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各试剂的作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各试剂的作用
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各试剂的作用如下:
1.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来限制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的迁移范围,根据蛋白质的大小进行分离。
它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2.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具有负电荷,使其沿着电场方向迁移。
SDS还可以破坏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使其呈现线性结构,有利于电泳分离。
3. 溶解缓冲液:溶解缓冲液通常由甘氨酸、甘胺酸等组成,它的作用是稀释试样中的蛋白质,使其能够被顺利地迁移和分离。
4. 进样缓冲液:进样缓冲液用于稀释待测蛋白质溶液,以使其能够均匀地进入凝胶孔隙。
常见的进样缓冲液成分包括甘氨酸、甘胺酸等,与溶解缓冲液相似。
5. 分离缓冲液:分离缓冲液的主要成分是三种离子,包括CID (二甲基硫酸钠)、电解质和pH调节剂。
分离缓冲液的作用
是控制pH和离子强度,使电泳过程中的蛋白质迁移速度保持
稳定,并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
6. 标记蛋白质:标记蛋白质是通过在电泳前将其与荧光剂等物质结合,用于检测和定量目标蛋白质。
标记蛋白质的选择通常根据检测方法和需要的灵敏度来决定。
环糊精
新型阴离子聚合物与环糊精方丙烯酰胺的制备与应用长郡邹,一Haomin武,一蓝马,一应蕾教研室化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人民的中国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领域2Purification厂西南分公司共和国学校中石油,成都,610500,人民的中国2009年12月4日收到共和国接受2010年5月12日出版分类号10.1002/app.32793威利网上图书馆()网上2010年7月29日。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合成和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与环糊精双方提交了新的类特性,它具有分子识别功能。
三个单体组成的聚合物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然后,流变性质及与本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系列样品进行了评价,并与聚丙烯酰胺,以证明他们有卓越的流变性能。
此外,通过吸附试验可以看出,聚合物在聚合物驱优良的性能,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超过20受地层吸收引起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过程中的表面活性剂损耗%。
这些都为它的应用,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理论基础。
2010年威利期刊创投公司强激光与高分子科学119:953-961,2011年关键词:流变学;丙烯酰胺-环糊精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原声客体系统目前介绍,水溶性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国家经济,如石油生产,污水处理,化学工业,制药业等。
聚丙烯酰胺(PAM)的驱油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提高原油采收率,但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种聚合物能不能提高油,水,岩石驱油过程中的界面张力。
因此,它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引入PAM聚合物表面活性官能团。
主客体化学理论的提出,与笼或杯型结构分子可以包括礼宾molecules.1 - 4中的主体化合物,其结构已被证实环糊精(CD)的占了很大比例的研究,将其列入影响为表面活性剂已被证明是比较stable.5到目前为止,如何避免受地层吸收表面活性剂造成的损失通过CD包合物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课题由本集团,许多成果已得到很好的。
PAC和PAM药剂区别
PAC和PAM药剂区别PAC和PAM药剂区别,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别着急,小编我今天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得明白PAC和PAM都是什么鬼东西。
PAC是聚丙烯酰胺,而PAM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这两者都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絮凝剂,但是它们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可大不一样哦!咱们先来聊聊PAC吧。
PAC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很大,可以形成长长的链条。
这些链条在水里就像一条条小鱼儿,可以把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等物质吸附在一起,形成比较大的絮团。
这样一来,这些絮团就可以随着水流被冲走,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PAC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用量少、对水质的影响小。
但是它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容易在低温下结晶沉淀,需要加热才能恢复原状。
接下来说说PAM。
PAM是一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亲水基团可以吸附在水分子上,而疏水基团则可以吸附在有机物分子上。
这样一来,PAM就可以在水中形成一个薄薄的膜层,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等物质包裹住,使其无法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PAM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对水质的影响小。
但是它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容易与硬水反应生成沉淀物,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现在大家应该对PAC和PAM的区别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那么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
