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礼制

合集下载

儒家的婚姻观

儒家的婚姻观

儒家的婚姻观一、晚婚制刘秀二十九才完婚,这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却符合当时的儒家礼制。

周代结婚年龄一般规定男三十岁,女二十岁,《周礼》曰:“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礼记》:“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筓,二十而嫁。

”春秋战国,列国为了争霸、兼并,纷纷提倡早婚,《左传》有国君十五而生子之说。

而越王勾践战败后,为了励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计划,下令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其父母有罪。

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用经济手段强制早婚,早分家。

汉初,战争造成人口稀少,为了增加人口,延续这种政策。

汉惠帝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下令“女子十五以上不嫁者,五算”。

随着儒学的兴盛,这些政策遭到抵制和批评。

汉宣帝时王吉上书批评早婚,“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贞夭”。

《白虎通》是汉章帝对经学的最终统一,是五经的总章句。

在嫁娶一节这样论述:“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何〕(年龄相配)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

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

故《礼记》曰:“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

”。

刘秀聘阴丽华也是依据两者年龄相配,刘秀和阴丽华年龄正好相差十岁,明帝和马皇后年龄也相差十岁。

刘秀游学时,刘秀、阴氏都没有到婚嫁年龄,虽两家愿意,但不合礼法,故而刘秀只有“望美而叹”了。

儒家提倡男子晚婚,利弊的确难说,古人寿命都短,四十以上就是老人了,很多家庭都不完整,但是古人短寿夭折也多,这样做是否也有优生的考虑?五四以来人们总是批判封建社会大男子主义,压迫妇女。

但是从婚礼规制来看,就夫妻双方年龄上的差距而言,丈夫就有绝对权威。

同时礼法也有对男子严格约束的一面,这都是为了保护家庭和宗法制度。

男子在二十岁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然而却要求其到三十才结婚,这也因为古人无法节育,男子在三十之前不婚,这正是要求其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好学上进。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5、儒家提倡的“大同之道”,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引 导全人类走向平等、 互助、相亲、相爱、共同富裕、人 人幸福、东西方和谐发展的共同之中与最高理想。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经提出过“理想国”的伟大蓝图, 作为人类理想的 社会追求。他主张正义、公道、男女平 等、男女参政,社会管理者应为广大工农商人办好教育、 治理好国家,他期望社会富有所必需的那种善良和智能的 生活。他与苏格拉底反复论证将欲立人、先求利己的伦理 原则。比柏拉图早百余年的孔子所发挥的“仁者爱人”、 “泛爱众”的大同之道,是东方的“理想图”、是全人类 走向和谐、亲善的伟大思想,儒家提倡的“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礼 己· 礼运》)的道德思想,必将成为21世纪全人类建设普 遍道德规范所遵循的最高提倡宽以待人,严 以律己是提高人类道德素质、 维系社会稳定,具 有相当普遍性的伦理基础。 “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颜 渊》)这是儒家自律性伦理的基本信 条和格言,也应当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西方 文化强调法治,法律制度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主要 工具;中国文化提倡道德训条成为维系社会秩序 的精神支柱。因此,西方淡化道德学说,应以中 国文化为补充和完善,帮助提高西方人特别是青 年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中国社会需要学习 西方的法治经验,提高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与守法 习惯。我们将在21世纪构建一种新的东西方沟通 的社会运行机制;既有法律的约束,又有道德的 自律,法制与道德互利互动。
• 2、儒学提倡的“天人合一”理论是与西方的“天人相分” 观念可以互补、互 动、互惠的天人之学。 • 在当今人类生态环境出现危机的困境下,儒家的“天人合 一”理论,是变革传统的天人观念,构建全新的天人观、 自然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周易· 干 卦· 文言》:“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 四时合其序”的思想奠定了“天人合一”理论基础。北宋 张载在《西铬》一文阐扬“民吾国胞,物吾与也”的哲理, 把“天人合一”的理论发挥到极致。主张万物与我同类, 物我一体,不但与普通平民为同胞,而且以世界万物(包 括自然界)为朋友。这不但是种新的自然观,更是全新的 生态伦理观。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但要向自然索取,要争取 自然界为人类造福,惟其如此更应热爱自然、关心自然、 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同类的友朋。这个新的天人观必然呼 出起一场新的人文、自然、伦理革命,使东西文化达到新 的互补融合,为人类进入21世纪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友善和 谐,互补、互惠、互动的新家园、新天地。

