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反应Heck反应

合集下载

Heck反应的发现及发展

Heck反应的发现及发展

Heck反应的发现及发展摘要Heck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用于卤代芳烃的烯基化,此外还有羰基化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Heck反应的发现,催化剂的发展,羰基化的发展。

关键词Heck反应;催化剂;羰基化1Heck反应的发现早在1969年,Fujiwara、Heck等人报道了利用芳烃或芳基汞化合物对烯烃进行芳基化的反应,但该过程会消耗定量的二价钯化合物,形成单质钯[1]。

1971年,Mizoroki等人顺利在PdCl2的催化下用碘苯对烯烃进行芳基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I用乙酸钾吸收[2]。

研究人员发现,只要乙酸钾的量超过碘苯,生成的苯乙烯就不会发生聚合。

反应可用下式表示:Scheme 1钯最初是以二价存在,但在反应过程中会被还原成单质钯,但单质钯与PdCl2的催化活性相当,这是与Fujiwara等人报道的反应的一大区别。

吡啶,三乙胺,苯甲酸钾都可用来吸收HI,但乙酸钾的效果最好。

在乙酸钾过量的情况下,碘苯与乙烯生成的苯乙烯会进一步与碘苯反应,生成反—1,2—二苯乙烯以及1,1-二苯乙烯。

若以苯乙烯、丙烯、丙烯酸甲酯作烯烃,则主要产物分别是反—1,2—二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肉桂酸甲酯。

由此可以发现,苯基主要取代烯烃化合物原取代基的β位,而且以反式产物为主,以避免较大的空间位阻。

1972年,Heck等人以芳基卤、苄基卤和苯乙烯基卤等对烯键上的氢进行取代,该反应使用有一定空间位阻的胺吸收生成的卤化氢,并且不需要高压体系,而是直接常压下100°C回流(Mizoroki报道的反应温度是120°C),而且不需要添加溶剂(Heck曾使用1—甲基—2吡咯烷酮作溶剂,但效果并不明显),催化剂使用乙酸钯[3]。

Heck本人之前曾用有机汞、锡和铅等对烯烃进行芳基化和烷基化,Heck指出该种方法存在两个不足之处:首先,制备有机汞、锡和铅等化合物并不方便;其次,反应中盐形成的浑浊悬浮液难以处置,尤其是反应在钯催化下进行的时候。

用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用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用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Heck偶联反应的可行方法,用于高效合成具有重要医药价值的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Heck偶联反应(Heck reaction)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复杂的有机物质。

以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 反应条件Heck 偶联反应是使用铂触媒下的酸性介质(100-200℃),该反应在100-150 ℃下更为有效,在高温下也能得到良好的产物。

2. 反应原料:Heck反应所需的反应原料包括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烯烃,烷基醇以及铂触媒(可选),烯烃可以通过从芳香烃衍生而来,或者从无机酸衍生而来,烷基醇则一般是芳烃衍生物或烷烃衍生物,用于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3. 反应步骤:(1) 用乙醚或其它溶剂溶解所需要的烯烃、烷基醇和铂触媒(可选);(2) 向溶剂中加入三氟甲基磺酸(TfOH),搅拌均匀;(3) 加热混合物,在100-150℃维持反应10-30分钟,根据需要可以在反应结束时再次加热;(4) 冷却混合液,加入用以定型的浓缩氢氧化钠溶液;(5) 加入稀硫酸,提取残余溶剂及用于定型的浓缩氢氧化钠溶液;(6) 冷却混合液,萃取出所需的产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7) 对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进行适当精制,以确保其洁净度。

4. 反应产物: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产物组成包括:肉桂醛、肉桂酯、α-肉桂酸甲酯、β-肉桂酸甲酯以及α-肉桂酸乙酯等多种产物。

5. 反应应用:Heck偶联反应生产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这种酸在制药、香料、香精等行业广泛应用。

此外,在有机合成中,也可以将Heck 偶联反应用于制备含有多种不饱和双键的复杂有机分子。

总之,Heck偶联反应可以有效生产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反应条件简单,反应速度快,同时也可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它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有机合成方法。

heck反应 烯烃聚合

heck反应 烯烃聚合

heck反应烯烃聚合
摘要:
1.Heck反应简介
2.烯烃聚合原理
3.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4.实例分析
5.总结与展望
正文:
【1】Heck反应简介
Heck反应,又称赫克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中的偶联反应。

它是指在不活泼的芳香烃或烯烃的π电子体系上,通过卤代烃的亲核取代,生成新的π电子体系的反应。

Heck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烯烃聚合原理
烯烃聚合是指通过加成反应将烯烃单体连接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烯烃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广泛取决于聚合反应的条件、催化剂种类以及聚合物的分子参数等因素。

