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以黄山风景区为例_朱国兴
experience in Huangshan Scenic Area
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并根据 《黄山风 景 名 胜 区 总 体 规 划 (2007-2025) 》 以 及 《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的要求,对建 设工程选址、方案设计以及环境评估等重 要环节的审批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并对其进 行跟踪管理。努力做到景区内建筑选址不 破坏景观、地形。同时,风景区减少山上
微、明显、强烈以及绝对重要;两者之间的过渡情形则用 2、4、6、8 表示;当后者与前
者进行比较时,则用倒数表示他们的重要性标度值 (表 3)。
汇总专家的意见得到判断矩阵,分别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从而得到各指标
的权重。具体方法为:首先,通过专家分析每两个指标对目标的影响的比值,得到判断矩
阵 A,运用层次分析软件 Yaahp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对其
摘要:旅游景区内由于游客的食宿消费行为造成的水电气等资源的消耗,以及交通工具的使 用,形成大量的碳排放,使得旅游景区成为旅游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实现旅游的健 康、可持续发展,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已成为一种必然。低碳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旅 游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山岳型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借鉴黄山风景区低碳旅游景区建设 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从资源保护、规划与设计、低碳景区运营、低碳景区管理四个方面构建 山岳型低碳旅游景区创建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 对各项指标进行了一致性验证分析,结果满足一致要求。进行验证,说明了指标体系的应用 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项研究,以期能对中国山岳型的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提供参考,指导 中国山岳型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低碳旅游;山岳型景区;评价指标;黄山风景区 DOI: 10.11821/dlyj201312017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参考模板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山市城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2003.7项目名称: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委托方(甲方):黄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总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二零零三年七月合作单位:黄山市城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资质证书:乙级[建]城规编第(1550153)主要编制人员名单: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管总工汪志明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张全高级城市规划师所技术负责人:靳东晓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郑德高硕士城市规划师李海涛硕士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朱力博士城市规划师张全高级城市规划师罗赤高级城市规划师王贝妮助理城市规划师张永波助理城市规划师关丹助理城市规划师二、协作单位清华大学:杜鹏飞博士副教授龚道孝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柏兰芝副教授徐辉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张志军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谢正观教授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蒋雅君博士研究生张维修博士研究生陈宜伶硕士研究生刘慧璇硕士研究生黄山市城市规划局:梅一峰局长高级工程师韩建予科长注册城市规划师秦国元注册城市规划师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万国庆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江涛工程师黄宏跃工程师顾维芬注册城市规划师胡秀娟助理工程师目录第1章总则 .............................................................................................................................................................第2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第3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4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1节城镇体系 ...............................................................................................................................................第2节南部城镇群规划 ...................................................................................................................................第3节重点城镇发展规划................................................................................................................................第4节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5节综合交通规划 .......................................................................................................................................第6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7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8节旅游发展规划 .......................................................................................................................................第5章屯溪区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第9节城市总体布局 .......................................................................................................................................第10节居住用地规划 .......................................................................................................................................第11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12节综合交通规划 .......................................................................................................................................