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合集下载

国家创新体系 及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及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及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布时间:2008-10-31] [已浏览:165次] [文章来源:营口市图书馆]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网络,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弗里曼对日本成功经验的总结,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

我国着力构筑国家创新体系(2002年9月25日《中国审计报》)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界将全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工作发展思路将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始性创新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

强调自主创新,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战略技术、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只能下决心自主创新;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和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

——围绕构建技术支持体系,进一步调整科技力量布局结构,构建互动有效的国家研发体系。

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进程;加强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企业联合共建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基地。

——在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对于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当前,关键是要完善和实施以人为本的若干重大政策,力争在科研院所人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各种创新创业产权激励政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态势、特点和启示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态势、特点和启示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态势、特点和启示摘要:当前,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各国都将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研发投入的规模持续扩大,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更加注重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

在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明确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合理定位,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关键词: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创新;研发投入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国际产业格局的调整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达经济体更加注重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进行政策支持,并不断改革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研究借鉴发达经济体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无裨益。

一、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尽管发达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为了推动实体经济的早日复苏,并在新的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发达经济体从各自的优势出发,增加研发投入,改善创新环境,以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美国通过发展新兴产业,确保科技优势和产业领先地位在方兴未艾的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竞争中,美国正在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促使新兴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确保美国在全球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1.将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创新视作调整美国经济结构、重新恢复美国经济活力的关键。

美国于2009年9月推出了《国家创新战略:推动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2011年2月又推出新版本的《国家创新战略:确保经济繁荣和增长》,认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能力,只有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才能实现美国经济快速和可持续的增长,才能提供更多的高收入工作岗位。

国内外科技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科技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科技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到了21世纪,世界各国开始不断研究和探索政府科技投入管理和使用的新模式,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确保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创新产出的数量。

发达国家政府将扶持企业创新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不断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而且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比如,美国很重视对企业的研发提供财政资助,在1982年制定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并根据该法设立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每年必须从其研发预算中抽出一定比例(2.5%)的资金用于支持相关小企业的技术产品创新。

在联邦政府采购中,必须保证小企业获得23%的采购份额,大企业也必须保证将其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

国外创新型国家在制定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时,积极吸纳产业界人士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同时对企业的研发提供财政资助,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研发,对企业实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和利用知识产权提供服务,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自主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增加RD①经费投入。

世界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对比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各国科技投入和使用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2021年,世界各国纷纷大幅度增加RD经费支出,RD占GDP 比重排名为:以色列(4.68%)、韩国(3.47%)、日本(3.44%)、美国(2.68%)、德国(2.54%)、法国(2.08%)、加拿大(1.88%)、英国(1.79%)、中国(1.44%)、意大利(1.13%)、俄罗斯(1.12%)、巴西(1.02%)、印度(0.61%)。

中国位列第九位。

同部分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国平均值的比较来看,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按RD经费来源分。

世界各国RD经费企业来源的平均值58.6%,中国为70%;世界各国RD经费政府来源的平均值32.2%,中国为25.6%;世界各国RD经费国外来源的平均值5.8%,中国为1.6%;世界各国RD 经费其他来源的平均值3.6%,中国为3.4%。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作者:郑之杰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4年第10期文/郑之杰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一、韩国和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验韩国和日本是通过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顺利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典型,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较大。

总体而言,从日本、韩国的经验看,跨越陷阱实际上是竞争力的阶段性提升和跨越问题,日韩持续增长能力的核心是培育出内生增长动力,最关键的是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方式转换,其主要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日本实现了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适时转换升级,完成了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再到“文化立国”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极大地冲击了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

韩国提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目标,加速从依托增加资金投入、维持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转为主要依靠增加研发投资和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升竞争力。

韩国大力发展以电子工业为核心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整顿轻纺、纤维、染色等低附加值产业;将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制造工程逐步转移出去,国内主要抓研发、设计等前端工程及营销、售后服务等后端高附加值工程。

这为韩国在全球产业调整过程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依靠技术创新立国高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均采取各种战略和措施来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此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982 年,韩国正式提出“科技立国”战略,并明确其主要目标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产业。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摘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引进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条发展捷径,但在注重技术引进的同时更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本国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发达国家的高压状态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从自身做起,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任务,根据自身特点对引进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创新。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自主创新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是带动国家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引进技术与实现技术创新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国际间出现技术转移。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

发展中国家在自主研究开发,自主实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适时引进技术,就可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高自己本国的发展速度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就二者的关系展开些许论述。