烯烃聚合的方法主要有溶液聚合、悬浮聚合、气相聚合等。

【3】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Heck反应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烯烃单体,如引入卤素、羟基等官能团;二是利用Heck
反应对烯烃聚合物进行改性,如引入取代基、接枝等。

这些应用为烯烃聚合物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4】实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实例:
步骤一:合成具有π电子体系的卤代烃化合物
步骤二:利用Heck反应将卤代烃与烯烃单体偶联,生成聚合物
步骤三:通过后处理,如分离、纯化等,得到目标烯烃聚合物
【5】总结与展望
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为制备具有特定性能和功能的烯烃聚合物提供了有效手段。

随着有机合成技术和烯烃聚合研究的不断发展,Heck反应在烯烃聚合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有望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有机合成反应Heck反应

有机合成反应Heck反应

经典化学合成反应标准操作1. 前言 (1)2. 分子内的Heck反应 (2)2.1 生成烯基取代的反应 (2)2.1.1 分子内Heck反应化生成环外双键示例 (3)2.2 形成季碳中心的反应 (4)2.2.1 分子内不对称Heck反应示例 (5)2.3 多烯大环的合成 (5)2.2.1 Heck反应用于合成大环多烯示例 (6)3. 分子间的Heck 反应 (7)3.1 常规分子间Heck反应 (7)3.1.1 Pd(OAc)2-P(o-tol)3体系用于不饱和羧酸酯的Heck反应标准操作三 (8)3.1.2 不饱和酮的Heck反应标准操作 (9)3.1.3 杂环芳香卤代物和不饱和羧酸酯的Heck反应标准操作一 (9)3.1.4 杂环芳香卤代物和不饱和羧酸酯的Heck反应标准操作二 (9)3.1.5 芳香卤代物和不饱和羧酸的Heck反应合成反式3-芳基不饱和酸示例 .. 103.1.6 非共轭双键Heck反应示例 (10)3.2 不对称分子间Heck反应 (11)3.3 非常用离去基团的Heck反应(Irina P. Beletskaya Chem. Rev. 2000, 100,3009-3066) (11)3.3.1 重氮盐参与的Heck反应示例 (12)3.3.2 酰氯参与的Heck反应示例 (14)1. 前言通常把在碱性条件下钯催化的芳基或乙烯基卤代物和活性烯烃之间的偶联反应称为Heck反应。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Heck 和Morizoki独立发现该反应以来,通过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断改进使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该反应已经成为构成C-C键的重要反应之一。

另外,Heck反应具有很好的Trans选择性R XPd(0)Z RZX = I, Br, OTf, etcZ = H, R, Ar, CN, CO2R, OR, OAc, NHAc, etc研究表明,Heck反应的机理有一定的规律,通常认为反应共分四步:(a)氧化加成(Oxidative addition): RX (R为烯基或芳基,X=I > TfO > Br >> Cl)与Pd0L2的加成,形成PdⅡ配合物中间体;(b)配位插入(Cordination-insertion):烯键插入Pd-R键的过程;(c)β-H的消除;(d)催化剂的再生:加碱催化使重新得到Pd0L2。

heck反应 非活化烯

heck反应 非活化烯

heck反应非活化烯什么是"heck反应非活化烯"?Heck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可以将含有烯烃的底物与芳环进行耦合反应,生成碳-碳键。

这个反应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实现的,其中最常见的催化剂是钯(Pd)。

在传统的Heck反应中,底物往往是活化烯烃,即含有较强的电子吸引或施主基团的烯烃。

然而,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非活化烯烃也可以参与Heck反应,从而扩大了该反应的适用范围。

非活化烯烃指的是没有或只有弱的电子吸引和施主基团的烯烃。

相对于活化烯烃而言,非活化烯烃由于缺乏强电子效应的作用,其反应性较低。

然而,一些新型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出现,使得非活化烯烃也能够成功进行Heck反应,这为有机化学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

在非活化烯参与的Heck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钯催化剂对于非活化烯的活化性较差,因此需要寻找更为高效的催化剂。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一些新型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铂(Pt)、钌(Ru)等被发现可以有效催化非活化烯的Heck反应。

这些新型催化剂在活化烯上可能表现出较差的效果,但对于非活化烯则显示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同时,在反应条件的选择上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相比于活化烯烃,非活化烯对于反应条件的要求更为苛刻。

一般来说,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会有助于增加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率。

此外,采用适当的溶剂和配体也是非活化烯烃Heck反应成功的关键。

一些研究表明,加入某些含硫的配体或者使用含硫配体的钯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非活化烯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在进行非活化烯烃的Heck反应时,还需要考虑底物的结构和官能团对反应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者在底物中引入其他反应辅助试剂,可以提高非活化烯烃的反应活性。

比如,在底物中引入含氮的官能团或者使用氨基酸等相似的碱性试剂会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新型的底物设计也是提高非活化烯烃Heck反应活性的一种策略。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催化反应金属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合成策略。

