拾江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那一份特有的奔腾,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二雁落塞北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出现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着一枝橄榄绿,走入匈奴人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 ,怨妇破涕为笑;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天空;汉朝唯一的一缕异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换取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的胡笳中,蕴含着多少乡思,最终又怎样化成那一片青冢;三半生的重量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发,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可汗惧怕了:怎么还有这样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找到永恒的答案;简评:此文巧妙将大家熟知的三个故事移植到文中,再加上合理的想像,便有了新鲜感;李白的选择,留下一段不事权贵的千古佳话;昭君的选择,赢得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苏武的选择,展示了中华民族坚贞的气节;这些永恒的选择是他们用生命和灵魂选择的结果;例文2河南考生人生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美丑、善恶、悲欢、离合、生死、爱恨的选择,或许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炼狱般的折磨,甚至滴下淋漓的血点,但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心灵之机,作出正确的抉择,就会觉得此生无怨无悔;一亲情至重在外打工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的电报,三岁的儿子在连续数日的高烧后被确诊为白血病;妻子让丈夫尽快回来,好好陪陪孩子丈夫转身就向火车站跑去;也是心里过于急切,稍不留神,他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当场撞倒在地,双腿粉碎性骨折,血流了一片;肇事司机跳下汽车要把他送到医院去;可他竟强忍着疼痛,拖着断腿冲着司机说道:“还是请你把我送到火车站吧,我的儿子比我要紧”在生命的垂危时刻,他的选择是:回家照看自己的儿子;二法重如山检察长坐在沙发上,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战场上,弹火横飞;随着一声枪响,他倒下了;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作出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被判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情与法的矛盾中,检察长的选择是:维护法的尊严;三血沃中华1941年秋,日军重重包围的狼牙山顶峰,屹立着五位优秀中华好男儿;班长马宝玉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天地惊动,气壮山河;在生命和民族大义之间,壮士的选择是:为中华民族献出生命和热血;骨肉亲情、法律尊严、民族大义——这是心灵之机的要端,是我们每次进行心灵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处,把握这些要端,就能使我们的心灵选择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未来,走向永恒;简评:本文没有采用传统议论文“承、转”之法,而是巧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选取了三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心灵选择的要端:骨肉亲情、法律尊严、民族大义;叙事简洁,真切感人,层次清楚,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和丰富的素材积累;例文3广东考生各位好又到了“甲三儿开讲”时间了;今儿个甲三儿要给各位讲几个故事,您听好喽第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啥您听过了哎莫急,咱今儿讲的重点不一样话说这白骨精得知唐僧去西天取经要经过自己那山,可乐了就变成了一个老头去骗唐僧;可他骗不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给猴子认出来了不是于是悟空就一棒打死了那“老头”,可白骨精却溜掉了;这下唐僧可饶不了悟空,要念咒;悟空当然急啦“师傅,那位老人家真是妖精变的我是您徒弟,我不会骗您的呀”“什么妖精悟空莫狡辩”就这样,唐僧相信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老头”;哎,先打住,甲三儿再讲第二个故事;王选,您知道不对就是那个代表中国细菌战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师;在她打官司的过程中好多人帮她哩住咱隔壁的刘大爷就资助了五十块钱我今儿要说的是帮她的人当中啊,有一个日本的女大学生叫直子;她自从知道了王选打官司这事儿以后,一直在帮助王选做翻译、找律师啥的,一分钱都没收过还倒贴钱帮忙人家是日本人,和日本国亲不亲和大和民族亲不亲但人家却相信你中国人说的话,相信咱中国人是对的这在日本多难得哟人家不因为和你感情淡就不相信你所说的事实,也不因为和她日本人亲就承认他们篡改了的历史课本不容易啊再来说说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和现在纽约最有名的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有关;纽约在哪儿张大爷,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就像上海是咱中国的经济中心一样懂了是不再说回去;那希尔顿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本来就只是一个小旅馆的服务员,一天呢,旅馆没房间了,他就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让给了一对老夫妇;可谁知道这对老夫妇竟然是亿万富翁他们觉得这年轻人有能力,又善良,于是买下了一幢酒店交给他管理,而没有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故事挺传奇的是吧您说,这老夫妇是有儿子的人,却把巨大财产——洒店,交给一个只有一面之交的年轻人,只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能力在自己的儿子之上今儿个甲三儿的三个故事就说完了;您来说说,那唐僧和孙悟空亲不亲直子姑娘和日本亲不亲那老夫妇和自己的儿子亲不亲都亲得很哪可他们都相信了和自己不那么亲的人;唐僧信错了,直子姑娘和老夫妇却信对了人儿所以啊,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认知的正误深浅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目的和意图;您捉摸出这理儿没您又是咋看的今儿个甲三儿就只说这么多了;下个礼拜,“甲三儿开讲”再见吧简评:这篇作文语言轻松、幽默,采用说书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三个有关感情和认知关系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巧妙移用到自己的上下文里,作别样的解释或用途,这不能算“抄袭”,反而恰