第13节绿地景观规划 .......................................................................................................................................第14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第15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16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17节供电工程规划 .......................................................................................................................................第18节电信工程规划 .......................................................................................................................................第19节环境保护规划 .......................................................................................................................................第20节环卫工程规划 .......................................................................................................................................第21节燃气工程规划 .......................................................................................................................................第22节防灾规划 ...............................................................................................................................................第6章徽州区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第23节总体布局规划 .......................................................................................................................................第24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25节综合交通规划 .......................................................................................................................................第26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7章黄山区总体规划 ...........................................................................................................................................第27节总体布局规划 .......................................................................................................................................第28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29节综合交通规划 .......................................................................................................................................第30节绿地景观规划 .......................................................................................................................................第31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32节市域近期建设规划................................................................................................................................第33节屯溪区近期建设规划............................................................................................................................第34节徽州区近期建设规划............................................................................................................................第35节黄山区近期建设规划............................................................................................................................第9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第36节屯溪区-徽州区城市远景构想............................................................................................................第37节黄山区远景构想 ...................................................................................................................................第10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11章附则 ...............................................................................................................................................................第1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黄山市城市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以及黄山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
3.1 黄山景区典型景观 1 温泉景区 :黄山温泉景区又称桃源仙境,以揽胜桥为中 心向周边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景区,游览面积 1481 约 公顷。该景区的地势相对平坦。温泉景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 鸣弦泉,桃花峰、慈光阁等。温泉景区是黄山旅游设施最为完 善的地方,建有比较完善的旅客综合服务设施。 2 玉屏景区 :玉屏景区乃是黄山的中心景区,在古代称之 为文殊院。有俗语云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该区以玉 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是主要的景点,沿途有“百步云 梯”、“蓬莱三岛”、“一线天”等诸多瑰丽景观。 3 北海景区 :北海景区位于黄山景区的腹地,东连云谷景 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面积约 1316 公顷,是一 片海拔 1600 米左右的开敞地带。北海景区以山峰作为主体, 其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伟、奇”、“险”、“幻”。 4 白云景区 :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北起伏牛岭,南至 云门溪上的续古桥,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面 积 1655 公倾。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庵周围风景秀丽,奇峰 异石,溪流环绕,集松、石、泉于一体。 5 松谷景区 :黄山历来就有“前山险,后山秀”的说法, 松谷景区这里所指的后山。松谷景区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 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的合称。景区有高山和茂密的森林,飞
