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方法ppt课件

隧道施工方法ppt课件
长沙隧道(双. 线,长714m)
4、20世纪80年代 (1)普遍采用新奥法施工; (2)开挖方法普遍采用全断面、半断面法; (3)采用光面深孔爆破、预裂爆破、弱爆破技术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 (4)喷锚支护技术大发展; (5)编制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6)应用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设计和施工; (7)进入大型机械配套时期,引入凿岩台车、装运碴机械、
.
.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台阶法上断面. 开挖
.
.
分部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是开挖软弱岩层或土层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主要适用于隧道断面较大或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它 将隧道断面分部开挖逐步成型,且一般将某部超前开挖。
“导坑超前开挖法”
先行开挖形成的坑道称为“导坑” 导坑的作用主要是超前探察前方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
开挖成形后即对暴露围岩加以适当的支撑或支护,继而提供
必要的永久性人工结构以保持隧道长期稳定的施工方法。矿
山法又因其采用“钻眼爆破”方式破岩,故隧道工程中也称
之为“钻爆法”。
“传统矿山法”
“新奥法”
.
6.2 新奥法
一、新奥法(NATM)概述
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新奥地 利隧道施工法(New Austria Tunneling Method)”, 简称“新奥法(NTAM)”正式出台,它是以控制爆破或 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 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 同时又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则。

Ⅴ 2
4
4
3
2
4
3
6
漏斗 6

(完整ppt)隧道施工方法

(完整ppt)隧道施工方法
顶推法:采用顶推设备将预制管段向前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特点及适用条件: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好、质量容易控制。 适用于软土中的中小断面的隧道。
第6章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6.1 隧道工程施工概述 6.2 隧道主要修建方法 6.3 隧道洞身钻爆法开挖方法 6.4 隧道洞口段及明洞段施工方法 6.5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 6.6 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6.3 隧道洞身钻爆法开挖方法
➢ 隧道洞身钻爆法开挖方法总览 ➢ 分离式隧道常用开挖工法 ➢ 连拱隧道常用开挖工法
6.3 隧道洞身钻爆法开挖方法
6.3.1 隧道洞身钻爆法开挖方法总览
Hale Waihona Puke 开挖工法全断面法 分部开挖
台阶法 导洞法
上下台阶法 台阶分部法
下台阶分部法 上台阶分部法
侧壁导洞法 双侧壁导洞法 中导洞法和三导洞法
第6章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1、掌握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流程及常见问题 2、了解隧道常用的修建方法 3、掌握钻爆法各种开挖工法及其特点、适用性 4、熟悉隧道进洞施工的常用方法 5、掌握隧道辅助施工措施的概念、作用机理、设 计参数、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6、了解特殊地质隧道施工方法,熟悉一般隧道塌 方的处治方法。
特点及适用条件:可使水下隧道埋深很浅,管段质量容易保障,工艺要求 很高。适用于埋深很浅、流速不大的海底或河底隧道。
6.2 隧道主要修建方法
管段预制 基槽处理
管段浮运 管段拼装 固定覆盖
6.2 隧道主要修建方法
6.2.3 钻爆法施工
A)松弛荷载理论(20世纪20年代) 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 荷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承。
6.5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
5) 管棚质量控制要点 先套拱后钻孔 钻孔角度 钢管连接质量

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课件

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课件
5、对隧道周边进行位移收敛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 现场量测反馈信息及时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应及时进行超前地质预 报,及时了解前方围岩情况,对地质变化做出预警。
6、对外层衬砌周围岩体的渗水,要通过“防、排、截、堵”予以解决,如在两 层衬砌之间设置中间防水层、加密环向盲管、掌子面封闭采用双液注浆等。
(二)新奥法基本概念
以控制爆破(光面支护手段
通过监测控制围岩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 施工方法。
核心内容: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三)新奥法施工核心理念
管超前
严注浆
短进尺
弱爆破
勤量测
快封闭
预沉降 强支护 紧二衬
(四)对新奥法理解
锚喷支护是为了达到保护围岩强度、控制围岩变形 实现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目的。
可进行深孔爆破爆,爆破次数少,减少扰动
开挖面大,稳定性降低 单循环工作量大,对施工能力要求高 震动大,钻爆设计和控制爆破作业要求较高
六、新奥法的施工要点
1、在隧道的整个支护体系中,围岩是承载结构的一部分,施工中要合理 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保持围岩的稳定。
2、开挖时,应尽可能减轻对隧道围岩的扰动或尽可能不破坏围岩的强度。
主要工序
上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
上台阶初期支护
仰拱灌注回填 二衬施工
边墙及仰拱初期支护
核心土开挖 开挖下台阶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的特点
台阶相当于短台阶法的台阶长度,减 少了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施工速度
可加快。
较侧壁导坑法的机械化程度高。
保留核心土,有助于掌子面的稳定。
稳定性优于超短台阶法
适用于土质、易坍塌软弱围岩
当遇到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 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施工 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以保

