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3360例

1、连云港李:爱国家宜,世德怀忠,作善兴宗。
2、某地李氏:安帮定国尊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四川川东:安、邦、定、乾、坤。
4、贵州毕节:安邦正国友,崇碧发万春。
5、某地李氏:安、邦、定、太、平。
6、山东东营:安、长、道、德、传、先、进。
7、湖南桃源:安凤应之文,世学大登元;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宗;自任开丕显,含芳继景明。
8、某地李氏:安、芳、君、贵、宝。
9、四川绵阳:定、国、安、邦、遵、文、武。
10、重庆李氏:安吉星,广华永,远出达。
11、某地李氏:安、居、端、详、传。
12、湖北钟祥:安居乐业,玉合同情;炳忠执正,开国盛家;后世称明,得必有邻;龙光燕喜,康祥云集。
13、山东济宁:安、庆、祥(洪)、云、兴、秀。
14、嵩浦李氏:安然定立,发达明尚;世从卿良,士民文崇;帮家丕治,允伯叔宗;圣君有庆,万国时雍。
15、江苏李氏:安、永、怀、瑞、兴、启。
16、某地李氏:保长朝承存,定东福公冠;广国翰弘华,嘉建锦康钟;明兴强青全,江瑞润尚韶;首天维文祥,贺学周彦应。
17、某地李氏:保、公、同、维。
18、江苏泗洪:保开培长怀,青修光祖德,自如永定玉。
19、山东蓬莱:宝、树、世、业。
20、缙云李氏:保义廉千万少迁,仁次连洪入云边;英芳茂盛荣华显,广大安康福寿昌;道德崇高元敬让,慈祥敦厚本温良;贤明忠肃宽和裕,信义贞诚俊哲光。
21、吉林长春:保兆长子景玉。
22、某地李氏:宝、玉、凤、振。
23、某地李氏:宝元世大,庭基效尤,宏毅四海,---方正。
24、湖南桃源: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中。
25、某地李氏:帮国振香树,东风雨润芳。
26、湖北李氏:帮、国、之、贞。
27、某地李氏:邦、国、永、宗、传。
28、重庆万州:邦家必达,龙诚飞将。
29、湖南浏阳:邦家延炳运,经业式培基,锡晋昭芳泽,荣因兆代期。
30、合肥撮镇:邦家有道,廷应朝承;功崇惟志,业广在勤。
31、湘潭高塘:邦家之光,大宗维翰;克广德心,介尔景福;皇恩多士,文武是宪;昭格列祖,永钖祚胤。
李氏族谱

妣
启信公四子,葬一钦公坟旁。
氏覃,生子一:聘。
正志
妣
启寿公长子
氏生子一:永
正高
妣
启寿公次子。
氏,生子一:喜
后
公
开
玉
正明
妣
启寿公三子。
氏,生子二:文、武
正锦
妣
启全公长子,葬高丘毛草湾,全公西一是,丑未向。
氏覃,葬高丘毛草湾寅申向。生子四:泽、臣、尧、舜
氏王,葬高丘九锡坡老宅后丑未向。
正春
妣
启全公次子。
生子三:仁、义、全。
后
公
纯
玉
正乡
妣
启瑞公三子,葬祖妣刘氏坟右。
氏万,葬中圆湾癸丁向。
后
公
池
玉
正选
妣
启聪公长子。
氏覃,生子一:美。
正绍
妣
启聪公次子。
氏
正迎
妣
启聪公三子,字祥光,生乾隆十五年庚午四月初五午时,殁嘉庆二十五年已卯冬月十六子时。
氏覃,生乾隆二十四年已卯五月初五午时,殁嘉庆十五年庚午六月十五巳时,葬壬丙向。
氏覃,生子三:湖、海、湘。
正康
妣
启全公三子,葬高丘毛草湾老宅东与子一虎并墓,丑未向。
十三世
后
公
侍
元
应聘
妣
玉纯公长子定居当阳
氏
应宏
妣
玉纯公次子葬高丘沙子岭兴文宅东癸丁向有碑
氏覃葬高丘老阴地右沟边丑未向生子二:远选
后
公
侍
元
应官
妣
玉纯公三子出居当阳
氏出居当阳
应宦
妣
玉纯公四子出居当阳
氏
应宅
妣
山东李氏字辈家谱大全李氏族谱