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捷径——技术引进我们所熟悉的技术引进即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引进的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

与技术引进意义基本相同的另一个概念是技术转移。

在全球化的热浪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在巨大压力下,为更好发展本国经济,只能引进新技术,用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实现恰当的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是一条发展捷径,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

但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影响技术引进的因素有:引进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转让国政府的干预,技术的选择,寻求企业外部技术资源的倾向,寻求国外技术的倾向,期望利润,预期风险和预期成本与技术是否符合国际标准,企业的规模技术类型等都是影响因素。

3、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创新体系(全)

3、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创新体系(全)

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创新体系(全)2016-11-04 00:17 战略前沿技术本文由信息与电子前沿(ID:caeit-e)授权转载,作者:计宏亮特约观察员透过数字看美国国防创新体系(一)从国际视角看美国国防研发支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国防研发支出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军费开支的总和才超过了美国的军费开支。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他们的份额总和又小于美国,欧洲再一次减少了它在国防方面的支出,转而支持国内福利体系。

图1 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百分比*以当前价格和汇率的以美元表示的2013年的数字图2 美国GDP占世界经济的百分比尽管六十年来美国的国防创新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但其位置正在发生不断变化。

2013年,全球军费开支超过1.7万亿美元。

美国的军费开支超过了下面九个国家的总和(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和韩国)。

(图1)美国军事支出占全球所有这类支出的37%,尽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占世界经济的24%。

(图2)由于持续的主权债务危机,西方(北美、西欧、大洋洲)的军费开支正在下降,但在其他地区军费开支正在增加。

2013年,因为美国国会试图减少预算赤字,美国军费开支下降了7.8%,降至6400亿美元。

虽然国防是大多数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府研发资助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其份额差别很大。

在美国,2011年国防占了联邦研发支持的57%;分别是韩国和英国给予国防的份额的三倍多,是法国、德国、或日本的八倍多。

美国政府在国防方面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法国和俄罗斯的两倍;是韩国,或英国的三倍;是中国、德国或日本的9倍;是欧盟国家总和的14倍。

相比之下,美国的非国防研发投资比欧盟国家少40%,欧盟国家更多地将政府研发资助投往与其商业经济直接相关的领域。

从历史视角看美国国防研发支出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美国的研发体系,曼哈顿工程开创了―大科学‖时代,因为科学进步越来越依赖由国家政府、或国家团体资助的大型国防项目。

主要国家研发投入强度

主要国家研发投入强度

主要国家研发投入强度
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
1. 以色列:以色列是全球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4%。

2. 韩国:韩国也是全球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4%。

3. 日本:日本是一个重视科技创新的国家,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3%。

4. 瑞典:瑞典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较大,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3%。

5. 德国:德国作为欧洲的科技创新中心,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3%。

6.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美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较高,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2%。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并且不同国家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可能存在差异。