PAC适用于处理浊度较低的水体,比如生活用水、工业废水等;而PAM适用于处理浊度较高的水体,比如饮用水、游泳池水等。
PAC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盐酸或硫酸来促进其凝聚作用;而PAM则可以直接加入水中进行搅拌即可。
PAC处理后的水体通常会有一定的硬度;而PAM处理后的水体则相对较为纯净。
当然了,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区别和应用范围。
实际上,PAC和PAM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和用途。
比如说,它们都可以与其他絮凝剂配合使用,以提高净水效果;它们还可以用于调节污水的pH值、消毒杀菌等方面。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表 面活性 剂与 聚合物 的相互作 用是 表面 活性剂 学 科 的一个 重要 研究领 域 ,它 不仅有 助于加 深 对分子 问 相 互作用 和疏 水聚集 现 象等 的理论认 识 ,而且 与表 面 活 性剂 的诸 多应用领 域 密切 相关 。 由于 表 面活性剂 和 聚 合物 品种众 多 ,可 组成 无 数的表 面活性 剂 一聚合 物
离子 表 面活性 剂 一共 聚物 ( 聚氧 乙烯 醇 醚/ 氧 乙 如 聚 烯 一聚 乙基乙 烯 一聚氧 乙烯 共聚物 ) 。 2 表面活 性剂 一聚合 物相 互 作用机 理 表 面活性 剂 与 聚合 物 发 生 相 互 作 用 而 形 成 络合 物 ,开始 形成 络合物 时 的表 面活- 性剂浓 度 ( 称临界 聚 集 浓度 cc a)小于 表面 活性剂 的临 界胶束 浓度 (I ) CI ,  ̄ C
面活性 剂 一均 聚 物 ( Ⅸ 一10 聚 丙 烯 酰 胺 ) 和非 如 0/
收稿 日期 :2 0 一0 —0 ;修 回 E期 :20 —1 0t 5 8 l 0 1 2—0 9 作者 简介 :冯 先 华 (94一) 16 ,男 ,湖 北人 , 18 99年 毕业 于成 都 科 技 大学 .硕 士 ,副 教 授
【 .hh w h m
联 系电 话 :  ̄2 ) 86 44 07 8604,E—m i i n @ a :x eg l f
43 ・
维普资讯
蠹论 与
日 学工业 用 化
塘 台量增 加 。
第3 2卷
性剂分子的结合起促进作用或协同作用 抑制作用或 反协同作用 、不产生任何影响或非协同作用 。根据结 台等温线 ,即表面活性剂结合量与未结合表 面话性剂 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了解结合过程 的性质 .例如 可 些体 系的结合等温线可用 H l d '方程来描述 :
实验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质
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质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质【实验⽬的】1. 了解和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技术和原理;2. 掌握⽤此法分离蛋⽩质组分的操作⽅法。
【实验原理】在⽣物化学、分⼦⽣物学和基因(遗传)⼯程实验中,常常要进⾏蛋⽩质和核酸的分离⼯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持介质进⾏蛋⽩质或核酸分离的⼀种电泳⽅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smide 简称BIS)在催化剂的作⽤下聚合交联⽽成的三维⽹状结构的凝胶。
通过改变单体浓度与交联剂的⽐例,可以得到不同孔径的凝胶,⽤于分离分⼦量⼤⼩不同的物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体系有两种:(1)化学聚合:催化剂采⽤过硫酸铵,加速剂为N,N,N,N-四甲基⼄⼆胺(简称TEMED)。
通常控制这⼆种溶液的⽤量,使聚合在1⼩时内完成。
(2)光聚合:通常⽤核黄素为催化剂,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强度控制聚合时间,也可加⼊TEMED 加速反应。
聚丙烯酰胺凝电泳常分为⼆⼤类:第⼀类为连续的凝胶(仅有分离胶)电泳;第⼆类为不连续的凝胶(浓缩胶和分离胶)电泳。
⼀般地,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三种效应:①电荷效应(电泳物所带电荷的差异性);②凝胶的分⼦筛效应(凝胶的⽹状结构及电泳物的⼤⼩形状不同所致)。
③浓缩效应(浓缩胶与分离胶中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及pH的不同,即不连续性所致)。
因此,样品分离效果好,分辨率⾼。
SDS即⼗⼆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简称SDS)是阴离⼦表⾯活性剂,它能以⼀定⽐例和蛋⽩质结合,形成⼀种SDS-蛋⽩质复合物。
这时,蛋⽩质即带有⼤量的负电荷,并远远超过了其原来的电荷,从⽽使天然蛋⽩质分⼦间的电荷差别降低仍⾄消除。
聚合物PAM_PVP与表面活性剂SDS的相互作用
研究溶液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的关 系, 发现在不同的聚合物浓度情况下, 都会出现当表 面活性剂浓度处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CMC 附近时, 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 低于 CMC 时界面张力随 SDS 浓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大于 CMC 后界面张 力随 SDS 浓度的增加而回升 , 最 终 达 到 平 衡 的 情 况。且聚表相互作用使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纯表 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最小) 。但不同浓度下的变化趋势又存在差异, 主要 体现在: 聚合物浓度越高, 出现粘度最大值( 最小值) 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 聚合物浓度越高, 在高表面 活性剂浓度下聚表体系粘度比单独聚合物溶液的粘 度下降越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SDS 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由 上 图 可 以 看 出 SDS 浓 度 较 低 时 就 能 显 著 降 低表面张力, 而且变化很快, 但是降低到一定值( 1g/ L) 时不再继续降低了, 依此计算 CMC 就在其附近。 表面张力曲线出现最低点, 与文献介绍不同, 主要是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纯度影响。 3.2 SDS/ PAM 和 SDS/ PVP 混合体系的粘度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国 玺. 