⼭东李⽒字辈家谱⼤全李⽒族谱 1、⼭东东营:安、长、道、德、传、先、进。
2、⼭东济宁:安、庆、祥(洪)、云、兴、秀。
3、⼭东蓬莱:宝、树、世、业。
4、⼭东郓城:伯、请、孝、思。
5、⼭东青州:百、⽟、西、吉、庆、明。
6、沂南县李:本、长、建、道、尊。
7、⼭东昌⾢:本、天、尚、名、?⽣、?、九、修、学、章(林)、太。
8、⼭东滨州:丙、洪、清、杰。
9、⼭东郓城:炳、培、善、殿、传、百、世。
10、⼭东微⼭:秉⽟上德,体宪传家。
11、⼭东沾化:秉正在胜,克⼀怀会(盛),光清树⽂。
12、⼭东青岛:才、良、任、朝、光。
13、⼭东莱州:常名树世,乃家之荣;再传百代,宏⼤⽽终。
14、⼭东新泰:长朝国功印,庆鸿志然松。
15、⼭東聊城:长、连、洪、林、秋。
16、⼭东东平:长、振、召、轩、绪、衍、祥。
17、⼭东临沂李⽒:长、遵、先、发、崇。
18、⼭东泰安李⽒:昌秉元泰,清林灿成,⼼助慈建。
19、⼭东定陶:昌、守、⽂、学、⼴、⽟。
20、⼭东淄博:昌、同、志、安、乐。
21、⼭东李⽒:朝、恩、庆、友、仁。
22、青岛李⽒:朝、鸿、旭、昌、⽂。
23、⼭东枣庄:朝庆兴明梁,⾦⽟发辉光。
24、⼭东桓台:崇功象贤,本页荣茂,⽂治中华,道德发家。
25、临沂李⽒:成、守、克、传。
26、⼭东郓城:促上⾃作维,传⼠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
27、⼭东李⽒:春红效本,英恒⼤同,化齐新团。
28、⼭东莱阳:春建洪⼠,学升维尚,庭仁允晋中。
29、青岛平度:春、明、昌、福、相。
30、⾼密西乡:春、树、希、宗、世、建。
31、⼭东商河:纯以忠孝传嗣乃可绍世恒存,全凭仁德兆昆⽅然延宗永昌。
32、⼭东微⼭:春毓元继⼴,召宪乐凡祥,令德维纯右,钦绍念显杨;根深枝叶茂,源远泉脉长;勤俭⽴家本,万代永荣昌。
33、⼭东济宁:⼤丙来崇太,⼴殿乐(⽂)凡池;春光步⾬露,忠世本永长。
34、淄博李⽒:⼤开吉恒,永德秉善;良传家⼴,福受康宁;京荣兆华,⽟秀庆⾹;延云兹盛,万春茂⽅;兴旺长⽣,本源增祥。
简版家谱 李氏家谱支系表

迁川始祖世系表
九盘李氏支系说明
九盘李氏支系,与我昌化祖支系派字相同,应为一家,但因该支历来无完整的家谱记载,从现有资料分析,尚无法判断与昌华支的确切关系,为确保严谨真实和对历史负责,同时考虑到该支族人李以保、李全立对家族事业的热心,现将该支记录于后,有待后代继续查证。
一、据祖上口口相传,入川为四兄弟,途中有一个因为解手被豺狼吃掉,剩余三兄弟成功入川,分三支:一为南边太阳河(现恩施太阳河乡或奉节太和乡),二为奉节九盘,三为奉节曲龙王家坪。
二、祖籍地: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义成三十七里,此为九盘李全立祖上所留抄件记载。
三、世系(下列一至五世根据九盘李全立祖上所留抄件记载整理。
)
第一世: 李仕业
第二世: 李大贤
第三世: 李文(抄件为两字)
第四世: 李昌公 李昌成
第五世: 李吉脆 李吉龙 李吉汤 李吉府 李吉顺 李吉杨 李吉禹
四、目前九盘各支系,见附件所录。
612 0.1683。
山西李氏家谱

山西李氏家谱
山西的李氏家谱有很多,以下是部分地区和族谱:
1.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家谱,包括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有:李氏家谱、王氏家谱、
张氏家谱、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等。
2.山西李氏族谱,包括山西各地李氏族谱大全,如山西昔阳县的李氏族谱等。
3.山西白巷李氏族谱,作者为(清)李衡修。
4.山西平遥李氏族谱,内容可溯至明成化年间。
5.山西五台李氏族谱,内容可溯至唐如进广国春。
6.山西李氏家谱不分卷,作者是李桐文等修。
7.山西洪桐李氏族谱,包括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等字辈。
8.山西运城李氏族谱,包括景耀慎克等字辈。
9.山西广运李氏族谱,包括桂林永庭士春景金东生等字辈。
10.山西临汾古县李氏族谱,包括贵仲成盛现增启清开学等字辈。
11.山西孝义李氏族谱,包括贵仲成盛现增启清开学等字辈。
12.山西平遥李氏族谱,包括可山秉世光清国等字辈。
13.山西洪洞县迁往各地的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李氏家谱源远流长,家族繁衍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家谱中记载了世世代代的先祖和后裔,以及他们的字辈排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辈代表了家族的尊严和传承,也反映了家族的兴衰荣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李氏家谱字辈大全。
一、宗族字辈。
1. 起辈,开辈、发辈、发祥、发源、发祖、发宗。
2. 二辈,承辈、承祖、承宗、承家、承基。
3. 三辈,继辈、继祖、继宗、继基。
4. 四辈,昭辈、昭祖、昭宗、昭基。
5. 五辈,道辈、道祖、道宗、道基。
6. 六辈,德辈、德祖、德宗、德基。
7. 七辈,文辈、文祖、文宗、文基。
8. 八辈,景辈、景祖、景宗、景基。
9. 九辈,元辈、元祖、元宗、元基。
10. 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二、子辈字辈。
1. 十一辈,安辈、安祖、安宗、安基。
2. 十二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3. 十三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4. 十四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5. 十五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6. 十六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7. 十七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8. 十八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9. 十九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10. 二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三、后人字辈。
1. 二十一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2. 二十二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3. 二十三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4. 二十四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5. 二十五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6. 二十六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7. 二十七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8. 二十八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9. 二十九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10. 三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以上便是李氏家谱字辈大全的内容,通过家谱字辈,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李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和家族规模。
字辈代代相传,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文化,也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希望家族的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共同传承家族的文化基因,使家族的辉煌延续下去。
李氏族谱 辈分表

