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练习岳麓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岳麓版)配套练习: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Word版含解析
2.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欧洲“火药桶”。
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说明()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唯一手段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解析】A中“主要原因”的说法错误,B中“唯一手段”的说法错误,D中“没有关系”的说法错误。
【答案】 C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三国同盟建立D.三国协约建立【解析】由题干中“1916年11月”“两年以来”等信息可知“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他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干的限定。
【答案】 B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牢固掌握一战的基本进程。
一战的主战场1914年是西线,1915年是东线,1916年又转到西线,A、B、D三项显然与史实不符,排除。
只有C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 C4.1917~1918年德国所处的不利形势有()①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②苏俄退出大战③德国爆发革命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①③符合题意,而②则是有利形势。
【答案】 C5.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美国对德宣战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③协约国总反攻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课时演练(岳麓版选修3)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时演练(岳麓版选修3)1.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97个纪念日,当天奥匈帝国宣战的国家是()A.俄国B.塞尔维亚C.美国D.英国解析:选B。
97年前的7月28日自然指的是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另外当时美国保持中立,奥匈帝国于1914年8月6日向俄国宣战,而英国则于1914年8月12日向奥匈帝国宣战。
2.“一战”中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④德国⑤奥匈帝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解析:选D。
英法两国只在西线作战;俄国也只在东线作战;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奥匈帝国在东、南两线同时作战,故D项正确。
3.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美国参战的背景和目的。
“一战”期间,美国参战与否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谋求世界和平,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美国参战的直接目的,C项是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
4.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一战”结果的理解能力。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胜利者只是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财富,并且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所以选B。
A、C、D都表述错误。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欧洲战争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高中历史 1.2 惨烈的四年战事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3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基础达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半岛的矛盾空前激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时期尖锐复杂B.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D.巴尔干地区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解析奥匈帝国和沙俄向巴尔干半岛渗透,奥匈帝国企图消灭塞尔维亚,沙俄则把塞尔维亚视为自己在巴尔干争霸的前哨阵地,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
这就加剧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的争夺,使之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方,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答案 B2.“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夫里诺·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
”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 ( )。
A.萨拉热窝事件B.巴尔干战争C.俄国十月革命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解析“声震全球”指的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 )。
A.英、法、俄B.英、法、德C.德、奥D.德、奥、塞尔维亚解析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中的西线、东线、南线及其交战国的地理位置分析,选C。
答案 C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 ( )。
A.西线、东线、西线B.南线、东线、西线C.东线、西线、东线D.东线、南线、西线解析依据一战的进程与德国军队的调动情况分析,先西线再东线后西线。
答案 A5.使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德军在马恩河会战中伤亡超过了20万,并全线撤退,德国的进攻被遏制,4~6周击败法国的计划破产,双方呈胶着状态,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
答案 C6.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是在 ( )。
A.英法参战后 B.俄国参战后C.德国参战后 D.美国参战后解析美国的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也纷纷对同盟国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练习 岳麓版选修3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基础夯实1.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B.英法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分析能力。
从“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A2.有人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
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A.德国和法国B.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C.意大利和法国D.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解析:引发战争的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德等国相继参加进来。
答案:B3.“你们将会在树叶落下之前返回家中。
”德国皇帝这一许诺宣告破产是在( )A.马恩河战役后B.索姆河战役后C.凡尔登战役后D.日德兰海战后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德国速战速决的梦想,而打破这一梦想的是马恩河战役。
答案:A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
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
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解析:一战时期,德国的基本战略是速战速决打败敌人,材料反映的情况无疑对德国是最不利的。
答案:C5.“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
”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海战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1916年9月15日”“首次使用坦克”可以判断此战役为索姆河战役。
答案:C6.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极为冷静的判断和高贵的自制与有效的公正行动”。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拔高训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拔高训练六十四第1题【单选题】1914年9月,在一场战役后,小毛奇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下图中(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要真正成为一名爱国的民族主义者,我们不应( )A、既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民族B、对民族利益视而不见C、要独立、理性判断各种思潮,不要陷入狂热的民族情绪中D、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2旷日持久的战争课下提升演练新人教版选修3
1.2 旷日持久的战争课下提升演练[达标检测]1.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答案 B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德军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
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速战速决。
故选B项。
2.“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 B解析马恩河战役时间为1914年9月5日至1914年9月12日,与材料“持续了300多天”不符,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地狱”之称,时间为1916年2月至1916年12月,最后以法军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告终,与材料相符,B项正确;索姆河战役为1916年6月至11月,与材料“持续了300多天”不符,C项错误;日德兰海战是1916年5月英、德海军之间的战争,与材料“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不符,D项错误。
3.坦克作为一战期间出现的新式武器,首次使用在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 B解析一战中英国首次使用坦克是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图中②的位置是索姆河,正是一战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的地点,故B项正确。
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A.战役规模巨大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持续时间特别长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答案 D解析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判断可知,战役伤亡数字特别巨大。