表 面 活 性 剂 物 理 化 学 [M] 修 订 版. 北 京 大 学出版, 1991. [2] Nagarajan R . Thermodynamics of nonionic polymer- micelle association [J]. Colloids and Surfaces, 1985, (13): 1- 17. [3] 叶仲斌, 施雷庭等. 新型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 相互作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3, VOL25, NO1. [4] 李干佐, 隋卫平, 徐桂英. 日用化学工业, No.5, 1996. [5] Krishnan Chari, J. Phys. Ⅱ France 5:1421- 1426, 1995 [6] Cooke D. J., Dong C.C., Lu J. R ., Thomas R . K., Simister, E. A. and Penfold J., J. Phys Chem. B 102(1998) 4912. [7] Purcell I.P., Lu J.R ., Thomas R .K., Howe A.M. and Penfold J. Langmuir,14(1998)1637. [8] Purcell I.P., Thomas R .K., Penfold J. and Howe A.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及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参考内容二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其在 溶液中的结构形态研究对于理解其性能和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详 细介绍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性能表征,以及在溶液中的结构形 态。
一、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 合成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主要通过自由基聚合来实现。将丙烯酰胺 (AM)单体与疏水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混合,使用氧化剂(如 过硫酸钠)引发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温度、pH值、单体 浓度等参数,控制聚合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分子量。
对于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 间3小时,原料配比n(AM)/n(St)/n(DVB)=1/1/0.25。合成的三元共聚阳离子聚 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适用于各种水溶性环境。然而,其热稳定性和耐水 解性能略逊于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结论:
本次演示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评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发现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并对其 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合成工艺能显著提高产物的性能表现。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制备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三元共聚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首先,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合成了一 系列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样品。接着,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 烯酰胺样品。
在合成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确定 其化学结构。同时,采用粘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评 价。
四、结论
总的来说,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 合成方法简单,性能可调,且在溶液中形成独特的结构形态。这种特性使它在众 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水处理、石油化工、生物医学等。深入理解和研 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在溶液中的结构形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性能 和应用,为设计和开发新的高分子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三次采油的技术原理
一、三次采油概况和基本原理石油是一种非再生的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
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而带来独特开采方式。
石油开采分为三个阶段。
一次采油是依靠地层能量进行自喷开采,约占蕴藏量15~20%。
在天然能量枯竭以后用人工注水或注气,增补油藏能量使原油得到连续开采,称之二次采油,其采收率为15-20%。
当二次采油开展几十年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块被圈捕在油藏砂岩孔隙中,此时采出液中含水80~90%,有的甚至高达98%,这时开采已没有经济效益。
为此约有储量60~70%的原油,只能依靠其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开采。
这样的开采称之三次采油,国外亦称EOR (Enhanced Oil Recovery)技术。
据我国对十三个主要油田的82个注水开发区,进行系统的筛选和科学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三次采油方法能提高采收率12.4%,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全国目前剩余储量的56%[1]。
当然是说,若把这种潜力都挖掘出来,我国的可采储量可以增加一半以上,为此发展三次采油是必经之路。
通常提高采收率有三类。
第一类为热力法,如火烧地层,注入过热蒸气;第二类为混相驱,即注入CO2气到原油中进行开采;第三类为化学驱,如碱水驱、微乳液驱和三元复合驱等。
这次重点是介绍化学驱。
1.注水开采后,原油为何大量留在地层。