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体现;例文4题论:征服一群人,只需一把手枪;而征服一颗心,却需要一颗更伟大的心;一他死得轰轰烈烈他本是名不见经传,他只是当时法西斯分子捉拿的小兵;他躲在小镇,日落而出,日出才息,日复一日的到镇前小卖部买些必需品;一日,他发现他所带的钱不够,少5马克;他用询问的跟光看卖主,这位卖主熟识了他的沉默,也认知了他的正直,点点头,答应可以欠着;就是那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法西斯分子围剿中,他困难地逃了出去;而一个他曾经的战友叛变,十足信心地说:“他会回来的,因为他欠店主5马克钱;”他确实回来了,夹着仅有的5马克摸黑来到小店,他被捕了,继而被害了;临死仍不忘他说过的话:“我会还你的;”他为他金子做的诚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得到了良心的安息,他赢得了世人的景仰,他死之日,小镇在哭人们牢记了这位志士,牢记了诚信的价值;二他成了富翁他从没想过金钱,却时刻打造诚信,用金子;他因不经意的一次允诺,竭尽家产,流离失所;却又因诚信的坚守,而又东山再起,信誉布天下;当他坦白地承认自己实力有限,不足以担以重任,当他拿出公司账目,以事实雄辩地证明,公司并没有如此财力时,他设想到他会赢,他会在这高手如云,竞争如潮中胜出;他以诚信赢得了今日的辉煌,他以诚信换取了百万信任的目光;他就是东山再起的孙正义;三感悟用金子做的诚信,你信不信诚信二字貌似简单,却得之甚难;诚信二字看似平凡,却无法估价;诚信是金子做的,举之甚重,得之更难;而一旦拥有,便会受益终生,生命为之放彩;后记:要拥有一颗更伟大的心,首先诚信为本;诚信是金子做的,有了它,你便拥有了世界上宝贵的财富;简评:本文巧妙地移用两个故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诚信是金,它来自于伟大的心,从而热烈地歌颂了诚信品格;两个故事颇具典型性;一个是西方,发生于几十年前;一个是东方,出现于当代;这说明过去、现在,西方、东方,诚信都是金子打制的,对诚信的肯定具有广泛的涵盖性;。
引用名言法――引经据典显文采三篇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好坏。
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像磁铁一般具有魔力,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阅读兴趣。
语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书本,二是社会生活。
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常常把别人说过的话,写过的好词句,看过的有趣故事,听过的人文轶事,发表的有关言论适当地“搬”到自己的作文里,为我所用,这种方法叫引用。
它是作文开头常用的一种方法。
引用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用(也叫“明引”),就是将他人的原话一字不落地引用到作文里,所引用的语句一般加引号,如:“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一种是间接引用(又叫“暗引”),就是在引用原话时,不照录原句,而是对原句有所改动,所引用的语句一般不加引号。
如,我爱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这里,“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是间接引用。
这句话出自高尔基语,原话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引用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文采,丰富作文内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常见开头引用的方式有:1、诗词韵律【例如】林清玄《秋天的心》: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
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
而贾岛的“秋风”句,是真真切切地给人们描绘出一幅秋撒长安的美丽画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抒情环境。
两句诗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描写“秋天的心”,为下文做了铺垫。
2、成语、俗语【例如】《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天下奇观”,是个成语,意思是全天下奇特而又少见的事物或难得看到的壮丽景象,这里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因为是“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人们去观赏。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指津:引证法的运用 讲析及示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指津:引证法的运用讲析及示例【概念阐释】引用论证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方法运用】“引”就是拿来,“证”就是分析论证,引证法,就是拿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有直接拿名言警句来作为是自己的观点的,也有拿名言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就前者来说,引用之后,要分析、论证,与文章的中心论联系起来。
就后者来说,先应摆明观点,再引述名言警句,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论证,然后再归结到中心论点上来。
【注意事项】要读懂所引材料的内含。
所引用的名言警要有针对性,即能够为证明中心论服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
所引内容在精,即宜短不宜长。
【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李大钊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而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
振华中学正在举办以“拥抱时代,致敬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稿子,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读懂材料本次作文题由三则材料与写作任务和要求构成。
所以,第一要认真解读材料。
第一则材料,强调的是青年的觉醒,而觉醒的内含应当是相当的广泛的,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而不应只思考个人的利益,是觉醒的表现;青年应当有担当,肩负起民族与国家的使命,是觉醒;青年摆脱冷漠和麻木,积极向上,不听自暴自弃者的话是觉醒;青年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有多大的力就出多大的力也是觉醒;等等。
高考作文如何引经据典
高考作文如何引经据典高考作文,作为考查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如何巧妙地引经据典往往能成为提升作文品质的关键。
引经据典不仅能展现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还能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首先,我们要明确引经据典的目的。