故选D项。
5.一战中,欧洲战场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答案 C解析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1916年、1917~1918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故答案为C项。
高中历史 2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后训练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2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后训练岳麓版选修31.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双方就会发现,有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
它们是()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④德国⑤奥匈帝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⑤ D.④⑤2.“德军初期进展迅猛,一度到达可用望远镜看到巴黎埃菲尔铁塔塔尖的地区,法国政府也被迫从巴黎迁到了波尔多。
但是由于缺乏后备支援,德军在协约国军队的抵抗下被迫退却。
”以上描述的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萨拉热窝事件3.交战双方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德国为此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被喻为“绞肉机”的战役。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规模最大的战役D.最大的一次海战4.下图是一幅刊登在当时英国《笨拙》杂志上的漫画。
图中,美国鹰嘴中衔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威尔逊对它说:“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美国的“中立”政策()①使美国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②有利于美国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③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④有利于增加美国在战后世界的发言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下列图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
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6.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对上述两件大事分析正确的是()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因苏俄退出战争而受到重大削弱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6年民主党竞选广告说:“我们在工作——而不是在打仗!活着而且很快乐——而不是当炮灰,是要威尔逊与光荣的和平?还是要休斯和罗斯福的战争?如果你要光荣的和平,选举威尔逊!而这就是持续的繁荣。
选修战争史第二课惨烈的四年战争精品学案(答案)
⎪⎪⎪⎪ 学习目标对应学生用书P4清单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纷纷插手巴尔干,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奥匈帝国视塞尔维亚为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
2.过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街头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3.影响(1)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俄、法、德、英等欧洲大国相继宣布参战,一战全面爆发。
[深化认知]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个突发性的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为奥匈帝国发动一战提供了“借口”;但是,一战的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清单二 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从马恩河到凡尔登1.三条战线英、法和德国交战的西线;俄国与德、奥交战的东线;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交战的南线。
2.第一阶段(1914年)(1)西线: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
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2)东线:德、俄互有胜负,处于僵持状态。
3.第二阶段(1915~1916年)(1)1915年: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德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达到目的,德国计划再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本课主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的战况,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从马恩河战役到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3.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使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协约国集团一方。
4.德奥集团的战败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次落空。
(2)1916年:战争重心由东线转移到西线;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协约国;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①凡尔登战役: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英军首先使用了坦克。
清单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1.美国的参战(1)战争初期①政策:中立。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拔高训练第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拔高训练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历史事件最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 )A、反封建斗争精神B、反侵略的决心C、爱国主义精神D、探索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反而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主要是因为( )A、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B、意大利考虑到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其不利C、协约国集团对意大利进行威胁和拉拢D、意大利国内人民反对德奥德帝国主义战争行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
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远离战火,借与交战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
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 )有误A、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C、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D、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该材料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B、《拉巴洛条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二十世纪初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的有( )A、美国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B、三国同盟军事集团的形成C、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形成D、塞尔维亚的参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加试题】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岳麓版习题精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岳麓版习题精选六第1题【单选题】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
关于这场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B、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C、英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D、双方伤亡人数超过了凡尔登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
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1914~1916年一战战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互有攻守,难分高下B、战况惨烈,消耗巨大C、双方皆感精疲力竭、力不从心D、向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面转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有误A、克里米亚B、凡尔登C、布列斯特D、萨拉热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对外扩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种行为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A、掀起军国主义浪潮B、在国会中投票赞成军事预算C、组织反战游行示威D、参军参战支持战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选择题1.小明和爷爷在看关于一战的影片《西线无战事》时,爷爷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小明说:“不一定。
”下列关于他们两人观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爷爷的观点是站在战争全局上来说的B.小明是站在塞尔维亚人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角度说的C.一战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是一样的D.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决定了一战是正义战争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的斗争虽是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但不能改变一战的性质。