(1)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
例如在庆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于正韵律沉积,下粗上细。
下部的渗透率高于上部,在注水驱时往往沿着油层下部推进,而上部油层则继续留下大量未被驱扫的原油。
这说明水不能被波及到低渗透油层。
由于油藏岩石非均质性,阻止水的波及系数的提高。
(2)油层岩石的润湿性岩石为水润性,注水能把岩石表面的原油冲刷下来。
反之,岩石为油润性,注水只能冲刷一部分原油。
这种驱出原油的量,称之洗油效率。
洗液效率=(注水波及到油区所采出的油容积)/(整个波及油区储量油的容积)(3)毛细管的液阻效应当驱动原油在毛细孔中运移到达喉道时,原油块要发生变形,产生附加压力,用Laplace方程计算。
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据报道 , 截至 2 0 1 2年 3月 底 , 全 国设 市城 市 、 县 累计 建成 城镇 污水处 理厂 3 1 9 8座 , 处 理能力 达 到
1 试 验 部 分
1 . 1 材料 与仪器
1 . 3 8 亿m / d 。按照污泥产量约为污水处理量的 0 . 3 %~ 0 . 5 %I l l 计算 , 将 来 我 国 的污 泥 年 产量 将 会达 到2 . 5 2 亿t ( 以含水率 9 7 %计 ) 。污泥具有含水率
作者简介 : 戢伟 ( 1 9 8 7 一 ) , 男, 硕士 , 主要从 事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 。
第 5期
戢伟等 : 表 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脱水性 能的影响
・ 3 5・
隔1 5 s 记录 1 次, 直至漏 斗 中污泥 层 出现裂 缝 , 真空 被破 坏 为止 , 利用 差量 法测 定滤 纸上 污 泥 的含 固率 。 1 . 2 . 2 滤液 中蛋 白质 含量 的测定 将经调 理 的 1 0 0 m L污 泥 , 真 空 抽 滤 后 取 其 滤 液, 采用 双缩 脲法 【 】 , 在 紫外条 件 下 测 出 吸光 度 , 再 以牛血 清蛋 白为标 准 蛋 白测 定 出滤液 中胞 外 蛋 白质 含量 。在相 同外 界条 件下进 行标 准 曲线 测定 。 1 . 2 . 3 污泥沉 降性 能 的测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6 5 3 2 . 2 0 1 3 . 0 5 . 0 1 0
中图分类号 : T D 9 8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6 5 3 2 ( 2 0 1 3 ) 一 0 5 — 0 0 3 4 — 0 5
聚丙烯酰胺两种制备方法介绍(干货分享)
聚丙烯酰胺两种制备方法介绍(干货分享)聚丙烯酰胺是如何制备生产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主要是溶液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前者应用较为广泛。
此外也有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固相聚合的报道。
1、水溶液聚合方法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法是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配方中单体溶液须经离子交换提纯。
反应介质水应为去离子水,引发剂:多采用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降低反应引发温度。
此外需加有链转移剂,常用的为异丙醇。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影响,必要时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
为了易于控制反应温度,单体浓度通常低于25%。
由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热高达82.8 kJ/mol,聚合热必须及时导出,如果单体浓度为25%-30%即使在10℃引发聚合,如果聚合热不导出,则溶液温度会自动上升到100℃,将生成大量不溶物。
因此导热问题成为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生产低分子量产品时刻在釜式反应器中间歇操作或数釜串联连续生产,夹套冷却保持反应温度20~25 ℃。
转化率达95%~99%为止。
生产高分子量产品时,由于产品为冻胶状,不能进行搅拌,为了及时导出反应热,工业上采用在反应釜中将配方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后,立即送入聚乙烯小袋中。
将装有反应物料的聚乙烯装置水槽中冷却反应。
须注意的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有明显的阻聚作用,配制与加料必须在N气氛中进行。
使用过硫酸盐-亚硫酸盐引发剂体系时,通常引发开2始温度为40℃,如果要求生产超高分子量产品时引发温度应低于20℃。
由于单体不挥发,反应后不能除去,所以未反应单体将残存于聚丙烯酰胺。
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虽可降低残余单体量,但生产能力降低而且不溶物含量会增加。
为了降低残余单体量有的工厂采用复合引发体系,由氧化-还原引发剂与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组成。
低温条件下由氧化-还原引发剂发挥作用,后期当反应物料温度升高后,使偶氮引发剂分解进一步发挥作用,此法生产的聚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含量可低至0.02%(气相色谱法测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简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
本文将介绍SDS-PAGE的原理、方法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原理SDS-PAGE基于凝胶电泳原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载体,通过电场作用使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迁移,实现分离。
1.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形成含有孔隙结构的凝胶。
凝胶中的孔隙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2.SDS:SDS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变性能力。
在SDS-PAGE中,SDS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并赋予蛋白质均等的电荷密度,使其在电场作用下按照分子量进行迁移。
方法下面是SDS-PAGE实验的步骤:1.制备凝胶:将聚丙烯酰胺粉末溶解在缓冲液中,加入过硫酸铵或TEMED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