仪礼大全儒家文化中的礼制与仪式

仪礼大全儒家文化中的礼制与仪式

仪礼大全儒家文化中的礼制与仪式仪礼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和仪式。

仪礼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本文将探讨仪礼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一些典型的仪礼仪式。

一、仪礼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儒家文化视仪礼为人伦之本,强调个体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说:“仪礼者,先王之所以教民也。

”这句话表明了仪礼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性。

仪礼被视为一种典范的行为规范,旨在培养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仪礼的功能仪礼具有多重功能,它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还是一种传达思想和价值观的文化媒介。

其功能主要包括: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加强社会秩序;培养人们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典型的仪礼仪式1. 仪礼的起居:古代礼仪注重人的日常起居,比如说早晚问候,进退之礼等。

这些仪式主要表现出了对尊敬和谦逊的态度,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2. 礼仪的婚嫁:古代婚礼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注重礼数和节制。

婚礼仪式中,新郎、新娘以及家族成员都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以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族的敬重。

3. 礼仪的祭祀:祭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也是仪礼的核心内容之一。

祭祀仪式既祈求神灵保佑和祖先的庇护,也是传承文化的一种仪式行为。

祭祀活动中,人们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祭拜,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

4. 礼仪的宴会:古代的宴会通常是重要场合上的一种仪式,其中包含了座次、用具、食物等多个方面的依照礼制。

宴会仪式体现了互相尊重和友善的精神,也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5. 其他仪礼仪式:还有许多其他的仪礼仪式,比如丧葬礼仪、入学仪式、升迁仪式等。

这些仪式都是按照传统规定来进行的,每一种仪式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目的。

四、仪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完全依照古代的仪礼来进行,但仪礼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

儒家

特征
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为经典; 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经典典籍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 现代化的障碍。
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 而》)。但是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称之为“微言大义”。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 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有教无类
互敬互信 仁而有序
重义轻利
微言大义
格物致知
参见:正统、道统、法统、大一统、天命论、君君臣臣、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华夷之辨、君臣大义、尊王 攘夷
孔子学说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的学说。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 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 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 各种宗教仪式。他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胡适《说儒》中,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 声”。而正是这个将儒释为柔,引来许多不同的说法,甚至于立场截然不同的大辩论。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一、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儒孔家族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诸多重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在日益混乱的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稳定和道德伦理的指导原则,并在之后的历史中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1. 仁爱: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孔子提倡的“爱人”、“仁者爱人”的观念体现出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仁爱强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行为准则,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善。

2. 礼制:礼制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实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儒家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尊崇传统礼仪、恪守社会规范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

3. 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孔子提出了“孝”,即对父母的敬肃心理和行为,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照料,将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

4. 君子:儒家思想中,“君子”是儒家伦理思想中重要的理想人格。

君子的概念主要强调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境界,他们以德治国、修身齐家、裕民安邦,并成为社会中的楷模。

三、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政治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的礼仪制度和君臣之道成为君主统治下的国家治理原则。

同时,儒家思想强调德治,以德行来约束官员和统治者,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2. 教育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为人师者,应怀一身之德”,这反映出儒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强调师德的重要性。

在中国历史中,儒学成为学术教育的主流,儒学经典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3. 社会伦理影响:儒家思想提倡人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通过儒家的思想引导,中国社会形成了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和谐以及讲究公德的传统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保持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秩序。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

“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

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

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

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和伦理结合。

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

"(《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

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

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

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

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混。

”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

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古书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对他人遭遇的不幸生起恻隐之心即是仁心。