流的瀑布和湍急的溪流,幽静古老的寺庙和庵堂。 6 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仅 890 米。主
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其 中“九龙瀑”、“百丈泉”和“人字瀑”被称为黄山的三大瀑布。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03•【字号】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已经黄山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孔晓宏2017年11月3日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第一条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区(以下简称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
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年)确定的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黄山国有林场中的490平方公里为黄山风景区保护地带(以下简称保护地带)。
第三条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做好黄山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
管委会和黄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做好保护地带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建设等工作,加强对保护地带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第四条黄山风景区规划区域均为森林防火区。
下列范围为高火险区:(一)坟区;(二)施工工地及生活场所;(三)登山步道、机动车辆通道、观景台边缘直线距离5米之内。
第五条管委会根据气候、节气等情况及时公布森林高火险期。
森林高火险期内,黄山风景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野外用火主要包括:(一)炼山,烧火驱兽,烧灰积肥,烧炭,烧火煤,野炊,上坟烧香,火把照明,燃放烟花爆竹等;(二)在野外使用卡式炉,点蜡烛,烧纸钱等;(三)在规定区域外吸烟,丢弃未熄灭烟头、火柴梗、打火机等。
违反本条第一、第二款规定,在森林高火险期内野外用火的,由管委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附件一: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6)第一章修编背景 (6)1.1上轮总规评析 (6)1.2修编动因 (12)1.3本次总规修编的主要内容 (13)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发展分析 (13)2.1区位关系 (13)2.2历史沿革 (14)2.3资源与社会现状 (18)第三章资源与评价 (23)3.1风景资源构成及特色 (23)3.2风景资源的分布 (25)3.3 景点评价 (27)3.4景区评价 (37)第四章规划总则 (40)4.1规划依据 (40)4.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41)4.3规划期限 (42)4.4发展目标 (42)第五章规划范围与性质 (42)5.1规划范围 (42)5.2风景区性质 (45)第六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45)6.1功能分区 (45)6.2景区分区 (45)6.3规划布局结构 (47)6.4职能结构 (47)第七章容量与规模 (48)7.1游人容量计算 (48)7.2 游人规模预测 (50)7.3床位估算与分布 (51)7.4居民人口预测 (53)7.5 居民容量测定 (53)8.1保护原则 (54)8.2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措施 (54)8.3核心景区保护 (58)8.4专项保护规划 (59)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62)9.1 典型景观特征 (62)9.2 规划内容 (62)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64)10.1 游览方式 (64)10.2游览系统规划 (64)10.3游程及游线安排 (67)10.4导游设施 (68)第十一章旅游设施规划 (69)11.1现状概况 (69)11.2客源市场选择 (69)11.3设施布局 (70)11.4旅游床位及用地规划 (71)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73)12.1 道路交通规划 (73)12.2电力工程规划 (74)12.3 电信工程规划 (76)12.4 燃气工程规划 (77)12.5 给水工程规划 (77)12.6排水工程规划 (79)13.1 防灾体系建设 (81)13.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81)13.3 游人安全 (84)13.4 景区安全 (84)13.5 消防规划 (85)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85)14.1 环境影响预测 (85)14.2 减缓措施 (87)第十五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7)15.1人口分布现状 (87)15.2居民分布控制 (88)15.3 居民新村建设 (88)15.4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9)15.5 风景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90)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90)16.1 规划原则 (90)16.2规划目标 (91)16.3 土地利用分区 (91)16.4土地利用布局 (91)16.5建设强度控制 (93)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93)第十八章管理与实施措施 (97)前言我院受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委托,于2009年3月接受《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任务,接受该任务后,我院迅速成立了总规修编项目组,根据工作安排,2009年7月开始项目组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进行了现场调查3次,并到北碚区和合川区汇报共5次。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的通知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12•【字号】黄政办[2007]30号•【施行日期】2007.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的通知(黄政办〔2007〕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已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07年度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六月十二日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黄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委会”)是黄山市城市规划工作的审议决策机构。
规委会的办事机构是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城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城市规划局局长兼任。
规委会的咨询机构是专家咨询组。
第二条规委会的工作职责是:对市域内各层次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强领导、组织协调,为各项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行政依据。