待凝胶凝固后,将其置于凝胶槽中。
2.加载样品:将要分析的蛋白质样品添加至样品孔中。
通常将待测样品与相应的分子量标记物混合,标记物用于估计待测样品的分子量。
3.进行电泳:连接电源,将电流通入凝胶槽。
经过一段时间的电泳,蛋白质开始在凝胶中迁移。
4.染色和可视化:凝胶结束电泳后,可以使用染色剂如Coomassie蓝染色剂对蛋白质进行染色。
然后,使用成像设备或者透光扫描仪对凝胶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应用SDS-PAGE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蛋白质分离与纯化:通过SDS-PAGE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离为单个蛋白质,从而方便后续的纯化和进一步研究。
2.确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分子量标记物一起进行SDS-PAGE分析,可以估计待测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
3.蛋白质定量:通过测量蛋白质在凝胶上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蛋白质的含量。
4.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SDS-PAGE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亚单位组成、聚合态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原理
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原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水处理、土壤改良和油田开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测量溶液中的阴离子度则是评估聚丙烯酰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以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阴离子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阴离子度是指PAM分子中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基团的含量。
在水处理中,聚合物的阴离子度直接影响其絮凝、沉降和过滤等功能。
阴离子度越高,聚丙烯酰胺分子中的带电阴离子基团越多,其与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之间的吸附作用越强,从而增强了絮凝效果。
因此,准确测量溶液中的阴离子度对于聚丙烯酰胺的性能评估和剂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的原理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的原理基于其与铵盐反应生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采集样品:从待测溶液中采集一定体积的样品,通常为50-100毫升。
2. 加入铵盐:将一定量的铵盐(如氯化铵)溶解在样品中。
铵盐的添加量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3. 搅拌混合:使用磁力搅拌器将样品和铵盐充分混合,使其反应均匀。
4. 放置静置:将混合溶液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1-2小时。
在此过程中,聚丙烯酰胺与铵盐发生反应,生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 测量浑浊度:使用浑浊度计或浑浊度仪器测量混合溶液的浑浊度。
浑浊度的变化反映了聚丙烯酰胺与铵盐反应生成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6. 计算阴离子度:根据浑浊度的测量结果,使用相关公式计算阴离子度的数值。
三、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的应用聚丙烯酰胺测量阴离子度的方法在水处理、土壤改良和油田开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水处理:在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测量阴离子度可以帮助确定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剂量,从而提高絮凝效果和处理效率。
2. 土壤改良:在农业和园林绿化中,聚丙烯酰胺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新一族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NaAMC14S/AM与Gemini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几方 面: 6 r的加入 , C2 C2 C B 使共 聚物 N AMC ̄/ M 在 浓度小于其 临界缔合浓度(a ) O a A S ccH 发生分子 间的缔合;  ̄ C C C2r在低 于其临界胶 束浓度时 , 6 B 就与共聚 物 N AMC ̄/ 形成混 合胶束 ; a AM S 当共聚物 的浓度 为 03 %() . 0 w
Abs r c : ta t Hy r p o ial d fe p la r lmi e wi y r p o i c o l c s wa r p r d b o — d o h b c l mo i d o y c y a d t h d o h b c mi r b o k s p e a e y h mo y i h
c p lm r a o f o im 2 a rlmio t rd c n ufn t Na o oy ei t n o du - cya d — t e a e sl a zi s ea o e( nMC】 )a d a rlm d A ) n w tr a d 4 n cy ie( M i ae , s a n c t n cGe n u a t t e ye e 16 bs d d c ydme ya mo i b o d )( 2 6 1 r a y te i d aoi i mi s r c x l 一 , 一i (o e c li t lm nu i f a h n n h m r m e Cl C 2 2 i C B )w ss n s e . h z
中图 分 类 号 : 0 4 67
I t r c i n be we n Ca i n cGe i ur a t n t d 0 0 i a l n e a to t e to i m ni S f c a twih m i e o w m i s c a i d Po y c y a d fa Ne Fa l y
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界面吸附膜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d / lA y dn () 1
式 中 , 为扩 张模量 , 为界 面张力 , 为界 面面积 .
