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doc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总体特征以及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其潜力是无限的,使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使学生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和综合的观点,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首先使学生明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有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影响。
其次,使学生明确本节侧重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而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涉及。
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
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
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响,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本节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中已具备的概念,在本节不再涉及,而是直接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经出现过,本节再次提出,是侧重在资源在人地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为此配备了“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概括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口的发展有可能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自然资源正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陆地资源》教案:深入了解全球的陆地资源
《陆地资源》教案:深入了解全球的陆地资源。
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和人类生产的物质基础,是陆地地表岩石经过分解、腐植质和生物体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天然体系。
全球的土壤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但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过度开垦、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酸化等。
为了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推动科学耕作和转型与升级,以提高土壤质量和使用效率。
二、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涉及到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多个方面,其分布状况和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并逐渐呈现出紧迫性、复杂性和严峻性。
保护和优化水资源,是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如今,全球半数以上的水源受到污染,只有少部分的水源适宜生产和生活用水。
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项热门议题。
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涉及到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全球的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总量较大,但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矿产资源,我们需要推动创新技术和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化利用,同时也需要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以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肺部,给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经济服务等多个方面。
全球的森林资源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稳定和环境保护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森林资源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包括滥伐、自然灾害、病虫害、土地利用变化等。
因此,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不仅是全球生态和环保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崛起的必要环节。
五、草原资源草原资源是自然界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牧民和畜牧业者居住和生产的根据。
初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
初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一、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探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赋予人类的可供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指陆地和水域中的各种植物和动物资源,如森林、湿地、鱼类、野生动物等。
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食物和药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供人类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
它们提供了农田、城市建设、工业用地等各种用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3.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资源。
水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不仅供给人类饮用、农业灌溉等基本需求,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蕴藏的各种矿物质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等。
它们是现代工业的原材料,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5.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能量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三、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生态平衡:自然资源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湿地、水体等生物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促进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土地资源提供了农业生产的基础,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原材料,水资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没有充足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3. 改善人民生活:自然资源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课题:第三课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2.使学生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分类;3.使学生了解能源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重点难点】:重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难点:陆地自然资源特点的理解【教具设计】:【讲授过程】:【引入新课】: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离不开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1.自然资源的概念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自然资源?哪些属自然资源?补充归纳:自然资源不但包括物质,而且包括能量。
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自然资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9第一段,划出自然资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1)指导学生快读课本P119、120,找出陆地自然资源的四个特点。
(2)提问:为什么说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为什么说陆地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土地、水、生物、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第1 页共3页课题:第三课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第 2 页 共3页 (3)出示资料,进行分析,加深对自然资源特点的理解。
思考:这些资料说明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点?4.能源资源及其分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0第三段,了解能源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常规能源能源资源新能源5.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1-122,了解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能源使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
《陆地自然资源》教案周先燕、宋国华、原新国、王爱玲、贾旭燕(集体备课)中等职业学校课本·地理·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4.2 陆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第一课时《陆地自然资源》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进而分析陆地自然资源的共性特点,然后讨论了陆地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后落脚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
第一目“陆地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教材在给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后,通过文字描述的形式,比较分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二目“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这是本节的重难点。
教材从人类开发利用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无限性”,体现了辩证的思想方法,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展。
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原理入手,阐述自然资源的“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资源间的联系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个发面加以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差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
第三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材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首先,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其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最后,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学情分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学生相比较高中生而言,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觉学习的习惯、信心、耐力和能力。
抓住这些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指导他们明确的学习方向,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和手段,鼓励他们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火花。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知识要点•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目标1.了解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的意义;2.掌握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3.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4.理解保护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难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性的理解。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本课内容和对生态环境预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重视。
2.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陆地还能为我们提供哪些自然资源?”第二步:讲授1.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对人类来说,自然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都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持。
2.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陆地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草原资源等。
3.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东亚、欧洲、北美洲等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4.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拓展生产技术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5.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加强排污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建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步:巩固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归纳总结出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护陆地生态环境。
第四步:拓展应用向学生介绍了解中国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行获取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总结本课程通过讲授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加深了学生对自然资源有限和可再生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环保意识。
