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管理研究_王康周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供应链管理是现代制造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各种手段将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生产环节和物流运输的高效运转,降低流转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其中,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定义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是指在制造业企业内部和与外界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对供应链中各环节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跟踪,实现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高效流转和交付,同时在保证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特点1.复杂性:制造业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配送等等,不同的区域、市场、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复杂性较高。
2.多变性: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3.风险:制造业供应链环节较多,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延迟交货、库存积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增加风险。
4.全局性: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协调和管理,每个环节都会对整体供应链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全局性的管理机制。
三、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内容在制造业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时,应该建立以下管理流程:1.供应商管理:选择优质供应商,评估供应商绩效,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
2.仓储管理:实现库存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控制,预测库存需求,加强库存安全措施,降低库存风险并提高库存效益。
3.生产管理:通过精细生产计划和作业标准,实现生产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物流管理:优化物流运作,实现快速、准确的物流配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5.品质管理:制定品质标准,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严格品质控制,实现制品的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分析研究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分析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不断改进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对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优化1.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协调整个供应链中各个账户之间的关系。
目前,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1)集中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权集中在中央,通过中央协调和控制整个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中的资源共享和协调。
(2)分布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将整个供应链分散管理,每个环节都由各自的管理部门负责,最终协调整个供应链。
(3)合作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优化供应链管理是指发现供应链中的瓶颈,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优化物流网络:优化物流网络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具体做法包括优化仓储、优化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等。
(2)优化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3)优化生产车间:优化生产车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做法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优化生产线等。
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为了优化供应链管理,我们需要建立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
常见的优化模型包括:1.供应链协同模型供应链协同模型是指通过减少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实现整个供应链协同工作的过程。
这种模型可以提高供应链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到风险因素的根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供应链经营风险。
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比较研究论文
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比较研究论文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比较研究论文摘要: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也逐渐得到应用,因此,服务供应链成为了供应链理论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
鉴于服务供应链与传统制造供应链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在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二者在概念、特征、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制造供应链;对比研究目前,现代服务贸易以及非生产性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项崭新内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根据中科院最新预测,“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将会占GDP比重的48%,届时,我国很有可能迎来一个服务经济时代。
因此,如何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已成为当今实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服务供应链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通过对服务供应链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探索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在定义、特点、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异同,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提供参考。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与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制造业的逐步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步向服务行业拓展,并成为指导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1.服务供应链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这几种不同的概念同时也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现状。
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类(见下表):2.服务供应链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协调、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信息共享系统规划、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绩效评估系统等传统研究范围。
这些理论对于现代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美国学者Lisa M.Ellram在2004年首先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即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
其后,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进行了诸多研究。