通过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化学转化,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介绍金属催化反应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金属催化反应的原理金属催化反应主要是指在有机化合物的转化过程中,通过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金属催化反应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活化底物:金属催化剂能够与底物形成键合,从而活化底物,使其更容易进行反应。

这种活化可以发生在底物的氢、氧、氮等原子上,也可以通过有机分子的C-C和C-X键上发生。

2. 氧化还原:金属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底物的氧化或还原。

金属催化剂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转移电子,从而改变底物的电子状态,使其发生化学转化。

3. 配位或成键:金属催化剂与底物之间发生配位或成键反应,形成活性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催化底物的转化。

二、金属催化反应的应用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能够实现的转化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碳-碳键、碳-氮键、碳-氧键、碳-硫键以及氢转移反应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可以高效地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1. 碳-碳键形成: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实现碳-碳键的形成,包括交叉偶联反应、烯烃和炔烃的环化反应、直接烷基化等。

这些反应对于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2. 碳-氮键形成:金属催化反应在碳-氮键形成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羟胺和羧酸的缩合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以及氨基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以方便地合成含有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3. 碳-氧键形成: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实现碳-氧键的形成,例如醇和醚的合成、酯和酸的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对于合成酯、酮等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4. 碳-硫键形成:金属催化反应还可以实现碳-硫键的形成,包括硫醚的合成以及烯烃和硫醇的环化反应等。

heck反应 聚合物

heck反应 聚合物

heck反应聚合物摘要:1.Heck 反应简介2.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3.Heck 反应的优势与局限性4.我国在Heck 反应聚合物研究方面的进展正文:1.Heck 反应简介Heck 反应,又称为Heck-Matsuda 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主要用于合成含氮化合物。

该反应是由日本化学家喜多村晃(Akira Heck)和马特斯达(Tsutomu Matsuda)于1967 年发现的。

Heck 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近年来,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Heck 反应,可以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含氮功能团,从而赋予聚合物新的性能。

例如,通过Heck 反应可以合成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聚酰胺类光敏剂;通过引入含氮功能团,还可以改善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Heck 反应的优势与局限性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持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2)产率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合成效率;(3)立体选择性好,有利于控制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4)可以引入多种含氮功能团,赋予聚合物新的性能。

然而,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反应的选择性较低,容易引入杂质,以及对某些聚合物分子的适应性较差等。

4.我国在Heck 反应聚合物研究方面的进展我国在Heck 反应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Heck 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能的聚合物,并在材料、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Heck 反应聚合物研究的发展。

总之,Heck 反应在聚合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

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

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合成反应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四种反应类型,包括:Suzuki偶联反应、Stille偶联反应、Heck偶联反应和Sonogashira 偶联反应。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来介绍Suzuki偶联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芳香化合物合成方法,它是基于钯催化剂的反应。

该反应将有机硼酸酯和有机卤化物或磺酸酯作为底物,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交叉偶联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Suzuki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和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高效地合成出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

接下来是Stille偶联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碳-碳键形成反应。

该反应是通过钯催化剂催化下的亲核取代反应来实现的,底物包括有机卤化物和有机锡化合物。

Stille偶联反应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天然产物的合成和药物研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种偶联反应是Heck偶联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芳香化合物合成方法。

该反应是通过钯催化下的芳香取代反应实现的,底物包括有机卤化物和烯烃。

Heck偶联反应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在药物研发和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是Sonogashira偶联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炔烃合成方法。

该反应是通过钯催化下的炔烃与有机卤化物的偶联反应实现的。

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炔烃化合物,对于合成具有炔烃结构的药物和功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在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中,每一种反应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和优点。

这些反应的发展和应用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有机化学四大偶联反应包括Suzuki偶联反应、Stille偶联反应、Heck偶联反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催化反应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合成和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策略。

而金属有机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与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金属有机催化反应。

一、金属有机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1 基本原理金属有机催化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起到促进和加速反应的作用。

一般而言,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可以分为两类:配位催化和氧化还原催化。

配位催化是指金属有机物与底物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一个配位体-金属络合物。

这个络合物可以提供亲电性的金属中心,从而使底物发生反应。

例如,Pd(0)催化剂在Suzuki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Pd(0)与底物和配体(通常是磷配体)发生配位,形成一个稳定的Pd(II)配位体络合物。

这个络合物可以与溴化物交换反应,生成最终的产物。

氧化还原催化是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底物发生反应。

常见的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包括羰基还原、烯烃和炔烃的氢化等。

例如,Wilkinson催化剂在烯烃的氢化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Wilkinson催化剂是由RhCl(PPh3)3和NaBH4组成的络合物,它能够与烯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烯烃还原为烷烃。

1.2 应用意义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首先,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可以提供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方法。

相比于其他催化剂,金属有机催化剂通常具有高反应活性和催化活性。

这使得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能够实现一些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反应。