答案:D2.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这表明( )A.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可看出,美国一战后国际影响力提高,并变成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答案:A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这句话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列宁的话表明一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促使革命爆发,但战争并不是导致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战争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和前提,因此A、B、D三项错误。
答案:C4.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
”下列大战后果与其评论相符的是( )①大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③大战削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④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极大破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的意思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走向衰落,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C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凡尔登战役是德国为了战胜法国而发动了一场战役,结果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德国也没战胜法国,故②表述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①③④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凡尔登战役的基本史实,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归纳总结。
2.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
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C.日德兰海战 D.阿拉曼战役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与题意不符;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发生在1916年 7月,与题意相符;阿拉曼战役是二战时期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与题意不符;日德兰海战发生在1916年5月至6月,是英德之间进行的海战,与题意不符。
所以应选B。
点评:确定欧洲战场各个主要战役的作用是答题的关键。
3.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C.阿拉曼战役 D.不列颠之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兵器是坦克,首次应用于索姆河战役,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
A、C、D不符合题干要求。
点评:坦克的应用在一战期间具有重要作用,用来打破胶着的战争态势。
岳麓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战中率先使用下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A. 德国B. 法国C. 意大利D. 英国2.美国加入一战的时间是()A. 1914年9月B. 1916年2月C. 1917年3月D. 1917年4月3.一战欧洲战场的主战线是①东线②西线③南线()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4.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
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A. 马恩河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日德兰海战D. 阿拉曼战役5.“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夫里诺·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
”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A. 萨拉热窝事件B. 巴尔干战争C. 俄国十月革命D. 马恩河战役6.美国的参战A. 大大增强了同盟国一方的实力B. 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C. 影响到中国等许多国家退出战争D. 使战局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7.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因为这两场战役()A. 战役规模巨大B. 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 持续时间特别长D. 伤亡数字特别巨大8.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
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A. 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 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 远离战火,借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D. 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9.早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往往针对()的国家。
①奥地利②普鲁士③法国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10.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A. 凡尔登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阿拉曼战役D. 不列颠之战11.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一、选择题1.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
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解析:因为德国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而且经济基础比英法薄弱,所以只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取胜。
后来的实践证明德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但未取得成功。
答案:A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比德军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恩河战役影响的理解能力。
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答案:B3.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向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西线速胜的信心被打破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答案:A4.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法国军队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
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 )A.企图结束西线战争B.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C.迫使法国退出战争D.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解析:根据题干中“使法国人民明白”“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所以选C。
答案:C5.“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学案岳麓版选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学案岳麓版选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右图为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普林西普桥。
在桥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写:“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
”这块纪念碑纪念的是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几天之内,俄、法、德、英等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本节课我们学习《惨烈的四年战事》。
●教法案例1.“萨拉热窝事件”一目,在教学中要抓住五点:(1)塞尔维亚的独立;(2)奥匈帝国与俄国插手巴尔干半岛;(3)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大战火药桶;(4)萨拉热窝事件;(5)大战全面爆发。
讲述时教师可结合《巴尔干形势图》分析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局势,利用教材中插图,形象还原斐迪南大公被刺现场。
同时,教师需点明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只是德奥等国宣战的借口,同时应肯定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行为的爱国性质。
2.“从马恩河到凡尔登”一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应讲清战争进程的知识线索:(1)两个战场,三条战线;(2)欧洲战场为主战场,西线为主要战线;(3)战争重心转移:西线―东线―西线;(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讲述时利用教材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略讲战争过程。
3.“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一目是本课难点,关于美国参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点:(1)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借口;(2)美国参战的影响。
讲述时,教师应联系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政策变化,点明美国参战实质是夺取世界霸权。
关于苏俄退出战争,教师应从苏维埃政府满足人民和平愿望角度进行分析。