主要受理事项有:1.审议黄山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审议近期和年度建设计划。
2.审议有关城市规划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性规范。
3.审议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四县县城总体规划和规划区内建制镇总体规划。
4.审议城市规划区内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与重大建设工程方案。
5.审议城市规划的执行情况。
6.协调城市规划与各行业各部门规划之间的关系。
7.市委、市政府认为需要审议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规委会会议形式:一、城市规划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简称“规委会全委会”);二、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
第四条会议审议的各类规划设计方案和重大建筑设计方案原则上需提供专家咨询组的咨询意见。
第二章规委会全委会第五条规委会全委会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规委会全委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不少于一次。
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4.06.06•【分类】其他正文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2013年12月24日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吴斌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现就《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说明如下:一、修订的必要性黄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珍贵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是展示安徽乃至中国形象的窗口。
长期以来,我省对黄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十分重视。
1989年4月,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结合当时实际制定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的实施,对强化黄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修改完善,《条例》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黄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有必要进行修订:一是适应上位法修改、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2006年9月,国务院对1985年制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公布了新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规划编制、资源保护、经营管理等作了新的规定。
2007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城乡规划法,废止了1989年通过的城市规划法,对城乡规划实行一体化管理。
同年,国务院批准了2007—2025年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保护地带等内容进行了调整。
《条例》出台以后,虽然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和要求,进行了三次个别条款的修正,但对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范围界定、保护理念、规划编制、审批备案、资源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未作修改,有的规定与上位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黄山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黄山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深做实旅游品质革命,推动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复合转型,打响“文旅新融合,黄山再出发”品牌,建设全新、全景、全业、全球黄山。
力争到2025年,年旅游接待量超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千亿元。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建设,面向国际循环、区域循环、周边循环,优化布局“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构建山上山下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的大旅游格局,建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推进黄山旅游“二次创业”。
深化黄山旅游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创业”,强力推进东海景区开发,建成云谷索道下半段、东大门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完成黄山东部开发和东黄山国际小镇建设,全面打开东大门。
实施南大门客运换乘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北门索道下迁、环黄山公路景区南门-西门旅游快速通道,谋划建设前后山循环道、西海地轨缆车下移工程,规范疏解南大门,加快提升北大门,特色发展西大门,全面实现“四门洞开”,推进“四门串联”,形成四门呼应的大黄山旅游格局,显著提升景区旅游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力争到“十四五末”,黄山风景区年进山游客突破400万人。
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做强黄山风景区、黟县世界遗产旅游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屯溪城市休闲旅游区四大优势板块,推动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新安江等重点景区提档提质,加快月潭湖基础配套、招商引资和旅游休闲业态培育,以重点区域整合带动全域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新安文化度假区等牵动性重大项目建设,培育花山谜窟夜游、黟美小城、潜口养生小镇、歙县湖田山等一批旅游新热点,推出皖浙1号生态旅游路、徽州天路、醉美218、心安月潭等一批旅游风景道,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形成区别化与品质化兼备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山市城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2003.7项目名称: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委托方(甲方): 黄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总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二零零三年七月合作单位:黄山市城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资质证书:乙级 [建]城规编第(1550153)主要编制人员名单: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管总工汪志明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张全高级城市规划师所技术负责人:靳东晓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郑德高硕士城市规划师李海涛硕士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朱力博士城市规划师张全高级城市规划师罗赤高级城市规划师王贝妮助理城市规划师张永波助理城市规划师关丹助理城市规划师二、协作单位清华大学:杜鹏飞博士副教授龚道孝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柏兰芝副教授徐辉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张志军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谢正观教授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蒋雅君博士研究生张维修博士研究生陈宜伶硕士研究生刘慧璇硕士研究生黄山市城市规划局:梅一峰局长高级工程师韩建予科长注册城市规划师秦国元注册城市规划师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万国庆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江涛工程师黄宏跃工程师顾维芬注册城市规划师胡秀娟助理工程师目录第1章总则 (5)第2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 (5)第3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6)第4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第1节城镇体系 (7)第2节南部城镇群规划 (8)第3节重点城镇发展规划 (8)第4节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9)第5节综合交通规划 (12)第6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2)第7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3)第8节旅游发展规划 (14)第5章屯溪区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15)第9节城市总体布局 (15)第10节居住用地规划 (16)第11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6)第12节综合交通规划 (17)第13节绿地景观规划 (18)第14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19)第15节给水工程规划 (19)第16节排水工程规划 (19)第17节供电工程规划 (20)第18节电信工程规划 (20)第19节环境保护规划 (20)第20节环卫工程规划 (21)第21节燃气工程规划 (21)第22节防灾规划 (21)第6章徽州区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2)第23节总体布局规划 (22)第24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2)第25节综合交通规划 (22)第26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3)第7章黄山区总体规划 (24)第27节总体布局规划 (24)第28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4)第29节综合交通规划 (25)第30节绿地景观规划 (25)第31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5)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26)第32节市域近期建设规划 (26)第33节屯溪区近期建设规划 (27)第34节徽州区近期建设规划 (28)第35节黄山区近期建设规划 (29)第9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30)第36节屯溪区-徽州区城市远景构想 (30)第37节黄山区远景构想 (30)第10章规划实施措施 (30)第11章附则 (31)第1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黄山市城市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以及黄山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复杂之整合 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二、山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尊重自然:山地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顺应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 山体的破坏。
2、保持生态平衡:建筑设计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 坏。
3、地域文化传承:应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体现地方特色。
4、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实 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山岳型风景区是指以山岳景观为主要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旅 游景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山岳型风景区游 客中心的规划建筑设计逐渐受到。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山岳型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 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一、黄山风景区的规划背景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黄山景区的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黄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对黄山风景区进行合理规 划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二、黄山风景区的规划策略
1、限制开发,保护自然:黄山风景区的规划首要考虑的是对自然环境的保 护。通过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建筑开发,尽可能地保留黄山原有的自然风 貌。
三、黄山风景区的建筑设计
1、尊重自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始终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首要 考虑因素。建筑物的形态、材料和色彩等方面都尽量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力求做 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实用性与景观最大化: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建筑设计中也注重实现 景观最大化。例如,将建筑底层架空,使游客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黄山的美景。
感谢观看
复杂之整合 黄山风景区规划与 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906 更新时间:2008年05月22日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闻名于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此。
黄山区旅游起步较早。
作为进入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通道,汤口镇利用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兴建了住宿接待设施 ,并与国内各单位在黄山区境内修建的内部会议、疗养设施形成呼应,从而带动了整个黄山区内的旅游业发展。
随着“两山一湖”概念的提出和逐步实现,本区自有资源太平湖的开发热度不断高涨,黄山区面临着更大的旅游发展契机。
黄山区虽然旅游起步较早,但一直缺乏系统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为落实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规中提出的把黄山区建设成为“两山一湖”的战略中心和重要客源集散地的战略要求,为迎接新世纪黄山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黄山区人民政府特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承担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8月底正式进场开展编制工作。
