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专题9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

合集下载

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赏析方法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要想深入理解诗歌,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诗歌赏析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首先,要注意诗歌的形式结构。

诗歌的形式结构包括诗歌的韵律、节奏、句式等方面。

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我们可以了解诗歌的整体风格和特点。

例如,有的诗歌采用押韵和对偶,有的诗歌采用自由诗的形式,这些都会影响诗歌的表现力和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注意观察诗歌的形式结构,从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其次,要关注诗歌的意象和比喻。

诗歌常常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深意。

例如,有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有的诗歌通过抽象的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仔细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从中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此外,要注意诗歌的语言运用。

诗歌的语言运用非常精炼和生动,诗人常常通过精准的词语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运用,我们可以领略诗歌的美丽和魅力。

例如,有的诗歌运用对偶和排比来增强表现力,有的诗歌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

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留意诗歌的语言运用,从中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最后,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来理解诗歌。

诗歌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诗人生活和时代的反映。

通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有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有的诗歌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体验。

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从中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要想深入理解诗歌,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通过对诗歌的形式结构、意象和比喻、语言运用以及背景和作者生平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赏析和理解诗歌作品。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看这里!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看这里!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看这里!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下面具体说说。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三、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常用的古文借代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部分代全体。

例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的一部分,这里代指整体的鱼。

第二种是以特征代事物(人)本身。

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布衣”本指没官职的人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平民。

第三种是以具体代抽象。

例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见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和竹来是制做两种乐器的原料。

因而可以代指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第四种是人名代本体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五、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PPT)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PPT)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 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 (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 (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
1、关注题目(品读标题)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 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怨 征人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怨时刻练兵备战)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万里黄河绕黑山。
back
秦观《鹊桥仙·七夕》 ——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 而写);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 别);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 (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 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描写诗人在夜 深人静之时,听到 笛声而引发思乡之 情。
读题目——牛刀小试
(2009年四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1)你从标题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2)带着标题信息和联系作者及诗句,请猜想本诗歌 可能会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写作背 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 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1. 引言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各种形象的言语组织和韵律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正确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诗歌作品。

2. 了解背景知识在开始鉴赏一首诗之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诗人的生平、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写作的意图以及诗歌中的隐含意义。

3. 确定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歌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

在鉴赏一首诗之前,我们需要确定诗歌的主题。

通过观察诗歌的标题、内容和表达手法,我们可以迅速概括出诗歌的主题。

有时候诗歌的主题并不明显,需要我们通过对诗歌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来找出。

4. 分析诗歌结构诗歌的结构是指诗歌的形式组织,通常包括句子、词句、韵律和格律等方面。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和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诗歌结构分为自由体和固定体两种。

自由体诗歌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而固定体诗歌则有明确的韵律和格律。

5. 解读诗歌语言诗歌是一种言语艺术,在诗歌中使用的语言非常关键。

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解读诗歌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修辞表达。

这包括隐喻、比喻、拟人、夸张等等。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语言手法,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6. 感知诗歌情感诗歌是通过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倾听诗歌的节奏、词句和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触和共鸣来理解诗歌中所传递的情感。

7. 比较不同诗歌作品通过比较不同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美和多样性。

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似主题或形式的诗歌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每首诗歌的独特之处以及不同诗歌作品的共同之处。

8. 体验诗歌作品最后,鉴赏诗歌应该是一种体验和享受。

诗歌鉴赏之修辞方法的运用

诗歌鉴赏之修辞方法的运用

诗歌鉴赏之修辞方法的运用【考点解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所谓鉴赏,实际就是对作品进行“品评”。