国内学者以某些服务行业为研究背景,试图建立该行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通过供应链集中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
管理探索Һ㊀通过供应链集中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①陈彦博摘㊀要: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供应链相关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ꎬ改进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也成为当前制造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的重中之重ꎮ本文基于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变化ꎬ从供应链集中的角度提出应重视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管理ꎬ注重提升供应链集中的质量ꎬ学习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完善供应链管理信息披露ꎮ关键词:供应链集中ꎻ供应链管理ꎻ供应商与客户关系ꎻ制造业中图分类号:F272+F40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001-02一㊁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ꎬ企业生产的产品特征越来越多样化ꎬ产品需求的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ꎬ同时由于客户的多样化㊁需求的个性化以及激烈的竞争ꎬ使得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ꎬ企业仅依靠自身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ꎬ需要更多的依赖外部经济资源ꎬ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ꎮ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快速攀升ꎬ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ꎮ但由于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ꎬ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仍相对较低ꎮ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整体生产率下降ꎬ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下滑ꎬ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ꎮ黄群慧(2017)提出许多企业错误的信奉了微笑曲线ꎬ而忽视了在制造环节可以带来的高附加值ꎮ因此ꎬ研究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和探索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是十分必要的ꎮ而在众多管理方法中ꎬ制造业企业本身生产加工的特性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ꎮ二㊁供应链集中的发展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发展ꎬ在管理技术㊁流程改造㊁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并加以支撑的作用下ꎬ供应链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ꎬ从最初的以物流管理为核心ꎬ加快运输适时生产ꎬ到以业务流程㊁集成化思想㊁通过业务整合流程改进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ꎬ再到现如今的重视供应链关系ꎬ重视企业与企业间多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ꎬ有着从重视技术到重视关系的提升ꎬ而企业间伙伴关系的建立及战略合作的稳固与加深ꎬ也将更有利于整个供应链上整体的协调和效率的提升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供应链关系的管理ꎬ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以及关系的加深往往伴随着交易量的放大以及供应商和客户数量的减少ꎬ企业越来越与少数几个供应商和客户形成紧密联系ꎬ彼此的利益互相渗透和交织ꎮ企业与少数大供应商的紧密关系形成了供应商集中ꎬ企业与少数大客户的紧密关系形成了客户集中ꎬ两者合起来称为供应链集中ꎮ国内外学术界在供应链集中度领域的相关研究ꎬ往往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ꎬ通过研究供应商集中度ꎬ如Patatoukas(2012)㊁王勇ꎬ刘志远(2016)采用的以核心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衡量供应商集中度ꎻ客户集中度ꎬ如刘端ꎬ王竹青(2017)㊁张敏等(2012)采用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来衡量客户集中度ꎻ整个供应链的集中度ꎬ如方红星ꎬ张勇(2016)采用的方法ꎬ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占比衡量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两者之和的均值作为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整体的集中程度ꎬ可以从供应链集中的角度改善企业的管理效率ꎬ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ꎮ三㊁通过供应链集中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的建议虽然供应链管理理念目前在制造业企业的运用也有了一段时间ꎬ然而供应链管理效率仍有上升空间ꎬ在不改变企业现有规模与投入的情形下ꎬ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如减少客户与供应商数量并与之形成长期合作这一角度切入ꎬ即从供应链集中的角度深入研究挖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潜力ꎬ是十分必要的ꎮ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ꎮ(一)转变供应链管理观念ꎬ将供应商与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首位谈到供应链管理ꎬ仍然存在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将供应链管理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流管理以及业务流程整合的核心理念上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ꎬ企业之间的合作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流畅通和产品质量管理上了ꎬ企业间要能够深入广泛的合作ꎬ才能够通过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共同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化和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ꎮ将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首位ꎬ减少供应商和客户的数量并放大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交易量ꎬ提升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紧密关系结成战略合作伙伴ꎬ形成供应链集中ꎬ成为未来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ꎮ只有形成了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ꎬ企业间的沟通㊁协作㊁集体决策㊁信息共享㊁业务流程整合㊁柔性化生产等才能顺利推进和开展起来ꎮ而企业间的合作越深入ꎬ越能获得不同于一般交易的利润来源ꎬ将提升管理水平创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1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602049)ꎮ来ꎬ使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从中受益并形成利益交织ꎬ从而使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获得长久的维持ꎬ不会突然出现主要客户或供应商的丧失ꎮ(二)提升供应链集中的质量ꎬ设立供应链集中评价和衡量的指标体系供应链集中度定义为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在某一时点的集中程度ꎬ可以反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联系的紧密度及伙伴关系的强弱ꎬ也反映出对供应链上下游外部资源整合利用的程度ꎮ但仅仅以采购额占比的供应商集中度与销售额占比的客户集中度的均值来衡量的供应链集中度ꎬ并不能很好的衡量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协调整合能力的提升水平ꎬ仅仅扩大采购额占比和销售额占比这两个指标会使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客户更加依赖ꎬ在维持稳定交易关系时固然能带来绩效的提升ꎬ但对其整个供应链上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的提升程度却很难衡量ꎬ也无法得知在现有的集中水平上供应链效率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ꎬ有可能出现以采购额占比和销售额占比均值衡量的供应链集中度高而企业供应链效率并不高的情况ꎮ对制造业企业而言ꎬ顺应供应链集中的发展趋势ꎬ提升供应链集中的质量ꎬ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指标衡量ꎬ而应结合所处的细分