引经据典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经典的事例、名言警句等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能够在关键之处为我们的论述增添光彩,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经典素材呢?这需要我们平时有广泛的阅读积累。
我们可以从古代文学经典,如《论语》《孟子》《庄子》等中汲取智慧;也可以从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名人演讲中寻找灵感。
在选择时,要紧扣作文的主题和立意。
比如,如果作文主题是关于坚持和毅力,我们可以引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是探讨人生的价值,那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选好了经典素材,接下来就是如何巧妙地引入。
在引入时,要注意自然流畅,避免生硬牵强。
可以在文章开头,通过引用一句经典名言来引出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在论述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的事例或语句,增强论证的力度;还可以在结尾处,用一句经典的话语来总结升华,使文章余味无穷。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就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我们需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这样的开头,不仅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还通过引用屈原的名言,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在论述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失去希望,要坚信只要存在,就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迎来光明。
”这里通过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有力地支持了“在困境中要保持希望”的观点。
在结尾时,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勇气,勇往直前,去迎接人生的风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高考作文中引经据典的段落-作文
高考作文中引经据典的段落高考作文中引经据典的句段1、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
兵败官渡呢?假如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假若当初周厉王能听从良言,不钳民口,又何至于落得个众叛亲离,被流于彘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赵太后不能听从触龙的劝谏,让长安君"质于齐",又怎能得到齐国的援助,使国家摆脱困境呢?要想使国家兴旺安定,当权者就要善纳人言。
假若当初楚怀王能听取屈原的意见,又何至于落得个"兵挫地削""客死于秦"的下场呢?如果当初康熙不能采纳周培公的进谏,又怎能取得打败吴三桂,平定三藩的辉煌业绩呢?能虚心纳谏,则国家兴旺;不能虚心纳谏,则国家衰亡。
假若当初吴王能阖闾能听从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呢?假若当初越王勾践当初不能采纳范蠡、文种的意见,又怎能实现灭吴复国的愿望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陈景润身居斗室,痴心硬干,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又哪里会有数学领域陈氏定理的发现!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伏案攻读,挑灯夜战,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流传。
高考作文创新写作招式及思路
高考作文创新写作招式及思路招式一新编历史故事新编历史故事,应该源自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但直到20世纪末周星驰的无厘头话语《大话西游》问世后,这种形式才开始盛行。
如果借用郭沫若的历史剧写作观,那就是“失事求似”,即在历史人物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可能和人物自身性格发展的逻辑前提下,允许作家对历史及人物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
思路(一):采取当下常见的“戏说”形式。
即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发现历史人物的可能性,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重新演绎原作的故事。
仔细清点你素材袋中的历史名人,在尽量遵循他们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身性格下,你不妨给他们编故事,选地点,定时间。
思路(二):采用“嵌入式”的形式。
即在原作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嵌入”一段想象性、细节性的文字。
这段文字既要紧扣话题,又不至于影响原作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不能改变原作的结局。
在我们从小接触的历史书和电视、电影画面中,存在着许多非常时刻,试着截取任何一段,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写写看会不会带给你惊喜?比如翼王、项羽、孙权等人的事件。
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便是按照这种思路新编历史故事的典范。
思路(三):采用“旧酒装新瓶”的形式。
选一篇名家名文,然后把人名、时间、地点等显示现代气息的东西用古代的对应物来“替换”;或者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原作中的人物放到新的环境里,让人物按照自己固有的性格逻辑应对新事物新问题;或者试着把自己的“现代意思”强加给他或与他进行对话,在新与旧的矛盾碰撞中凸现话题,你的文章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阿Q新传》就成功地运用了“旧酒装新瓶”的形式,把阿Q放到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让阿Q的凑热闹、歪脑筋、红眼病等性格缺点在新的环境中进一步暴露,与原作中阿Q的性格保持了一致。
思路(四):把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现实人物、小说人物、时事人物等等集合到一起,来个时空对话或嫁接。
【2017年整理】5引经据典法
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
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总之,为了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
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许多考生引用了下面这些言论:“失信不立。
”(《左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得黄金百千,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
”(大仲马)“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诚实重于珍宝。
