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切忌冲动
教师课堂答疑要“四忌”
教师课堂答疑要“四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教师在答疑过程中要做到“四忌”。
一、忌“怒”,要真诚相待,诲人不倦。
怒是人的思想烦躁和不冷静的充分暴露,往往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这是从事教育职业的最大障碍。
因为人一怒就会失去理智和思考,就会使很多道理和观点带有自己愤怒的影子。
但是平时有些教师却把握不住自己,特别是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或者是自己上课一再强调的重点问题,就会大发雷霆,使得学生的一腔热情直降到冰点,学生还怎敢再提。
美国心理学家波林认为,学生提问时都存有胆怯心理,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自己的疑问,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学生能提出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讲课用心听、用脑想了,而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提倡的。
唐代诗人韩愈教他的学生做人道理以后,学生不以为然,甚至提出反驳,韩愈不但不怒,反而谆谆告诫,循循善诱,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风范。
因此,我们要学习古人的做法,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课堂提问,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不可置之不理、视而不见,更不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打击和嘲讽。
而应真诚相待,耐心教导,使其“顽石自开”、“茅塞顿开”。
二、忌“矜”,要广开言路,不耻下问。
矜就是自大,甚至狂妄。
常言道,“为人师者总好矜”。
现实中确实不乏其人,自己多学了点知识,就自以为什么都懂、都对,所以常常津津乐道,听不进他人的声音,甚至对在课堂上向自己提问的学生当头棒喝,厉声吓止。
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世上没有“万事通”,即使是被世人奉若神明的孔子,也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不要堵塞学生的提问,而且要提倡学生“发问”,甚至“挑战”。
因为,教师讲的每句话也并非都经过认真斟酌,仔细推敲,难免会有错,甚至有“上下多相违”、“前后多相伐”的情况;此外,教师虽“学在前”,但并非对专业的把握和理解就能处处“攻于精”。
因此,教师在答疑时,要有谦逊、豁达的态度,广开言路,并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方可成为“能答问解难之人”。
冲动是魔鬼,心平气和当老师
冲动是魔鬼,心平气和当老师作者:张飞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年第05期相信每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碰到过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遵守校规校纪、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对着干。
前几天还有一个学生在上网课的时候,公然辱骂老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对于这些违规的学生,作为教师,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如果要管,又该如何管,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负责任惹火上身,是摆在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严重问题。
由于近年来,师生矛盾频发,一旦师生出现纠纷被拍成视频传到网上,影响就会迅速扩大,再加上无良媒体的肆意渲染。
最终的结局是,不管这件事是不是老师的错,当地教育局为了消除舆论影响,基本上都会对涉事老师进行处分,轻则批评,重则停职。
这导致很多老师现在不愿意也不敢再去管学生,当然仍然有一部分负责任的老师,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让学生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始终对学生严格管教。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赋予老师教育惩戒权。
之后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则对教师在实施惩戒权的范围、程度和具体操作办法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个意见稿出台之后也引起了一番争论,有人赞成,认为把惩戒权还给老师,有利于对老师不敢管学生的不良现象进行纠偏,而且在惩戒的时候老师有规可循,不用再胆战心惊。
也有人反对,认为惩戒和体罚的边界过于模糊,有的老师难以把握,难免滥用惩戒权,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
那么,学生犯了错,到底该不该管呢?我的看法是,该管。
第二个问题,学生犯了错,如果批评教育对于这个学生已经没有用,应不应该对学生有所惩戒?我的看法是应该惩戒,但关键是要把握好惩戒的度,按规则办事,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生气和冲动,好心办错事,既伤害了学生,又连累了自己。
严慈相济,做智慧型教师教育是一辆马车,爱与严是这辆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教育老师三大忌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引导学生成长。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我们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老师三大忌出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忌情绪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情绪化是一个常见的忌讳。
教师情绪化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以下不良影响:1.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教师情绪波动较大时,学生会感到焦虑、恐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长期处于这种情绪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
2. 降低教学效果。
情绪化的教师往往难以集中精力授课,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此外,学生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难以投入到学习中。
3. 削弱教师权威。
教师情绪化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嘲笑的心理,从而削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
为了避免情绪化,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保持平和的心态。
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冷静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适时宣泄情绪。
当教师情绪波动较大时,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宣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
3. 加强自我修养。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控制情绪。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忌偏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偏心现象时有发生。
偏心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以下不良影响:1. 影响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师偏心容易导致学生之间产生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影响学生之间的友谊。
2. 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偏心的教师往往只关注部分学生的表现,忽视其他学生的努力,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3. 削弱教师的公正形象。
教师偏心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削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公正形象。
