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一、测点埋设要求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应按下表要求布置,在距施工掌子面H+B范围内即要埋设下个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2、顶拱下沉测点、净空收敛点及隧底监测基点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埋设位置如下图所示,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以下要求布置:顶拱下沉、水平收敛、隧底监测点位置布置图>100mm50X50X5mm钢板φ20mm钢筋基岩面50mm顶拱下沉、隧底监测点埋设示意图水平收敛点埋设示意图二、测点保护措施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4、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用途;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始值;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碰撞,监控量测测点应设置测点保护责任人,监控量测标志牌形式如下:量测标志牌断面里程:围岩等级:埋设时间:管理等级:顶拱下沉量:第一条收敛:第二条收敛:第三条收敛:最近期观测时间:责 任 人: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填写。

附:苏家川隧道、西坡隧道量测断面表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第二工区测量队2013年5月14日。

工程监测点布设方案

工程监测点布设方案

工程监测点布设方案一、引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工程进行监测。

监测的目的在于监测工程在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变形、振动、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因此,工程监测点的布设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工程监测点的布设原则1. 确保监测点布设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对工程的各个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都要进行监测。

2. 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和施工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布设方案。

3. 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预留一定的监测空间和待用点。

4. 保证监测点的安全和稳定,确保监测设备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5. 实施监测点布设方案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施工和监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工程监测点的布设方法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施工特点,工程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也不同。

下面将针对不同工程类型,提出对应的监测点布设方案。

1.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的监测点布设方案应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为基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应布设主要的变形监测点,包括墙体、柱子、梁等部位,以监测结构的位移、变形情况。

(2)地基和基坑:对于建筑物的地基和基坑,应布设地下水位、土体变形、地基沉降等监测点,以监测地基工程的影响。

(3)室内环境:在建筑物内部,需要布设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监测点,监测室内环境的情况。

2.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的监测点布设方案应以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情况为基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桥梁结构:在桥梁的结构上,应布设主要的振动监测点,包括桥墩、桥面、梁体等部位,以监测结构的振动情况。

(2)桥梁基础:对于桥梁的基础,应布设地基沉降、桩基沉降等监测点,以监测桥梁的基础工程的变化情况。

(3)桥面交通:对于桥面的交通状况,应布设交通流量、车速、车辆重量等监测点,以监测桥面的交通负荷情况。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一、测点埋设要求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应按下表要求布置,在距施工掌子面H+B范围内即要埋设下个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量测范围2-5m/ 基准点HB2、顶拱下沉测点、净空收敛点及隧底监测基点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埋设位置如下图所示,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注:u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以下要求布置:顶拱下沉、水平收敛、隧底监测点位置布置图基岩面/J_ 15cn丄■削斗「皿」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 沉点、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 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 工完成后埋设;2、 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3、 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4、 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 用途;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 始值;、测点保护措施>100mm50mm50X50X5m 钢板$ 20m 钢筋顶拱下沉、隧底监测点埋设示意图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碰撞,监控量测测点应设置测点保护责任人,监控量测标志牌形式如下: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填写。

附:苏家川隧道、西坡隧道量测断面表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第二工区测量队2013年5月14日。

车站防水监理细则

车站防水监理细则

车站防水监理细则标题:车站防水监理细则一、前言为确保车站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防止和控制因防水工程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特制定本车站防水监理细则。

本细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对车站防水工程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

二、设计阶段监理1. 设计方案审查:核查防水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现行防水工程技术规范,是否考虑了车站结构特点、地下水文条件、环境气候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2. 材料选用审核:对防水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资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所选防水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三、施工阶段监理1. 施工准备监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方案,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相应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 施工过程监理:对防水层铺设、接缝处理、细部构造防水、渗漏检验等关键工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工艺准确无误,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工程变更监理:如遇设计变更或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防水措施时,应严格审核变更内容,确保变更后的防水设计仍然满足工程需要和防水效果。

四、验收阶段监理1. 防水工程隐蔽验收: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未覆盖下一道工序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隐蔽工程验收,确认防水层无破损、无遗漏,粘结牢固。