其次,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可以进行复杂的生成物构建。

有机合成中的一些复杂结构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合成,而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可以直接将简单的起始物转化为复杂的产物,从而大大简化了合成的过程。

最后,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在绿色化学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传统合成方法通常需要高温、高压或有毒的底物和试剂,而金属有机催化反应通常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heck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heck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脱卤副产物。

脱卤副产物是指在heck反应中产生的除卤素以外的副产物,它们的生成对于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heck反应的基本原理。

heck反应是通过芳香化合物上的芳基卤素与烯烃发生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使用有机碱作为碱性助剂,以中和酸性条件。

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芳基卤素和烯烃连接起来,形成新的碳-碳键。

在heck反应中,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

脱卤副产物通常是通过芳基卤素上的卤素原子与碱性助剂反应形成的。

这种反应可以被看作是卤素离去的逆过程。

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是由于碱性助剂促进了反应物中芳基卤素的脱卤过程。

脱卤副产物的生成对于heck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脱卤副产物的生成会降低反应的原子经济性,从而降低反应的效率。

原子经济性是指反应中有效利用原子数量的能力,原子经济性越高,代表反应中原子的利用效率越高。

另一方面,脱卤副产物的生成还会引起副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反应的选择性。

副反应是指与目标产物不同的副产物的生成。

因此,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对于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有机化学家们做出了许多努力。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改变反应条件,以减少卤素离去的机会。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碱性助剂的用量或使用较弱的碱性助剂来降低脱卤副产物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来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

有机化学家们还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结构来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

例如,引入电子给体基团或引入取代基,可以增加芳基卤素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反应配体和反应溶剂,以调节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从而减少脱卤副产物的生成。

总结一下,脱卤副产物是heck反应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之一。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

heck反应脱卤副产物heck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产物中有一种副产物叫做脱卤副产物,本文将围绕脱卤副产物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脱卤副产物。

脱卤副产物是指在进行heck反应时,由于反应条件的不同或者底物的不同,导致脱卤反应发生,从而生成的副产物。

脱卤副产物通常是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被取代或者脱除后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脱卤副产物的生成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合成途径,扩展合成的可能性。

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机理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底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

在heck反应中,脱卤副产物的生成通常与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有关。

一般来说,脱卤副产物的生成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卤素离去,生成一个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是中间体的质子化或者亲核加成,生成最终的脱卤副产物。

脱卤副产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参与后续的反应,从而合成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其次,脱卤副产物的生成可以引发串联反应,实现多步合成的一锅化,提高合成效率。

此外,脱卤副产物还可以作为药物分子的前体,参与药物的合成和改良。

除了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脱卤副产物还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机理和反应条件,可以深入探究有机反应的规律和机制。

同时,利用脱卤副产物可以进行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的优化,为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heck反应中的脱卤副产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脱卤副产物的生成机理复杂多样,与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脱卤副产物在有机合成中可以作为中间体参与后续反应,实现多步合成的一锅化;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可以深入探究有机反应的规律和机制。

通过对脱卤副产物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有机合成的可能性,推动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

heck偶联反应条件

heck偶联反应条件

Heck偶联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用于合成芳香化合物。

它是通过将含有卤代烷基的烯烃与芳香化合物在存在钯催化剂和碱的条件下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Heck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物:反应物通常是含有卤代烷基的烯烃和芳香化合物。

卤代烷基可以是溴、氯或碘,而烯烃可以是乙烯、丁二烯等。

2. 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是钯催化剂,如[Pd(PPh3)4]、Pd(OAc)2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促使反应物发生偶联反应。

3. 碱:碱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产率。

常用的碱有碳酸钠、碳酸钾等。

4. 溶剂:常用的溶剂是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

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和反应的速率。

5. 温度:反应的温度通常在室温至100℃之间。

温度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

6.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通常在几小时至几天之间,具体的反应时间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Heck偶联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反应体系中不能存在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以免干扰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条件的优化也需要考虑反应物的选择和反应的特殊要求。

有机合成反应Heck反应

有机合成反应Heck反应

经典化学合成反应标准操作L前言通常把在碱性条件下耙催化的芳基或乙烯基卤代物和活性烯坯之间的偶联反应称为Heck反应。

H从20世纪60年代末Heck和Morizoki独立发现该反应以来,通过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断改进使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该反应已经成为构成C-C键的重要反应之一。

另外,Heck反应具有很好的C WZJS选择性Pd(0)R-X --------------------- ►X = 1;Br, OTf, etcZ = H, R, Ar; CN, CO2R, OR, OAc;NHAc, etc研究表明,Heck反应的机理有一定的规律,通常认为反应共分四步:(a)氧化加成(Oxidative addition) : RX (R 为烯基或芳基,X=I > TfO > Br » Cl) 与PdL的加成,形成Pd"配合物中间体;(b)配位插入(Cordinat ion-insert ion): 烯键插入Pd-R键的过程;(c) B-H的消除;(d)催化剂的再生:加碱催化使重新得到PdL。