李姓辈分表石首华容“百官堂”五世祖李永思首撰族谱时编了二十派:金水木火土,谦良本性同,中和承祖德,豫顺必兴隆。
在一九四八年,第八届续谱时又增编了二十派:有美循先绪,绍闻广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四川三台李氏字辈:明永李朝天,文中绍丕先,兴广长成德,定向嘉法全。
四川广安武胜李氏字辈:国政乾坤定,英雄世代昌。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派语:金明左国进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湖北仙桃李氏派语:尧锡永楷烈再明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陕西安康李氏派语:治定来全,忠孝贤良,承前育后,兴宗耀祖,先彰正义,永显文武,春,德,大,聪明睿智,玉彩金颜,本支百世,用从先进,翰章忠政,克广德新,高雅俊秀,仁义谦真,文武双全,安邦定国,增光耀祖,福寿添升,千年富贵,万代荣昌。
四川南充、德阳中江李氏派语:斯氏本忠,万世兴隆;洪兆先德,永佑后聪。
(续字辈)家国天廷,中华少雄。
四川广元苍溪一带:恩荣光昌国,洪财焕大唐。
四川青川县茶坝乡派语:龙斗林思从,春正开荣昌,忠和光天德,万世自留芳。
四川南充西充李氏字辈:朝庭延长,君国忠政,天子万年。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川中江李氏派语:德玉纯熙积,余庆照家祥。
锦潇堂李氏派语: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李氏家谱

家Array谱公元二零零二年李建文编辑我祖贫穷欲断炊居家逃荒到宛北枣园村里落下户立志自强心不灰男耕女织数十年还来小康日子甜建宅买地两三处兄弟分居各安然第二代第三代第二代李公伦约于乾隆48年即公元1783年,携妻子逃荒到枣园村李公伦约于清乾隆59年即公元1794年,回登封老家探亲不幸病逝,葬于登封老家,時年35歲,後於,清道光18年即公元1838年始祖母去世時,才迁回于枣园与始祖母合葬。
第三代第五代枣园始祖母墓碑碑文盖闻:根深者木茂,源远者流长。
光前裕后,功不容没也。
想余祖与祖母,原籍登封,饥寒交迫,无奈荒窜宛境,犹然冻馁不免。
二人同心戮力,刻意经营者有年。
稍有户口之资,仍无出锥之地。
余父幼弱,祖考弃世,祖母辛勤抚养,勤人所不能勤,俭人所不能俭,铢积寸累者有年。
迨余父成立,钦承懿范,忘事善为,继述基业,渐以恢宏,嗣是义务方有讥,余得荣膺成均,虽夫早逝,旌表。
祖母有志未逮。
今年秋,祖母疾终,窃念苦节自贞,上有光于先人:白手起家,下育裨于后嗣,诚欲建坊,自度力微,谨扦合葬,功德勒石,俾世世子孙永志勿忘云。
道光十八年小陽月下浣毂旦第三代第四代第四代按枣园墓碑所记共七人,依次为:李清平李清远李清林李清纯李清泰李清益李清吉第五代第五代六代长门六代二门文氏出生于清道光24年夏历2月16日子时去世于民国9年夏历8月初9日寅时李振乾出生于清同治6年夏历6月27日丑时去世于民国2年夏历8月初17日卯时杨氏出生于清同治5年夏历12月初5日子时去世于公元1958年夏历10月初11日丑时李振坤出生于清光绪2年夏历4月14日去世于公元1959年夏历12月初17日卯时王氏出生于清光绪2年夏历5月初3日吉时去世于公元1957年夏历正月初30日未时第七代八代长门八代二门公元1960年夏历2月16日去世吴书贞于光绪20年夏历2月29日生公元1977年夏历9月4日去世第九代李林祥生于中华民国24年(1935年)7月7日谢景华生于中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7日李鸿年生于冯雪生于公元1963年夏历12月27日李大章生于1990年夏历10月25日第十代李云祥生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夏历8月19日 张明芳生于民国18年(公元1939年)夏历3月初4李鸿均生于公元1970年夏历公元元月26日 王花蕊生于公元1973年夏历9月11日 李记生于公元1996年夏历6月27日李鸿盈生于公元1970年夏历元月26日 马长惠生于公元1973年夏历4月7日第七代第八代。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目录1、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二——三2、族谱源流叙四——六3、李氏辈序谱七——九4、李氏宗族简章十5、取名艺术十一——十三6、关于五行方位、相生、相克、属相时辰的规定十四——十六7、编辑说明十八——二二8、李氏族谱整理编辑筹备组成员名单二三9、李氏家族坟墓所在地(一)(二)(三)二四10、李氏宗族繁衍图(一)(二)(三)(四)二七——三三11、宪彦家修庆各辈所生之女图(一)(二)三四——三七12、从尚修到已故的宪字辈的生死时地三八——七四13、彦勋彦奎彦辉彦才彦光彦桂彦翼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七五——九一14、彦彰彦华彦美彦均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二——九八15、彦鼎彦德彦友彦霖彦福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九——一一三16、彦梁彦荣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四——一一五17、宪忠宪伦宪洲宪泽宪贵宪超宪德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六——一二六18、彦奎彦龙彦魁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二七——一三五19、彦祥彦刚彦常彦恩彦昌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六——一五四20、彦海彦镕彦铠彦铸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五——一七十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在全国汉族姓氏中李姓人口约占十分之一在世界上李姓人口中已超过一亿人。
李姓的来历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在帝尧时期任大理,即司法长官,他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历虞夏至商代后以官命族,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纣王改焉错误,为纣王所不容而被杀害。
理征的儿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伊侯之墟,即今河南西部,饥饿不堪靠采食木子即李子保全性命,为感激李子的保命之功及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
李利贞的儿子李昌祖,其十四孙李耳,即老子。
李耳的裔孙李昙有四子,长子李崇为陇西(甘肃临洮县)房始宜,四子李玑之子李牧为赵郡(河北邯郸市西南)房始祖,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组,有许多支都发展成名门望族,唐代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王室子孙众多繁衍昌盛,加之赐给许多有功的文臣武将以李姓,因而极大地扩充了李姓人口,历唐代的大发展后李姓支庶蕃盛播迁频繁,流向广泛,至宋明时期已基本上遍布全国大陆各省,从明代起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同时有人移居海外。
【参考借鉴】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doc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第801-1200例)20RR年04月10日星期四下午05:21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
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3¡¢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友良显会伯,泰荣朝堂臣,世代兆文明,少庭开盛德,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4¡¢江西临川:天将下月色,清?照柔心。
1205¡¢赢鳞李氏:天开才学长,克建必为良;永作知闻广,化成万国光。
1206¡¢四川开江:天开沛春明,志能上朝廷;三元光先代,德泽显宗荣。
1207¡¢四川成都:天开守奉文,思余支有成;时恒先本现,万子永长春;重振家之光,龙荣国际昌。
1208¡¢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春、月。
1209¡¢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昌,亿年遵主训,世代得安康。
1210¡¢湖北武昌:天开作则,定国安邦。
1211¡¢开封杞县:天开志文明,洪(宏)德传万世。
1212¡¢河南通许:天、培、玉、树(素)、传。
1213¡¢攀枝花李:天、启、登、安、国、永。
1214¡¢河南焦作:天清振中国,永生兆庆祥;三春长发茂,荣光万世昌。
1215¡¢四川李氏:天、如、崇、廷、荣、万、光、文、朝、忠、开。
1216¡¢四川资阳:天生一上果,春前玉质杨;良材成利用,永世有奇观。
李姓排辈家谱