为了避免偏心,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
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班主任工作三怕:性急、马虎、闹情绪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班主任工作的“三怕”: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一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
”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
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
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
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三怕思想疙瘩解不开,心情受压抑。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常有,教师自然也不例外。
但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如果不注意心理调适,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室,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学生身上,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甚至败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疏远师生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做一个不发怒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轻易“发怒”的班主任新班主任工作之初经常发火,这很正常,一个老班主任还时不时“动真气”,这就要认真地反思一下了,不发火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我们的探讨都是针对积极工作、热爱学生的班主任而言的,否则,你就算不发火,工作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一、为什么不该发怒?1、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
冲动是魔鬼,发怒是祸水,中医说怒伤肝,我们不是为了生气才当班主任的,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为提高生命质量,要杜绝生气。
2、生气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
壶小易热、量小易怒,以愤怒开始必将以羞愧告终,班主任生气总觉得自己有理,有时也未免占的住脚,这样的生气多了,难免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简单和粗暴,生气时人容易变得刻薄,从而极容易说出伤害学生心灵的话语,不经意把自己“恶”的一面表现出来。
另外,有时班主任控制不了,会产生“情绪性的行为”,对学生动手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3、生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看不惯他就一定干不掉他,班主任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火,是不是发火就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如果你对孩子发火,孩子眼睛朝天,一副不买账的样子,那么你的火只会愈来愈大,直到失去控制。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保持正常的心态进行教育,才能够让孩子正常发展。
找到学生的真正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成长和进步。
学生不能亲其师,又怎么能信其道呢?4、生气无助于班主任的成长。
有人说脾气越大,智慧越少,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生气是因为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找到了,应该是暗暗发笑才是。
学生的错误其实都是成长的机会,问题即课题,班主任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使学生产生认识和行为改进。
而能够做到这些需要班主任有一定的能力和技术。
教育是护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即使是惩罚和批评也要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刺猬的肚子都是软的,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和提要求,而非班主任处于非理性状态下的指责和训斥。
身教重于言传,如果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他所认识的人中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一个。
班主任老师“六不要”
班主任老师“六不要”在我这短短十几年的任教生涯中,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很有些年头了。
这些年来,我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深深体会到了小学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也有很多感悟,归纳起来有“六点”,即“六不要”现奉与大家共勉。
1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其他孩子的坏话喜欢在学生面前搬弄是非的老师,是最让学生讨厌的老师,并且孩子不懂得保守秘密,你在这个孩子面前数落了某个孩子的不是,他就有可能去告诉那个孩子,师生关系就会因此而弄得一团糟。
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当面批评、背后赞美是比较好的策略。
班主任如果能够把握这个策略,就不仅能感化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也能感化那些消极落后的后进生。
对那些落后的“关键人物”,就更加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怀着一颗爱心去耐心地关注、转化他们。
要知道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不怕反复,不怕麻烦,给他们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就一定会成功的。
“成功就是比失败多尝试了一次”,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学生总是要追求进步的,他们不是顽石,不是朽木,通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共同努力,他们都能取得进步。
只要他们有了一点儿进步,班主任老师便可以背着他们在其他学生面前大加赞赏。
这样的赞赏被那些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孩子传出去,那个被赞赏的孩子心里一定会暗暗地感激你,甚至还会把你引为知己。
2 不要在班里泄漏孩子的隐私孩子不论多小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事情,凡是他不愿意告知别人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隐私。
保护别人隐私这个道理,班主任一定要明白。
同时,班主任不仅要守护好孩子的隐私,并且还要教会孩子守住自己的隐私,更要杜绝其他孩子闲来没事去挖掘别人的隐私。
即便有什么话非说不可,也要事先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凡是有点隐私的人,绝大多数都不同程度的有着自尊心。
班主任便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着学生的这种自尊心,或许一时半刻学生并不懂,但至少不会招致学生的怨恨和对抗。
慢慢地,待学生懂得了老师的用心,他的心里就会暖融融的,然后封冻心底的坚冰就会顷刻融化。
教学随笔: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
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
”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
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三是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断地完美自我,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这个职业,今后我仍将这么做。
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
;.