2. 完工验收:项目完工后,对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验收标准进行全面细致的防水工程验收,包括现场实测实量、闭水试验等,确保防水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五、后期维护阶段监理督促并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完善的防水设施运行维护制度,定期对防水系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防水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车站防水监理工作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扎实的工作,全力保障车站防水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切实发挥好监理职能。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工程1)测量定位所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必须经鉴定合格。

2)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在施工其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

3)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的方法,确保引测结果精确。

4)所有测量观测点的埋设必须采用闭合测量的方法,确保引测结果的精确。

轴线及标高控制点必须监理书面认可,方可使用所有测量结果。

2、土方工程1)土方开挖前,需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处理完毕,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找准定位控制线(定位桩)水准基点,基槽灰线尺寸须经检验,并办完预检手续后方可施工,挖土时不可超过设计的宽度与深度。

2)注意气候影响,及时清理槽内积水,注意边坡的安全稳定。

配制必要的排水设施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3)基坑边坡施工成型后,在基坑周边距离基坑边缘5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

在施工现场内行驶的车辆,不得在基坑边缘行驶,防止边坡破坏。

4)回填土时必须先将槽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经质检员批准后方可动工。

选择合适的好土并按规定要求严格过筛,灰土要过斗拌匀并按要求分层夯实。

5)回填土每层都应按照规范要求,用环刀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土的质量密度,回填土样品及时送公司试验室或现场试验员使用天平试验其密实度(自做应经试验室核对结果),在符合设计要求时才能铺摊上层土层。

3、模板工程1)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混凝土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涂刷脱模剂。

模板拼缝间用海棉条粘贴,防止漏浆。

2)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取油腻子批嵌,拆模必须有项目部的通知书,方可拆模。

构造柱模板与砖墙间用海棉条粘贴,防止漏浆。

3)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使用棒撬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上留下铲毛和锤击痕迹。

4)施工时严格按翻样图进行拼装,浇混凝土时,派责任性强的技术工人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钢筋工程1)由钢筋翻样按图纸提出配料清单,同时应满足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

监测技术交底

监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监测技术交底附页一、监测目的及内容1.监测目的:通过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期内的边坡与围护墙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基坑边坡、围护墙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1)根据现场监测所得数据与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某个限值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支护结构、边坡发生变形破坏;(2)根据监测提供的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组织;(3)根据监测的结果检验和评价支护结构、边坡的稳定性。

2.监测内容: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2.1仪器监测本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按二级基坑安全监测要求进行,距离基坑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周边道路、建筑和管线属重点监测对象。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1)基坑内、外观察;(2)围护墙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4)围护墙桩体变形监测;(5)钢支撑内力监测;(6)地下水位监测;(7)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8)土压力监测。

2.2巡视检查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围护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撑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周边环境: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4)监测设施: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并要求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地铁车站质量控制要点(交底篇)

地铁车站质量控制要点(交底篇)

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基面平整、干燥无明水。

2、阴角、阳角做成钝角处理。

3、卷材搭接缝应粘(焊)结坚固, 密封严密; 卷材搭接缝必须粘结坚固, 不得浮现空鼓、翘边;钉孔、破损部位必须采用同种材料修补;防水层甩槎范围隔离膜不得撕掉并覆 盖保护。

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

5、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 刷。

6、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 止水带不得穿孔或者用铁钉固定; 中埋 止水带连接采用热熔焊接。

7、环向施工缝防水措施设臵中埋止水带+注浆导管;纵向施工缝防水措施设臵中埋止 水带+止水胶8、顶板变形缝防水措施中埋止水带+止水胶(迎、背水面);侧墙、底板变形缝防水 措施中埋止水带+止水胶(背水面) +外贴式止水带 1、 基层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L ≤1/50) 2、 阴角做成不小于 50 × 50mm 、阳角做成 20 ×20mm 的钝角。

3、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 搭接缝宽度应大于 100mm ,接涂前应将其 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4、 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 10cm ,质量控制责任区责任主体 质量责任人 联系电话 责任范围项目部技术人员班组控 制 标 准施 工 要 点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要点1、基坑开挖应分段、分层、分区对称开挖,每层挖土深度不大于 3m2、如采用机械开挖方,应在基坑底及坑壁留 300mm 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3、基坑边缘堆臵土方、建造材料及运输车辆距基坑边缘距离不小于 1.5m,且堆土高度不大于 1.5m4、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该按接地网施工图铺设接地网及排水盲沟,并及时清底验槽,浇注垫层封闭基坑,减少地基土暴露时间。