二、规划的核心问题黄山区以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巨大影响力为依托,通过山上旅游山下消费、建设与黄山互补的产品等措施,促使黄山的产业链向山下延伸,成功吸引了黄山游客到黄山区的景区游玩。
但不可否认,黄山区仍长期处在黄山的阴影区,自身形象一直难以突出。
产品建设仍停留在山水观光层面,嚼黄山的残羹。
作为本区拳头产品的太平湖,旅游发展刚起步。
随着“两山一湖”的开发建设,太平湖的发展形势喜人,这将为黄山区的旅游业注入新动力。
黄山区的旅游规划重在解决黄山区的产业素质提升、产品体系建设和形象差异化定位的问题。
通过对自身资源要素的整合,把黄山与黄山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山上山下互动、黄山的产业链延伸到山下、黄山区的产品与黄山形成补充,黄山区作为皖南“两山一湖”枢纽中心和度假中心的形象日益鲜明。
区位图三、规划思路根据黄山区现状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条件,黄山区应该经历“资源开发——产品提升——产业链打造——旅游目的地塑造”逐级提升过程。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来源: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982年完成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黄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是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下的一个优秀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黄山其后近20年,尤其是进入世界遗产目录以前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对于世界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新的规划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以及2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黄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利用和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1982年的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黄山在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后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为加强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黄山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制定《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第二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科学保护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具体遵循以下五条原则: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社区发展原则;公众教育与游客体验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第三条规划期限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期限为2007年至2025年。
共分两期:近期:2007年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5年。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四条规划范围本次修编的规划范围仍为1988年国务院批复的空间范围,面积共160.6 平方公里。
具体边界如下:新岭头起,沿山脊从青山岗直下石子源到寨西桥,从寨西经汤口—苦竹溪—山岔—乌泥关—北关桥—白亭—布水峰—槛窗峰—火龙尖—夫子峰—采石峰,从黄龙摆尾过河到二龙桥(这一段以东北坡山脚为界),再从二龙桥经芙蓉亭——小洋湖——大洋湖——竹溪——翠微寺(这一段以人行道为界),经翼然桥过青牛溪越官山岗,过“三道河”经贯顶山—石屋—小岭脚,穿过河流经外远屋—箬帽尖—来龙岗—罗丝亭至新岭头为止(此段以自然山脚、河流为界)。
准确边界见规划图纸第五条缓冲区范围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区范围包括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邻的五镇一场,即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以上述五镇一场的行政边界为界,总面积约为490平方公里第六条性质黄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美景;是对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然栖息地;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公众开展适度的观光、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场所。
黄山风景区规划
风景区规划管理
核心景区 北海、玉屏、云谷、温泉、松谷五个管理区(管理区相关内容见第一百四十二条 规划实施机构相关内容)的资源核心保护区(不包括集体林地)构成黄山风景名 胜区核心景区,面积48.56平方公里,约占黄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0%,空间 分布见核心景区分布图。核心景区的管理措施与该类分区的管理措施等同,但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区域同类分区相比较,具有优先权。
风景区规划管理
风景区规划管理
旅游服务设施结构规划图 2.出入口 规划总体布局上,开放黄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南北方向 为主入口,形成南北贯通格局,开展观光游览。东西方向为辅助入口, 开展生态游览。具体出入口的设置上,根据现状,分为近期、远期两个 步骤设置。 3.旅游路线结构 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路线结构为南北观光游,东西生态游,云谷松谷 文化游,周边低山半日游。
风景区规划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保护和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岩石资源、土壤资源、地热资源、洞穴资源、冰川 遗迹资源、化石资源等六个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1. 生物资源包括受保护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本地物种。黄山风景名胜区本地 物种是指作为自然过程的结果,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正在生存或曾经存在的物种。 受保护的所有本地物种以五种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 和动物,包括开花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霉菌、细菌、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无脊椎虫类、甲壳纲动物、显微植物和显微 动物。 2.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生物资源具体保护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特定的物种,主要包括珍稀 濒危动植物、黄山松、古树名木等;第二层次为普遍意义的物种和种群。 (2)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尽可能多的掌握生物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 物种的丰富性、多样性、动态、分布、栖息地和行为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以及人类影响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3)将人类对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未清 楚人类活动或人工设施的影响之前,对该生物资源尽可能地不加人为干扰。
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探讨_朱畅中
山
有 机会 深人 研究 开 发建设 黄 山 风 景 区 的一些 但是黄 山 还有大部 分人迹罕 至的 地 区