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获取有关资料,掌握和分析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丰富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高一地理《陆地资源》教案
高一地理《陆地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陆地资源的概念、种类和分布特点,了解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解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开发利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归纳出不同类型的陆地资源。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1.陆地资源概念和种类。
2.陆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相关案例分析。
三、教学难点1.资源的灵活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平衡。
2.学生的资源利用观念和环保观念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4.1 创设情境假设你们是一支考察组,负责考察某个地区的资源状况,你们需要有关的资源来帮助你们完成任务,请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你们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在你们任务中的作用是什么。
4.2 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上学的路上经过哪些场景,观察到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是什么,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4.3 讲解1.陆地资源的概念和种类。
•定义:指地球表面非海洋的部分所拥有的全部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种类:–水资源: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冰雪水等。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地、林地、荒地等。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产等。
2.陆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水资源:广布于世界各地,但分布不均,少数地区水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一般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有关。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受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形地貌、成因类型等因素制约。
3.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利用方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资源最大利用、节约、保护。
•环境保护:进行环境监控、治理,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4 实践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户外实地探索的体验,选择合适的资源类型,组队完成一个资源调查项目。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陆地上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2.使学生掌握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陆地上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2.讲解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1)水资源介绍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
讲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
(2)土地资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耕地、林地比重较低的特点。
讲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粮食生产、城市建设等。
(3)矿产资源介绍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的特点。
讲解矿产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能源、原材料供应等。
(4)森林资源分析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但总量较大的特点。
讲解森林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生态环境、木材供应等。
3.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回答:提供生产原料、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活需求等。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5.课后作业(1)列举我国陆地上的自然资源,并简述其分布特点。
(2)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适当增加案例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加贴近实际。
《陆地资源》教案:如何开发土地资源并使其造福人民
《陆地资源》教案:如何开发土地资源并使其造福人民。
一、认识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用于各种目的的地面土地和其自然和人工特征,以及它们的位置和地理相对位置。
土地资源的种类、分布、使用情况和开发潜力等因地而异。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土地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发和使用它们。
二、如何开发土地资源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是指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益和优势,使其使人民生活更加便利和富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同时加强城市化建设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更有效地发掘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
2.保护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土地资源,避免其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的破坏。
例如,在农业上,我们应该采取生态农业技术,保障农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产交替,实现农作物生态达成;而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我们应该采取生态建筑设计,保护城市绿地和自然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如何使土地资源造福人民为了使土地资源造福人民,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农业资源农业是人类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们最主要的粮食来源。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资源,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健康营养。
2.开发工业资源工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之一,它可以带来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工业资源,建造现代化的工业基础设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3.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命之源,人类的健康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例如,我们可以制定环保政策,推广环保技术,加强生态监管,以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和健康。
高三地理教案-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
(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分类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相互关系图(3)总体特征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地质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二、我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2)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特点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2)水能资源特点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
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使学生了解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保护和合理利用陆地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视频3.教学素材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地球陆地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陆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资源有哪些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讲解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陆地自然资源是指陆地表面及其地下所蕴藏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讲解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讲解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原材料,生物资源是人类食物和药物的来源,气候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案例分析以水资源为例,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举例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如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防止水污染等。
4.小组讨论陆地自然资源对你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陆地自然资源?每个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讲解陆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等。
6.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陆地自然资源的理解是否深入?3.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陆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地理《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的教案设计
地理《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陆地上主要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自然资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GIS分析自然资源,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有哪些自然资源吗?2.探究活动一: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与分布(1)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请同学们说出你们所了解的陆地自然资源种类。
(3)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地图,分析我国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3.探究活动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实例,如我国南方的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等。
(2)讨论:请同学们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实践活动:运用地图和GIS分析自然资源(1)讲解地图和GIS的基本知识。
(2)分组实践:请同学们运用地图和GIS,分析我国某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2)分享实践经验,讨论如何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张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
2.写一篇关于如何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图和GIS,使学生掌握了陆地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运用地图和GIS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地图和GIS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一最新地理教案-4.4陆地资源002 精品
[提问]结合实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学生集体讨论,最后归纳。
[过渡]各种陆地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就必须了解这些特点和规律。
[投影片]展示资料:
(1)地球表面陆地总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耕地约1.3亿公顷。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法1万亿立方米。
[讨论]陆地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无规律可循?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归纳]可再生资源受地表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而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资源利用上应注意发挥地区优势。
[景观图]热带雨林景观和温带草原景观。
[讨论]这两幅景观图各表示什么环境?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投影片]展示资料。
(3)对于原始社会的人类来说,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莫过于可采集到的野果,可猎获的动物以用木棒、石块等易加工成工具的物质,当然还包括稀有的天火。而对今天的人类而言,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土地以及生物资源等种种。
(4)现在,一些发达国有正在实验利用核聚变能发电。核聚变的燃料之一是氘,现已探明天然存于海水中的氖可供1万座百万千瓦的核聚变电站消耗约150亿年。
[归纳]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讨论]第132页练习活动2.3.1。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归纳。
学生自学第131页-第132页阅读课文。