李姓排辈家谱
李姓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族群。
根据传统家谱的排辈方式,李姓家谱一般按照辈分和世系来排列。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展示了李姓家族的一个可能的排辈家谱:
- 第一世:始祖李氏
- 第二世:李先生
- 第三世:李老爷
- 第四世:李大爷
- 第五世:李伯父(或李叔父)
- 第六世:李父亲
- 第七世:你的本代(若你为第七世)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家族的具体情况和辈分继续延伸下去。
家谱的编写和排列方式在不同家族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如果你想要了解你个人家族的详细家谱,最好联系你的父辈或长辈,他们可能会给予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李氏家谱

一、李氏族谱序:家谱之修,乃之大事,且夫家有谱,犹国之有史,郡之有志。
若不知吾族源流来由,祖宗代系,且不知先辈创业之艰辛,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忘祖忘恩,被世人耻笑、指责为不孝之徒。
修之族谱,子孙后代需倍加重视,世代珍藏,相传记载。
达到千秋万代,有序有谱之目的。
本谱修于共和国62年辛卯岁(2011)年2月,编写:李明祥;校正:李明庆、李明华。
共印五册。
二、吾房修谱导言:民国35年(1946年),吾父亲李昌益和二叔李昌银租了现在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人民村石子湾官家的田地耕种。
当年腊月底由瓦店子搬家到了石子湾。
石子湾原有二姑罗家三兄弟和罗永文两家人,我们家搬去后三家人。
那里是简陋的土墙四合院茅草房,中间是晒坝。
上房正中为堂屋,坐东南向西北。
罗二姑一家住堂屋左侧两间和下屋中间,我们家住堂屋右侧两间,罗永文家住下屋两间,堂屋共用。
各家香火都供在堂屋里,罗二姑家香火有神台桌,供在正中间,我们家香火供在右边。
没有神台桌,用三脚架(鸡爬腿)固定在土墙上,每年家里有人过生日或有吉事,父亲都要烧香敬老人。
那时,我们家的家谱放在香火上。
父亲曾对我们说:“放在香火上的是记载我们李家世代相传的家谱,不能动它”。
因此我们从未动过。
直到1966年破四旧时,放在香火上的家谱已被虫蛀坏,认为不敢留下而烧掉,而后再无法找到我房世代传序依据。
但是,当年父亲讲的李氏祖辈之事,我们一直记得非常清楚。
父亲说:“我们是火德公的后代”。
他说:“火德公六十多岁还无子,后有人提亲,火德公去相亲,路上踢破了脚小趾甲,鲜血直流,火德公当时封赠说:我相亲成了生的后代个个都像我的脚趾甲是破的。
”火德公相亲如愿,取了陈太婆生三子二女,果然个个左脚的小趾甲都是破的,由此而相传于火德公的后代。
我房是火德公的后代是无疑问的。
父亲还说过:“我们李家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大人物。
唐朝时,李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族”……。
“火德公由福建迁广东,在湖广填四川时,李家当时有十几人迁到四川,其中有两兄弟在四川石子岭安居以后,回广东把前三代的坟迁四川安葬。
李姓辈分字谱