控制标准1、坑底高程允许偏差+10~- 20 mm,纵横轴线允许偏差 50 mm,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值。

2、横向坡度 1:1;纵向坡度不大于 1:1质量控制责任区责任主体质量责任人联系电话责任范围项目部技术人员班组桩间喷混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要点控制标准1、喷射混凝土应与坡面、钢筋网密切结合,其表面应平顺、无露筋,表面平整度满足 D/L≤1/50;2、钢筋与桩体可靠连接。

浅析地铁工程施工监测点的布设及数据

浅析地铁工程施工监测点的布设及数据

浅析地铁工程施工监测点的布设及数据1、基坑监测的布设与实施1.1基点布设与实施车站监测基点每个站点共布设3个工作基点。

其分别布设在项目部西、项目部东侧,南侧处。

基准点布设采用深埋法进行布设,加盖保护。

基准点与业主提供的工作基点进行联测,一周一次,及时对基准点进行动态检核,并与第三方监测单位采用同一监测系统。

监测基点埋设示意图1.2沉降测点布设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于基坑两侧,共25个沉降监测剖面,每个剖面6个监测点。

监测点与基坑围护外边线距离分别为3m、7m、15m(局部由于建筑物限制无法布设的监测点距离略有调整)。

沉降监测点埋设时先用工程水钻或电钻打穿硬化面成孔,然后打入φ18螺纹钢筋约600mm,钢筋顶部应打磨圆滑,且顶部不得超出马路平面,孔隙处用细沙填实。

所有测点用红油漆标记并统一编号1.3水平及垂直位移测点布设测点埋设时先在圈梁或压顶上用冲击钻钻出深约10cm的孔,再把监测标志放入孔内,缝隙用水泥填充;测点埋设还可以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初凝后直接埋设。

测点高出冠梁2~3mm,测点为顶部带有“+”刻划的钢筋。

1.4垂直位移测点布设与实施测斜管的安装一般在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时,通过直接绑扎将测斜管稳固地固定在连续墙的钢筋笼上,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与钢筋笼相脱落。

同时测斜管埋设后管内凹槽的方向要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保证后续测斜监测数据采集后能准确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趋向。

测斜管接头处连接套管固定、无缝隙,上下管段的滑槽相互对准,保证在施测过程中保持测斜管内干净,通畅。

最后注意不要忘记盖上顶盖、底盖。

此外,还要控制好测斜管在钢筋笼中的竖向高度,保证在后续施工做完冠梁后,斜侧管顶高出地面约10cm,管口要保证锯成水平,保证每次量测的位置统一。

初始值采集观测前,应采用测斜管预通器检查测斜管,以免测斜仪探头被卡住。

将测斜仪的探头沿管能槽缓慢滑下至孔底,测量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每隔0.5米测读1次,测量完毕后,测头旋转180度插入同一导槽,按以上方法重复测量,如果对测量结果有疑问应及时补测。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

大连地铁2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交底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一0年五月目录1 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 (1)1.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要求 (1)1.2施工监测仪器设备要求 (1)2 施工监测方案 (2)2.1施工监测方案编制 (2)2.2施工监测实施方案报审 (3)3施工监测实施 (5)3.1施工监测点埋设要求 (5)3.2监测点埋设验收 (7)3.3初始值观测 (9)3.4施工监测技术要求 (9)3.5警界值的确定 (9)3.6现场巡视 (9)3.7 监测工作流程 (11)4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14)4.1施工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14)4.2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16)5一般性信息、预报警及消警报送流程 (18)5.1一般性信息报送 (18)5.2一般预警信息报送 (19)5.3控制状态预警快报 (19)5.4消警信息报送 (20)6预报警的响应 (21)6.1预报警发布单位 (21)6.2预报警响应形式 (21)6.3警戒状态的响应 (21)6.4控制状态的响应 (22)1 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1.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要求1)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安全风险监控小组,小组原则上由项目经理、总工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主要成员还包括工程部或技术、安全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

