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综合楼工程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
一、编制依据
二、建设概况
三、工程概况
四、工程特点
第二章项目管理目标
一、质量目标
二、工期目标
三、安全目标
四、文明施工目标
第三章项目班子的配备情况
一、项目组织机构
二、施工部署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配备、施工总平面图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机械设备配备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的保证措施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劳动力准备
二、材料的准备
三、保证措施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测量定位
二、降排水工程
三、土方工程
四、回填土工程
五、钢筋工程
六、模板工程
七、混凝土工程
八、脚手架工程
九、砌筑工程
十、装修工程
十一、屋面工程
十二、节能工程
十三、安装工程
十四、零星工程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三、质量保证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安全管理体系
二、安全保证措施
三、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完善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施工管理
三、计划管理
四、技术管理
五、质量管理
六、设备管理
七、财务管理
八、安全管理
九、加强施工现场组织领导
十、违约责任承诺
第十一章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一、施工难点与解决方案
二、施工重点与解决方案
第十二章与业主、监理等单位的配合措施
一、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二、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三、与政府部门的配合
四、与当地社区的配合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投入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总体概述
一、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

2、现场踏勘资料。

3、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4、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5、有关的规范、标准:
二、建设概况
1、工程名称:学校综合楼工程
2、建设地点:学校校园内
三、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约5270平方米。

施工范围:土建、安装、消防、电气、弱电等工程,详见施工图纸
和工程量清单。

本工程划分为一个标段。

本工程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为: 31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1月,计划竣工日期为2015年10月。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四、工程特点
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已具备,现场已完成三通一平,具备开工条件。

施工用临时水、电源由业主指定地点引出。

建设工期较紧,为了保证业主能够按时投入使用,我们将按照业主的要求控制工期,施工期间将经历冬季影响施工的时令节气,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季节性施工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文明施工安全要求高:为保证本工程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控制噪音,保证道路畅通和学校学生的安全。

第二章项目管理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精神,按照我公司“雕筑时代精品,诚信服务用户”的质量方针和“为用户提供优质工程”的企业宗旨,确定以下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
分部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安装标准,达到合格标准要求。

二、工期目标
要求工期31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于2015年1月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于2015年10月竣工。

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下发开工令日
期为准。

三、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杜绝死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

四、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河池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工地要求,让业主满意,创文明工地。

第三章 项目班子的配备情况
一、项目组织机构
公司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及协调能力强的项目经理担任项目部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对外协调进行全面管理。

组织机构见下图。

根据本工程的社会影响,将本工程列为我单位2015年施工的重点建设项目,发挥公司优势,在人、财、物等诸多方面全力保证(满足)

备管理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生 产 经 营 部
技 术 部

量安全部
材 料 供 应 部
土建施工队 装饰装修施工队
工程需要。

现场项目部,按项目管理方法进行运作,配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

项目班子成员均有多年建筑施工经验,并多次承担过建设项目,在质量和工期方面创造了较好的成果。

项目部下设的五部,按照一专多能,因职设人的原则配备(编制)专业技术人员。

详见下表,项目部人员组成表。

现场项目组织形式采取直线职能制,分三个管理层。

项目经理负责施工项目决策和调控工作,专业职能管理部负责施工内部专业管理业务,第三层为项目的具体施工操作队伍。

项目部为我公司的派出机构,遵循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负责现场各方面工作,全面履行合同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确保业主满意。

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按照项目法施工的精髓进行运转外,发挥我公司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作为现场搞好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使每个职工都能以饱满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建设者的荣誉感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潜在的积极性。

二、施工部署
进入施工现场后,按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进行流水段施工。

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同时进行临建的搭设和安排机械进场。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钢筋制作、木工制作施行统一安排、集中堆放。

主体结构施工主要以钢筋为主要先导工序,模板、混凝土浇筑紧随其后流水施工。

模板采用12mm高强双面覆膜竹胶板施工方案,垂直运输采用QTZ31.5型塔式起重机和物料提升机。

外装修采用双排脚手架施工。

安装工程的预埋、预留工作与土建密切配合,减少后期剔凿。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配备、施工平面布置图一、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精神,工期310日历天。

为保证业主按时使用,我公司确保在招标文件规定相应的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

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通知为准。

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二、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检测设备
1、机械设备
本工程现场所用的主要施工设备为塔吊、电焊机、巻扬机、工具车等。

详见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检测设备
主要配备一台J6经纬仪,50m钢尺,DS3水准仪一台用以测量校正。