李姓辈分字谱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5、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6、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7、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
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8、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9、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
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第801-1200例 2008年04月10日星期四下午 05:21 1201 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
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 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3 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友良显会伯,泰荣朝堂臣,世代兆文明,少庭开盛德,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4 江西临川:天将下月色,清,照柔心。
1205 赢鳞李氏:天开才学长,克建必为良;永作知闻广,化成万国光。
1206 四川开江:天开沛春明,志能上朝廷;三元光先代,德泽显宗荣。
1207 四川成都:天开守奉文,思余支有成;时恒先本现,万子永长春;重振家之光,龙荣国际昌。
1208 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春、月。
1209 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昌,亿年遵主训,世代得安康。
1210 湖北武昌:天开作则,定国安邦。
1211 开封杞县:天开志文明,洪宏德传万世。
1212 河南通许:天、培、玉、树(素) 、传。
1213 攀枝花李:天、启、登、安、国、永。
1214 河南焦作:天清振中国,永生兆庆祥;三春长发茂,荣光万世昌。
1215 四川李氏:天、如、崇、廷、荣、万、光、文、朝、忠、开。
1216 四川资阳:天生一上果,春前玉质杨;良材成利用,永世有奇观。
1217 湖北黄梅:天时开泰运,成象景自新。
1218 重庆铜梁:天顺成宗寿,荣华百世有;万盛年兴朝,永代得昌佑。
1219 贵州遵义:天文智彭先,玉开春庭明。
1220 香港李氏:天文维木国,草龙九守。
1221 河南南阳:天、祥、万、世、用、兴。
李氏家谱字派

李氏家谱字派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啟,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
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勝、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啓、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
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啟、开、新。
李世民家谱字辈大全

李世民家谱字辈大全
李世民后代:
1、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2、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3、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
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5、王李佑: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
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6、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巴州。
7、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
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8、越王李贞:母燕德妃。
参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9、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11、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12、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13、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
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
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
湖南邵阳李氏族谱

湖南邵阳地区有很多李氏族谱,以下是其中一些:邵阳县邵东庙堂李氏三修宗谱:旧派为仁仲才思志,时友添春大,凤正朝廷继,再世永子定。
新派为敬慎凝禧寿,谦撝兆咸昌,绥予祺益远,介尔福绵长。
邵阳县宣睦堂城福李氏家乘:福琼庭叟成甫卿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
邵阳县天生堂潭佳李氏家谱:友景子大志原思,时友添春大,凤正朝廷继,再世永子定。
邵阳县文靖堂添绍庭源李氏族谱:元德天宗至、正文廷阳大、喜庆荣华贵、福禄永长兴。
邵阳县敦睦堂八甲李氏五修族谱: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祐增。
邵阳县宣睦堂城福李氏家乘:福琼庭叟成甫卿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元善其修、维德斯昌敬心恒存、天锡祥光荣先裕嗣。
邵阳县敦睦堂八甲李氏四修族谱: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祐增。
邵阳县宣睦堂城福李氏家乘:福琼庭叟成甫卿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元善其修、维德斯昌敬心恒存。
陕西礼泉李氏家谱

陕西礼泉李氏家谱家谱,是一家族或家庭的历代先人的族谱或族谱纪录。
它是一种纪念祖先、庆祝家庭、维护家族和家庭荣誉的文化传承。
家谱中除了记录祖先姓名、出生年月、职业、家庭成员、习俗和传统等信息,还包含了家族的历史、传承、家庭故事等丰富的内容。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谱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是家族根基和精神支柱的象征。
而陕西礼泉李氏家谱,则是陕西礼泉李氏家族的重要家谱纪录,在礼泉县这块土地上根植几百年。
据史料记载,陕西礼泉李氏家族的祖先名叫李德,他是南汉世祖刘龑的宰相,为了避免天下大乱,便从南汉逃到了陕西礼泉。
自此,李氏家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安顿下来,成为了这里的大族之一。
这个家族在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是礼泉县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陕西礼泉李氏家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家谱分上、下两册。
上册主要记载了祖先的堂号、谱系、家训、墓志铭等重要信息。
而下册则分别按年代、世系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年月、职业、婚姻、生育等信息,是了解这个家族历史和成员的重要资料。
在礼泉李氏家族中,家谱是传承祖先智慧和家族精神的纽带,是一代代传承下来,历经沧桑却又永不褪色的结晶。
“三世不识祖,即为杀人罪”,这句话说的便是尊敬祖先和重视家谱传承的重要性。
礼泉李氏家族的人们从小就对家谱建立起一种崇高起敬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浓郁,将家谱视为成长、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这个家族的独特风景线。
即便是在如今,陕西礼泉李氏家谱仍是这个家族的心脏和灵魂。
在尊重祖先和传承文化的同时,礼泉李氏家族的人们也在不断开拓和创新,在家谱传承的基础之上发扬光大了“孝”、“仁”、“信”、“义”等家风,在教育后代中传承礼泉李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
总之,陕西礼泉李氏家谱是这个家族奇妙而珍贵的历史见证。
是家族之中一道独特的文化属性,也是礼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礼泉李氏家族的历史,家谱传承一直是家族中最重要的文化信仰之一,它见证了家族的历史、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弘扬了家族的精神,是这个家族的重要根基和传承基因。
李氏家谱