新奥法ppt课件

新奥法ppt课件

合用条件及要求
深埋、浅埋、中档埋深 均可; 勘测、设计、施工、控制各环节亲密配合; 尽量地发挥围岩旳自承作用 ,采用控制爆
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
新奥法旳优点
(1)经济、迅速。
若以面积A为100,设计衬砌量 B和超挖量旳面积C。能够看出,
因为采用控制爆破、柔性 薄衬砌,新奥法旳开挖量为老
喷射混凝土关键是控制冠石,此时,喷射 混凝土需能承受冠石旳重量。
喷层对局部不稳定危岩块体旳抗拉承 载力应按下式验算(冲切)
0.6c ft hur 1.1 QG0
c ——喷层工作条件系数,取0.6;
ft——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h——喷层厚度 ur——不稳定危岩块体出露面旳周围长度
而在松软、破碎岩体中,因为岩体不能承受增 大旳应力,在一定范围内旳岩石就要松动、破 坏并向隧道内坍塌。
围岩压力类型有垂直压力、侧压力和底压力,
4.2.2 隧道围岩压力旳拟定
1)深埋隧道围岩压力旳拟定
q 0.45 26s 1 i(B 5)
i——为每增减1m时旳围岩压力增减率。 以B=5.0m旳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准,当 B<5.0m时,取i=0.2;当B=5.0— 15.0m时,取i=0.1。
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 断面轮廓平整、精确,便于锚喷成型, 并降低回弹量;
减轻爆破对围岩旳松动破坏,维持围岩 强度和自承能力。
4.1.3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 既有亲密联络又有原则区别; 锚喷支护旳迅速有效旳支护施工手段,才
有可能使新奥法旳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不把围岩看成自承构造,不充分发挥围岩
T未知
Q浅 W 2T ' W 2T sin

山岭隧道常规施工方法—新奥法基本原理(隧道工程施工课件)

山岭隧道常规施工方法—新奥法基本原理(隧道工程施工课件)
紧封闭——一方面指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 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而致强度和稳定性的衰减。另 一方面指要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形支护。
第一节 概述
一、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 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隧道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在地层中挖出土石, 形成符合设计轮廓尺寸的坑道;进行必要的初期支 护和砌筑最后的永久衬砌,以控制坑道围岩变形, 保证隧道长期地安全使用。
隧道施工方法可按以下方式分类:
实施方法:设计、施工和监测三位一体的动态模式。
修 改 施 工 方 案
法 和 顺 序
改 变 开 挖 方
确 施 定开 工施 准工 备 方挖

必要时须超前支
护修 参正 数支 初 期 支 护
量 测 监 控

是否符 合管理 基准?
防 是水
隔 离 层
二 次 支 护
竣 工
护或预先进行地
层改良
新奥法施工程序
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支护结封闭时间 ✓1次掘进长度
•必须在施工中进行实地量测监控,及时提出可靠 的、足够数量的量测信息,以指导施工和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设计-施工检验-地质 预报-量测反馈-修正设计的一体化的施工管理系 统,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隧道施工技术;
•选择支护手段,一般应选择大面积、牢固与围岩 紧密接触、能及时施设和应变能力强的支护手段;
✓多采用喷砼、并与锚杆、金属网联合使用 ✓要与钢支撑或格栅等配合使用 ✓临时仰拱也是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支护手段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全断面或大断面分 部的开挖方法;
•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 是极为重要的;

2 隧道新奥法施工ppt课件

2 隧道新奥法施工ppt课件
• 3、塌方征兆:拱顶喷混凝土出现对称的能够
向下滑动的剪切破坏时,或侧墙发生向内侧滑动 的剪切破坏,并伴有底鼓景象,都有能够发生塌 方事故
• 周边位移量测

