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编问题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的劳动量,人才资源浪费,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与待遇较低成为阻碍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卫生部于今年5月12日公布:目前全国注册护士有130.8万名。世界各国护士与总人口比为5‰,而我国护士与人口比仅为1‰,相对我国13亿人口来说,护士尚缺编百万名。护士严重缺编仍是我国护理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1978年国家规定的床位与护理人员配比是1∶0.4.随着医疗体制的巨大变化,加之全国性医疗事业单位和部队医院的人事与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中,普遍对护理岗位采取缩编政策,并使用廉价临时聘用护士等,使医院的护理人员远远不足;而且,我院的护理人员全为女性,产假、探亲假、节休假、工休假及加床位等,使实际在岗率明显缺编,致使护士实际工作量恶性循环性进一步加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护理工作内容和专业要求逐步提升,护理越来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艺术。但护士肩负行政、会计、计算机、取药、配口服药等多种工作,削弱了护理力量,造成实际护理人力不足,导致不能更有效的为患者做专职护理。若遇患者增多或抢救危重患者时,不能按患者的数量和需要适当调配人力,调整班次和岗位职责;也不能按护士的能力、经验、责任心合理搭配;安排业务骨干把关。加之护理费用低,24h的一级护理每天平均只有8元左右,不能同繁重的护理工作本身等价,也降低了护理的价值。紧张繁重的工作,超负荷的劳动,倒夜班频繁,使护士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加大了护士的精神心理压力,使护士易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2],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的工作质量。基于上述情况,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多在40~50岁之间就离开临床护理岗位换岗或退休,从而也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流失,使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得不到传承。加之多年来形成的社会地位低等观念的影响,工资及福利待遇不高等使得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对自己目前从事的护理工作缺乏进取心。以上种种原因均直接或间接制约了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实施。
1.2 护理工作质量问题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达标,护理人员责任心、同情心不强,人性化服务意识差,缺乏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制约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实施的又一主要因素。由于我院的护士构成特点,合同制护士比例较大,而且多为中专学历。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不高,临床经验缺乏,对护理程序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表格书写及整体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繁琐的杂事,使得工作效率不高。由于聘用制护士的流动性较大,社会地位和工作待遇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个别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达标。现今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9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责任心、同情心相对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针对人性化护理措施,有些护理人员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但不愿去做,存在懒惰情绪、缺乏敬业精神、人性化服务意识差。对人性化服务认识不足,尚未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不仅能够愉悦患者的心情,而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忽略了心理护理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根据我院调查,在职50名护士中68%以上的护理人员缺乏人性化服务方面的技能和知识;46%的人认为人际交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72%的人在工作中有疲乏感;38%的人工作时情绪易受环境等多方面影响而不稳定;60%的人认为在学校中护理教育方面存在缺陷,课程滞后于社会发展,实习过程中也忽视人性化服务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服务方面的知识先天储备不足。以至面对不同的患者,常常不知如何交流或只用单一方式与不同的患者进行交流。因此,很难使患者真正满意。
1.3 观念落后问题患者观念落后,对人性化服务认识不到位,不认可,消极配合也是影响人性化服务实施的原因之一。在国外很多国家,患者的观念是:我来这里住院,你能为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能享受到怎样的权利和待遇。而在国内,患者的理念还停留在看病首先得益于医生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环境、住院条件以及护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往往不高。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患者大多数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对医院的服务也以治好病为原则,对低水平的服务无所谓,由此导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停滞不前。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患者漠然视之,更有甚者对待护理人员态度恶劣,抵触情绪强烈。这些行为也影响着人性化服务的良好开展。
1.4 设备问题医院用于提高人性化服务的硬件设施不齐全是制约人性化服务实施的主观因素。由于医院将大量资金用于医院长期发展目标中的大型先进辅助检查仪器的购买上,对于医院的其他设施配置多从节约方面考虑,忽视了患者的身心舒适,有些人性化服务标志参差不齐,医院美化、绿化率不高,便民设施不到位。以上种种主观条件制约了人性化服务的完美实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 对策
2.1 人性化管理提升医院人性化管理水平,加大人事力度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制度[3];努力营造护理队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责任是提升人性化服务的基石。护理部及院领导应适当扩编以改善护理的人力不足,加大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改革,以岗定酬,奖勤罚懒。把业务骨干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减少她们不必要的工作负荷。并改进质控检查过程,针对以往护理工作的不足,以预防性管理为主,重点发现护理过程中的薄弱处、不足之处以及易犯错误的隐患之处,防患于未然。制定符合现阶段“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从感情激励、需要激励、竞争激励、典型激励、机会激励、利益激励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掌握护理人员同事之间交往中的感性、安全感、归属感对她们的重要性。多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排除她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以及学习深造的机会,树立白衣天使光辉形象。使护士能保持好的心情、充足的精力来迎接每一天的工作挑战,以便更出色地完成工作,激发她们工作的潜能和热情。设巾帼文明岗、最佳党员护理责任区;评年度最佳服务5名。落实奖惩制度,有奖有罚,力求人尽其才,人尽其责。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挖掘她们的潜能;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并结合我院参加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百姓放心医院”第一主题“明明白白看病”,第二主题“医疗优质高效”内容,强化责任制;落实首诊负责,首问负责;严禁用服务禁语;强化主动告知活动,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禁呼床号。日清单解释到位,使患者明白看病、花钱清楚、消费放心、服务满意。
2.2 加强道德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业务素质;强化人性化服务方面的知识是直接提升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培养良好的人格及敬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对此我院积极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等演讲,要求每一位护士发言,换位思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全力为患者服务。在人性化服务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业务水平,同国际护理接轨,及时正确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医院可不定期邀请护理专家讲学,并进行临床示范。我院还积极把业务骨干送到上级医院学习,再通过“传、帮、带、教”等途径将礼仪服务标准、交流沟通技巧、落实人性化操作等课题转授给更多护理人员。使护士在形象、品德、修养、礼仪、人际沟通等方面全面发展,以达到与患者高效合作,减轻患者痛苦,取得最佳医疗效果的目的。
2.3 优化护患关系完善和加强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护士形象,改变患者对护理的落后观念。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艺术存在,正在摆脱类同医学的模式,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临床实践。完善和加强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不但可以改变患者对护理的落后观念,更可以在护理行为中得到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行风监督员意见反馈、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患者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信息反馈,更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健康消费观和心理需求,及时解决护理方面的不足,改善护理方式方法,为人性化服务的顺利开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在节日及患者生日时,为仍住院不能出院的患者奉献一份爱心,送上一份温暖,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往往因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句言语上的祝福,一张生日贺卡,一束鲜花能表达出关爱。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能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减少护理纠纷,拉近护患距离,使护士和患者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4].
2.4 人性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医院人性化服务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利于患者修养康复的绿色医疗环境。2005年,我院进入“百姓放心医院”的第三主题“绿色医疗环境”的评选活动中,积极加强人性化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人性化服务标志标准统一,方向明确、整齐划一、美观大方、指示连续、清晰明了的医疗导向,方便了患者就医检查。门诊设立导诊服务,备候诊椅、饮用开水、电视、公用电话、轮椅和医疗服务指南等方便患者就医。护理人员均为浅蓝色护士服、帽,颜色和谐温馨,一改护士服白色主调,给就医人员以舒适感。院内设绿色通道,方便老弱急病患者的就医诊治。住院患者实行电话回访制度,深受患者好评。加强环境绿化,室内美化。各疗区均设家庭病房,并配备宾馆式服务。减少了患者因住院而产生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