对于 黏弹性 界面 , 面张力 与界 面面 积 的周 期性 变 化之 间存 在一 定 的相位 差 0 称 为 扩 张模 量 的 界 , 相角 , 张模 量可写 作复 数形式 u 扩 :
Vo _ l3l
21 00年 5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 MI HE CALJ OURNAL OF CHI NES E UNI VERSTI I ES
No 5 .
9 8~1 0 9 0 2
Ge n 表 面 活 性 剂 对 疏 水 缔 合 聚 丙 烯 酰 胺 mii 界 面 吸 附膜 扩 张流 变性 质 的影 响
察 了疏水 缔合水 溶性 聚丙 烯酰胺 ( MP M) H A 在正癸 烷一 水界 面 的扩张黏 弹性 质 , 究 了疏 水缔 合 聚合 物 研 与不对称 G m n 表面活 性之 间 的界 面相 互作用 机理 . e ii
1 理 论 基础
当界 面受 到周期性 压缩 和扩 张时 , 面张力 也 随之发 生周 期性 变 化 , 张模 量定 义 为界 面 张力 变 界 扩 化 与相对 界面 面积变 化 的比值 ,即
基金项 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批准号 : 0 8 X 5 1 ) 2 0 Z 0 0 1 和国家 “ 八六三” 计划项 目( 批准号 : 0 8 A 9 8 1 资助 20 A 02 0 )
联 系人简介 : 曹绪龙 , , 男 博士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油 田化学研究工作 . - a :u i a@hta . o Em i l q o o i cr l yi m l n
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
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碱 /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是80年代初出现的新技术。
三元复合体系是从⼆元复合体系发展⽽来的。
⼈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胶束/聚合物驱的特殊效果,但是,经济因素限制了这⼀技术的商业化推⼴。
⽽三元复合体系主要是为了⽤便宜的碱剂来代替价格昂贵的表⾯活性剂,以降低有效化学剂的成本,这为复合驱的推⼴应⽤奠定了基础。
从化学剂效率(总化学剂成本/采油量)来看,复合体系所需要的表⾯活性剂和助剂的总量,仅为胶束/聚合物驱的三分之⼀,复合体系的化学剂效率⽐胶束/聚合物驱要⾼。
从提⾼采收率来看,三元复合驱体系能够采出⽔驱剩余油的80%以上,可以与最好的胶束/聚合物驱相⽐,并⾼于⼀般的⼆元复合驱。
从驱油机理来看,三元复合驱⽐⼆元复合驱有更⼴的适应范围,并能明显地降低活性剂的吸附滞留。
此外,三元复合驱⽐⼆元复合驱有更好的资⾦回收率。
(⼀)ASP驱油机理ASP复合驱提⾼采收率的机理是三种效应的综合结果:降低界⾯张⼒;流度控制;减少化学剂损失。
1. 降低油⽔界⾯张⼒与其它驱替体系相⽐,三元复合体系(ASP)与原油接触后,界⾯张⼒能很快降到10-2mN/m以下,⽽表⾯活性剂或碱单独与原油之间的界⾯张⼒下降的速度要慢得多。
当聚合物浓度适中时,ASP三元复合体系⽐AS⼆元体系能产⽣更低的界⾯张⼒。
这可能是由于聚合物尤其是聚丙烯酰胺能够保护表⾯活性剂,使其不与Ca2 、Mg2 等⾼价阳离⼦反应⽽使活性剂失去表⾯活性。
同时,表⾯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在油⽔界⾯上均有⼀定程度的吸附,形成混合吸附层。
部分⽔解聚丙烯酰胺分⼦链上的多个阴离⼦基可使混合膜具有更⾼的界⾯电荷,使界⾯张⼒降得更低。
另外,碱剂推动活性剂前进,趋向于使最⼩界⾯张⼒迅速传播,这样就减少了碱驱替原油的滞后过程,且可保持长时间的低张⼒驱过程。
2. 流度控制在碱/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过程中,由于被驱替的原油流度⾼,在油墙的前⾯形成了低流度带,从⽽保证了较⾼的扫及效率。
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应用
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应用表面活性剂是化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物质,它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质和溶液稳定性,能够增强界面的吸附性和吸附能力,常被称为“分子肥皂”。
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混合型等多种类型,它们在化学工业、生活、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不同的应用。
本文就重点介绍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能够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的物质。
比如牛奶中的脂肪是不溶于水,但因为加入了乳化剂,能够稳定分散在水中,使牛奶变成了一种乳状的液体。
在农业、化工、食品、生物等工业中,乳化剂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表面活性剂正是乳化剂的主要成分。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制备乳化液时较为常见,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可以与水相互作用,而烷基则相互吸引,因此这些表面活性剂较易吸附在液体表面,从而有效达到乳化的目的。
二、胶体稳定剂胶体是由小于1微米的颗粒所组成的分散系统,由于颗粒太小,会受到布朗运动和周围液体的碰撞而发生不规则运动,难以稳定。
而胶体稳定剂(也称分散剂)就是为了维持分散系统的稳定性而使用的一种物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性,能够在液体和固体表面吸附,提高固体介质表面的亲和性,从而达到稳定分散液体或气体的目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够与金属氧化物等物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表面电荷分散,从而达到胶体稳定的目的。
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链和聚丙烯酰胺,可以通过引入氢键和疏水性作用,增加分散液体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达到胶体稳定的效果。
三、清洗剂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作清洗剂,在生活、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肥皂就是一种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清洁剂。