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1)要及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要迅速即使地进行处理,
否则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2)要理智: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扰人心烦,但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
(3)要有艺术性: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要机敏、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然后因势利导,恰当、妥善地解决问题。
(4)要有教育性: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对课堂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时,要切忌“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或把全班学生当做“替罪羊”,大吼大叫。
而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切、自然地去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是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
由于突发事件性质的复杂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策略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但原则上至少有三点:
其一,尽量化解矛盾,不要激化矛盾。
当堂解决不了的妥善搁置,留待课后解决,尽量少花时间处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其二,以学生的自尊心为中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切不可任意责罚。
其三,加强课堂组织调控,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即时批评要做到“五要”“五忌”
课堂教学即时批评要做到“五要”“五忌”作者:牟先涛颜磊来源:《体育教学》2008年第02期课堂教学即时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
当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批评中要做到“五要”“五忌”。
一、批评时要力求准确,忌盲目冲动在教学中,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凭经验仔细观察,了解事实真相,弄清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动机,搞清批评对象的问题和原因所在,符合事实的批评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批评的人和事不符合事实,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服气,就会感到委曲,甚至感到冤枉,会由于批评的“失之毫厘”,而导致学生反应为“悖之千里”。
例如:刚接手高年级教学时,每节课都有个别女生无缘无故不上体育课,问她们只说不舒服。
导致别的同学钻空子也借故呆在一边,这不由得让我很是生气,统统叫过来一顿狠批,并全部要求上体育课。
课后才通过女生小组长了解到原来是几个同学来了例假。
二、批评时要把握尺度,忌讽刺挖苦在课堂中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师的教育。
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宽容大度,不能不管错误大小,不分场合、对象,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批,这样往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例如:学生队列内讲话,我会采用眼神暗示、声调调控等批评方式,这样既能照顾到犯错学生的情面,又能使绝大多数学生浑然不觉,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要注意批评的语言不能挖苦讽刺,乱扣帽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温和;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
其实,我们只需要几秒钟时间的考虑,以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轻微的责备、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都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批评时要有针对性,忌随意应付课堂教学中因人而异实施批评,是批评教育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
老师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做好老师应该关注的细节
老师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做好老师应该关注的细节老师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1,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
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
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
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
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
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
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
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
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
这会让学生产生隐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对你产生厌恶心理。
10.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
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教师要善于克制冲动
教师要善于克制冲动扶风县城关镇北街中心小学贾海宁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12套法制节目中,播出一名男教师由于冲动而导致3名学生受伤住院的新闻,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看完之后,我感慨良久:一是为这位教师感到悲哀,既要付钱又要负良心债;二是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人都有喜怒哀乐。
怎样才能克制怒火呢?一班学生中,有乖巧的,也有几个从“花果山”上走下来“大闹教室”的“猴头”。
往往捣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干扰教师讲课。