”(南斯拉夫谚语)“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德国谚语)“以德治国。
”(江泽民)“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报纸)等。
这些论据,由于是经过实践,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时也给作文“立意”提供了思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下面三点:一、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
这里所说的“精粹”,就是指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
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庞杂、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
所说的“准确无误”,是指内容与原文吻合。
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二、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理解必须正确,运用必须有针对性。
这就是说,所引名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
“引”一定要引最关键、最能证明主旨的句子,不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管有用没用全部引用出来。
三、引用的方式应富于变化,引言应具有权威性。
引用既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应相互变通,灵活运用。
同时,在作文中为证明观点,不宜引用我同学怎么说,或父母怎么说,或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如何等,因为这种论据权威性不强。
例文1河北考生人生如河,一路颠簸,风起云涌,险象环生。
艄公说得好,“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的确,人生常有不如意,得失相随,成败难定。
作文如何引经据典
高分作文素材之引经据典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文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文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文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文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文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文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文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文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二排比造势法精品素材2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二排比造势法精品素材2高考语文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二排比造势法精品素材2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可是,一旦将这一语言样式扩大使用,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收到绝好的修辞效果。
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
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
排比可用于句子和段落之间。
一、用作段与段之间,即段的排比.如近年高考作文《多解的一个问题》开头三段是这样写的:“幸福是什么?//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金钱,但我看到当一些人使尽浑身解数拼命挣钱而腰缠万贯,却发现世间还有许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时,我迷惘了.//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美女,但我看到一些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国色天香,待跪在美女裙下却发现美女也有衰老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幸福的答案.//曾认为幸福便是拥有权势,但当我看到一些人疏通官路、官位显赫时,发现当官不为民做主被百姓戳脊梁骨,不如回家卖红薯,我明白我仍没有找到答案。
〞三个排比段整齐而不呆板,结构严谨而不落俗套,开篇就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用作段内的排比句.它可以是成分的排比,也可以是单句的排比,还可以是复句的排比。
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最后一段是这样结束的: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创新才不同,只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语言文采飞扬,排比句式使语意连贯延伸,归纳了全篇,深化了主旨,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例文1四川考生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
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无垠;有了海涛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道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剧目.友人告诉我: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上有着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
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20)开拓创新
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20)开拓创新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20)开拓创新【论点1】我们应培养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关论据】1、姚明进军NBA:2002年6月27日7点30分,2002年NBA选秀大会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进行,中国球员姚明被拥有头号选秀权的休斯顿火箭队选中,成为亚洲球员获NBA“状元秀”殊荣第一人。
从宋涛到马健、胡卫东,从王治郅、巴特尔到姚明,中国人代表亚洲越来越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篮球联赛——NBA的顶峰。
2、不迷信传统的地质理论: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
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