HBr/Base\oB伦—一 m p l d p Pd-a intermediate总的说来,Heck 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子内反应和分子间反应。

第一篇该 反应的报道是Heck 在1972年发表。

+Pd(OAc)2 (20 mol%) /T B U 3N (1 eq)NMP, 100°C, 2h Nolley,・;Heck, R. F ・;Tetrahedron 1972, 37, 2320Mori 和Ban 于1977年首次报道了分子内的Heck 反应:Pd(OAc)2 (2 mol%) PPh 3, DMFTMEDA (2 equaiv)125°C, 5hCO2MGIn dole product formed as result of Pd ・Hisomerization of product clefinMori, M. ; Ban, K. ; Tetrahedron 1977, 12, 1037pMeNCO 2Me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Heck 反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与非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

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与非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

Heck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中的偶联反应,由Paul Heck发现。

反应中,一个芳基卤化物或烯烃与一个末端烯烃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偶联。

下面是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与非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的介绍: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
在共轭双键体系中,Heck反应通常涉及一个8电子的活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钯催化剂首先与共轭双键的一个碳原子配位,形成五元环过渡态。

然后,另一端的烯烃从钯催化剂上获得电子,形成一个正碳离子,并与配位的烯烃发生偶联。

由于这个过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重排,所以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非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
非共轭双键上的Heck反应通常涉及一个6电子的活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钯催化剂首先与非共轭双键的一个碳原子配位,形成六元环过渡态。

然后,另一端的烯烃从钯催化剂上获得电子,形成一个正碳离子,并与配位的烯烃发生偶联。

由于这个过程不需要电子的转移和重排,所以反应通常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mizoroki-heck反应机理

mizoroki-heck反应机理

mizoroki-heck反应机理
Mizoroki-Heck反应,也称为Heck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涉及不饱和卤代烃或三氟甲磺酸酯与烯烃在强碱和钯催化下的偶联。

这个反应是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之一,也是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分享反应之一。

Mizoroki-Heck反应的机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钯催化剂与烯烃配位,形成一个五元环状中间体。

其次,不饱和卤代烃或三氟甲磺酸酯与钯催化剂结合,形成一个有机钯化合物。

最后,有机钯化合物与烯烃发生偶联,生成取代烯烃。

Mizoroki-Heck反应的选择性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

例如,可以控制反应的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的用量等条件来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立体化学性质。

Mizoroki-Heck反应的优点包括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度高、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等。

这个反应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取代烯烃、芳烃和醇等化合物。

总结来说,Mizoroki-Heck反应机理指的是不饱和卤代烃或三氟甲磺酸酯与烯烃在强碱和钯催化下的偶联反应机理,这个反应是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之一,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立体化学性质。

heck反应溶剂选择

heck反应溶剂选择

Heck反应溶剂选择一、背景与意义Heck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合成方法,涉及到钯催化的偶联反应,能将两个碳-卤键连接起来形成碳-碳键。

溶剂在Heck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而且还会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选择适当的溶剂是优化Heck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Heck反应溶剂选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现状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非极性溶剂如四氢呋喃(THF)、环己烷等可以有效促进Heck反应的进行。

随着研究的深入,极性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乙腈等也被发现可以作为Heck反应的溶剂。

近年来,一些新的溶剂体系如离子液体、绿色溶剂等也被应用于Heck反应,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溶剂选择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非环保溶剂、高毒性溶剂等。

因此,探索新的、环境友好的溶剂体系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为了寻找环境友好、高效的Heck反应溶剂,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我们对常用溶剂进行了评估,比较了它们在促进Heck反应中的性能。

然后,我们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反应速率、催化剂活性和产物纯度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溶剂选择的主要因素,如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极性、介电常数等。

同时,我们也关注了绿色溶剂和离子液体在Heck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了一些优化Heck反应溶剂选择的一般性原则和最佳实践。

四、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溶剂如THF和环己烷在促进Heck反应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然而,这些非极性溶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高毒性、低溶解度等。

相比之下,一些极性溶剂如DMSO和乙腈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离子液体和绿色溶剂在Heck反应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综合分析影响溶剂选择的因素,我们发现溶解度参数和介电常数与溶剂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heck反应 烯烃聚合

heck反应 烯烃聚合

heck反应烯烃聚合摘要:1.Heck 反应概述2.烯烃聚合的概念和分类3.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4.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5.我国在烯烃聚合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正文:1.Heck 反应概述Heck 反应,又称为Heck-Matsuda 反应或Heck-Type 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主要用于合成卤代烃和芳烃。