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在水中形成聚集体,去除脏污。
同时,表面活性剂还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渗透和清洗脏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能够分解脂肪和吸附油类,去除油污和污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较温和,不会破坏物体表面,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常用于清洁纺织品、皮革、橡胶等物体。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实用版4篇)《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篇1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常用于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
下面是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1. 均相聚合法均相聚合法是制备聚丙烯酰胺最为常见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丙烯酰胺单体和水溶液,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铵、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丙腈等。
在聚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pH 值、反应时间等因素,以获得合适的聚合度和分子量。
2. 异相聚合法异相聚合法是指在聚合过程中,使用悬浮剂或乳化剂将丙烯酰胺单体和水溶液分离,以形成聚合物颗粒。
该方法可以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但需要复杂的分离和洗涤步骤。
3. 辐射聚合法辐射聚合法是指在聚合过程中,使用放射线(如紫外线、γ射线等) 引发聚合反应。
该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4. 化学聚合法化学聚合法是指在聚合过程中,使用化学反应将丙烯酰胺单体合成为聚丙烯酰胺。
该方法可以制备具有特殊功能团的聚丙烯酰胺,但需要复杂的合成步骤和专业知识。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篇2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 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于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纺织等领域。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是聚丙烯酰胺合成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丙烯酰胺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钠、硫酸铵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聚合度高,但缺点是容易产生分支结构,影响聚合物的性能。
2. 离子聚合法离子聚合法是另一种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使用丙烯酰胺单体和离子引发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常用的离子引发剂包括硫酸铵、氯化铁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聚合度高,分支结构少,但缺点是反应速度慢,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
PAC和PAM两种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配合使用的机理
PAC和PAM两种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的配合使用机理PAC和PAM是污泥脱水处理工业中常用的两种絮凝剂,很多生产实践中都会用到两者相互配合使用的情况,那么两者分别的作用机理和配合使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要配合使用呢?首先,我们先分别看看PAC和PAM各自的作用机理PAC全称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无机物,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简称聚铝。
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长的分子链和分子量,是常用的净水剂。
在污泥脱水工艺中的作用机理是:PAC中的铝离子和水中的碱性物质(如碳酸根、氢氧根等)反应生成胶体状氢氧化铝,这种氢氧化铝能够与悬浊物颗粒结合,形成较大的结团。
同时,PAC中的铝离子(阳离子)又能与水中的有机物颗粒(表面带负电荷)发生吸附作用,这些吸附物可以作为桥连在颗粒之间,然后再通过PAC中的长链聚合铝离子形成聚集结构,通过架桥效应将颗粒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大颗粒的絮凝物。
PAM全称是聚丙烯酰胺,是丙烯酰胺均聚物或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聚合物统称,PAM是水溶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
在污泥脱水絮凝过程的机理是:PAM的分子链通过静电(阳离子)作用与污泥颗粒表面(阴离子)结合,并形成螯合效应,从而增加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使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在形成较大颗粒之后,PAM大分子链又如填充剂一样增加颗粒之间的空间位阻,使得颗粒更难以靠近和重聚,是间歇水难以形成。
除此之外,由于PAM是有机物,丙烯酰胺聚合分子链上的官能团的又是PAM成为很好的表面活性剂,增加分子链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促进絮凝,并使泥、水更好地分离。
其次,我们再分析PAC和PAM各自的作用特点PAC是无机盐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链较PAM短,形成絮团更小。
但是,它溶于水速度快、水解快、作用时间非常短,能迅速、彻底形成小絮团,而且一般常规搅拌也不太容易破坏絮团,具有比PAM更强的抗物理干扰性和絮团稳定性。