施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人员配置应满足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需要,最低配置及要求如下:组长1人、副组长1人,现场监测作业人员3名,现场巡视人员1名;同时应在上述人员配置中明确固定的联络人员一名及号码固定且24小时开机的手机一部。

2)监理单位应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由项目总监担任组长,下设视频监控小组和安全巡视小组。

监理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组织结构的人员配置需满足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需要,最低配置及要求如下:组长1人、驻地监理1人,现场安全巡视监理2名,视频监控2名;同时应在上述人员配置中明确固定的联络人员一名及号码固定且24小时开机的手机一部。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交底(工程模版通用)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交底(工程模版通用)

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监测概述以往的理论研究和施工实践均表明,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将直接导致结构产生位移和变形,同时也会对地表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这种位移和影响超出一定范围,必然对结构产生破坏,并影响到上方地表和临近建筑的安全使用。

如何保证施工不影响这些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施工中的监控量测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监控量测作为地铁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得到重视,且作为一道工序纳入到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其主要目的为:1、了解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围护结构、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及应力状态和其稳定情况密切相关,围护结构、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各种破坏形式产生之前通常有大的位移、变形、受力异常等,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观测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目的。

图一地表沉降曲线示意图2、修改工程设计监测除表明工程的“健康状况”外,通过研究监测成果,判断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并通过监测数据与理论上的工程特性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设计的合理程度。

3、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合理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施工监测是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基本处于半经验半理论状态,土压力多采用经典的理论公式,与现场情况有一定差异。

且地下结构周围土层软弱,复杂多变,结构设计的荷载常不确定。

而且,荷载与支护结构变形、施工工艺也有直接关系。

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知道现场实际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完善。

5、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隧道监测点布置技术交底)

隧道监测点布置技术交底)
3、测量点加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4、一般收敛点由局指物设部统一联系加工点,各分部到该加工点统一加工。
5、土质隧道,开挖架立钢拱架后,施工好钢筋网片,在刚开挖完,喷射混凝土之前,按照指定位置直接插入土体中,插入深度80cm;石质隧道:刚开挖完由技术员到场做点钻孔做出凹槽,采用锚固剂将观测点锚固在凹槽内,锚固长度50cm。观测点埋好后,采用PVC套管或钢管保护,并用塑料袋或其他可拆除柔软物将套管口封堵后,进行初喷作业后,初喷完毕可拆除套管,使监控量测点位于初支凹槽内,平时可封堵保护,可避免隧道爆破或机械设备损坏监控点,且挂设防水板时减少对钢筋头的处理,可有效保证防水板的施工质量。由意外损坏观测点的技术员必须及时进行修正。
6、结合路基及建指有关要求,在进行监控量测的布点时需按小值选择,具体如下:
围岩收敛量测及拱顶沉降量测断面间距如下:(需布置在同一断面)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Ⅴ~Ⅵ
5

10

30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如下:(至少不小于2排)
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2B>H0>2.5B
20
B<H0≤2B
10
H0≤B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名称:中铁二十四局白云至龙里北铁路工程三分部编号:
分项工程名称
老罗堡隧道入口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
交底人
交底日期
一、交底内容
老罗堡隧道入口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
二、施工工艺
1、隧道拱顶沉降点:为解决测量难度和观测人员的安全,拱顶埋设反射膜片,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测量。
2、边墙收敛量测点:①对于预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的隧道,在核心土开挖之前可采用埋深膜片用全站仪对隧道收敛进行监测。②其他采用收敛仪进行监测的点位,埋设等边三角型钢筋点测量。

施工监测技术交底

施工监测技术交底
➢内容包括:高度、结构、建成时间、基础类型和基础 埋深,管线的功能、材质、埋深、位置关系等。
初始环境拍照 裂缝现状拍照
沉降情况量取
形成书面资料
2、监测方案
➢开工30日前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审核,由业主批 准,方案的编写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全线监测技 术大纲要求。监测项目及数量不得随意删减。
➢方案内容:工程概况;周边环境情况;目的、编制依 据;内容及项目;布设与保护;观测、精度要求;周 期、频率;控制指标(报警值);过程控制管理;成 果反馈;人员、仪器组织安排;应急预案;安全、文 明施工措施。
置于靠基坑外侧
小心吊放入槽
及时接长修补
浇筑冠梁保护
做好保护措施
明显标志保护
☆(3)支撑轴力:轴力最大的支撑;间距最大、跨度
较大处;受力较复杂;混凝土支撑取1/3~1/2处,每
道4个钢筋计;钢支撑取固定端;每断面、每层。