现知道的李氏家谱:定衍传宗绪长城福世恩(后续为一副对联)李存信、李存义↓李德↓李城均↓李盛全李广全李福全↓↓↓李树勋李树昉李树丰李树森李树春↓↓↓(以上为前序、不全)↓李** 李焕臣李焕亭李换彬李焕(定)章李焕(定)文↓↓↓李衍明李衍然李衍佩李衍和李衍成↓李传久1962.3.12 李传斌1963.7.28 李传红1969.5.26↓↓↓李宗仁1986.6.10 李宗山1987.11.3 李宗悦1家族史:祖先:名为李远(明朝)李远(1364年-1409年),南京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明朝军事人物,安平侯。
李远袭父职位,为蔚州卫指挥佥事。
靖难之役时,燕兵进攻蔚州,李远举城投降。
当时中央军驻扎德州,运量通道为徐州、沛州之间。
李远以六千轻兵偷袭焚烧万艘运量船。
袁宇率领三万部队进攻,李远偷袭成功。
建文四年时,燕军驻守蠡县,李远率八百骑兵分哨至槁城,遇到葛进率领的万余步骑,并用计击退葛进。
朱棣以此战为该年首胜,赐书嘉劳。
之后因功升都督佥事,封安平侯,禄千石,予世伯券。
永乐元年,与武安侯郑亨守卫宣府[1]。
之后明军北征时,李远跟从邱福出塞,抵达胪朐河。
李远屡次劝阻邱福而不听,以至于兵败。
李远率部突围时因马蹶被逮,随后骂不绝口而死。
追封莒国公,谥忠壮[2]。
其子李安继承爵位。
明史/卷1451^《明史》(卷145):“李远,怀远人。
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
燕兵攻蔚州,举城降。
南军驻德州,运道出徐、沛间。
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
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
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建文四年正月,燕军驻蠡县。
远分哨至槁城,遇德州将葛进步骑万余,乘冰渡滹沱河。
远迎击之。
进系马林间,以步兵接战。
远佯却,潜分兵出其后,解所系马,再战。
进引退失马,遂大败。
斩首四千,获马千匹。
成祖以岁首大捷,赐书嘉劳曰:“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氏源流序东京名族杨家美千秋江州义门陈氏流芳百代古来世家必以敬宗状族为重国朝圣主仁皇帝圣谕十六条颁示天下第二条曰笃宗族以昭雍睦夫笃兴昭莫大于修谱修则谱万年之渊源,可溯数百世之支派,有条雍睦之义,可德而讲也。
吾邑李氏,则会此意焉。
壬戌夏李兄宗榜以绩修为任,持卷来馆乞余序,余美其志切。
本源爰考五音集韵,李氏乃唐虞之时,皋陶为大理,因官氏焉至殷,有理征固皋陶之裔也,古理与李通,后因未为刑官,改理为李传十余世至周,有伯阳同为李姓之祖,自汉而唐根深枝茂,锦心织口李白之文章,阵马风樯传李贺之诗,思状元则有李文定、李固,言宰相则有李叔翰,李太初推之李勉,拜岭南节度李纲封太子少保,以及六绝翰林则美李邕八砖学士则,称李呈此皆唐代之杰出者也,传至六朝,李棋乃梁时翰林李崇为淮南都督处及五代李恂为生汉御史,李膺称天下楷模历传至宋,李至至为太宗时翰林,李源拜真宗宰相,甲第、蝉联史鉴炳,如李氏之盛,固昭昭在人耳,目迄于元时李宗五郎居江西吉安府配蒋孺人为贵族之始,祖生子一顺和,于明初迁湖南永川府祈阳县今乾坤坪其故址也,传至七世李敬,号肃雍官人,于正统乙亥年列黉序丙子科宴鹿鸣此,又光远有耀者也,至十七世李呈维配刘氏于清雍正年间,自楚来蜀落叶楼房沟生三子应纲、祯、科,祯出继舅父,刘三代还宗,生子六,昌荣、昌凤、昌龙、昌华、昌富、昌贵派分六大房,传兹二十余世,高曾云初历历可考,生没配葬在在可稽,诗曰:本支百世,又曰:于万新年,可为咏之矣,余为之绘系图齿录后为序其源流则知,李氏之振振绳绳发祥未艾,将来兴杨家名族陈氏义门后先辉映也已。
续修序读山海经而知五岳之脉发自昆仑,四渎之脉源导于黄河,山水有本源,犹人之有祖宗,有人欲知祖宗所由始舍谱必然冈据,则族谱之修宜急矣,余族系出皋陶派衍陇西周秦而下代有伟人,唐宗以来不乏显宦,吾不指而录之者,嫌于无据也。
呈玉祖乾隆四十六年定于邑宗祠摘录支谱考自元时李宗五郎居江西吉安府配蒋氏为始祖,子一和顺,元末明初自吴迁楚永州府祈阳县下祈阳乡乾坤坪卜筑而居焉,七世祖敬,正统丙子科举人,子五:志太、志贤、志芳、志震、志能,余族乃志芳祖之裔传至十七世。
呈维祖配刘氏,于清雍正年间由楚入蜀落叶楼房沟,子三:应纲、应祯、应科。
祯祖出继刘三代还祖宗,生曾祖父兄弟六,派分六大房,自元迄今已二十余代,越人繁散处各邑,如不续修历数十传后,不知支派所由,祖宗所自出,有不踏郭韬,拜墓之诮,籍谈恣祖之讥者乎,清羁族细思不胜抱歉,因于粤东回渝,有叔祖宗榜命余以续修为任爰将各房齿录汇集书,舅氏唐欣为缮写续成,本本源源脉给分明,数百年之宗支一展而了如,岂非一族之盛事哉。
惟是垂休裕庆,迪光前人俾亲,亲之义祀弥昭,是所望乎继起者奕。
续修裔孙宗榜侄孙学清熏沐敬识。
先世自江西籍游湖广字派列后:顺明成政福敬芳文轩大世逢志朝呈应刘氏字派:大兴仕上景永远子孙昌端本隆宗美正修启太祥李氏名派从十八世起共议二十字敬列于左:本宗正学启上国光辉举荣茂先德厚永代毓后裔新字派:诗书传珍宝贻谋瑗林居君悬仲龙榜联科三级第李氏自帝尧时皋陶启绪历传至元时李宗,为始祖分派齿录。
一世祖,李宗五郎字后堂,系江西吉安府人氏生没失考,配蒋氏,生一子顺和。
