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正骨推拿手法课件
龙氏脊椎正骨
龙式脊椎正骨手法授课计划
• • • • • • • • • • • 一、学习正骨手法的几点要领 二、脊椎病基本病因、病理。 三、椎小关节错位常见的几种形式 四、颈椎X线照片 五、椎小关节错位的复位机理 六、三步定位诊断法 七、颈椎病正骨十法 八、胸、腰椎病正骨法 九、骶髂关节错位正骨法 十、颈椎病病因分型及主治辅治法 十一、水针疗法
第一节:学习正骨推拿法要领
一、要求做到:稳、准、轻、巧四个字手法柔中有刚。
稳:对病情要细心分析,排除治脊疗法禁忌症,触诊脊椎偏外
时,注意分析是生理性(畸形)或病理性(符合三步定位诊 断),避免误诊误治。有错位者要分清类型,尽可能以少而 准的正骨手法纠正错位,防止急于求成,判错方向又用暴力 复位,发生意外损伤加重病情。病情复杂者,分析清楚,先 易后难,逐步复位(多系统,多部位者)。
准:病因分型准确(主治法选准)
临床分型准确(辅治法选谁) 三步定位准确(治疗部位选准) 错位类型准确(正骨法用准)
轻:手法能轻勿重,先轻后重,老少弱者用缓慢复位法 巧:利用体位复位,利用杠杆力、对顶力、对拉力、牵引
力复位。
二、要求即要治好病人,又要保护好自己。
练功:站桩功(三园式、不意守、不闭目),保健功 (自体牵引法)。 练力:臂力、指力、腰力、腿力、耐受力(能站不坐、 能坐不卧、持之以恒)。 注意:工作姿势,不耸肩扭手,不弯腰驼背,不扭转身 体。治疗床、椅高度适宜、室温适宜,空气清新。
龙 氏 脊 椎 正 骨 专 科
国家中医药科研攻关项目
中西结合 无痛适宜 专治: 颈椎病 头痛头晕 顽固性失眠 肩周炎、腰腿痛 腰椎盘脱出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 心律失常 多汗症 假近视 过敏性鼻炎 突发性耳鸣耳聋
技术创新 疗效显著
(医学课件)龙氏颈椎正骨十法PPT幻灯片
11
前 后 滑 脱 式 错 位
12
13
前后滑脱式错位
14
侧弯侧摆式错位
15
侧弯侧摆式错位
16
左右旋转式错位
17
左右旋转式错位
18
倾位仰位式错位
19
倾位仰位式错位
20
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确证、X线片)
正骨手法
伸屈运动 前后滑脱式错位(C6:/T3 ↑ 4↓)
推正法
25
反向运动法
仰头摇正法
低头摇正法
牵引下正骨法 侧卧推正法
正骨十法
侧头摇正法 侧卧摇肩法
俯卧冲压法
挎角搬按法
侧向搬按法
26
正骨推拿手法要诀
•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27
1、仰头摇正法
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对顶复位(冻结肩)
23
龙氏正骨推拿特点
1、以软组织损变、脊椎退变错位为基础 2、独特的诊断要点和三步定位诊断 3、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四步手法-筋骨并重 5、针对错位类型复位-稳准 6、生理运动正骨法-轻巧、安全
24
四步十法
1、 放松手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 2 、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 、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 4、 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
(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
侧屈运动 侧弯侧摆式错位(C1346/T11、12)
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5Fra bibliotek第二步正骨手法
正骨推拿口诀:关节错位 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 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 人。“定点”选的准,椎间狭 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 轻巧“闪动”定成功。
ppt课件
6
第二步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包括摇正法、搬正法、推正 法、拨伸法和反向运动法。按不同的错 位类型、部位、方向,选用其中一种或 多种正骨手法。一次能完全复正,以后 可不必再作正骨手法。如复位不完全, 或因脊椎失稳,复正后在错位,可每日 或隔日进行1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 急性期,正骨手法用卧位进行较易成功。 现将各段脊椎的正骨手法分述
而解除痉挛。手法:术者右手食、中指
按于右锁骨上窝的斜角肌紧张肌健处,
让患者转头向右,术者加力按压时嘱患
者用力将头转向左,重复2—3次即可。
又如正骨后仍有颈背牵拉痛者。患者坐
橙上头略仰,术者站其背后一手扶肩,
另手拇指或屈肘按于背部痛点上,加力
按压时嘱其用力屈颈低头,重复2—3次
,解除肌痉挛可即收效。亦用于复位手
仰位
←牵引下正骨法(1)
→+退变→混合式错位
软组织劳损:挛缩、痉挛、退变→松解、
反向运动法(1)
ppt课件
3
第一步放松手法
以掌揉法、拇指揉法交替进行。 一般范围以患椎为中心,包括其上、 下六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沿椎旁 以线或片进行揉捏法,对棘突、横 突附着的肌腱疼痛敏感区用按法或 震法,重点处亦可用掌根、掌缘或 前臂揉或滚法,手法要柔和、轻松。
有关节弹响,拇指可触到关节复位的弹跳感。 亦可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侧搬法,与侧 头摇正法类同,只是不作摇动,抬头角度加 大;对C6至T2侧摆式错位可将“动点”改为 推肩拉肩法。此法要求侧摆度大些才易成功。