羞恶之心是对自己做出不合宜不合理的事感到羞愧,对别人犯此则厌恶。

辞让是指不接受违反礼制的好处。

是非之心则需要智慧来支撑。

[1]2。

浅谈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礼仪教育的影响

浅谈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礼仪教育的影响

浅谈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礼仪教育的影响作者:魏晓娜来源:《人间》2016年第02期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的礼仪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儒家礼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现代礼仪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儒家礼文化社会控制功能的体现。

以下,本文就对儒家礼文化与现代礼仪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儒家;礼文化;礼仪教育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10-01一、儒家礼文化概述儒家礼文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起,在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之下,“儒家”思想流派的创立。

在这个阶段,时局动荡,各种学说不断涌现,儒家就是其中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之一。

第二阶段即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开始。

在这一阶段,儒家的一些思想通过国家的力量逐渐实现了“礼制的儒家化”与“法制的儒家化”。

虽然在儒家形成之间,夏礼、周礼等都已经产生,但是通过孔子的讲授与整理,通过对“礼”的价值观的坚守,将儒家的观点与古代礼仪交织在一起,在汉代逐渐实现了礼制的儒家化,将礼的标准与法相整合,使儒家学说的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即隋唐至明清时期。

儒家思想、孔子的学说得到了读书人的顶礼膜拜,伴随着“儒家”范围的不断扩大,“儒礼”也逐渐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渗透。

时至今日,我们在生活中能发现不少礼的外在表现,如故宫,就是按照礼制的观念建造的,是礼的物质化表现。

二、中国儒家礼文化与礼仪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儒家礼文化的精髓在于对传统礼仪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礼”的发展源于儒家文化的发展,儒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礼之道。

孔子时期,认为统治天下的纲礼应是“以政为礼”、“以礼施政”、“不学礼,无以立”。

古周成王之左相周公效法礼制,对百姓的日常行为与言行礼仪进行约束。

至汉代,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种形势之下,儒家的礼治思想,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并逐渐与统治体制、封建等级制度,礼治道学说密切联系在一起,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渗透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儒家的礼制观念

儒家的礼制观念

儒家的礼制观念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主要由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和发展。

礼制观念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主张通过礼仪制度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是儒家礼制观念的几个主要方面:
1. 社会等级:儒家认为社会应该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等级制度被称为“礼”或“礼仪”,它规定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应该如何相互交往,包括言行举止、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

2. 人伦关系:儒家特别强调人伦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每种关系都有其特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例如,孝道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3. 道德规范:儒家礼制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修养。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仁爱、忠诚、谦虚、节俭等。

4. 教育与修养:儒家认为礼制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礼仪,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成为有德行的人。

礼制教育从儿童时期开始,贯穿一生。

5. 政治秩序:在政治层面,儒家礼制观念强调君主的德治,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儒家的礼制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具体的礼制形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其所强调的道德原则和社会和谐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doc

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

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则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

在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本文就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些说明,供各位从事礼仪教育实践和礼仪研究的同仁参考。

一、儒家的礼仪教育学说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他不仅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建设的基础。

因此,儒家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

第一,“道德仁仪,非礼不成”。

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义、德言、德行、德性、德仪、德范、德功、等等,礼仪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秩序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政治、军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无处不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

《礼记〃曲礼》“道德仁仪,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第 2 页共 16 页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军制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2]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德仁义,不通过礼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习俗,没有礼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满;判断诉讼是非,没有礼仪准则作依据就不能决定;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没有礼制作等级名分就不能确定;从师学习,没有礼仪作规矩,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军队、委任官职、执行法令,没有礼仪作准绳就失去威严;向神求福,祷告祭祀,进献祭品给鬼神,没有礼仪规范就会不虔诚不庄重。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思想的传承和流变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思想的传承和流变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思想的传承和流变分析一、礼的起源什么是礼?所谓礼制,就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处理人与天与地以及其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自觉活动。