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ꎬ在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中ꎬ设立对供应链集中评价和衡量的指标体系ꎮ如在决策方式㊁流程优化情况㊁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情况㊁部门间与企业间的沟通方式㊁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㊁柔性生产等方面设立具体指标ꎬ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ꎬ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来获得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的动态变化情况ꎬ以期做到持续改善ꎮ(三)通过学习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供应链集中的效果我国制造业企业现有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ꎮ存在不重视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ꎬ供应链集中程度较低的企业ꎬ也存在供应链集中程度较高的企业ꎮ然而即使在供应链集中度较高企业中也可能仅仅满足于对供应商的采购额和客户的销售额较为依赖ꎬ但缺乏彼此间战略层面高度合作的情况ꎬ此时的供应链集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ꎬ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ꎮ我国制造业企业一直以来都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ꎬ而以往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创新也往往来自外国企业ꎮ即使有不少领先企业运用了JIT㊁精益管理等模式ꎬ但不少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仍然停留在物流管理㊁业务整合的层面ꎬ不仅由于企业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JIT㊁精益管理的普及程度不够ꎬ其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发挥的也不够充分ꎮ企业应结合细分行业特点和自身经营情况选择已有的成熟供应链管理模式来完善供应链集中ꎮ如通过对最终客户需求进行划分ꎬ对产品成本要求低产品差异要求也低㊁对客户的需求需要快速响应㊁客户需求不断变化㊁存在多种差异化需求等ꎬ这些不同的客户需求方式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战略ꎬ从而决定了企业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模式ꎮ每种供应链管理模式都与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相结合ꎬ为企业战略服务ꎬ使得供应链集中更有利于稳定供应链上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关系ꎬ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ꎬ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ꎮ同时ꎬ企业也不应局限于照搬某一种供应链管理模式ꎬ可以以某种模式为主ꎬ借鉴其他模式进行持续改进ꎬ必要时可以结合自身经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ꎮ(四)完善供应链管理相关信息披露法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报表中披露的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主要是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的占比和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ꎬ但报表使用人在获取这些信息后ꎬ仅仅可以得知企业的主要成本及收入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依赖程度ꎬ而无法得知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究竟如何ꎬ这种以金额比例衡量的供应链集中度是否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集中ꎬ无法对供应链集中所带来的效率的提升情况做出评价ꎮ供应链集中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其面对的风险之间的关系也很难衡量ꎬ市场基于供应链集中信息做出的反应是非常有限的ꎮ为更好地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企业年度报告获得供应链集中的相关信息ꎬ建议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集中相关信息披露法规ꎮ在不涉及商业机密信息暴露的基础上ꎬ除了披露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的基本信息及采购和销售额占比之外ꎬ鼓励企业披露与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缔约情况㊁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情况㊁供应链上的决策方式㊁供应链流程改造及激励措施等ꎮ同时信息披露法规可以进一步反向促使企业对提升供应链集中的质量的重视程度ꎬ促使企业为规避披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而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ꎬ重视企业间的战略协作及互相支持ꎬ提升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效率ꎮ以上两方面ꎬ无论从企业为规避风险改善自身供应链管理的角度ꎬ还是从披露有利的供应链管理信息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可和支持的角度ꎬ完善披露法规都可以反向促进企业对供应链集中的管理质量ꎬ提升对供应链管理效率的重视程度ꎮ参考文献:[1]黄群慧.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J].中国工业评论ꎬ2017(7):58-62.[2]PatatoukasPN.Customer-BaseConcentration:ImplicationsforFirmPerformanceandCapitalMarkets[J].2012ꎬ87(2):363-392.[3]王勇ꎬ刘志远.供应商关系与企业现金持有 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ꎬ2016(1):83-91.[4]刘端ꎬ王竹青.不同市场竞争条件下客户关系集中度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管理评论ꎬ2017(4):181-195.[5]张敏ꎬ马黎珺ꎬ张胜.供应商 客户关系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ꎬ2012(12):81-86.[6]方红星ꎬ张勇.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㊁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决策[J].会计研究ꎬ2016(1):79-86.作者简介:陈彦博ꎬ女ꎬ河南郑州人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ꎬ研究方向:公司控制与企业并购ꎮ2。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探究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探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含义是,以最小成本、最高效率去管理和控制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在国内,制造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而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制造业企业家的重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一、基于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模式现代企业经营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价格没有人喊高,而成本却始终难以控制。
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一。
基于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了供应链中的协同配合、信息共享和资源利用等多种技术手段,策略性的管理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并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实现成本控制。
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在很多企业已经得到了验证。
二、基于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模式与成本控制相似的是,质量控制也是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模式,其核心是将质量控制的目标向供应链的上游部分引申,加强和优化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等环节。
这种模式涉及的范围更广,需要企业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实施质量管理,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将制品质量提高到最高水平。