撑 每断面每层
轴力计
垫板,受力均匀
固定端,避免受力偏心
固定端、垫板保护


跨度最大
4、监测作业: ➢按《XX轨道交通一号线监测技术大纲》规定的精度及
频率要求采集数据,开展日常的监测工作。 ➢初始数据采集,不少于三次。 ➢监测工作由围护结构施工开始前进行,至完成结构施
工至全线贯通,测点移交后结束;建(构)筑物、道 路、地下管线监测依据实际情况延长。
☆(1)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人员、路线及环境相 对固定;
➢停止监测后一个月内提交总结报告,报监理第三方监 测审核,最后至业主。
➢总结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依据;项目;布设;监 测方法;频率;报警值;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 化分析及整体评述;工作结论与建议。

监测点标准布设化技术交底大全

监测点标准布设化技术交底大全

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承包单位:中铁十局集团合同号:JS-3-TJ-001(2021)监理单位:天佑工程咨询编号:A3.15(2021 0628)0001技术交底记录A3.15果的及时反应是到达优化设计,保证地下工程平安、经济、优质完成。

积累资料和经历,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类比数据。

二、标准化监测点布设和保护及监测点布置图1.地表沉降点的布设根据规和图纸要求,沿平行基坑周边边线布设采用水钻开孔至原状土层,孔径与保护筒直径一致,柏油及水泥路面要求穿透道路表层构造。

然后将Φ18mm,长约0.8~1.0m的螺纹钢标志点在所开孔中间位置竖直砸入原状土层,要求砸入深度大于200mm,使监测点标志头至地表以下3~5cm左右;用黄砂填充孔壁四周。

另外道路、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应埋设平整,防止由于上下不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

埋设如下图:2.桩体及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埋设:采用“L〞形螺纹钢沉降观测标,用钻孔的方式埋入,周边用锚固剂回填密实,间距30m 及阳角处,如下列图所示“3.支护桩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埋设:采用在冠梁置入强制对中小棱镜连接杆的形式,测点间距30m及阳角处,埋设如下列图所示:4.测斜管的埋设:1〕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高于钢筋笼底部,顶部到达地面〔或冠梁顶〕。

2〕测斜管与围护桩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3〕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结实固定、密封。

4〕管搬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

5〕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的干净、通畅和平直。

6〕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

7)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一致。

埋设如下列图所示:5.监测点标准化布设及标识牌的制作。

地铁施工中监测点的保护及破坏后的补救措施

地铁施工中监测点的保护及破坏后的补救措施

地铁施工中监测点的保护及破坏后的补救措施发表时间:2019-04-11T15:26:46.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欧伟伟[导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方式要求越来越高。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9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方式要求越来越高。

地铁监测是保障地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措施,监测点的保护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重要影响。

结合实例探讨部分易破坏且补救困难或补做成本过高的监测点的保护及补救措施。

关键词:地铁监测;监测点保护;补救措施引言地铁是在城市地底铺架轨道修建隧道,并利用电力快车实现乘客快速输送的一种公共交通系统。

与其他项目工程相比,地铁施工项目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多,由于要负责大量旅客的运输,因而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地铁隧道施工数量不断增加,地铁隧道不仅复杂且贯穿于城市的主要枢纽位置,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自动化监测技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逐步被应用于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并取得了让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1地铁监控测量的现状现如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城市地铁工程的施工建设以及投入使用,但是就城市地铁的运行状态来说,地铁工程的自动化监测控制还没有比较强的普及度,大部分地铁在监测阶段仍然按照传统的监测方式进行,并且存在部分较为明显的问题。