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3、哥伦布竖鸡蛋: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们纷纷向他祝贺,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
他们说:这件事很简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有一次集会,他们又这样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只鸡蛋,说道:“在座诸位,谁能把这只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没有一个人敢响应。
哥伦布说:“我立给你们看。
”言毕把鸡蛋使劲往桌子上一插,鸡蛋碰到桌子后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
众人恍然大悟,说道:“这很简单。
”哥伦布气愤地说:“一件事情做成之后,你们当然知道它简单。
但是事先你们怎么没想到要这样去做呢?”4、化腐朽为神奇: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
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
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
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快一抢而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5 引经据典法作文辅导0329 2059::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5 引经据典法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
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总之,为了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
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许多考生引用了下面这些言论:“失信不立。
”(《左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得黄金百千,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
”(大仲马)“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诚实重于珍宝。
”(南斯拉夫谚语)“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德国谚语)“以德治国。
”(江泽民)“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报纸)等。
这些论据,由于是经过实践,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时也给作文“立意”提供了思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下面三点:一、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
这里所说的“精粹”,就是指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
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庞杂、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
所说的“准确无误”,是指内容与原文吻合。
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二、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理解必须正确,运用必须有针对性。
这就是说,所引名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
“引”一定要引最关键、最能证明主旨的句子,不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管有用没用全部引用出来。
三、引用的方式应富于变化,引言应具有权威性。
引用既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应相互变通,灵活运用。
同时,在作文中为证明观点,不宜引用我同学怎么说,或父母怎么说,或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如何等,因为这种论据权威性不强。
例文1人生如河,一路颠簸,风起云涌,险象环生。
艄公说得好,“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的确,人生常有不如意,得失相随,成败难定。
我们为了理想一路打拼,要想成功,需要具备诸多条件。
比如健康,比如美貌,比如诚信,比如机敏……在这诸多条件中,有一种东西永远不得舍弃,它天经地义地成为我们每一代人必须承袭的品格,它应超越所有的流行极品,而独享至尊地位。
它是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是生意场上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诚信的品格千古传诵,诚,乃人性的最善;信,是人应恪守的品格。
战国时的曾子,因为顽童的戏言而杀猪,为的就是“诚信”二字,这样就告诫子孙,为人者,“诚信”为先。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无功而返,第三次立等孔明睡醒,其心可鉴,此一“诚”字;旷世奇才,卧龙出山,助刘备重整河山,三分天下,一生忠心耿耿,死而后已,此一“信”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为人的根本,一切财富,都源于诚信。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笃信“诚信是无形的资产”,在其创业初期,曾因自己的疏忽,延误了客户的档期,但他并没有逃避,而是逐户登门致歉。
他不但挽回了经济损失,而且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而今的李嘉诚被商界誉为“一代儒商”。
诚信,对于个人是笔无价的财富,对于国家民族更为重要。
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总书记江泽民提出了新的治国方针——以德治国。
这一决策,不但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
将诚信融入自身,可使人格熠熠生辉。
将诚信融入社会,可使国人其乐融融。
将诚信融入民族,可使国家实现复兴。
诚信无价。
诚信需要呵护,诚信需要提倡,诚信需要光大。
简评:这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观点解明,思路清晰、流畅。
特别在选材上,典型精当,分析传神。
广征博引,无论是曾子杀猪,还是刘备三顾茅庐,抑或一代儒商李嘉诚的事例,都紧紧扣住了“诚信”的内涵,作了恰如其分的阐释与分析。
例文2当蝶羽化而飞时,那款款的舞姿告诉我;她选择做茧化蛹,破茧成蝶的举动使生命无悔。
当荆棘鸟找到那根最长最尖的刺时,那世界上最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宣告:选择扑向那最长的刺,用鲜血去浇开荆棘花,用生命歌唱世界的美丽。
她的选择,饱含着她对世界的热爱。
有人说:“当一个人面临选择时,你便可以看见他所有的高贵与卑俗。
”选择,在迈开脚步的同时也铸就人格。
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
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
”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
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