隧道内壁面连线方向的位移之和称为收敛。
收敛值为两次量测值之差。
• 目的:根据变形速率判别围岩稳定程度和二次
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
• 要求:必需量测准确,计算无误。
第二章 隧道新奥法施工
第二章 隧道新奥法施工
一、新奥法的开展过程 二、新奥法的根本原理 三、锚杆支护机理 四、隧道施工监测
一、新奥法的开展过程
• Rabcewicz最早把新奥法思想用于奥地利阿尔卑斯
山深埋硬岩隧道建立,采用柔性支护旨在充分利 用拱效应—地层的自稳才干;20世纪60年代中期, Muller把新奥法用于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地 铁软岩隧道中。由于地表建筑物的存在,这些软 岩隧道的构造设计和施工对地表沉陷有严厉限制。 因此采用地层预加固和具有足够强度的预支护的 方法施工。
问题、钢拱架、底鼓景象
• 目测法危险性判别: • 1、危险性不大的破坏:构筑仰拱后的拱肩部
剪切破坏
• 2、危险性较大的破坏:没有构筑仰拱的情况
下,隧道净空位移速率较大且位移量极大时,拱 顶喷混凝土因受弯曲紧缩而产生的裂隙经常开展 急剧,伴有混凝土碎片剥落,隧道内有异常响动, 烟尘飞扬,漏水量忽然增大
进展动态管理,根据量测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 2、指点施工:量测数据经过分析处置,预测
和确认隧道围岩最终稳定时间,指点施工顺序和 施作二次衬砌时间
• 3、修正设计:根据隧道开挖后的监控量测信
息,进展综合分析,修正支护参数和检验施工与 设计

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ppt课件

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ppt课件
第六章 隧道施工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新奥法 第三节 超欠挖与塌方 第四节 隧道施工量测与信息反馈 第五节 其他施工方法 第六节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 第七节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与防尘 第八节 隧道施工预支护措施
第一节 概 述
一、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
1. 隐蔽性大 2. 作业的循环性强 3. 作业空间有限 4. 作业的综合性 5. 施工是动态的 6. 作业环境恶劣 7. 作业的风险性大 8. 气候影响小
1
1
2
2
B
1~5B
3 . 超短台阶法
上台阶长度仅为3~5m。 特点: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但上下台阶相隔太近,施工
干扰大。 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Ⅴ、Ⅵ级围岩)
1
1
2
2
B
<B或3~5m
短台阶施工注意:
① 下半断面开挖应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 ② 开挖后要及时喷砼,暴露时间愈长愈不安全; ③ 量测要及时,当位移速度加快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凿岩台车作业
机械化衬砌作业线
以四臂凿岩台车为龙头的双线隧道无轨运输机械化作业线
机械化出渣作业线
机械化衬砌作业线
四臂凿岩台车作业
(二) 台阶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 次开挖成型。台阶法包括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 等三种。
选择台阶长度的条件:
(1)初次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 间要求越短 (2)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 地大小的要求
二、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
矿山法因最早应用于矿石开采而得名,由于在这种方法中, 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采用钻眼爆破进行开挖,故又称为钻爆法。 有时候为了强调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区别,而将新奥法从矿 山法中分出另立系统。