该反应是由日本化学家喜一郎·黑川(Kazuo Heck)和韩国化学家顺一松(Sun-I Matsuda)于1967 年独立发现的。

Heck 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烯烃聚合的概念和分类烯烃聚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烯烃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根据聚合反应的类型和催化剂的不同,烯烃聚合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由基聚合:以自由基为催化剂的聚合反应。

(2)阳离子聚合:以阳离子为催化剂的聚合反应。

(3)阴离子聚合:以阴离子为催化剂的聚合反应。

(4)配位聚合:以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为催化剂的聚合反应。

3.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聚合物单体:通过Heck 反应,可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烯烃单体,从而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聚合物。

(2)调控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改变Heck 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等,可以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立体构型等结构参数,从而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3)提高聚合反应的立体选择性:Heck 反应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可以制备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聚合物,从而提高聚合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4.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Heck 反应在烯烃聚合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1)反应条件温和:Heck 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较低。

(2)产率高:Heck 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收率。

heck反应方程式

heck反应方程式

heck反应方程式
Heck反应,也被称为Heck-偶联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反应。

其定义是在底物中的烯烃和芳香化合物之间形成键合。

具体表达式为:烯烃 + 芳香化合物 + 催化剂 + 溶剂→ 新的键合物。

这个反应通常在有机合成领域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于合成含有芳香环的有机分子,如药物、农药、香料等。

此外,Heck反应还可以用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骨架,实现分子结构的精确控制。

Heck反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的适用性广:Heck反应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底物,包括单取代烯
烃、双取代烯烃、端基烯烃等。

2.对基团具有较高的耐受性:Heck反应中的烯烃和芳香化合物可以包含许
多不同的官能团,如酯、醚、羧酸、腈、酚、醛、硝基等,这些基团在反应中通常不受影响。

3.对电子等具有较高选择性:Heck反应在底物中的烯烃和芳香化合物之间
形成键合时,具有较高的电子等选择性,可以得到反式产物。

4.对水和溶剂不敏感:Heck反应对水和溶剂不敏感,因此在进行反应时,
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5.立体专一性:在Heck反应中,钯络合物对烯烃的插入和β-H的消除都
是顺式,因此可以得到立体专一性的产物。

总的来说,Heck反应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有机合成工具,其特点使得它在合成多种类型的有机分子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Heck(赫克反应)偶联反应

Heck(赫克反应)偶联反应
出人意料的是5-溴嘧啶与丙烯酸甲酯的Heck反应常规条件下失败;与丙烯酸的反应液产率低下, 但是若使用P(OMe)3为配体,则可以得到满意的反应结果
5.3 制备烯醇醚
芳基或烯基卤化物与烯基烷基醚的Heck反应,产物以α-偶联为主,可用于合成甲基酮前体; 但是若反应底物或者反应条件不同,也可能发生β-偶联得到芳乙醛前体
该文献推荐使用大位阻有机碱Cy2NMe,配合相转移催化剂Bu4NC
5.1 制备β-取代不饱和酯
Heck反应是最有效的构建β-芳基或烯基取代α,β-不饱和酯的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广泛的应用
5.2 制备β-取代不饱和酯
与其它偶联反应类似,Heck反应中碘化物的反应结果往往比相应的溴化物好得多。 做对于偶联难度高的大位阻底物,可优先尝试碘化物偶联
3. Heck反应选择性
3.1 立体选择性
Heck反应很好的立体选择性,如,从反式的双键出发,得到的偶联产物中双键构型也是反式的。 这可以从机理上解释,二价钯物种对双键顺式加成,碳碳单键旋转,然后顺式消除,得到反式产物。
3.2 区域选择性
Heck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主要受底物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两方面影响 对于电子效应,Heck反应优先发生在缺电子的碳上,如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β-位 对于位阻效应,非对称烯烃如末端烯烃,Heck反应主要发生在取代基较少的碳上,Heck反应速率
目录
CONTENTS
Heck偶联反应
1. 反应简介 2. 反应机理 3. Heck反应选择性 4. Heck 反应常用的催化体系 5. Heck 反应应用实例 6. 还原Heck反应 7. 重氮盐的Heck反应 8. 杂芳环上的Heck反应 9. 多氟芳烃上的Heck反应 10. 氧化Heck反应

富电子烯烃区域选择性heck反应制备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

富电子烯烃区域选择性heck反应制备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

富电子烯烃区域选择性heck反应制备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催化加氢反应成为合成环氧化物的重要工艺,而电子烯烃是作为催化剂的重要原料。

为了利用电子烯烃的多种功能优势,开发出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本文将介绍针对富电子烯烃的区域选择性进行Heck反应的制备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的方法:一、富电子烯烃的区域选择性1. 什么是富电子烯烃?富电子烯烃是一类有机物,它们具有共价和电负性,可以充分利用催化剂的功能。