礼贯穿着天道、地道和人道。

礼,最早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它本是祭祀神灵的一种行为和仪式,《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原始社会中,人们对于神和人是不予区分的,而且神还包含着人的存在,礼除了是祭祀的制度体现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剥削制度和阶级制度的产生,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披上一层世俗权力和等级名分的色彩,礼也逐渐演化成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三代以来,礼一直发挥着其为政天下的功效。

在西周末年至春秋,尤其是春秋后期,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移,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礼制开始遭到破坏,但是其为政的功能却越来越受到重视,统治者开始接受政治家、思想家们的建议,将为政运用到政治中,使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二、儒家礼思想的发展(一)孔子之礼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仪制度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变得混乱无序,出现诸侯纷争,根本原因就在于礼制的破坏。

在《论语》这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代表性作品中,有两篇是完全围绕礼展开的,一篇是《乡党》,另外一篇是《八佾》。

前者主要说的是古人在礼仪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和约束自我的行为,如他在本乡地方上和宗庙朝廷上的样貌,在服饰和待人上的礼容。

后者依内容可以分为二十六节,《论语注疏》云: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也。

诚如邢昺所说,此篇集中反映了孔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从维护周礼的立场出发,批评了多种僭礼行为,如季氏旅于泰山,王孙贾所谓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周成王为周公旦举行了帝祀等;同时,又对于能够遵礼而行的人事给予表扬和宣传,如对于子夏认同的礼后于仁的观点,孔子认为始可与言诗已矣,实际上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礼乐观。

他是在一种时代大背景下,站在振兴礼乐的大旗下,肩负起一种重振乾坤的使命,礼乐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礼乐思想也是他思想的核心,是重建国家秩序的基本大纲。

中国儒家文化

中国儒家文化

孔子燕居像
孔子是微博开创者,《论语》是最早 微博集:1、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2、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3、较为碎片化, 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4、互动性 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 互动;5、孔子拥有3000多粉,其中72人 为带V号。
孔子的体格、外貌
•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 “长人” 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 • 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吕氏春秋·慎大览》 • 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 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淮南子·主术训》) •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论语〃雍也》)
孔门高足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 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 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 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 认为可备大臣之数。为人伉直好勇 、重朋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 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 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 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单选题
1. 相传儒家经典《孝经》和《大学》的作 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曾子 D 子思
答案:C
单选题
2. 相传儒家经典《中庸》的作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曾子 D 子思
答案:D
汉代儒学
•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 川(今河北枣强)人,曾任博士、 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是西汉时期 名儒,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影响 重大的经学大师。他刻苦好学, 专治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 曾“三年不窥园”,完成了经学 巨著《春秋繁露》,并应诏进献 著名的《天人三策》。晚年以病 老辞归,专门从事著述。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3卷(解析版)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3卷(解析版)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3卷(解析版)2016高考历史试卷(全国3卷)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4(【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对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命题手法高超,具有相当的难度。

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解,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需要考生快12016高考历史试卷(全国3卷)速理解“青铜器的功用”的含义:盛装物件和陈设布列。

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综合理解主干知识。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5(【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整理

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整理

第一讲儒学的形成及早期儒家思想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二)《六经》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尧舜时代,下至东周,约一千五百多年。

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它是用散文写成的。

大致有四种体式:(1)典政治法律、祭祀制度;(2)训诂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3)“誓”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4)“命”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告示。

3、《礼经》简称《礼》也称《仪礼》。

儒家经典之一。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礼制的汇编,共七十篇,近七万字。

《仪礼》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儒家礼治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兼论改革开放是对儒家等级社会和西

儒家礼治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兼论改革开放是对儒家等级社会和西

O汪海鹰:儒家礼治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儒家礼治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兼论改革开放是对儒家等级社会和西方形式平等的扬弃□汪海鹰摘要:在近代西方的平等观念传入我国后,儒家以“礼”来规范的等级差异便遭到了广泛批驳,礼治下的等级观念成了人人唾弃的制度。

在人们对等级制度进行无情抨击和鞭挞之后,冷静地观察以平等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西方社会,就会发现等级现象依然存在。