三、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控制模式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控制模式已经成为了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物流追踪技术、RFID等技术手段,整合信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各个环节的数据和流程,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把控。
同时,信息控制模式也能够让企业在产品研发、销售等方面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四、基于供应链的风险控制模式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种种风险,如自然灾害、政治事件、市场波动等等。
为降低风险,基于供应链的风险控制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风险,以及通过风险信息的及时收集与分析,做出预防和应对措施,保证企业的稳健经营。
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
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随着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日益重视,公共服务供应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出发,探讨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需求分析公共服务需求来源于社会公众,涵盖了很多方面。
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公共服务的需求规模和特点,选择适合的供应商,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
需求分析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能够与公众的需求保持同步。
公共服务的需求还需要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来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现代化程度。
因此,在需求分析时,政府需要考虑公众反馈、市场竞争、科技创新等因素。
二、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选择是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供应商的要求也比其他领域的高。
政府应该确立管理标准和供应商准入门槛,严格协调和监控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供应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并制定分级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
这有助于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透明度,增强监管力度,保障公共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库存管理公共服务需要保证绝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库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政府需要做好库存规划和库存控制,合理估算需求量,以最小的库存成本实现最佳的库存量。
还应该运用技术手段,让库存管理更智能化。
例如,采用RFID技术对库存管理进行自动化跟踪,加速库存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四、物流配送即使公共服务品种多样、需求量大的情况下,政府仍需要遵循准确的物流配送计划,避免拥堵和延误等问题,以保障市场稳定和公众权益。
因此,政府需要监控物流供应商,提前预警物流拥堵,合理分配物流配送任务。
政府还应当采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定位、导航等功能,来实现更高效的物流配送和集中控制。
五、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公共服务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优化管理效率。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需要通过优化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因此,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挑战以及一些常见的策略和工具。
一、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和分销环节中,通过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高效流动。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降低库存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增加市场竞争力。
因此,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供应链管理的挑战然而,供应链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化带来了更加复杂的供应链网络,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
这就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其次,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给供应链带来了压力。
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和物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物流之间的协调也是一个挑战。
信息的不准确或延迟可能导致生产和物流的不协调,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工具为了应对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工具来优化供应链。
首先,企业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和分销商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供应链战略,并分享信息和资源。
其次,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来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和协调性。
例如,物流管理系统和供应链规划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跟踪和管理物流和库存。
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如供应链融资和供应链保险,来降低供应链的金融风险。
四、供应链管理的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应用,本文将介绍一个供应链管理的案例研究。
以某电子产品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
通过建立供应链规划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该公司能够实时跟踪和管理物流和库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优化生产和服务流程、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本报告对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
首先,本报告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概述。
调研发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同时,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升级,更多地将客户价值创造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的范畴之中。
其次,本报告对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了具体调研。
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能力等手段,成功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比如缺乏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供应链各环节协同性差等。
最后,本报告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调研认为,未来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将呈现出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企业将更加注重整体供应链规划和管理,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竞
争的挑战。
综上所述,本报告通过调研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企业在未来的供应链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也为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希望通过这份报告的发布,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竞争优势贡献力量。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特点、发展简况(制造服务业的前世今生之四)关于制造服务业,出现了好几个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制造即服务、工业服务业、服务型制造等等。