身处乱世中的人无法选择时代,但他可以选择让世界因他而更美好。
总是难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博大胸襟,总是忆起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忧国忧民,总是感动于马丁•路德的那个人人平等的梦……如此忧乐的选择,政治家的忧喜虽没有诗人的洒脱无羁,但却是如此的坦荡广博,折射着他们的真诚与关爱,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选择,心灵总会在现实中受到拘束,人总无力于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
但,如果放开这些约束,让心灵在更广的时空中飞翔、选择,心灵的选择,会让我们更感慨它的博大。
就像池田大作问汤因比:“如果可以自由地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地点,你会选择什么?”“我会选择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交汇点,在那里看欧洲文明亚洲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交融、沟通与发展。
”如此的心灵选择,汤因比无愧于历史的广博,哲学的睿智。
心灵的选择,无论有无时空界限,无论是诗人、政治家还是哲人,只要有博爱,关注生命,尊重世界,心系人民的忧乐、社会的方向,选择,总会让生命演绎精彩。
简评:这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
以丰富的社会为历史知识,广涉中外,思接千载,引用了孔子、老子、李白、王安石、范仲淹、文天祥、马丁•路德、池田大作等人的事例,视通万里,思考深邃,说明“身处乱世的人无法选择时代,但可以选择世界因他而更美好”。
例文3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须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
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中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都是相同的话,而他却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妾畏他,客也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
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
”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被迷失双眼。
这时唯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沌的未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
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宗教的迷雾,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把人类引入正轨。
理性在认识事物中固然不可缺少,但我们就能因此完全排除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入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要有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
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
简评:这是一篇充满辩证色彩的议论文。
文中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论据来论证,有力地支持了的观点,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真切、可感。
有中学课本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伶官传序》中的名句,还有外国的科学家布鲁诺、爱因斯坦,哲学家康德。
丰富的材料,显示丰富的课外知识。
相关连接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5 引经据典法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
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总之,为了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
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许多考生引用了下面这些言论:“失信不立。
”(《左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得黄金百千,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
”(大仲马)“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诚实重于珍宝。
”(南斯拉夫谚语)“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德国谚语)“以德治国。
”(江泽民)“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报纸)等。
这些论据,由于是经过实践,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时也给作文“立意”提供了思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下面三点:一、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
这里所说的“精粹”,就是指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
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庞杂、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
所说的“准确无误”,是指内容与原文吻合。
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二、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理解必须正确,运用必须有针对性。
这就是说,所引名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
“引”一定要引最关键、最能证明主旨的句子,不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管有用没用全部引用出来。
三、引用的方式应富于变化,引言应具有权威性。
引用既有直接引用,又有间接引用,二者应相互变通,灵活运用。
同时,在作文中为证明观点,不宜引用我同学怎么说,或父母怎么说,或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如何等,因为这种论据权威性不强。
例文1人生如河,一路颠簸,风起云涌,险象环生。
艄公说得好,“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的确,人生常有不如意,得失相随,成败难定。
我们为了理想一路打拼,要想成功,需要具备诸多条件。
比如健康,比如美貌,比如诚信,比如机敏……在这诸多条件中,有一种东西永远不得舍弃,它天经地义地成为我们每一代人必须承袭的品格,它应超越所有的流行极品,而独享至尊地位。
它是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是生意场上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