蒙古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

蒙古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

收稿日期:2022-08-24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厅科技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项目 蒙古国科技对经济贡献率研究及评估体系建设 (NMG K J -2020)㊂作者简介:徐伟(1970 ),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㊂闫雪萌(1998 ),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㊂蒙古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徐 伟,闫雪萌,李志鹏(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从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㊁产业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了蒙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现状,剖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建议㊂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 2019年蒙古国科技创新发展缓慢,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亟待提升,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产业结构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蒙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的耦合协调水平,其协同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㊂关键词:蒙古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协调度分析中图分类号:F 061.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03 0010 07 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进程势不可挡,信息㊁技术㊁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加速了各国科技经济的快速转型[1-2]㊂蒙古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这样完全内陆的地理位置虽然使其经济科技发展受到一定限制[3],但同时也给蒙古国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各国深化合作,构建东北亚经济圈,提出 一带一路 草原计划 欧亚大陆桥 等发展战略,推动着蒙古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互补,深入合作,加快了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步伐㊂在这样的趋势下,蒙古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未来可以通过发展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带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同时提高科技和经济的协调程度以突破多方面发展限制,使自身经济向着多元㊁多层次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㊂1 蒙古国科技创新现状1.1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1.1.1 科研经费投入㊂蒙古国2000年 2014年的科技研发支出占G D P 比重如图1所示㊂整体上看,蒙古国科技研发支出占G D P 比例发展变化较为波动,2006年 2008年呈现陡升趋势,2009年开始蒙古国科技创新支出比例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稳发展㊂按照蒙古国科学技术法规定,科学技术经费占G D P 的比例应达到1.5%及以上[4],然而蒙古国的科技研发投入距达到这一标准还有一定距离,研发支出最高的一年(2008)也仅达到G D P 的0.34%㊂这也反映出蒙古国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低,投入力度小的问题㊂除此之外,蒙古国投入的科技研究经费中,仅有15%被真正用于研究工作,而其他资金均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其他杂费㊂这样的资金分配制约了蒙古国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3]㊂图1 蒙古国2000年 2014年研发支出占G D P 的比例(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1.1.2 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投入㊂蒙古国目前主要的科研机构包括蒙古国科学院㊁大学研究实验室㊁国有研究所㊁私有研究所等㊂其中蒙古国科学院为其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程度较高[5],主要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内容[6]㊂蒙古国大部分R&D 活动主要在大学实验室完成[7]㊂典型代表有蒙古国科技大学㊁蒙古国农业大学等㊂此外,蒙古国科技部下设的研究机构还有生物研究所㊁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研究面比较广2023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 b r u a r y 20233517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3T o t a l N o .517泛㊂蒙古国也曾出台一些计划和政策来支持科学研究,如2004年实施的 青年科研人员扶持计划 ,为从事科技研究的青年提供了支持和平台㊂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蒙古国R&D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4045人增长到2019年的4254人,增幅仅为0.5%,科技创新人员从业增长率低㊂此外,2010年 2019年间政府出资支持的科研活动逐渐减少,由2010年的466项减少至309项(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年鉴)㊂且蒙古国科研人员数量在过去10年中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大学中自然科学㊁技术㊁工程学学科录取的学生数量也在下降,技术型人才缺乏㊂从近10年R&D经费内部支出㊁R&D人员从业数量㊁科研机构数量的数据来看,蒙古国科技投入整体水平较低,科技领域缺少专业人员等问题较为明显㊂1.1.3科研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产出情况㊂图2蒙古国2000年—2018年科技期刊文章发表量(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科学工程指标)如图2所示,研究期内蒙古国科技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㊂虽然整体发文量较少,但也表示蒙古国科研人员和学者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在逐步提高㊂根据2020年蒙古国科学院研究项目总量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蒙古国的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㊁考古学㊁化学㊁生物学㊁物理学㊁数学及数字技术等学科领域,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把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并以此增加财政收入[6],但成果转化产业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㊂2020年蒙古国科学研究院进行的科研项目共247个,其中科技研究项目却仅有13个,表明蒙古国目前对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关注度亟待提升㊂1.2蒙古国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1.2.1相关政策落实不完善㊂蒙古国就科技发展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政策及工作计划㊁合作项目规划,如1998年出台的‘国家科技政策方向“‘国家科学技术法“及2003年开始创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㊁兴办科技园等技术平台㊂但是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支撑这些文件内容,导致科研工作很少能够真正具体的贯彻和落实[7]㊂1.2.2科技创新需求不高㊂蒙古国目前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整,由于没有完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技术知识支持,导致企业发展缓慢,研发成果商业化效果甚微,产学研结合力度低㊂且蒙古国长期以来依赖国外技术,导致国内开展科研工作热情低,公众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度低㊂由此导致的科技人才缺乏和流失非常不利于蒙古国技术水平提升,同时也会造成蒙古国经济发展动力缺乏[8]㊂1.2.3科技创新管理系统不完善㊂目前,蒙古国对科技单位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不明确,数据收集系统不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效率低,导致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发展;预算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分配和利用率缺乏合理性,对科研工作阻碍较大㊂蒙古国科技创新发展较缓慢,从科研机构建立㊁人才培养到探索国家科技转型新模式,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㊂仅根据上述情况分析,蒙古国想要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经济产业转型较为困难,只有大力支持基础建设㊁落实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以此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才能更早地实现产业科技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9]㊂2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0]㊂这场转型由于方式过于激进而被评价为 休克式转型策略 ,直接导致了蒙古国严重的经济衰退[11]㊂后经过世界各国援助,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民共同努力,蒙古国以自身丰富的畜牧业㊁矿产等资源出口实现了社会经济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蒙古国仍面临着区域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等经济发展问题㊂2.1蒙古国G