阶级差异和阶级不平等现象在西方社会近百年的历史中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儒家礼治规范下的等级观念?它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当今社会它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在当前理论界阐述得还不够多。

笔者尝试对这些问题予以阐发。

关键词:儒家礼治等级社会形式平等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43(2019)06-0041-008儒家强调以“礼”作为规范和调节手段来管理社会。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明确提出“为国以礼”,⑴荀子也指出:“为政不以礼,政不行也”,⑷“礼者,治辨之极也”。

⑶显然,“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礼”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规范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荀子对“礼”就做了如下解释:“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管子•五辅》中也指出:“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⑸“礼”正是通过区分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社会关系的差异,来规定社会成员的等级关系和身份,并以此来避免社会秩序的失序。

在儒家看来,等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将等级区分得越清楚、越明确越好,因为这样的等级区分带来的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良好,儒家礼治规范下的等级社会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应当如何看待儒家的等级观念及合理性至关重要。

一、儒家社会下的等级制等级社会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态——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开始出现,原始社会的等级是在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生存竞争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从礼制到礼学_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_曹建墩

从礼制到礼学_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_曹建墩

从礼制到礼学———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曹建墩(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春秋以降,王纲解纽,礼章荡佚,世风日下,史家称之为“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的现实凸显了重建社会秩序的时代主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力图救世,提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意图恢复三代之盛治。

面对礼乐衰颓的现实,儒家积极探寻礼义,探寻礼乐文化存在的内在依据,重新赋予礼乐以鲜活的生命力,以矫正世风,重建礼乐秩序。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对礼义探寻的路径,并进而考察儒家礼学转向这一问题。

一、礼乐的异化:工具化与虚伪化先秦儒家所面对的“礼崩乐坏”,并不仅仅是原来“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崩溃瓦解这一问题,所谓“礼崩乐坏”表面上是制度危机,更深层次上则是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和文化危机,其实是礼乐背后的道德价值原则的崩坏危机。

这一问题是儒家最为关注,也是思索最多的问题。

殷周易代,周人在吸取夏、商二代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文采粲然的礼乐制度,并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后世儒家所艳羡的宗周礼乐文明。

这是一种人文意义上,融礼乐制度、礼仪形式、道德教化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周代礼乐文化之盛,《礼记·中庸》称之为“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宗周礼乐制度并非仅是外在的法度仪式,而是有其内在道德精神,礼与德是表里关系。

如王国维曾指出周代“制度典礼者,道德之器也”[1](P476)。

春秋中后期以降,随着原有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宗周礼乐文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一方面是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欲,直接粗暴僭越践踏礼乐制度,导致上行下效,人心浇漓,民风不古;另一方面,由于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作为礼之实质内涵的“德”已经被摒弃,丧失了“礼乐,德之则”[2](禧公27年)的实际意义,导致礼的整合政治秩序、开展道德教化、整顿宗教信仰秩序等功能逐渐消解甚至消失,从而导致社会混乱。

东周知识精英阶层均敏锐的感觉到这一点。

《晏子春秋·外篇下》云:“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

1-儒家礼制

1-儒家礼制

三、礼的内涵
(1)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政治 的最高理想,而“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具体来 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 德规范 ,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 形式,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
(2)孔子之“礼”: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并为后代的儒学社会所继承、实践和继续改造的 礼 ,“是封建社会把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亲疏等 政治的宗法的关系加以规范化的准则与仪式”。
目录
一、礼学的含义 二、礼的产生 三、礼的内涵 四、孔子之礼 五、先秦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 六、儒家礼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一、礼学的含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涉及的礼的层次是不同 的。小的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而大的则指一切典 章制度,还有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礼没有确 切的含义,礼学所指也往往不同。礼学可以分为广 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是指礼经学,而广义的礼学 包括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
谢谢观赏!