龙氏正骨胸腰椎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胸腰椎正骨手法1 俯卧摇腿揉腰(背)法:俯卧摇腿揉腰(背)法:适用于全部胸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胸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于法。
尤其适用于胸、腰、骶椎的脊柱侧弯的调正,和老年人的肥大性脊椎炎,是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
此法用力柔和,胸腰椎后关节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一助手马步,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将患者双小腿抬起屈膝成150°一160°,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瞩其腰腿部放松,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8”字形往返摆动,使其腰、臀、小腿成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此时术者站于患椎棘突偏歪方向的床边,以一手掌根部按压于患椎后旋的横突后侧.另手以拇指按压于患椎棘突偏侧至椎板部作“定点”,与助手两人动作要协调,用力相一致。
如无助手时,用枕头将患者足踝部垫起,术者一手“定点”于横突或棘突部,另手摇动其臀部使其左右摇摆活动。
每次约5~8分钟。
此法还可作为放松手法,常配合其他正骨法进行复位。
2 俯卧牵抖冲压法:俯卧牵抖冲压法:适用于胸、腰、骶椎的椎间关节各类型错位。
属正骨手法与牵引相结合的术式,对新创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症,能促其还纳复位,对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已硬化)、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皱褶等较重患者.并发各类型椎间错位的复位治疗,较单人施术效佳。
实施时,术者根据病情,决定“定点”的方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的软枕上,嘱其双臂伸直上举(防止牵抖时胸肋骨因擦动而挫伤,引发胸痛),用手抓紧治疗床头边缘(因故不能双手抓床者,由第二助手协助用手抓紧其双侧腋窝部),对T3—10椎间复位者,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配合做深呼吸(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呼气),在纠正腰椎滑脱症者,指导他配合咳嗽(口令l一2时吸气,口令3时咳嗽)。
助手站其下方,检查患者双足长度,做好牵抖准备。
术者按复位主要病椎的棘突偏向,决定站其左侧或右侧,面向其对侧肩部站立.以靠床的手掌根部做冲压(棘突偏左站左侧,用右手冲压),另手为辅助: (1)直接冲压法时,重叠在主冲手背上; (2)间接分压法时,按于病椎下方后隆的椎棘突上;(3)旋转分压法时,与主冲手分置“定点”于对应的棘突或横突上。
龙氏整脊
龙氏整脊治脊疗法-------正骨整脊手法要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
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
2、低头摇正法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
3、侧头摇正法适用于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低枕,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
4、(1)侧卧摇肩法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4、(2)侧卧摇肩法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
5、侧向搬按法适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病人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的手同时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
6、挎角搬按法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先搬向健侧前外侧45度方位,后斜向外侧45度方位,重复3~5次即可。
第四章四步十法
第四章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学第一节主治法——龙氏正骨“四步十法”(一)概述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伤科正骨、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进行革新形成的一套治疗脊柱关节错位、软组织损伤、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手法。
该套手法具有稳、准、轻、巧、安全有效的特点。
正骨推拿手法分四步:第一步放松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第三步强壮手法,第四步痛区手法。
四步手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使用,不必四步手法全用。
无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经复位者,不必行第二步手法;急性期以第一、二、四步手法为主;恢复期以第二、三步手法为主。