详见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的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检验及验收
(1)机械设备进场前检验
会同项目设备工长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机械的完善情况,外部结构装置的装配质量,连接部位的紧固与可靠程度,润滑部位、液压系统的油质油量,电气系统的完整性等项内容,并填写《机械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在安装前,对大型特殊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应有安装方案,并经负责人审批。

(2)设备验收设备安装完毕后,由项目、安装单位进行验收,并按照建委的验收表格填写记录,合格后,原件交项目设备工程师、复印件交物资工程师进行备案。

2、机械设备日常管理
(1)机械设备台帐机械设备经安装调试完毕,确认合格并投入使用后,由项目经理部设备工长登记进入项目机械设备台帐备案。

(2)“三定”制度由项目设备工长负责贯彻落实机械设备的“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施操作之前,由项目设备工长/安全工程师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安全技术交底。

(4)定期检查、保养制度由项目设备工长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周检和月检)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3、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由项目设备工长负责。

(2)在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项目设备工长应熟悉机械设备性能并掌握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的要点,保证安全使用。

(3)严格按照规定的性能要求使用机械设备,要求操作者遵守操作规程,既不允许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也不允许长期处于低负荷下使用和运转。

(4)经过防噪处理后机械设备的噪音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液压系统无泄露现象。

(5)机械设备使用的燃油和润滑油必须符合规定,电压等级必须符合铭牌规定。

(6)不允许任意拆卸固定配置的附属设备及零部件或任意变更机械设备的结构。

(7)对大型机械设备每日运转后,设备司机必须认真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并在月底交至项目设备工程师处存档。

4、机具设备维修保养
(1)机械工程师在每月月初编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由设备工长负责组织、监督专人实施并做好设备的保养检查记录。

(2)对分包商提供设备由分包商编制月度维修保养计划并交至生产设备现场管理部处存档,由设备工长督促实施并做好记录。

(3)机械设备的修理由设备工长督促设备供应商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填写《机械设备维修记录》存档备查。

(4)严格遵守维护保养制度,根据情况每天或每月留出必要的保养时间,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5)由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造成事故时,设备工长应认真填写施工设备事故报告单,报告物资及设备部经理,认真、及时处理。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原则上施工总平面设计综合考虑了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在能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临设投资加快施工准备。

为创优质工程和文明标准化工地,采取硬化地坪施工。

现场沿建筑物四周修建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和临时堆场均采用200mm厚道渣或碎砖三合土压实、150mm厚C20砼面层。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根据施工对材料使用时间的要求,各种材料分批进场,将材料的堆放位置靠近使用地点,以缩短运距减少重复运输,节约劳力和费用。

现场布置应符合有关卫生及安全技术和防火规范。

材料布置采用集中布置方式,位置靠近建筑物,以满足垂直运输的需要。

水网和电网的布置:本工程总进水管选D=50mm的供水管能满足现场施工、生活用水的需要。

消防用水,由城市消防专用管道接出,按规定管径不小于100mm。

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布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由业主提供的变电间接出铜芯240mm2电缆线,再由配电箱接出。

分别为:大型设备的电线路,如塔吊等;现场加工区的用电线路;照明线路。

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五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劳动力准备
1、劳动力的实施
(1)对进入现场的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施工班组必须配备兼职质检员和安全员。

(2)对已进场的队伍实施动态管理,劳动力由项目经理统一安排,综合施工员现场协调,不允许任何人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

(3)未经项目部质量、安全培训的操作工人,一律不允许上岗。

(4)加强对劳务单位的管理,凡进场的劳务单位必须配备有专职协调、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

2、劳动力计划
根据河池市《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不同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配置计划具体详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3、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结构加固阶段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为此将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及主办工长做到全盘考虑,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拟定出本工程各阶段施工所需投入的人力什么时间进场、什么时间退场,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人员紧缺或浪费现象。

使用劳动力,实行竞争上岗,防止出工不出力和消极返工现象发生。

本工程加固项目较多,标准较高,收尾阶段,要教育现场职工,增强成品保护意识,对已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人人有责,防止已完工的部位被损坏和污染。

同各分包单位紧密配合,组织保护监督人员进行巡视检查。

二、材料的准备
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石灰,焊条,膨胀螺栓,碳纤维布,模板,水泥,钢筋等材料。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品质合格、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运输方便。

采购时要求广泛调查材料来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三、保证措施
1、加强劳动力的组织、调配,做好节假日、农忙期间的劳动力安排,保证在此期间施工顺利进行。

2、在工程施工的重要阶段,组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两班轮换的加班作业方式,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3、抓好配套生产,创造施工条件,保证连续作业。

对施工中需要的材料、劳动力、机械、构配件均由主管部门按进度要求提前储备解决。

做到我单位一切围绕工程转,一切围着工程干。

4、落实经济责任制,奖优罚劣,抓好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分项工种的合格率,减少和杜绝返工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对职工班组实行优质优价,鼓励职工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