1.1地铁监测数据的采集方面通常情况下,地铁工程在进行监测工作的执行阶段,主要包含46个监测项目,并且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工作人员运用的监测仪器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在这些监测仪器当中,大部分仪器需要依赖于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测量,而相对先进的测量仪器也是处于半自动的状态,即工作人员通过仪器对地铁的项目进行监测动作,而监测仪器则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存储。

这种作业方式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误差。

工区施工监测监测点保护管理办法

工区施工监测监测点保护管理办法

施工监测监测点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监测点的保护是施工监测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各类监测点布设完成后,工区各工点要对监测点进行保护,确保监测数据的连贯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监测点位是采集数据的根本,调整施工方案的前提。

有了监测数据,才能找出规律,指导现场施工。

第三条根据西北院对基坑、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水位、围岩变形等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解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的监测结果,来指导现场施工。

第二章总体保护措施第四条工区各工点应对预留监测点的位置不设置临建及堆料场等。

第五条工区各工点应对监测单位布设的监测点及标示标牌进行保护。

第六条在凿除墙体过程中注意保护墙体测斜测点点位,避免凿破墙体测斜监测孔。

第七条场区内作业时保护好水准及导线测点、地表沉降、水位孔监测点等,同时对水位监测孔进行保护,避免降雨等外来水进入孔内,影响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第八条在开挖作业时,应保护好墙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并及时将散落在测点上方的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第九条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支撑轴力导线,避免导线在作业过程中被拉断。

第十条盾构及暗挖隧道内拱顶沉降测点、净空收敛测点,工区各工点技术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测点不因人为或施工机械碰撞等因素而破坏。

第十一条所有监测点安设好后,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测点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

第十二条日常巡视工作中应针对测点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测点破坏或者异常应及时整改。

第三章各监测点保护措施第十三条墙(桩)体测斜监测点1、墙(桩)施工时,测斜管保护措施1)钢筋笼起吊钢筋笼起吊过程中应使钢筋笼受力合理,平稳起吊,将钢筋及测斜管变形控制在弹性范围内,严禁发生主筋及测斜管过度弯曲现象。

2)钢筋笼下放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注意调整测斜管方向,确保钢筋笼下放到桩底后测斜管在桩孔的迎土面。

3)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严禁破坏测斜管帽,确保没有浆体进入测斜管。

监控技术交底08

监控技术交底08
施工内容
配合中铁十局淄博站客运设施改造项目经理部风雨棚安拆,接触网施工;具体工作量:站改三分部:客专上行NF-4锚段回流线架设0.634条公里,客126#-回06#;回流线电缆拆除0.634条公里,客126#-回06#;横梁拆除3组:客122-客124#、客112-客110#、客100-客98#;接触网倒悬挂6处:X客60#、X客54#、X客46#、X客44#、X客40#、X客38#;腕臂及吊柱拆除6处:X客60#、X客54#、X客46#、X客44#、X客40#、X客38#;站改二分部:4站台雨棚维修,克缺。
(6)回流线对接位置,涂抹导电膏,客126#支柱处回流线对接位置靠近济南方向.
(五)站前专业
4站台风雨棚维修,克缺。需确认停电之后进行雨棚登顶作业。新建天桥附近的北侧雨棚进行封檐板和屋面板补钉子,安防坠落两个;新建天桥东侧补钉、清理杂物。防止人员进入南侧屋面板的措施:防护员屋面板上面拉防护绳。
四、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次施工,客专上行NF-4锚段回流线架设0.634条公里,客126#-回06#;回流线电缆拆除0.634条公里,客126#-回06#;横梁拆除3组:客122-客124#、客112-客110#、客100-客98#;接触网腕臂安装倒悬挂4处:X客60#、X客54#、X客40#、X客38#;腕臂及吊柱拆除4处:X客60#、X客54#、X客40#、X客38#;
施工监控技术交底
编号:WT21-047号协议
施工单位
中铁十局淄博站客运设施改造项目经理部
作业地点
胶济客专线淄博站客运车场(Ⅰ—Ⅱ道、Ⅰ—4道、Ⅰ—6道、Ⅰ—8道(已封锁)、安全线1、安全线3、安全线5及102号、108号、110号、112号、116号、118号、120号、103号、105号、109号、111号、115号、117号、(119*125号)、127号、129号、131号、135号、137号道岔、淄博站货运车场2201号(不含)至淄博站客运车场112号道岔【淄博变电所周村东客上行供电臂停电侧】岔间线路)上行线279km852m至282km111m