“男女有别”的意义更表现在家庭伦理中“夫妇 有别”,各守其义,各尽其责。 男女有别是重要的 家庭伦理规范。
3 .道德规范。 道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可以 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
礼的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可以缓和社会各阶级、 阶层的矛盾:统治者守礼,就不会荒淫恣肆;老百姓守 礼,则不会犯上作乱。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 “克己复礼”的过程。
(二)明堂 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
(三)陵墓 陵墓是礼制性建筑的一大分支。 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 , 丧葬成了恭行 孝道的重要环节 , 丧葬之礼列为礼的极为重要的组成。帝 王的陵墓建筑 , 与宫殿、坛庙、苑囿建筑一样 , 成为封建 时代浩大规模的高规格的重大建筑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儒家“礼”
THE FIRST HALF OF 2011 WORKING REPORT
目录
一、礼学的含义 二、礼的产生 三、礼的内涵 四、孔子之礼 五、先秦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 六、儒家礼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一、礼学的含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涉及的礼的层次是不同 的。小的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而大的则指一切典 章制度,还有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礼没有确 切的含义,礼学所指也往往不同。礼学可以分为广 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是指礼经学,而广义的礼学 包括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
1、对建筑类型的影响:形成了庞大的礼制性建 筑体系,礼制建筑可分为五个类别:
(一)坛、庙、宗祠 (二)明堂 (三)陵墓 (四)朝、堂 (五)阙、华表、牌坊
(一)坛、庙、宗祠
(1).坛 是祭祀天之诸神、地祗的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 这套祭祀把人间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 建立起天 伦与人伦统一的秩序。
2、儒家“礼制”思想对中国建筑布局的影响 儒家所提倡的“礼”, 规定了一套宗法社会的伦 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要求每个成员按照礼制规定的秩 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各安其位, 各守本分, 形成一个等级分明, 贵贱、上下、尊卑有序, 而又是 和睦相处的社会。
从《仪礼》所描述各种活动中可以看出, 住宅前 部的门屋、庭院、堂屋似乎只是一个容纳各种礼仪的 外壳。建筑必然要反映占有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 地位, 反映礼制的各种要求。
“男女有别”的意义更表现在家庭伦理中“夫妇 有别”,各守其义,各尽其责。 男女有别是重要的 家庭伦理规范。
3 .道德规范。 道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可以 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
礼的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可以缓和社会各阶级、 阶层的矛盾:统治者守礼,就不会荒淫恣肆;老百姓守 礼,则不会犯上作乱。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 “克己复礼”的过程。
“尊尊”,就是按照社会等级,要求低贱者尊崇尊 贵者。“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 ,即所谓“事君尽 礼 ”。但孔子并不像后儒那样要求盲从君主,他认为 臣下的忠心是以君主的守“礼”为条件的。
“亲亲”,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 而要维护这种“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 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的人,在包括从车马服饰到 钟鼎盂盘等的器物使用上 ,都要在大小、质地、形 制、数量等各个方面加以区别。
四、 孔子之礼
1 .礼仪形式。 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 )、 “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 )、“九 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 旅 )之说。这些礼仪涵盖了伦理、社交、外交活动等 诸多方面,与当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2 .政治制度。 “礼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三个重要原则 ,即 “尊尊”、“亲亲”和“男女有别”。
“和”对于“分”是一种制约和补充,预防“分” 走向极端和破裂。为了求“和”,就要把握“中”。 “中道”也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 。 分”是礼的主 导,而“和”、“中”则是“分”的补充,儒家礼学 是分中求和的礼学。把“分” 与“中”、“和”统 一起来就会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实现等级和谐。