4.“德奥集团的战败” 一目,教师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设疑释疑“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来处理教材,在教法上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补充史料,逐层设问解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高中历史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B.保留了丰富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C.聚集了许多学者和人才D.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2,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发展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3,在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开始反封建斗争的相同形式是 ( )A.抵制征税 B.武装斗争 C.议会斗争 D.对外扩张4,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70年代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们反英意识急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各殖民地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5,北美战争结束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是 ( ) A.各州的宪法尚未制定 B.1787年宪法还需修正C.资产阶级政权尚未真正建立 D.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仍存在6,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统治的基础是 ( ) A.社会地位一致 B.经济利益一致C.思想观念一致 D.阶级出身一致7,雅各宾派专政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统治法国( )A.说明法国资产阶级发展出现了倒退现象 B.说明法国资本主义顺利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 C.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 D.是拿破仑上台的根本原因8,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政治派别之间斗争激烈,这反映了 ( )A.不同阶级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妥协性C.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9,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 ( )A.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B.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奥、普的势力C.革命的思想和精神传遍了欧洲大陆D.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11,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议员们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12,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D.地圆说、罗盘针的应用13,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北冰洋④太平洋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 D.④③①14,英围“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15,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价格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一、选择题
1.萨拉热窝事件后,尽管塞尔维亚满足了奥匈帝国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但奥匈帝国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这说明( )
A.奥匈帝国难解心头之恨
B.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无法调和
C.奥匈帝国以强凌弱,欺人太甚
D.德奥集团发动世界大战的要求十分迫切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所述情况,奥匈帝国提出了苛刻要求,说明它表面上仍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在塞尔维亚满足了它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的情况下,它仍向塞尔维亚宣战,说明和平解决是虚,而发动战争是实。
2.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
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
A.描述的是一战惯用战术闪电战
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
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知描述的是阵地战、堑壕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可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可知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持久阵地战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交战双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罂粟花标识,在英国是“阵亡将士纪念日”(11月11日)的代表性标识。
1914年一战的________战役中,英军伤亡惨重,当时附近河畔开满罂粟花,该花后来成为英国纪念阵亡将士的代表性标识。
该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解析:选B。
从材料所给时间看,该战役发生在1914年,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B项。
其他三项均发生在1916年。
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 )
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解析:选D。
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来判断,即可知战役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5.一战中率先使用下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
A.德国B.法国
C.意大利D.英国
解析:选D。
图中的武器为坦克,是英国最先使用的。
6.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长时期保持中立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没有参加两大军事集团任何一方
B.等待世界反战力量的加强
C.等待争夺世界霸权的时机
D.美国的战略重点不在欧洲
解析:选C。
战争开始后不久便陷入僵局,美国贸然进入,未必会获得更多利益,所以观望等待争夺世界霸权的时机。
7.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局的主要特点是( )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东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主要特点”来分析。
A项表述不全面,当时双方已进入相持的阵地战,互有攻守;D项也不正确,应是英国掌握制海权;C项不正确,1916年战争的重心又重新回到西线,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只有B项符合题目要求,因为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可以说是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后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8.1918年3月,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是( )
A.俄国在战场上的失败
B.俄国兵员和物资供应不足
C.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
解析:选C。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坚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以谋求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9.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解析:选C。
客观地说,中国对德宣战对一战的战局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来说,参加一战并成为一战的战胜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军事上两线作战
B.美国的加入
C.长期战争使同盟国经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解析:选D。
一战尽管对于塞尔维亚而言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故D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战争中的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争的进程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阅读下列材料:表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
表二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 22 16 25 50 15
钢19 21 16 25 58 16
煤394 332 346 355 851 340
(1)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一致认为,德国只要稍多几艘潜艇便能赢得这场战争。
表一中哪个时期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与德国的什么战略战术有关?
(2)从表二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3)表二中,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战进程中的哪些现象与这一变化相吻合?
解析 (1)第一小问要从表格中寻找最有价值的数据,第二小问要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2)要注意材料中数据的对比,从对比中发现规律。
(3)要从数据对比中总结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对战局的影响;列举现象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
答案 (1)1917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的船只数量达到了一战时期的顶点,损失的船只是建造的船只的2倍以上。
无限制潜艇战。
(2)有利于同盟国一方。
因为从1914年8-9月,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上升。
(3)变化:1914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与同盟国基本相当;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远远超过同盟国。
现象一:战争规模不断升级,原因是交战国数量的增加,战争呈现焦灼化。
现象二:从1917年开始,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原因是美国等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现象三:受到战争的重创,一战后期同盟国的生铁、钢、煤等军需品的生产能力遭到严重破坏。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亨利:有一回,德军发射了一种奇怪的炮弹,爆炸之后黄绿色的烟雾迅速扩散。
这是氯气弹,我立刻戴上橡胶防毒面具。
来不及防护的战友就中毒了。
严重的会发生呼吸系统糜烂,气管只剩下一支棍,旁边的肉全部脱落,最后死掉了。
轻微一些的,呼吸道会被灼伤,
有的造成终身的残疾。
科勒:毒气会久久不散。
我还看到一些中毒的战友一连几天咳嗽着,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块地咳出来,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一战老兵的回忆
(1)上述图片和材料反映出一战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2)你认为当时的战争为什么具有上述特征。
解析 (1)仔细观察图一、图二可知堑壕战这一特征,据图三、图四和文字材料可知战争的残酷性这一特征。
举例可举当时最著名的战役,如凡尔登战役。
(2)要从当时的科技水平、战争的本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特征:堑壕战是主要作战形式;战争非常残酷。
例如凡尔登战役,德军投入46个师,法国投入60个师,伤亡人数近100万。
(2)原因:当时科技水平决定了武器的先进程度,飞机等先进武器尚未大规模使用,导弹等杀伤力大的武器尚未出现,堑壕战可以有效减少部队的伤亡。
战争双方把取胜作为唯一目的,所以战争中不择手段,甚至使用毒气,从而造成巨大伤亡,战争具有残酷性的特征。