于是有些教师往往用“一记耳光”来解决,但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吗?既伤了学生,又伤了自己。
因为学生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背着“灵魂工程师”的光环,弄不好会断送讲台事业。
因此,在你怒发冲冠时,赶快去“洗把脸”,控制自己的冲动。
一、“洗把脸”,冷却头脑,克制冲动“急躁是教育人得敌人”。
冲动急躁容易使人做出愚蠢的举动。
一记耳光打下去,所有问题能解决吗?靠打能服人,那就不会有调皮的学生存在,“打”还会是调皮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毫无意义的事我们千万别干。
怒火总会有,重要的是如何克制。
当怒气冲天时,马上走出“火药区”,让自己“冷却一下”,转移注意力,及时把火熄灭,火灭了,克制了冲动,悲剧也就消失。
二、“洗把脸”,处事冷静,方法得当“洗把脸”,克制了怒火,心静气平,头脑清醒。
借“洗把脸”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客观分析事情,有效采取方法。
前段时间,班上有位学生由于骂人被外班一名大学生打伤了。
由于这位学生平时比较调皮,在班上爱捣乱。
当我听到消息时,我非常生气,但我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一周之后,学生伤好了,我仍旧没有理他。
两周后,我让他来办公室,通过双向沟通,让他明白了被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学生泪水不断,一天以后,一份“反思报告”赫然放在我的办公桌前。
现在这位学生进步很大,这不能不说与“洗把脸”有很大的关系。
三、“洗把脸”利于教育,赢得信赖正因为我们教师有父母般的博大的胸怀,应多包容,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
当老师应该注意的细节
1. 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
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
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标准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
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心。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
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
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
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
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
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
这会让学生产生隐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对你产生厌恶心理。
10.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
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
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
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面对学生冲动的时候
面对学生冲动的时候……做班主任一定要有激情,只有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但做班主任千万不能激动,偏激的情绪会带来偏激的行为,偏离教育的轨道。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是不会顶撞班主任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学生的心情、学生对老师某些言行的误解等,师生之间的冲突也偶尔会发生,相信每个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和记忆。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没有经验的班主任很容易冲动,认为这是对班主任尊严的挑衅,如果不把这种“苗头”及时打压下去,今后班主任工作将无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将会失控。
于是轻则大动干戈,请家长配合“教育”,报学校申请处分;重则越想越气愤,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脚,对学生实施“武力教育”。
且不谈这种“武力教育”会给班主任个人带来麻烦,单从对学生教育的效果看,这种打压式的教育,并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薛老师是一个高度负责且很有创新型的班主任,最难能可贵的是虽年近退休但绝不固步自封、刚愎自用,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在处理班级矛盾时,总是喜欢在众多的方法中一一筛选最科学、最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方法。
她是我的榜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班主任作风也越来越得到她的肯定,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互相欣赏,经常在一起讨论班级管理的问题,遇到难题互相讨教。
2010年的一天,薛老师来到我的办公室:“金先生(我叫许金友,她平时习惯于叫我金先生),我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你帮我想想办法,应该怎样解决。
”事情是这样的,她们班上有男生半夜起来在宿舍打牌,被宿管员现场抓住三个,她在对这三个男生谈话时,他们又举报了另外一名学生。
当她找这名学生谈话时,这位学生不但矢口否认,而且情绪激动,态度蛮狠,师生之间根本无法交流。
我问薛老师:“这名学生现在哪里?”薛老师告诉我:“我让他先回教室了。
”“这就对了。
”我对薛老师说:“这两天你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该上课的上课,该喊他答问题的照喊不误,就是不要提及这件事。
教师应避免的行为
1.不要用敲打讲台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引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
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
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
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
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
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
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
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
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
这会让学生产生隐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对你产生厌恶心理。