, ,
。
由于长
形成 前海像 莲花 峰
,
、
莲蕊峰那 西海及皮 从而组 成
。
其 中还 有 不 少 风 景 极 美 之 处 无 缘 攀登 评指正
朱 畅中
,
限 于时 间
,
尚
,
样 巨 大 的球状 风化 岩块
其 中以
四 年之 中
,
十上 黄 山
,
、
三 登 天都
,
踏勘
,
莲花 峰最 高
海拔为1 8 6 7 米
。
,
为 我 国 东南地
。
了 黄 山 四 条 登 山 道路
访 问 了黄 山周 围一些
区 最高峰之一
重要 的城镇村 落
问题
。
古 迹 名 胜 与 山水 毓 秀 之 地
黄 山 是被 断裂层 分 割隆起 的断 块 山 体 是 由节 理 发 育 丰 富 的 花 岗 岩 组 成 期 风 化崩塌
笔 者 曾与教 师 五人偕 学 生 十人 参加 黄 山 风 景
区 规 划工 作
黔县与太平 四县 年间
,
。
面 积 达 15 4 平 方公里
,
。
其 后 笔 者 又 受 命参 加
,
年开 前后
。
黄 山 古 名黔 山 改名黄 山
。
山 多黑 石而 名
唐天宝
始 的黄 山 风景 区 总体 规划 的 编 制工 作 经 历 了两 年 时 间
黄 山 是被 断裂层 分 割隆起 的断 块 山 体 是 由节 理 发 育 丰 富 的 花 岗 岩 组 成 期 风 化崩塌
黄山发展规划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第一篇规划总则一、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二、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
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1)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
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1、城市性质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规划文本规划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零零六年九月项目名称: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项目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法人代码:72146607—0证书等级:甲级[建] 城规编第(021004)规划顾问吴良镛两院院士秦佑国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陈素伟高级工程师郑光中教授左川教授单德启教授胡学凡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山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程迎峰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项目主持人尹稚教授清华规划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杨锐教授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项目组成员庄优波博士袁南果硕士邹桂武高级工程师罗婷婷硕士崔宝义硕士刘晓冬硕士祁黄雄博士后王萌硕士王彬汕讲师杜鹏飞副教授林瑾硕士龚道孝硕士陈海燕硕士.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依据 (1)第三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第四条规划期限 (2)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五条规划范围 (3)第六条缓冲区范围 (3)第七条性质 (3)第三章资源评价 (4)第八条资源价值 (4)第九条资源特征 (4)第十条资源分类 (5)第十一条资源重要性评价 (7)第十二条资源敏感度评价 (10)第四章目标体系规划与发展规模 (14)第十三条目标体系的层次 (14)第十四条无期限目标 (14)第十五条资源与环境保护长期目标 (14)第十六条游客管理长期目标 (15)第十七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长期目标 (15)第十八条组织效率长期目标 (16)第十九条瞬时游客容量 (17)第二十条全区游客容量 (21)第二十一条市场游客规模预测 (21)第二十二条规划总人口规模 (21)第五章战略规划 (23)第二十三条科学管理战略 (23)第二十四条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23)第二十五条游客管理战略 (23)第二十六条统筹社区发展战略 (24)第二十七条区域统筹战略 (24)第二十八条伙伴合作战略 (25)第二十九条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战略 (25)第六章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26)第三十条用地布局结构 (26)第三十一条资源保护结构 (27)第三十二条旅游空间结构 (27)第七章分区规划 (31)第三十三条分区规划目的 (31)第三十四条分区分类 (31)第三十五条核心景区 (31)第三十六条分区定义、管理目标和分布 (32)第三十七条分区人类活动管理政策 (33)第三十八条分区设施建设管理政策 (33)第三十九条分区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35)第四十条分区管理指标和标准 (36)第四十一条自然指标标准参照系 (37)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38)第四十二条受保护和管理的自然资源类型 (38)第四十三条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38)第四十四条地质地貌资源保护和管理 (39)第四十五条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41)第四十六条自然音景管理 (44)第四十七条自然光景观管理 (45)第四十八条自然化学信息与气味管理 (45)第四十九条自然视觉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45)第五十条受保护和管理的文化资源类型 (48)第五十一条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48)第五十二条摩崖石刻的保护与管理 (48)第五十三条历史建构筑物的保护与管理 (48)第五十四条博物馆收藏资源管理 (49)第五十五条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49)第五十六条大气环境质量保护 (50)第五十七条水环境质量保护 (51)第五十八条声环境质量保护 (53)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55)第五十九条解说教育内容 (55)第六十条解说教育场所 (56)第六十一条解说教育方式 (58)第六十二条解说教育组织与管理 (59)第六十三条其他解说教育内容 (60)第六十四条教育解说规划监测 (61)第六十五条游客时空分布管理规划 (62)第六十六条游客行为管理规划 (65)第六十七条旅游产品管理 (67)第六十八条游客管理数据统计 (77)第六十九条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措施 (81)第七十条游客安全管理设施布置 (82)第七十一条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指标监测 (83)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84)第七十二条视觉景观控制程序 (84)第七十三条建筑景观控制 (85)第七十四条村镇景观控制 (85)第七十五条植物景观控制 (86)第七十六条道路景观控制 (86)第七十七条设施建设景观控制 (86)第七十八条水体景观控制 (87)第七十九条小品景观控制 (87)第八十条主要景点景观控制 (87)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91)第八十一条游览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91)第八十二条游览设施总量控制 (91)第八十三条游览设施分级规划 (91)第八十四条游览设施规模 (92)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97)第八十五条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97)第八十六条对外交通 (97)第八十七条班车路线和换乘点 (97)第八十八条机动车观光路 (98)第八十九条步行观光路 (99)第九十条探险路 (101)第九十一条索道 (102)第九十二条停车场 (102)第九十三条其它规定 (103)第十三章基础工程规划 (105)第九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的原则 (105)第九十五条电力系统规划 (105)第九十六条邮政通讯系统规划 (105)第九十七条给水规划 (106)第九十八条排水规划 (107)第九十九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08)第一百条防火规划 (109)第一百零一条防洪规划 (110)第一百零二条其他防灾规划 (110)第一百零三条社区基础工程规划 (111)第十四章社区调控与经济引导规划 (112)第一百零四条社区规划原则 (112)第一百零六条社区经济引导规划 (112)第一百零七条社区文化教育规划 (112)第一百零八条社区分类调控规划 (113)第一百零九条服务型居民点调控规划 (113)第一百一十条普通居民点调控规划 (114)第一百一十一条搬迁型居民点调控规划 (114)第一百一十二条低山景点管理机制 (115)第一百一十三条低山景点调控规划 (115)第十五章缓冲区调控规划 (117)第一百一十四条缓冲区土地利用管理 (117)第一百一十五条缓冲区资源与环境管理规划 (117)第一百一十六条缓冲区基础工程规划 (118)第一百一十七条缓冲区社区管理规划 (118)第一百一十八条缓冲区低山景点调控规划 (119)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0)第一百一十九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政策 (120)第一百二十条土地所有权 (120)第一百二十一条土地管理权 (120)第一百二十二条集体所有土地分类 (120)第一百二十三条集体所有土地经营权 (120)第一百二十四条集体所有土地征用补偿 (121)第一百二十五条集体所有土地限制用途补偿 (121)第一百二十六条周边社区土地规划 (121)第一百二十七条临时使用土地 (121)第一百二十八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1)第一百二十九条土地利用监督 (121)第一百三十条土地利用平衡表 (122)第十七章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 (123)第一百三十一条资源与环境保护近期目标 (123)第一百三十二条游客管理近期目标 (123)第一百三十三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近期目标 (124)第一百三十四条组织效率近期目标 (125)第一百三十五条“数字黄山”建设 (125)第一百三十六条文化资源、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125)第一百三十七条温泉地区整治 (125)第一百三十八条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25)第一百三十九条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整治 (126)第一百四十条基础设施建设 (127)第十八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128)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划地位 (128)第一百四十三条统一管理 (128)第一百四十四条管理系统 (128)第一百四十五条管理机构组织效率 (129)第一百四十六条管理经费 (131)第一百四十七条专项资金 (132)第一百四十八条监督与协调机构 (132)第十九章附则 (133)第一百四十九条成果组成 (133)第一百五十条实施日期 (133)第一百五十一条解释权 (133)表目录表3-1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分类表 (5)表3-2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重要性评价分类表 (7)表3-3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敏感度评价分类表 (10)表4-1 机动车观光区瞬时容量 (17)表4-2 步行观光区瞬时容量 (17)表4-3 观景平台瞬时容量 (19)表4-4 低山漫游区瞬时容量 (19)表4-5 服务区瞬时容量 (19)表4-6 索道建设区瞬时容量 (20)表4-7 全区瞬时容量 (20)表4-8 拥堵景点瞬时空间容量表 (21)表4-9 规划期限内历年游客规模预测值一览表 (21)表6-1 近期出入口具体位置 (29)表6-2 远期出入口具体位置 (29)表6-1 分区定义、管理目标和分布 (32)表6-2 分区人类活动管理政策 (33)表6-3 分区设施建设管理政策 (34)表6-4 分区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35)表6-5 分区管理指标和标准 (36)表6-6 自然指标标准参照系示意表 (37)表8-1 本地特殊物种一览表 (42)表8-2 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带谱一览表 (43)表8-3 自然视觉景观保护管理措施一览表 (46)表8-4 摩崖石刻保护管理措施一览表 (48)表8-5 历史建构筑物单元清单一览表 (49)表8-6 博物馆收藏资源单元清单一览表 (49)表9-1 游客中心一览表 (56)表9-2 解说教育组织与管理一览表 (59)表9-3 解说教育规划监测一览表 (61)表9-4 有待修整的步游道一览表 (63)表9-5 设置监测的拥堵路段一览表 (64)表9-6 各景点停留时间一览表 (65)表9-7 游客行为管理分区措施 (66)表9-8 旅游路线规划一览表 (67)表9-9 南北一日游之一 (69)表9-10 南北一日游之二 (69)表9-11 南北一日游之三 (70)表9-12 南北两日游之一 (70)表9-13 南北两日游之二 (70)表9-14 南北两日游之三 (71)表9-15 南北两日游之四 (71)表9-16 南北一日半游之一 (71)表9-17 南北一日半游之二 (72)表9-18 周边低山半日游 (72)表9-19 东西生态六日游 (73)表9-20 西面生态四日游 (73)表9-21 东西生态五日游 (74)表9-22 东西生态六日游 (74)表9-23 黄山文化三日游 (75)表9-24 黄山文化一日半游 (75)表9-25 南北地质四日游 (76)表9-26 南南地质三日游 (76)表9-27 游客时空分布数据统计 (77)表9-28 游客体验待选监测指标 (78)表9-29 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措施一览表 (81)表9-30 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指标监测一览表 (83)表10-1 视觉景观控制规模标准 (84)表10-2 主要景点景观控制一览表 (88)表11-1 游览基地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92)表11-2 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旅游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93)表11-3 主要区域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 (94)表11-4 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宾馆住宿设施综合控制 (95)表11-5 解说咨询设施详细列表 (95)表12-1 班车路线一览表 (98)表12-2 机动车观光路规划一览表 (99)表12-3 步行观光路规划一览表 (99)表12-4 探险路规划一览表 (101)表12-5 索道规划一览表 (102)表12-6 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103)表13-1 水库规划蓄水量 (107)表13-2 污水处理设施一览表 (108)表13-3 防火分区一览表 (110)表14-1 寨头村、苦竹溪村、翡翠新村调控一览表 (114)表14-2 田段村、舒家村、乌泥关村、黄狮土党村调控一览表 (114)表14-3 低山景点规划具体措施一览表 (116)表15-1 缓冲区社区调控一览表 (119)表16-1 现状与规划用地平衡表 (122)表17-1 近期住宿接待服务设施整治 (127)表18-1 规划管理办公用房一览表 (129)表18-2 山上值班住宿床位空间分布表 (130)表18-3 山上值班床位建筑面积一览表 (131)表18-4 山下值班床位建筑面积一览表 (131)图目录图6-1 用地布局结构图 (27)图6-2 旅游服务设施结构规划图 (29)图6-3 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图 (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982 年完成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黄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是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下的一个优秀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黄山其后近 20 年,尤其是进入世界遗产目录以前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