D P增长率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整体经济总量平稳上升,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㊂根据图3数据,2005年 2008年蒙古国G D P 总额呈增长趋势,2008年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G D P总值下降至45.84亿美元,增长率为负㊂2009年 2013年,蒙古国经济迅速增长,这是徐伟,等㊃蒙古国科技创新㊁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2023年第3期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后,蒙古国积极进行广泛对外合作,世界各国对蒙古国的投资逐步增加带来的正向影响[10]㊂而2014年 2016年的G D P总量有所下降,原因如下:①由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②由于2016年蒙古国的政策大变革导致的国家面临外资减少㊁外债高筑㊁货币贬值等严重经济危机[11]㊂2017年之后又有所回升,是当年蒙古国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 扩大资助计划 ,其中实施紧缩性预算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蒙古国经济恢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㊂2017年 2019年蒙古国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进入稳定增长期,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人均G D P水平也逐年稳步增加㊂图3蒙古国G D P总额及年度增长率(数据来源:蒙古国国家统计局)2.2蒙古国产业结构自蒙古国实行经济转型并开始逐渐摆脱 休克式转型策略 带来的消极影响后,其产业结构就向着多元化和升级化的趋势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牧业㊁矿产业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㊂畜牧业作为蒙古国第一产业的基础支柱产业,也是蒙古国国民经济中的传统经济产业㊂2019年蒙古国全国的牲畜总数为7100万头,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6.8%㊂由于蒙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等条件受限,其发展种植农业的情况较为不利,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目前仅维持在50万h m2左右(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年鉴)㊂研究期间蒙古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数量虽有小幅下降,但是畜牧业和农牧业仍然是蒙古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导致蒙古国经济增长速度无法快速提升㊂蒙古国的第二产业以采矿业㊁制造业㊁电燃气㊁建筑业等为主㊂其中采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㊂2000年 2008年,蒙古国矿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同时也对国家其他经济部门产生了积极的带动效应㊂在第三产业方面,近年来蒙古国建设 草原之路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本国的餐饮㊁民俗等本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推广㊂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蒙古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以此缓解了蒙古国财政危机压力㊂进而使蒙古国第三产业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扩大了就业范围㊁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12]㊂根据图4,蒙古国的主导产业逐步以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转型[13],畜牧业国家特征逐渐消退㊂在近20年来蒙古国政府实行产业优化调整等政治经济措施探索中,基本形成了一个三产均衡发展的结构类型[14]㊂图42005年—2019年蒙古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3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困境2.3.1产业结构单一㊂蒙古国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于矿产初级开发,虽在短期内使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这样单一片面化经济结构不仅导致蒙古国贫困率居高不下,长期产业偏重也导致蒙古国陷入 资源诅咒 的困境中[15]㊂而同样作为支柱产业的畜牧业单一化发展也导致了草原等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㊂且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除畜牧产品外,如果蔬㊁衣物等其他各类生活生产材料均需依赖进口[11],这样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转型㊂2.3.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㊂目前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道路㊁能源㊁电力等基础设施仍沿用苏联时期建设成果,未形成联通全国的运输网络,且多数道路路况较差,这将成为制约蒙古国下一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㊂2.3.3资金债务负担严重㊂蒙古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而国内私营经济和金融市场规模小㊁实力不足,资金缺口难以解决㊂且由于2012年以来矿产品的国际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其出口收入缩减,偿债能力明显下降[16]㊂2.3.4技术力量及人力资源薄弱㊂尽管蒙古国矿总第51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产资源丰富,但却严重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设备㊁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㊂由于无法利用科学技术对产业经济结构进行深化调整,导致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十分缓慢,经济发展集约程度很低㊂且蒙古国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以及劳动力素质普遍下降造成企业用工难,发展慢等问题突出㊂上述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蒙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无法均衡和快速发展㊂蒙古国科技经济发展亟待转型,通过开展科技建设,大力培育科技人才,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可在未来逐步降低技术对外依存程度,实现经济结构和企业转型的优化完善㊂3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实现全面均衡发展,需要的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系统协调有序的发展,避免一头独大[17]㊂研究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明确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㊂目前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①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㊂索洛提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并建立 S o l o w 模型推动相关研究进程[18];经济学之父亚当㊃斯密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9];孙庆峰等构建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实证分析研究期内吉林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张永凯等基于甘肃省2004年 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和演化趋势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正向作用[21]㊂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研究㊂G u e l e c等研究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商业研发密集和政府相关投资比例较低的国家,R&D投入影响显著[22];彭迪云等对长江经济带2001年 2013年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其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性较强,但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23]㊂综合分析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欠发达城市和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㊂且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大多宏观,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应用较少㊂因此本研究以蒙古国为研究对象,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建立指标体系,以蒙古国2010年 2019年统计年鉴㊁世界银行等提供的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㊂通过计算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㊁协调系数等,探究二者耦合协调程度,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路径㊂3.1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在遵循系统性㊁科学性㊁可比性等原则基础上,根据可查明数据以及相关资料,选取表1所列出的指标构建蒙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㊂表1蒙古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子系统具体指标单位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研究㊁实验和发明数量项科技创R&D经费内部支出百万图格里克新系统R&D人员当时常量人科研机构数量所科学㊁发明等产品收入百万图格里克劳动生产率水平千图格里克经济发人均G