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

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

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渎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用典: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修辞技巧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借代
用某个事物的特定部分或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例如杜牧的《秋夕》中“银 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以“流萤”的翅膀代替整个萤火虫,描 绘出秋夜的静谧和美丽。
营造诗歌的氛围
排比
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词语来强化某种情感或效果。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通过重复“明月”和“问”字,表现出作者对明 月的痴迷和追求。
详细描述
对比可以通过将两个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诗歌的情感或主题。如杜甫 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比富人和穷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02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比喻
总结词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 动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感情。
修辞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形式,让诗歌更 加多样化和富有变化,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 艺术美感。
传达情感
表现时代精神
修辞手法能够传达诗人的情感,让读者更好 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产 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修辞手法也表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当时的 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为 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花和鸟赋予人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离别 的伤感。
丰富诗歌的意象
象征
通过特定的形象或符号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例如李清照的《如梦 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以“雨疏风骤”象征生活中的波 折和不顺,表达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夸张
总结词
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或程度,以突出诗 歌的主题或情感。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技巧诗歌作为文学的精华之一,具有丰富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韵律。

要真正欣赏诗歌,我们需要一些鉴赏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诗歌鉴赏的技巧,并通过例子来说明。

一、理解诗歌题材与主题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题材与主题。

题材是指诗歌所涉及的事物、事情或情感,而主题则是诗歌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确定诗歌的题材和主题。

例如,若诗歌的题材为自然界,主题可能是与自然和谐、美的表达;如果题材是人情社会,那么主题可能会涉及爱情、友谊等。

二、审视诗歌的结构与形式诗歌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形式,它们对于诗的意义和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以下结构和形式方面的要素:1.诗的行数和词句的数量:首先要数出诗歌的行数和每行的词句数量。

比如,五言绝句有四行,每行五个字,七言绝句有四行,每行七个字。

2.韵脚和格律:韵律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韵脚,诗歌能够产生流动的节奏感。

诗歌的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要素,它们对于诗歌的表达和韵律起着重要的作用。

3.章法和结构:章法指的是诗歌各个部分的布局与组织。

诗歌结构多样,有的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有的则采用对称和平行结构。

鉴赏诗歌时需留意其章法和结构的巧妙之处。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和隐喻意象和隐喻是诗歌的重要特点,通过意象和隐喻,诗人通过简洁而具体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在鉴赏诗歌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和隐喻。

例如,若诗中出现大海的意象,那么就要思考大海象征着什么,它所代表的情感是什么。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体现在诗人对字词的精选和运用上。

在鉴赏诗歌时,要善于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注重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比拟、拟人、比喻等,了解其中的意义和效果。

同时要注意诗歌中的节奏感和音韵感,它们与意境的创造息息相关。

通过以上几点鉴赏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诗歌的艺术之美。

下面通过一首诗来解读和应用这些技巧。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三讲 鉴赏诗歌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三讲 鉴赏诗歌

第三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基础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方法也主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

(1)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此外在诗歌中常运用的修辞手法还有用典、双关、互文、叠词、顶真等。

(2)表达方式也可称表达方法。

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古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高考重点考查抒情和描写。

(3)表现手法。

此处指狭义上的表现手法,指诗歌情感与主旨的呈现方式等,主要有比兴、对比、衬托、渲染、想象、联想等,这是考查的重点。

(4)篇章结构的技巧主要包括照应、铺垫、过渡、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重难点:1.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考法综述]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

做好这类试题就首先要熟知诗歌中有哪些表达技巧,各有什么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联系到诗歌的思想感情。

命题法1修辞手法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求赏析“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表达技巧的妙处。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炼的词语和形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诗歌的语言常常具有多重含义和象征意义,需要仔细品味和理解。

在阅读诗歌时,要留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从中感受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要抓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诗歌是一种有着特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音韵的变化和重复,营造出独特的韵律美感。

在欣赏诗歌时,要留意诗句中的押韵和音律,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通过朗诵或默读,让自己沉浸在诗歌的音韵之中,领略诗歌的魅力。

再次,要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

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阅读诗歌时,要留意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转折,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通过细细品味诗句中的情感线索和情感表达,让自己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验诗歌带来的情感震撼。