〔总结扩展〕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各地陆地自然资源在形成、分布上有其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向自然界获取资源时,"杀鸡取卵"的办法是绝不可取的。但是过分强调自然资源数量有限或利用不当引起环境恶化,而放弃利用自然资源也是不可取的。那么人类要协调好人地关系,就要做到限制人类自身的发展,使人口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还要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让自然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初中四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然资源
初中四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然资源初中四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然资源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赋予了我们无尽的自然资源。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资源,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明白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
一、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区分地球的自然资源的不同类型;2. 了解自然资源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掌握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措施;3. 能源资源的种类、利用及节约措施;4. 林木资源的价值与保护;5. 矿产资源的种类以及开采与保护;6. 空气和土壤资源的意义和保护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或者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地球以及地球资源的认识和兴趣。
2.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2.1 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地球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一切生态系统、物种、空间、化学元素和能源。
2.2 分类:根据运用的方式和性质,自然资源可以分为水资源、能源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空气和土壤资源等。
3. 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措施(15分钟)3.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用途广泛,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3.2 合理利用措施:a. 节约用水:关闭水龙头、修复漏水等;b. 积极开展水资源再生利用;c. 加强水资源保护,避免水污染等。
4. 能源资源的种类、利用及节约措施(20分钟)4.1 能源资源的种类: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4.2 利用措施:a. 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b. 提倡节约能源的行为,如熄灯、合理使用电器等。
5. 林木资源的价值与保护(15分钟)5.1 林木资源的价值:提供材料、净化空气、防治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总体特征以及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其潜力是无限的,使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使学生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和综合的观点,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首先使学生明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有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影响。
其次,使学生明确本节侧重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而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涉及。
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
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
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
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响,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
本节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中已具备的概念,在本节不再涉及,而是直接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经出现过,本节再次提出,是侧重在资源在人地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为此配备了“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概括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口的发展有可能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自然资源正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了
解自然资源的概念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是同一类物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理解;第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本节包括关于能源的内容。
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因此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并强调其利用方式。
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自然资源最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
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特点是讲述自然资源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资源的有限性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间的有限性;一定时间内利用能力的有限性。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资源的无限性,是指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这里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挖掘资源潜力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辨证的看待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利用前景充满信心。
资源特点的第三和第四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
对于地域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热条件影响显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带性,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
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
而在一个地域的资源由于其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种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材以热带雨林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对于能源的概念及分类,教材主要强调了根据人类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划分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划分方法,教材没有涉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另外对于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应使学生明确,一种能源在没有大规模利用以前,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以及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新能源也就成为常规能源了。
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教学,应注意知识的迁移,教材中图像的运用,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特点。
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与初中知识应有所区别,应将其深化,可以从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图“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学生通过对
示意图的分析明确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
另外在分析示意图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陆地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说明,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并将利用方式细化,使学生对资源的分类能够更清晰。
对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实例,从对实例的分析入手,说明其特点。
前两个特点具有辨证的关系,为突出这种关系,教师可以列举同一类资源在不同技术条件或不同阶段利用状况的不同加以对比说明。
“陆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分析某类可再生资源的分布特点,由此总结得出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此类资源或其分布环境发生变化,在此环境中的其他资源是否会发生改变,由此得出“陆地资源整体性特点”。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首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气候及自然带等知识分析热带雨林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由此得出地带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示意图,说明资源的整体性特点。
关于“能源”,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能源属于资源,
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说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几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几种?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经被广泛利用?由此明确“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也可放到“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关于能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部分进行讲述。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入手,说明自然资源就其自然属性看,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对人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
对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史,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实例,以能源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加以说明。
使学生可以意识到对于地理学科某些内容的分析,应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某类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点;②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①“陆地自然资源在
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②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课)人类对陆地环境的改造和影响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
引导学生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如何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种类,以及自然资源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的平衡作用。
(阅读教材中“陆地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表格)引导学生从表格中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方式,并引导学生补充各类资源的利用方式。
(板书)一、陆地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概念
2.分类
(提问思考)列举实例如我国水能的利用或某种矿产资源的利用,说明“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由自然带的分布及自然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自然带整体说明“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等特点。
(板书)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阅读“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怎样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出示几种能源的图片提问思考)我们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哪几种?我国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哪几种?新能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说明能源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板书)二、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陆地能源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教材是陆地环境这个单元中最后一部分讲述关于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利的影响,学生对于前面各章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重在对知识的迁移,通过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学
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另外本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列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例如对能源的利用,可以从学生生活出发,了解我国能源的消费构成特点,由我国迁移到世界,并由此理解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差别,对学生的学习会有较大帮助。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