第一步放松手法:以患椎为中心,包括上下六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沿椎旁以线或片进行揉捏法,掌揉及拇指揉法交替,也可对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疼痛敏感区施以按法或震法,手法要柔和、轻巧。
第二步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包括摇正法、扳正法、推正法、拔伸法和反向运动法。
按不同的错位部位、类型、方向,选用一种或多种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分为快速复位法和缓慢复位法。
快速复位法用于青壮年和健壮的老年患者;缓慢复位法用于儿童、体弱的老年患者、体质十分虚弱或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受快速复位手法者。
缓慢复位法采用正骨手法的动作,只是不应有“闪动力”,使“定点”与“动点”之间的关节以多次生理性运动形式在“动中求正”而复位。
正骨手法忌粗暴损伤病人,“闪动力”要轻巧,要选准“定点”与“动点”,关节开合要充分,于“动中求正”。
如一次手法能完全复位,以后可不必再做正骨手法。
如复位不完全或复位后再错位,可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正骨手法。
第三步强壮手法:强壮手法包括拿捏法、弹拨法、拍打法和点穴法。
拿捏弹拨法主要作用于正骨后患椎旁仍存在的条索状、结节状软组织硬结。
拍打法作用于深部软组织,尤其是椎体前方的深肌及韧带筋膜等一般手法难以起作用的组织,且有一定的正骨作用。
可根据部位和作用深度,选用拳扣、掌扣、掌缘扣或指扣法,以深透、轻松为原则。
龙氏手法
1 颈椎病分期
早期——椎体轻度骨质增生
中期——椎体中度骨质增生(早、中期出现椎间失稳)
晚期——骨桥形成,椎间重新稳定。
2 颈椎病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交感型、颈型及混合型六型
3 颈椎病病因分型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7)——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颈椎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伸屈、侧屈、旋转运动。
伸屈运动时可引起前后滑脱式错位。X线侧位片呈: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推正法。
侧屈运动时可引起侧弯、侧摆式错位。X线正位片呈椎体、棘突、钩突排列侧弯、侧摆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搬正法。
骨关节损害型、关节功能紊乱型,软组织损害型及混合型四种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5)——整脊疗法各配合疗法
1 对于严重的灼性神经痛者,急性期先作椎旁封闭。
2 有椎间盘病变或脊髓损害者,同时应用微波治疗。
3 椎间关节炎症水肿者,治后应用超声波(或磙疗)治疗。
4 椎间盘失稳者,每次治疗后水针作半环形注射,椎旁分层注射法,连续3-5次,起内固定作用。
(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2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龙氏治脊疗法之——颈椎正骨十法
龙氏治脊疗法之——颈椎正骨十法正骨推拿的核心在正骨,其它手法可以随症变通选用。
正骨手法的目的是纠正关节错位,消除骨性压迫或刺激。
一般选1-4种正骨手法即可,治疗时间短暂而快捷。
揉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手法治疗的每个阶段(开始、结束及每个重手法之后),故又称调整手法。
病情轻者只用放松手法与正骨手法即可,无颈椎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复正者,可停用正骨手法,加强强壮手法。
颈椎病正骨十法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拇指贴在环椎横突侧方(贴上去不是顶上去,主要是感应力的传导),一手托其下颌。
复环枕和环枢要领不同!复环枕时,a 要仰头到生理极限;b 保持仰头状态转头;c 约转到30°时,停止转动,改为向怀里兜,闪动3-5下。
复环枢时,a 仰头到极限后,低头退回约10°;c 保持这个仰头角度,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c 略带往怀里兜的力继续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闪动3-5下。
此法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其余四指并拢轻贴于后颈部(主要限制颈椎转动时发生后伸活动);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头始终不要离开枕头),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腕力行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但是定点手不能主动推顶发力,只是限制定点处的横突不后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
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侧摆加旋转式错位、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侧方,将头搬起使颈椎侧屈到生理极限,保持侧屈,作摇头活动,在由侧屈到摇头的动作转换时,定点手拇指由错位横突侧方顺势滑到横突后方定住,动点手也相应下滑到面颊部,转头到生理运动极限,闪动2-3下。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复位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魏征、龙层花教授历经半个世纪基础及临床研究而创立的,是一门研究脊椎失稳和错位等造成脊椎、周围神经、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症的新兴学科。