二世祖:李顺和,字天祜,于明时迁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下祁阳乡落叶乾坤坪,生于明宗五年壬申三月二十七日戍时,亡于明建文四年壬午八月十四日未时,葬滑石滩内,山壬向。
配肖氏,生元顺宗八年已亥十一月二日卯时,亡于明永乐元年癸未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生一子,明德。
三世祖,李明德,字在止,生于元顺宗十二年乙未六月十二日申时,亡于正统七年壬戍八月十七日卯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元配蒋氏,生于元顺宗十五年戊戌年十二月十二日午时,亡于明洪武七年甲寅年九月十五日卯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继配李氏,生于元顺宗十六年已亥年八月二十日已时,亡于明永乐元年癸未年七月十四日卯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四世祖,成茂,字芳林,生明洪武六年癸丑年三月十七日申时,亡于明天顺二年戊寅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午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配肖氏,生于明洪武九年丙辰年五月初三日午时,亡于明天顺八年甲申年三月初三日,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生二子:政富,政贵。
成文,字芳声,生明洪武十二年戊午年十二月一日未时,亡于宣德十年乙卯七月二十一日已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配李氏,生明洪武十五年壬戍年九月十三日寅时,亡于明宣德八年癸丑六月初二日,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生二子,长子政祥,次子政德。
五世祖,正祥,葬生亡等到失考。
配贺氏,生明永乐二十三年甲辰岁冬月十七日辰时,亡于明天德七年癸未岁六月十九日午时,葬于鹰鹅岭,癸山丁向。
生二子,长子福兴,次子福望六世祖,福兴,字长发,生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年七月十三日子时,亡于明天德八年甲申年十月十七日寅时,葬于大坡头,辛山乙向。
配氏失考。
七世祖,敬,字肖雍官人,生明正统三年戊午岁六月十九,日,申时乙亥游洋,丙子科举人,亡于弘治十六年癸亥三月二十七日未时,葬于楼冲巽山干向。
元配范氏,生于明宣德八年全丑岁四月二十三日寅时,记于明景太四年癸酉二月二十二日丑时,葬于上簿山巽山干向。
生二子:长子志太,次子志贤。
继配刘氏,生明正统四年已未岁七月二十六日亥时,亡于成化七年辛丑九月初五日未时,葬楼冲巽山干向。
生三子:志芳,志震,志能。
八世祖,志芳,字茂兰,生明景太七年丙子岁十二月初十日子时,亡于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十二月十四日辰时,葬于董峰山,巽山干向。
配黄氏,生明为时尚早太七年丙子岁十月初三日已时亡于嘉靖十五年丙申十二月十四日辰时,葬于董峰山,巽山干向。
生二子:长子文庆,次子文袭。
九世祖,文袭,生于明弘治十四年辛酉岁四月十七日子时,亡于嘉靖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初五日酉时,葬于楼冲,丙山壬向。
配杨氏,生明弘治十一年戊午岁四月二十日未时,亡于隆庆元年丁未二月十九日已时,葬于大坝,坤山艮向。
生一子,轩。
十世祖,轩,生明正德十三年戊寅五月初四日子时,亡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三月初三辰时,葬于大冲坝,坤山艮向。
配谭氏,生于明正德十四年已卯十月十三日申时,亡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九月初九日亥时,葬于白虎手,甲山庚向。
生五子,大清,大沦,大涌,大洋,大潮。
十一世祖,大沦,字清泉,生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十一月三十日申时,亡于万历二十七年已亥四月二十九日酉时,葬于大冲坝坤山艮向。
配唐氏,生死年月日时失考未录。
生一子,世鸣。
十二世祖,世鸣,字凤兮,生于明万历四年丙子岁十二月初八日戌时,亡于清顺治七年庚寅十二月初六申时,葬于白虎手,甲山庚向。
配胡氏,生于明隆庆三年已已六月初三日辰时,亡于崇祯二年已已年十二月十九日申时,葬于大冲坝,坤山艮向。
生一子,逢春。
十三世祖,逢春,字达宇,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六月初五日辰时,亡于顺治六年已丑十二月十一日戌时,葬于大冲坝,坤山艮向。
配彭氏,生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九月十二日寅时,亡于崇祯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辰时,葬于白虎手,甲山庚向。