D P千图格里克展系统国家财政总收入十亿图格里克工业从业人员数千人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0年 2019年‘蒙古国统计年鉴“‘蒙古国科学院年度统计报告“及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蒙古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数据㊂某些年份或指标上的数据缺失,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线性插值方法进行推测以补全㊂3.2数据处理方法笔者选择熵权法作为权重的确定方法㊂熵权法具有客观性,通过计算信息熵值与信息效用值确定权重的大小,以反映指标的变化程度与相关性㊂熵值越小,其中的不确定性就越小,提供的有用信息量就越大,指标也就越重要㊂3.2.1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㊂原始指标数据要经过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值大小的影响㊂笔者选择极差标准化法作为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对于正向指标,可按如下公式处理:X'i j=X i j-m i n X i jM a x X i j-m i n X i j(1)对于逆向指标,可按如下公式处理:X'i j=M a x X i j-X i jM a x X i j-m i n X i j(2)为使数据处理有意义,将经过归一化处理的数据整体向右平移0.0001个单位,以避免0值对后续计算的影响㊂根据处理完成的数据对蒙古国科技创新及经济徐伟,等㊃蒙古国科技创新㊁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2023年第3期发展系统进行水平时序分析㊂选取z 个年份,n 个指标,可得判断矩阵z ˑn ,则X i j 为第i 年的第j 个指标的数值(i :1,2, ,z ;j:1,2, ,n )㊂3.2.2 计算第i 项指标下第j 项值的比重㊂p i j =x 'i jðni =1x ij (3)3.2.3 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㊂e j =-1l n n ðni =1p i j l n (p i j ),0ɤe j ɤ1(4)3.2.4 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㊂g i =1-e j (5)3.2.5 计算第j 项指标权重㊂W j =g j ðmi =1gj ,j =1,2,3, ,m (6)根据熵权法的计算步骤,以处理完成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求出蒙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权重,如表2所示㊂3.3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3.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的测算㊂根据上文得出的各指标标准化值和对应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法分别计算科技创新A (x )与经济增长B (y)的综合发展指数:A (X )=ðmi =1a i ˑx iB (X )=ðni =1b i ˑy i(7)式中:a i 和b i 分别表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系统各指标的权重;x 1,x 2,x 3, ,x m 表示科技创新系统的m 个指标;y 1,y 2,y 3, ,y n 表示经济发展系统的n 个指标㊂表2 蒙古国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系统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子系统具体指标权重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研究㊁实验和发明数量0.2111科技创R&D 经费内部支出0.1236新系统R&D 人员当时常量0.0971科研机构数量0.3383科学㊁发明等产品收入0.2298劳动生产率水平0.1676经济发人均G D P0.2119展系统国家财政总收入0.2503工业从业人员数0.3701表3 蒙古国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系统综合指数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科技创新系统综合发展指数A (x )经济增长系统综合发展指数B (x )0.48720.65570.70160.80390.66030.24830.27980.24640.46690.44850.00010.11800.18970.43060.53250.47650.52810.66990.86430.8932图5 2010年 2019年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发展的综合指数演变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及其演变趋势,如表3和图5所示㊂借鉴祝影等人的研究成果[24],根据A (x )与B (x)的比值判断发展类型,见表4㊂结合图6来看,蒙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时序上的一致性较差:2010年 2013年,两系统的综合指数均缓慢增大,处于创新超前阶段;而2013年 2015年蒙古国科技创新指数出现大幅下降跌的状况,且自此时期之后,两系统的相对发展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创新超前阶段转变为发展超前阶段㊂总体上看,时序上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是科技创新发展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两系统协调性较差㊂表4 蒙古国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类型判断A (x )/B (x)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阶段>1领先落后创新超前ȡ0.9,ɤ1相对同步相对同步创新发展同步<0.9落后领先发展超前3.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测算㊂根据相关研究文献,选择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进行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协调度分析,公式为:C =A (x )ˑB (y )[A (x )+B (y )]2(8)总第51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式中:C 为两系统耦合度(协调度),0ɤCɤ1;A(x )㊁B (y)同公式(7)解释㊂C 值越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协调性越高;反之,两系统协调性越差㊂这样计算的耦合度结果仅能表明两系统间互相作用的程度大小,而无法反映系统之间的具体协调情况[25]㊂为进一步反映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一致性,构建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如下:D =C ˑT(9)T =a A (x )+b Y (y )(10)式中:D 耦合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T 协调系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其中,借鉴李瑛珊[26]对系数a ㊁b 的赋值,认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因此取a =b =0.5㊂参考王晓红[27]㊁于世海[28]等人的研究,结合研究数据特征,将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阶段划分为10个等级区间,划分标准见表5㊂表5 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协调发展等级划分协调等级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0~0.09990.1000~0.19990.2000~0.29990.3000~0.39990.4000~0.4999协调等级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耦合协调度0.5000~0.59990.6000~0.69990.7000~0.79990.8000~0.89990.9000~1.0000将2010年 2019年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的统计数据代入公式(9)㊁公式(10)中建立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计算结果,见表6㊂表6 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情况年份耦合度协调系数耦合协调度协调程度20100.02860.24360.0835极度失调20110.71910.38690.5274勉强协调20120.81870.44570.6040初级协调20130.95320.61730.7670中级协调20140.99420.59640.7700中级协调20150.94910.36240.5865勉强协调20160.95160.40390.6200初级协调20170.88680.45820.6374初级协调20180.95440.66560.7970中级协调20190.94350.67090.7956中级协调图6 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变化趋势3.3.3 模型结果分析㊂根据表3结果绘制变化趋势图(见图6),蒙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基本维持平稳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0.4~0.8的中低级协调,从2011年起的后3年从初级协调过渡至中级协调阶段,发展势头较好,是由于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后,国外对蒙古国的投资额度逐渐增加,使得蒙古国可以更有余力的投入科学研究事业,在这一时间节点蒙古国的科技创新产出和国民G D P 总值都达到了最高值;但2014年2015年双系统的协调度发生大幅下降,再度跌至勉强协调阶段㊂此后协调发展水平虽逐步回升,但最好的状态仍仅为中级协调水平㊂综合来看,蒙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双系统在研究年限内并未达到理想的耦合协调水平,表明其科技经济的联系作用并不明显,二者的协同发展还有一定的提升进步空间㊂4 结束语基于以上分析,蒙古国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与科技管理政策,在致力于科技研究目标产业化的同时,注重有关科技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提升综合国力,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㊂近年来,蒙古国以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较平稳㊂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计划,实现了人均G D P 水平逐步稳增㊂产业结构发展日趋多元化和升级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经济结构逐步向着第三产业主导趋势发展㊂蒙古国需在金融建设㊁对外贸易㊁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科技㊁经济均衡快速发展㊂通过耦合协调性徐伟,等㊃蒙古国科技创新㊁经济增长现状及协调度分析2023年第3期。

