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七
《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诗词全诗
《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诗词全诗《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诗词全诗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知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感遇·其七》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
【意思】红红的橘子,本是给贵宾的佳品,无奈何山岭重叠,江河幽深!唉,人的命运也只好象它顺其自然,随偶而安吧!世上万物循环的道理恐无法探寻。
【全诗】《感遇十二首·其七》[唐] 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全诗赏析1】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
像这样经严寒而仍绿,所结果实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
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皇帝之奸人。
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的自喻。
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
这两句既写出了丹橘之遭遇,也表达了诗人之感慨!第七八句写诗人对丹橘命运的思考。
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不可探究。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情感很复杂。
既有无可奈何的自责,又有不甘沉默之情,难言之隐,深沉委婉。
【全诗赏析2】张九龄是开元后期的著名“贤相”,矜尚直节,敢言朝政得失,注意提拔智能之士;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也早有觉察,建议唐玄宗及早剪除,免贻后患,然而未被采纳。
终因受到李林甫等权奸的诽谤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
李林甫、牛仙客等专权,正直朝臣遭受打击,国事日非,所谓“开元盛世”,也就一去不返。
组诗《感遇》十二首,就是作者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重要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
例如高棅《唐诗品汇》(卷一)云:“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云:“《感遇诗》,正字(陈子昂)古奥,曲江(张九龄)蕴藉,本原同出嗣宗(阮籍),而精神面目各别,所以千古。
古诗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译赏析
古诗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译赏析《感遇十二首其七》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前言】《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
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注释】①伊:语助词。
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②荐:进奉意。
③树:种植意。
【翻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鉴赏】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
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
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
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
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
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
“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
《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一)《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思帝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三)《秋思二首·其二》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裴回。
(四)《青门引·其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五)《孤雁儿·登高壮观烟霄汉》汉时关塞多胡尘,唯有鸣鸠来报春。
这边烽火连三月,那边关山到几重。
(六)《青门引·其一》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谁人更挑灯夜读,夜阑卧听风吹雨。
(七)《征人怨·晚来天欲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持节云中,何处见明月?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八)《杂诗·隋堤》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九)《秋思二首·其一》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延雍。
(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青门飞鸟传·送别》送君一席山程,去骨似鸟惊空。
况复秋风把家梦,吹落愁心如浪中。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殷史平·饮中八仙歌》银瓶乍咽还复挑,气吞万里如虎彪。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热华光一照,跳珠乱入霜梅口。
(十四)《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高壮观潮,小桥流水人。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五)《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十六)《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十七)《金错刀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
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
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感遇诗三十八首作品原文其一微月生西海1,幽阳始代升2。
圆光正东满3,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兰若生春夏4,芊蔚何青青5。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6。
迟迟白日晚7,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8,芳意竟何成。
其三苍苍丁零塞9,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10,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11。
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12。
骨肉且相薄13,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14。
孤兽犹不忍15,况以奉君终16。
其五市人矜巧智17,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18,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19,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20,乘化入无穷。
其六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21,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22,谁能测沈冥23。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24。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25。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26。
其八吾观昆仑化27,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28。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29。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古诗词阅读理解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其七)①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张九龄《感遇》诗共十二首,本诗为第七首,是作者被贬至荆州江陵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描写江南的丹橘,在冬天仍然保持着翠绿,句中一个“犹”字,充满赞颂。
B.三、四句,赞美丹橘不畏冬寒,不仅因为南方冬天地暖,更在于它有“岁寒心”。
C.五、六句,借丹橘因“阻重深”而不能“荐嘉客”,表现诗人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苦闷。
D.七、八句,“不可寻”,叹惋丹橘的同时,更凸显诗人对世事难料、命运无法深究的感慨。
2.《论语》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本诗也提到“岁寒心”,但诗人为何选择“丹橘”而非松柏来抒发胸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符合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
诗人谪居江南,而江南盛产丹橘。
①诗歌内容前后勾连。
丹橘不仅经冬犹绿,而且硕果累累,有益于人,能更好地为下文“可以荐嘉客”预留伏笔。
①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
常绿的丹橘与经冬则凋的“桃李”形成对比,桃李被人精心栽培,而丹橘无人赏识。
更好地表现作者不受重任、惨遭贬谪的苦闷之情和对得志小人的批判之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不仅因为南方冬天地暖”错误。
诗歌的三、四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是说不是因为南方气候温和,而是因为它有耐寒的节操。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注释“是作者被贬至荆州江陵时所作”和“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可知,诗人的谪居之地江南盛产丹橘,选择“丹橘”来抒发情怀符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
从诗歌结构来看,“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是说“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正因为“丹橘”果实甜美又四季常青,惹人喜爱,才更好的引出了下文的“可以荐嘉客”,使诗歌内容前后关联相承;同时,本诗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使诗歌结构更加严谨。
感遇其七张九龄翻译
感遇其七张九龄翻译感遇其七张九龄翻译《感遇》出自唐朝名相张九龄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遇其七张九龄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①。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②?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③。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④?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作者小传】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登进士第后又登道侔伊吕科第,授左拾遗。
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史称贤相。
二十四年被李林甫排挤罢相,贬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享年63。
两《唐书》有传。
其诗清淡和雅。
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
”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
【解题】张九龄《感遇》组诗共有12首,此为第七首。
组诗与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齐名,作于被排挤罢相后,寄慨遥深。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云:“感遇诗,正字(陈子昂)古奥,曲江(张九龄)蕴藉,本原同出嗣宗,而精神面目各别,所以千古。
”此诗以橘喻人,通篇用比。
屈原曾作《橘颂》赞橘“受命不迁”、“苏世独立”,比喻人的节操;古诗《橘柚垂华实》又咏橘“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比喻诗人希望用世。
此诗则兼备两种意思。
篇末以桃李作为反衬,简约浑成。
【注释】①两句一问一答,谓橘树经冬犹绿并非因地气暖,而是有耐寒的本性。
隋李孝贞《园中杂咏橘树》诗:“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原文&翻译
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初级中学蒋清杰
【原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译文】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一片红红的橘子林,虽然经历严冬却依然翠绿。
岂是因为它那里地气暖和,只因为自己有耐寒的心性。
可以把它推荐给尊贵客人,无奈何关山层叠通道受阻!