概念总是层出不穷,这就跟信息领域的三字经一样,CAD、CAM、PLM、MRP、ERP、CRM、SCM、BPM、EAM⋯⋯etc. 虽然制造服务业的这几个概念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上还有各有区别,所站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研究这些概念,不同于软件厂商炒概念,他们那是产品驱动。
研究这些概念的目的,是研究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
实际上目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对此表现出了明显的关注度和倾向性,比如,两化融合、产业振兴规划、核高基专项等等。
很多专家学者,像杨叔子、汪应洛、郭重庆、卢秉恒等院士也都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不太多,但已经形成了几个团队,也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
前段时间曾经有位博主专门总结了一下目前国内从事制造服务研究的三个团队,西安交大的汪应洛院士和孙林岩教授等、清华大学大学的吴贵生教授等、中山大学的李江帆教授等。
一、服务型制造的含义服务型制造的含义: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
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业的主要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外包业务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保养等各个经营环节。
汪应洛院士曾指出,服务外包是效率型经济的集中体现,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
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
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也就是说,制造=生产+服务。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创新案例研究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创新案例研究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竞争加剧,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挑战。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许多制造业企业开始寻求供应链管理创新方案。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实践。
二、电子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以电子制造行业为例,企业面临了高速发展带来的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
例如,某电子公司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可视化监控和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汽车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在汽车制造行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一些企业采取了供应链协同与优化的创新方式。
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以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此外,该企业还引入了智能物流系统,实现了供应链的即时可追溯,降低了库存和物流成本。
四、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产品的周期短、需求变动大,因此供应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和降低库存风险,一些快消企业开始使用智能需求预测和快速补货技术。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市场需求,并在短时间内进行补货,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五、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面临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挑战。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协同和资源整合,一些跨国企业采取了创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例如,某跨国企业建立了全球统一的供应链平台,推行全球供应商整合和标准化流程,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
六、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创新的挑战尽管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创新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引入可能涉及高昂的投入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
其次,供应链的复杂性也给创新带来了困难,涉及多方利益的协调和沟通。
此外,企业在实施供应链创新时还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特点、发展简况(制造服务业的前世今生之四)关于制造服务业,出现了好几个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制造即服务、工业服务业、服务型制造等等。
概念总是层出不穷,这就跟信息领域的三字经一样,CAD、CAM、PLM、MRP、ERP、CRM、SCM、BPM、EAM……etc.虽然制造服务业的这几个概念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上还有各有区别,所站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研究这些概念,不同于软件厂商炒概念,他们那是产品驱动。
研究这些概念的目的,是研究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
实际上目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对此表现出了明显的关注度和倾向性,比如,两化融合、产业振兴规划、核高基专项等等。
很多专家学者,像杨叔子、汪应洛、郭重庆、卢秉恒等院士也都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不太多,但已经形成了几个团队,也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
前段时间曾经有位博主专门总结了一下目前国内从事制造服务研究的三个团队,西安交大的汪应洛院士和孙林岩教授等、清华大学大学的吴贵生教授等、中山大学的李江帆教授等。
一、服务型制造的含义服务型制造的含义: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
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业的主要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外包业务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保养等各个经营环节。
汪应洛院士曾指出,服务外包是效率型经济的集中体现,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
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
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也就是说,制造=生产+服务。
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管理研究
服 务 型 制 造 混 合供 应 链 管 理研 究
王康 周 , 江 志斌 , 林 文进 , 谢文明 , 。
( 上 海 交通 大 学 a . 中关物 流研 究 院 , 上海 2 0 0 0 3 0I b . 工业工程 与 物流 工程 系;
St udy on t he Hy br i d Suppl y Chai n M anagem en t of Ser v i c e —or i ent ed M anu f ac t ur i ng
WA N G K a n g— z h o u , J I A N G Z h i — b i n , L I N We n— j i n , X I E We n —mi n g “ ' ( a . S i n o—U S G l o b a l L o g s i t & s I n s t i t u t e ; b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I n d u s t r i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d n L o g i s t i c s Ma n a g e en m t ;
一
、
引言
也被 我 国 企业 接 受 并 实 践 , 例如 , 上 海 电 气 集 团 大 力 提 倡 服务 型制 造 模 式 。 旗 下 上 海 电 气 电 站 集 团 从 2 0 0 5年 开 始 ,
服务经济 背景下 , 随着社会化 分工的加深 和生产性服 务 的发展 , 制造业和服务业相 互依 赖 、 相互融 合 , 两者 之间 的边 界越来越模糊 。制 造业 的发展为 许多生 产性 服务开 拓 了市 场, 而这些服务反过来 支持 和加 速 了制造业 的发展。制造 和
服务型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差异及新问题研究
c a ,po u t npa n g t D f r t r et d i a m n f tr g d 。te jr e trs f e i — i t n fe r hi n rd ci l i ,e . i ee o t a io l a u c i e h o a e r c o e e ma uat — o n n c f n fm h r tn a u n mo ma f u o s v e r n d u