最后,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理解。

诗歌往往是诗人对特定时代和特定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在欣赏诗歌时,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内涵,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领略诗歌的深刻意义。

总之,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表现力的文学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理解。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抓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领略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大家在诗歌鉴赏中有所帮助。

鉴赏诗歌的方法

鉴赏诗歌的方法

鉴赏诗歌的方法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要欣赏诗歌,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通常是精炼、抒情和富有节奏感的。

诗人往往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在鉴赏诗歌时,要仔细品味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诗歌往往受到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思想也能够为我们解读诗歌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视角。

除此之外,要注意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对于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诗歌的节奏感和押韵方式都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在鉴赏诗歌时,要留意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和音韵之美。

此外,要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

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诗歌中的情感往往是深沉、细腻而又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诗歌中的语言和意象,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要善于比较和联想。

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将不同诗歌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同时,也可以将诗歌与生活、与自己的情感经验进行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的内涵。

总之,鉴赏诗歌是一种需要用心和感悟的过程。

只有用心去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魅力。

希望以上介绍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享受诗歌带来的美好和感动。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仿写自然和人类语言的韵律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我们具备相关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将会介绍一些较为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素养。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概念,如韵律、节奏、形式、语言、题材、风格等等。

另外,还需要有相关的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赏析诗歌。

其次,对于一首诗歌的鉴赏还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

最基本的技巧是仔细地读完整首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和中心意境。

其次是重复阅读,将注意力集中在诗歌中重要的字句、表达方式和形象描绘等地方。

这样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在的意义。

接下来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鉴赏。

在阅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识别出一些重点单词、词组和表达方式。

特别是对于一些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等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时,我们需要在鉴赏时考虑到其翻译的适当性,以及对于具体时代背景和文化等语言差异的处理。

再次,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注意韵律和节奏。

这些元素是诗歌的基础构成部分,它们通过一定的押韵方式和重复手法,表达出动人的音乐意境。

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方式的运用,并思考它们表达的意义。

最后是对于具体的形式和风格的鉴赏。

不同的诗歌形式和风格体现出不同的文学特性和风格,也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进行分析和理解。

比如古体诗的格律约束和意境探究,现代诗的独特语言形式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各种诗歌形式的语言和意象的深入挖掘等等。

综上所述,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技巧需要我们具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素养,以及一定的阅读、语言、音韵和形式方面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享受到诗歌带来的美好和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2018专题7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分析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8专题7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分析鉴赏诗歌的形象

的事物形象?
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 物有什么特征?请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
3.某联描写的某物有
哪些特点? 4.这首诗中的某物具 有什么品格?
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 步骤二:链接“物”的特点与“人”的品 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 格 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步主要是将“物”与“人”之间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阅历作答 的相似点或相关点连接起来。
高考设题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
感情。
一、设问方式
二、技巧点拨
三、答题步骤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
步骤一: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属
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 性) 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 这一步主要是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 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 的词语(描写物象的形态、色泽、特征 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概括其外在特色,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和精神。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
意义,主要是指形象中诗人
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步骤三有时可以不涉及。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 己,为用典。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
步骤一: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 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 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 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 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 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 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 答出“为什么感伤”。(有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 答,并且具体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灵活处理)

2018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8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
6.互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合而见 义,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作用:内容上相互补充,行文简洁。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7.反复: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
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
,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
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0/10
29
•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 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021/10/10
33
• 答案:①动静结合,“雁飞”是动景,“雪” 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 象。
• ②视听结合,“雁飞”“白草”“雪”“黄榆”是 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 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阿
2021/10/10
10
• [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形 象地表现出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 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 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 引出下句。
2021/10/10
11
• [答案] 首联写“山”和“溪”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积雪的山 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的屏风; 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 地展示了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