生三子,愚,态,志。
继配周氏。
十四世祖,志,字冲寰,生于明崇祯四年辛未四月初三日已时,亡于清康熙九年庚戌七月十二日已时,葬于楼冲,甲山庚向。
配陈氏,生于明崇祯三年庚午十二月十五日戌时,亡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四月初二日戌时,葬于白虎手,甲山庚向。
生三子,朝桂,朝梅,朝梁。
十五世祖,朝桂,字兰生,生于清癸已三月初六日已时,亡于已丑年五月二十五日申时,葬于楼冲,甲山庚向。
配唐氏,生于清顺治十五年戊戌四月初一日戌时,亡于甲辰年四月二十九已时,葬大冲曹,坤山艮向。
生四子,呈升,呈维,呈伦,呈功。
十六世祖(入川),呈维,字子荣,生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月十三日亥时,享寿七十四岁,亡于乾隆二十四年戊寅四月二十日已时,葬重庆江北厅礼里六甲地名上楼房沟。
配刘氏,生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七月十三日戍时,亡于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五月十七日戌时,葬于四川省东道重庆府江北厅礼里六甲地名石曹门小湾,生三子,应祯,应纲,应科。
十七世祖,应祯(出继舅爷刘子雄更名孙教,未受田业,三代还宗祖,李刘二姓始于此)刘孙教,字名扬,生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初八日子时,系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下祁乡冲溪九宫大五黄桑冲三十都毛岭生长人氏,享年八十一岁,亡于嘉庆三年戊午十二月二十七日辰时,葬川东重庆江北厅礼里六甲地名官田坝坎上石曹门徐家湾,艮山坤向,官田坝去世。
配陈氏,生清雍正三年乙已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系重庆巴县义里三甲地名两路口回龙寺坎上生长人氏,享年七十岁,亡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四月初二日戌时,亡于江北厅礼六甲地名官田坝,葬石曹门后湾,艮山坤向。
生六子,昌荣,昌凤,昌龙,昌华,昌富,昌贵。
应祯祖出继刘姓更名孙教字名扬位下分派齿录十八世祖,昌贵,字登贵,生于清乾隆庚辰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江北厅礼里六甲地名石曹门生长人氏,享年七十五岁,亡于道光甲午年八月二十七日酉时,仍亡本府本里本甲地名官田坝,葬于正宅坎上,丑山未向。
配黄氏,生清乾隆甲申年二月初二日子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江北厅礼六甲地名万家岩生长人氏,享年三十六岁,记于已未年十月二十七日申时,去世官田坝坎上结同石朝,子山午向。
继配张氏,生清壬辰年七月二十七日已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江北厅礼里六甲二名大坝堂牛兴寺生长人氏,享年八十岁,亡于壬子年二月初九日未时,仍亡在本里六甲方二名官田坝身故,葬于古坟湾,子山午向。
生六子,宗良,宗福,宗裕,宗榜,宗和,宗友。
十九世祖,宗良,字玉泰,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七月二十八日已时系江北厅六甲地名官田坝生长人氏,享年八十二岁,亡于同治二年癸亥三月二十一日已时,地名静观场孙家湾去世,葬于塔坪寺外寨小南门,坐西向东。
配王氏,生清乾隆四十四年已亥岁十月十五日午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礼里六甲地名邓家沟生长人氏,享年七十二岁,亡于道路光三十年庚戌十月二十五日已时,在直隶忠州垫江县水西里南里一甲地名精良保因老告终,葬宅坐西向东。
生四子,正明,正义,正智,正信。
继配田氏,生死年月日时失考。
二十世祖,正明,生于嘉庆五年庚申岁九月初五时戌,系四川东道重庆礼里六甲地名官田坝生长人氏,亡于本里本甲地名青山沟老屋基告终,葬大湾癸山丁向。
配胡氏,生于清嘉庆八年癸亥四月十二日卯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分江理民府礼里六甲地名胡家山屋基生长人氏,亡于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六月十九日未时,仍亡在四川东道重庆府直隶忠州南里二甲地名懒板凳屋基告终,葬本宅坐东向西。
继配墙氏,生于嘉庆十六年辛未三月二十九日辰时,系四川道重庆府直隶忠州垫江县南里二甲地名墙家河坎上生长人氏,于同治七年戊辰岁十二月二十一日丑时告终在本川理民府礼里六甲地名汪家河坝坎上朱家湾去世,葬于石曹门。
生五子,学盛,学贤,学兴,学传,学谱。
杨氏,生死年月日时失考。
二十一世祖,学兴,生于道光八年戊子岁正月十五日辰时,系四川东道重庆府分驻江北厅礼里六甲地名堰沟湾生长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