因此,当用富电子烯烃做催化剂时,可以赋予区域选择性以达到提高催化性能的目的。

2. 富电子烯烃与区域选择性Heck反应Heck反应是一种具有较强选择性的有机合成反应,被广泛用于合成有机芳杂环。

然而,由于常规的Heck反应的覆盖范围有限,需要通过改变催化剂系统来改变反应条件,以增强其区域选择性。

富电子烯烃(如吡咯烷、二甲苯、苯乙烯或丁醇等)可以用作催化剂,能有效地改善Heck反应的反应条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二、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的制备1. Heck反应的催化条件Heck反应的催化条件主要是由催化剂和辅助剂的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富电子烯烃作为催化剂,Pd / C(碳炭/钯)作为辅助剂,反应温度为0℃-80℃,反应时间在几小时到24小时不等。

2. 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选取不稳定偶氮或芳杂环为反应物,经过Heck反应就可以制备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

在Heck反应中,芳杂环反应到富电子烯烃上,另一个反应物通过钯催化剂到达芳杂环上,产物以芳杂环反应到富电子烯烃上而形成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

三、常见的功能化芳杂环化合物1. 吡唑型的:如吡咯烷、萘、丙烷或甲苯等富电子烯烃,如2,3-二氨基-1H-吡唑烷、2-乙基-1H-吡唑烷或2-甲基-1H-吡唑烷等。

2. 噻唑型的:如萘甲酮、苯甲酮、异丙醇酮等,如2-氮杂噻唑烷、2,3-二氮杂噻唑烷或2,4-二氮杂噻唑烷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化学合成反应标准操作1. 前言通常把在碱性条件下钯催化的芳基或乙烯基卤代物和活性烯烃之间的偶联反应称为Heck反应。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Heck 和Morizoki独立发现该反应以来,通过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断改进使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该反应已经成为构成C-C键的重要反应之一。

另外,Heck反应具有很好的Trans选择性R XPd(0)Z RZX = I, Br, OTf, etcZ = H, R, Ar, CN, CO2R, OR, OAc, NHAc, etc研究表明,Heck反应的机理有一定的规律,通常认为反应共分四步:(a)氧化加成(Oxidative addition): RX (R为烯基或芳基,X=I > TfO > Br >> Cl)与Pd0L2的加成,形成PdⅡ配合物中间体;(b)配位插入(Cordination-insertion):烯键插入Pd-R键的过程;(c)β-H的消除;(d)催化剂的再生:加碱催化使重新得到Pd0L2。

总的说来,Heck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子内反应和分子间反应。

第一篇该反应的报道是Heck 在1972年发表。

I+Pd(OAc)2 (20 mol%) n Bu N (1 eq) NMP, 100°C, 2hNolley, .; Heck, R. F.; Tetrahedron 1972, 37, 2320 Mori 和 Ban于1977年首次报道了分子内的Heck反应:Br N Ac CO2MeNAcCO2MePd(OAc)2 (2 mol%)PPh, DMFTMEDA (2 equaiv)125°C, 5h43%Indole product formed asresult of Pd-H isomerizationof product clefin Mori, M.; Ban, K.; Tetrahedron1977, 12, 1037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Heck 反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每一类反应根据其特点的不同由可以分成几类。

2. 分子内的Heck 反应 生成烯基取代的反应该类反应主要用于生成环外双键。

环外双键是合成上一大难题,该反应成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已有合成的报道。

MeOOOMeIN ONCO 2Me OMeMeOOOMeN ONCO 2MeOMe Pd(PPh 3)4 (cat)NEt (12 eq)MeCN, 80°C, 10h90%Danishefsky, S. J. J. Am. Chem. Soc . 1993, 115, 6094该反应还被Danishefsky 应用到全合成Taxol 上。

OO Pd(PPh ) (1.1 eq)K2CO3, MeCN, 85°C49%Danishefsky, S. J. J. Am. Chem. Soc . 1996, 118, 2843分子内Heck 反应化生成环外双键示例OMeOMeON 2Me OMeN OMeOONCO 2MeOMePd(PPh ) , NEt (12eq)MeCN, 80℃, 10h12A stirred solution of 1(98 mg, mmol), triethylmine mL, mmol) and catalytic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0) (ca. 5 mg, 4 μmol) in mL of acetonitrile was heated at 80 ℃ in a sealed tube under an argon atmosphere for 10 h. The reaction mixture turned dark orange after ca.10 min, and the catalyst plated out on the walls of the tube as a shiny layer of palladium metal upon completion of the reaction.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was quenched with aqueous NaHCO(15 mL), and the mixture was extracted with EtOAc (4×10 mL).3(1×15 mL), water (1 The organic extracts were washed with aqueous NaHSO3. Filtration, ×15 mL), and brine (1×15 mL) and dried over MgSO4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orange residue by flash column chromatography (45:55 EtO/hexanes) gave 66 mg (90%) of 19 as a colorless2solid: mp 193-194 ℃; Rf = (8:2 Et2O/hexanes).形成季碳中心的反应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研究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89年,Shibasaki 和Overman 首先报道不对称Heck 反应。