2018届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2018届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 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 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19
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 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理关系 :托物言志 因事说理 借景抒情 递进 条件 假设 目的 分总 顺承 其他逻辑 •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20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17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情、景二端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事 物(人)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 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 恋之情。
18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情、景二端
孤 雁
杜甫
事 物(人)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语序 修辞 省略 组合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9
鉴 赏 程 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10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
34
如何读懂诗歌
——走好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评价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 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节奏性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03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艺术效 果
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共性或差异性,增强读者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将月光比喻为霜,使读者感受到月光的寒冷和思乡的孤寂。
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读者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例如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花和鸟赋予了人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离别的痛苦。
拟人
总结词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类的事物赋 予人类的情感和特征,以增强诗歌的表达 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S
详细描述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 、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 情感和意图。比如,在《春晓》中,孟浩 然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来描述 花儿被风吹雨打的声音和情感,让读者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花儿遭受的痛苦和作者的 惋惜之情。
夸张
总结词
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详细描述
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种。扩大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大小、 数量等方面;缩小夸张则是通过缩小事物的大小、数量等方面。夸张能够使 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象征
总结词
象征是通过使用某一特定事物来代表或表达另一种事物或概念。
2023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目录
•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艺术效果 •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文化意义
01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比喻

2018专题11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

2018专题11 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优秀精品实用公开课

答案
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
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 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 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 志存高远的形象。
1.衬托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 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 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 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 的是 正衬 ,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 反衬 。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 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 衬托与对比不同,衬 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步骤一) ②作者以“荒烟”中的城郭、布满郊畿的“铁骑” 写出了现实中故土的荒芜残破,以“花遮柳 护”“珠翠绕”“笙歌作”等写出了昔日歌舞不断、 富庶升平的景象(步骤二), 今昔对比,突出如今国土沦丧、山河破败的景象 (步骤三) ③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步骤四)。
古风(其十五) 李 白
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什么手法,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开头四句引用战
国时燕昭王求贤的典故。燕昭王以重礼招纳天下贤才,当时著名游
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以比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 句赏析。
解析 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 二是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 春愁放出屋外;本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 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 加形象化。 答案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 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 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借代
• 桑梓——故乡。 • 社稷、轩辕——国家 • 长安——国都·朝廷·君王 • 庙堂——朝廷 • 南冠——囚犯(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
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别云间》诗:“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 婵娟、嫦娥——月亮 • 桃李——学生 • 同窗——同学 • 手足——兄弟 • 汗青——史册 • 伉俪——夫妻 • 白丁、布衣——百姓 • 桑麻——农事 • 黔首——百姓《新书.过秦论上》:“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夸张)
•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反问) •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3、借代:特点突出、含蓄凝练

4、夸张: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7、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

8、双关:含蓄委婉反复:强调突出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
修辞手法——1.比喻
•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 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 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 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 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 请看如下例句:
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 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 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修辞手法——4.借代
• 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 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 •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 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 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 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①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②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 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5.阅读下面这首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歌四十二首》之35: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暗指“怜”(即“爱”)。
水中的芙蓉被一层轻纱般的薄雾遮掩着,隐隐约 约,朦朦胧胧,恰似他那暧昧不明的态度。 既形象地 描绘出对方的神情意态,也揭示出自己又爱又怨的心理。 诗的意境优美,含蓄。
修辞手法——3.夸张
•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 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 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 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 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 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夸张、用典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 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
•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 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①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国都 的代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借代
• 桑梓—— • 社稷、轩辕—— • 长安—— • 庙堂—— • 南冠—— • 婵娟、嫦娥—— • 桃李—— • 同窗—— • 手足—— • 汗青—— • 伉俪—— • 白丁、布衣—— • 桑麻—— • 黔首——
•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
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1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1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 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 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 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 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
《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 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 下不完的棋。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唐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 枝词二首》里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长行是古代博弈之一 种,“围棋”谐音“违期”,“莫围棋”即“莫违期”,用得巧妙,寓意深刻。
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
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近 王 铚①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