37_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课件

37_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课件
21
选择台阶长度的条件:
1 初次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 间要求越短
2 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 地大小的要求
原则: 希望Biblioteka 期支护尽快闭合。 围岩不好时,应以条件⑴为主; 围岩较好时,应以条件⑵为主。
22
1. 长台阶法
台阶长度L≥5B,B为洞室的宽度。 甚至可以上台阶先贯通,即为“半断面法”。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7
3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6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特点:进度快,仅次于全断面法。 适用于:Ⅲ~Ⅰ级围岩。
1
1
2
≥5B B
2
23
2. 短台阶法
台阶缩短: (1~1.5)B≤L<5B 特点: ① 支护闭合时间加快,围岩稳定性增加; ② 台阶缩短加大了对下台阶施工的干扰。 适用于:Ⅴ、Ⅳ级围岩
1
1
2
2
B
1~5B
24
3 . 超短台阶法
上台阶长度仅为3~5m。 特点: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但上下台阶相隔太近,施工
108mm超前管棚
隧 道 中 心 线
33
CRD法
秦东隧道进出口新黄土段(Ⅴ级围岩)和穿越远望沟段采用“CRD法” 施 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奥法的三大要素
新奥法的三项作业
控制爆破 喷锚支护 监控量测
开挖 初次支护 二次支护
9
第二节 新奥法
一、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新奥法的原则)
(1) 因为 围岩是 隧 道的主 要 承载单 元 , 所以 要 在施工中 充分 保护和爱护围岩
(2) 为充分发挥围岩的结构作用,应容许围岩有可控制的变形 (3) 变形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支护阻力(即各种支护结构)的效应达
(8)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设计—施工检验—地质预 测—量测反馈—修正设计的一体化的施工管理系统,以 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隧道施工技术
上述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可扼要地概括为:“少扰动、早 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11
二、新奥法的分类及施工工序
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又可 分为以下几种:
机械化出渣作业线
凿岩台车作业
机械化衬砌作业线
18
以四臂凿岩台车为龙头的双线隧道无轨运输机械化作业线
19
机械化出渣作业线
机械化衬砌作业线
四臂凿岩台车作业
20
(二) 台阶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 次开挖成型。台阶法包括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 等三种。
21
选择台阶长度的条件:
隧道施工方法的标准化、模式化
不断提高单一工作面的掘进速度,减少辅助工程数量,控 制超欠挖
加强环境意识,改善地下作业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结 构物的影响
重视工程质量,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检测,以减轻隧道运营 后的维修养护工作量
加强施工中的灾害预测、预防与控制
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从多种角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 地下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效应,使之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2
二、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
矿山法因最早应用于矿石开采而得名,由于在这种方法中, 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采用钻眼爆破进行开挖,故又称为钻爆法。 有时候为了强调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区别,而将新奥法从矿 山法中分出另立系统。
掘进机法包括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写为 T.B.M.)法和盾构掘进机法。前者应用于岩石地层,后者则主要 应用于土质围岩,尤其适用于软土、流砂、淤泥等特殊地层。
到的 (4) 在施工中,必须进行实地量测监控,及时提出可靠的、足够
数量的量测信息,以指导施工和设计
10
(5) 在选择支护手段时,一般应选择能大面积的、牢固的与 围岩紧密接触的、能及时施设和应变能力强的支护手段
(6) 要特别注意,隧道施工过程是围岩力学状态不断变化的 过程
(7) 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 重要的
加强应用施工新技术的研究
8
第二节 新奥法
新 奥 法 的 全 称 是 新 奥 地 利 隧 道 工 程 方 法 , 即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缩写为NATM。
新奥法是用薄层支护手段来保持围岩强度,控制围岩变 形,以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并通过施工监控量测来指导 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全断面开挖法 台阶法
其中包括:(1)长台阶法 (2)短台阶法 (3)超短台阶法 分部开挖法
(1) 台阶分部开挖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2) 中隔壁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 (3) 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等
12
新奥法的施工工序可用以下框图表示:
13
三、开挖方法
(一)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开 挖断面一次开挖成型。
适用条件: ⑴ Ⅲ、Ⅱ、Ⅰ级围岩 ⑵ 大型施工机具(钻孔台车、 模板台车等) ⑶ 经济性考虑:中长隧道。
1-开挖; 2-锚喷支护; 3-模筑混凝土衬砌14
钻爆作业循环:
台车就位
钻眼
装药、放炮
量测
出碴
锚喷
通风 找顶
15
新型凿岩台车
16
大型运输车辆
17
以凿岩台车为龙头的单线隧道快速施工机械化作业线
干扰大。 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Ⅴ、Ⅵ级围岩)
1
1
2
2
B
<B或3~5m
25
短台阶施工注意:
① 下半断面开挖应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 ② 开挖后要及时喷砼,暴露时间愈长愈不安全; ③ 量测要及时,当位移速度加快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沉管法、明挖法等则是用来修建水底隧道、地下铁道、城 市市政隧道等,以及埋深很浅的山岭隧道。
3
山岭隧道施工方法
传统矿山法 矿山法(钻爆法)
新奥法 掘进机法
明挖法
隧 道
地下连续墙法
施 工
浅埋及软土隧道施工方法 盖挖法

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水底隧道施工方法
沉管法 盾构法
4
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考虑的基本因素大体上可归 纳为:
第六章 隧道施工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新奥法 第三节 超欠挖与塌方 第四节 隧道施工量测与信息反馈 第五节 其他施工方法 第六节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 第七节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与防尘 第八节 隧道施工预支护措施
1
第一节 概 述
一、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
1. 隐蔽性大 2. 作业的循环性强 3. 作业空间有限 4. 作业的综合性 5. 施工是动态的 6. 作业环境恶劣 7. 作业的风险性大 8. 气候影响小
(1)初次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 间要求越短
(2)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 地大小的要求
原则: 希望初期支护尽快闭合。 围岩不好时,应以条件⑴为主; 围岩较好时,应以条件⑵为主。
22
1. 长台阶法
台阶长度L≥5B,B为洞室的宽度。 甚至可以上台阶先贯通,即为“半断面法”。
特点:进度快,仅次于全断面法。 适用于:Ⅲ~Ⅰ级围岩。
1
1
2
≥5B B
2
23
2. 短台阶法
台阶缩短: (1~1.5)B≤L<5B 特点: ① 支护闭合时间加快,围岩稳定性增加; ② 台阶缩短加大了对下台阶施工的干扰。 适用于:Ⅴ、Ⅳ级围岩
1
1
2
2
B
1~5B
24
3 . 超短台阶法
上台阶长度仅为3~5m。 特点: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但上下台阶相隔太近,施工
1. 施工条件 2. 围岩条件 3. 隧道断面积 4. 埋深 5. 工期 6. 环境条件
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的现状出发,为了适应我国山岭 隧道工程发展的需要并结合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目 前在山岭隧道施工中,必需予以关注的问题是:
7
加强施工阶段地质判释技术,完善判释方法和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