“八项工程”监测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 - 邳州统计局

“八项工程”监测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 - 邳州统计局

“八项工程”监测统计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人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常住人口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当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增加值/GDP×100%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加值的百分比。

生产性服务业,指以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为主导的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经营性和可贸易性的特点,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也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5、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在国际间服务进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

其中,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收入的增长速度为服务出口增长率;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支出的增长速度为服务进口增长率。

6、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生物技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六大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

7、消费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额)占GDP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消费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GDP×100%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最终消费所占的份额,即当年的最终消费增量与GDP增量的百分比(均按可比价计算)。

最终消费是指全社会形成的对最终消费品(包括货物和服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

计算公式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年最终消费-上年最终消费)/(当年GDP-上年GDP)×100%9、城市化水平: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

年度对比数据总结(3篇)

年度对比数据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本文将通过对2023年度各行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一、宏观经济1. GDP增长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22年有所放缓。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3%。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升,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宏观政策202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

二、制造业1. 工业增加值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

从产业分类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

2. 出口情况202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同比增长6.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11.6%,装备制造业出口额增长8.2%,消费品制造业出口额增长5.1%。

三、服务业1. 服务业增加值202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1%。

2. 互联网产业2023年,我国互联网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9.8%,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15%,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增长20%。

四、农业1. 农业增加值2023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增长3.1%,林业增加值增长4.2%,畜牧业增加值增长3.8%,渔业增加值增长3.5%。