5、按照两层分离的原则,对作业层的劳务管理实行优化组合,弹性作息,按劳分配,奖优罚劣的办法,推行合理有效地激励措施,实行物质鼓励与劳动竞赛相结合,加强工地的政治、思想工作,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以保证工程快速顺利进行。

6、做好材料及外加工构件的供应计划,项目经理部及时安排预算人员作出施工预算,材料人员提供各类材料的规格、型号计划。

对外加工的构件提出加工计划,委托加工,杜绝因材料、构配件供应不到位而
影响工期。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测量定位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

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

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基础结构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网络控制。

主体结构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

测量施工方法如下:(1)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

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1.外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1)随框架柱主体结构层施工,用经纬仪将建筑大角处的主轴线投测到框架柱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标注。

每层放线时,由此向楼层投点控制。

(2)在±0.000 以下施工中,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3)主体放线定位,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有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

2.内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1)±0.000以下结构完成后将确定的内控点以钢板标志固定在混凝土上。

即在一层底板预埋300mm×300mm×8mm 定位钢板,将控制点引测至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

作为基准点,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洞200mm×200mm(通视孔)用激光铅直仪和经纬仪配合将控制点逐层投递到楼层。

在楼外通过原控制桩位将各个轴线打到柱子上,用黑线弹出,逐层上翻,确保轴线尺寸准确。

(2)确定方位基准点:在一层底板上选择便于观察,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四点构成直角四边形且能直视,且直角边长成整数(便于计算)在该点埋设300mm×300mm×8mm 钢板对准角度,量准距离后在其上刻上中心十字线,作为向各层引测的基准点,同时在钢板周围砌砖予以保护。

在三个点固定三台铅直仪,在另一个点可移动一台激光铅直仪向上打出激光束,供以上各层使用。

二层以上各层楼面留同样四个点的300mm×300mm 洞口,洞边用∟30×3焊接方框预埋,供放置激光接收靶用。

(此处洞口下边不能遮挡)。

每段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所留洞口必须留设在现浇板上,所留洞口待主体施工完后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补洞,洞内钢筋不能断开,且各层支撑不能遮挡激光投测点。

(3)垂直测量控制,在四点向上打出垂直激光束,在每段上层洞口处架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30×3 焊成外边长300mm 的正方形框,框内嵌双层玻璃,玻璃间夹接收靶纸,靶纸画同心圆,各半径差为5mm。

当接收靶接受激光点定出每段上层四点后作闭合复查,修正误差,作为该层轴线控制点。

(4)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水准点,现场选择不易被破坏且又通视的位置建立六个水准点,形成水准控制网,以此引测到基础及各段主体结构上,再用钢尺、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

点间距离为45m 左右,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进行复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有变动。

(5)各楼层设四个水准控制点进行高程传递,控制本层标高以便复核。

(6)基础施工时,将±0.000 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底,校测底标高。

结构施工至±0.000 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0.50m 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外墙上,用红漆标注,以此作为向上各楼层传递高程的基准点。

高程传递用钢尺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

误差在±5mm 以内。

高程量取使用的钢尺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7)各段各楼层标高高程传递可用一根钢尺进行垂直丈量,并用水准仪抄平,施工中使用的水准仪器因使用频繁,观测条件差,很容易产生仪器误差,因此要特别注意定期检测其准确性,每层楼面标高传递起点均应从统一水准点进行丈量。

(8)依据施工图纸和有关规定要求,沉降测试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观测,该工程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点,在±0.000以上工程的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做好该工程沉降点的布点及埋设工作。

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
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第三年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沉降观测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绘制出建筑物的变形过程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后将沉降观测点及有关记录移交给业主继续观测。

该工程所埋设的控制网点,必须重视,埋设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严格加以保护。

所有该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沉降观测每次必须记录在案,作为原始记录必须存档保管,不得丢失。

(9)误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轴线允许位移<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3.高程基准点的测设
(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S3 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 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
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0.000 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物的质量要求。

4)误差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轴线竖向投测和标高竖向传递的误差为:轴线位移<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4.控制点的保护
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坚固地方,桩顶周围砌筑20cm 高的保护台。

5.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前,现场设4 个水准基点,组成水准网,对水准基点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并做好记录。

由于工程竣工后仍进行沉降观测,所以水准基点的布设要放在不受震动且不影响施工的部位。

沉降观测点做法按设计进行施工。

首层完成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完成以后每月一次,竣工验收后每季度一次,竣工验收后每季度一次,竣工一年以后每半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