命运的好坏只为遭遇不同;如同规律般实在难以捉摸。
不要只是口说要种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
备注:自己编译的,不是很准确,也不是按韵脚来注释的,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人。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的原文及翻译注释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注释①青阳:春天。
②林卧:隐居山林。
无始:指太古。
《庄子列御寇》:“故至人者,归精神于无始,而甘冥于无何有之乡。
”③委:通“萎”,凋零。
时晦:犹时暮。
④鶗鴂:伯劳鸟,仲夏始鸣。
《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⑤鸿荒:上古之世。
⑥巢居子:隐士。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的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
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
后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陈子昂的诗全集栏目。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
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
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繁体对照感遇詩叁拾捌首其柒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臥觀無始。
蟹嘉瘯r晦,鶗鴂鳴悲耳。
鴻荒古已頹,誰識巢居子。
《感遇诗三十八首》
《感遇诗三十八首》《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
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
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其三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其五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其六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其八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其十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及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及赏析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及赏析张九龄《感遇其七》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翻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赏析】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
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宾的命运,也映衬了诗人遭排挤的境遇。
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得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以反诘句收束全诗,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而不重视丹橘的行为,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愤怨。
《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二首也依然是托物言志诗,借歌颂丹橘表达诗人遭受排挤的愤懑心情和坚贞不屈的节操。
看到本诗,人们很容易想起屈原的《橘颂》。
本诗开篇便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言志之意非常明显。
在南国,深秋时多数树木的叶片都会枯黄凋零,更别说能经受寒冬的摧残。
可是,丹橘却能经冬犹绿林。
句中一个犹字,饱含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那么,丹橘经冬犹绿,到底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是本性使然呢?若是地理优势造成,也就不值得赞叹了。
因此诗人先用反问句岂伊地气暖一纵,又用肯定句自有岁寒心一收,令诗情跌宕起伏,独具韵味。
在古代诗文中,岁寒心多指松柏。
诗人在此赞颂丹橘与松柏一样具有忍受严寒的节操,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
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
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赏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赏析张九龄(1085~1175年),字季道,谥泰象,宋代国学家、思想家,以婉约诗风著称,善用象比、典故。
张九龄的歌不在中古蒸蒸日上,而且深受老和生的戴,是位具有和代双重意的巨大文家。
张九龄共著有《全唐》、《英明方言》、《抒情》、《答》四卷。
《感遇十二首,其七》是一首张九龄的作,其它五首了宋太祖走出西夏,立功三次;唐朝修定,弘六;丁宣,道;辛疾,明治宋家;李杜,再造之文。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乃为彰明古德、推崇英雄的文章,乃为弘扬古文,古代的精神的一首典藉、草偃的古。
在首中,张九龄充分表了于古人英雄事的敬仰,或是于代人的,大可之威凛凛,堪典之作。
的第一句就以“美今”提供我一段,了古代,明代仍受到古的影,中也可看到张九龄古的尊崇。
的第二句“康僖南,宋太祖心重”提供了著一於古人的美,宋太祖的心和勇治理家,保人民免于害,定和富裕,令九大加,是古最典型的抒情手法。
的第三句“唐定,姓”九唐代之的。
唐朝修定,弘六,家,文字演化,言一致,民皆服,普及民之,令百家,利於後世,九如此古代精神而心。
的第四句“有教於,丁宣格”宋代丁宣的。
丁宣是宋代人,其曲折,道,彰古德,令人折服,九之有敬仰。
的第五句“疾辛在位,成名明治家”是著辛疾在宋朝治理事,抗寇,修官,使民得以安,名垂青史,九他的英雄事表示。
的第六句“李杜,再造奇之文”李杜文的,他是唐朝歌之中的代表,他以“抒情”形式表了他于生活和社的想象,出歌的生活性,充情感,九之“再造奇之文”,能感受到他於歌的尊崇。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古人英雄事,古代文精神,于古有著大的,是在抒情性,是在界,他的歌向人著古老的息。
首也同代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精神,于古今文的影力依然深影著文的展和作。
而言之,九的感遇十二首,其七,是一首豪放、婉并存的古,于古的推崇和代的,不古的研究生了大的影,更代式的展具有重要的指作用,因而中古文。
《感遇第七》原文及赏析
《感遇第七》原文及赏析《感遇(第七)》原文及赏析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现店铺分享张九龄《感遇(第七)》原文及赏析,一起来下吧。
感遇(第七)【作者: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陰?【赏析】此诗借用屈原《桔颂》的诗意,以丹桔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优美情操、高尚品德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桔树经得起严冬考验,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桔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桔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桔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
显然,这是诗人借用桔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
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桔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
同时呈献在读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桔树,而是一片桔林。