龙氏正骨推拿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
是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全国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十年百项重点推广项目”。
魏征、龙层花教授等编著的《脊椎病因治疗学》是我国脊椎病因学的奠基之作,1987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已再版了4次仍供不应求。
脊椎病因治疗学还被多家医学院校列入本科生课程,国际上,世界各地数万名医学同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龙氏治脊疗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
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
龙氏正骨特色特色一:三步定位诊断法:(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特色二:颈椎正骨四步十法:(1 仰头摇正法2 低头摇正法:3 侧头摇正法:4 俯卧摇肩法:5 侧向搬正法:6 挎角搬按法:7 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8 侧卧推正法:9. 牵引下正骨法:10.反向运动法:)特色三:胸椎正骨法五法:(1 单向冲压法:2俯卧双向分压法:3 俯卧旋转分压法:4 肋骨平推法:5 俯卧定向捶正法:)特色四:腰椎正骨法10法:(1 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2双手间接分压法:3 俯卧牵抖冲压法:4 俯卧牵引兜肚法:5 俯卧摇腿揉腰(背)法:6 坐式旋转摇扳法:7侧卧摇按法:8 俯卧按腰扳腿法:9 抱膝滚动法:10背晃法:)。
龙氏手法PPT课件
各种错位类型的触诊特点
• 前后滑脱式错位:触诊病椎左右侧的横突、关节突均后突 或前凹并压痛。体征为屈伸功能受限。
• 侧弯侧摆式错位:触诊单个脊椎错位,一侧横突隆突, 另侧凹陷;若多个发病则形成脊椎成C形或S形侧弯,病椎 旁有压痛。体征为侧屈受限。
一种新的分型法
• 临床分型:按照临床症状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 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 。这种分型有助于临床用药, 却无法很好地提供对治脊疗法的选择。
• 由于脊椎病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用什么疗法消除骨关节对 脊髓、椎间血管、神经根的损害最为有效,这种疗法可以 是手术、物理治疗(牵引)或者手法治疗。根据主治法的 选用提出了病因分型法
各种错位类型的触诊特点
• 左右旋转式错位:触诊举例:出现C3左侧横突/ 关节突后移隆起,而C4或C5右侧横突/关节突后 移隆起,并有压痛,则成C3/C4或C3/C5椎间关 节旋转错位。体征为旋转活动障碍。
• 倾仰式错位:触诊与“滑脱式错位”类似,但重 点在棘突间隙。病椎上下棘突间隙距离改变,上 宽下窄者,为仰式错位,上窄下宽者为倾式错位 。体征为屈伸明显受限且常是暴力性损伤引起
5 2 C6 桡侧伸腕肌(伸腕肌) 5
5 3 C7 肱三头肌(伸肘肌) 5
5 4 C8 指深屈肌(中指屈指肌) 5
5 5 T1 小指外展肌
5
5 6 L2 髋腰肌(屈髋肌)
5
5 7 L3 股四头肌(伸膝肌) 5
5 8 L4 胫前肌(踝背伸肌) 5
5 9 L5 拇长伸肌(伸趾肌) 5
5 10 S1 腓肠肌(踝跖屈肌) 5
龙氏正骨培训课程(1)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颈椎体小棘分叉 胸椎连肋有肋凹 腰椎承重体最大
抓住要点能分辨 横突有孔最明显 棘突叠瓦下斜尖 棘突后伸宽又扁
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 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 冻状,位于中央。 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 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 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3.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 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 (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 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 近水平后伸。 (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 后。
脊柱节段错位的定义
• :外伤或劳损破坏了关节的稳定性,使两 关节面之间的解剖关系发生轻度的偏移、 旋转的错动移位,或是关节内结构的位置 发生微小的异常,这种关节的紊乱称为错 骨缝。
• 叶衍庆教授认为:“暴力加在任何关节上,既能使一
部分韧带受伤,亦可使关节移位。移位的关节可使一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 胶状髓核在中间 后外薄弱易脱出 压迫神经致痛瘫