地铁车站质量控制要点(交底篇)

地铁车站质量控制要点(交底篇)
6、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中埋止水带连接采用热熔焊接。
7、环向施工缝防水措施设置中埋止水带+注浆导管;纵向施工缝防水措施设置中埋止水带+止水胶
8、顶板变形缝防水措施中埋止水带+止水胶(迎、背水面);侧墙、底板变形缝防水措施中埋止水带+止水胶(背水面)+外贴式止水带
2、预压力应分级施加
3、施工中应对横撑采取防落撑措施
4、根据温度调整预加力,并加强轴力监测
5、钢围檩背后回填C25细石砼
6、主体结构中底板垫层、防水层和底板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钢管支撑
控制标准
1、内支撑安装前应先拼装,拼装后两端支点中心线偏心应不大于30mm。
2、内支撑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高程±20mm,水平间距±500mm。
3、内支撑应在土方开挖至其设计位置后及时安装,并按设计要求对坑壁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允许偏差为±50KN,顶紧后固定牢固。冠梁与维护桩的连接、腰梁(围檩)与围护结构的连接、内支撑端头与冠梁或腰梁(围檩)的连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各层结构板砼达到设计强度80%后,才可拆除钢支撑。
质量控制责任区
责任主体
施工要点
1、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3、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4、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控制标准
1、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2、丝头有效螺纹数量符合设计规定,牙型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螺纹累计长度未超过两个螺纹周长。