第9 期 (0 2年 9月 ~ 9
服 务 型 制 造 与传 统 制 造 的 差异 及 新 问题 研 究
谢 文 明 ,江 志 斌 ,王 康 周 ,林 文进
(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中关物 流研 究 院 ,上 海 1 2 04 ;2 0 2 0 .上 海 交通 大 学机 械 与动 力 工程 学 院 ,上 海 20 4 ) 0 20
A bsr c : Asa n w y fi du ty mo e , s r ie o intd ma ufc u ng, wh c n l d s s r ie ba e n f cu ng a d m a — ta t e tpe o n sr d l e vc — re e n a t r i i h i c u e e vc s d ma u a t r n nu i f curn s d s r i a t ig ba e e vce, i h ne r to fp o c c n my a d s r ie e o omy Ba e n t e t oe ia n lsso rg n to n st e i tg ai n o r du te o o n e vc c n . s d o h he r tc la ay i fo ii ai n a d c r ce itc y tm aial ha a trsis s se tc ly, t s p p rc mpae twih ta iina a f t rng mo e n v l e a i hi a e o r s i t r d t o lm nuacu i d lo au ddng, d ma d s tsid, s p y e n a ife up l
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供应链管理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及其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过程中,通过整合和协调各个环节的活动,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高效地运转和协同工作的管理过程。
它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多个方面,目的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 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加强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
此外,在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方面,供应链管理也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供应商,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 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规划和协同,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过多的情况。
同时,供应链管理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3. 交付可靠性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交付可靠性。
通过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到客户手中。
这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三、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稳定而可靠的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企业应该与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成本控制、品质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持续加强,共同优化产品交付和服务。
2. 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企业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一、绪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效率、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出发,针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优化为手段,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通过完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协调,对客户需求、供应商、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优化协调的综合管理。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在流程上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采购管理采购管理主要是对原材料、零部件等采购进行管理,确保采购品质和交期的稳定。
(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包含物流管理和生产计划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流进行管理和协调,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生产计划管理则是对生产计划进行规划和控制,以保证在可控的时间内完成生产。
(3)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是指对销售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订单的稳定和交期的控制。
(4)客户服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是针对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售后服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优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管理,制造业企业可以实现以下好处:(1)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可以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和销售环节中实现优化、协调和协作,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2)提高效率供应链管理可以在物流、生产计划、销售和客户服务等环节中实现协调和协作,从而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
(3)提高质量供应链管理可以确保原材料的品质,提高产品的质量。
(4)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对于制造业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针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建议:(1)优化供应商管理制造业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包括原材料的品质和供货时间的稳定性等。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研究PPT文档31页
仿真方法
供应链网络的规划与重组
从系统的角度对网络设计的目标、环境影响因素、网络的 类型、形式、属性、边界、网络决策行为与绩效进行描述
建立“环境变化——网络结构——网络绩效”关系模型 建立外包决策模型 建立地点-能力-运输联合决策模型 从决策的角度对网络重组决策的过程、环境因素、决策准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
从系统的角度对供应链系统的环境、目标、系统的要素、 结构加以描述
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研究对供应链演化的驱动要素、演化 过程、演化特征及其属性进行描述
建立“环境—供应链结构—绩效”关系模型 研究各项供应链结构要素匹配关系模型 研究目标权衡与决策路径选择关系模型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论,对供应链管理的决策过程、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理解
供应链管理系统目标与功能 系统的目标基于外部环境的要求与内部的约束 系统能够产生出单个要素不具有的能力:以低成本、 高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
管理系统层次结构 战略层次 运作层次 执行层次
管理系统行为适应性 通过对各层次绩效的测量与反馈适应变化
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理解
• 业务流程设计 • 信息系统设计 • 组织系统设计 如何建立绩效管理系统,以保证系统行为与功能目标 的一致性?
研究方法
包括系统分析,建模与仿真,案例分析,抽样调查
问题描述
系统分析
模型评价
案例验证
主要研究方法:系统分析
系统研究
系统设计
问题状况
目标设定
系统设定
系统量化
方案设定
待选方案
方案确定
系统评价
系统目标 系统功能
系 网络 采购、 流
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
第28卷 第2期2009年 2月 技 术 经 济Technology Economics Vol 128,No 12Feb.,2009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周国华,王岩岩(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4)摘 要: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先进制造模式。
本文在系统阐述服务型制造的起源及特征的基础上,将一般服务模式融入传统制造业运行模式中,构建了一种以顾客为中心、体现“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制造模式。