(2)韧带 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 1)三条长韧带: ①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 ②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 ③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 2)两条短韧带: ①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 ②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 3)临床意义: 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 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 韧带。
龙氏正骨:背部肌肉松解手法Ⅰ
龙氏正骨:背部肌肉松解手法Ⅰ1. 松解胸腰筋膜、背阔肌、斜方肌与竖脊肌解剖:胸腰筋膜、背阔肌、斜方肌、竖脊肌。
胸腰筋膜、背阔肌、斜方肌功能障碍:竖脊肌倾向于被拉向背部中线,因此,需要将其从内侧向外侧移动。
筋膜和韧带长期紧张会导致组织增厚,这是胸椎活动受限的常见原因之一。
体位治疗师体位:站立位,实施纵向手法时面向患者,身体与患者成45°;进行横向手法时身体正对患者,与其成90°。
患者体位:侧卧位。
揉抚手法揉抚手法包括了纵、横两个方向,在三条线上进行。
第一条线是沿着棘突;第二条线是沿着棘突外侧2.5-5厘米,大约是肋横突关节的位置;第三条线是沿着棘突外侧5-10厘米的肋骨上。
这些手法结合轻柔的P-A松动也可促进关节的再水化。
(1)对斜方肌、背阔肌、胸腰筋膜和竖脊肌实施肌肉能量技术(2)采用拇指支撑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揉抚手法操作,方向从下往上,每次手法长1英寸(约2.54厘米),从T12开始一直到C7,分别在上述三条线上进行。
手法力度较轻时可松解胸腰筋膜、背阔肌和斜方肌,力度较重时可松解竖脊肌。
用拇指支撑技术从下往上推,以松解胸腰筋膜、背阔肌、斜方肌和竖脊肌(3)从内侧向外侧进行揉抚手法,每次手法长1英寸(约2.54厘米),先从T12棘突外侧开始向外侧推,一节节逐步往上直到C7。
第二条线是从棘突外侧1英寸(约2.54厘米)处开始向外侧推同样是T12到C7节段。
第三条线是向外侧揉抚肋骨上的软组织,同样是T2到C7节段。
用拇指支撑技术从内侧往外侧推,以松解棘突旁的软组织2.横向松解菱形肌解剖: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功能障碍:这些肌肉由于长期应力的作用倾向于缩短、变弱,导致肩胛骨过度前伸而远离脊柱。
在这个姿势下,肩胛骨的稳定性会下降而盂肱关节撞击的可能性增大,因为肩峰与肱骨头距离更近。
体位治疗师体位:站立位,面向患者,身体与患者成45°。
患者体位:侧卧位。
揉抚手法(1)对连接到肩胛骨的肌群实施肌肉能量技术中的CR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正骨十法 1.摇正法:仰头摇正主要针对C1、2关节错位;低头摇正及侧头 摇正主要针对C2-5关节错位;摇肩法主要针对C6-T2关节错位。 目的纠正左右旋转式错位。 2.推正法:侧(仰)卧推正法主要针对C1-6关节错位;俯卧(床 边悬吊)冲压法主要针对C7-T3关节错位。目的纠正前后滑脱式 错位。 3.搬正法:侧卧搬按法(拉肩法)主要针对C1-6(C6-T2)错位; 挎角搬按法主要针对C2,3关节错位。可纠正侧弯、侧摆式错位。 4.牵引下正骨法:主要针对椎间盘变性并错位、椎间盘突出、多 关节多型式错位者。 5.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及对顶复位(冻结肩),适用于松解肌 痉挛,肌性牵应用
2、低头摇正法 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 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 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 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 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 “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 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 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 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 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 髓、神经根、血管及交 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 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 疾病。 西医将颈椎病分为5型: 颈型、神经根型、脊髓 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一、龙氏正骨手法介绍 龙氏正骨手法创始人龙层花教授,今 年83岁高龄,英德市横石水人。龙氏 正骨手法复位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病因 分型中颈椎关节功能紊乱型的主治法。 