sds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SDS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介绍SDS凝胶电泳(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与分析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进行分离,可用于确定蛋白质的组成、纯度和相对含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SDS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一、SDS凝胶电泳原理概述SDS凝胶电泳使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凝胶中的孔隙大小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二、SDS的作用原理SD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特殊的蛋白质变性作用。
在SDS存在下,蛋白质的构象被打断,使其呈线性结构。
SDS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以消除蛋白质之间的电荷差异,使其在电场作用下只受到分子量的影响。
三、SDS-PAGE分离原理1.制备凝胶:根据目标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合适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调控孔隙大小。
将凝胶沉淀剂(硫酸铵、硫酸钠)与聚丙烯酰胺、TEMED和过硫酸铵等混合,制备凝胶。
2.建立电场:将制备好的凝胶放置于电泳槽中,向凝胶中加入足够的缓冲液。
两端接上电源,建立电场。
3.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与SDS缓冲液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和与SDS结合。
4.样品加载:将处理好的样品通过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加入凝胶上的孔洞中。
5.电泳分离:开启电源,通过电场的作用,带电的蛋白质在凝胶中进行运动。
较小的蛋白质分子量会迅速穿越凝胶网络,分离程度较高,而较大的蛋白质分子量则移动缓慢。
6.显影与分析: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用染色剂(如Coomassie蓝染液)显影染色。
然后,使用分子量标准品来确定目标蛋白质的分子量。
四、SDS-PAGE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1.纯化蛋白质:SDS-PAGE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通过分离电泳可以将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开来,并进一步提取纯化。
2.确定蛋白质组成:通过SDS-PAGE可以得到蛋白质组分的分子量,从而确定不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用作一种环保型絮凝剂:表面活性剂废水絮凝关键因素优化
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用作一种环保型絮凝剂:表面活性剂废水絮凝关键因素优化张慧;刘鹏涛【摘要】表面活性剂工厂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发展环保型絮凝材料来达到有效去除表面活性剂废水中的污染物目的,采用从毛竹纸浆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合成环保型(BPC-g-PAM)的絮凝剂.用金属盐作为混凝剂,与BPC-g-PAM协同处理表面活性剂工厂排出的废水.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法来优化混凝-絮凝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与Fe3+的组合混凝絮凝性能最佳,与Al3+和BPC-g-PAM、Ca2+和BPC-g-PAM两个组合相比,Fe3+和BPC-g-PAM组合反应时间最短,混凝剂和絮凝剂用量最少.因此,Fe3+与BPC-g-PAM的组合有望促进在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中污染控制的应用.【期刊名称】《天津造纸》【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8页(P29-35,40)【关键词】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絮凝;混凝;表面活性剂废水【作者】张慧;刘鹏涛【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造纸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造纸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表面活性剂在多种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化妆品、医药产品、纺织和食品等。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工艺逐渐成为自然环境的潜在威胁,特别是表面活性剂厂排放的废水。
化学吸附、吸附混凝和电化学去除等物理化学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污染物。
对于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处理废水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混凝-絮凝方法由于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是目前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第一段常用的方法。
混凝是由于电荷中和导致表面活性剂废水中污染物形成小团聚体的一个非稳态过程。
而絮凝则是通过电荷中和、桥接和捕集作用来促进小絮体形成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在混凝-絮凝过程,其作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混凝剂、絮凝剂的类型和用量,反应pH和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化学品加料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