隧道监控量测保护技术交底

隧道监控量测保护技术交底
港~太区间暗挖段隧道监控量测点保护技术交底
交底编号:
单位工
程名称
重庆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土建六标
交底里程
ZK24+559.921~142.413
YK24+543.474~142.413
交底部位
港~太区间暗挖段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内容
隧道监控量测点保护措施及责任
交底内容:
一、监控量测点布设的目的
施工隧道量测应建立在光面爆破满足规范技术要求和初期支护设计文件施作到位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断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的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断面间距(m)
Ⅱ级
≤50
Ⅲ级
≤30
Ⅳ级
≤10
Ⅴ级
≤5
三、监控量测点管理
1、监控量测点因由施工队现场带班人员或者确立专人负责检查和保护工作,确保监控量测点的完整性。
2、对隧道作业人员进行专题教育,让施工人员对监控工作业中不可避免的破坏,应及时恢复监测点位,做到谁破坏谁恢复,并且及时通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通知监测人员进行复测。
2.点位布设施工工艺:
(1)安装钢筋,要求使用Φ8钢筋,钢筋深入岩体不少于10cm。
(2)喷射初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后确保钢筋露出混凝土面不小于10cm.
(3)安装反光膜。
(4)测量采集原始数据.要求采集原始数据必须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2h内完成。
3.各隧道监控量测观测点布设规定断面里程间距见下表:
围岩级别
③安装反光膜要位置准确,安装稳固不松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墙体深层水平位移
1)监测目的
围护结构变形监测的设置是对基坑开挖阶段围护墙体的水平变位进行监控的需要,其数据与墙顶水平位移数据、墙顶沉降数据联合分析,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施工期间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围护结构变形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测斜管是内壁带有导槽的垂直空心管,监测时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
2.5地下水位
1)监测目的
地下水位监测主要对地下结构开挖期间或开挖后支护结构的止水状态进行监控,以防止支护结构渗漏水引起坑外大量水土向坑内流失,从而导致基坑部分破坏、周围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破坏或地下管线破坏。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地下水位采用钢尺水位计进行监测,钢尺水位计由测头及与之连接的钢尺组成,将水位计测头放入预先埋设好的水位孔中,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钢尺位于固定测点(通常为水位孔口)的刻度,可得到地下水面到固定测点的垂直距离,再通过测定固定测点的标高即可换算出地下水位的标高。
3、保护措施
3.1监测单位各类监测点附近禁止覆盖,监测单位定期指派专人巡查,如果有检测点被覆盖,无条件将覆盖物全部调开。
3.2现场施工监测布设的点位严谨任何人破坏,如有发现个别点号被无意破坏,及时向我部汇报,我部将配合施工监测方进行点位重补并采取初始数值。
3.3土体沉将点位在土方开挖阶段要定期指派专人清理周边散落渣土,并铁质保护盖将点位保护,严谨破坏。
2、监测点的类型
2.1围护墙顶水平位移、沉降
1)监测目的
基坑开挖时伴随着土方的大量卸载,水土压力重新分布,原有的平衡体系被打破,围护墙作为维持新平衡体系的重要存在,承受水土压力而产生变形,在墙顶位置产生水平位移和沉降。为反映施工期间支护体系变形情况,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
2)测点布设
交底内容:
1、简介
本交底适用于福州地铁二号线第三标段董屿站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全长205.813m,标准段宽为19.7m,局部20.23~23.05m,标准段基坑深度16.1~16.4m,端头井段深度约19.3m,共分10段,开挖分段长度17.4~24.7m,由基坑中间向两端。
本车站基坑开挖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素填土、杂填土、粗中砂(稍密)、粗中砂(中密)、粉质粘土、淤泥夹砂、淤泥质土等。
2.6地面沉降
1)监测目的
地面沉降是地下结构监测施工最基本监测项目,它最直接地反映基坑周边土体变化情况。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地表沉降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我方将采用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建立水准测量监测网,参照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用水准仪引测。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间联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由线路的工作基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测定。(监测方法同围护体顶部沉降)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合同号:
监理单位: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技术交底记录B.0.27
工程名称
中国交建福州地铁二号线第三标段
交底部位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
工序名称
施工监测
交底提要:本次交底主要内容为:在我站基坑开挖以及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监测点的使用及保护措施。
2.8建筑物沉降和倾斜
1)监测目的
地下结构的施工会引起周围地表的下沉,从而导致地面建筑物的沉降,这种沉降一般都是不均匀的,因此将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倾斜,甚至开裂破坏,应进行严格控制。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建筑物沉降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采用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建立水准测量监测网,参照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用水准仪引测。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间联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由线路的工作基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测定。建筑物倾斜监测采用差异沉降法进行监测,通过计算建筑物差异沉降值与建筑物宽度的比值即可得到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建筑物差异沉降值可通过同一建筑物上不同监测点的沉降值、监测点的水平距离、建筑物宽度的关系求得。
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项目公司、施工单位、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监理部一份备案
布置原则为: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墙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墙顶部的变形为原则。墙顶水平位移测点与墙顶沉降测点宜共用。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标准段间距为20m,端头段间距为1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用冲击钻在设计位置处钻孔,安装直径为18~22mm,长度200~400mm的顶部带有十字标记螺纹钢。
3.4我部已经点位附近张贴点号标识以及保护标识,在材料转运以及设备移动过程中,派专人指挥,严谨损坏点号。
3.5加强对各班组作业人员对点号保护的教育工作,增强保护意思。
3.6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1、本表用于项目公司对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3土体侧向变形
1)监测目的
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场地土体变形仍无法避免,当变形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甚至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因此,对周围土体侧向变形监测为支挡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测斜管(外径70mm的PVC高精度专用测斜管)是内壁带有导槽的垂直空心管,监测时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
2.7周边管线变形
1)监测目的
地下结构开挖时伴随着土方的大量卸载,周边水土压力重新分布,势必对相邻地下管线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使管线产生位移。对相邻地下管线变形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线安全,不仅关系到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监测方法及原理
地下管线沉降的监测方法与地面沉降点相同,监测精度相同。
2.4支撑轴力
1、监测目的
支护体系外侧的侧向土压力由围护墙体及支撑体系所承担,当实际支撑轴力与支撑在平衡状态下应能承担的轴力(设计值)不一致时,将可能引起支护体系失稳。为了监控基坑施工期间支撑的内力状态,需设置支撑轴力监测点。
2、钢支撑轴力
1)监测方法及原理
钢支撑轴力采用振弦式轴力计进行监测,轴力计中心线与钢支撑中心线重合,钢支撑受压时,引起轴力计中弹性钢弦的张力变化,改变了钢弦的振动频率,通过频率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即可测出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