它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 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 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 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 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 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 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 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 的特点。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三、正骨推拿手法分四步十法进行:第一步放 松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第三步强壮手法; 第四步痛区手法。病情较轻或初次患病的人, 只作放松和正骨手法即可。手法重点是正骨, 放松手法保证正骨顺利而避免人为的损伤;强 壮手法是正骨后进行软组织治疗和点穴治疗, 对慢性久病的人十分有效;痛区按摩有良好的 安抚镇痛作用,是推拿的传统方法,但在正骨 推拿中只作为辅助治疗和结束手法。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二、龙氏正骨注重三步定位。 第一,神经血管体征的定位。病人主诉哪里痛,就考虑哪个部位, 是什么神经支配,病根在哪里。 第二,触诊定位。根据西医的脊椎解剖理论为基础,对脊椎的触 诊有横突、棘突和后关节突。横突两边是对称的,棘突居中,后 关节突也是对称的。在检查的时候,用手触摸两边的横突是否对 称。从第1颈椎横突触摸到7颈椎横突,如两边不对称,一边凹进 去,一边凸出来,凸出来那边压下去有压痛感,就表明是病态的, 是错位。 第三,最后通过X光、MR、CT影像手段进行客观的诊断定位。 通过触诊判断错位的形式,结合神经血管体征定位,来综合分析 究竟是哪节脊椎出了问题,最后再结合放射影像诊断定位进行确 诊。 三步定位是用于诊断,诊断之后再进行治疗。如是疼痛是压迫神 经受压、中下方脊椎错位引起的,先通过神经定位是哪一节段脊 神经受压,然后再通过触诊进行判断,最后通过X光确诊,诊断 完成之后就要用对应的骨伤复位手法进行复位。
典型病例:患者蒋四菊,女,70岁,因 头晕、头痛、颈项僵硬、双上肢麻痹15 天于2010-5-28来我科就诊。之前曾在我 院住院7天好转出院,后去人医治疗经人 介绍来我科求治。颈椎X光示:颈椎骨质 增生。诊断为颈椎病(混合型),经手 法、针灸治疗4天,症状基本消失。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张宗河,男,46岁,外来工,因颈项、肩背疼痛20天,口角 歪科3天于2010-2-17来我科门诊就诊。诊断:1、面瘫,2、 颈椎病。经手法、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7天,痊愈。曾玉珍, 女,30岁,因左颈肩背疼痛、眠差2年余于2010-5-8来我科门 诊就诊。在美国打工,长期固定用左肩担东西,多次在唐人街 按摩, 10天前在英德人医住院治疗,效果不显,后经人介绍 前来我科求治,经龙氏正骨推拿手法、火罐、针灸、理疗等综 合治疗10天,症状基本消失。陈祖苗,女,29岁,老师,失 眠、耳鸣、颈肩臂疼痛10天,经门诊手法、针灸治疗5天,痊 愈。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四步: 1.放松手法:揉法、按法、拿法、滚法。 2.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弹(拨) 法、拿(捏)法;推(擦)法、点(穴)法。 4.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揉(捏) 法、抚(摩)法、搓(擦)法,点(穴)法,叩(打) 法、震(颤)法、运动法。 快速复位法:适用于青壮年(闪动力)。 缓慢复位法: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生理运 动)。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1、仰头摇正法 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 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 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 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 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 复位时的弹响声。一般先向健侧, 后向患侧摇正为好。典型病例:患 者陈井娣,女,65岁,因突发头晕、 眼花、恶心呕吐7小时于2009-6-6 入住我科。颈椎CT示:环枢关节脱 位。张育和,男,34岁,因头晕7 天于2010-7-15来我科门诊就诊, 不能平卧,不能抬头、低头,诊断 为颈椎病(椎动脉型),经手法治 疗后,即能平卧,症状明显好好转, 三次治疗后,痊愈。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早在1959年,魏征、龙层花教授研究颈椎病后发现, 不少病人在脊椎病好转时,原有的内脏(器官)病症 状同时好转或痊愈,就开始立项专门研究脊椎病与内 脏病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临床解剖及实验研究发现, 神经官能症、头痛、眩晕、高血压、原因不明的胸闷、 心悸、失眠、顽固性呃逆、冠心病、心律失常、胃十 二指肠溃疡、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痛经等,特别是 许多病因不明、屡治不愈的70多种内脏疾病多与脊椎 疾患有关,提出了脊柱相关病因理论,在此理论基础 上创立了龙氏正骨手法。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正在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