很明显,诗人是在描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群像”。
这就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开阔,形象更为高大生动。
三、四两句,写桔树的'特点。
诗人告诉我们桔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
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桔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
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桔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
这是借桔树的本性写诗人的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
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下面六句,是叙事,也是抒情。
五、六两句是说:这些甜美的丹桔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
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
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
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
张九龄《感遇·其七》朗诵
张九龄《感遇·其七》朗诵导语:对于张九龄作品《感遇·其七》,各位同学来学习学习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其七》,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释】[1] 岂伊:难道那儿。
[2] 岁寒心:比喻坚贞的节操。
[3] 荐:奉献。
[4] 运命:命运。
[5] 唯:只能。
[6] 徒言:徒然。
[7] 树:种植。
【诗意】江南的丹橘树,经历了严冬仍然绿意葱茏。
难道仅仅是那里地气偏暖吗?是因为橘树自有傲霜斗雪的.本性啊。
这美味的果实本可以献给上宾嘉客,怎奈山重水远,阻隔重重。
万物都只能听凭命运安排,天道循环,其中的道理无可追寻。
人们都偏爱种植花艳果美的桃李,这橘树,难道就没有浓浓的绿荫?【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是开元时期有声誉的宰相。
他的五言古诗最为人称道,往往以凝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感慨,风格雅正冲淡,委婉深秀。
【创作背景】张九龄是学识出众、直言敢谏的宰相,李林甫则是不学无术、口蜜腹剑的权奸,二人自然水火不容。
张九龄遭李林甫馋毁,罢相外贬。
他在贬地写下《感遇》十二首,讽喻时政,表明心志。
【赏析】屈原的《橘颂》,借歌颂橘的“独立不迁”抒发自己的志向节操。
张九龄所处贬地荆州,正是屈原热爱的荆楚故园。
效仿前贤,咏橘以明志,自是情理中事。
诗人以丹橘甘美可以荐嘉宾,一树美荫冬夏长存,却因重山深水所阻,不像桃李那样受到世人所重,来比喻贤者的怀才不遇。
面对困境,诗人有无奈,有悲愤,更有执着的坚持。
《感遇》其七阅读练习
《感遇》其七阅读练习《感遇》其七阅读练习《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
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提供了感遇(其七)的阅读题,一起来看看吧!感遇(其七)【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一(1)简析本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情感思想的手法。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
答案:(1)诗人有感于朝政的紊乱和个人身世的遭遇,在诗中以橘自比,托物言志。
(2)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势的小人。
二:(1)在作者笔下,“丹橘”有何品质?(2)请你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3)全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耐寒、甘于奉献。
(答对一点得/ 分、答对# 点得& 分)(2)丹橘“经冬犹绿林”,是因为“自有岁寒心”。
“ 岁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
作者在这里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坎坷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托物言志。
不为世所用的愤慨。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得3 分)三1.试分析诗中丹橘的形象。
(5分)2.请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6分)参考答案1.丹橘有一颗耐寒之心,一年四季常青,本可荐之嘉宾,但是却重山阻隔,命运坎坷。
(3分)诗人以丹橘自况,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来抒发自己虽有高尚品质却不被赏识的抑郁之情。
(2分)2.最后两句将桃李与丹橘进行对比(1分),并运用反诘语气(1分),表达了诗人对丹橘遭遇冷遇的同情(2分),借此抒发对朝廷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点明了主题(2分)。
四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
一个“ ”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语。
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
《感遇》全文陈子昂
《感遇》全文陈子昂陈子昂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
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
感遇诗三十八首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eq々。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感遇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歌吧!原文感遇陈子昂【其一】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其三】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凶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其五】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其六】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其八】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左口右疑】【左口右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其十一】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其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
陈子昂〔唐代〕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译文
白天的太阳总是不来到人间,现在已经到了晚春时节。
望着这茫茫天地我在想些什么呢?归隐山林卧看宇宙妙道。
在这晦暗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杜鹃悲鸣声声入耳。
远古的浑朴世风已衰颓,有谁能认识那高士巢父?
注释
青阳:春天的别称。
众芳:百花。
鶗鴃(tí jué):即杜鹃鸟。
巢居子:即传说中尧时隐士巢父。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七首。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
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686),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687)。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