2. 农产品价格2023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粮食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上涨2.1%、1.9%、1.8%;蔬菜、水果价格分别上涨2.6%、2.2%。

各国促进研发的税收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各国促进研发的税收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0 . 6 6
0 . 6 5 0 . 6 4
0 . 5 4 O . 5 0
土耳 其
0 . 1 8
0 . 3 4
斯 洛 伐克
波 兰 墨西哥 ( 1 9 9 9 。 2 0 0 7) 希腊 ( 1 9 9 9 , 2 0 0 7) 智利 ( 2 0 0 8 )
பைடு நூலகம்
0 . 4 1
O l 2 9 O . 1 O 0 . 1 7 # N / A
0 - 2 O
0 . 1 9 O . 1 8 O . 1 7 O . 1 6
注释 : 目前 欧盟 成员 国有 2 8个, 当时是 2 7个。
资料 来源 : h t t p : / / d x . d o i . o r g / 1 0 . 1 7 8 7 / 8 8 8 9 3 2 4 8 6 0 7 0 。
1 . 8 7 1 . 9 6 1 . 4 1
2 _ 2 0 2 . O 2 2 . 0 2
奥地 利 ( 2 0 0 2 。 2 0 0 9 )
德 国 OE C D ( 1 9 9 9 。 2 0 0 8) 冰岛( 1 9 9 9 , 2 0 0 8)
法 国
1 . 4 3
1 . 3 5 1 . 3 2 1 . 2 5
卢 森堡 ( 2 0 0 0 , 2 0 0 9 )
斯 洛文 尼亚 爱 尔兰
E U 2 7 ( 1 ) ‘
1 . 5 3
0 - 7 5 O . 8 7
1 . O 9
1 . 2 4
1 l 2 0 1 . 1 7
补贴 仪器 设备 为这些 直接 从事 研发 工作 的人 员缴 纳 的五险 一金

全球数字竞争力指数的理论体系与测算方法

全球数字竞争力指数的理论体系与测算方法

全球数字竞争力指数的理论体系与测算方法2019年,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政治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与新型数据安全挑战愈发严峻,全球大数据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全球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一)5G商用正式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运营商都在积极推进5G商用部署。

截至2019年6月底,全球5G用户已达到203万,已有94个国家共280家运营商开展了5G测试和试验,韩国、美国、瑞士、意大利、英国、阿联酋、西班牙和科威特均已开始提供5G商用服务。

中国于2019年6月正式发放5G牌照,运营商开始大规模建设5G网络,首批试点城市将实现5G覆盖,陆续向公众放号。

5G、物联网的建设稳步推进,推动整个数字基础设施更新升级,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5G设备连接密度将比4G提升10~100倍,达到每平方公里数百万个,传感器的大量存在为物联网提供了可能,智慧水务、智慧停车、智慧安防等相关领域将由此受益;5G低延迟和超高速率等特性可支持全部形式的车跟万物的连接(V2X),为车辆自动驾驶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

此外,8K视频传输及AR/VR与5G增强移动宽带结合,将提供更好的画质、更短的时延,优化沉浸式体验。

(二)数字经济实力日益分化,国际规则制定权竞争凸显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转型的强大驱动力。

各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均呈上升态势,拉动GDP增长作用显著。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快释放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网络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国际数字鸿沟问题突出,影响和限制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数字化转型。

华为的跨国经营小论文

华为的跨国经营小论文

《经济地理学》小论文题目浅析华为公司的跨国经营姓名尹永义学号*************院、系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陈华职称(学历)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浅析华为公司的跨国经营摘要在过去十年间,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蓬勃发展,涌现了许多因智能手机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生产,国内市场也趋近饱和,许多智能手机公司不得不沦为破产、倒闭的下场,而也有不少公司将眼观放向国外,开始扩展国外市场,华为就是其中很成功的一个例子。

华为作为中国手机发展走向世界的领先行业,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厂商,也是具有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华为依靠不断改革,走向世界市场的跨国战略,使得它成为了全国手机生产商进一步发展的关注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华为的简介、经营策略、跨国公司区位、市场战略等情况的分析以及华为的企业文化的介绍来对本学期所学的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知识予以归纳总结和实例分析。

关键词:华为,跨国投资区位,经营战略,市场运营分析一、华为公司概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最初只是做为通讯产品的代理商。