关键词:服务经济;服务型制造;服务创新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 (2009)02-0037-04收稿日期:2008-12-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 A630069)作者简介:周国华(1964—),男,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王岩岩(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创新、创新管理。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二,经济重心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发展服务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增强提升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服务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主导。
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伴随着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全面进入创新型国家步伐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制造性企业认识到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
但传统制造企业更多关注自身制造能力的提升、自身产品达到了什么样的先进水平,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客户需求的深入识别与响应,甚至在产品的功能定义与配置上与客户存在较大差异。
制造企业的这种内向视角不但有害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提升自身能力、突出核心竞争优势的视野[1-2]。
生产服务系统优先权能力协同分配策略
Integrated priority capacity allocation for a
production service system
作者: 王康周[1,2];江志斌[2];李娜[2]
作者机构: [1]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730000;[2]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上海
200030
出版物刊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页码: 2808-281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 服务型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生产服务系统;库存服务系统;优先权;基本库存策略
摘要:随着传统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企业所面对的传统生产库存系统转变为生产服务系统.研究了由生产设施和服务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服务系统的生产和服务能力协同分配问题.生产设施生产两类产品,服务中心基于对应的产品为两类顾客提供服务.管理者在生产和服务能力均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决定将生产(服务)能力分配给哪一类产品(服务订单).在集中决策下通过边际分析得到了最优服务能力分配策略.通过数值实验得到了最优生产策略的特征,然后基于最优策略特征,设计了固定优先权基本库存策略作为生产能力分配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由最优服务策略和设计的生产策略构成的协同能力分配策略的有效性,为企业的运作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共享制造系统中企业数量规模演化分析
共享制造系统中企业数量规模演化分析
王庭昱;王康周;王冬冬
【期刊名称】《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年(卷),期】2024(43)2
【摘要】共享制造集聚分散、闲置的制造资源,匹配、共享给需求方,是共享经济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考虑到资源共享平台、制造资源供给和需求企业三方参与共建共享制造系统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本文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交易费用、信息化成本、网络外部性、平台匹配率和共享收益等重要因素共同作用下,共享制造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过程。
得到不同场景下的7个演化稳定策略,发现较高的网络外部性和匹配率会提高供需企业参与共享的积极性,而较高的交易费用和信息化成本则有抑制作用。
当共享收益在供需企业间按双方运营成本较为同比例分配时,双方企业参与共享的积极性更高。
从演化过程看,发现当各方趋于消极共建共享制造系统时,需求企业会更快放弃参与资源共享;而当系统各方趋于积极共建共享制造系统时,供给企业会更快加入平台并参与资源共享。
本文丰富了协同型共享制造系统形成原理、各方参与机制的研究,为实践中共享制造系统的建构提供决策支持。
【总页数】10页(P10-19)
【作者】王庭昱;王康周;王冬冬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
【相关文献】
1.云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2.云制造环境下对称型企业制造资源共享演化博弈分析
3.竞合视角下制造企业产能共享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4.低碳视角下制造企业产能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5.云制造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共享激励的演化博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93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002037;61104173);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73110035;2010007312008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09ZZ19)作者简介:王康周(1982-),男,甘肃静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江志斌(1958-),男,安徽安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产与服务建模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健康服务工程及医院运作管理;林文进(1983-),男,湖北大冶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务型制造、供应链管理和网络组织;谢文明(1984-),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务型制造运作管理、合同设计。
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王康周a ,c ,江志斌b ,c ,林文进b ,c ,谢文明a ,c(上海交通大学a.中美物流研究院,上海200030;b.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系;c.长三角服务科学与企业创新研究中心,上海200240)摘要:针对服务型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组合的特点,对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与传统的制造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进行了对比,分别讨论了混合供应链的牛鞭效应、生产和服务能力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服务对供应链中供应商关系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服务型制造;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能力管理中图分类号:C939;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5-0093-03Study on the Hybri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WANG Kang -zhou a ,c ,JIANG Zhi -bin b ,c ,LIN Wen -jin b ,c ,XIE Wen -ming a ,c(a.Sino -US Global Logistics Institute ;b.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c.Research Center for Service Scienc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Abstract :This paper operations management of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is discussed.Specific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s of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firm and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firm are presented.Th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bullwhip effect and capacity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also proposed.Lastly ,the impacts of service on the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are analyzed.Key words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ullwhip effect ;capacity management 一、引言服务经济背景下,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深和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两者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制造业的发展为许多生产性服务开拓了市场,而这些服务反过来支持和加速了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和服务相互融合的趋势使得传统的制造模式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新的制造业模式: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包括面向服务的制造和面向制造的服务,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1]。