10.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
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
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
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2021年班主任克制怒气六计
班主任克制怒气六计成功的班主任不但要有对工作的热情,还要善于克制怒气。
班主任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犯错误。
面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怎样克制本身的愤怒,不生学生的气,这是为人师者必需面对的问题。
1.学会说“不要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学生冒犯、听不进老师的意见时,你要有“老师不计学生过”的胸襟。
要冷静再冷静,记住,冲动是魔鬼。
坦然对待,默默地告诉本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学生做了一些令你不顺心的事,你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对本身说“小事一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后,充分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问题自然就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3.推迟生气时间。
每一次想对学生发脾气时,不妨先离开学生,到操场走一圈,缓解心中的压抑与愤怒。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想一想,对学生发怒,于生不利,于己无补,何必呢?4.多换位思考。
学生是孩子,必然还不太懂事,多少要犯一些小错误。
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一下,本身曾经是学生时也犯过错误,想一想当时老师对你大发脾气时本身的感觉。
(班主任其实,欲速则不达,你生气时批评学生的效果并不佳,他更不会接受你的意见,相反,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沟通,学生更容易接受。
5.自我解嘲。
一旦磕磕碰碰的事发生了,你不妨对本身说:“哈哈,我又可以当法官啦。
”假如你看到一些芝麻小事,就爱发脾气,那有什么用呢?生气是你无能的表示,生气是拿学生的错误来惩罚本身。
6.同行帮助,班委监督。
请一位你信赖的老师帮助你,让他每次看到你动怒时便提醒你,“生活愉快胜过金钱富有”,对学生发怒划不来,并且本身很受伤。
你也可以请班委监督你,“老师,您别生气好吗?”当你在班上没有控制好情绪将要对学生发怒时,让班长给你写纸条,面带微笑,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学生的过失,这样的班主任才能当得开心,工作得轻松。
教师切忌冲动
教师切忌冲动
傅文国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冲动是猛兽,冲动是魔鬼,冲动是要受惩罚的。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冲动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不胜枚举。
宁夏的一位学生因不堪老师的体罚而写下遗书服毒自杀,银川市一位家长状告幼儿园老师打了自己的孩子……不但宁夏,全国各地教师体罚学生,被媒体曝光的事件也接连发生、层出不穷。
【总页数】1页(P46)
【作者】傅文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创业切忌冲动
2.建设新农村切忌"政绩冲动"
3."教师减负"切忌形式主义
4.“教师减负”切忌形式主义
5.教师切忌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切忌冲动
作者:傅文国
来源:《师资建设》 2009年第7期
冲动是猛兽,冲动是魔鬼,冲动是要受惩罚的。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冲动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不胜枚举。
宁夏的一位学生因不堪老师的体罚而写下遗书服毒自杀,银川市一位家长状告幼儿园老师打了自己的孩子……不但宁夏,全国各地教师体罚学生,被媒体曝光的事件也接连发生、层出不穷。
如“女老师一耳光打‘傻’学生;学生做错作业被老师打得面部肌肉萎缩;小学生上课起争执,竟被老师踢断门牙……”如此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教书育人的学校,主角竟然是为人师表、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民教师!真令人汗颜、让人震惊!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究竟怎么了?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指出:“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遗憾的是,“老师打学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不时见诸报端。
究其原因,就是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能心平气和地正确对待,简单粗暴,不计后果,急躁冲动。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许多老师深谙这个道理,在教育学生时侃侃而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他们吸取教训,做事要想后果,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而当自己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却意气用事,丧失理智,甚至“大打出手”。
“上梁不正下梁歪”,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原来老师也出尔反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切忌冲动、不少老师也经常提醒自己,而“恼人”的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又将之抛到九霄云外,急剧升温的情绪再次战胜理智,似乎忍无可忍,只好“该出口时就出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管学生。
可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非朝夕之功,不能速成,需不断加强个人“修炼”。
教师冲动、辱骂、体罚学生,轻则破坏自己形象,降低自身威信,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重则伤害学生身心,导致学生伤残,使自己受到上级部门的严厉处罚,甚至法律的无情制裁。
在学校、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给政府、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这是不二的真理,教育的法宝,它既能保护教师的正当权益,促进教师顺利发展;又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愿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牢记于心,不去受那“冲动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