ICO 2MePd(OAc)2 (3 mol%)(R)-BINAP (9 mol%)cyclohexene (6 mol%)74% (46% ee)Ag2CO3 (2 eq)NMP, 60°C1989, 54, 4738同一年,Overman 及其工作组首先利用Heck 反应合成了手性季碳原子。

OOTfPd(OAc)2 (10 mol%)(R ,R )-DIOP (10 mol%)Et3N, C 6H 6, rt90% (45% ee)像天然产物physostigmine 的合成,成功的运用和Heck 反应构成手性的季碳中心。

MeOI N MeOOTIPSPd 2(dba)3-CHCl 3 (10 mol%)(S )-BINAP (23 mol%)PMP, DMA, 100°C3 M HClTHF, rtMeNH 3Cl, Et 3N LiAlH 4, THF, reflux84% (95% ee)(88%)(-)-esermethole1) BBr 3, CH 2Cl 2, rt 2) Na, Et 2O, MeNCO(31%)(-)-physostigmineMeNHCOMatsuura, T.; Overman, . 1998, 120, 6500分子内不对称Heck反应示例MeO INH OOTIPS10 % Pd(dba), 23 % (s)-BINAP, CHCl1,2,2,6,6-pentamethylpiperidine, DMA, 100 o C12A mixture of Pd2(dba)3·CHCl3(360 mg, mol), (s)-BINAP (504 mg, mol),and N,N-dimethylacetamide (DMA, 21 mL) was stirred at room temperaturefor 65 min. To the resulting orange solution was added a solution of compound 1 g, mol), 1,2,2,6,6-pentamethylpiperidine mL, 18 mmol), and DMA (18 mL), and the reaction was heated at 100 ℃ for 90 min. The resultdark solution was poured into half-saturated aqueous NaHCO3(100 mL) and extracted with ether (3 × 150 mL). The combined organic extracts werewashed with brine (100 mL), dried (MgSO4), and concentrated, and the residue was purified by sgc (9:1 → 1:1 hexane-EtOAc) to give oxindole enoxysilane compound 2 g, 94%) as a 98:2 mixture of geometric isomers:[α]25D –81o (c C6H6).多烯大环的合成分子内Heck 反应形成的多烯大环化合物(大于13)。

Zeigler 就利用Heck 反应成功合成十六元环的大环多烯化合物。

IO OOPdCl2(MeCN)2 (100 mol%)NEt3, MeCN, 25°COOO55%16 member ring formationZeigler, F. Tetrahedron , 1981, 37, 4035也有多烯经过多次分子内Heck 反应,一步构建多个碳碳键和多元环。

Overman 就成功应用Heck 反应一步构建了二个环和二个季碳中心。

OTBSIR1, Pd(OAc)2 (30% mol)PPh (60% mol)2, TBAF, THFOverman, . 1999,121,5467Heck 反应用于合成大环多烯示例OTBSIi: Pd(OAc)2(30 mol%) PPh 3(60 mol%)3ii: TBAF, THFO O12A solution of vinyl iodide 1 (740 mg, mmol) and THF (75 mL) was degassed (Ar, evacuate-refill), and Ph 3P (107 mg, mmol), Ag 2CO 3 (410 mg, mmol), and Pd(OAc)2 (46 mg, mmol) were added. The resulting suspension was stirr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5 min and then heated at 65 ℃ in a sealed tube for 12 h. A black suspension resulted after 10-20 min at 65 ℃. After GC analysis of a filtered aliquot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had not proceeded to completion, additional Ph 3P (107 mg, mmol), Ag 2CO 3 (410 mg, mmol), and Pd(OAc)2 (46 mg, mmol) were added, and the black suspension was stirred in a sealed tube at 65 ℃ for an additional 6 h. The suspension was then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and filtered through a plug of silica gel cm ×12 cm, EtOAc), and the filtrate was concentrated to give the crude Heck product as a yellow oil.This sample was dissolved in THF (4 mL), and TBAF M solution in THF,mL) was added. The resulting solution was maintained at room temperaturefor 20 h and quenched with saturated aqueous NH4Cl (20 mL). The resultingmixture was extracted with CH2Cl2(3×20 mL), the combined organic layerswere dried (NaSO4), filtered and concentrated, and the residue was purified by flash chromatography (4:1 hexanes-EtOAc) to provide 370 mg (90%) of tricyclic allylic alcohol 2as a pale yellow oil: Rf=(5:1 hexanes-EtOAc).3. 分子间的Heck 反应常规分子间Heck反应端基烯烃与卤代芳香烃发生分子间Heck反应,是研究最早的一类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