服务型制造通过提供给客户产品以及与其配套的服务,即产品服务包或整体解决方案,最大可能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为企业赢得竞争力和利润。
服务型制造模式被国外许多企业所践行,如Intel 和IBM 以及众多英文案例研究涉及到的企业。
服务型制造近年来也被我国企业接受并实践[2],例如,上海电气集团大力提倡服务型制造模式。
旗下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从2005年开始,从出售单一产品向出售个性化电站方案和系统服务转变。
向用户提供完善的工程成套项目总承包服务———交钥匙工程,包含从主机产品延伸到机组、辅机系统、管路系统、配电系统、厂房基础等项目的设计,以及设备制造、配套、采购、土建施工、安装、调试、运行、验收交工等全部及流程装置总包项目,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
旗下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全程参与电气集团印度莎圣项目的融资服务,为印度业主安排了约11亿美元的融资,实现了销售。
中国南车集团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已逐步建立从产品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完备服务网络,积极健全机车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在用户培训、机车车辆零部件供应和修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延伸服务。
·39·与此同时,服务型制造在我国学术界也引起极大关注。
自从汪应洛、郭重庆、江志斌和孙林岩等[1,3 6]学者提出和阐述了服务型制造后,关于服务型制造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
以中国知网(www.cnki.net )为来源对2007 2011年期间发表论文进行历史数据统计,以词条“服务型制造”为主题进行搜索,共计93条结果,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自2007年以来,服务型制造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每年都几乎呈现倍增趋势。
纵观所有研究,大部分均集中在服务型制造模式、增值机理和案例研究方面。
针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系统以“服务型制造”为主题进行查询,从2009年以来,已经有5项申请获得资助,其中1项获得重点项目资助。
以上发展态势说明,对服务型制造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学术界已得到认同。
图12007~2011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中文研究成果200720082009201020114524156350403020100由于传统制造企业向客户只提供产品,而服务型制造企业向客户同时提供产品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服务。
所以,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明确企业转型的目标和业务范围,以便制定企业转型的相关决策。
其次,需要制定有效的顶层管理支持,以便将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有效协同,开展企业转型。
再次,企业的组织文化需要重新定位,例如顾客导向型文化,服务意识的增强等。
以上问题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已涌现出较多研究成果。
有了企业组织层面的准备,转型后企业在新模式下的运作管理也需及时调整。
为了实现产品服务组合的高效生产,需要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效管理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而很少有文献研究企业由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后面临的运作管理问题,少有的定性研究有:何哲等[7]对服务型制造供应链与传统制造供应链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王康周等[8]对服务型制造的综合资源计划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基于此,本文关注传统制造或服务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后,企业运作管理主要面临的供应链管理问题,试图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首先对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的制造服务混合供应链与传统的制造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进行对比,指出了混合供应链的特点。
分别讨论了混合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生产和服务能力管理、服务无形性对混合供应链管理的影响等供应链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最后针对服务型制造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混合供应链如图2所示[10],传统的制造供应链中,每个环节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都保持一定的库存。
服务供应链中,服务的不可存储性导致服务订单的积压,服务供应链各个环节需要通过能力调整进行服务能力管理。
而且,除了产品和服务能力的管理不同之外,信息流动方向也是制造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的重要区别。
制造供应链中信息和产品的传递方向是相反的,而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和信息是同向传递的。
图2制造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制造供应链终端客户需求终端客户需求服务能力顾客参与度积压服务产品库存订单服务能力顾客参与度积压服务产品库存订单服务能力顾客参与度积压服务产品库存订单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由于提供给顾客的是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所以供应链中传递的既有产品,又有无形服务,故称之为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
混合供应链中既有制造商又有服务商,两类企业协同运作,以高效地提供产品服务包给顾客。
因此,混合供应链是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融合,既承担产品从最初制造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传递,又涉及到服务从各个环节的服务提供商到最终客户的传递过程;既具有传统供应链物流管理过程,又具有服务流管理过程。
由于部分产品的制造或服务的提供需要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合作完成,因此产品服务系统的供应不再是简单的链状结构,而是由一些企业的横向联结和不同层次的纵向联结组成,呈现出复杂的网状结构。
因此,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是产品和服务的集成供应网络。
混合供应链中制造和服务没有统一的先后顺序,不同的顺序组成的供应链的特性也不一样。
同时,制造和服务可以属于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也可以属于同一企业中的不同部门,显然这种区别导致信息透明度也是不同的。
图3描述的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两阶段混合供应链,并且是先提供产品,后提供服务的模式,其他形式的混合供应链或者多阶段混合供应链结构将更为复杂。
图3简单的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服务能力顾客参与度订单产品库存产品终端客户需求积压服务三、牛鞭效应牛鞭效应在制造供应链中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
由于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①无库存,②需求信息传递方向不同。
所以,首先定义服务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为订单积压和工作负荷的方差逐层增大。
工作负荷放大的现象在人员密集型服务中更为明显,如研发和咨询服务。
工作负荷的放大对服务质量和作业设计有主要影响,需要增加对服务供应链各个环节服务质量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