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例谈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要想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有方法,常用的方法如下:

课题分析法

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题目是课文的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教材中的课文题目,有的指向课文主要人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的指向事件,如《一次成功的实验》;有的直接指向课文中心,如《掌声》;有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我是什么》。从标题入手,抓住“人物”可补充事件,抓住“事件”的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抓住“中心”的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读《掌声》后,可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了(谁的)(次)掌声使英子由原来变得。抓住题眼“掌声”,文意就很容易把握了。

中心句段摘录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或总结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段,只需摘录即可。比如《颐和园》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另外要注

意借助过渡句,过渡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连文意的作用自不待说,同时过渡句也是上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了上文,也统领了下文。因此,概括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丰子恺的《白鹅》,作者写了鹅的高傲,然后用了一个过渡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步态和吃相中。”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关键词语提炼法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内容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概括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段的段意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语,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末尾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为“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把这种概括的方法运用进去,我们不论列提纲,写总起或简要介绍都能很容易完成。再如:老舍的《猫》作者分两部分写猫,这两部分都是“总起分述”抓住重点词语“古怪”“满月的可爱”写出了猫的特点。

要素概括法。小学阶段教材选文以记叙文居多,教给学生学习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文意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绝佳途径。如《去年的树》《玩出了名堂》《钓鱼的启示》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来概括文意。

抓文章的几方面特点概括法。一般来说,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索溪峪的“野”》《乡下人家》《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和文艺性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太空生活趣事多》等)多采用抓文章几方面特点来概括的方法,这些文章叙述要点清晰,如《索溪峪的“野”》围绕“野”,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人也变“野”了几个方面,只要准确把握几方面要点,也就准确把握了文意。

段意综合法,对于起步学习者来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懂每段的内容加以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风筝》一文,全篇共8个自然段,第一段总起引出下文,第二段写做风筝,三四段写放风筝,五到八段写找风筝,如此串联,文意就把握了。

自问自答概括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读到写人的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情?读到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经过和结果又怎样?读到写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问自

己: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分别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读完后想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就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如《画杨桃》,谁画?画出了怎样的杨桃?结果呢?文章启示唾手可得。这只是初步的文意把握,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更深入的问题,

想象画面概括法。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有的文本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运用想象画面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把握文意。如《珍珠鸟》《乡下人家》,就可以采用此法--想画面、提要点。如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读文后几幅画面会浮现在脑海:1.笼中看世界2.屋中自由飞3.肩头小憩,最后结合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串联概括文意。

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增长,能力不断增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会增多。我想我们能从点滴的知识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