六、儒家礼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 响
4 .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 古代对于很有学问的人 ,便说‘ 知礼’”,这 是把表示特定含义的“礼”泛化应用的表现。与此 类似的,还有用“礼”来代表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孔子常说的“夏礼”、“殷礼”,就是指夏、商两代 的文化成就和整体文明,而不仅止于礼仪、礼制的层 面。
五、先秦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
(3)孔礼富有一种“变化”的特性 ,所以它并不 等同于维护奴隶制度的周礼。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它 既然不是奴隶制度的专属品,更不可能成为封建制度 的专属品。孔礼之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始 终被尊崇,是因为它拥有着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其中 既有因其“变化”的特性而不断“损益”的成分,又 有真理性的恒久不变的部分 ,而这具有真理性的一 部分,才是其核心部分和精华所在。
(2)、庙 指祭祀祖宗的庙、祭祀先圣先师的庙和祭祀山川 神灵的庙这类建筑中以奉祀孔子的文庙建筑等级最高 , 形制最为特别 , 规模最大 , 建筑空间组合最成功 , 而且数量最多 , 这也说明儒家学说影响之广。
夫子庙
孔庙
(3).宗祠 宗祠(祠堂)是祭祠和处理宗族事务、执行族规家 法、设家说的地方 , 是家族礼制活动的多功能建筑。 它一般按“左祖右社”原则 , 设于村落左方或村表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 , 起到了表崇尊重 , 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
(3).牌坊 具有标志性、表彰性的纯精神功能,它是由有防 范功能的实用性门坊演变成的。 曲阜孔庙入口和第一庭院用了五座牌坊 , 云南 建水文庙共用了八座牌坊 , 组成了庄严、隆重的门 庭气势 , 渲染了浓厚的景仰气氛 , 这类牌坊可以说 是实施封建礼教最触目的标记。
(二)明堂 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
(三)陵墓 陵墓是礼制性建筑的一大分支。 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 , 丧葬成了恭行 孝道的重要环节 , 丧葬之礼列为礼的极为重要的组成。帝 王的陵墓建筑 , 与宫殿、坛庙、苑囿建筑一样 , 成为封建 时代浩大规模的高规格的重大建筑活动。
(四)朝、堂 (1).朝 礼制性建筑也渗透到 了宫殿组群中,以“朝” 为最突出。中国宫殿很早 就形成“前朝后寝”的基 本格局。“朝”是宫城中 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仪礼 庆典的行政区。
二、礼的产生
对于礼的产生最典型的儒家的“礼因人情”说。 在先秦至汉代 ,人们所注意到的人情有两个方 面 ,一是与基本生存相关的“大恶”与 “大欲”, 还有一个方面是人的道德倾向 ,礼学家们把这个方面 也称为人情。
情与礼之间的关系,按照礼学家们“托古改制” 的说法 ,礼是先王依据人情而创立的。上古圣人创 造文明的说法在先秦很普遍,按照这种观点,礼作为 中国早期文明生活的基本规范,也是由圣人或先王所 创立,而圣人或者先王制礼的依据是人情。
中国建筑上的对称观念和轴线观念特别强, 不能不 说和这种传统的礼制有着一定的关联。又如住宅的形式 和布局, 必须符合宅主的身份和等级, 庶人虽富也只能 建造简素的余屋, 而品官的府第也不能超越他的品位应 享有的间数、进课、装饰、材料等级。建筑是表示社会 地位的重要标志, 它的尺度、体型、色彩、配置方式不 只是由人的物质生活功能要求来决定, 更主要的是由礼 制的规定来决定。
(2).堂 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 , 家庭中的敬 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饭都在此举行。 这种礼制性空间的堂 , 一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 核心和重点。
(五)阙、华、牌、坊 阙、华表、牌坊 : 它们均属礼制性建筑小品 (1).阙 据文献记载西周已有阙,“阙”一方面起“标表” 作用 , 表示建筑群的隆重和等级名分 , 另一方面起 强化威仪作用 , 强调建筑群入口和神道的气势
三、礼的内涵
(1)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政治 的最高理想,而“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具体来 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 德规范 ,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 形式,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
(2)孔子之“礼”: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并为后代的儒学社会所继承、实践和继续改造的 礼 ,“是封建社会把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亲疏等 政治的宗法的关系加以规范化的准则与仪式”。
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分”,“分”是礼的 主导。通过“分”可以使每个人就其位,各尽其责。 “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统治 阶级的统治。但是如果等级制度过于严格,更加不利 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为了使社会等级各安其位,整 个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这就要求在坚持“分” 的前提下,礼还要以中和为补充。
谢谢观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