企业采取的战略主要是从国外引进产品,在国内进行推广保守型战略,依靠进口设备代理寻求市场。

但是随着跨国公司不断的涌入中国,电信产品在国内的竞争机制逐渐形成,一些国际龙头品牌如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逐渐在国内的通信设备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华为这种保守的,依靠进口设备的经营方式已经难以在市场寻求发展。

顺应着大环境的改变,华为及时的更改了战略手段,从保守型的贸工技型战略转移到了技工贸战略。

从单纯的产品代理走上了技术研发的道路,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从而与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接轨。

从产品的种类到技术的先进性都做了巨大的转变,从单一的交换机设备的进口,到最新一代通信设备的研发。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一、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改变现有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论文的基本保证,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促进产品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有资料显示,我国l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

能耗过高不仅给我国带来日趋紧张的资源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一)走低碳经济之路是维护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

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石油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其对能源需求始终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的煤炭产量已经接近极限,对于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近期看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长远看可能会带来相当大的能源安全隐患。

走低碳经济之路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约束状况。

我国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源等低碳或无碳能源蕴藏丰富,但利用率一直很低,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走低碳经济之路就是要逐步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型能源的消费比重,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变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性缺陷,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二)走低碳经济之路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能耗物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

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

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

文汇报|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高等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依托。

积极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

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首尔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

知识化与全球化这两大趋势正在重塑世界城市功能,重构全球科技和经济版图,加速形成全球创新网络。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城市,是世界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的代表,它预示着这个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因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国转变增长模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积极谋划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知识经济孕育科技创新城市一个城市的功能是指该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个城市具有多个功能,但不同功能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当其中一种功能占据主导时,该种功能就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功能,时代进步,城市功能的内容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直接融入到生产力之中,而且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科技与经济社会日趋融合,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复杂化和研发环节的逐步模块化,科技研发活动的独立化和产业化趋势日趋明显,科技研发正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并不断壮大。

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城市的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

由此催生出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即科技创新城市。

科技投入国内外比较

科技投入国内外比较

一、我国财政研发投入的甚本状况研发与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投人,是衡量一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研发投人的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财政每年用于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加大。

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科研的支出为52.89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46%,占财政支出(含债务)的比例为476%。

到2003年财政科研投人达97554亿元,占eDP的比重为。

名3%,占财政支出(含债务)的比例为3.50%。

26年来财政研发投人的总额虽然增长了17浮倍,但是科研支出占GDP以及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

我国政府研发投人在全社会研发投人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54.9%,逐年下降,1995年政府投人比重为5仪场,到2000年政府投人比例为33.4%,目前仍是这一水平。

企业投入主体地位一直保持,2002年,企业R&D投人仍然占全社会R&D的57.07%。

可见,目前我国政府的研发投人仍显不足。

从表1我们发现,1978一2003年,我国财政研发投人绝对额呈逐年递增态势,特别从1999年开始增长加速,年均增长率在16%左右。

但是其相对额却在递减,1978一2003年财政研发投人占GDP的比重从1.46%下降到0.83%,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从4.76%下降到3.50%。

虽然财政研发投人占GDP的比重从19%年开始有所回升,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小起小落,但整体上的下降趋势仍十分明显。

二、我国与G一7国家政府研发投入的比较分析当前世界各国中,研发投人密集的国家大都属于发达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研发投人在世界研发投人总额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OECD的相关统计资料,OECD国家占有全球R&D支出的80%左右,而且OECD国家的R&D活动又相对集中在G一7国家(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

2003年,30个OECD 国家的R&D投人为6512.09亿美元,近84.5%的投人分布在G一7国家,其中美国的R&D 投人占所有OECD国家R&D总投人的43.7%。

中国历年研发(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一览(1997—2012)

中国历年研发(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一览(1997—2012)

中国历年研发(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一览(1997—2012)2013-02-23 23:24:38| 分类:【科技教育】|字号订阅蛟龙探海,镌刻“中国深度”;神九飞天,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彰显“中国精度”;与风竞速,中国高铁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提升“中国速度”……中国人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上取得的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面向世界高技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自主创新步履铿锵,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八光子纠缠态……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原始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为了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我国实施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我国高质量地建成了一批大科学装置,显著提高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2012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7%。

其中,基础研究经费498亿元。

全年国家安排了170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165项“863”计划课题。

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28个。

累计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49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80个。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87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137家。

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102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近290亿元,投资了创业企业238家。

全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05.1万件,其中境内申请188.6万件,占91.9%。

受理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65.3万件,其中境内申请52.3万件,占8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